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语言测试现状及前景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语言测试现状及前景综述摘要: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教学或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测试加以检验,而从测试中得到的信息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或完善课程设置。

由于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测试流派基本上与相关教学法对应。

当前语言测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测试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考试的多样化,包括目的、形式、原则、服务对象等和专业化(各种考试质量保障措施)趋势愈加明显;对考试本身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提高。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开课面最广,涉及学生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课程,而与大学英语相关的测试科目及考试体系名目繁多,如cet-4,cet-6,pets,tem-4,tem-8,toefl,ielts,toeic等,探究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英语语言测试的关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测试现状前景
一、语言测试现状概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语言测试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的发展时期。

语言测试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有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对进一步推进语言测试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焦点是考试方式方法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如巴赫曼bachman,帕尔默palmer等)。

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考试方式方法对成绩和被
试能力都会产生影响。

在开展第一手研究的同时,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有了突破:bachman在著作中提出了一个考试方式影响面的理论框架。

理论框架包括五类因素:①考试环境(the testing environment),②考试指导语(test rubric),③语言馈入性质(the nature of the input),④预期回答性质(the nature of the expected response),⑤馈入与回答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and response)。

过去二三十年里,在考试统计分析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包括各种定性和定量的考试分析手段。

定量分析手段有项目反应论(item response theory),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以及标准参照测量法(criterion-referenced measurement)等。

定性分析手段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个人自述法(introspection),一种通过考生自我描述了解应试策略和答题过程的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定量分析手段尚无法提供的信息,故已引起许多语言测试专家的兴趣,并且已在研究中频繁运用。

现有研究表明应试者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完成答题,且策略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成绩。

已有学者合作出版专著,介绍在语言教学与测试研究中的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当面提问、问卷调查等,并且附有实例。

考生特征在过去二十年内成为语言测试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热点,是众多研究的对象。

比如有些研究表明,文化、语言和种族背
景不同会导致考试成绩上的差异。

因此,考生特征已成为考试设计过程中的一个考虑因素。

语言测试工作者把与考试设计者有关的考生特征归纳为以下四类:①考生个人特征(年龄、性别、母语、受教育程度、参加某一考试的经历或准备程度等),②背景知识,③语言能力,④对考试态度(答题时的积极性或合作程度等)。

对语言能力性质的重新认识,也是过去二三十年中语言测试领域里讨论和研究的重点。

八十年代初有学者提出了“能力单一性的假设”(the 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单一性的整体能力。

这种假设曾一度为人们所接受,但后来受到实证研究的质疑和挑战。

现在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语言能力是多成分的,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体能力和总体能力组成的。

在实证研究方面有许多实例,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阅读和听力能力可以区分开来;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考试(cet)和英语专业考试(tem)效度研究从不同的方面显示语言能力的多成分性。

在理论方面,有学者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博采众长,全面地描述了语言能力的性质及其组成部分。

这个模式可说是较完善的一个理论模式,它代表了九十年代语言测试界在探究语言能力性质方面的进展。

这种模式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

策略能力包括判断能力、计划能力和实施能力;心理生理机制则指在语言使用中的神经和生理过程,比如区分视觉和
听觉途径,或输出和输入方式等。

目前这种语言能力测试模式已成为语言能力测试和考试效度评估的理论依据或参照框架之一。

二、语言测试前景展望
纵观当代国内外大规模考试的设计宗旨和测试目的,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所有考试旨在全面测量考生的语言水平,故无一例外地测试各个单项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等)。

2.考试日趋注重对口语能力的测试,并且口试与笔试分开的时间间隔也越来越短:托福考试在实施了18年后于1981年推出托福口试,现每年施考5次;cet考试在开考12年后于1999年增加cet-set考试,现每年施考2次;而在1999年开始正式实施的pets 考试,在推出时已包括口语测试部分。

3.考试在测试考生接受性语言技能(receptive skills)的同时,更加注重评价产出性语言技能(productive skills),所以在题型的选择上绝大多数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既有多项选择题,又有其他形式,如简答题、填空题、匹配题、翻译题、写作题等。

有的考试在设计时已考虑题型的多样化问题,如pets考试。

有的考试是在实施多年后逐步朝这方面努力;托福考试在1986年增加写作考试;cet考试从1996年起实行每次考试从多种题型中选择一项的做法,增加评估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成分。

4.考试不仅考虑信度(如分数的可靠性),更注重其效度(是否
达到预期测试目标等)。

增加口语、写作考试和采用多种题型有机结合都是为了考核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提高考试效度。

新版托福已增设口语与写作部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这里介绍的考试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窥豹一斑,可以了解到当今考试的一些特点。

那么,语言测试今后的发展趋势会如何呢?
第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考试计算机化或无纸化的进程将加快,国外的托福考试已在推行考试计算机化(cbt,cat)。

国内的相关学者也已完成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我们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考试计算机化将成为常见的考试形式。

新形式将带来新研究课题,托福考试研究委员会也陆续发表了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第二,在考试方式的作用、考试分析手段、考生特征及语言能力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将会继续深入。

第三,对常规考试以外其他评估方法的可行性探究会成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比如小组测试方式(group testing),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测试方式(learner-centered testing),自我评估
(self-assessment)等。

第四,考试的后效作用(backwash effects)即考试对社会、教育机构及学生个人的影响等,将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以上方面的研究成果无疑将会给考生注入活力,使考试成为一种更完善的评
估手段。

第五,考试开发设计者将更注重以考生为本的理念;考生群体的特殊要求将引导考试开发;考试的社会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凸显。

目前,一些著名的考试机构已推出针对某一语言运用范畴的考试。

比如,英国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ucles)开发的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business certificate,简称bec)专门针对商务从业人员群体。

该考试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综合考查考生在商务及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

又如,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推出的英语实用技能考试——托福(test of professional english,简称tope),其考试设计对象为中国政府公务员及企业雇员。

此外,还有托业考试(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针对在国际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交流的人们的英语能力的测评。

与此同时,国内有关考试机构也在酝酿开发针对不同考生群体的考试。

由此可见,开发以满足考生群体需求为设计出发点、以检查某一特定领域内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考试,将逐步成为语言测试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

三、结语
语言教学涉及对语言本质和语言学习过程(包括语言学习者)的认识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语言学界对语言的认识从二十世纪初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交际能力学说。

语言学领域里新学说的不断涌现对完善和深化语言教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迄今
为止,语言教学主要流派的理论基础都可追溯到相关语言学流派。

语言教学的对象是人,因此对学习规律、学习策略等的研究构成了语言教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由于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关系密切,语言测试流派基本上与相关教学法对应。

当前语言测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测试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考试的多样化(包括目的、形式、原则、服务对象等)和专业户(各种考试质量保障措施)趋势愈加明显;与此同时,对考试本身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邹申.语言测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0,16.
[2]邹申.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操作[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91.
[3]上外tem考试中心.tem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杨慧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j],20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