精品高一年级上册必修二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

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一、知人论世。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

(幻灯)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中国现代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

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

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代表就是《雨巷》。

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

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

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

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

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

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

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

1940年俩人离婚。

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

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

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一、课程概述该教案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掌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内容。

本教案涵盖了全册的各个单元和主题,旨在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指导。

二、教学目标- 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思想理念-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诗文赏析- 研究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 阅读和理解古代诗歌和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古代诗文中的表达手法和意义2. 第二单元:现代诗歌的阅读与审美- 探讨现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分析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阅读并欣赏现代诗人的作品3. 第三单元:小说的研读与鉴赏- 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阅读并解读经典小说的主题和思想4. 第四单元:议论文的写作与阅读- 研究写作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掌握分析和评价议论文的方法- 阅读并理解不同类型的议论文5. 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与写作- 提倡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写作实践,进一步理解文学的魅力和意义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组活动、阅读指导、写作训练等- 评估方式:作业评分、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考试等手段综合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 课堂教具:投影仪、黑板、书籍、课件等- 外部资源:电子书、教育网站、相关视频等六、教学计划详细的教学计划请参考附件。

七、教学反思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学生在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然而,仍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全面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

八、附件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计划表3. 其他辅助材料以上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的概要,详细内容请参阅附件。

祝教学成功!。

高一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 (2)

高一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②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③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能力目标①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②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罗瓦赛尔太太,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

2、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探究罗瓦赛尔太太的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心理描写的细腻。

2、探究式阅读讨论,如:怎样评价罗瓦赛尔太太;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品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2、品味重点段落,赏析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3、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虚荣心人皆有之,只是大小、强弱罢了。

站在人性论的角度看这本无厚非,但是当你付诸行动让虚荣心获得满足的过程中,生活往往会给你开一个可怕的玩笑。

让我们读一读莫泊桑的《项链》,定会悟出这个道理。

二、解题背景介绍(出示投影):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靡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恶劣的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阶级当中同样盛行。

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

但是,只有少数人成功,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

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

莫泊桑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他们有很深的了解,写了不少作品讽刺揭露他们的庸俗,势利和虚荣。

精品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二教案

精品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二教案

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二教案【导语】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老师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二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领会地坛使“我”豁达地对待生死。

3、品味语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作者传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2、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方法:以读促悟、小组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伟大的作品,可以将人的灵魂唤醒。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这是作家史铁生自传性的散文,《我与地坛》。

我们来看一张史铁生的照片。

看着这张照片,你关注到什么?(哪里和我们不一样?)作者的残疾是怎么来的呢?史铁生在21岁的时候,在他生日的那一天,上帝给了他一份特别的礼物,上帝夺去了他的双腿。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能站起来。

我们来做一个设想,如果让你在21岁的时候,遭遇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样?生:……是的,史铁生也很我们同学一样,在残废之初,他一度想去寻死。

但是最终,他活了下来,甚至成为了一位的作家。

他写了许多作品,知道有哪些吗?看课下注释①。

他的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大家用波浪线划一下。

那么,一个残废的,一心求死的人,最后却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到底是什么陪伴他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文本研习文章虽然题为《我与地坛》,实际上有三个描写对象,分别是我、地坛、母亲。

这三者彼此关联,构成了文章的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的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的是我与母亲。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我与地坛”这一部分。

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二教案

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二教案【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

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

以下内容是老师为你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二教案》,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理清文章的内容,奏章的结构。

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

让学生明白十思的内容,君臣治理国家要义。

落实文言知识考点,背诵重要语句。

【教学重点】:语言峻洁,十思牧民。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公务员考试非常热,恐怕今后,未来你们也会去搅这趟浑水。

公务员考试离不开“申论”,申论就是面对材料,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且来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贤臣的“申论”。

语言怎么样?逻辑如何?思想如何?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谏太宗十思疏》,写在黑板上。

二、解题谏:劝谏,劝止。

唐太宗。

十思指十个方面的想法。

疏:指“奏疏”、“奏章”。

臣子分条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古代有名的奏疏有西汉贾谊《论积贮疏》、晁错《论贵粟疏》。

按文章体裁来分,可为议论文。

三、作者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

祖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后移居内黄。

唐朝政治家。

曾任谏议大夫(讽朝政之得失,谏皇帝之功过)、左光禄大夫(文散官,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

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谏臣。

《百度百科》四、读文先听一遍MP3朗读,是老师自己来范读,再让学生齐声读一遍。

解决字音的正确读法。

五、解文(一)、听一遍后,读一遍后。

请同学们概括下文章的中心句。

我们从题目入手,魏征向唐太宗劝谏,希望皇帝做到什么呢?文章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子。

请同学们擦亮眼睛,找出文眼句。

明确:居安死危,戒奢以俭。

有些学生可能会找出其他重要的句子,譬如:“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必修二的内容来说,教学目标通常涵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
鉴赏、文言文的学习与翻译、写作技巧的提升等方面。

例如,若教学内容为《红楼梦》节选,教学目标应包括理解作品主题、人物性格分析以及艺术特色的把握等。

教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这个过程应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以《红楼梦》为例,教
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初步理解。

之后,教师可以深入讲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为
全面的认识。

教案中还应包含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
学习等,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利用T
展示古文原文与现代文对照,辅以注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当然,教案还应该关注评价方式的设计。

传统的笔试评价固然重要,但课堂参与度、平时
作业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应当成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这样不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
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鼓励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努力。

一份好的教案还需要留有适当的弹性空间。

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适时
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个文学知识点特别感兴趣,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增加深入学习的机会。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二第一单元《故都的秋》教案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二第一单元《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目的:⒈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⒉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散文的形和神2、散文的景和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

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板书课题)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味。

(板书)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

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二)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语文教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语文教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你知道怎么写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吗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比照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一起看看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欢送查阅!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1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

把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比照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着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出名。

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

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举,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终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斗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削减,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屡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扬这种主见写的。

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鲁迅曾赞扬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

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谈论文。

2、检查预习,请同学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3、在此根底上老师范读。

特殊留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老师强调:固:巩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2、同学翻译:略3、请同学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兰亭集序

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兰亭集序

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兰亭集序教学目标:1. 了解《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及其主要作品。

2. 理解《兰亭集序》的主题和意境。

3. 掌握《兰亭集序》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兰亭集序》的主题和意境。

2. 掌握《兰亭集序》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2. 理解《兰亭集序》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兰亭集序》的课文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和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王羲之和他的主要作品,引发学生对《兰亭集序》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课文(15分钟)教师对《兰亭集序》的背景和内容进行详细解说,重点讲解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情感。

第三步:讨论和分析(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兰亭集序》进行分析和解读,包括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第四步:个人阅读(10分钟)教师让学生独立阅读《兰亭集序》,并让学生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第五步:学生展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和理解,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

第六步:整理总结(5分钟)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观点和理解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兰亭集序》的理解。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诗文作品,对比《兰亭集序》的主题和意境,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可以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兰亭集序》的理解和感受。

2023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2023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2023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2023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本店铺高一频道为你正在奋斗的你整理了以下文章,希望可以帮到你!【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高一语文上学期 必修二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 必修二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1、导入: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过渡句:《兰亭集序》一篇山水游记散文,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王羲之其人及其写作背景。

检测大家预习情况)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郡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

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

在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兰亭集序》。

(提问:什么是序呢?)明确:一般放在书或者文集的前面,是说明书籍著述或者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的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过渡句:《兰亭集序》不仅是一幅书法极品,誉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更是散文中的佳品,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诵读、理解去探究文字的丰富的内涵。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们认真听一下录音。

(要求:注意文章的语气、停顿、字音)2、学生齐读(指导学生的朗读)(过渡句:关于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文意的理解,首先应该是字词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并尝试翻译,请特别注意老师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的字词及划线部分。

)4、再读课文,读懂文意梳理字词5、品读课文,读出情感(过渡句:字词的梳理,可以说是为我们理解文意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接下来我们请男生读一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勾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明确:乐作者为何而乐呢?1、良辰:暮春之初农历一、二、三月为春季,暮春也就是三月。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1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1教学目的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

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习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安排本课拟用三课时讲授: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第二课时,分析作品;第三课时,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设想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打算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__设计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

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二、作者简介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

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

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2024年高一必修二语文教案

2024年高一必修二语文教案

2024年高一必修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文言文词汇、句式结构、文化常识等。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文学作品鉴赏:对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技巧的赏析与探讨。

教学难点:文化内涵的理解:如何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引导: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查阅字典或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惑。

3.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点,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展示学习收获。

教师点评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探讨课文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讲解。

结合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通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题目,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导语】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控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作者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期望对你有所帮助!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狄金森的简历与创作。

2、懂中意象转达的情感及领会诗的意蕴。

3、培养学生思维迁移、拓展能力;培养学生寻求美好、进步的情操。

[教学重点]1、诗歌诵读要领。

2、分析意象及诗歌寓意。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意象的多元解读。

2、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培养他们寻求美好、进步的素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一)导入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现代诗歌,感受了毛泽东广阔的胸襟,徐志摩的低回优美,闻一多反讽中的愤激;还有穆旦的沉重与激越,郑愁予凄美的故事,舒婷新时期的爱情宣言。

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位外国女诗人的作品,《竹篱那边》。

(二)作者简介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十九世纪美国的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是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与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齐名为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她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故乡度过,生活圈狭窄。

当父亲死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世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

她的诗歌创作,突破美国精致优美、柔和细腻的诗风,转向表达内心深处的痛楚、疑问和矛盾。

她以唯美的眼光感悟人生,求索诗歌艺术,常常以简短情形形象表达人生感悟、哲理,因此被人们誉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她一生留下1800多首诗歌,生前不被人知道和重视,之后时间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她才被人们公认为美国罕有的文学天才。

这就是才华横溢的她,本诗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三)诗歌朗诵训练1、自由朗诵,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2、交换,明确:诗歌情势短小,语言朴素,意思似浅近透亮,却让人产生无穷遐想。

(引导分析)使学生认识:第1节以轻松腔调诵读,“草莓,真甜!”腔调稍长,读出“孩子”对草莓的强烈向往;第2节前两句腔调稍慢,读出“孩子”的迟疑,后两句腔调轻快,读出“孩子”突发奇想的惊喜。

(语文教案)高一必修二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高一必修二语文教案

高一必修二语文教案你知道怎么写高一必修二语文教案吗积累文言学问,把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那么、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分古今异义词语。

一起看看高一必修二语文教案!欢送查阅!高一必修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比照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学问,把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那么、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分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育虚心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气,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哄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士气可嘉。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的文章师说。

二、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提倡者。

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很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概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说〞是一种谈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与“论〞相比要任凭些。

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同学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依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

老师巡回指导。

(2)请同学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老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高一必修二教案

高一必修二教案

高一必修二教案高一必修二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必修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二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二、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

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

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学生回答】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上册必修二语文教案
【导语】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今天老师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上册必修二语文教案》,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它是议论文单元四篇文章中第三篇,虽属课内自读课文,但列在会考必考篇目中,地位超过〈〈崇高的理想〉〉,并驾于第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本单元教学要求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就必须从掌握剖析议论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入手,训练“观全文”的能力,再结合本文特色,定教学目的为:1、理解序言文体
特点,把握作者思想发展历程;2、体会比喻说理的艺术特色。

2、重、难点:结合单元教学目的、教材本身特点,结合
高一学生读写议论文实际培养技能点,订重点为:1、把握思
想发展线,理解“呐喊”含义;2、比喻说理含义及运用。

难点为:1、寓意深广的词、句、段。

二、说教法:教学模式:八步教学法(预习、定向、自读、作业、讨论、答疑、自结、迁移)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
自学,突出学生主体,举一反三,养练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