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液压后轮转向系统匹配设计与研究
汽车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匹配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
2014 年 12 月底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试验验证项目启动,于 2015 年 4 月完成了 1、系统间隙和刚度;2、系统摩擦力;3、空载转动力矩;4、助力特性;5、 回正;6、突然转向;7、原地转向;8、俘获试验;9、常温压降;10、高温压降;11、低温 启动试验;12、温升试验;13、背压试验;14、倾斜吸油试验等项目。
2015 年 5 月初在荆州恒隆集团实验中心进行了 1、低压噪声;2、高压噪声二项。 试验验证工作完成后,标准工作小组即对标准的文稿和图进行了修改编制,形成了第 二次标准研讨会稿。并报送转向分标委。 2015 年 6 月 9 日在重庆召开了第二次标准研讨会,参会代表 21 人。对标准工作组的 第二次研讨会稿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1、标准名称正式确定为《起草齿轮齿条式液 压助力转向系统匹配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确定了标准的试验条件项目及要求;3、完 善和修改了标准用图,对不清楚的图进行了标注;3、对标准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修改。 3 目前的工作单位及工作小组成员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b.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 力求与国际接轨,参考国外公司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的同时,又考虑国内生产、试验条
《汽车齿பைடு நூலக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匹配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标准征求意见稿)
a.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制定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11 年 4 月 20 日印发 2011 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 订计划(工信厅科[2011]75 号)中的第 23 项\计划号 2011-0241T-QC、标准名称《汽车齿轮 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匹配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2、 主要工作过程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汽车的开发研究。
众所周知,车辆液压助力转向器实验台也是目前实现了车辆的相应技术研究开发与性能试验等工作能力的一个主要试验装置,该试验设备装置的成功问世也为开发车辆技术提供了对相关的汽车部件参数的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法和对新能源车辆参数的配置优化等技术方面有力的支撑保证,不仅是如此,试验台装置还在很大一定的程度意义上也提高到了相关车辆技术的研究开发效益。
关键词: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测控系统研究试验台开发引言发展节能新车市场业已被上升至为一项国家战略,对于进一步减轻汽车行业环保污染与企业能耗压力,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有着其重大意义。
但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还仅仅处在一个刚开始起步的阶段,科技水平并不十分领先,在关键整车零部件以及一些重要汽车零配件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与批量试生产的过程发展中技术瓶颈突出。
车辆试验台系统的最终控制系统建立,可以被直接地用于完成对试验车辆整机零件总成及其他关键零部件总成等部件进行的安装调试、标定检验和车辆其他零部件各项及整机特性参数的试验检测,进而可以大幅地缩短汽车整机零部件测试装配与调试标定等的工作时间点和人员工作量,减少了风险投入与成本。
一、试验台基本结构汽车试验台系统主要由汽车机械部分系统与汽车测控仪表系统二部分构成。
车辆试验台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庞大的试验系统,它设计不复杂但却需要能够模拟各种车辆的不同工况的正常行驶的工况条件和车辆工作的模式,同时还能够用来对各种车辆的重要的零件性能进行检测。
试验台项目建设初期的主要目标将是建立一个完全可以独立实现的新能源汽车试验研究的综合平台,涵盖了混合电动力、纯混合电动、燃料电池汽车以及纯电动混合汽车中的电控混合电驱动转向系统、复合制动系统技术以及汽车核心底盘动态控制等技术方面的试验研究开发与试验。
试验台由控制器、发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电源、电磁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车轮、ABS制动器、齿轮减速器、直流电力测功机、惯性飞轮和传感器等组成。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25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
摘要四轮转向是指汽车的后轮也和前轮一样具有一定的转向功能,不仅可以与前轮同方向转向,也可以与前轮反方向转向。
四轮转向汽车的环保性和节能性与现代汽车的设计理念相吻合,它适应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对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对课题进行了文献检索,查看了相关资料;对国内外四轮转向汽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明确了设计的基本内容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对四轮转向系统进行了分析,包括受力分析和运动学分析;设计了三种四轮转向汽车的转向液压系统方案,经过对比分析,选定其中一种作为最终的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方案;确定该方案中液压系统的参数;对该方案中液压系统的液压缸进行设计和计算;对该方案中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进行选取。
关键词:四轮转向;系统分析;液压系统;液压缸;液压元件ABSTRACTFour-wheel steering refers to the rear car and has some of the same front steering function, can not only with front wheel steering, also can in opposite direction with front wheel steering. Four-wheel steering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car with modern car design idea coincide, it to adapt to automobil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existing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Based on the hydraulic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and main work is as follows:On issue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examined the related material; 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atus of four-wheel steering cars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 main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For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is analyzed, including stress analysis and kinematics analysis; Design three four-wheel steering automobile steering hydraulic system scheme,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select one as the final the hydraulic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solution; To determine this scheme hydraulic system parameters; For this scheme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For this scheme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for selecting hydraulic element.Key words: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analysis; Hydraulic system; The hydraulic cylinder;Hydraulic component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及目的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设计的基本内容 (5)1.4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 (6)第2章四轮转向汽车转向系统分析 (7)2.1前轮转向汽车与四轮转向汽车车轮运动学分析对比 (7)2.1.1前轮转向汽车车轮运动学分析 (7)2.1.2四轮转向汽车车轮运动学分析 (7)2.2四轮转向汽车受力分析 (9)2.3本章小结 (10)第3章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的确定 (11)3.1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一 (11)3.2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二 (12)3.3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三 (13)3.4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的确定 (14)3.5本章小结 (15)第4章转向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16)4.1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16)4.2转向液压缸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16)4.2.1转向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16)4.2.2转向液压缸外径及缸筒壁厚的确定 (18)4.2.3转向液压缸导向长度、活塞宽度和导向套滑动面长度的确定 (18)4.2.4转向液压缸所受压力的确定 (18)4.2.5转向液压缸最大流量和最大速度的确定 (19)4.2.6液压缸缸筒底部厚度的确定 (19)4.2.7液压缸活塞往复运动时的速度之比的确定 (20)4.2.8液压缸活塞行程时间的确定 (20)4.2.9液压缸所做的功和功率的确定 (21)4.3液压缸强度的校核 (21)4.3.1缸筒壁厚强度校核 (21)4.3.2活塞杆强度校核 (22)4.4本章小结 (22)第5章液压元件的选取 (23)5.1液压泵的选择 (23)5.1.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23)5.1.2计算液压泵的最大流量 (23)5.1.3液压泵规格的选择 (23)5.1.4计算液压泵的驱动功率并选择电动机 (24)5.2液压执行元件的选择 (24)5.2.1液压缸的选择 (24)5.2.2液压马达的选择 (24)5.3液压控制阀的选择 (25)5.4液压辅助元件的选择 (25)5.4.1油箱的选择 (25)5.4.2油管和油管接头的选择 (25)5.4.3蓄能器的选择 (26)5.4.4液压工作介质、过滤器和压力表的选择 (27)5.5本章小结 (27)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0)附录A (31)附录B (37)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及道路行使密度的增大,作为实现主动安全性的方法之一的四轮转向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28HGC1050轻型商用车转向系统设计
第1章绪论1.1概述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发展到利用现代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线控转向系统(SBW)。
按转向力能源的不同,可将转向系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
机械转向系的能量来源是人力,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由转向操纵机构(方向盘)、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转向器是将操纵机构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传动机构的直线运动(严格讲是近似直线运动)的机构,是转向系的核心部件。
动力转向系除具有以上三大部件外,其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是转向助力装置。
由于转向助力装置最常用的是一套液压系统,因此也就离不开泵、油管、阀、活塞和储油罐,它们分别相当于电路系统中的电池、导线、开关、电机和地线的作用。
通常,对转向系的主要要求是:(1)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在有限的场地面积内,具有迅速和小半径转弯的能力,同时操作轻便;(2)汽车转向时,全部车轮应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不应有侧滑;(3)传给转向盘的反冲要尽可能的小;(4)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应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5)发生车祸时,当转向盘和转向轴由于车架和车身变形一起后移时,转向系统最好有保护机构防止伤及乘员。
1.2汽车转向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行驶,到现在的从零至百公里加速只需要三秒钟的超级跑车,汽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繁荣。
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诸如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
汽车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
摘要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可解决汽车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矛盾,使驾驶员在汽车低速行驶时获得较大助力,高速行驶时获得较强的路感。
本次设计主要完成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液压部分和机械部分的设计。
在设计中将车速信号和转向盘角速度信号引入液压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速传感器和转向盘转角传感器检测的车速信号和转向信号,计算出电动机的对应的转速,对电动机转速进行控制,电动机驱动油泵,控制电动机转速从而控制油泵的泵油量,改变助力的大小。
文中一开始阐述了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发展状况以及应用前景。
接着分析论述了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液压动力系统、机械转向器等主要部件的方案分析和选择。
关键词:动力转向;液压动力转向;助力转向;可变助力特性;电控液压动力转向;ABSTRACT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HS) to solve the car and light sensitivity of the contradictions so that the driver in the car at low speed on a larger power, high-speed movements were strong sense of direction.The main design complete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of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parts of the designation.In this designation, speed signals and Zhuanxiang Pan angular velocity signal are introduced to the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speed signal and the corner signal of Zhuanxiang Pan,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detect speed signals and the corner signal of Zhuanxiang Pan by the speed sensor type of assistance, and then calculate the corresponding rotational of motor,and control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motor,then control the oil flow of pump,in order to meet t herequi rem ents t o li ght t he requirem ent s of handli ng and st abil i t y .When expounded the start of a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nd then analysis and choice its hydraulic power systems, mechanical steering gear and other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programme.Keyword: Power Steering;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Auxiliary Force; VariablePower Characteristics;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汽车转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1机械转向系统 (1)1.2.2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2)1.2.3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2)1.2.4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1.2.5线控转向系统 (3)1.3汽车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组成、 (3)1.4汽车电子控制转向技术的发展概况与前景 (4)1.4.1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 (4)1.4.2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6)1.5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7)第2章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 (8)2.1动力转向系统 (8)2.2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8)2.3电控动力转向系统 (11)2.3.1液压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1)2.3.2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1)2.4动力转向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12)2.5本章小结 (13)第3章液压动力系统的设计 (14)3.1动力缸的类型及安装方式 (14)3.2动力缸的主要零件的结构和材料 (14)3.3动力缸的密封装置 (15)3.4动力缸的缓冲装置 (15)3.5动力缸的设计计算 (15)3.5.1动力缸的主要几何尺寸的计算和选型 (15)3.5.2动力缸的结构参数的计算选型 (17)3.5.3动力缸的性能参数的计算 (19)3.5.4动力缸油口直径d 的计算 (19)3.5.5缸底厚度h的计算 (20)3.5.6活塞杆直径的强度校核 (20)3.6油泵的计算与选型 (21)p的计算 (21)3.6.1油泵的最高供油压力pq的计算 (21)3.6.2油泵最大供油量p3.6.3油泵的选型 (22)3.6.4与油泵匹配的电动机的计算选择 (22)3.7油箱与油管的计算与选型 (22)3.7.1油箱容积V的计算 (22)3.7.2油管内径d的计算 (23)3.8换向阀的选型 (23)3.8.1换向阀 (23)3.8.2滑阀式换向阀 (24)3.8.3换向机能 (25)3.8.4滑阀机能 (25)3.8.5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 (27)3.8.6干式、油浸式、湿式电磁铁 (27)3.9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所用传感器的选择 (28)3.9.1车速传感器 (24)3.9.2转角传感器 (24)3.10本章小结 (25)第4章机械转向器方案分析与设计计算 (26)4.1机械转向器方案分析 (26)4.1.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26)4.1.2循环球式转向器 (29)4.1.3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30)4.1.4蜗杆指销式转向器 (30)4.1.5机械转向器的确定 (34)4.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与计算 (30)4.2.1选择齿轮齿条材料及精度等级 (31)4.2.2主要尺寸计算 (32)4.2.3齿轮强度校核 (33)4.2.4齿条的设计计算 (35)4.3本章小结 (35)第5章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变助力方法分析 (36)5.1液压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36)5.1.1流量控制式EPS (36)5.1.2反力控制式EPS (37)5.1.3 阀灵敏度控制式EPS (37)5.2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37)5.3本章小结 (37)结论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第1章绪论1.1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汽车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的总称。
客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匹配设计
客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匹配设计发布时间:2021-06-15T16:00:24.10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作者:黄家升[导读] 摘要:在现代汽车转向系统中,EHPS系统既能保证低速状态转向助力充足同时高速状态路感清晰,即可做到根据不同的车速、路况及驾驶状态而实时调整其助力的大小,以使得系统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均能提供大小适中的转向助力。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摘要:在现代汽车转向系统中,EHPS系统既能保证低速状态转向助力充足同时高速状态路感清晰,即可做到根据不同的车速、路况及驾驶状态而实时调整其助力的大小,以使得系统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均能提供大小适中的转向助力。
同时相较于全液压系统而言,由于EHPS 系统加装了电子控制单元(ECU),故该系统可结合多种反馈信号并根据ECU中预先设定的控制算法对助力系统进行更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了系统响应的快速性、精确性及稳定性。
因此,EHPS系统具有十分强大的实用性。
关键词:客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匹配设计一、客车EHPS系统的设计要求针对客车EHPS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客车静止转向时转向阻力矩最大,所需助力也最大,因此设计系统时必需保证提供的最大助力能够克服最大阻力矩以使车轮偏转。
转向所需助力越大,转向油泵输出液压油压力越大,选择油泵时必须满足最大泵油压力和高的泵油效率。
(2)由于异步电动机起动电流可高至额定电流的6倍,如果频繁起动对电动机本身影响很大,容易使电动机过热减少电动机寿命,并且转向系统也要求助力能够快速响应,因此客车直线行驶时,电动机必须处于低速旋转状态。
电动机一直旋转驱动转向油泵,液压油一直在液压循环系统之中,容易造成油温过高粘度下降并引起泄漏使得系统无法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油液进行温度控制。
(3)转向系统影响着客车的行驶安全,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必须考虑过载保护功能,设计合适的限压阀使得油压过大时部分油液能回流到油罐中,避免因油压过大对系统造成破坏。
电液流量匹配装载机转向系统特性研究
1 课题背景及意义《国家制造2025》从战略层面提出了绿色发展的要求,明确指出要建立绿色制造体系。
工程机械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轮式装载机即为其中之一,它有着丰富的功能,性价比非常高,在矿山、建筑、道路等施工过程中应用十分普遍。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后,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给予更多的重视,部分发展中国家重塑国内的产业再分工态势,踊跃的向国际市场进军。
全球装载机产业格局早已今非昔比,但未来必然会朝着节油、节能、环保的方向前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装载机企业不断的探究如何进一步的实现产品的节能降耗,各国学者和专家主要从动力传动、液压系统优化等方面着手,从而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发动机输出能量的2/3,是提供给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而后者能耗的1/3,由转向系统消耗。
所以,针对装载机转向系统能耗以及节能优化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学界在探究如何改善转向系统的节能效果时,主要的着手点是元件的优化,以令输出流量适应于压力和负载,闭式回路等子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除此之外,考虑到装载机运行时动臂势能较高,且减速时会形成制动能,因此如何采用更有效的节能控制策略,使能量得到更有效的回收,这一点困扰着学者们。
笔者针对轮式装载机中较为常见的负荷传感转向系统予以深入的剖析,研究出能够让系统输出流量适应于负载的电液流量匹配转向方式,对系统控制方法予以阐述。
2 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内容2.1研究方法为了解装载机液压系统转向时的能耗以及工作特性,以实验室某型号装载机为例,首先完成测绘工作,重点是设备中和最后计算结果关系更为紧密的部件比如前后车架、转向装置、轮胎、配重、前后车轴、转向器等。
通过测绘获取大量的数据,录入Pro/E软件并创建其三维模型,最后利用约束模块将其组装在一起,得到整个装载机的模型。
2.2研究内容为了解电液流量匹配装载机转向系统的能耗水平,首先创建联合仿真模型,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然而分析结果对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比较敏感。
汽车转向系统EPS设计(论文)
汽车转向系统EPS设计毕Array业设计外文摘要目录1引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汽车转向系统简介...............................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汽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思路.........................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EPS的研究意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建立目标函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控制系统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电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EPS电助力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控制系统框图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结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致谢............................................... 错误!未指定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引言1.1汽车转向系统简介汽车转向系统,顾名思义是为了能够使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意愿向左或者向右转弯或者直线行驶。
转向装置有很多种,也一直在经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更新不断创新的过程。
从发明家本茨发明汽车的初期,转向系统知识最简单的形式来转向,主题,且这种系统也正在慢慢实现整车量产状态。
重型车辆液压转向系统的性能研究与试验分析
21 0 2年 第 2期
液 压 与 气动
9
回正 能力也 是 动力 转 向器 的 一个 重 要 性 能 , 轮胎 转 向或 受 到侧风 等侧 向力 发 生 侧偏 时 , 胎 会 受 到使 轮
之 回正的绕 O 轴转动 的回正力矩 M , Z z如图5所示 , 该 力 矩是 使 转 向 车 轮 回复 到 直 线 行 驶 的 主 要 力 矩 ] 。 回正不合格 的产品则需要返 零部件 , 今的 重卡及 7m 以上 的客 车都配备 液压 助 力的动 力转 现
向, 这种 转 向可 以帮助驾 驶 员灵活轻便 稳 定地操 纵 汽车 , 因此 , 车液 压 动 力转 向 器总成 后 的 综合 性 能试 验 汽
也 就是 汽 车性 能 测试 中的重要 一环 , 是保 证转 向器 产 品质 量的 关键 步骤 , 文 分析 了 G 2 B 该 Y10 X型 液压 动 力 转 向器的试验 结 果 , 出其 转向 力特 性 的对称 性为 9 . % , 得 82 灵敏 度特 性 的对称性 为 8 .% , 两种 曲线 的形 18 这
向灵活轻便并能吸收路 面冲击波 , 其转 向性能依赖 于
转 阀 的转 向性 能 。 2 转 阀式动 力转 向器 的结构 和工作 原理
重 型汽 车 的转 向系统 助 几 乎 都 是借 助 液 压 助力 ,
其转向部分其实是一个机液联合控制与反馈的伺服随 动系统… , 液压动力转向器有整体式和半 整体式两大 类, 1 图 为常流整体式( 阀) 转 齿轮齿条动力转向器的 结构图, 方向盘的角输入 0 传到输入轴上 , 阀芯相对 于 阀套 ( 滚球 丝杠 ) 产生 转 动 , 运 动 经滚 珠 丝杠 借 助 该
压力油 的作 用驱 动齿 条 活塞 在 缸 内左右 移 动 , 条 活 齿 塞 的直 线往 复移 动经 与摇臂 为一体 的齿 扇机 构使 总成 的摇 臂 以角位移 输 出再 经横 纵拉 杆 、 向臂 、 转 梯形 机构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系部 职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1.课题研究现状 所谓四轮转向是指后轮也和前轮一样具有一定的转向功能,不仅可以与前轮同相(同方向)转向,
为了提高汽车的操作灵活性,降低驾驶员的重复操作而引起的疲劳,增强车辆在坏路面上的适应 能力,近几年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展四轮转向技术。从英国利兰公司 1934 年开始生产四轴载货汽车算 起,至今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然而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却由于法规方面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一直不允许使用四轴车,在这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原联邦德国和美国。因此也就限制了四轴汽车的 发展。但是由于四轴汽车比三轴和两轴汽车装载质量大,有利于改善交通拥挤状况,1985 年原联邦 德国巴特勒研究所建议将四轴汽车作为改善交通流量的载货汽车,1989 年本茨公司生产了 1320 辆四 轴汽车,具有 90 年代先进水平。四轴汽车的转向灵活性差,于是有了双前轴转向汽车。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微电脑在汽车上应用日趋成熟,使汽车开始进入智能化阶段。1985 年日产汽车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套用于轿车的四轮转向系统(电子控制液压工作式),并把它命名为 “高性能主动悬挂”。同时本系统增加了滞后控制,即让后轮转向时间比前轮稍微延迟一些。这种控 制方法的应用避免了后轮和前轮在同一时间内做同相位转向时后轮防碍车身旋转的情况,消除了转弯 开始时汽车偏摆的滞后,得到自然的转向反应性。“高性能主动悬挂”是四轮转向系统控制方法的一 次突破。新的控制理论不断地与四轮转向技术相结合,例如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最优控制,神经 网络控制以及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使得四轮转向技术设计理念模块化,智能化。
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应用研究综述
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应用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后轮随动转向技术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随着这项技术的应用,车辆的转弯半径更小,操控更为灵活,行驶更为稳定,从而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度。
本文将对后轮随动转向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
后轮随动转向技术是指在车辆转弯时,后轮可以根据转向角度进行转向,从而增加了整个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能。
通常情况下,后轮随动转向技术被用于高性能车辆和豪华车辆上。
当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后轮随动转向技术,一种是被动式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另一种是主动式后轮随动转向技术。
被动式后轮随动转向技术是指后轮的转向是被动的,它不需要人为干预。
示例包括Durr技术和Whiteline Pivot技术。
Durr 技术是一种传感器控制的被动式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它使用车辆上的传感器来检测车速和转向角度,以调整后轮的角度。
Whiteline Pivot技术是一种基于悬挂设计的被动式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它使用悬挂设计来通过重心偏移来使后轮转向。
另一方面,主动式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则需要人为干预。
它通常是由车辆上的计算机系统完成,通过控制后轮的方向来实现更加精确的转向。
相比被动式后轮随动转向技术,主动式后轮随动转向技术更为智能化。
如奔驰、阿斯顿·马丁等车型在其最新的车型中已采用了主动式后轮随动转向技术。
虽然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可以增加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能,但它对车辆的成本和维护也有一定的要求。
基于成本考虑,该技术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中。
同时,这项技术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对于提高车辆性能有很大的作用。
然而,技术的应用还受到成本和维护的限制。
但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未来将会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汽车中,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除了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能,后轮随动转向技术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优点。
例如,它可以使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更加稳定,减少因高速行驶而造成的翻车和侧翻的风险。
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对整车方向盘振动问题的改善研究
10.16638/ki.1671-7988.2017.22.022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对整车方向盘振动问题的改善研究万里,郑勇(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52)摘要:国内某车企将某款商用车的变速箱由MT变更为A T后,进行整车NVH性能主观评价时,发现在怠速开空调、D档的工况下方向盘振动过大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
针对此问题,分析方向盘振动的来源和机理,通过优化转向系统的结构来改善方向盘振动问题,并运用试验来验证其有效性。
关键词:方向盘;振动;转向系统;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U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7)22-65-02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steering system design to improve the vehiclesteering wheel vibration issueWan Li, Zheng Yong( Jiangling Motors Corporation, Ltd., Jiangxi Nanchang 330052 )Abstract: An automobile company changed manual transmission (MT) to auto transmission (A T) on a commercial vehicle in domestic, when evaluated the vehicle NVH performance subjectively, finding that steering wheel had too much vibration which would lead bad driving comfort in idle and air conditioning on, or forward gear. By analyzing the source and mechanism of the steering wheel vibration, optimizing the structural of the steering system can improve this issue, and using the experiment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new design at last.Keywords: steering wheel; vibration; steering system; optimizingCLC NO.: U468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1671-7988(2017)22-65-02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汽车驾驶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Word版可编辑-大中型客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匹配解读精心整理
设计・计算・研究2009年第2期客车技术与研究大中型客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匹配于志强。
李晶(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450016)摘要:通过分析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原理,阐述转向系统部件的参数特性对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影响,并提出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大中型客车;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器;转向油泵;压力;流量中图分类号:u463.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3331(2009)02一0023—03月山stract:ByanaIyzjngtheformandprincipIe0fhydrau¨cpowersteer.ngsystem,廿1epaperexpatiatesOntheinfIuenceofparameterspeciaIltyofsteeringsystempartsontflehydrauIicpowersteerIngsystem,andputsfOn『vardtheanentiVeilemsIndesign.Keywords:Iargeandmediumcoachandbus:hydrau|jcpOwersteeringsystem:steeringgear:stee—ngOiIpump:pressure:fIowcapacity大中型客车一般都有载荷重、车速高的特点,传统的机械式转向系统满足不了要求,所以普遍采用液压助力系统来实现转向轻便及稳定性能。
1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由转向油罐、转向油泵、动力转向器和转向管路等部件组成。
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发动机驱动油泵将来自转向油灌的低压油变成高压油,经转向管路进入动力转向器中,推动动力转向器活塞,螺杆与扇齿将活塞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从而实现液压转向助力。
①一转向油罐;②一转向油泵;③一转向管路;④一动力转向器图l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1.1转向器液压式动力转向器主要有循环球动力转向器和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
一种电控液压后桥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一种电控液压后桥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薛敏;范卫兵;汪振晓;郑贤文;卢运;高岗【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后桥电控液压主动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特点.创新设计的集成式液压缸配合液压油路,提高了后桥转向的可靠性.经整车搭载验证,该系统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使用目的.【期刊名称】《液压与气动》【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5页(P93-97)【关键词】后桥转向;液压驱动;液压冗余设计【作者】薛敏;范卫兵;汪振晓;郑贤文;卢运;高岗【作者单位】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武汉 43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7随着近年来越野汽车先进技术的发展,越野汽车以轴数增加、吨位提高为发展方向,其中,底盘主动安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多轴转向系统是主动底盘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
传统转向杆系传动机构杆系复杂,难以继续满足多轴转向的要求,特别是车辆车体越长,受道路条件的制约越大[2],转向性能尤其是转弯直径受到了严重制约,因而亟需设计一种后桥主动转向系统[3],以减小大型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提高车辆机动性、操纵稳定性及通过性等重要指标。
本研究基于某大型越野汽车设计了一种后桥电控液压主动转向系统。
该系统取消了传统转向系统的机械杆系连接,通过液压油路驱动转向动作,可以对后桥转向进行独立控制,并可根据不同行驶工况实现不同的转向模式。
其优点是在转向时从控制策略上能够保持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基本为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车辆动态响应特性,并在低速时极大的减少汽车转弯半径[4],提升车辆的机动性能。
该系统还集成了完善的安全控制策略,通过模块化设计,可移植至其他转向桥从而实现多轴转向。
商用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油温过高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商用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油温过高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禤钊坚【摘要】根据长期实践经验,介绍商用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油温过高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提出减少液压功率损失和提高散热能力从而降低油温的方法.【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年(卷),期】2018(000)009【总页数】3页(P84-85,89)【关键词】液压动力转向;油温;功率损失;热平衡【作者】禤钊坚【作者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7为保证车辆转向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商用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通常要求油液最高温度不得高于120℃.一般通过8字双扭路线转向试验进行评价,要求车辆在规定的载荷工况、发动机转速、车速、环境温度、油液起始温度的条件下,连续完成10圈8字双扭路线转向试验后油温不得高于120℃.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是很多的,不仅影响系统性能,还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影响行车安全,必须加以控制[1]。
1 油温过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1 油温过高的原因油温升高的热量来源于液压助力中的液压功率损失,包括液压泄漏损失、流阻损失、机械摩擦损失等,这些损失的功率会转换成热量,并被液压油吸收[2]。
液压油吸收的热量通过油壶、油管、转向器、转向泵等部件进行散热,当液压油的吸热量与散热量相平衡时,系统油温趋于稳定。
因此,根据热量来源及热量平衡原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1)系统功率损失过大造成油温高1)转向器、转向泵等部件内泄漏过大,液压泄漏造成功率损失。
2)系统无行程卸荷阀,造成方向打到最大转角时产生持续高压溢流的功率损失。
由于用户操作的不规范,车辆在移库、调头时经常长时间将方向盘停留在最大转角位置,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会造成转向泵局部油温急剧升高。
3)转向泵流量过大,产生不必要的液压溢流而增加功率损失,且随着工作负荷的增大功率损失加大。
4)油管或接头通径过小,弯曲、变径过多,管路流阻损失过大。
重型货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重型货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重型货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构设计指导教师院(系、部) 机械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教务处印制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1.选题的目的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装置具有操作轻便、转向灵活、随动精度高、能吸收路面冲击波等优点,并且能提供大的转向操纵助力,在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依靠机械转向器实现应急转向。
由于本次设计对象为重型载货汽车,所以将采用液压助力方式对其转向系统进行结构设计。
2.选题的意义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转向系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它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驾驶员的安全驾驶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特性,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始终是各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研究课题。
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操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3.研究现状汽车转向系统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个基本发展阶段。
纯机械式转向系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目前在一部分转向操纵力不大、对操控性能要求不高的微型轿车、农用车上仍有使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技术成熟、能提供大的转向操纵助力,在重型车辆上广泛应用;EPS 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而得到青睐,它代表着未来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EPS将作为标准配置装备到汽车上,未来一段时间在动力转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更新一代的线控转向系统由于有利于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有利于汽车设计制造、有利于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汽车操控稳定性等原因,将成为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助力转向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日趋完善。
今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将进一步成熟,线控转向系统将成为我们研究的努力方向。
1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1. 主要研究内容本设计针对重型载货汽车,采用液压助力进行转向系统的设计,机械转向器部分采用循环球式转向器进行设计,分配阀采用滑阀式分配阀,并对动力缸及转向机构的臂、杆进行设计及转向梯形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