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体积与重量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案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体积教学过程:一、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及周长(10mins)长方形:面积=长×宽即S=ab(a表示长,b表示宽)周长=(长+宽)×2 即C=2(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即S=a2(a表示边长)周长=边长×4 即C=4a二、概念:(20mins)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单位之间的换算:1m3=1000dm31dm3=1000cm31m3 =1000000cm3 1m3=1000dm3=1000000cm3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3.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会画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①都有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
②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
③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宽、高。
④棱长之和=(长+宽+高)×4(2)正方体:①都有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
②棱长全部相等,面全部相同。
③也叫做立方体。
④棱长之和=棱长×12(3)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练一练:(10mins)1.长方体中,相较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2.在长方体中,()的面完全相同,()的棱长度相等。
3.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也叫做()。
4.正方体有12条()的棱,如果一条棱长是3厘米,则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5.一个长方体中,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和是7.5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分米。
6. 35.06立方分米=()立方厘米718.2立方分米=()立方米56.3立方厘米=()立方分米2600立方分米=()立方米70080立方厘米=()立方米57.6立方米=()立方厘米5dm3 2cm3 =()cm310020cm3 =()dm3()cm3 270cm3 +2dm3 =()dm34m3-2750cm3 =()cm37.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80厘米,长是8cm,宽是5cm,高是()。
五年级数学下册 体积和容积教案 沪教版
体积和容积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及实验,认识理解体积的意义,感知体积变化情况。
(2)通过生活实例及操作认识理解容积的意义。
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
(3)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验探究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认识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导入阶段。
你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演示)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师:聪明的乌鸦把石头放入瓶中喝到了水,这里面有我们今天要学习数学知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知识吗?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说明: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设下了一个悬念,挑逗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这样导入较有趣、自然。
】二、探索阶段(一)认识体积在生活中,感知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建立空间观念演示集装箱装货物的场景。
(1)集装箱的里面能装货物。
请看现在有几位搬运工正在往集装箱里装货物,一箱货物放进去了,又一些货物放进去了,它还有空间可以放吗?(2)装到这时,它还有空间可以放吗?(3)师:因为集装箱里面剩下的空间很小了,所以不能装了,从这里让我们看到,这些货物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板书,空间)在比较中,初步认识理解体积的概念1.比较:请看,这里有两只大象,如果让两只大象进入动物园的象室,哪只大象所占掉的空间大?(板书:大小)2.揭示体积:由上面让我们知道,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小,所以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出示课题体积和概念),那个大象的体积大?为什么?读一读。
讲台的体积指的是什么?粉笔的体积指的是什么?3.说说下面各个物体的体积是指什么?(媒体上实物)书、沙子等。
4.在不计算损耗的情况下。
下列各种情况中,体积会不会变化。
(1)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各种样子,体积没有变化。
为什么?(2)把一个西瓜切成几块,它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
为什么?(3)三块积木叠放在一起。
五年级数学下册 组合体体积1教案 沪教版
组合体的体积【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第十册---组合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会计算简单组合体的体积。
[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能够将组合体合理地切割成几个基本形体。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将组合体合理地切割成几个基本形体后计算组合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将组合体合理地切割成几个基本形体。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bh V = a33.通过教具出示一段长方体,再出示一段正方体,合在一起,这是什么图形?它的体积是多少?4.这是组合体,这节课让我们学习组合体的体积。
5.揭示课题:组合体的体积【说明】:让学生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合在一起的情景,承上启下引导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一)组合体的体积。
1.这是一个铸铁零件,算一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3. 能不能直接计算它的体积,应该怎么处理?4. 看看我们的好朋友他们是怎么考虑的,是否和你一样呢?(课件演示)(1)小胖将它们分成a 、b 、c 三块,a 与b 是相同的,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a 与b 块的体积为:c 块的体积为:8cm(2)小巧也将它们分成a 、b 、c 三块,a 与b 是相同的,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a 与b 块的体积为:c 块的体积为:5. 小结。
8cm8cm9cm72+9+9=90cm8cm先将组合体合理地切割成几个基本形体,分别计算体积然后再相加。
二、练一练:(一)求下列组合体的体积?1.2.3.4.42dm30cm5.小结。
(二) 拓展小练习: 1. 求右图组合体的体积:2. 小结。
【说明:通过练一练和拓展小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组合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评课稿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评课稿一、引言《体积与容积》是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重要教材内容。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学会计算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并能够应用体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评课稿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对该单元进行评述。
二、教材内容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积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定义,了解计算体积的公式,并通过计算例题巩固掌握。
2. 立方体的体积计算:通过具体生活场景,介绍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根据长方体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并通过问题解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际应用问题: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体积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1. 知道体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了解立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
2. 能够灵活运用计算体积的方法,包括立方体和长方体的计算。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激发兴趣:通过引入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如一个空间被不同形状的盒子填充,哪个盒子能装下更多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2.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形状各异的立方体和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
3.理论学习:介绍体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分别以立方体和长方体为例进行讲解,并通过具体的计算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训练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并对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讨论。
5.拓展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水桶的体积是多少、一个箱子能装下多少个乒乓球等,让学生通过计算体积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重点强调体积计算的方法和应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沪教版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 P41-44学情分析:“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几何小实践?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开展的一次跨越。
学生只有正确感知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才能理解体积概念,认识体积单位,形成其大小观念。
因此,引领学生正确全面地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是“立体的、整体的〞,而不局限于某个长度或某个面的大小是其中特别要注意的。
体积单位教材是通过迁移类推引出来的。
教材呈现两个不易看出大小的长方体,让学生想怎样比拟它们的体积大小。
引导学生由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想到要比拟长方体的体积也需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
教材由此指出: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并介绍了这些体积单位的字母表示法。
在此根底上,教材分别说明各体积单位是棱长多长的正方体,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建立这些体积单位的表象。
接着,教材通过“做一做〞,帮助学生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认识用1 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各种图形的体积是多少,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和怎样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的认识,为下面体积单位的进率以及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做准备。
教学目标:1.通过与创立面积单位方法的类比,创立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的表象;能估测物体的体积。
2.经历观察、举例、估测、验证、操作等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历,增强空间观念,开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乐于发表意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创立体积单位1dm3,1cm3,1 m3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2 (cm3) = 6×4×3
V
= a b h
6 × 4 × 3 = 72 (cm3)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典数学最重要的著作。 这部著作距今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它采用问题集 的形式,全书246个问题,分成九章,依次为: 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 方程,勾股。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成就是丰富和多 方面的。 “方田”、“商功”和“勾股”三章处 理几何问题,其中“方田”章讨论面积计算, “商功”章讨论体积计算,“勾股”章则是关于 勾股定理的应用。 瞧,我们的祖先多了不起,从生活中找到了 这么多数学规律。
求长方体的体积
解:V = abh = 4×4×10 = 160(cm3)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160立方厘米。
4cm 10cm
4cm 10cm
4cm
4cm
4cm
4cm
4cm
4cm
4cm
4cm
4cmΒιβλιοθήκη 4cm4cm4cm
4cm
4cm
4cm
4cm
4cm
4cm
4cm
学校需要在新校区新建一个长方体的领操台,它 的长为8米,宽为5米,高为2米,这个领操台的体积
是多少立方米?
解:V
=
abh
= 8 ×5×2
3 = 80 (m )
答:这个领操台的体积是80立方米。
求长方体的体积?
4m 5m
解:V
= abh = 4×3×5 = 60 (m3 )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60立方米。
= ( 0.5 )×( 0.5 )×( 0.5 ) =(0.125 )
n×n×n 可以简写为( n3 )
求正方体的体积?
4.10容积与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4.10容积与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的计算。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容积和体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二节“容积与体积”。
这一节主要讲述容积和体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并学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知道它们的意义和区别。
2. 学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3. 能够应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长方体模型、测量工具(尺子、量筒等)、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长方体物体,如桌子、书架等,并让学生尝试测量它们的尺寸。
2. 概念讲解: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会引导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个长方体模型来讲解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我会用尺子测量长方体的长、宽和高,然后将这些数值代入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中,得出结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一些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并解答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5. 应用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教室的体积,或者计算一个箱子能装多少本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体积:长× 宽× 高容积:长× 宽× 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cm,宽是5cm,高是8cm,计算它的体积和容积。
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2cm,宽是8cm,高是4cm,计算它的体积和容积。
2019沪教版数学五下《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word教案1
2019沪教版数学五下《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word教案1浦东新区昌邑小学张素琴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试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p31~32。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化聚。
4、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5、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化聚。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正方体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我们是如何规定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1立方厘米的木块有多大?生: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也可以记作1cm3。
师:这节课让我继续学习立方分米、立方米。
2、揭示课题:立方分米、立方米【说明:通过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一)让学生体验1立方分米。
1、师:这块小正方体的体积有多大呢?(课件演示)师: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可以记作1dm3。
板书:1立方分米1dm32、请学生感受一下1立方分米的大小。
【说明:通过实物感受1立方分米,并掌握1立方分米的记作方法。
】(二)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1、让我们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来搭1立方分米,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规律?(课件演示)2、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关系是:板书:1000cm3=1dm33、小结。
(三)立方分米与立方米:1、让学生体验1立方米。
我们如何规定体积为1立方米?(课件演示)2、师:棱长为1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可以记作1m3。
板书:1立方米1m33、让我们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积木来搭1立方米,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规律?(课件演示)4、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关系是:板书:1000dm3=1m35、小结。
(四)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1、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可搭出1立方米?2、学生讨论交流。
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试验本)P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题方法的复习。
2.结合具体情境,综合运用小数加、减、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通过复习简算方法,进行解题思路的汇总和复习。
三、情感体验与价值观通过有趣的习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的能力。
设计意图:这节课主要通过复习运算顺序、简算方法,来帮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点。
这节课主要通过不同的习题,使学生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并结合具体情境,综合运用小数加减、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综合运用小数加减、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分层练习1.算一算:0.125×0.8-0.1= 8.4÷(0.2×0.5)=0.7÷0.7-0.7= 1÷0.2-1×0.2=3×0.2×0.5= 3-2×1.5=10×(4.2+4.2)= 2.4÷3+6.4÷1.6=(1.6-1.6)÷1.6=(学生可以独立进行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心算得出结果。
)2.把下面的小数分别填入适当的( )里:80.08 0.8• 80. 8•0.80.88>( )>0 1>( ) >0.88 ; 80<( )<80.0•8• 80.8<( )<81(循环小数的大小比较,与以前学过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但比较时要把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进行还原。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2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2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第2节,主要介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三种体积单位。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单位,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的定义和概念。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单位进行物体体积的测量。
3. 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教学难点1. 立方单位的概念理解。
2. 单位间的转换。
教具学具准备1. 各种大小的立方体模型。
2. 体积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3. 白板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关于体积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等。
2. 新课导入:向学生介绍立方米的定义和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立方体模型,测量其体积,并记录下来。
4. 活动二:让学生将测得的体积转换为其他单位,如立方分米或立方厘米,并进行比较。
5. 总结:通过提问学生关于今天学到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的概念和单位转换。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2. 板书内容:- 立方厘米的定义和概念- 立方分米的定义和概念- 立方米的定义和概念- 单位间的转换方法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2. 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物体,测量其体积,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的概念和单位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体积的概念和单位转换。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
体积1(教案)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体积1(教案)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题是体积1。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这一课时的时间,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我会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引入,比如让学生想想他们平时是怎么量水果的,然后引出体积的概念。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试着解答。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体积的概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抽象,所以我会尽量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则是这一课的重点,我会花时间让学生通过例题来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物水果,比如苹果、橙子,让学生亲自量一量,感受一下体积的概念。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它们的体积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张板书,上面写清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要点。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并把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掌握得不好,我会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做一些调整,比如再给出一些例子,或者让学生多做一些练习。
我还会考虑让学生做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比如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或者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应用他们所学的体积计算方法。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体积1这一课题的教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体积的概念,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际情景引入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我选择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作为实际情景的载体。
五年级数学下册 体积守恒教案 沪教版
体积守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不计损耗的情况下,获得体积的守恒性经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建立量的守恒,即体积守恒性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量的守恒。
教学过程:一、引入阶段1.游戏引入:捏橡皮泥游戏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可以把橡皮泥先压紧放在一个容器里),请三个小朋友用这块橡皮泥轮流捏成不同的形状,最后再把它压紧放入那个容器。
你发现了什么?(橡皮泥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用游戏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师:当然在捏的过程中,橡皮泥有可能因为卷入了空气,以致影响了体积。
但是在不计空气的条件下,橡皮泥的体积是不发生变化的。
二、中心阶段1.将一杯水倒入玻璃缸中,水的高度变了,体积没有变。
(书)A:实验1:把一个量杯中的红色水倒入另一个不同大小的量杯,体积发生了变化么?(没有)你怎么知道没有发生变化?(可以把水倒回到第一个量杯中)师:谁在瓶子里倒来倒去,有少许水会沾在瓶壁上,从而使水的总量变少了。
但是在不计这样损耗的情况下,可以说水的体积是不变的。
2.同一块面团,捏成各种样子,体积没有变。
(书)B:实验2:将一块橡皮你搓成一个球,你发现了什么?(橡皮泥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你是怎么知道的?(再搓的过程中间,同学既没有又添加橡皮泥,也没有拿掉橡皮泥,所以在不计损耗的条件下,橡皮泥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3.把一个西瓜切成几块,它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
(书)C:实验3:把一个苹果切成几份,它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发生变化)你能证明一下么?(把切开苹果再合起来,发现在不计损耗的条件下,体积没有发生变化)4.想一想,答一答。
()1)把一团橡皮泥压扁后,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2)把一块年糕切成几块后,它的体积发生变化了么?[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获得量的守恒性认知,积累量的守恒性经验]三、小结。
四、练习。
课本、3、4。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体积(用量具测体积)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体积(用量具测体积)▏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下册数学》中的“体积(用量具测体积)”部分。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通过量具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学会计算规则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能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1. 体积概念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体积是三维空间内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与面积和长度有所区别。
2. 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公式进行准确计算。
3.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学生在进行体积测量实验时,需要确保操作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体积模型、量筒、水、计算器等。
2. 学具:体积测量工具、计算器、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引入体积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观察和记录数据。
3. 讲解:讲解体积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体积的计算方法。
5. 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体积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体积(用量具测体积)2. 内容:- 体积的概念- 体积的计算方法- 实验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体积计算的题目,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实验报告: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案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沪教版
体积【学习目标】1.理解体积原理的内容;2.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学习重难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学习过程】一、问题探究(一)探究活动:1、准备三个同样大的水杯,1号杯子里盛满水,2号杯子里放一个小一点的石子,3号杯里放一个大一些的石子。
2、把1号杯子里的水倒入2号杯子里。
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3、把1号杯子里盛满水再倒入3号杯里,倒进几号杯里的水多一些?为什么?。
4、准备一个荔枝、一个桃子和一个苹果。
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子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的水占的空间大?。
5、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无论物体是大还是小,都占有一定的(),大的物体占的(),小的物体占的()。
6、想一想:什么叫做体积?。
7、举两个物体比比它们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二)想一想:1.同样的一瓶饮料,小红用杯子只装了两杯,而小明用杯子装了三杯,可能吗?为什么?2.为什么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1.商店把同样的盒装饼干摆成三堆(如下图),这三堆饼干的体积相等么?为什么?2.下面哪个盒子的体积大?为什么?三、收获与疑惑我的收获:我的疑惑: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化聚。
【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2.难点: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化聚。
【学习过程】一、概念导入。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也可以记作1cm3。
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可以记作1dm3。
棱长为1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可以记作1m3。
2 dm³=()cm³;1000cm³=()dm³;5dm³= ()cm³;5000 cm³=()dm³;18dm³=()cm³;70000cm³=()dm³;5.6m³=()cm³;7845cm³=()dm³;0.532dm³=()cm³;6430cm³=()dm³;3 m³=()dm³;1000dm³=()m³;6 m³=()dm³;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化聚:1.8 m³=_____dm³=_____ cm³;2.0.8 m³=_____dm³=_____ cm³;3.3 dm³=_____ cm³;4.0.568 dm³=_____ cm³;5.18 dm³=_____ cm³;6.9 m³=_____dm³;7.2.5 m³=_____dm³;8.0.006 m³=_____dm³;四、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重量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重量一、解答题1.一个长方体钢板,长25分米,宽1.5分米,厚0.04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已知1立方分米钢板重7.8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答案】解:25×1.5=37.5(平方分米)7.8×(25×1.5×0.04)=7.8×1.5=11.7(千克)答:它的占地面积是37.5平方分米,这块钢板重11.7千克。
【解析】根据题意,求它的占地面积就是求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其它面无关,求这块钢板的重量,要先求出它的体积,根据公式解答。
2.有一块钢板长100cm、宽40cm、厚2cm,每立方厘米钢板重7.8g,这块钢板共重多少g?【答案】解:100×40×2×7.8=8000×7.8=62400(克)答:这块钢板共重62400xx。
【解析】先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求出这个钢板的体积,再乘7.8克,即可解答问题。
3.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2m、宽1.5m、它的重量是51.48t,已知每立方米钢材重7.8t,这块钢板厚多少米?【答案】解:51.48÷7.8÷(22×1.5)=51.48÷7.8÷33=0.2(m)答:这块钢板厚0.2m。
【解析】用51.48除以7.8求出这块钢板的体积,再除以它的长与宽的积,就是这块钢板的厚度.据此解答。
4.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8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的石料重3.6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答案】解:8×8×8×3.6=64×8×3.6=512×3.6=1843.2(千克)答:这块石料重1843.2千克。
【解析】石料的棱长已知,利用正方体的体积V=a,即可求出这块石料的体积,用这块石料的体积乘每立方分米石料的重量,就是这块石料的总重量。
五年级下册 1体积与重量沪教版2
下面这块积木采用的是1立方厘米为0.
你能算出这块小木块的重量吗?
6吨,这块大理石重多少吨?
1千克的铁块和1千克的棉花,谁的体积大?
下面这块积木采用的是1立方厘米为
你能算出这种木料的单位体积的重量吗?
0.7克的材料制作,算一算它的重量。 1立方厘米的重量
1立方厘米的重量
( g) ( g)
6吨,这块大理石重多少吨?
6吨,这块大理石重多少吨?
2.6吨,这块大理石重多少吨? 下面这块积木采用的是1立方厘米为0.
如果1立方米的这种大理石的重量是2.
称重量
1立方厘米的重量
( g)
你能算出这种木料的单位体积的重量吗?
称重量
1立方厘米的重量
( g)
你能算出这块小木块的重量吗?
看天平称计算单位容积的重量对吗?
下面这块积木采用的是1立方厘米为0.
1立方厘米的重量
( g)
6吨,这块大理石重多少吨?
1千克的铁块和1千克的棉花,谁的体积大?
下面这块积木采用的是1立方厘米为0.
每立方厘米的重量
( g)
7吨,这堆木料有多少重? 你能算出这块小木块的重量吗? 1立方厘米的重量
(单位( g):厘米)
看天平称计算单位容积的重量对吗?
物体
称重量
每毫升重多少克?
体积与重量
想一想,算一算:
物体 重量 体积 每立方厘米的重量
(g) (cm3)
( g)
木块 14 20
0.7
铸铁 40
5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棉花
7
70
0.1
想一想,算一算:
物体 重量 体积 1立方厘米的重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 体积与重量 ▏沪教版
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体积与重量》教材分析:《体积与重量》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学生在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相关知识后学习的内容。
《课程标准》将其列入拓展部分的学习内容,是为中学学习物体的密度等相关知识做基础与铺垫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单位体积物体的重量、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重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三个关系式),并会运用三个关系式进行简单的应用。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比较少,是比较抽象的,因此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尤其是理解“单位体积物体的重量”这一概念,《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动手实验,计算出常见物体单位体积的重量。
”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到体积与重量的关系。
2.知道单位体积的重量,体积与物体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会计算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的重量。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重量,体积与物体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具准备:1 立方分米的木块和泡沫块、PPT课件教学设计思路:限于教学条件,无法让学生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因此教师采用学生熟悉的1立方分米的木块和泡沫块作为比较对象,首先通过告知它们的棱长,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进而教师引出“单位体积”这一概念。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又通过出示1 立方厘米的木块和泡沫块、让学生想象1 立方米的大小,使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单位体积”。
然后通过实物观察、猜测、掂量、称重等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木块和泡沫块的体积相同(都是1 立方分米),但重量是不同的。
然后又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单位体积重量,使他们进一步知道了“不同的物体,它们的单位体积重量是各不相同的”。
在理解了这一概念后,再出示三个1 立方厘米的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要求学生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学生能比较容易想到用“单位体积物体的重量×物体的体积”这一方法来求“物体的重量”,然后再提升为告知物体的长、宽、高来求物体的重量,使学生能把前后所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与重量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到体积与重量的关系。
2.知道单位体积的重量,体积与物体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会计算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的重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重量,体积与物体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是两块同样的木料,你估计哪块更重一些呢?
(生猜测,会出现不同的猜测结果。
)
师: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
(生可能出现的回答:称重量,比大小)
师:其实这里的大小也就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体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关重量与体积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长方体木料
(1)问:如何能知道1立方厘米这样木块的重量吗?
你觉得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求出答案?
小组讨论
(2)交流
小结:需要知道木块的重量和体积。
可以先称出这块木料的重量,再量出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最后,用木料的重量÷木料的体积=1立方厘米木料的重量。
(3)出示测量数据
木料重42g,体积为60cm3
生计算汇报:42÷60=0.7(g)——1立方厘米重0.7g。
2. 1立方分米、1立方米这种木料重多少克?是多少千克?
生独立解答,交流。
0.7×1000=700g=0.7kg
700×1000=700000g=700kg
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3.小结:
①同样的物体体积越大重量越大。
②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物体的重量统称为单位体积的重量。
4.练习
①1立方米这种木料重700千克,仓库里堆放了39立方米这种木料,这些木料重多少千克?
②1立方米这种木料重700千克,一辆卡车一共装了3.5t这种木料,这些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这两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能够熟练解答关键要知道单位体积的重量,体积与物体重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木料的重量÷木料的体积=1立方厘米木料的重量
1立方厘米木料的重量×木料的体积=木料的重量
木料的重量÷1立方厘米木料的重量=木料的体积
5.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只要比较两个木块的体积就能比较他们谁更重。
给出数据:长方体长4分米、宽3分米、高5分米,正方体棱长4分米。
生独立解答。
三、巩固练习
1.一块钢板长3.2米,宽1.4米,厚0.02米,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块钢板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2.一块正方体花岗岩,棱长是2分米,如果这块花岗岩重20千克,那么每立方分米石料重多少千克?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