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_(教职成[2011]6号)》
强化行业指导构筑电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基石
强化行业指导构筑电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基石作者:郭鹏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30期延伸阅读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它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
2011年6月,为促进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制度化,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提出要依靠行业,充分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明确了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要求在行业指导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调要完善机制,探索和构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使之在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实习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2年12月,为强化行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统筹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教育部对原43个行指委进行了重组,同时批准增设安全行指委、能源行指委等10个新的行指委。
2013年1月25日,教育部召开行指委大会,53个行指委负责人齐亮相,共谋职业教育发展大业。
重组后的行指委职能也相应扩展到高等职业教育,更加体现高职引领、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的理念。
重组后的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召开2013年8月21-22日,重组后的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电力行指委)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南昌市召开。
本次重组,经教育部行文,部分电力企业举办和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中职院校电力类专业有关专家受聘为电力行指委委员。
会议期间,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国川就教育部对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定位和近期工作任务做了发言。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探索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探索摘要: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线的管理者和建设者。
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岗位主要在各行业的生产一线,如何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有产业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素养;培养方式职业教育是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
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线的管理者和建设者。
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岗位主要在各行业的生产一线,如何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有产业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职业素养状况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自己在职业学校学习的目标定位不准确,职业能力有待提升,职业道德观念淡化等方面。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中坚力量,对提高劳动者素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深入探讨关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从而达到提升我国劳动者职业素养的宏伟目标,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劳动者自身素质低下而导致的就业难等社会问题。
早在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就指出,职业教育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和科学素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我国各类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
十七大进一步指明了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教 师 阻力 作用
在高职课程改革 中教师是 主体 ,但作为改革 主体 的教 师 ,在课程改革过程 中却有着阻力作用 。 第一 ,课程改革会触动教师的生存 问题 。不改革的话 , 教 师 面临 的风 险 和投入 的成本 就小很 多 , 这就 是造 成教 师 阻 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 如部分教师承担的课程教学因改革而削 减甚至取消;如果削减课程或课程学时 , 将影响教师的工作 量, 而取消课程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教师的生存问题 。 从精神 利益来看 , 课程改革潜在地影响着教师的自信心和 自我成就 感 。第 二 , 教 师能 力 的限制 。 课 程 改革 是一 项 专业 性和 技术 性很强的工作 , 要完成课程改革任务 , 需要教师开展市场和 专业调研 、 职业能力分析 、 工作任务分析、课程标准开发等 系列工作 , 而且 , 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教研能 力。但当前师资队伍 中, 年轻教师比重较大 , 且大多是从高 校 毕业 后 直 接 走 上 工作 岗位 ,缺乏 一 线 从 业 经验 和工 作 背 景,尽管学历层次较高 , 但职业化程度较差 , 很难胜任课程 改革 工作 。 第三 , 缺 少政 策激 励 和制 度保 障 。课 程改 革成 果 虽然耗费 了巨大精力 , 但却不能计算为工作量 , 额外的劳动 付 出和投入未必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酬或其他形式 的补贴 , 并 且不能用教育是指培养具有某种职业或生 产劳 动所 需要 的专业 知识 、 技能并 获 得 国家 承认学 历 的毕 业 证书的高等教育 , 在我国兴起于 2 0 世纪 9 0年代 中期。2 0 1 2 年教育部发布的 《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 教高 [ 2 0 1 2] 4号 ) 提出:“ 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
一
些 启 示。
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与对策
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与对策[摘要]校企深度合作是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调查显示,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质量和目标的实现。
文章对如何能更好推进双方深度合作的统筹与衔接方面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使校企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达到互利多赢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路径对策一、引言近年来,每逢春节过后,很多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都会出现招工难、用工荒问题。
究其原因,一方面,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国家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性决策使得产业出现转移;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出于降低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考虑,纷纷把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很多劳务输出大省如四川、河南、安徽等地的劳动力逐渐选择在当地就业。
与之相对的是,每年新增加劳动力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却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
企业招工难、用工荒,而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却无业可就,即便有些毕业生到企业就职,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胜任岗位工作。
企业需求和劳动力质量存在严重的矛盾,造成了结构性失业现象。
只有不断加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因此,高职教育作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人才培养。
二、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
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技能人员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是对学员传授生产加工技术工艺、培养操作管理能力为职责的教育机构,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性。
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要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这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示范项目建设情况陈述
Company Logo
第三部分
一、总体思路 1.成立机构:
建设思路
2.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 3.紧扣一个目标:即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 目标,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专业 技术人才输出、技能培训基地; 4.抓住两个机遇:一是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力扶 持民族贫困地区的机遇;二是抓住我州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经 济类型转变的机遇。 5.推动三大战略:一是推动质量立校战略;二是推动品牌强校 战略;三是推动特色兴校的战略。
u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1〕9号)
u u
本地职业教育相关政策 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相关政策要求、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
u
第二部分 发展基础
一、学校地理位置
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79年秋, 1984年转型为职教,1987 年5月评为省重点职业中学 ,1995年5月评为首批国家 重点职高;2000年6月复评 为国家重点职校;2011年4 月评为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 ;2011年11月被正式评为“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示范学校”。
九、教学科研工作
(1)“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两个省级课题研究: 《中职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研究》、《中职文化基础与 专业基础教学研究》。 (2)“十二五期间”,申报了《中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标准、 质量与特色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试点学校建设》两个 省级课题,并获得省8千元的经费资助。 (3)2009年被表彰为省德育科研先进单位。 (4)近三年,教师年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在120篇左 右,发表文学作品350篇左右。
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推行“双证书”制度研究
- 3 , 除去其他类 , 实际 的职 “ 双证书 ” 制度 是指学历 证书和 职业 为 18 8个细类 ,
资格证书并重制度, 它是 目前我 国高等职 业种类数量 是 14 6个 。2 0 - 9 , 04年至今 又 着认证方式 、 内容与实际职业要求不相符 业教育 的一种理想培养模 式。 这种制度 既 新发布 了十二批共 12种新职业 。 2 在这其 的情形。如 导游员职业资格认证, 目前绝 是经 济社会发 展对高等职 业教育 培养高 中, 属于旅游 管理类或与之相关 的职业约 大多数地 区实行笔试 与面试相 结合 的认 端技 能型人才的一种客观要求, 也是 高等 有 1 3种, 大多数属于基层 服务岗位 , 而那 证方式, 但在实践中对 于笔试 的重视 程度 职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体现。 《 教育部 些知识要求高 、 专业性强 的技术和管理职 往往超过了面试 , 而导游 员职业需要 的是 关 于全面提 高高等职业 教育教 学质量 的 业 ,职 业大典》 《 并未收录 , 也没 有相应 的 实际 的工作能力, 这些能力很多是在 笔试 这就出现 了部分考生高分 若干 意见》( 高 [0 6 1 教 2 0 ] 6号文) 明确提 职业标准 , 这就为高职旅游 管理类专业 的 中无法测量的。 出: 推进 ‘ “ 双证书’ 制度 , 强化 学生职 业能 教学带来较大 的困难。 以酒店管理专业 为 低 能 , 另 外 一 些 考 生 能 力 很 强 , 因 无 而 却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实行 “ 双证书 ” 制 迁 职业 , 《 在 职业大典》 中并未体现 。( 表 ( ) 业准入制度 不完善。 二 职 虽然近些
这是积极推行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制 行“ 双证书” 制度 面临的困难 。 并提 出要想 度 ,
第五届“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竞赛决赛规程
PPT 制作,15 分钟完成答辩。
三、竞赛方式
竞赛为团体赛。通过复赛入围决赛的参赛队,以院校为单位组队 参赛,不得跨校组队。竞赛以团队为单位,每个团队不超过 5 人(设 队长 1 名),最多设 3 名指导教师,每名指导老师最多指导 3 个参赛 队。
6、300 秒≤客户平均等待时间<350 秒,得 0.5 分;
7、客户平均等待时间≥350 秒,得 0.1 分。
售前服务
售前服务质量得分=(售前服务实际得分/售前服务应得总
质量
2分
分)×2 分(保留两位小数)
(2 分)
售后处理
售后处理数得分=(售后处理数/售后访问数)×5 分(保留
数
5分
客户服务
两位小数)
(四)竞赛
参赛选手凭参赛证、身份证按要求入场,不得迟到早退,并根据 抽签结果在对应的座位入座,工作人员负责核对参赛队员信息。严禁 参赛选手携带与竞赛无关的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及其他相关资料与用 品入场。
1.正式竞赛开始前,各参赛队队长负责对竞赛设备进行检查、核 对并确认。
第5页
2.竞赛提供白纸、笔,供同组参赛队员间讨论交流使用。 3.竞赛过程中,如有疑问,参赛选手须举手示意,工作人员应按 照有关要求及时予以答疑。 4.竞赛过程中,参赛队选手在指定区域内操作,不得跨区域干扰 其他参赛队,不得大声喧哗。如果工作人员提示后仍无效,将酌情扣 分,情节严重的终止其比赛。 5.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 地的设备和器材。 6.竞赛配备专用 U 盘 2 个。参赛选手禁止携带 U 盘等带有存储功 能的设备,如被其他参赛队现场举报或被工作人员发现,经核实后, 视为作弊。 7.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须 经工作人员向裁判长申请后作处理。 8.当听到竞赛结束命令时,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所有操作,不得 以任何理由拖延比赛时间,不得关闭所用计算机。离开赛场时,不得 将与比赛有关的物品带离现场。
浅谈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浅谈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作者:孙长庆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年第01期201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旨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进一步确立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发展中心孙长庆主任作为行业代表发言指出: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基于职业教育发展及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再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脱节和种种不适应的问题,也需要行业的积极参与和指导逐步加以解决。
孙长庆,1952年7月生,天津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吉林工业大学技术经济硕士研究生毕业。
1977-1994年在机械工业部教育司负责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规划、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1995年至今担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负责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兼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机电设备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他长期从事机械行业职业教育管理、指导、规划、咨询和研究工作,组织过全国机械工业专门人才预测,多次主持制定机械工业人才和教育发展规划以及人才规格、职业标准、专业规范,主持多项行业和国家级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和部级奖励,著有《机械工业教育发展战略》等,对机械工业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其建设、教产结合与校企合作、人才岗位能力与规格等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
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应有专业学生评价模式的思考
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应有专业学生评价模式的思考摘要: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求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实现评价的科学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合理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三评合一根据《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我们要逐步建立行业、企业、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多方参与,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职业学校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学校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建设思路,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三评合一”学生评价模式,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共同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而可反映学校在企业、社会的影响,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问题1.课程体系设置对学生参加实践操作的指导性、目的性不强。
目前,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未完全实现使学生职业能力掌握与顶岗实习两个阶段的相一致的要求,学生在校学习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完成学校安排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
一些专业课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存在不小距离,对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的针对性、指导性不强。
2.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主体过于单一。
学校对学生的考核,通常都是以一两次的理论或实践考核作为评定唯一依据,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真实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近几年,虽然有一些院校也在不断加大实践操作课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可是评价标准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修订出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与岗位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因此,未到达应有的效果。
校企合作利益主体的责权与角色定位研究
校企合作利益主体的责权与角色定位研究[摘要]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摆脱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需要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与责任。
校企合作实质是各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寻求“合作共赢”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体。
各利益主体在共同体内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其中,政府是主导者,行业是指导者,职业院校和企业是直接参与者。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利益诉求利益共同体角色定位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也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者对如何实现校企合作正在开展广泛探索。
从特定层面上看,要摆脱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关键是从制度、政策和机制等方面协调解决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尤其是代表性、主导性、效益良好的骨干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校企合作中,各主体会基于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参与合作,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校企合作实质上是各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寻求合作共赢的过程,但各主体在表达利益诉求的同时也应考虑其他主体的利益诉求并承担一定责任。
为此,有必要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利益共同体,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与责任,对各利益主体在共同体内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才能实现合作各方的互利共赢,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一、校企合作的利益主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反映的是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涉及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多方面。
2012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让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强调利益者之间的问责度、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创新等”“需要进行有效的社会对话”“让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能够广泛地参与合作”。
①校企合作需要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组织目标的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②。
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学习心得经济系纪红坤一、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与重要性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
强化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
“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
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职业教育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充分依靠行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推进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的规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国家战略任务的新要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积极推进教学质量改革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指导职业学校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动企业积极接受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
高职院校机 电专业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水
口 吕栋 腾
( 陕西 国防 工业职 业技 术 学 院 , 陕 西 西安 7 1 0 3 0 0 )
摘 要: 共 享型专业教 学资源库是 国家骨干 高职 院校 的主要 建设 内容之一 , 是现代教 育技
术与 网络教 育 的整合 。 随着机 电技 术的迅 速发展 , 企 业对机 电一体 化 高素质 技 能型人 才的 需 求 日益增 大。以先进 网络技 术为 支撑建设 的机 电专业共 享型教 学资 源库将 为更 多的学 习与培
训用 户提 供 高质 量 的资源 与服 务平 台 , 创新人 才培养模 式 。从 研 究探 讨的 角度 出发 , 对 高职机
电专 业共享 型专业教 学资 源库的 建设 基础 、 建设 目标 和技 术路 线 , 以及 建设 的具体规 划提 出 了
若 干 具 体 思路 。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 机 电专业 ; 共享型教 学资源库 ; 建设
体 化技 术 的迅 速发 展 , 企业 对 机 电一体 化 高 素 质技
能 型 人 才需 求 日益增 大 , 机 电专 业 技 术人 员 的知识 和
技 能 也需 要 不 断 地更 新 , 以先 进 的 网络技 术 为 支撑 建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发文字号】教职成[2011]6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发布日期】2011.06.23【实施日期】2011.06.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部门(单位):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就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1. 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
2. 强化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
“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
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
部分行指委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这个现象值得重视和纠正
行指委发挥了应有的职能吗?观察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的参与情况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的,有46个行指委共承接了324项任务、1774个项目。
这个数据的另一方面是,有10个行指委(占总数的近18%)没有承接任务。
这个问题重要吗?行指委重要吗?行指委存在感如何?本文进行简要分析。
行指委是什么组织、机构?外界可能对此不太熟悉。
但凡对中国职业教育有所了解的都知道,行指委就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可是有名有份的,有红头文件加持的,接受教育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领导,是国家给予充分倚重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
一直以来,国家推动产教融合纳入顶层设计,产教融合发展成为普遍共识,职业教育离开行业的支撑是不可能发展好的。
行指委的建立就是为了强化行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统筹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
今天,我们略微梳理、分析一下行指委的存在价值。
行指委作用弱化的现象,应该予以重视和纠正。
第一部分:重要性一、很重要国家推动产教融合纳入顶层设计,决定了行指委的重要性。
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从宏观上构建好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国家体系、国家体制、国家政策,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展通道,推动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进一步提升服务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能力。
二、定位高各行指委是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专家组织,同时也是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专家组织。
各行指委主任委员由教育部聘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聘任。
委员主要由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较深厚的行业专业阅历与背景的相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专家以及职业院校院(校)长、一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
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调查分析 行业特点 过滤企业
需求 建立人员 资质标准
协调校企 搭建平台
行
专业改建
专业改建 方案
人才培养 方案
教学实施
环境和内 涵建设
业协会
教学成果
认证体系 职业竞赛 专业评估
调研方向
外经贸 企业
调研目标
企业二 次培训
成本
调研内容
跟带周期 薪水成本 工资冗余度 企业招聘率
二次 培训成本
企业不合 理负担
出生
行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能够实现: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
最终体现教育和就业之间的有效互动。
中国首家上市供应链企业
以全球供应链整合服务 平台为载体,为客户提供专 业、全方位的一站式供应链 服务,帮助企业专注核心业 务,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 供应链效益。
• 1997年成立,中国唯一的全程供应链服务提供商; • 全球员工20000于人; • 2007年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83); • 2017年预期业绩1450亿(2015年业绩近千亿);截止2015年,累计综合纳税
数百亿。 • 作为中国500强企业,为世界500强企业的150余家提供全程供应链服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国发办〔2015〕9号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职成〔2011〕6号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职成〔2015〕6号
校企互动式高职旅游人才培养
校企互动式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旅游类专业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找到适合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不仅关系到高职旅游院校的生存,更事关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文章根据北京旅游业发展现状,在分析国内外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教学组织安排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构建“互动式”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旅游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式《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颁布,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到了新的转型提升时期,“校企一体化办学”将作为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
随着实践的深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遇到了许多实质性的困难,特别是如何建立具体可行的机制来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从根本上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达到校企合作的互利双赢目的成为普遍关注和重点思考的问题。
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呈现两种态势,国外旅游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是一种深层次双向合作,集教学和科研于一身,校企双方资源共享,是一种多方位、多形式、交叉式的合作关系。
相对来说,国内旅游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合作,往往表现是一种简单的劳务合作关系,校企双方由于各种原因对合作总是浅尝辄止,是一种被动的合作。
因此,研究深层次的“互动式”校企合作来优化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一、现阶段国内外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1.国际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双元制模式是最早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是在企业和院校同步进行,同时又以企业为主,特别强调企业实践和在院校理论教学的密切结合。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企业深度参与,其培养的学生具有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培训生双重身份。
地方政府“顶岗实习调控和保障机制”构建
地方政府“顶岗实习调控和保障机制”构建摘要: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文章客观分析了地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的运作模式,要成立一个由多个政府部门联合组成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顶岗实习的调控和统筹协调。
通过争取地方政府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科学系统地建立健全顶岗实习教学和管理机制、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等提高地方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机制构建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简称16号文件),它把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切实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
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011年6月23日教育部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教育部6号文件再一次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这两个文件给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1 当前地方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基本状况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基本上能在本地区集中安排,但是,在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顶岗实习难以集中。
2 地方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在一些重点环节上问题仍较为突出。
问题一:对学生顶岗实习,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张建 涛 李 黎 ( 郑州大 学 建筑 学院 ,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0 )
【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 了高职教育发展 与改革的三个阶段 ; 分析 了 人 才培养模 式构建要素的分析 ; 探讨 了 人 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 关键词 】 高职教 育; 人 才培养 ; 构建
即将修订或 出台的法规 、 文件 : 修订《 职业教育法》 、 修订关 于教材建设的意见 颁 布《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 展规划 ( 2 0 1 1 - 2 0 1 5年 ) 》 出台《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 准》 即将 召开 的会议 : 第七次全 国职教会议 1 高 职 教 育 发展 与 改革 的 三 个 阶段 高职教育 的教改 已经从宏观发展 到中观和微观 . 教改的微观问题 已经成 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最紧迫的问题 1 . 1 第一阶段 : 1 9 9 9 -2 0 0 5 年, 发展建设时期 目 前, 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 是机制建设 , 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 、 专业 《 教育部关于加强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 工作 的意见 的通知》 ( 教 课程体系建设及课 程开发 、 专业师资 队伍个 体能力 、 实践教学 等方 面 高[ 2 0 0 0 ] 2 号1 《 教育 部关 于加 强高 职高专 教 育教 材建 设 的若 干 意见 》 ( 教 高 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 2 0 0 0 1 1 9号 ) 2 人 才培 养模 式构 建 要 素分 析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要 素 调 研 , 高 《 高等职业学校设 置标准( 暂行) 》 ( 教发[ 2 0 0 0 1 4 1 号) 等 职 业教 育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构 建 要 素 含 《 国务 院关 于大力推进职业 教育 改革与发展 的决定 》 ( 国发[ 2 0 0 2 ] 1 6号 ) 教 育理念 ( 基础要素 ) 《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 为导 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的若干 意见》 教 育 目标 ( 核心要素 ) ( 教 高[ 2 0 0 4 1 1 号) 培养过程 ( 关键要素 ) , 可 以含课程体 系 、 “ 双师型” 教 师队伍 、 基 《 关 于进一步加 强职业教育 工作的若 干意见》 ( 七 部委 以教职成 地 、 教学模式 、 方式方法 、 教学管理和评价等 。 [ 2 0 0 4 ] 1 3 号) 2 . 1 关 于教育理念 、 观点 . 《 教育部关于进一 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 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的 高校 的职能是教学 、 科研 、 服务 、 文化传承 。 若干意见》 ( 教高[ 2 0 0 5 ] 4 号) 高等职业 院校 . 培养 的是面 向市场 的高端技能型 的企业人 . 不 是 《 国务 院关于大力 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 国发[ 2 0 0 5 ] 3 5 号 ) 面 向 考场 的博 学 的读 书 人 1 . 2 第二阶段 : 2 0 0 6 — 2 0 1 0年 , 以示范院校建设为动力 , 专业建设为抓 九融合 : 校长与厂长 、 学校与企业 、 教师与师傅 、 学生与徒弟 、 课堂 手. 提高质量 与车间 、 作 品与产 品、 理论与实践 、 招生 与招工 、 育人与增效 。 《 教育部 、 财政部关 于实施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 院校建设计划 , 加 知识可 以传授 . 能力无法传 授. 只能靠训练来有效解决 知识是完 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 教高[ 2 0 0 6 1 1 4号 ) ( 1 9 9 5年《 关 于 成任务 的工具 . 能力是主要的教 学 目 标. 知识本身不是教学的 目标 . 而 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 大学工作的通知》 1 是为做事服务 的工具 《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 ( 教高 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 , 而是 学生学会 的: 能力不是老师讲会 的 . 而 [ 2 0 0 6 1 1 6号文 ) 是学生练会 的。 知识 与能力之 间有一道沟 . 这道沟 只能用实训来填平。 《 教育部关于职业 院校试行工学结合 、 半工半读 的意见》 ( 教职成 “ 有 了知识 . 就有能力” 这是职业教育教师观念上一个误 区 [ 2 0 0 6 ] 4 号) 职业 院校 学生不 是来 泛泛接受知识 的、 盲 目积累知识 . 而是来 通 《 教育部关于 印发高 等职业 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方案的通知》 过学 习能 在 未 来 岗 位 上 解决 实 际 问题 ( 教高[ 2 0 0 8 ] 5号 ) 2 . 2 关 于 教 育 目标 1 . 3 第三阶段 : 2 0 1 0 — 2 0 1 5年 , 以骨干院校建设为动力, 校企合作机制 专业课教师要成为课程的生产者 和主动设计者 . 不 能仅 仅是课 程 体制建设为抓手 . 提高服务 区域发展能力 的消费者和被动实施者 《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 国家示范性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 课程教学必须以课程 目标 为标准 , 不能以课本为标 准。 要教课 , 不 实施工作的通知》 ( 教 高[ 2 0 1 0 1 8号) 要教 书。从课本到课堂需要一个教学设计过程 《 教育 部关 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 指导作用 的意见 》 ( 教职成 善 于从直 观实例 出发 . 运用行动导 向教学法 . 打破“ 先学后做 ” 的 [ 2 0 1 1 ] 6号) 习惯 . 采用“ 边做边学” 或“ 先做后学 ” 的方式 《 教育部关于推进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的指导意见》 ( 教 2 . 3 人才培养构建要素 职成 [ 2 m1 ] 9号) 关于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 的叙述 : 《 教育 部 财政部关 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 升专业服务产 业发展 ( 1 ) 坚持育人为本 , 德育 为先 。 重视学生全 面发展 , 推进素质教育. 能力 的通知》 ( 教职成[ 2 O l 1 ] 1 1 号) 增强学生 自信心 , 满足学 生成长需要 . 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 1 2 号文 ) 《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为依据 . 明晰人 才培养 目 标 ( 9 号文 、 1 2 的若干意见》 ( 教职成[ 2 O l 1 1 1 2号) 号文 ) 《 教育部等部 门关于进一 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 的若 干意见》 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 8 号文 ) .与行业 ( 企业 ) f 教思政[ 2 o 1 2 1 1 号)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实现专业 与行业 ( 企业 ) 岗位对接 ( 1 2意见稿 ) 文) 《 关 于加强 建设 类 专业 学生 企业 实 习工 作 的指 导意 见 》 ( 建 人 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 ( 8号文件 ) : 推行“ 双证 书” [ 2 o 1 2 1 9 号) 制度 . 实现专业课程 内容 与职业 标准对接 ; 引入企业新 技术 、 新工艺 , 《 教 育部 财政部关 于实施 职业院校 教师素质 提高计 划的 意见》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 1 2号文 ) ( 教职成 [ 2 O l 1 ] 1 4号 ) 坚 持 以 能 力 为核 心 , 推进评价模式改革( 8 、 9、 1 2号 文 件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01]3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01]3号)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推行弹性学习制度的目标,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各地应当组织有条件的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
为各地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提供必要的规范,并为地方和学校提供必要的指导,现提出如下意见:一、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的必要性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是进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
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自身的活力,进一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活。
近几年来,有的地方已经在一些职业学校试行了学分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前,各地应进一步组织有条件的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不断推进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为逐步在职业学校全面实行学分制创造条件。
二、职业学校学分的确定和取得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学习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
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课业的必要时间和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学业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
职业学校计算学分应以课程(含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一般课程以16~18个课时为1个学分。
学前教育专业申报材料
目录一、关于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申请 (1)二、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2)三、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4)四、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程教学计划 (7)五、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口语)》课程教学计划 (9)六、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计划 (9)七、学前教育专业《历史》课程教学计划 (11)八、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三年制)》课程教学计划 (12)九、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教学计划 (15)十、学前教育专业《法律基础》课程计划 (17)十一、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课程计划 (20)十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 (22)十三、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计划 (24)十四、学前教育专业《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计划 (28)十五、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计划 (29)十六、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计划 (31)十七、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计划 (49)十八、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计划 (52)十九、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56)二十、学前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50)二十一、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52)二十二、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教学计划 (54)二十三、专业教育教学设备设施 (68)二十四、专业任教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 (77)二十五、附件:专业教师证件复印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申请湖北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文件中“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使学校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与区域发展需求相吻合”的指示精神。
到2013年,我县适龄幼儿为11484人,按全省毛入园率65%计算,需要接纳入园幼儿7465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的意见
(教职成[20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就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
1. 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
2. 强化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
“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
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职业教育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充分依靠行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推进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的规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国家战
略任务的新要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依靠行业,充分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3.大力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职责。
要支持行业根据发展需要举办职业教育,并对本系统、本行业的职业教育发挥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作用;明确举办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完善管理模式,促进学历教育与培训有机衔接;整合行业内职业教育资源,引导和鼓励本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发挥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收集、发布国内外行业发展信息,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与推广,引导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要;提出制定行业职业教育规划咨询建议,参与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等工作。
4.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要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
要依靠行业相关专业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促进行业在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5.充分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的作用。
行指委是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专家组织,是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重要力量。
发挥行指委的作用是新阶段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机制。
各行指委要按照工作职能和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计划、目标和任务,积极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咨询和建议,帮助和指导职业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的建议者、信息的传播者、校企合作的推动者、职业学校的服务者和相关活动的组织者。
三、突出重点,在行业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6.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新机制,指导推动学校和企业创新校企合作制度,积极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
通过整合实训资源,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等方式,推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促进职业学校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7.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接职业标准,指导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8.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指导职业学校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动企业积极接受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
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
9.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积极组织开展本行业所负责的职业资格认证及行业相关专业的“双证书”实施工作试点。
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指导相关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开发、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推动职业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推动在省级以上重点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点,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
10.推进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行业内中职与高职及职业培训机构集团化办学。
指导推进招生和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单一的入学方式和学习形式,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指导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探索中、高职课程相贯通,职业技能成果与学习成绩的互认和衔接。
指导职工在职接受职业教育工作,推动企业委托职业学校并协同优质社会培训机构、各级各类成人继续教育机构进行职工培训,有计划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满足在职职工继续学习、终身发展的需求。
四、完善机制,探索和构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体系
11. 切实加强行指委能力建设。
各行指委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要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注重调查研究,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建立完善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努力做到指导到位、有力,服务专业、有效,与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密切沟通、积极配合。
要加强行指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2. 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
要建立社会、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多方参与,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
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教师编制等实施标准,以及专业设置标准、国家级示范校和示范专业点建设等工作都应听取有关行业的意见。
13. 健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制度和工作机制。
职业学校要建立有行业企业参加的办学咨询、专业设置评议和教学指导机构。
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针对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编写校本教材,培养培训师资,组织实施教学,使学校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吻合。
14.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把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行业指导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的作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发挥区域统筹作用,大力支持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为促进区域内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在研究制定职业教育重大政策措施的过程中,要主动听取和征求有关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要把行业指导情况,作为职业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15. 转变职能,适应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要求。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的要求,加快转变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要在指导思想、工作方法、机构设置等方面与时俱进。
要建立行业指导例会制度,经常性地开展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对话交流。
要将应当或适宜由行业承担的工作,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交给行业承担,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
持。
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制定实施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办学的宏观政策、政府购买企业培训实训资源的政策。
要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
鼓励支持行业组织开展相关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探索建立评估行业指导、参与职业教育督导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