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 教学相长——一道模考题的解法探究及对二轮复习的启发

合集下载

谈谈一个古老的命题——教学相长

谈谈一个古老的命题——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阅读了郭思乐教授写的《教育走向生本》,有很多感想。

虽然书中很多例子都是在讲小学里发生的教学案例,但是在我看来,高中课堂也完全是可以借鉴的。

特别是书中提到一些教学思想,对我很有帮助。

如书本上有一段说:抛秧的启示——尊重人的内部自然。

他是这样写的: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

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更多。

年年得年年,人们照此办理,但禾苗的产量依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把过去从田里拔秧改变为用育秧盘里培育的块状秧苗,把插秧改为抛秧。

农民们于是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姿态优美地抛出秧苗,这样做,带来了丰收。

细思之,在拔秧和密植插秧中,固然贯注了我们的丰收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抵触了秧苗的自然意志。

反之,小块状抛秧符合秧苗的生长规律。

这是因为它不像拔秧那样地折磨秧苗的根系,而是保护了它的自然生长。

同时,秧苗的增产主要是靠分蘖,分蘖需要空间,细密的插秧恰恰分割了这样的空间,而反之,抛秧则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类比到教育上,我们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机械地完成我们给予的任务,这似乎达到了教师教的目标,学生学到了相对应的知识。

然而,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被局限在这个细密的棋盘之上,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

在当前的教育中,特别是高中教育,为了冲刺高考,大多学校都是将三年的功课在两年内完成,高三的任务是每天做着不同的习题,来应对机械的答案。

我们的考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而这样“熟能生巧”的练习有达到这样的目的了吗?同样的试验已做过很多次,针对当前的状况,我们更应该要给学生类似于抛秧的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尊重人的自然,发展学习天性,发挥学习潜能。

教学应该走向生本,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成长,既包括在教学能力上的成长,也包括了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而产生的自身成长,其实就是“教学相长”。

从一道常考题的指导谈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从一道常考题的指导谈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从一道常考题的指导谈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常见修辞方法表达效果的分析是各地中考、高考语文试卷的常见题,很多老师认为自己对这道试题的指导很充分,在两到三轮的复习教学中,语文老师也都会花一定的教学时间在修辞这个知识点的复习上,但是学生实际答题情况往往并不理想。

也有老师将学生出现问题归纳为三点:概念不清、答题用词不准以及步骤不全,并一一举例进行再指导。

可是,学生听了这样的指导之后,还是不得要领,很难提高思考、答题的准确性。

教师信心满满,费时不少,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相应的对策又在哪里?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也许可以改进教师对该类试题的指导,甚至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进一步来反思自己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一、分析试题和参考答案,寻找语文复习教学的出路所在。

语文试卷往往被很多人批评,试题设计主观,答案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情况确实在一些试题中存在,甚至有大作家考语文试卷得很低的分数,文章作者做试题得分奇低等。

但是,分析试题与参考答案,明确其测量目标,还是可以提高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1. 试题的基本稳定与参考答案的不稳定上海近7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在现代文阅读部分,考察学生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试题共5道,分值为3-4分。

试题与参考答案分别如下:年份选文及其类型分值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年记叙文《第一声喝彩》3分22.第②段画线句“它们的花瓣红得像点燃的火焰”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其表达效果是。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玫瑰花瓣的红,为下文我为主人公的慈爱而喝彩做了铺垫。

2011年记叙文《龙眼与伞》3分2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其表达效果是。

(附画线句: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拟人(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花飞舞时轻盈、娇媚的姿态。

(2分)2009年记叙文《在可可4分24.第○15段“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比喻或者夸张(2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思西里回头》运用了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让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复习教学彰显魅力

让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复习教学彰显魅力

让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复习教学彰显魅力作者:谢友平苏琼春来源:《成功密码》2020年第04期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复习课要注重发挥“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

在复习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数学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理念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逐渐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基于此,如何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数学复习课的深度教学,让数学复习教学彰显其应有的独特魅力呢?笔者结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这一节课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忆——温故知新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所谓的“温故”,即“温习已学过的知识”。

然而“学过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因而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

复习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借助新媒体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优化复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得以温故知新,从而触类旁通。

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复习课伊始,老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流,可以要求“说说自己在进行单元复习时会做些什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就是这么一句平实的话语,却为本节复习课搭建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的桥梁。

在交流中,老师巧妙地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出了本节复习课的复习流程——忆、理、辨、练,同时揭示了复习课题。

随后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一个分数,并追问:看到这个分数,你会想到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简单灵动的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复习氛围中,愉快地进入最佳复习状态,自主参与复习活动,轻松实现温故而知新,而不是在索然无味的状态下去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初三学科第二轮复习教学建议与思考

初三学科第二轮复习教学建议与思考

初三学科第二轮复习教学建议与思考主讲人:刘同亲一、注重过程,把握原则:1、选题练习:不偏难,不超标,不重复。

2、试卷讲解:注重分析,注重方法,注重反思。

3、基础知识:构建体系,提高记忆,强化理解。

4、基本技能:拓展思维,注重归纳,举一反三。

5、应考策略:准备充分,心态平和,科学合理。

二、学科教学建议与要求:1、语文学科教学建议:(1)加强对名句的默写;(2)加强对古诗文赏析题练习;(3)对教科所三套模拟试卷认真研究,把握好阅读理解命题方向,精选部分专题供学生练习;(4)规范学生作文书写:①字数;②书写;③审题;④构思。

2、数学学科教学建议:(1)精选归纳倾向性专题;(2)把握热点难点问题;(3)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4)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让避免失分;(5)加强应考技巧方法训练:①草稿有序,先易后难;②快速读题,合理分配;③有的放矢,各个击破;④关注细节,注重反思。

(6)2009年中考命题分析:①选择题10个小题共计30分;②填空题6个小题共计18分;③简答题4个小题共计24分,内容为:几何图形面单计算;④概率统计与几何证明共2个小题合计14分;⑤函数方法与几何探究题共2个小题合计16分;⑥学科综合与函数几何综合2个小题共计18分。

3、英语学科教学建议:(1)抓好听力专题训练,反复操作;(2)搞好重点单词,常用短语的默写;(3)加强研究,结合市教科所三套模拟试题,精心编制几套课外阅读模拟试题,供学生参考。

4、物理学科教学建议:(1)打印一张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2)加强专题训练,提高学生能力:①读图与作图:(A)读图题:弹簧测力读数;刻度尺测长度;天平测质量;温度计读数;电能表;电压表;电流表读数。

(B)作图重点:a、充分作图:透镜;反射;折射。

b、力学作图:重力、压力和推力;杠杆力臂;滑轮组连线。

c、电学作图:实验图和电路图。

d、电磁作图②计算专题:a、力学专题b、电学专题c、热学专题d、综合专题③实验与探究专题5、化学学科教学建议:(1)专题复习内容:专题一:基本概念与原理。

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尤其是在早期传统中,“道”和“德"最早是分开来讲的.“德”观念的产生当在原始社会,与氏族有关。

巴新生先生认为“德”观念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殷商时期的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西周君主的祭祀征伐、视察巡行即统治者的政行;春秋时期的道德观念即普遍的道德判断标准阶段.“道”观念的出现当晚于“德”观念。

从原始语义上来分析,“德”观念最早为一种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为部族成员所共有.而“道"观念的原始意义是所行的道路,也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可见,“德"观念同“道”观念在其产生的初始意义上,就有一种成长为普遍性的趋向,都具有成为普遍观念的可能性,这是它们最终走向抽象范畴的一个前提。

从字义上来考察,“道”从首从行,点明了人在“行”时,要时时抬头,或“仰首"“向外",以“观察”或“体会"那高高在上的“天”或“天意”,从而保证天命得以践履;“德”从行从十目从一从心,点明了“德”之行首先乃是有“心”之“行",应该时时注意问“心”,注意“向内”求索,反观自己的“行”是否是出自“内心”对“天"或“天命"的洞察。

相比起“道”观念,“德”观念更具体,距离人更近.作为文化现象,在演变过程中,“德"观念逐渐成为“道”观念的体现。

如《国语·晋语》中载,晋厉公六年,范文子率晋军在鄢陵打败楚军后,针对晋厉公的“无德而功烈”,说:“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天道是没有偏私,只把福命授给有德的人。

2024年高考历史最后一课(考前指导) (2)

2024年高考历史最后一课(考前指导) (2)

明确方向
2.研究教材资源特点 , 合理整合 “谁抓住了课本,谁就抓住了现在的高考”冲刺阶段我们应按以下要求读课本: 读课题—课题是一节内容的知识概括,也是每一节最简要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它起到 了“纲举目张” 的作用,展示了 课文的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 读正文—— 注意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 , 通 过思维活动 , 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 形成历史概念 , 掌握历史规律 ,形成对历史本质 的认识。课本每一个小节的叙述往往都是“史论结合”——以材料题为例 ,题 目给出的是 “史实” , 问题往往是要我们给出“结论” ,这个结论就 是课本上在生动的事例前后紧跟 的表述严谨的历史性语言—— 即需要你记住的“干巴巴”的句子。读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 知网络。这是对读课本更高层次的要求。历史知识是相互 联系的。 读年表历史年表是附录于教科书之后的纪年表和大事 年表。读的基础上有效整合教材。
答题技巧
四、提高解题速度 高考时间紧迫,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道历史题目,需要考生提高解题速度。下面是 一些提高解题速度的方法: 1.做题前做好准备:在做题之前,要预估自己需要花多长时间做完题目。可以将时间分 配给各个题目,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熟悉答题纸的结构,了解题目的组成和答题的要 求,以免出现答题错误和混乱。 2.略读题目: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可以先略读题目,快速浏览选项,找到可能的答案范 围。这样可以在一开始就缩小答案的范围,减少选项的干扰。
答题技巧
三、运用分析方法 历史考试中,既有直接答题的题目,也有需要运用分析能力的题目。因此,在答题过程 中,要善于运用一些分析方法,帮助自己解决复杂的历史问题。 1.时间线:利用时间线,可以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帮助自己理清事件发展的 脉络。在回答问题时,可以根据时间线的顺序,将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答案。 2.因果关系: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因此,要注意分析事件之间的因果 关系,梳理事件的发展和影响。在答题时,可以通过分析因果关系,合理推断和归纳答案。 3.比较分析:历史上的事件和现象往往有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 可以帮助自己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特点和影响。在答题时,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事件的 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02—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02—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

期末专项复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毕业前夕,在某班举行的班会上,班长张林真诚地对大家说:“感谢同学们几年来对我的包容和支持。

”接着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同学们也纷纷发言。

因病请长假的刘楠激动地对班长说:“________”家境困难的李霞动情地说:“________”“学霸”王磊诙谐地说:“________”随后,同学们互赠留言,把班会推向高潮。

①头儿,到了高中,咱俩还可以继续PK哟!②谢谢你帮我补课,这么多天来你辛苦了!③班长,你组织的‘真情援助’活动真是雪中送炭,这份爱心我会记在心里。

A.②①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甲同学的回答得体的一项是()甲乙两人同丙一起去公园照相。

丙长得漂亮,就是脖子稍短些。

一次甲给丙照相的时候想采用俯角拍摄,乙小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更显得缩脖子了,不如平拍好。

”丙听到乙的嘀咕,很敏感,找个机会悄悄问甲:“他刚才说我什么?”甲说:“________”A.他说,你脖子太短,俯拍出来难看。

B.他说,俯拍会显得你脖子短。

C.他说,平拍会显得你脖子长。

D.他说,换个角度更能表现出你的美。

3.阅读下面一则笑话,然后从语文的角度说说产生笑料的原因。

一个歌舞团,新到了一位节目主持人。

第一次上台,领导再三嘱咐她不要紧张,可她还是紧张,上场后报的第一个节目是独唱《当枫叶红了的时候》,她却报成了《当红叶枫了的时候》,全场哗然。

下场后,领导安慰她:“不要紧,注意报对下一个节目——合唱《我们都是一家人》。

”没料到她更紧张,上场时报成了《我们一家都是人》,领导晕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永新教授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远离经典,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

基本图 巧设计 意无穷——一道“二模”原创题的命制过程及感悟

基本图 巧设计 意无穷——一道“二模”原创题的命制过程及感悟

量命题感悟2017年10月基本图巧设计意无穷------道“二模”原创题的命制过程及感悟!福建三明市第三中学陈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 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 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并能全 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 度等方面的表现.上述评价建议,是命制试卷的首要前 提,也给“二模”试卷中压轴题的命制提出了较高的要 求.“二模”是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大练兵,无论学生、家长 还是教师都相当重视,所以“二模”压轴题的命制,要对 学生中考前的数学学习能力做出衡量,也要对教师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起到评价.笔者曾经命制我校中考“二模”考试试卷,压轴题以“旋转”入手,将其推广、延伸,得到 了全区老师的称赞.命题过程中有些许心得,故撰文与 同行分享.一、原题呈现问题提出旋转是图形的一种变换方式,利用旋转来解决几何 问题往往可以使解题过程更简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初步思考(1)如图1,点"是等边内部一点,且# 150。

,"#&3,"%=4.求的长.小敏在解答此题时,利用了 “旋转法”进行证明,她 的方法如下:如图2,将A(PC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

后得 到"()$,连接)".请完成小敏的证明过程.推广运用(2)如图3,在 A($%中,#$(%&60。

,($&2(%,点" 是 A($%内部一点,且 #("%=120!,"(=$/r,"$=5.X"% 的长.分析:本题是典型的“推广运用”型试题,这类考题 在各地中考试卷的压轴题中时常出现,形式一般是先给 出一个结论或方法,继而变形、研究,从而解决新的问 题.此题以“旋转”为载体,继而融入全等的相关知识,再 巧妙铺垫,给出思路让学生补充完整,最后通过已获得 的经验,加以拓展,用“旋转相似”解决问题.本题涉及的 知识点丰富,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旋转的相 关结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和性质,这些知识点都是中考中的高频考点,同时本题 特别注重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也关注思想 方法的考查,蕴含了类比、转化的思想.题目设计为两 问,由简入难,在问题的设置上注重螺旋式的上升,环环 相扣,层层深入,第一问是半开放解答题,难度适中,由于一开始给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思路,故容易上手,旨在 让学生根据基本模型解决问题,但考虑到本题是压轴题 的特殊定位,会让学生充满强烈的畏惧感,所以第一问 的设置尽可能不要太大,故没有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证 明;第二问为完整的解答题,难度上升,旨在让学生经历 思考的过程,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问特别注重用 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让学生尝试将陌生问题转换成熟悉 问题,从“旋转全等”到“旋转相似”过波,此问综合性强,区分度相当明显.2017年10月二、命题步骤1.设计方案.由于笔者多次参与中考试题“一模”、“二模”、期中 和期末试卷的命制,所以对各地中考有一定的研究,结 合近几年各地中考压轴题的考查方式,笔者决定题目的 考查方式定位为“推广运用”型试题.这类试题以一个基 本模型或一个基本方法为立足点,立意鲜明、设问灵活,让学生从考场上根据已有的经验或方法出发,加以运 用、拓展研究,从而解决类似的问题,这类试题的考查特 别注重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数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确定了题型后便要思考考查什么内容.由 于是中考“二模”试卷的压轴题,所以考查的知识点一定 要是核心考点,同时要注重知识间的关联,争取做到试 题的推广性强、新颖独特,思考再三,笔者决定此题以几 何题呈现.确定了题型和考查内容后,笔者翻阅书本,看看是 否能找到合适的素材,未发现很合适的题目,但根据多 年的命题经验,笔者深知初中阶段的试题非常注重“图形变化”的考查,而平移、旋转、翻折三种图形变化中根 据旋转更能命制出精妙的试题,故有了一定的思考.随 后又翻阅《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旋转 的课程内容仔细研读,对旋转的考查主要以探索旋转的 性质为主,笔者打算再加入一些基本图形,如直角三角 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让题目中的图形更美观,考查内 容更丰富.基于此想法,同时考虑到压轴题的定位,笔者 决定命制一道难度系数为0.3!0.35的“推广运用”型试 题,题目预设2~3问,难度螺旋上升,主要以探索研究、推 广运用为考查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适合 自己的分数,又能让优秀的同学凸显出来.2. 形成初稿.计划拟定后,笔者查阅近几年中考题和各版本教材,寻找资源.这个题目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如图4,点"是等边内部一点,且"#"%&150。

【浙江专版】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品文档 讲练 高考第2大题 命题方向1 个性化解读 含答案

【浙江专版】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品文档  讲练  高考第2大题  命题方向1 个性化解读  含答案

考点四 探 究命题方向一 个性化解读(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考点三例3《母亲》),完成后面的题目.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考查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题目的角度:要对人物形象做出评价,首先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对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母亲能做“男子做的事”“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可知,母亲具有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特点;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她总要探问几句”,可知母亲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和向往的特点;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可知其犹豫的特点.由母亲朴实、坚忍等特点,联系中国传统家庭的现实,可作出传统优秀农村女性的评价;由母亲好奇的特点,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一九三四年以及“火车”的象征义——新事物,可作出母亲渴望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对新生事物或生活充满渴望的评价;由母亲犹豫的特点,联系母亲的现实生活环境和中国传统家庭中女性的思想特点,可作出她受家庭事务及思想意识的束缚,缺乏把希望变成行动的自觉和勇气的评价.考生甲的答案部分脱离了文本,而考生乙评价的角度过于单一,两位考生的得分均不高.【答案】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一、立足文本,分析文本信息的“3个关注点”(针对“短板一”)1.要善于关注和分析文章的题目、作者、文注、背景等信息.2.要善于从整体把握文章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3.要准确地把握文中的细节描写.二、解读和探究人物形象的“4个切入点”(针对“短板二”)1.从环境氛围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人物所处的环境,对解读人物的成长和性格具有重要的作用.2.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人物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从人物性格特点复杂多变的角度切入能更深刻地感知和了解人物.3.从情节情景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4.从时代与现实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评价人物要客观,要用“彼时”的眼光解读“彼事”中的人物.三、个性化解读的“4个原则”1.以文为本在客观公正地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联想和评价.2.论世知人要善于通过作者或文本创作背景等信息,对文本进行有效地解读和评价.3.视角多维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以文体要素(小说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为抓手进行多维解读.4.有理有据既要大胆想象,推陈出新,又要在文中找到依据,做到有理有据.。

鱼台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

鱼台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

鱼台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1:为了督促同学完成作业,班主任将下午最终一节课延长了半小时来写作业,写完作业的同学才可以回家,没有做完的还要连续留下来。

班主任的做法()。

单项选择题:A、侵害了同学的人身自由权B、侵害了同学的受教育权C、侵害了同学的隐私权D、侵害了同学的人格尊严2:老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A、质量观B、素养观C、教学观D、同学观3: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④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单项选择题:A、李清照李白苏轼欧阳修B、白居易曹植辛弃疾司马迁C、白居易李白辛弃疾欧阳修D、李清照曹植苏轼司马迁4:学校儿童思维进展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A、直觉行动思维B、详细形象思维C、抽象规律思维D、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规律思维过渡5:世界上最闻名的智力气表是()。

单项选择题:A、《比纳—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6: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其中有一个成分是()单项选择题:A、奇怪心B、力量C、给定的条件D、已有的学问阅历7:依据加涅的学习层级结构理论,他认为最简单、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类别是()。

单项选择题:A、言语联结学习B、解决问题学习C、规章学习D、概念学习8:常言道。

做事先做人,因此学校的中-11,32作是德育。

()推断题对错9:5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这说明其思维具有什么特征?()单项选择题:A、单维思维C、自我中心D、详细规律推理10:基础型课程注意同学基础学力的培育,即培育同学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单项选择题:A、读、写、画B、读、画、算C、画、写、算D、读、写、算11: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当前输入的文字显示在()。

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人名言、定理、公理、俗语、谚语属于议论文道理论据。

B.《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其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C.《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伤仲永》《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C.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如“汉阴”指汉水北岸。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B.羽毛球飞到了树枝上,小明故意逞能..,噌噌噌地爬了上去,球没捡到人却下不来了。

C.著名演员王刚把和珅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问并进 教学相长共4页word资料

学问并进 教学相长共4页word资料

学问并进教学相长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曾说:“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

”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课堂,要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提问、没有针对性的提问是不行的。

因此,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效果,就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

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提问目标课程目标是实施课程教学的依据和灵魂,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规定和引领的作用。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要求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地开发、运用,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明确化,并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

②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会运用一些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比如初中历史教材中“秦王扫六合”一课,如果按照课本上的顺序来问学生“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就是典型的照本宣科,毫无特色可言,那么,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乏味。

那么,换种方法来提问试试。

我先问了学生两个判断题:1、秦始皇是个暴君;2、秦始皇是个对中国历史发展贡献巨大的人。

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在课本上找出相关材料来证明。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并且提问紧扣教学目标,既让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也逐渐地培养了学生的全面分析历史人物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为课后的活动与探究题“评价秦始皇”作了一个铺垫。

二、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谈及教学方法不当时,曾这样指出:“有些课堂效率很低,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主要、最本质的教材上,不善于正确地分配新教材的提问时间……”到处都问等于到处都没问。

抓住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设问巧妙的话,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设问,往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提高上课的效率。

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二章 学案6 赏析之要赏句为妙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二章 学案6 赏析之要赏句为妙 Word版含解析

学案6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学案略语高考对古诗阅读鉴赏的考查,最终落脚在对考生审美能力的考查上。

什么是审美能力?具体地讲,就是我们读一首古诗,能知道它美在哪里,能就诗中的某一点、某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能写出其美之一二来。

落实到命题上,就是以赏佳句(某联)为对象的赏析题。

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是考生复习的难点,二轮复习一定要强化这种题型的训练。

该学案就是要达成这一目标。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1.(201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

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答案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词人在友人离开后,仍立在江头痴痴远望,夕阳将落,有人催词人回家,词人却以还有“一竿红”为由,“责怪”那人这么“早”就催自己回去。

一个“怪”字将依依不舍之情推向顶峰。

全词情景交融,含蓄淡雅,不言离别,而离别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抓住“怪”这个描写,着重分析其对抒发词人情感的作用。

赏析前四句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感到愁云惨淡,整个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

后三句,看这时的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心中生恨,反倒怪起催促者来,怪其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

这里的“怪”进一步反衬了“不舍”,此时情感已经得到三重渲染。

“怪”的反常心理,将词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从而可以看出两人友情之深。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圣朝·留别叶清臣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②。

试卷诠释教学相长并彰显多维功能

试卷诠释教学相长并彰显多维功能

- 182 -校园英语 /基础教育试卷诠释教学相长并彰显多维功能福建霞浦第一中学/郑金凤在教改风起云涌之际,在教育声名鹊起之时,虽评价的多元性,但在高考指挥棒下,试卷仍然是最直观地衡量教学的效果。

它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更准确地说,它促进教学相长,彰显多维的功能。

一、试卷导向,蓄势待发1.万丈高楼起平地。

一张试卷关乎学生的能力走势与培养,同时也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

有时学生基础不扎实造成错选。

因此夯实基础和储备知识成了首要的任务。

2.轻车熟路能生巧Mum is coming.What present _____ for your birthday? A.you expect she has gotB.you expect has she gotC.do you expect she has gotD.do you expect has she got此题有语境,有插入语,有宾语从句的语序。

这种考题虽多个知识点,但就是一种套路,只要多做,多练,自然就Practice makes perfect.3.鲤鱼有识跃龙门Shakespeare's writing is still popular today.It has really _______the test of time.A.failedB.stoodC.takenD.conducted 学生受到熟悉词意的影响而错选答案。

stand “经受”的意思。

因而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更上一层楼。

二、试卷传承,破茧而出试卷题型打比方,听力是交际的向导,单选是知识的窗口,完形、阅读是综合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主力军,短文填词是知识小仓库和交际的后备军,书面表达是知识的输入与输出的晴雨表。

阅读策略与技巧,以角色打比方:导演,看首段,找主题,引导思路;预言家:带着主题,预测内容。

检测员:检测全文与主题关系;验收员:验收所设题目的依据。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提升试卷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传统的“师徒制”绘画教学体现的教学模式是()。

A.个别化教学模式B.程序化C.一般发展教学模式D.探究式教学模式【答案】 B2. 龚老师以“学生怎么更好拓展思维”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式探究,这种研究方法是()。

A.田野观察法B.调查研究法C.文献研究法D.行动研究法【答案】 B3. 下列选项中,属于北魏时期代表性的书法碑刻作品是()。

A.石鼓文B.张迁碑C.玄秘塔碑D.龙门二十品【答案】 D4. 夏老师在借班执教《建筑中的壁画》之前,为了解该班学生现有学习情况,依据教学内容进行了课前访谈。

这样的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阶段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B5. 美术教师要使美术学习成为培养孩子()的能力,培育高品位的审美价值观的过程。

A.发现美、欣赏美B.欣赏美、表现美C.发现美、表现美D.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答案】 D6. 下列选项中,代表山东潍坊木版年画的是( )。

A.杨柳青年画B.桃花坞年画C.朱仙镇年画D.杨家埠年画【答案】 D7. 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

A.眼界和思路B.愿望与兴趣C.感受和体验D.效率和感受【答案】 A8. 某地以汉画像石闻名。

因此,当地教育部在该地区普通高中推广汉画像石专题系列美术课程。

该课程属于A.职业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答案】 C9. 徐老师在《民间木版年画》一课中将木版年画作品及原版呈现给学生,要求大家探讨印制过程。

学生仔细观察,集体讨论,发现并尝试解答问题。

此学习方法是( )A.研究性学习B.表现性学习C.自发性学习D.接受性学习【答案】 A10.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有主有辅,相得益彰B.选用多媒体教学要适度C.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D.要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答案】 D11. 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解决的问题是()。

【高三下】山东省齐鲁名校(潍坊一中、山东师大附中等)2023年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高三下】山东省齐鲁名校(潍坊一中、山东师大附中等)2023年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高三下】山东省齐鲁名校(潍坊一中、山东师大附中等)2023年高三联考语文试题2023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洗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千百年来锤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密不可分。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具有丰富内涵。

其中,包含了反思“时艰”的深沉忧患意识。

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包含了“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归于一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爱国主义“根”之深、“蒂”之固息息相关。

包含了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气节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民族奋进、矢志报效祖国。

包含了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变革中前进的历史。

中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各民族共同铸就了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0·
由单调性分析可
知,当
时,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6+4 ,所以
最小值为6+4 。 说明:通过引进参数,用函数方法求最值,根据函数特
点,学生2通过求导判断单调性,进一步确定最值。这种解法
能够看出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基础较好,能灵活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
学生解法三:
由抛物相关结论可知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所以
) C.7
D.10
二、学生解法探究 学生解法一:
由题可知
,设
联立得
,直线方程为 ,
可得
,所以
=,当且仅当 选B。时等号成立,最小值为6+4 ,
说明:通过联立抛物线与直线方程,得到
关系,通
过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这种解法为常规解法,通过学生1的讲
解,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很好地理解,也能对照自己的过程纠错。
学生解法二:
程标准、分层研究学生现状,“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2]在 作业设计上既要梯级提升,又要分层要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 需完成“记得牢”和“选得对”,中等学生加做“填得准”,学 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辨得清”。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强辅 导,在批改作业的基础上重视针对性的纠错讲评。
参考文献: [1] 麻彦坤,叶浩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当代发 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 教育质量的意见[Z].2019,6(23).
体应从___(填“a”或“b”)端通入。若在G中加入浓硫酸(具 有吸水性)来干燥CO2,应将气体从___(填“a”或“b”)端通 入。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很快变成二氧 化氮气体,应采取____装置收集。
三、在实践中的反思 “四得”练习实施一年来,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面对学生健 康成长的第一要务和确保质量的客观要求,我们要以《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要求“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把准课
案例教学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年第39期(总第658期)
纸短情长 教学相长
——一道模考题的解法探究及对二轮复习的启发
史可莉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 山西大同 037000)
一、试题展示
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F与双曲线D:
的焦点重合,过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A、
B,则
的最小值为(
A.3+4
B.6+4
最小值为
6+4 。 说明:通过利用二级结论,观察结构,巧妙利用基本不等
式求解。学生3的这种解法,简便快捷,易于理解,但一般学 生很难想到,在他讲解过后,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一致 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解法,为大家今后做题打开了思路。
三、启发 通过本次和学生一起探究试题的解法,学生的表现让我耳 目一新,使我受到启发。结合二轮复习的特点和数学核心素养 角度,我对二轮复习有以下思考; (一)延续例题教学 章建跃博士曾指出好题所具有的的品质之一就是,与重要 的数学概念和性质相关,体现基础知识的联系性,解题方法自 然、多样,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我在 选择好题的前提下,进行例题教学。 1.通过例题,达到“温故”目的。改变教师带领学生梳 理知识点的做法,在二轮复习时通过剖析例题中所涉及的知识 点、公式、解题方法,达到复习目的。 2.通过例题,进行审题教学。学生做数学题时的一大难点 在于不能通过审题、准确转化题目条件。因此,复习时以例题 教学为主体,授之以渔,提高学生转化能力。 3.针对例题,变式训练。改变例题中的条件、结论,及时 检测反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关注一题多解 依据高考命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使不同学生的不同思 维层次得以体现,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渗透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能力。 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 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开阔性; 其次,可以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结构化,让学生注重知识之间 的联系,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另外,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 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能够提高部分学生的水平。 (三)践行以生为主 在课堂教学时,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理念, 教师转变为导师、参与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生 生互助。实现学生教审题、学生讲解法、学生研变式的学习模 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