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1

合集下载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定义: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责任:1)品保部:负责对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客户品质方面的投诉、产品检验方面出现的不合格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2)企管部:负责对涉及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诉、紧急事故情况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3)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原物料出现不合格时提出“改进行动要求”,由责任单位制订纠正与预防措施,品管负责跟踪验证。

4)各责任部门:负责不符合的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5.作业程序5.1 不符合的来源:1)内部审核2)外部审核(第二、三方)3)管理评审4)相关方抱怨5)监控与测量6)数据分析5.2 不符合的原因调查:1)企管部、品保部对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带有规律性或管理性方面的不符合项,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通知责任部门。

2)企管部、品保部根据问题类别的不同,在“不符合项报告”注明不符合项的类型: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尽可能体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以便责任部门采取适宜的措施。

3)严重不符合由企管部、品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调查与分析;一般不符合由责任部门负责调查。

4)管理者代表核准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5)产品检验发生的不符合由发现部门及品保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将不符合信息转达换成“改进行动要求”单。

6)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负责进行判定、签署“改进行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QC主管可邀请QE及评审小组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新版IATF16949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新版IATF16949
使用记录
5.1
遏制、临时措施及相关活动
各单位
各单位确定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收集产品实物不合格质量信息、管理过程不合格信息以及用户反馈的信息,针对具体产品,建立《产品质量问题一元管理表》
各责任部门针对问题的采取遏制、临时措施及相关活动以控制其影响。
《产品质量问题一元管理表》《非产品问题一元管理表》
5.2
B类:除A类以外的质量信息,B类质量信息由发现单位再组织评审,以确定处理不合格先后顺序。
预防措施输入:各单位利用统计技术及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分析统计结果,识别问题,确定改进和预防的原因。各单位利用以往经验和FMEA,识别问题,确定改进和预防的原因。
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选用《8D报告》或《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作为表现形式。
5.11
防错技术开发
各单位
项目小组应采用多方认证的方法确定适当防错方法的使用。项目小组应所采用方法的详细信息应在过程风险分析中(如PFMEA)形成文件,试验频率应记录在控制计划中。
项目小组进行防错时还需要:
a.对防错装置失效或模拟失效的试验。
b.对标准样件进行标识、控制、验证和校准。
c.策划防错装置失效时的反应计划。
5.7
验证确认
各单位
1.小组长按计划组织工作小组对改进工作进行验证和确认工作,并保留相关的证明材料,对确认为有效的措施,由小组组长安排人员固化措施,并将该措施推广到类似的产品或管理过程。
2.对措施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重新组织评审改进计划,重新组织实施。
5.8
纠正预防措施的评价
各单位
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经确认后,由小组长对整个纠正或预防过程进行总结评价,作为改进项目管理的经验。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错误进行改正和预防的一套操作流程和措施。

其目的是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减少潜在错误和问题的发生,并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质量的提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问题识别:识别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并对其进行准确定义和描述。

2.问题报告:将问题报告给相关部门或责任人,让其了解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3.问题分析: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根源。

4.制定纠正措施:根据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以解决问题并防止再次发生。

5.实施纠正措施:将纠正措施付诸实施,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6.问题效果评估:评估纠正措施的效果,在一定的时间后,检查问题是否彻底解决或减少。

7.记录和汇报:将问题纠正过程的记录和相关结果进行汇总和保存,以备将来参考。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问题预测:通过分析和研究历史数据和趋势,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2.制定预防计划:根据问题的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和措施。

3.实施预防计划:将预防计划付诸实施,并确保其执行情况。

5.效果评估: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检查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或有待改进。

6.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7.培训和沟通:培训员工并加强沟通,确保他们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角色和职责明确: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角色和职责,确保责任清晰,避免责任推卸。

2.建立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标准: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流程和标准,以保证纠正与预防措施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建立反馈渠道:建立反馈机制和渠道,让员工能够随时报告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4.数据分析和监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错误,以便及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控制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纠正和防止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
1. 识别问题原因:当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时,首先需要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2. 确定纠正措施:根据问题原因,制定具体的纠正措施,解决问题并避免其再次发生。

3. 实施纠正措施:将纠正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其有效性。

4. 监测结果:持续监测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预防措施:
1. 风险评估: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和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 制定预防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预防计划,包括预防措施的具体内容、实施时间和责任人员等。

3. 实施预防措施:按照预防计划,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潜在问题的发生概率。

4. 监测效果:持续监测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5. 完善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对预防措施进行改进,以实现更好的预防效果。

这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需要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通过持续改进的循环来确保问题的纠正和预防。

此外,培训和教育也是重要的措施,以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修订记录﹕ 序号 修订日期 1 2013/12/31 2 修 订 内 初版发行 容 版本修订 01制定部门﹕ 制定﹕ 审核﹕ 核准﹕1目的﹕ 为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不合格/不符合或潜在不合格/不符合原因得到及时纠正预防和持续改善。

范围﹕ 环境管理体系过程出现不合格/不符合或存在潜在不合格/不符合原因时均需采取纠正与预防措 施。

定义﹕ 3.1 不合格/不符合: 不符合公司规定的环境标准﹑法律法规﹑客户要求以及环境系统文件方面的要求的现状即为不合 格。

3.2 潜在不合格/不符合: 不合格/不符合暂未发生,但其现状会引起不合格/不符合发生或有不合格/不符合趋势的状况即为潜 在不合格/不符合。

3.3 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

3.4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再 次发生。

3.5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不符合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不符 合的发生,将不合格在发生之前进行控制。

3.6 CAR: Corrective Action Report 纠正改善报告。

职责﹕ 4.1 不合格/不符合或潜在不合格/不符合提出部门: 描述不合格/不符合或潜在不合格/不符合状况,确定责任部门,并对责任部门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 施的执行状况和有效性进行追踪确认。

4.2 责任部门: 针对存在的不合格/不符合或潜在不合格/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并拟定、执行适宜和有效的纠正 与预防措施,以消除不合格/不符合或潜在不合格/不符合及其原因。

作业流程﹕ 5.1 不合格/不符合或潜在不合格/不符合的提出﹕ 5.1.1 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项目的提出部门可为公司 EHS 委员会范围内的任何职能部门, 提出的项目 必须有充分的不合格或预计可能发生不合格的证据。

5.2.2 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时机: 5.2.3 环境类﹕ 5.2.3.1 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5.2.3.2 目标﹑指针和方案未达成或执行﹔ 5.2.3.3 环境绩效为达成相关环境标准﹔ 5.2.3.4 环境程序及作业方法未有效执行﹔ 5.2.3.5 相关方的环境抱怨﹔ 5.2.3.6 设施﹑设备及资源不充分﹔23455.2.3.7 其它方面影响公司环境体系有效运行的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所导致的质量异常问题加以纠正改善,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加以预防,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追究经济责任。

4.定义无。

5.工作流程5.1来料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5.1.1由品控部负责收集、整理进料检验报告,提出需要改善和纠正的不合格项目。

5.1.2品控部、仓库、生产部、研发部组织相关人员负责针对不合格项作进一步调查分析。

5.1.3品控部负责将《品质异常反馈单》传达给供应商,并要求作出实际性限期改善的书面回复,必要时提出索赔。

5.1.4当供应商连续出现产品品质不合格或是重大品质问题时,应对供应商的供给资格依《采购控制程序》重新进行评审。

5.2生产过程中质量纠正和预防5.2.1品控部、生产部应及时收集、整理《IPQC制程巡检表》、《生产日报表》和现场各种检查的结果,组织相关人员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

5.2.2通过调查分析,按不同的质量问题划分产品工序和责任,讨论针对性的、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2.3生产部门负责将《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责任人签名,并实施纠正和预防,相关负责人进行跟踪直到结案。

5.3客户抱怨、退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4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跟踪品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和客户退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

5.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依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进行。

5.6对管理评审提出的不合格项,由相关部门开出《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责任部门负责人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5.7质量目标未达到要求时,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进行改善。

5.8当纠正和预防措施涉及质量体系文件,与相关文件相矛盾时,应及时上报管理者代表,依《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修改,以便纠正和预防措施能持续有效性。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什么是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在制造业或生产流程中,常常会出现意外问题、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问题。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一种程序,通过识别问题、确定原因,并通过执行纠正行动和预防措施,确保再次发生类似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进行处理。

这个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工厂或组织的产品可以稳定地生产,并且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性能标准。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基本步骤1. 问题识别和记录要实现良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首先应该识别和记录问题。

问题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可以是客户投诉,也可以是生产线上的质量问题。

问题记录应该包括问题的描述、问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可能的原因、受影响的部件或原材料、可能的影响范围等。

2. 问题原因的确定一旦问题被识别并记录,下一步就是确定问题的原因。

这是通过在问题发生之后重现整个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必须确定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检查数据并分析结果,可以确定造成问题的因素。

3. 采取纠正措施确定问题的原因后,接下来就要采取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应该确认攻击问题根源并避免其在未来再度发生。

纠正措施的实施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或者工程师来管理。

4. 实施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的目的是消除、或者至少减少再次出现的问题,而预防措施的目的则是在未来更好地控制可能引起类似问题的因素。

这种预防措施通常包括培训和培训课程、新设备、流程的修订以及创新的解决方案等。

5. 确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最后,应该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

应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在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之后,问题的发生率是否得到了改善。

如果确定了正确的原因,并且实施了合适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那么在后继的过程中,问题应该会减少。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优势在制造业或生产流程中,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有许多优势,包括:1. 减少质量问题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意味着从根本上消除问题。

2. 提高生产效率如果可以消除或减少问题的发生,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成本。

IATF16949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IATF16949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调查分析公司IATF16949:2016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不符合事项发生之原因,对于明显或潜在不合格问题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问题的再发生。

2.范围;适用于对质量管理活动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权责:3.1品质部:负责在出现不符合时发出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在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起监督、协调作用并跟踪验证;3.2内审员:当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时,发出『内审不符合报告』,并进行跟踪验证;3.3各相关部门:对与之相关之不符合项实施相应的纠正以及预防措施。

4.定义:4.1纠正措施:对已经发生的异常或明显异常采取的改善措施;4.2预防措施:对尚未发生的但可能发生的异常或对异常采取的措施。

5.工作程序:5.1纠正提出时机;5.1.1供应商供货出现不符合时;5.1.2制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出本厂规定值时;5.1.3客诉投诉时;5.1.4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时;5.1.5其他不符合方针、质量目标等不符合的情况。

5.2不合格事实填写、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5.2.1可采取相关部门讨论办法、评审以往的数据和记录、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根本原因;5.2.2当出现5.1.1情况时,由品质部根据『进料检验报告』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由资材部采购发给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传回,由品质部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供应商质量供应情况是作为对供应商是否符合供货资格的考核项目,品质部执行验证,管代表对有效性进行验证;5.2.3当出现5.1.2情况时,如果是过程或产品质量问题,由品质部根据相关检验报告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报告中“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责任人,由责任部填写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工程部负责跟踪验证,管代表对有效性进行验证;5.2.4当出现5.1.3情况时,由业务部进行信息的接收、归集并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中“不合格事实”栏,工程部确认属实后,进行原因分析,定出责任部门、责任人,再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工程部负责跟踪验证并将改善报告由业务部传至客户,由客户对有效性进行验证;5.2.5当出现5.1.4情况时,由审核员发出『内审不符合报告』,记录不合格事实,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定出纠正措施,审核员确认并跟踪验证,管代表验证有效性,具体内审操作程序详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5.2.6当出现5.1.5的情况时,由品质部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并于报告“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责任人,由责任部填写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平管部进行跟踪验证,管代表对有效性进行确认;5.2.7解决问题公司针对客户问题解决过程,采取8D报告的方法来引导根本原因的识别和消除。

IATF16949-2016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目的:为使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要求质量水平,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及发生,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为确保产品品质,防止不良品持续发生,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品质;2.范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客户退货品等各阶段作业均适用;3.权责:3.1质量部:产品品质异常,内外审稽核缺失等的提出分析,改善,验证及标准化;3.2开发部:产品开发的异常分析及改善、协助异常的分析,改善,验证及标准化;3.3生产课:不合格的提出,分析,验证及实施;3.4相关单位:协助进行异常的提出,分析,改善,验证及实施;4.定义:无5.作业内容:5.1异常通知5.1.1进料检验不合格时,进料检验员根据不合格情况评估是否要求厂商改善;若需要由进料检验员填写<供应商品质异常改善报告>要求供应商限期改善;5.1.2发生顾客投诉(包括退货)时,由开发部评估需要填写<客户投诉处理单>通知相关责任部门;5.1.3制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由质量部评估需要填写<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单>通知相关责任部门;5.1.4最终出货检验判定为批量不合格时,由质量部评估需要填报<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单>通知生产课及有关责任部门;5.1.5管理评审出现不符合项的处理办法,参见《管理评审程序》;5.1.6内部审核发现不符合时,由审核员填写<不符合纠正措施报告>交责任部门;5.1.7第二、三方审核发现不符合项时,由将外部审核机构递交的意见以<不符合纠正措施报告>或以外部机构的报告通知责任部门;5.1.8各部门如发现潜在不合格问题时,可填写<不符合纠正措施报告>通知有关责任单位.5.1.9目标、指标未达成或统计绩效指标连续三个月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偏离原有目标、指标时;5.2责任判定:5.2.1品质:进料异常则为供应商,当制程发生时,制程单位即为责任者,如确认非制程,则质量部视异常现象判定责任者(必要时会同生产等相关单位),客退则同此法判定;5.2.2判定责任部门/责任者后,开<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单>于责任单位/责任者,并说明异常的详情,以利责任部门/责任者进行调查分析原因;5.3原因分析:5.3.1<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单>由质量部通知供应商原因分析及改善预防措施;5.3.2制程中、成品、客退品由发现异常部门在<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单>上填写初步原因,交质量、开发、制造等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分析;5.3.3原因调查时应充分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听取各有关方面意见,并将调查结果记录于<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单>原因分析栏中;5.3.4必要时,可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或请求外援;5.3.5调查时可从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等方面,采用因果图、柏拉图等统计方法展开(潜在原因);5.3.6依异常现象(潜在异常的特性),采用适当的分析工具(图表、数据分析工具等);5.4措施制订与实施5.4.1质量、开发、生产等部门根据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交由责任部门并监督实施;5.4.2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时应注意,如对作业方式有较大副度改动或有风险的,应在正式实施前进行试验;5.4.3质量、开发、生产等部门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必须经相关部门主管批准、涉及材料报废、材料退货、重大设变必须经副总经理以上人员批准方可实施;针对异常现象及原因,确定可行的临时措施,避免已产生的不合格品流出、继续产生;如环境异常则避免继续产生不良的影响,尽可能的消除已产生的不良影响;5.4.4责任单位/责任者须研究可行的措施,通过人、机、料、法、环等各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改善,消除异常的原因,防止异常的再发生;5.4.5对潜在的异常,责任部门/责任者需考虑人、机、料、法、环等各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改善,消除潜在异常的原因,防止异常的发生;依潜在异常的性质可利用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过程能力分析、描述统计等适宜的分析方法;5.4.6责任单位/责任者需确定负责人、措施实施时间、完成时间等,并于3日内回复于开单者;5.5效果验证5.5.1供应商填写的供应商品质异常改善报告由质量部负责跟踪验证;5.5.2<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单>由发出异常改善的部门人员负责对改善结果进行验证;5.5.3内部审核或外部监督审核不合格报告由公司内审员负责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记录在<不符合纠正措施报告>报告中;5.5.4验证中发现措施效果不佳时,应重复执行5.3—5.4;5.5.5责任单位/责任者需记录措施实施的进程,实施后的状况,确认措施是否有效;5.5.6开单者需依其回复的状况追踪确认其实施的进程、措施是否实施有效;5.5.7如措施有效,则责任单位/责任者展开实施于类似产品/活动;5.5.8如措施未达成预期,则责任部门/责任者需重新研讨纠正(预防)措施,需再确认直至其有效,并作展开;5.5.9如责任者为供应商,进料检验员需在其后续来料确认有效,方可结案;5.6标准化作业5.6.1为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有关责任部门应对类似或有关的程序或作业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必要时将已得到效果认可的纠正与预防措施修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中;5.7记录归档5.7.1本程序中产生的质量记录按《记录管理程序》执行,重大异常的相关记录应提交管理评审会议;6.相关文件与表单6.1客户抱怨管理程序6.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3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单制程异常处理单范例 (2).xl s6.4设计、工程变更通知单(ECN)设计工程变更通知单.d oc6.5供应商品质异常改善报告供应商品质异常改善报告表.d oc。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IATF16949)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IATF16949)

修改记录1、目的1.1对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品(项)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以消除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把再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1.2降低制程及产品不良率。

1.3对于客户产品及服务有不符合体系要求及品质要求,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预防问题再发生。

2、范围2.1 从原材料进货,生产过程到产品售后服务全过程中的不合格品(项)。

2.2 对供方的产品及质量体系审核。

2.3 统计分析发现的潜在质量问题。

3、名词解释3.1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问题点所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防止问题的再发生;3.2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问题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防止问题的发生;3.3潜在不合格:未发生但可预见发生的不合格;3.4防错:防止错误发生而采取的措施,一般具有简单易行、可靠适用,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不断改善等特征,并且是过程的一部分;4、职责4.1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产品或过程,由发现部门提出,经由质量部确认后交责任部门处置,质量部追踪处置结果。

4.2客户反馈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由销售部、生产部统一受理,转质量部处理完毕后经由销售部、生产部向客户提交报告。

4.3质量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审核小组提出,内审由受审部门处理,结果向审核小组报告;第二方审核由质量部统一受理,结果由质量部向客户报告;第三方审核由管理者代表统一受理,处理结果由管理者代表向第三方报告。

4.4统计数据发现目标实施中的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处理,结果经由部门主管汇总向总经理报告。

4.5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由相关部门负责处理,结果由管理者代表汇总向总经理报告。

5、流程图6.1问题发现:在与质量相关的各项活动中,当发现潜在的或既发的不合格时,即可提出纠正和预防的要求。

通常分别用下述表单提出,并发行至相关部门。

6.1.1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的产品或过程,由发现部门提出相应的不合格信息,由质量部填写“产品类纠正与预防措施表”;6.1.2客户反馈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由生产部将客户反馈的不合格报告传送给相关部门;6.1.3质量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由审核员填写“不符合项报告”;6.1.4管理评审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管理中的不符合项,由审核员填写“其它类纠正与预防措施表”;品审核、5S检查、安全检查等。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和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的职责、工作内容和管理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中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

2引用文件信息交流和沟通、参与和协商管理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1事件指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或健康损害(无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情况。

注1:事故是指造成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注2:紧急情况是特定的事件。

3.2不符合指不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管理体系绩效及工作惯例等要求的问题。

3.3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一个不符合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3.4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一个潜在不符合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4职责4.1安全环保质量部负责下达《事件调查分析表》、《不符合项报告》和《限期整改单》,组织各有关部门进行事件(事故)调查并监督各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并进行验证。

负责职业病防治情况、危险化学品储存及使用情况、能源使用检查中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管理。

负责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

4.2生产部负责本部门、车间事件(事故)调查、不符合项原因调查与处理,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有效实施。

5工作程序和规定要求5.1事件调查5.1.1事件调查主要针对公司生产活动中隐含的和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风险、缺陷和其他因素,也包括已发生过的事故原因(事故的调查处理见本程序5.2)。

5.1.2事件调查的主要内容:a)潜在的或隐含的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职业健康安全缺陷和其他因素,如:危险源、风险、活动、过程等;b)针对性纠正措施经验做法、方案和解决办法;c)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的经验、方案及做法;d)改进的方案和计划、要求;e)与员工和相关方沟通的结果;f)其他要求。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1.1调查产生不合格的原因与防止再度发生而采取的纠正措施。

1.2分析检验检测活动的技术、管理、客户申诉和投诉以及消除造成不合格的潜在原因。

1.3依据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承受的风险主动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1.4应用各种管理制度,以确保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执行。

2范围对检验检测过程出现的不符合、客户申诉和投诉及质量体系运行中不符合项的处理及预防。

3定义3.1纠正措施: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职责4.1中心主任负责管理方面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批。

4.2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方面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批。

4.3质量负责人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追踪及效果确认。

4.4检测室负责技术方面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4.4管理室负责管理方面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5工作流程图(无)6程序要点6.1纠正措施6.1.1下列情况应考虑采取纠正措施:a.客户抱怨(投诉);b.内审不符合报告;c.外审不符合报告;d.管理评审输出;e.数据分析的输出;f.客户满意度的调查结果;g.过程控制中出现的问题;h.检验检测质量出现重大问题。

6.1.2评价纠正措施需求采取纠正措施前,应考虑所采取的纠正措施与技术经济成本相适应。

如技术上难以解决或经济上投入过大,应采取其他措施解决。

6.1.3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制定纠正措施前,检测室、管理室应按照各自职责分析产生不符合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纠正措施应报中心主任或技术负责人批准,再由检测室、管理室组织实施。

6.1.4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方面纠正措施的实施和实施结果的监控、跟踪和验证;技术负责负责技术方面纠正措施的实施和实施结果的监控、跟踪和验证,以确保纠正措施实施及时和有效。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精选全文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30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实际或潜在危害因素,保证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健康安全。

2.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和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职责总经理负责重大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与组织实施、验证工作。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跨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协调和组织验证工作。

各部门主管负责各自职责范围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和组织实施。

质检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工作和验证工作(特别规定除外)。

各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4.程序4.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4.1.1销售部接到客户投诉后,应及时与客户联系,了解情况,填写《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质检部,由质检部跟进并留档。

质检部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中发现的重大不合格情况或不合格项目,由质检部发出《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4.1.2HACCP管理体系日常运作中发现的运作问题,由各部门主管发出《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4.1.3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或者需改进的问题,由HACCP小组组长签发《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内审中的不合格项处理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1.4对目标考核和资料分析中出现的需改善的项目,由分析人发出《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4.1.5对客户满意调查出现以下情况,销售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交相关部门:A.未达到质量目标(纠正措施);B.一个客户对某一项目不满意(纠正措施);C.25%以上客户对某一项目认为需改善(纠正措施);D.40%以上客对某一项目认为一般(预防措施)。

《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上应填写对相关部门提出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及时间要求,并复印两份,一份交责任部门,一份交质检部跟进。

如果是内、外审核及管理评审发出的《不合格项报告》,则复印两份,一份交责任部门,一份交行政部。

4.2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4.2.1接到《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或《不合格项报告》的部门主管应组织有关人员就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或者潜在原因进行分析。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为消除现有的或潜在的质量体系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或发生所需采取的任何形式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合格品、不合格项及潜在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术语
3.1 纠正措施:为消除现有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情况产生的原因,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有效
措施。

3.2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发生,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3.3 防错:使用过程或设计特征来防止制造不合格品。

4.职责:
4.1 品质部负责确认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有必要发出,确认后发放编号,并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
记录的集中归档及保管。

4.2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发出部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监控、跟踪、验证。

4.3 责任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4 外部顾客质量及服务问题投诉到品质部或公司其他部门时,由接收到的部门将投诉信息转给
销售部,由销售部填写《客户抱怨处理报告》发给品质部,品质部组织分析原因并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并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后回复给客户。

4.5 发出部门与责任部门可以为同一部门。

5.工作流程及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分管副总经理(总监、总经理助理)负责所属部门重大问题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审批,并检查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3.3各部门经理负责针对本部门不合格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组织和实施;员工有义
务配合调查不合格发生的原因,有权提出建议。
4.0程序
4.1开发设计过程的纠正措施
对设计评审、验证过程提出的各种意见,在评审记录或会议纪要中列明,要求设计
5.5《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表》
济南舜华园设发展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编号:SHYQP-34
第C版第1次修改
标题: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第2页共3页
1.0目的
分析确定与已发生质量问题或潜在质量问题有关的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确保
消除不合格。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项目质量构成影响的因素和过程控制。
3.0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对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审批,并跟踪控制实施。
单位修改,开发设计部进行跟踪;对评审和验证过程中由于我方原因发生的不合格,
由开发设计部负责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表》并制定纠正措施进行实施。
4.2对材料(设备)采购的纠正措施
4.2.1对于供应商选择及材料(设备)采购等环节中发生的严重不合格或重复发生的
不合格,由工程项目部负责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表》,并制定纠正措施进行实施。
4.6各职能部门的纠正措施
4.6.1各职能部门对产生的不合格进行初步评审,对不合格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确定是否采取纠正措施。
4.6.2本部门按不合格程序可自行分析原因,制定并验证纠正措施,并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表》。
4.7预防措施
4.7.1通过对影响质量的过程、操作、审核结果、质量记录、保修和质量回访以及以往项目出现过的典型性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及趋势分析确定潜在的不合格,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7.2在本程序4.6各部门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纠正措施时,应考虑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7.3有关部门对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记录。
5.0相关文件和记录
5.1《不合格控制程序》(SHYQP-33)
5.2《管理评审程序》(SHYQP-04)
5.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SHYQP-05)
5.4《客户投诉处理程序》(SHYQP-42)
4.3.2对于隐蔽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抽查或日常质量抽查中发现的质量问
济南舜华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编号:SHYQP-34
第 C 版第1次修改
标题: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第3页共 3页
题,竣工验收中提出的质量问题,要求责任单位予以记录纠正,并由工程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包括客户服务中心驻工地的专业工程师)检查并记录落实情况。
4.4对于客户投诉中所反映的不合格,按《客户投诉处理程序》(SHYQP-42)进行处理,鉴别责任部门后,客户服务中心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表》中问题描述部分,由责任部门负责质量纠正措施,并将结果反馈客户服务中心。
4.5 针对管理评审及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中提出的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其控制见《管理评审程序》(SHYQP-04)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SHYQP-05)。
4.2.2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加工的原材料、半成品的验证、检验、试验中发生的多次不合格或较严重的不合格,由工程项目部督促监理公司填写《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发往施工单位,客户服务中心驻工地的专业工程师协助并跟踪验证,。
4.3施工过程中的纠正措施
4.3.1对于工程例会中提出的各种质量问题,应形成会议纪要,指定人员(必须包括客户服务中心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对完成情况予以记录并在下次例会中检查完成情况。因我方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应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表》,并制定纠正措施进行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