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形成论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备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话题统领专题,跨文本超文选组 材,更多文学作品入选教材
1、新入选的作品占50%,各种体 裁、体式的作品进入教科书 2、许多文学经典、大家名篇入选 3、有的传统作家、篇目重选 4、有的作品重新作了独到的解读 和新的开掘
人文主题拓展了语文视野
选文的标准: 人文性 典范性 时代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1、什么是工具性?什么是人文性? 2、根据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确立学习专题, 同时又充分凸现语文因素。 3、“文本研习题”、“问题探讨题”、 “活动体验题”努力体现三维目标的要 求。 4、每个专题设置“积累与应用”专栏,确 保语文学习一系列具体要求的落实。 5、开发“泛教科书系统”,强化积累巩固。
“场”的“要素” 1、精选人文话题 2、配置学习材料
3、构建学习过程
三种“呈现方式”
1、文本研习 2、问题探讨 3、活动体验
文本研习
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 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 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 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 的能力。
问题探讨
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思 维,培养批判意识。
为什么要创设多种呈现方式
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实 践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2、使“课标”的理念在教材中 得到具体落实,真正促成教 师和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对教学的建议
1、把握“呈现方式”的个 性与共性
三种“呈现方式” 都是语 文学习的途径,目的都是为 了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对教学的建议
2、学会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方 法。
知识性内容的处理
学生处于语感状态,教师必须处
于语识状态; 教学内容处于语感状态,教学目 标必须要有一定语识成分。
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
1、一花一世界:荷塘月色 / 听听那冷雨 金岳霖先生 / 亡人逸事 散文鉴赏:意境之美 / 细节之美
2、永远新的旧故事:祝福 / 边城 小说鉴赏:人物与情节 3、总借俊眼传出来:林黛玉进贾府 小说鉴赏:人物与环境
性,是直觉的;知识可以言说,可 以分析,是感念化的、推理的。 2、语感是语识的基础;语识是语感 的理性提高;语识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转化为语感。
知识性内容的处理
3、语感比语识更丰富,在日常生活中语
用中语识不起什么作用,语言运用主要 靠语感;语识可以帮助我们监控、评价 和调整语言。 4、语识是公共的,语感是个人独特的; 语感和语言能力浑然结合为一体,难以 区分开来,语言能力提高语感必然同步 提高。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备课
(第二模块)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曹勇军
教科书主要特色
1、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对 话平台 2、人文话题统领专题,促进语文素 养提高 3、以探究为核心,引导学习方式的 变革 4、开放的弹性机制,提供选择创造 空间
教科书的框架
1.必修部分教科书 + 选修部分教科书 2.必修部分教科书 3个向度 + 22个专题 3.模块 + 专题 + 板块 4.呈现方式 + 积累与应用 + 写作实践 5、选修部分5个系列 16门选修课
语文课程改革
功能:知识为本
性质:基础工具 理念:知识技能
人的发展为本
工具人文的统一 语文素养
知识与技能
目标:知识点 能力点
立体化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1.强者之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珍爱自己的生命
2、精神支点:我与地坛 / 最后的常 春藤叶
珍爱他人的生命
3、生灵的礼赞:呱…呱… / 鸟啼
活动体验
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 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 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 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科书中是怎样创设的
1 、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各专题具体 的人文内涵来确立; 2、配置不同特点的学习材料; 3 、设计特色鲜明而又指向明确的 “研习题”“探讨题”“活动题” 或“活动方案”; 4、“板块”之间互相呼应,形成 研习链、探讨链、活动链。
三种“呈现方式”各有其教学方法, 许多方法是语文学习共有的,可以灵活运用到
各种“呈现方式”之中。
既有侧重又有交叉,要求我们针对学校、学 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创造 性地用好三种“呈现方式”。
对教学的建议
3、处理好单篇与综合的关系
为发挥整体效益,要在单篇教学上花力气, 为综合做好准备铺垫 这样的单篇教学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而必须抓 整体,抓重点 单篇上花力气,是为了综合,使综合更有效果。 更要舍得在综合上下功夫
战争的灾难
2、黑暗中的心迹:安妮日记
战争的反思
3、历史画外音:图片两组
和平的愿望
使用中应注意的 5 个误区
1、不能认为课改就是刻意求新,旧的 方法一概不能用 2、不能把不预设目标误解为不要目标, 把隐性重点误认为不要重点 3、突破单一“文选式”不等于说不要 单课教学,相反,专题必须建立在 单课教学基础之上
对历史的认识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1、“后人之鉴”、“千古江山”宜抓诵读。
2、《六国论》宜侧重体会其气势;《阿房 宫赋》及两首怀古词,宜侧重体会其声 律之美。 3、本专题古诗文讹误订正。
4、建议与《读本》打通,选学贾谊《过秦 论》和苏辙《六国论》
知识性内容的处理
语感与语识
1、语感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分析
珍爱一切生命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专题内涵:渴求生存,热爱生命,对生
命价值的深层次思考 (文本对价值颠覆、心灵荒漠的今天,有 警策作用 ) 呈现方式:文本研习 核心文本:我与地坛 / 最后的常春藤叶 教学重点:读—思—整合 课时安排:8课时
怎样整合和打通
一、什么是整合和打通
(1)观念与行动的整合和打通 (2)预设与生成的整合和打通
(3)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打通
怎样整合和打通
二、怎样整合和打通 (1)归纳式 + 主从文本组合 (2)归纳式 + 并列文本组合 (3)演绎式 + 主从文本组合 (4)演绎式 + 并列文本组合
三种呈现方式

“场”
通过科学的组合而形成的语文学 习的情境 一个高效的语文学习的空间 一个“三维目标”的综合体
1、重视鉴赏基本知识 细节、情节、人物、环境等 2、重视鉴赏方法指导 涵咏品味、比较鉴别、分析评价等 3.倡导个性化、创造性解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介绍
谢谢各位!
祝老师们:
语文教改 成功!
4、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地学习, 不能认为教师必要的工作也可以不做
5、不要以为搞了语文训练就是走回 头路,不能认为练习都不好,要准确 把握“量”和“度”。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1、后人之鉴:六国论 / 阿房宫赋 对历史的思考 2、千古江山:赤壁怀古 / 京口北固 亭怀古 在历史坐标中对人生的感叹
3、血与火的记录:落日 / 新闻两则
对教学的建议
4、正确认识使用学习材料
真正在“探讨”和“活动”上下功夫,把 “探讨”和“活动”落到实处,提高“探讨” 和“活动”的质量 发挥其“探讨”“活动”凭借的作用,还应 该选择核心材料加强研习,加强诵读,加强积 累,放大材料的语文学习功能,使人文与工具 成为“一张皮”
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
1、遭遇战争:《一个人……》《流浪 人……》
对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意见
1、内容深,难度大 2、只有人文性,缺少工具性 3、对“超文本,跨文选”不适应 4、课文多,时间不够
怎么看高中语文教材的难度
因为“生”,有人产生畏惧感。
其实“生”不等于“难”。 一回生,二回熟,教了一两遍, 就会应付裕如,而且可以在提高 教学效率上有所突破,在全面提 高语文素养上有收获。
王荣生“文选四功能说”
定篇:培养文学、文化素养的经典作品。 “例文”或“样本” :把选文当作听说
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 的例文或样本。“例文”是用范文来教 某种知识,而“样本”则是知识短文等。 用件:不是让学生去学文章,而是利用 选文中内容引出相关的听说读写实践活 动。
王荣生“文选四功能说”
关于“超文本,跨文选”
1、什么是“超文本、跨文选” 2、减少头绪,指向“探究” 3、突出整体性,有宽阔视野 4、有“言”有“文”,改革文言教学 5、专题“超”“跨”,板块不“超” 不“跨”
时间不够怎么办
1、是教材执行者,更是课程开发者 2、克服对教材的盲目崇拜态度 3、不贪多不求全,大胆取舍 4、该详则详,该略则略
“文选四功能说”有一点给人启发,就是
肯定了“定篇”的价值以及与其他类型 的不同之处,但是太复杂,其实分为三 类即可,例文和样本可以合并。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应该是既“教教材”又“用教材教”; 以“用教材教”的意识来“教教材”, 又以“教教材”的基础来推动“用教材 教”的超越,互为手段和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