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惊魂水旅行——试论郑谷的水路行旅诗
奔走惊魂水旅行
奔走惊魂水旅行作者:庞俊梅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5期摘要:郑谷诗名盛于晚唐,被誉为晚唐巨擘,他生当乱世,经历坎坷,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水路行旅诗,通过从水路行旅方面对郑谷的行旅诗进行解读,可对郑谷的水路行旅诗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郑谷;水路行旅作者简介:庞俊梅,女。
(1987--)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研究生,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郑谷(848-909),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据傅义先生的《郑谷年谱》[1]考订,郑谷自咸通六年(865)开始向东南游历,直至天祐元年(904)朱温代唐前夕归隐于宜春北岩别墅,在这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漂泊流寓中,郑谷多在巴、蜀、楚、吴地奔波,记录水路行旅成为其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本文中,笔者将重点对郑谷这段时间水路行旅题材的诗歌进行探讨,以期对郑谷这方面诗歌有一个较为深入了解。
一、一生漂泊水路行据傅义先生在《郑谷诗集编年校注》考证;咸通六年(865),谷外出游学,由均州出发,沿汉水而下,浮长江,过汨罗,至宜春度岁。
七年先春,结伴南游,至湘潭,秋,向东游至庐山,随即到浔阳然后沿江东下,过当涂,经南京,并远游会稽,后折回杭州度岁。
光启元年(885),郑谷携家眷南归,也是泛江出蜀。
他从成都出发,至简州,夏至涪州,秋至万州,前路阻绝,遂留滞峡中近两年。
在这两次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目的的行旅中,诗人都选择了水路出行并非偶然。
唐末战乱,皇帝逃难到蜀中。
诗人为了避乱,随帝迁逃入蜀,但战乱频繁常使陆上交通阻绝,而水路行走则较为安定。
另一方面,相对于陆路交通而言,南方的水上交通更为发达。
被称为蛮夷之地的南方山路崎岖、森林丛生、甚至间有猛兽出没,陆路行旅既不安全,耗时又长。
相反,唐代的重要城市多依水而建,有的地方还设有驿馆,并出现以载客为生的船家,沿江风光秀丽如画,船行方便快捷,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往往选择泛舟而行。
长期的水路行旅使得“水”成为了郑谷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译文及注释】
唐诗鉴赏精选《好事近·湓口放船归》【宋】陆游湓口②放船归,薄暮散花洲③宿。
两岸白蘋④红蓼⑤,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译文及注释】:①好事近:《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
“近”指舞曲前奏,属大曲中的一个曲调。
②湓(pén)口:古城名。
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
汉初灌婴始筑此城。
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浔阳。
为沿江镇守要地。
③散花洲:古战场。
散花洲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以其地为吴王散花滩。
《舆地纪胜》载:“世传周瑜败曹操于赤壁,吴王迎之至此,酾酒散花以劳军士,故谓之吴王散花洲。
”④白蘋(píng):蕨类植物,现代称为田字草、四叶菜,多年生浅水植物。
《尔雅翼》:蘋似槐叶,而连生浅水中,五月有华白色,故谓之白蘋。
有人认为白蘋是水鳖。
⑤红蓼(liǎo):红蓼是长在岸边比较常见的植物。
⑥沽(gū)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⑦菱(líng):水生植物。
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芡(qiàn):鸡头。
《说文》按:花似鸡冠,实苞如鸡首,故名。
生于池沼中的一种一年生大水草,体表有刺,叶圆而大,浮于水面,花茎伸长于水面上,顶生一花,紫色,浆果球形,果内胚乳白粉质,可食用。
[1]白话译文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
两岸色彩醒目的白苹和红蓼,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
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反正一年四季吃的东西不用愁。
等夜宿一晚,第二天又乘风顺流,随意飘荡,不管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创作背景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
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
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全词翻译赏析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出自北宋著名家欧阳修《·湖上朱桥响画轮》浣溪沙欧阳修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译文带有彩绘的的豪华马车经过朱红色的桥,车轮的响声在湖上响起。
春水丰盈的湖面,倒映着柔美的白云。
湖面平静的好像碧绿的玻璃,平滑干净没有灰尘。
春季里昆虫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在花草树木之间,网住春光,留住游人。
花丛中的鸟儿不停地名叫,仿佛在召唤行人。
湖光春色如此诱人,游人游赏到夕阳西斜才无可奈何地离去。
赏析:《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作的一首词,描写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
此词描写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
赏析二:《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作的一首词,描写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
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上片写湖面风光。
首句“湖上朱桥响画轮”,“朱”即红色。
“画轮”即有雕绘的船。
主要写了游客们乘坐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传达出一种喧腾热闹的气氛。
词人通过“朱桥”和“画轮”表现出了湖面上繁华的场面。
其中。
一个“响”字,传达出了热闹的景象。
接着写道:“溶溶春水浸春云。
” “溶溶”即指水盛貌。
“春水”指春天时的湖水,表现出湖水的柔和之感。
“春云”即春天的云,表现出湖上天空的云之舒缓柔美。
这里,词人在一句之中,连续用了两个“春”字,不但强调游湖的时节,更主要体现出游湖的心情快乐。
这里,词人运用了“春水”“春云”两个意象,并用一个“浸”字,写湖水里映出了云的影子,云、水、天空融为一体的整体之美。
上句从整体上写的,接着一句“碧琉璃滑净无尘”,就把视线凝定在湖面上。
“碧”即绿色。
“琉璃”亦作“瑠璃”,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奂。
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淮上渔者_郑谷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淮上渔者_郑谷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淮上渔者_郑谷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淮上渔者唐代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浦浦风一和:浦江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译文无边淮河白浪滚滚,白发渔翁以船为家。
水边轻风阵阵,渔船随处飘流。
老渔夫刚刚钓得的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在荻花从中忙着吹火饮食。
注释白头波:江上的白浪。
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
逐:跟随,随着。
浦:水边,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吹火:生火。
荻(dí):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花呈紫色。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
此诗情理兼备,意境高雅,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表现了渔者生活的乐趣。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描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渔父,以船为屋,以水为家,终日逐水而居,整年出没于江河水面,飘泊不定,饱受江风吹袭,为衣食而奔波劳苦。
其中“白头波上白头翁”连用两个“白头”,是为了强调老渔父如此年纪尚飘泊打鱼,透露出作者的哀叹之意。
写渔人之“渔”,表现了渔者搏击风浪的雄姿,洒脱、利落。
“家逐船移江浦风”写渔人之“归”,对于渔人而言,家就是船,船就是家,故注一“逐”字,有一种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意味。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这两句生活气息浓郁,但于其中也隐隐透出一缕清苦的况味,渔人终日以渔为业,吃到鱼也并非易事。
其中“一尺鲈鱼新钓得”写渔人之“获”,“新钓得”三字完全是一种乐而悠哉的'口吻,其洋洋自得的神情漾然纸上。
“儿孙吹火荻花中。
”写渔者的天伦之“乐”,优美的自然环境烘托了人物怡然的心情。
尤其是一个“吹”字,富有野趣,开人心怀,那袅袅升腾的青白色炊烟,那瑟瑟曳动的紫色获花,再加上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稚言稚语,和着直往鼻孔里钻的鱼香,较为安定的王朝周边地区构成了一个醉煞人心的境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郑谷早年交游与长安求仕时期(懿宗咸通中至僖宗乾符末)。
诗人郑谷最有名的诗
诗人郑谷最有名的诗1、《春阴》【唐】郑谷推琴当酒度春阴,不解谋生只解吟。
舞蝶歌莺莫相试,老郎心是老僧心。
2、《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唐】郑谷入门长恐先师在,香印纱灯似昔年。
涧路萦回斋处远,松堂虚豁讲声圆。
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顾渚一瓯春有味,中林话旧亦潸然。
3、《春暮咏怀寄集贤韦起居衮》【唐】郑谷寂寂风帘信自垂,杨花笋箨正离披。
长安一夜残春雨,右省三年老拾遗。
坐看群贤争得路,退量孤分且吟诗。
五湖烟网非无意,未去难忘国士知。
4、《右省张补阙茂枢同在谏垣连居光德新春赋咏聊》小梅零落雪欺残,浩荡穷愁岂易宽。
唯有朗吟偿晚景,且无浓醉厌春寒。
高斋每喜追攀近,丽句先忧属和难。
十五年前谙苦节,知心不独为同官。
5、《曲江春草》【唐】郑谷花落江堤蔟暖烟,雨馀草色远相连。
香轮莫辗青青破,留与愁人一醉眠。
6、《曲江春草》【唐】郑谷花落江堤蔟暖烟,雨余草色远相连。
香轮莫辗青青破,留与愁人一醉眠。
7、《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唐】郑谷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
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
窗纱迎拥砌,簪玉姑成茵。
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
8、《阙下春日》建章宫殿紫云飘,春漏迟迟下绛霄。
绮陌暖风嘶去马,粉廊初日照趋朝。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秦楚年年有离别,扬鞭挥袖灞陵桥。
9、《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唐】郑谷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
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蘋。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
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10、《东蜀春晚》【唐】郑谷如此浮生更别离,可堪长恸送春归。
潼江水上杨花雪,刚逐孤舟缭绕飞。
11、《蜀中春日(一作雨)》【唐】郑谷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蚁酒冲愁肺,却忆渔蓑覆病身。
何事晚来微雨后,锦江春学曲江春。
12、《春夕(一作日)伴同年礼部赵员外省直》【唐】郑谷锦帐名郎重锦科,清宵寓直纵吟哦。
《送人东游》原文及赏析
《送人东游》原文及赏析《送人东游》原文及赏析1送人东游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译文荒弃的营垒上黄叶纷纷飘落,你心怀浩气、远志告别了古塞险关。
汉阳渡水急风高,郢门山朝阳之下景象万千。
江东亲友有几人正望眼欲穿,等候着你的孤舟从天涯回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相见,举杯畅饮以抚慰离人的愁颜。
注释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指远游之志甚坚。
《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汉阳渡:湖北汉阳的长江渡口。
郢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即荆门山。
江:指长江。
几人:犹言谁人。
孤棹:孤舟。
棹:原指划船的一种工具,后引申为船。
何当:何时。
樽酒:犹杯酒。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离颜:离别的愁颜。
赏析此诗写送别,“浩然离故关”一句确立了诗的基调,由于离人意气昂扬,就使得黄叶飘零、天涯孤棹等景色显得悲凉而不低沉,因而慷慨动人。
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虽是在秋季送别,却无悲秋的凄楚。
全诗意境雄浑壮阔,慷慨悲凉,有秋景而无伤秋之情,与人别而不纵悲情,毫无作者“花间词派”婉约纤丽的文风。
诗人在秋风中送别友人,倍感凄凉,对友人流露出关切,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意境悲凉雄壮,情真意切,质朴动人。
关于此诗的发端,清人沈德潜曰:“起调最高。
”(《唐诗别裁》)按首句,地点既傍荒凉冷落的古堡,时令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此时此地送友人远行,那别绪离愁,的确令人难以忍受。
然而次句诗思却陡然一振:“浩然离故关”——友人此行,心怀浩气而有远志。
气象格调,自是不凡。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两句互文,意为: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门山。
初日,点明送别是在清晨。
汉阳渡,长江渡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郢门山,位于湖北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
两地一东一西,相距千里,不会同时出现在视野之内,这里统指荆山楚水,从而展示辽阔雄奇的境界,并以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为友人壮行色。
《堤上行三首》原文及赏析
《堤上行三首》原文及赏析《堤上行三首》原文及赏析1堤上行三首[唐] 刘禹锡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作品赏析【注释】:《堤上行》三首大约写于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即长庆二年(822)到长庆四年。
第一首活象一幅江边码头的写生画: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
可以想见这个江边码头是个人烟稠密、估客云集的热闹所在。
前两句诗为我们展示了江南水乡风俗画的完整背景。
三、四两句,描绘近景,增强了画面感,画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江边晚渡图。
“日暮行人争渡急”中的“争”字和“急”字,不仅点出了晚渡的特点,而且把江边居民忙于渡江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以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来。
诗人写黄昏渡口场面时,还兼用了音响效果,他不写人声的嘈杂,只用象声词“幽轧”两字,来突出桨声,写出了船只往来之多和船工的紧张劳动,使人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将诗情与画意揉在一起,把诗当作有声画来描绘。
诗人很善于捕捉生活形象:酒旗、楼台、樯橹、争渡的人群、幽轧的桨声,动静相映,气象氤氲,通过优美的艺术语言把生活诗化了。
含思宛转,朴素优美,而又别具一格。
《堤上行》的第二首重在描写长江两岸的风俗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诗写入夜时堤上见闻。
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渺茫。
“烟波”二字,把迷蒙的夜色和入夜时的江景写得很美。
在静态的景色描绘之后,继而写出江边堤上歌声四起,相和相应,打破了静夜的沉寂。
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呢?诗人用一句诗作了概括:“《桃叶》传情《竹枝》怨”,都是巴山楚水人民爱唱的民歌。
句中的“情”和“怨”,很值得体味,可以想见,这歌声对遭贬谪、受打击的诗人来说,自然会牵动自身的“情”与“怨”的,这也是“含思宛转”之处。
诗的结句高妙,有意境。
“水流无限月明多”是写眼前所见之景,切合江边和夜色。
《送客之江西》郑锡唐诗鉴赏
《送客之江西》郑锡唐诗鉴赏送客之江西郑锡乘轺奉紫泥,泽国渺天涯。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堂处,知君路不迷。
郑锡诗鉴赏郑锡为大历时期的诗人。
他于唐代宗宝应二年(763 )登进士第,大历年间在朝任职,曾任礼部员外郎,与李端、司空曙等著名诗人都有交往。
这首诗是送人出使并省亲的。
对于行人来说,在春光明媚时节奉使江南,无疑是一次游历的好机会,况且又可以顺路探亲,一举两得,实乃好事。
故这首诗里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缠绵的情调。
一、二两句说明他此行的使命和去向。
轺,使者乘坐的车辆。
紫泥,古人书信用泥封,泥上加盖印章,皇帝的诏书用紫泥,这里即指诏书。
第一句等于说:他是奉朝廷之命去出使的。
到哪里去呢?泽国渺天涯,是到那遥远的水乡泽国去。
唐代从长安到江西,先走陆路,经商洛,出武关,到襄阳,然后即可乘船,经汉水,下长江。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三、四句设想他在大江中行船的情景。
九派,长江流至九江,分成九道支流,所谓江到浔阳九派分(皇甫冉诗句)。
春天桃花水发,长江水位很高,看上去好象置身于水的世界一样。
九派春潮满,虽然不加夸张,但春潮涌动,江水浩渺的景象历历在目。
而在这浩瀚无边的水的世界里,一叶孤舟正在暮雨中缓缓飘浮。
江面的阔大正衬托出行人的孤单。
诗人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别情,而别情已在景中。
这一联对仗工整,状物入微。
沈德潜说:著雨则帆重,体物之妙,在一低字。
(《唐诗别裁》卷十一)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上一联是从大处着眼,这一联是从细处落笔;上一联侧重于行程,这一联则侧重于玩赏。
江南的春光美,江南的春意浓。
草深二句,化用了梁朝丘迟的文句,但显得更为流畅明丽。
最后两句说到此行尚可顺道省觐父母,当不致因留连风光而耽误行程。
全诗写得轻快流丽,富有生气,乃送别诗中的佳作。
古诗《郑燮·江晴》原文赏析
古诗《郑燮·江晴》原文赏析古诗《郑燮·江晴》原文赏析古诗《郑燮·江晴》原文赏析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江晴》二首,今选其一。
据王锡荣《郑板桥集详注》:“这两首诗作于焦山。
”查《郑板桥集》所附《年表》载:“1735,(雍正) 十三年乙卯,四十三岁。
读书镇江之焦山。
”次年中进士。
可见此诗是板桥中进士前所作。
板桥中进士前几年,曾多次在焦山读书,并有不少诗作和家书提到此事,其中能悟出最早至焦山时间的为《游焦山》诗。
诗中有“老去依然一秀才”句,而板桥是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二十四岁时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四十岁时中举人的,可见临近中举之前就已“游焦山” 了,再前则不见记载。
以此推算,此诗当作于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之间,或是中举之前不久,或是中举之后准备会试中进士之前。
今扬州博物馆藏郑燮扇面书此诗,落款云:“乾隆乙酉,书似蔚起年学兄正。
板桥郑燮。
”乾隆乙酉是1765年,板桥已七十三岁,并于年底去世,显然这不是作此诗之年,而是书此诗赠人之年。
焦山,在江苏镇江市东北,屹立大江之中,与西北的金山对峙,并称金焦,向为江防要地。
古名樵山,相传东汉末处士焦先隐此,因名焦山。
南宋岳飞、韩世宗曾驻此抗击金兵。
有定慧寺、华严祠、三诏洞等名胜。
明白了此诗写作的大致时间和地点,再结合诗的内容看,所写“江”即长江,“山” 即焦山,“望江楼” 即在江岸望江中焦山时所见山上下临大江之雄伟建筑。
由此可知这首五绝写的是夏日观江上骤雨初晴的焦山晚景,故题为《江晴》。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雷鸣阵阵,大雨急来,落个不休,原来清晰的江面,顿时烟雾朦胧,一片迷茫。
这正是夏日常有的气候和景象。
原来屹立江中的美丽的焦山因“雾裹”而再也看不见了。
既说“山疑失”,可见原来不但有山,而且清晰可见,只是现在才消失了。
一个“疑”字正生动地写出了“雾裹山”、山顿失的情景。
这既是以山写雾,又是以雾写山,明写雾,暗写山,一石二鸟。
【古诗文阅读】钱澄之《夜归》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钱澄之《夜归》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
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路遇
钱澄之
江上霜飘吹起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属于。
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破阵飞。
追水林峦行丧失,离村灯火望中微。
犬声出屋舂声歇,知有人开竹里扉。
1.颔联两句,描绘了诗人路遇所看见的□□和□□的两方面景色。
(2分后)
2.下列各项中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及两句,写下诗人在深夜的秋风之中,乘舟归家,心情紧迫。
b.最后一联情景,与“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境相似。
c.诗中整体表现了诗人归隐生活,表明出来萧散淡泊、恬淡自然情趣。
d.整首诗歌,语言冲淡疏朗,娓娓道来,朴实之中充满了韵味。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追水林峦行丧失”一句展开赏析。
(3分后)
作者简介
钱澄之(1612―1693),明末清初诗人,安徽桐城(今枞阳县)人。
清亡后削发为僧,后出家辞官,过归隐生活。
这首路遇诗写下出外夜晚归家的情景,萧散淡泊,妙造自然,
隐士风度呼之欲出。
参考答案:
1.天空;水面(2分后)
2.a(从全诗描写的情况看:表现的是诗人闲适之情,而非追切)(3分)
3.诗人运用尼涅静为动的表现手法,整体表现出舟行水上,两岸山峦林木迎面而来的情景。
山峦林木,原本就是静景,诗人却写下它们贩卖着冲着流水而去,又逐渐远去,将乘舟所
见的景物写下得多样而生动。
(如从乘舟的角度分析,则就是化动为静,不写下舟行,却写下山峦林木而去,也恰当)(3分后)。
晴 舟 诗词释义
《晴舟》是明代罗洪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罢官归后访同游,心事谁为不系舟。
今日逢君江上路,月明歌棹动眠鸥。
释义如下:
•罢官归后访同游:诗人罗洪先在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之后,寻找昔日的友人一同出游,表达出对友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心事谁为不系舟:此处“不系舟”是一个典故,源自《庄子·逍遥游》,常用来比喻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即虽已罢官归乡,但还有许多心事未能如“不系舟”般得到解
脱。
•今日逢君江上路:今天在江边的路上与朋友不期而遇,描述了偶然相聚的情景,带有欣喜之情。
•月明歌棹动眠鸥:明亮的月光下,船桨划动的声音惊动了原本安睡的水鸟(眠鸥),这里的环境描写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江上夜景,也寓含着诗人与友人月下泛舟、畅叙情怀的愉快心情。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罢官后追求闲适生活,以及在自然景色中寻得心灵慰藉的心境。
孟浩然《入峡寄弟》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入峡寄弟孟浩然(唐代)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译文先前我和你们,读书不常出门。
不曾冒过激流的危险,哪理会坐不垂堂的古训。
从这次出来游历江湖,艰辛困苦难以一一述陈。
峡中往来的旅客疲弊不堪,幸赖大禹开凿之功至今犹存。
两岸峭壁耸立起上千座险峰,湍急的水流在万条壑谷涌奔。
我来这里总共才几天,没有一夜不听到猿的啼声。
江边宿息时归思依依,船只行进中落魄失魂。
明月峡中泪水沾湿了衣裳,原野的鹡鸰使人断肠伤神。
离得太远星星也难相聚,晚秋季节露水越来越深。
趁着先生顺流直下南楚,写下这首诗寄给家乡亲人。
注释入峡:指进入长江诸峡入蜀。
峡:指长江流经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险隘地带,其中最著名的有巫峡、巴峡、明月峡等。
弟:指孟洗然、孟邕等。
作者曾和他们一起隐居读书,都胸怀大志,感情很深。
尔:一作“汝”。
湍险:指在急流中行船的危险。
湍:急流。
垂堂言:指古谚“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汉书·司马相如传》),意思是富家子弟懂得自爱,不坐堂前檐下,以免房上的瓦掉下来砸伤自己。
垂堂:靠近堂屋檐下。
因檐瓦坠落会击伤人,故以喻危险的境地。
行旅:旅客。
弊:困,疲乏。
禹功:大禹开凿三峡之功。
大禹治水,疏通江河,传说他开凿黄河三门峡,连同长江三峡也附会为他所开凿。
潈(cóng):众水相入交会之处。
凡:只是,不过是。
几宿:几次过夜。
浦(pǔ):水口,江边。
摇:一作“思”。
摇动,这里作引动。
归恋:归家之思恋。
失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躯体,失梦魂意为梦中魂归故乡。
明月峡:在今湖北巴东。
峡口南岸壁高四十丈,壁上有圆孔,形如满月。
鹡鸰(jí líng)原:比喻兄弟。
鹡鸰:一作“脊令”,鸟名。
郑谷生平简介及诗歌鉴赏
郑谷生平简介及诗歌鉴赏生平简介郑谷,字守愚,宜春(今属*西)人。
光启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
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
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
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席上贻歌者郑谷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郑谷诗鉴赏古代宴席上,往往要备乐,用歌唱或演奏来劝酒、助兴。
这首诗从题目看,当是诗人在一次宴席上赠给演唱者的。
第一联“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九衢是指都市中四通八达的街道。
从下面两句看,这一都市当在北方,有人以为即指唐代京城长安。
清歌指清脆悦耳的歌声(亦可指没有伴奏的独唱)。
倒,斟酒。
金壶,精致名贵的酒器。
这两句诗,采用了由远而近、由外及内、步步递进的艺术手法。
天空,一轮明月;地上,万家灯火;街市上行人车马来来往往。
展现的是一幅繁华都会的景象。
接着便是一座高楼的外景,明月的清辉照着高楼,照着它周围盛开的鲜花。
画外音,是声声动人心弦的歌声。
再接下去就是:“酒楼上,灯红酒绿,年轻的歌女在演唱;一曲之后,便是一番斟酒、敬酒、举杯、言笑..这两句把时间、地点、环境、宴席、歌者、听者,乃至歌助酒兴的欢悦气氛都表现出来了。
写得词简意丰,有虚有实,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又给人以想象飞翔的空间。
不过,更精*的还在诗的第二联“座中亦有*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歌,愈听愈动情;酒,愈饮愈有兴。
结果,歌声更比酒“醉”人。
所以三、四两句不言酒而单写歌。
而且妙在诗人不是对歌者或歌声进行描绘。
也不是直接抒发对歌声有怎样的感受。
鹧鸪,是指当时流行的《鹧鸪曲》。
据说鹧鸪有“飞必南翥”的特*,其鸣声象是“行不得也哥哥”。
《鹧鸪曲》就是“郊鹧鸪之声”的,曲调哀婉清怨。
为这个曲子所写的词,也大多抒发相思别恨的。
诗人为什么还没听《鹧鸪》情已怯了呢?这颇使人寻味。
尽管诗人在开头二句极力描绘了春风夜月、花前酒楼的京国之春,从后二句中自称“*南客”,就可以见出诗人的思乡之心,早已被歌声引发了。
朱熹《水口行舟二首》译文及鉴赏答案
朱熹《水口行舟二首》译文及鉴赏答案《水口行舟二首》是由朱熹所创作的,诗中这样描写景色,正隐示了诗人心情从恬静到激动的过程,使诗不是如一般的写景诗单独地停留在写景上。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水口行舟二首》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水口行舟二首》宋代: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水口行舟二首》译文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
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外面的景色究竟变得怎样?今天天一亮,我赶紧卷起船篷仔细观看,原来一点没改,那青山,那绿树,还是郁郁苍苍。
两岸层叠的山峦绿树重重,一派青苍;春天秀丽的山峰无比寂静,绿水也静静地流淌。
一只小船冲破了烟波驶去,它要驶向何方?传来阵阵杜鹃啼鸣,在两岸的山中回荡。
《水口行舟二首》注释⑴水口:在福建邵武东南,古称闽关,宋置水口寨。
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
⑵扁舟:小船。
雨一蓑:穿着蓑衣站在雨中。
⑶夜如何:一夜的风浪不知要造成怎样的后果。
如何,怎样。
⑷试:尝试。
卷(juǎn):翻开。
⑸”绿树多“一作”绿水多“⑹层峦:重叠的山岭。
⑺棹:划船的桨。
这里代指小船。
⑻鶗鴃:即杜鹃。
在春暮始鸣,初夏而止,声如“不如归去”。
《水口行舟二首》创作背景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 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
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削职。
韩胄党羽胡、沈继祖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请加少正卯之诛”。
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
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
《水口行舟二首》赏析宋代理学家的诗,往往纯粹说理,陈腐可厌,用语则俚俗不堪,常被后世攻讦。
朱熹的诗,虽然也讲理,但经常能寄情于景,寓理于趣,清巧绵密,令人喜爱。
郑谷诗词全集
郑谷诗词全集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石门山泉——【唐】郑谷一脉清泠何所之,萦莎漱藓入僧池。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崖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随。
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皇子陂。
渭阳楼闲望——【唐】郑谷千重二华见皇州,望尽凝岚即此楼。
细雨不藏秦树色,夕阳空照渭河流。
后车宁见前车覆,今日难忘昨日忧。
扰扰尘中犹未已,可能疏傅独能休。
送田——【唐】郑谷九陌低迷谁问我,五湖流浪可悲君。
著书笑破苏司业,赋咏思齐郑广文。
理棹好携三百首,阻风须饮几千分。
耒阳江口春山绿,恸哭应寻杜甫坟。
送进士吴延保及第后南游——【唐】郑谷得意却思寻旧迹,新衔未切向兰台。
吟看秋草出关去,逢见故人随计来。
胜地昔年诗板在,清歌几处郡筵开。
江湖易有淹留兴,莫待春风落庾梅。
送进士王驾下第归蒲中——【唐】郑谷失意离愁春不知,到家时是落花时。
孤单取事休言命,早晚逢人苦爱诗。
度塞风沙归路远,傍河桑柘旧居移。
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
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唐】郑谷归去宜春春水深,麦秋梅雨过湘阴。
乡园几度经狂寇,桑柘谁家有旧林。
结绶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
灞陵桥上杨花里,酒满芳樽泪满襟。
送进士韦序赴举——【唐】郑谷丹霞照上三清路,瑞锦裁成五色毫。
波浪不能随世态,鸾凰应得入吾曹。
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
预想明年腾跃处,龙津春碧浸仙桃。
寄献狄右丞——【唐】郑谷逐胜偷闲向杜陵,爱僧不爱紫衣僧。
身为醉客思吟客,官自中丞拜右丞。
残月露垂朝阙盖,落花风动宿斋灯。
孤单小谏渔舟在,心恋清潭去未能。
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唐】郑谷予名初在德门前,屈指年来三十年。
自贺孤危终际会,别将流涕感阶缘。
止陪鸳鸯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
平昔苦心何所恨,受恩多是旧诗篇。
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唐】郑谷官舍种莎僧对榻,生涯如在旧山贫。
酒醒草檄闻残漏,花落移厨送晚春。
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奉使行高邮道中》阅读题及答案
《奉使行高邮道中》阅读题及答案
奉使行高邮①道中(之一)
党怀英②(金)
野云来无际,风樯岸转迷。
潮吞淮泽小,云抱楚天低。
蹚跲③船鸣浪,联翩路牵泥。
林鸟亦惊起,夜半傍人啼。
【注】①高邮:今属江苏,南宋时为淮南东路高邮军治所,隔楚州与金朝的山东东路、山东西路相望。
②党怀英:金代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③蹚跲:拟声词,船行进过程中发出的声音。
21.据《归潜志》卷八记载,党怀英曾向赵秉文传授诗法说:律诗最难工,须要工巧周圆。
首联
与尾联,两词遥相呼应,形成首尾圆合的严谨格局,体现了作者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2分)
22.简析颔联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5分)
参考答案:
21、转迷夜半(各1分)(答野云和林鸟给1分,答迷和啼给1分,答风和惊风和啼给1分)
22、吞抱采用了比拟的表现手法(1分),描摹出潮水吞没高邮湖,南方天空云合天低的壮观场景,气魄宏大。
(2分)。
诗人以淮泽为小,以楚天为低,显示了身为大金重臣雄视汀南的豪迈气度;此联境界阔大,也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胸襟。
(2分)如果单单,答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不给分;若答从视觉的角度描摹,与颈联的听觉描摹,形成描写角度上的变化有致(1分)。
全景勾勒淮水风急浪涌和楚地(南方)云笼四野的壮阔气势(1分)。
李白《横江词六首》赏析
李白《横江词六首》赏析李白《横江词六首》赏析横江词李白【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其二】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其三】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其四】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其五】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其六】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简:《横江词》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主要是写横江的地势险峻,气候多变,长江风浪大且恶。
六首诗中处处流露出李白北上的急切和恶劣天气下不可渡口北上的惆怅与焦虑。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语言也像民歌般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横江词》也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晚唐诗人皮日休说过:“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
”注释:⑴横江:横江浦,安和县东南,古长江渡口。
⑵道:一作“言”。
⑶一风三日吹倒山:一作“猛风吹倒天门山”。
三日:一作“一月”。
⑷汉:一作“楚”;连:一作“流”。
⑸峭帆:很高的船帆。
⑹浙江:此指钱塘江。
⑺来:一作“东”。
⑻海云生:海上升起浓云。
⑼月:一作“日”。
⑽蹙:驱迫。
回:倒流。
⑾公无渡河:古乐府有《公无渡河》曲,相传朝鲜有个“白首狂夫”渡河淹死,其妻追赶不及,也投河自尽。
自尽前唱哀歌道“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当奈公何!”创作背景:对于这组诗创作背景的看法,学界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上海复旦大学及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李白诗选》,均据此诗中“郎今欲渡缘何事”一语,认为“郎”乃古时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因此推定此诗乃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初出蜀时所写。
李协民则认为这组诗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秋李白由南陵奉诏赴京途中所作,诗中“显示当时李白初受玄宗信任,急欲上到西秦为玄宗效力,大展宏图”,而“白浪如山”的横江,却阻挡了去“西秦”的道路,可望而不可及,最急人,诗人把急切欲渡的心情写到了十二万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奔走惊魂水旅行
——论郑谷的水路行旅诗
摘要:郑谷诗名盛于晚唐,被誉为晚唐巨擘,他生当乱世,经历坎坷,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水路行旅诗,通过从水路行旅方面对郑谷的行旅诗进行解读,可对郑谷的水路行旅诗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郑谷;水路行旅
郑谷(848-909),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据傅义先生的《郑谷年谱》①考订,郑谷自咸通六年(865)开始向东南游历,直至天祐元年(904)朱温代唐前夕归隐于宜春北岩别墅,在这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漂泊流寓中,郑谷多在巴、蜀、楚、吴地奔波,记录水路行旅成为其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本文中,笔者将重点对郑谷这段时间水路行旅题材的诗歌进行探讨,以期对郑谷这方面诗歌有一个较为深入了解。
一、一生漂泊水路行
据傅义先生在《郑谷诗集编年校注》考证;
咸通六年(865),谷外出游学,由均州出发,沿汉水而下,浮长江,过汨罗,至宜春度岁。
七年先春,结伴南游,至湘潭,秋,向东游至庐山,随即到浔阳然后沿江东下,过当涂,经南京,并远游会稽,后折回杭州度岁。
光启元年(885),郑谷携家眷南归,也是泛江出蜀。
他从成都出发,至简州,夏至涪州,秋至万州,前路阻绝,遂留滞峡中近两年。
在这两次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目的的行旅中,诗人都选择了水路出行并非偶然。
唐末战乱,皇帝逃难到蜀中。
诗人为了避乱,随帝迁逃入蜀,但战乱频繁常使陆上交通阻绝,而水路行走则较为安定。
另一方面,相对于陆路交通而言,南方的水上交通更为发达。
被称为蛮夷之地的南方山路崎岖、森林丛生、甚至间有猛兽出没,陆路行旅既不安全,耗时又长。
相反,唐代的重要城市多依水而建,有的地方还设有驿馆,并出现以载客为生的船家,沿江风光秀丽如画,船行方便快捷,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往往选择泛舟而行。
长期的水路行旅使得“水”成为了郑谷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
江水、湖水、峡水……不断地出现在诗人的行旅诗歌中,这些水,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物,已经成为诗人
①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53-285.
情感承载物,是诗人漂泊江湖的象征。
如“苍苍无问处,烟雨遍江蓠”(《蜀江有吊》)中的蜀江就承载着诗人对于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愤恨。
二、满目南方景与风
虽然水路行旅就意味着长期的奔波跋涉,但是漫长的奔走生涯也意味着和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
这种触及既能陶冶诗人的情操心灵,也能提升诗人的审美情趣,自然而然地激发出诗人的创作欲望。
郑谷一生漂泊近四十年,其诗中自然也不乏以自然景象为题材的作品。
可以说,郑谷的这类诗歌正是唐代南方各流域沿岸风光的诗意写照,他第一次入蜀,途经嘉陵时嘉陵江景是“细雨烟凄凄,人稀江日西”(《嘉陵》)。
当然长期的漂泊也使作者对于异乡的风土民情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郑谷三次入蜀,两次出峡,其诗中有众多地方记录着巴蜀的独特风情。
《蜀中春日》写蜀中人在海棠风后,挑菜而食。
郑谷诗中还写巴蜀乡民喜歌善舞的习性:“村落人歌紫芋间”(《蜀中诗三首》其一)喜品茶也是巴蜀人的风气,郑谷在《峡中赏茶》就详细的记录了巴人制茶、品茶的过程:“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
三、物著我色俱生悲
郑谷长期漂泊奔避,羁旅异乡,时世之悲和生世之愁尤其强烈。
这些经历使诗人在写景咏物、记录风俗之时,往往将自己强烈的悲情愁苦融入其中。
因此,郑谷所描摹的沿岸风光,风土民情往往都具有一种悲剧特征。
异地的风俗民情,本来给人以新奇独特之感,但在诗人眼里,扣人心弦的竹枝歌只能勾起诗人的思乡泪;山清水秀、民风质朴的巴蜀之地,也成了“穷巴”、“瘴村”。
翻阅郑谷的诗集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对于“雨后无端满穷巷,买花不得买愁来”的苔钱(《苔钱》),“直疑风起夜,飞去替行云”的檎花(《水林檎花》)之类的纤小细弱物象有着一种特别的喜好。
这些物象或四处飘零,或无根可依,这与诗人的命运似乎有着某种契合,从而成为诗人的吟咏对象。
当然,郑谷的诗歌中还有众多早已被赋予悲剧意味的意象。
例如郑谷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鹧鸪》诗就沿用“鹧鸪”的这一传统的悲剧意象,借鹧鸪的啼叫写自己羁旅相思之愁,极为传神,被人呼为“警绝”。
①此外,在诗中比比皆是的“夕阳”、“秋风”、“残月”,都是为历代诗人所共同传唱的悲剧意象。
在构建悲剧意象群的过程中,最引人瞩目的还要算诗人郑谷对于那些不具有悲剧意味的意象的悲剧化解读。
作为生于唐季的诗人,那些象征繁华、生命初生的意象在他眼中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悲剧色彩。
代表盛唐气象的富贵艳丽牡丹也只能“却得蓬蒿力,
①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49-1350.
遮藏见太平”(《牡丹》)。
那象征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日图景,诗人也往往将其与“愁”字、“寒”字等联系在一起,“春愁肠已断”(《嘉陵》)、“春寒锦浦西”(《锦浦》)给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幅清冷萧条,让人内心不禁感觉寒冷悲哀的春景。
四、结语
郑谷的诗歌在晚唐乃至五代宋初都有极大影响,然而,前人在评价郑谷的诗歌时,往往以“格卑”评其诗,这样的评价有失公允。
本文深入探讨晚唐诗人郑谷在长期的奔走惊魂中,对秀丽如画南方风物的悲剧化独特解读,从而得出郑谷以行旅诗为代表的诗歌中悲凉萧索的气象是时代使然,“格卑”一说并不属实,末代风骚郑谷堪当“晚唐巨擘”之名。
参考文献
[1]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M].上海: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崔霞.清婉·浅切·悲凉——郑谷诗歌风格略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3):77-79.
[3]陈清云.郑谷诗歌自然意象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5):355-358.
[4]刘秀芬.郑谷诗歌的悲剧特征论[J].中州学刊,2003,(3):65-67.
[5]舒越.晚唐诗人郑谷及其蜀中诗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