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黔之驴》(第1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doc

合集下载

(秋)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9 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doc

(秋)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9 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doc

(秋)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 19 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2
、分析驴、虎两个寓言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
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

而要正确理解这
译全文,找出难理解字词句。

事的人蔽林间窥之:躲
点拨:虎:动作:见、窥、近、遁、视、近、荡倚冲冒
语言:技
虎--------
形象。

勇于出击
示故事的寓意
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与驴的关系的角度: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驴技穷
是否“文不对题”?
讽的是像驴那样的人。

能写出
程,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的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9课 黔之驴 课件(36张PPT)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9课 黔之驴  课件(36张PPT)

解释下列红色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稍出近之 (渐渐)(靠近)
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名作动)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名作状)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只,仅)
尽其肉,乃去
古义:( 离开 ,距离)
(吃光)
今义:( 往 )
辨析积累(一词多义 )
以为 者
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把……当作)
• 貌似“庞然大物”, • 其实“黔驴之技”, • 最终命丧虎口
• 虎:
• 动作 心理 神态
愚蠢无能 徒有其表 外强中干
谨慎小心 狡猾大胆 果断顽强,
概述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和深刻寓意:
这则寓言叙述了机智勇敢的老虎吃掉 “庞然大物”外强中干的驴子的故事。
告诫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 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 得胜利。
骇:害怕
以为:认为
甚:特别。
然:然而、但是。
往来:来来往往地。 者:表示揣度的语气。
有一天,驴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 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将要咬自己, 十分恐惧。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 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终:终究、始终。 益:渐渐 益:更加。
(老虎)逐渐地听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 它,在他前后走动,但始终不敢搏击(驴)。 (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态度更为随便, 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 一撞它、冒犯它。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
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蹄:用蹄子踢。名词做动词。 计:盘算 因:于是 断:咬断 尽:动词,吃尽。 乃:才 去:离开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黔之驴》课件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黔之驴》课件 苏教版
中语言的准确传神,了解寓言这一文体 知识。 5、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自读
自学指导1: 1、逐字逐句地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圈出生字词。 2、读顺句子,标出停顿,及有疑问处。 3、准备下面的范读比赛。
范读
要求:
1、读者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听者听清语句间停顿,纠正字音。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 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 知。
在很多寓言故事中,驴最初的形象 是吃苦耐劳、踏实能干的,但自从柳宗 元写了《黔之驴》之后,它就变成了蠢
驴,这一形象被世人笑了一千多年.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 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
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 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所以 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 倡导者和奠基人。合称“韩柳”。韩柳 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 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 家”。
柳宗元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 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 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 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 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庞然大物
体型大而笨重的东西,也指貌 似强大而实则虚弱的东西.
• 1、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把握本文深刻含义。
• (1)解读《三戒》序言,把握本文深刻含义:
【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 或依势以干非其类〔3〕,出技以怒强〔4〕,窃时以肆暴〔5〕, 然卒迨于祸〔6〕。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 戒》。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黔之驴》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黔之驴》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黔之驴》21.《黔之驴》【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噬sh :咬,食。

狎xi :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遁d n:逃走。

窥:暗中察看。

好h 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宠然:巨大的样子。

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是“以之为神”的省略。

蔽:隐蔽。

稍:副词,渐渐。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他日:另一天,有一天。

骇h i:害怕,惊惧。

以为且噬己:认为将要咬自己。

且,将要。

然:然而,但是。

往来:走来走去,来来回回。

异能:特殊本领。

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子轻侮或戏侮的样子。

荡,碰撞;倚,依靠;冲,冲击;冒,冒犯。

不胜sh ng怒:非常恼怒。

胜,禁得住,不胜,不能承受。

计之:盘算这件事。

之,指上文所说驴生气了只能踢的情况。

跳踉li ng:跳跃。

去:离开。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儿本领已经使完了。

庞然大物:形容很大很笨的一些东西。

现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又称“柳柳州”。

生于长安,九岁时因避战乱,曾随祖父辗转到夏口(今湖北武汉市)、九江、长沙等地,切实体验到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他以后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影响很大。

少年时即因文章而有“奇名”。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

后来在朝中任职,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集团。

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州刺史的属官),刘禹锡等七人也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

他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游历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诗文名篇。

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备受折磨,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黔之驴》说课稿

《黔之驴》说课稿

《黔之驴》说课稿一、说教材《黔之驴》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动物世界”为主题展开。

《黔之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藐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的方法.(3).情感目标:理解本文老虎惧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形式的诵读,学会翻译文言文并理解本文寓意.(2).教学难点: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方法.理解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成语.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同学们学过很多有关动物的成语吧?你们还记得哪些呢?(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它们都来自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简短而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这样的故事。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19课《黔之驴》(共44张PPT)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19课《黔之驴》(共44张PPT)
• 评价: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1111111111 一,和韩愈并称为“韩柳”。
★走近柳宗元
一种文学体裁,以故事的形式 或拟人手法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常 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柳宗元的寓言,继承了先秦诸子 的寓言短小精悍,寓哲理于形象的传 统,并有所发展。他的寓言善用各种 动物拟人,抓住某一特性予以夸张, 以寄寓哲理,讽刺政敌,抨击社会丑 恶现实。代表作《三戒》借麋、驴、 鼠嘲讽“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 类”的人物。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
害怕 逃跑 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
将咬
但是
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
渐渐
始终
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
更 怒,蹄之。
能承受
用蹄子踢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 因此 盘算 只、仅 于是
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咬断 吃尽 才离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诵读训练,强化积累
《黔之驴》柳宗元
黔无驴,……虎见之,……莫相知。 他日,……然往来视之,……稍 近,……虎因喜,……乃去。
编演要求:
学习小组内合作,最后挑选三人, 一人念旁白,另两人分别扮演驴和老 虎。表演前要仔细揣摩角色的心理、 动作和神态特征,努力再现作品的精 彩画面。老虎的心理活动用内心独白 的形式表达出来。
心理
动作
畏 1、以为神 驴 2、莫相知
3、以为且噬己也
识 驴
4、觉无异能者 5、终不敢搏
吃 6、技止此耳 驴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远遁 往来视之 又近出前后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跳踉大阚,断其喉,尽 其肉,乃去
文中写虎动作的词 (从中选择一组试作赏析)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说课稿新人教版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黔之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藐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理解文言文.2. 教学目标<<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的方法.(3).情感目标:理解本文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和本文启发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寓意.3.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1).教学重点:多形式的诵读,学会翻译文言文并理解本文寓意.确立依据:课文篇幅短小,句式紧凑,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兴趣浓,多次诵读后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大意.本文启发了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所以把诵读和理解寓意作为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方法.理解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成语.确立依据: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是学生作文常用的方法,同时,词汇的积累也很重要,所以把本文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对成语的理解作为本文的难点.二.说教法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学生自主合作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1.诵读法:\'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贯穿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以达到教学目的.2.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三.说学法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地学习.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2.一对一互译课文.3.以答问方式背诵课文,以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寓意.四.说教学程序:1.导人新课.2.作者简介.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勾画读不准的词语.4.让学生提出不懂读的词语,师生共同合作解决阅读障碍.5.请一到三位同学阅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指出读不对的地方.6.读完课文后.请大家分组讨论文章翻译.不懂翻译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7.请1--2位同学完整的翻译一下课文.8.课文写老虎从畏驴,识驴.吃驴这个过程中,用了哪些语句描写老虎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9.课文描写老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刻画出老虎的什么心态?10 .相比之下.黔驴之技有哪些?11.故事的寓意在哪里?12.如果你是那头驴,在老虎面前你会怎样做?13.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2).用黔驴技穷,庞然大物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3).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11 .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黔之驴》课文详细注释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黔之驴》课文详细注释

《黔之驴》课文详细注释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注释】黔(qián):地名,当时指今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

好(hào):喜欢。

者:代词,……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

船,文中是“用船”的意思,名词作状语。

至:到。

则:却。

之:代词,它,代指驴。

庞然:巨大的样子。

以为神:即“以之为神”,把它当做神。

蔽:隐蔽,躲藏。

窥:偷看。

稍:渐渐。

慭(yìn) 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相知: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

【段析】交代了黔驴的来历,开篇即言“黔无驴”,又因为“好事者”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至则无用”,便把它放在山脚下。

这就把驴送到了老虎出没的场所,为老虎和驴的相见准备了条件,也为故事设置了一个得以合理发展的背景。

“庞然大物”是老虎对驴的最初评价。

“蔽林间窥之”表明老虎做事谨慎,不轻易冒险。

“稍出近之”写老虎试探性地接近驴,写出了老虎小心翼翼的神态。

“愁愁然”照应“蔽林间窥之”。

第一段:写驴的来历以及老虎初见驴的心态。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骇:害怕。

遁:逃走。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将要咬自己。

且,将。

噬,咬。

甚:很。

恐:害怕,恐惧。

然:可是,但,却。

异: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者:表假设的语气,相当于“……似的”。

益:渐渐,更。

习:习惯。

终:始终。

搏:对打,搏斗。

益:更加。

狎(xi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荡倚冲冒:摇晃依偎,冲击顶撞。

不胜怒:忍不住恼怒。

不胜,不禁、不能承担。

蹄:文中是用蹄子踢的意思。

因:因而。

计之:考虑这件事。

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技止此耳:本领不过这样罢了。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黔之驴》学案1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黔之驴》学案1

《黔之驴》学案学习目标1.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故事的深刻寓意。

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难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2.作者作品简介: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

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

《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对疑难的生字词注音释意;2.小组选代表朗读课文;3.老师范读课文。

4.全班齐读课文。

三、串译全文(请同学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必要时老师补充课文注释。

)1.一词多义:以为神 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且噬己也 ___________________2.词类活用:①船载以入 _________________②蹄之 _________________四、问题探究1.概括文章两个自然段的大意,弄清课文结构。

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2.找出文中表现虎、驴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词语。

3.老虎是怎样逐步认识驴并把它吃掉的?驴与虎的关系变化。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黔之驴》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黔之驴》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黔之驴》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黔之驴》的主要内容,领会其中的寓意。

2. 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黔之驴》的主要内容,领会其中的寓意。

2. 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准备:1. 课文《黔之驴》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问:你们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了解的地方吗?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黔之驴》,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学习材料,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课堂讨论(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知识点。

2. 提醒学生要注意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课文《黔之驴》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寓意?二、深入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黔之驴》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可以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2.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知识点。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黔之驴》(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黔之驴》(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黔之驴》(第1课时)教
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记住重点字词的意思与用法并能翻译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学习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教学重点】记诵重点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学习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知识链接】
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二次批阅评价(等第)时间:年月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黔之驴》(第2课时)教
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1.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2.引导学生从老虎和驴的角度理解故事深刻寓意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从老虎和驴的角度理解故事深刻寓意
二次批阅评价(等第)时间:年月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十九黔之驴课件1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十九黔之驴课件1苏教版

本文是一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结构短小,主人 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多用 借喻手法,借用含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 事,对现实加以讽刺或说明一定的道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 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 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 往 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 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 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情节再现
情节再现


以为神

蔽林窥之

情节再现
一 鸣 大骇 远遁 以为且噬己 甚恐
情节再现
往来视之 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不胜怒 蹄之
稍近 益狎 荡倚冲冒
技止此耳 跳踉大口阚
情节再现
情节再现
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
庞然大物,以为神慭慭 驴大虎惧 然,莫相知
大骇,远遁,以为噬己 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穷 一鸣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被虎吃掉
不胜怒
技止此耳
蹄之
断其喉,尽其肉
庞然大物,善于 怪叫,蹄踢,装 腔作势,借以骇 人,是一个虚有 其表、实际无能 的蠢物。
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 前,存有戒惧心理;反 应迅速,行动灵活,谨 慎小心,善于观察,反 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 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 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 于死命,是一个机智、 勇敢的形象。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黔之驴》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黔之驴》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黔之驴》21.《黔之驴》【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噬sh :咬,食。

狎xi :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遁d n:逃走。

窥:暗中察看。

好h 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宠然:巨大的样子。

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是“以之为神”的省略。

蔽:隐蔽。

稍:副词,渐渐。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他日:另一天,有一天。

骇h i:害怕,惊惧。

以为且噬己:认为将要咬自己。

且,将要。

然:然而,但是。

往来:走来走去,来来回回。

异能:特殊本领。

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子轻侮或戏侮的样子。

荡,碰撞;倚,依靠;冲,冲击;冒,冒犯。

不胜sh ng怒:非常恼怒。

胜,禁得住,不胜,不能承受。

计之:盘算这件事。

之,指上文所说驴生气了只能踢的情况。

跳踉li ng:跳跃。

去:离开。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儿本领已经使完了。

庞然大物:形容很大很笨的一些东西。

现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又称“柳柳州”。

生于长安,九岁时因避战乱,曾随祖父辗转到夏口(今湖北武汉市)、九江、长沙等地,切实体验到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他以后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影响很大。

少年时即因文章而有“奇名”。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

后来在朝中任职,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集团。

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州刺史的属官),刘禹锡等七人也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

他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游历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诗文名篇。

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备受折磨,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9课《黔之驴》ppt课件(1)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9课《黔之驴》ppt课件(1)
语文课件
9、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解词 :因,因此。之,代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 能踢的情况。止,只,仅。
译文: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 “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10、因
去。
• 解词:因,于是。跳踉,跳跃。 吃光。乃,才。去,离开
,怒吼。尽,
• 译文:于是老虎一下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 驴子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
荡倚冲冒
4、跳踉、断、尽、去 干脆利落、志得意满。
语文课件
请用词语概括虎的形象:
机智勇敢 细心机警 大胆谨慎 工于心计
语文课件
3.找出文中描写驴子的词并概括驴的形象。
庞然大物 形体 一鸣 声音 蹄之 绝招
黔驴之技
貌似强大 本质虚弱 外强中干 蠢笨无能
语文课件
黔驴之“技”
一鸣;一蹄 形象写出驴在“庞然”
语文课件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解词:好,喜欢。船,用船,“载”的宾语“之” 省略。以,连词,相当于“而”。
译文:黔地没有驴子,有一位爱多事的人用船载 运了一头驴到黔地。
、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 解词:则,却。“放之”后省介词“于”,之, 代词,代驴。 • 译文: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 山下。
语文课件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解词:之,代词,代驴。然,……的样子。以为神, “以之为神”的省写,以为,把……当作。
译文: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 把它当成神物。
4、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 相知。
• 解词:避,隐蔽,躲藏。窥,偷看。稍,渐渐。然:形容词 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黔之驴》(第1课时)
教学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记住重点字词的意思与用法并能翻译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学习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教学重点】记诵重点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学习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知识链接】
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读了(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 )
故事情节的展开有着什么作用?出近之
二次批阅评价(等第)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