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1)

合集下载

教育部新审定2018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表格式)

教育部新审定2018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表格式)


统一长度单位
书 在测量物体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量。

计 在测量时,注意将实物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教 学 反 思
凡兴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表格
课题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课时
2
课型
综合课
备课时间 2018.8.27 授课时间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 目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意见
师:你们再看看,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 1 厘米长呢?从这里,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 1 厘米。其实,每一小格 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来认识。
(三)找一找身边 1 厘米长的例子。 (四)认识几厘米。 三、用厘米量 (一)估几厘米 师:请你们把蓝纸条举起来。咱们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 厘米长? (二)量几厘米 师:究竟是几厘米长呢?咱们用尺子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 按刚才的量法,赶紧帮助蚂蚁们量出“扶手”的长度吧。 (学生测量“扶手”的长度) 师:大声告诉小蚂蚁,“扶手”长几厘米? (9 厘米) 师:蚂蚁们知道了“扶手”的长度,一定能很快做好一根新 “扶手”,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四、巩固练习 1、判断。 2、测量。 3、拓展:前几天,我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知道手腕一圈的 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五、布置作业。 请大家量出自己一拃和一步分别有多长。
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意见

2017---2018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一、本册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以及总复习。

本册教材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理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绘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中需要准的教具和学具:1.计数器、方木块、小棒、数位表、实物图画卡片2.乘法口诀表3.圆行乘法练习板4.几何板5.口算练习表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量一量比一比…………………………………………………………1课时左右(七)、认识时间(2课时左右)(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教学进度:第五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2018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2018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2)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新|课|标|第|一|网
师:刚才大家认识了米,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100:1米=100厘米)
2、用米量。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较长的距离。
学科
数学
课题
认识米和用米量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直到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3)用手比。
师: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拿出你的手指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启发学生发现从刻度0到刻度3、从刻度4到刻度7……都是3厘米,让学生比划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大约的长度)
二、探究实践,体验活动。
1、认识米。
(1)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①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前面讲的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让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米尺,和自己的学生尺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进行验证)
②刚才我们认识了米尺,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把它拉直,仔细看一看,再闭眼想一想,1米有多长?

2018-2019学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全册教案

2018-2019学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全册教案

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课题:认识米、用米量课题:认识线段课题:长度单位——练习一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不进位加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笔算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练习课课题:减法不退位减课题:《退位减》第二课时课题:《退位减》第三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课题:《退位减》第五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一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加减混合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练习五课题::解决问题学校:黄市学校 班级: 科目:数学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课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六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练习七学校: 黄市中心小学班级: 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一)学校: 黄市中心小学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授课人: 时间: 年月 日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二)学校: 黄市中心小学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三)课题: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1)学校: 黄市中心小学班级: 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题:表内乘法(一)第三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2-6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2-6的乘法口诀)第二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2-6的乘法口诀第三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2-6的乘法口诀第四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课题2-6的乘法口诀第五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2-6的乘法口诀第六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2-6的乘法口诀第七课时学校:黄市学校 班级: 科目:数学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课题:2-6的乘法第八课时学校:黄市学校班级: 科目: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整理和复习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13 年9 月日课题:观察物体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 观察物体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二年级科目: 数学 授课人: 时间: 2003 年 9 月 日课题:观察物体课题:7的乘法口诀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03 年9 月日课题:学校: 班级: 科目: 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课题:8的乘法口诀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 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03 年9 月日课题:8的乘法口诀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 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03 年9 月日课题:8的乘法口诀学校: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03 年9 月日课题:9的乘法口诀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13 年月日课题:练习二十课题:解决问题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13 年月日课题:整理和复习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13 年月日课题:量一量,比一比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13 年月日课题:认识时间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13 年月日课题:认识时间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13 年月日课题:认识时间学校: 黄市学校班级:二年级科目: 数学授课人:时间: 2013 年月日。

2018学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

2018学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

2019-2019秋学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2019-2019秋学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最新教案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最新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钟表内一大格表示的时间意义。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重点: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长度单位(3课时)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四、表内乘法(一)(14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6的乘法口诀…………………………………………………………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观察物体(4课时)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8的乘法口诀…………………………………………………………3课时9的乘法口诀…………………………………………………………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七、认识时间…………………………………………………………3课时八、数学广角…………………………………………………………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习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018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8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教学内容:课本 P2-3 ,例 1 、 2 、 3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 设计意图 ] :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 设计意图 ] :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一)、认识厘米1 、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1 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 1 厘米。

2 、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

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 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 1 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 1 厘米的长度。

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学期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表格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表格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厘米教学内容:课本P2-3,例1、2、3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教师板书:××)
根据书页的图,个个数数。

(一个五是五,两个五是十……)
小组讨论: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三、积累运用
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要带你们一块去玩一玩,上哪儿去?注意听。

(放音乐)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力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
()口算。

(卡片道题)完
()投篮比赛。

(说明:每人分一张
××
××
××
××
拓展应用游戏:“捉鼠比赛”。

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

黑猫队:人,白猫队:人。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
现有什么评价?
作业布置写出乘法算式,算出得数,并写出口诀。

乘个相加和相乘
算式:算式:算式:
①看图思考。

②讨论列式。

第题:×=(张)
答:一共有张。

第题:=(张)
答:一共有张。

拓展应用进一步理解例算式的意义。

总结完成练习十四第题。

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十四其他练习。

板书设计
乘法和加法应用题的区别

×=(张)
答:一共有张。

=(张)
答:一共有张。

教学札记
课题观察物体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清风实验学校备课本(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小学数学组王溯滟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第1单元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二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计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只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执教。

第四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指导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一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一.1长度单位与厘米课桌长度。

讨论结果。

认识厘米1、请学生拿出尺子,观察,看有什么发现?2、请学生汇报(数字、厘米、cm)3、请学生感受1厘米的具体长度。

如食指宽度、田字格边长等。

1、观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2、汇报自己的发现3、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直观表象,这为以后的估测打下基础。

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1、请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给定的纸条长度并整理自己的测量方法。

2、请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总结:一放正,二对“0”,三读数。

1、自己测量纸条长度,与同学交流方法。

2、全班汇报展示(要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数字是几就是几厘米)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并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经验。

达标检测1、先估计自己的笔、书本等物体的长度,再测量具体长度。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第1单元长度的单位
单元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计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只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执教。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1)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指导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最新人教版 2017-2018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 2017-2018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清风实验学校备课本(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小学数学组王溯滟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第1单元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二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计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只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执教。

第四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指导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学设计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交流得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去量才能量准确。
(尺子上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在测量实际物品时,为计算方便,可以取整数)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
教后反思
学科
数学
课题
认识米和用米量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直到1米=100厘米。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
师: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计划第一周长度单位第2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第3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第4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对第五周期角的初步认识第6周表内乘法1第7周表内乘法1第8周表内乘法1第9周表内乘法1第10周表内乘法1在第11周观察物体第12周表内乘法2第13周表内乘法2第14周表内乘法2第15周表内乘法2第16周统计第17周数学广角第18周总复习第19周的总复习第20周总复习第1单元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cm和m,初步建立1cm和1m的长度概念,知道1m=100cm。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段,学会用刻度(限于整厘米)测量并绘制线段长度。

学科数学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型新授课时1目标1。

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2.基于1cm长度的概念,可以准确、灵活地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准备一把尺子、剪刀、回形针和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一、创造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老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

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崭新的数学教科书。

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测量。

你可以比较和测量学生准备的东西。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一些学生说数学书有六个回形针那么长,一些学生说数学书有一支铅笔那么长,一些学生说数学书有两把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他们测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度,但每个人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因此测量的长度也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第1单元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二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计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只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执教。

第四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指导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