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大题题型汇编
2014北京生物一模汇编
2014北京高考生物一模选择汇编1.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A.叶绿体基质中将C3还原为糖 B.突触前膜向胞外释放神经递质C.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结合生成水 D.植物根细胞逆浓度吸收矿质离子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都有磷脂双分子层C.都具有选择透过性D.都主要由膜蛋白实现功能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B.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1.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与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的活动C.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mRNA D.细胞内产生的CO2 进入内环境2.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细胞通过表面的蛋白质接收来自其他细胞的信号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相同的两个子代DNAD.细胞的生理功能减退和紊乱引起细胞衰老2.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3个B.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45小时C.实验开始的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D.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2.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DNA→RNA→氨基酸B.内质网膜→囊泡膜→高尔基体膜C.性激素→下丘脑,性激素→垂体D.生长素→果实发育,生长素→发芽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12345024681012时间(d )干重(m g /m L )12345024681012时间(d )低光强高光强干重(m g /m L )3.研究者探究不同光强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 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4北京各区高三一二模生物试题分类整理
2014年北京各区一、二模生物试题分类整理(按照北京考试说明的知识点顺序整理)1.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1.(丰台1模)下列基本单位对应有误..的是A.核酸:核苷酸B.酶:氨基酸C.人体:细胞D.进化:种群1.(东城2模)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葡萄糖B.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脂肪C.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D. 生物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是蛋白质1.(朝阳2模)下列叙述对应有误..的是A.载体蛋白:可帮助一些物质顺或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并参与控制物质进出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D.含目的基因的T-DNA:可插入核基因组内并一定使目的基因表达1.(丰台2模)下列物质所含元素对应错误..的是A.叶绿素:镁B.纤维素:磷C.性激素:碳D.生长素:氢1.2细胞结构与功能1.(东城1模)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都有磷脂双分子层C.都具有选择透过性D.都主要由膜蛋白实现功能1.(西城2模)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B.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C.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即为主动运输D.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特异的蛋白分子有关2.(丰台2模)真核生物中,下列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有氧呼吸中利用O2生成H2O B.CO2的固定和还原C.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牵引染色体D.DNA的复制和转录1.3细胞增殖与分化2. (东城2模)若连续分裂的细胞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则细胞内A.处于分裂期时会大量利用T与U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每个起点都多次起始C.染色体的数目与DNA分子的数目始终保持相同D.严格的调控机制保证了细胞周期的有序运行1.(朝阳1模)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B.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C .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D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1.4细胞代谢2.(西城1模)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B .细胞中ATP/ADP 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 .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 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 .检测CO 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2.(东城一模)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 2浓度及植物CO 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3个B .绿色植物CO 2吸收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45小时C .实验开始的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D .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 TP 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1.(海淀1模)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消耗ATP 的是A.叶绿体基质中将C 3还原为糖B.突触前膜向胞外释放神经递质C.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结合生成水D.植物根细胞逆浓度吸收矿质离子3.(海淀1模)研究者探究不同光强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 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4北京高三海淀二模生物(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生命活动中,一般不发生细胞分化的是A. 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 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培养获得大量抗体D. 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马铃薯茎尖获得脱毒苗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 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 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 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3.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①常基因纯合细胞②突变基因杂合细胞③突变基因纯合细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SPL蛋白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
不同植物的SPL蛋白结构不同,但均有一个大约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结构相同的功能区,可识别并结合到某些基因的特定区域。
SPL基因最初是从植物花序cDNA(由mRNA逆转录形成)文库中得到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SPL是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B. SPL基因能在花序细胞中表达C. SPL可催化特定基因的翻译过程D. SPL在不同绿色植物中功能差异较大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某组织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B.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以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C. 制作泡菜时密封坛口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增殖D. 在适宜的高渗溶液中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二、非选择题29. (16分)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__________结合,将________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年高三一模生物试题.以下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加的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的活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细胞内产生的进入内环境.以下对于细胞呼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种子萌生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显然变化.细胞中的比值降落可促使细胞呼吸.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检测产生可判断乳酸菌能否进行细胞呼吸.以下对于越野滑雪竞赛时运动员的内环境稳态调理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运动员大批出汗致使血浆内抗利尿激素韵含量降低.竞赛中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升.严寒刺激惹起下丘脑产生喜悦并分泌有关激素.内环境稳态调理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调控.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衰的昆虫。
在食品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添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据此做出的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检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在、小麦含水量时米象危害较重.在℃、含水量时米象种群数目开始降落.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挪动.以下对于生物学实验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检测细胞中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响.察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盐酸办理根尖可使细胞简单分开.粗提取是利用与二苯胺在加热条件下反响呈蓝色.利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先配制标准样液.(分)研究者以零落酸水公正常的野生型玉米幼苗和零落酸缺点型突变体玉米幼苗为资料,丈量玉米茎和根在不一样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以以下图所示。
请剖析回答:()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作用,每种激素的作用除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发育期间、激素的作用部位外,还与有关。
()由图可知:在水分适合条件下,零落酸促,。
在缺水条件下,零落酸茎的生长,同时根的生长;零落酸的这种作用,有益于植物。
()已知乙烯对根的生长有克制作用。
研究者提出假定:零落酸对根生长所产生的作用,是经过克制乙烯合成而实现的。
2014北京顺义高考二模生物(含解析)
顺义区2014届高三第二次统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 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 RNA是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2.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是定向的B.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改变3. 某课题组研究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不含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的一组实验是对照组B. 激素类似物甲促进微型月季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μmol/LC. 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一定有抑制作用D. 在1~100μmol/L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微型月季生根都有促进作用4. 下列关于在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脂肪的鉴定中用于洗去浮色B. 在微生物接种时用于消毒双手C.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用于配制解离液D. 在提取DNA时用于溶解DNA、析出其他杂质5. 下图表示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获取生长激素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表示转录过程,其模板是mRNAB. ②中若出现接触抑制可用胰蛋白酶处理C. 上述结果说明人和动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 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可用同种限制酶二、非选择题29. (18分)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呈递抗原的过程。
(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1)吞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形成了吞噬体,吞噬体与_________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性。
2014北京房山高考二模生物(含解析)
房山区2014年高三年级生物教学检测(4月)一、选择题(每题6分,30分)1. 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糖类物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B. 磷脂是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脂质C. ATP和RNA中均有腺嘌呤和核糖D. 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功能一定相同2. 下图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B. ③过程中最终合成的物质相同C. 催化①②过程中所需的酶相同D. ②③过程中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氨基酸3. 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次性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加B. 病毒再次入侵人体→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清除病毒C. 短时间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维持正常D. 炎热刺激→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收缩4.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获得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B.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取单个细胞C. 筛选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D. DNA连接酶将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起来5.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和原理等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细菌的遗传物质B. 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尿素分解细菌C. 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D.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用解离液使细胞分散开二、非选择题29. (16分)大花黄牡丹是我国西藏特有的濒危植物,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其种子具有休眠特性。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解除其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大花黄牡丹种子分成五组,置于5℃冰箱保湿冷藏,分别保存0、20、40、60、80天后进行萌发测试。
测试方法为,从各组处理结束开始测试,每5天统计各组种子的萌发率,共测6次,结果如图A所示。
【VIP专享】2014北京朝阳高考二模生物(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生物第二次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叙述对应有误的是A. 载体蛋白:可帮助一些物质顺或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并参与控制物质进出C.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D. 含目的基因的T-DNA:可插入核基因组内并一定使目的基因表达2. 右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 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 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C. 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D. 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3. 下列关于生命体中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螺旋藻(一种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B. DNA分子的解螺旋,使螺旋化的染色体变成丝状的染色质C.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D. 高温使某食物蛋白的螺旋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酶水解而易消化4.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自然生态系统(N2/N1)×100%的值一般介于10%~20%之间B. 若N6全部来自于N4,则蜣螂未获得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C. 当某种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此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 散失的热能重新用于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或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使发酵受影响B.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需借助于显微镜C. 只要生物材料中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就可直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D. 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细胞提取物,若产生蓝色变化即表明有RNA存在二、非选择题29. (18分)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
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2014年海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卷答案2014.5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生物部分参考答案
2014.5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C
2.D
3.D
4.B
5.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29.(每空2分,共16分)
(1)受体信息(或“信号”)
(2)测量并记录抑制抑制作用增强(或“抑制作用更显著”)
(3)生长素含量增加
(4)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5)合成
30.(18分)
(1)DNA(或“基因”)(1分)
(2)不同(2分)核糖体(2分)
(3)①氮源(1分)蛋白质和核酸(2分)
②尿嘧啶(2分)
③没有合成(2分)底部(1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2分)
(4)如右表(3分)
注:1组与2组可整组互换位置,但全部填写正确才可得分。
31.(16分)
(1)(生物)群落(1分)分解者(1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分)(2)①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灭菌(2分)
②高于(或“大于”)(1分)杨半分解叶(2分)
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2分)
(3)蚯蚓(1分)(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2分)
1。
2014海淀高考生物二模
2014海淀高考生物二模一、选择题1.(6分)下列生命活动中,一般不发生细胞分化的是()A.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培养获得大量抗体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马铃薯茎尖获得脱毒苗2.(6分)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3.(6分)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①正常基因纯合细胞②突变基因杂合细胞③突变基因纯合细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6分)SPL蛋白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不同植物的SPL蛋白结构不同,但均有一个大约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结构相同的功能区,可识别并结合到某些基因的特定区域.SPL基因最初是从植物花序cDNA (由mRNA逆转录形成)文库中得到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SPL是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B.SPL基因能在花序细胞中表达C.SPL可催化特定基因的翻译过程D.SPL在不同绿色植物中功能差异较大5.(6分)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某组织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B.用龙胆紫染液染色以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C.制作泡菜时密封坛口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增殖D.在适宜的高渗溶液中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满分50分)6.(16分)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结合,将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3)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乙烯通过促进来影响根生长.(4)研究者将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来影响根生长.(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影响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实现的.7.(18分)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1)依据真核细胞中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①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l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 标记的核糖核苷酸为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说明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8.(16分)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处理.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最为喜好.由此说明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A、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错误;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B错误;C、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动物细胞培养获取大量的抗体,没有涉及细胞分化,C正确;D、马铃薯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D错误.故选:C.2.【解答】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A错误;B、炎热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B错误;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血糖稳定,C错误;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3.【解答】假设正常基因为A,突变基因为a.染色体片段发生交叉互换后,每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分别为A和a.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这样细胞中出现4条染色单体,分别含有基因A、a、A、a的4条染色单体.到有丝分裂末期,这些染色体平均加入不同的细胞中,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两个A可同时进入到某一细胞中,③两个a可同时进入另个细胞中,可以是②A和a进到某一细胞中.故选:D.4.【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均有一个大约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结构相同的功能区”可知,SPL蛋白不一定是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SPL基因最初是从植物花序cDNA(由mRNA逆转录形成)文库中得到的”可知,花序细胞中含有SPL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即SPL基因能在花序细胞中表达,B正确;C、SPL蛋白是一类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可识别并结合到某些基因的特定区域,可见其可催化的是特定基因的转录过程,C错误;D、SPL在不同植物中功能类似,都是调控基因的转录,D错误.故选:B.5.【解答】A、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因此可以用缩脲试剂检测某组织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A 正确;B、龙胆紫溶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因此可以用龙胆紫染液染色以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变化,B正确;C、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制作菜时密封坛口的目的是促进乳酸菌的增殖,C错误;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应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将植物细胞壁除去,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满分50分)6.【解答】(1)乙烯和生长素都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发挥作用时都需要通过与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测量并记录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由第一组分别与2、3组实验对比可得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抑制根的生长;第4组与2、3组实验对比可得: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抑制作用增强.(3)据图分析,ACC的浓度越高,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所以可得出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含量增加来影响根的生长.(4)在培养液中加入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阻断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根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乙烯不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来影响根生长.(5)由以上实验结果推测,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影响根生长.故答案为:(1)受体信息(或“信号”)(2)测量并记录抑制抑制作用增强(或“抑制作用更显著”)(3)生长素含量增加(4)生长素的极性运输(5)合成7.【解答】(1)蛋白质是基因控制合成的,而真核细胞中基因位于细胞核内,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科学家据此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不同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核糖体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3)①15NH4Cl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细菌利用碳源和氮源来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②核糖体核苷酸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因此应用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为作为原料.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均为“重”核糖体,说明大肠杆菌被侵染后,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底部,说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4)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即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分别与细菌DNA、噬菌体DNA混合,观察是否有杂交带.若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则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后有杂交带形成,与细菌DNA混合后没有杂交带形成.具体如下表: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故答案为:(1)DNA(或“基因”)(2)不同核糖体(3)①氮源蛋白质和核酸②尿嘧啶③没有合成底部新合成的噬菌体RNA(4)如下表8.【解答】(1)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蚯蚓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蚯蚓能改良土壤的成分,有利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①设计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灭菌;②据表可知,半分解叶的量比未分解叶的量多,说明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大于对未分解叶的消耗量;表格中,蚯蚓对杨半分解叶最多,说明蚯蚓对杨半分解叶最喜好,根据表格可知,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形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故答案为:(1)生物群落分解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①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灭菌②高于杨半分解叶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3)蚯蚓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2014北京市丰台高三(二模)生物
2014北京市丰台高三(二模)生物一、选择题1.(6分)下列物质所含元素对应错误的是()A.叶绿素:镁B.纤维素:磷C.性激素:碳D.生长素:氢2.(6分)真核生物中,下列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有氧呼吸中利用O2生成H2OB.CO2的固定和还原C.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牵引染色体D.DNA的复制和转录3.(6分)有关生命系统稳态维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一定程度→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维持该激素含量相对稳定B.大量HIV侵入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受损→内环境稳态无法维持C.摄食过咸→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减少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D.河流轻微污染→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河流中的群落无明显变化4.(6分)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该菌株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B.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但植株细胞中可存在同源染色体C.三倍体西瓜基本无籽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已改变,故属于染色体变异D.遗传病在家族每代人中均出现,若只在一代人中出现则不属于遗传病5.(6分)肠道病毒71型(EV71)可引起幼儿手足口病.利用抗EV71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检测EV7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给小鼠注射EV71后,可获得能产生抗EV71抗体的浆细胞B.将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置于清水中,更容易获得杂交瘤细胞C.两个浆细胞融合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因而细胞分裂十分旺盛D.杂交瘤细胞能分泌抗体但具有癌变特征,因而只能体外培养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6.(16分)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长和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拟南芥中转入基因E可使其细胞中GA含量降低(突变体),结果如图.(1)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均为植物激素.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的微量有机物.将基因E导入野生型拟南芥的细胞中,该基因是否整合到上是获得稳定遗传的突变体的关键.(2)由图1可知,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处理和干旱处理后,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由此可知,GA含量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若想确定突变体植株的耐盐和抗干旱的能力与基因E有关,可利用技术进行检测,以确认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3)研究者发现,成熟种子中高含量的ABA使种子休眠;萌发的种子释放大量GA会降解ABA,同时GA能抑制ABA的作用,促进种子萌发,由此可知GA和ABA在调控种子萌发和休眠这一生理效应中的作用.由图2可知,野生型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填“高于”或“低于”)突变体拟南芥,其原因是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拟南芥中GA和ABA的含量分别是.(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GA含量与拟南芥抵抗逆境生存能力有关,GA还可通过影响细胞中的ABA信号途径调控植株生长状态,所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7.(18分)研究者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完成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见下表.组别1组2组3组4组培养条件培养液中氮源(无放射性)14NH4Cl 15NH4Cl 15NH4Cl 14NH4Cl 培养液中碳源(无放射性)12C﹣葡萄糖13C﹣葡萄糖13C﹣葡萄糖12C﹣葡萄糖添加的放射性标记物无无35S﹣氨基酸14C﹣尿嘧啶操作和检测核糖体放射性检测无无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用温和的方法破碎细菌,然后使用密度梯度离心离心后核糖体位置轻带重带 A(1)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和蛋白质,前者是以大肠杆菌的分子为模板合成的;由第1组和第2组结果可知,核糖体位于重带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成分含有.(2)以35S﹣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若将第3组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入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核糖体的放射性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细胞其他部位出现放射性,由此推断,第3组结果中核糖体放射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3)若用T4噬菌体侵染第2组的大肠杆菌,然后放在第4组的实验条件下继续培养,请推测:①短时间内,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均是在第2组大肠杆菌原有的核糖体上合成,则表中A对应的核糖体位置应更多地集中在(填“轻带”或“重带”).②随着时间延长,离心后出现多条核糖体带,若位于重带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则说明14C﹣尿嘧啶会出现在分子中;培养时间越长,该类分子与(填“大肠杆菌”或“T4噬菌体”)的DNA单链形成杂交分子的比例越大.(4)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8.(16分)研究者发现,人体鼻腔中的嗅觉细胞(又称嗅觉神经元)产生了特化结构﹣﹣纤毛,这些纤毛表面存在蛋白A,该蛋白能和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结合.(1)产生嗅觉的反射弧中嗅觉细胞属于.嗅觉神经元特化产生的纤毛是一种细胞突起,该种突起属于嗅觉神经元的.为嗅觉神经元产生兴奋供能的细胞结构主要是.(2)研究者只针对嗅觉细胞进行研究,很快就找到了控制蛋白A的所有基因.这样做明显缩小了研究范围,因为嗅觉细胞已经发生,控制蛋白A的基因会在这些细胞中,从而产生不同种类的嗅觉细胞.(3)研究者发现人类能够辨别的气味约1万种,蛋白A却仅有1000种,控制蛋白A的基因在每个嗅觉细胞只表达一种.由此推测,蛋白A作为细胞膜上的可与挥发性有机物结合,它们需要才能共同识别某一种气味,产生兴奋,传到高级神经中枢,从而使人类对多种多样的气味形成不同的嗅觉.(4)嗅上皮是由嗅觉细胞组成的,狗的嗅上皮总面积约为人体嗅上皮总面积的34倍,由此可知,狗比人类嗅觉灵敏度高的原因可能是.生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解答】A、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A正确;B、纤维素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P,B错误;C、碳是构成性激素的重要元素,C正确;D、氢是构成生长素的重要元素,D正确.故选:B.2.【解答】A、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与还原氢结合产生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B、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发生在膜上,B错误;C、中心体无膜结构,C错误;D、真核细胞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不发生在膜上,D错误.故选:A.3.【解答】A、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一定程度,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正确;B、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和呈递抗原,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大量HIV侵入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受损,使得内环境稳态无法维持,B正确;C、摄食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错误;D、河流轻微污染,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下,河流中的群落无明显变化,D正确.故选:C.4.【解答】A、诱变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即由于碱基对增添、缺少或替换而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B、多倍体如四倍体植物的单倍体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确;C、培养三倍体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D、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显性遗传病可能在家族每代人中均出现,只在一代人中出现,也可能是遗传病,可能是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生殖细胞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引起,D错误.故选:D.5.【解答】A、给小鼠注射EV71后,EV71作为抗原,可引发小鼠的体液免疫,可获得能产生抗EV71抗体的浆细胞,A正确;B、将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融合需要灭活的病毒诱导,B错误;C、浆细胞不分裂,两个浆细胞融合后细胞仍不分裂,C错误;D、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也可以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D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6.【解答】(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由图1可知,经盐处理和干旱处理后,突变体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突变体由于导入了基因E,故GA含量较低,由此可知,GA含量低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3)由图2可知,随着ABA浓度的增加,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迅速降低,说明野生型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低于突变体拟南芥,其原因是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拟南芥中GA含量低,ABA含量高.(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GA含量与拟南芥抵抗逆境生存能力有关,GA还可通过影响细胞中的ABA信号途径调控植株生长状态,所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故答案为:(1)显著影响(或:调节作用)染色体(或:核DNA)(2)突变体低DNA分子杂交(3)相互拮抗(或:相反)低于GA含量低,ABA含量高(4)相互作用共同调节7.【解答】(1)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rRNA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由第1组(14NH4Cl、12C﹣葡萄糖)和第2组(15NH4Cl、13C﹣葡萄糖)结果可知,核糖体位于重带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成分含有15N和13C.(2)以35S﹣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35S﹣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若将第3组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入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核糖体的放射性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说明具有放射性的蛋白质能从核糖体和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3)①短时间内,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均是在第2组大肠杆菌(15N、13C)原有的核糖体上合成,新合成的蛋白质含有15N和13C,因此表中A对应的核糖体应更多地集中在重带.②14C﹣尿嘧啶是合成RNA分子的重要成分;该RNA分子是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培养时间越长,该类分子与T4噬菌体的DNA单链形成杂交分子的比例越大.(4)根据题干信息“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完成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研究”可知,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或: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和RNA的作用).故答案为:(1)rRNA DNA 15N和13C(2)翻译具有放射性的蛋白质(或:多肽)从核糖体和rRNA的复合物上脱离(3)①重带②RNA(或:mRNA;mRNA和tRNA)T4噬菌体(4)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或: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和RNA的作用)8.【解答】(1)产生嗅觉的反射弧中嗅觉细胞属于感受器.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部分,嗅觉神经元突起的是嗅觉神经元的树突,线粒体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嗅觉细胞是已分泌的细胞,在分化的细胞中,基因有选择性的表达.(3)根据题意,蛋白A的作用是识别气味分子,故是细胞膜上的受体,气味分子需要与受体相互结合发挥作用.(4)根据题意,狗的嗅上皮总面积约为人体嗅上皮总面积的34倍,既狗的嗅上皮面积大于人类嗅觉细胞,从而使狗比人类嗅觉灵敏度高.故答案为:(1)感受器树突线粒体(2)(细胞)分化选择性表达(3)受体相互组合(4)狗的嗅上皮面积大于人类嗅觉细胞(或:蛋白A、受体)数量和种类多,识别不同气味的受体组合方式多。
2014年北京市高考模拟生物遗传大题精选
2014年北京市高考模拟生物遗传大题海淀期末42.(8分)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问题:(1)对实验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F 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0:3,据此推测节瓜的性别类型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其遗传方式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定律。
(2)若第一对基因以A 、a 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 、b 表示,第三对基因以C 、c 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一F 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
实验二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为验证上述推测,分别将实验一F 1正常株、实验二F 1正常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植株测交,实验一F 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F 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___。
西城期末24.(12分)人眼球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主要症状是眼前黑影飘动并伴有视力缓慢下降,一般在40岁以上发病,常有家族史。
在某个连续传递三代的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家族中(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第1代发病情况不详,第2~4代共有7人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请分析回答:(1)依据遗传系谱图推断,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2)经研究发现,此眼病患者的转甲蛋白(TTR )空间结构异常,提取III-1和III-2的DNA ,通过 技术扩增TTR 基因,实现TTR 基因的特异性扩增的关键是设计合理的 。
P纯合全雌株×F 1正常株126全雌株25正常株87F 2纯合全雄株全雄株26实验一:P纯合全雌株正常株×F 1全雌株65正常株61全雌株33正常株95F 2实验二:图15 图1 健康男性 健康女性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Ⅰ ⅡⅢ Ⅳ? ?(3)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发现,III-2的TTR 基因序列仅有T1(图2)一种,而III-1的TTR 基因序列有T1和T2(图3)两种。
北京西城区2014届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一模生物试题1.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与地是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地活动C.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mRNA D.细胞内产生地CO2 进入内环境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地叙述正确地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B.细胞中ATP/ADP地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地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3.下列关于越野滑雪比赛时运动员地内环境稳态调节地叙述中,不正确地是A.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内抗利尿激素韵含量降低B.比赛中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地含量升高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D.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地调控4.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地昆虫.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地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长率(r m)地影响,如右图所示.据此做出地分析不正确地是A.调查小麦中米象地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B.在300C、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危害较重C.在25℃、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D.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地叙述不正确地是A.检测细胞中蛋白质地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盐酸处理根尖可使细胞容易分开C.粗提取DNA是利用DNA与二苯胺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呈蓝色D.利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先配制标准样液29.(16分)研究者以脱落酸水平正常地野生型玉米幼苗和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玉米幼苗为材料,测量玉米茎和根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地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作用,每种激素地作用除取决于植物地种类、发育时期、激素地作用部位外,还与有关.(2)由图可知: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脱落酸促,.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____茎地生长,同时____根地生长;脱落酸地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____ .(3)已知乙烯对根地生长有抑制作用.研究者提出假设:脱落酸对根生长所产生地作用,是通过抑制乙烯合成而实现地.为检验这种假设,选用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幼苗为实验材料,实验组需用一定浓度地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含量.若检测结果是,则支持上述假设.30.(18分)在转B基因(B基因控制合成毒素蛋白B)抗虫棉商品化地同时,棉虫对毒素蛋白B产生抗性地研究也正成为热点.请分析回答:(1)棉虫对毒素蛋白B地抗性增强,是在转B基因抗虫棉地作用下,棉虫种群中抗B基因地____地结果.为减缓棉虫种群对毒素蛋白B抗性增强地速度,可以在抗虫棉田区间隔种植.(2)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D基因控制合成)可抑制昆虫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使害虫减少进食而死亡.研究者将同时含B基因和D基因地导入棉花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棉.与只转入B基因地转基因棉相比,棉虫种群对此转基因棉抗性增强地速度减缓,其原因是.(3)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地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其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①植株I相关基因位置如图1,该植株自交,F1中长纤维不抗虫植株地基因型为,能够稳定遗传地长纤维抗虫植株地比例是____.②植株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3:l,则植株H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填图2中编号).③植株III自交,F1牲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植株III产生地配子地基因型为____.(4)从防止抗虫基因污染,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地角度分析,理论上可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细胞地____(选填选项前地符号). 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核糖体31.(16分)赤霉病是由雪瘸镰刀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地,广泛发生在小麦等粮食作物上.雪腐镰刀菌代谢产生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分子式为C15H20O6)严重影响禽畜生产和人体健康.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微生物与雪腐镰刀菌地细胞结构类似地是(选填选项前地符号).a.酵母菌b.醋酸杆菌c.毛霉d.乳酸菌e.大肠杆菌(2)为探究DON地致畸性是否与细胞地染色体变异有关,可向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地DON,在培养箱中保温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地.(3)某同学为筛选专一降解DON地菌,配制了下列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①为实现筛选目地,步骤I所使用地培养基配方中,应去除并加入.②为实现目地菌地分离和计数,步骤II所使用地培养基中还应加入制成平板,采用地接种方法是.③步骤III地目地是____.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一模生物部分答案答案:1——5 D B A C C29. (16分)(1)调节激素地浓度(2)根和茎地生长抑制促进适应缺水环境(3)脱落酸溶液乙烯实验组乙烯含量低于对照组30.(18分) (1)选择基因频率升高非转基因棉(普通棉花) (2)重组DNA分子棉虫对两种抗虫基因同时产生抗性地概率更低(3) ①aa 1/16 ②1 ③A aBD (4)b、c31.(16分)(1)a、c (2)CO2 数目和形态(3)①葡萄糖DON ②琼脂(稀释)涂布法③使分解DON地真菌数量增加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eUts8。
2014北京西城高三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5月二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2014.5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的是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A.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B.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C.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即为主动运输D.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特异的蛋白分子有关答案:C解析过程:细胞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细胞膜的功能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为主动运输,还有可能为协助扩散;T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抗原。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度B.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并不适合该酶的长期保存C.酶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且受pH变化的影响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化学反应答案:A解析过程:酶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度,不能提供能量;酶在低温下活性较低,适于保存;PH过高过低,都可使酶失活,故酶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且受pH变化的影响;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化学反应,正确。
3.B基因在人肝脏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含100个氨基酸的B—100蛋白,而在小肠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由前48个氨基酸构成的B-48蛋白.研究发现,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靠近中间位置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小肠细胞中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 B.B—100蛋白前48个氨基酸序列与B-48蛋白相同C.B-100蛋白和B-48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D.肝脏和小肠细胞中的B基因结构有差异答案:D解析过程:由题意,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靠近中间位置某一CAA 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导致形成B—48蛋白,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B-100蛋白前48个氨基酸序列与B-48蛋白相同,正确;B—100蛋白和B-48蛋白由于氨基酸数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同,正确;说明不同的体细胞都来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DNA 都相同,故肝脏和小肠细胞中都含有B基因,.肝脏和小肠细胞中的B 基因结构相同。
2014北京市昌平高三(二模)生物
2014北京市昌平高三(二模)生物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1.(6分)有关生物学思想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系统都具有运动性的特点B.反馈是维持生命系统稳态的基础C.生命系统都具有特定的基本结构D.生命系统都能进行太阳能的固定2.(6分)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与对应细胞器的功能无关的是()A.染色体复制,核糖体B.纺锤体形成,中心体C.染色体移动,线粒体D.细胞壁形成,高尔基体3.(6分)人类Rh血型是由1号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关其遗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与性别遗传没有关系D.等位基因可能发生交换4.(6分)有关生态学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B.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C.生物富集作用﹣﹣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D.生态系统稳定性﹣﹣“三北”防护林建设5.(6分)有关生命科学技术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PCR技术可用于染色体的扩增B.植物组培技术可用于单倍体育种C.样方法可用于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D.遗传系谱分析可用于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二、填空题6.(16分)正常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当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K+浓度差减小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发挥作用,这种酶可以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1)膜内外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性有关.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2)在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3)比较图2和图3,当Na+和K+浓度差流过Na+/K+﹣ATP酶,将ADP合成ATP,说明ATP的合成与分解反应是反应,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4)生物膜系统的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线粒体内膜上主要完成类似图(填编号)的过程.7.(18分)人的HPRT基因缺陷(HPRT﹣)细胞和小鼠的TK基因缺陷(TK﹣)细胞在HAT培养基中都不能存活.杂种细胞在分裂中随机丢失人的染色体,但保留所有的鼠染色体.因此,利用人﹣鼠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将人类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1)将人的HPRT﹣细胞与小鼠的TK﹣细胞用促进融合,然后培养在培养基(HAT)中,最终筛选出人﹣鼠杂种细胞.(2)将存活下来的杂种细胞进行培养,获得不同的细胞株,用染色后镜检,观察结果如下:细胞株编号 1 2 3 4 5 6所含人染色体编号11,14,17,22 7,11,14,17 5,7,17,21 2,9,11,17 5,17,18,20 2,5,17,19由此可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3)如果要确定人鸟苷酸(UMP)激酶基因所在染色体,应选择UMP激酶缺陷的(填“人”或“鼠”)细胞与相应细胞杂交,这样的方法(填“能”或“不能”)对小鼠的基因进行定位.(4)经过基因测序发现UMP激酶缺陷是因为编码它的基因中部的部分碱基替换造成的,结果可能导致A.转录不能进行B.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缺少部分氨基酸序列C.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增加部分氨基酸序列D.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氨基酸数目不变.8.(16分)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桥本氏病患者体内则产生另外一种抗体,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的球蛋白等,最终引起甲状腺细胞损坏.(1)正常人甲状腺激素(TH)的分泌受分泌的TSH直接调节.当血液中的TH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分泌相关激素.(2)引起Grave病的抗原是,说明该病属于免疫病.这种抗原刺激机体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细胞.(3)甲状腺细胞的损伤除了由抗体引起外,还与效应T细胞有关,由此判断桥本氏病是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4)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可以排除患Grave 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在甲状腺、下丘脑或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增高.病变可能在;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③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生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1.【解答】A、生命系统处于动态平衡,是具有运动性的特点,A正确;B、维持生命系统稳态的基础是反馈,B正确;C、生命系统最基本的是细胞,具有特定的基本结构,C正确;D、生命系统中消费者、分解者等不能进行太阳能的固定,D错误.故选:D.2.【解答】A、染色体的复制包括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B、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其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B错误;C、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正确;D、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B.3.【解答】A、1号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B、一对1号染色体,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1号染色体属于常染色体与性别遗传没有关系,C正确;D、1号染色体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等位基因可能发生交换,D正确.故选:B.4.【解答】A、根据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做到合理放牧,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A正确;B、根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做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B正确;C、生物富集作用是指一些有毒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的原理是物质可循环利用,C错误;D、根据生态系统系统稳定性建造“三北”防护林建设,D正确.故选:C.5.【解答】A、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而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PCR技术不能用于染色体的扩增,A错误;B、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需要利用植物组培技术,B正确;C、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C正确;D、由于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为:“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所以通过遗传系谱分析可用于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6.【解答】(1)由题意知,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这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且需要ATP提供能量,是主动运输方式.(2)分析图1运输Na+和K+的过程图解可知,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3)分析题图可知,当Na+和K+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时,伴随ATP的合成过程,当Na+和K+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时,伴随ATP的水解过程,说明ATP的合成与分解反应是可逆的;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离子流动方向.(4)生物膜系统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可以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因此生物膜系统的分隔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线粒体内膜上还原氢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能量,该过程伴随ATP的合成过程,类似于图2过程.(1)选择(或选择透过)主动转运(或主动运输)(2)空间结构(3)顺可逆离子浓度差(或离子流动方向)(4)分隔2.7.【解答】(1)将人的HPRT﹣细胞与小鼠的TK﹣细胞用PEG(或灭活病毒)促进融合,然后培养在选择培养基(HAT)中,最终筛选出人﹣鼠杂种细胞.(2)将存活下来的杂种细胞进行单克隆培养,获得不同的细胞株,用碱性染料(或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后镜检.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推测,TK基因在17染色体上.(3)如果要确定人鸟苷酸(UMP)激酶基因所在染色体,应选择UMP激酶缺陷的鼠细胞与相应细胞杂交,这样的方法不能对小鼠的基因进行定位.(4)经过基因测序发现UMP激酶缺陷是因为编码它的基因中部的部分碱基替换造成的,结果可能导致B.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缺少部分氨基酸序列和D.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氨基酸数目不变.故答案为:(1)PEG(或灭活病毒)选择(2)单克隆碱性染料(或龙胆紫或醋酸洋红)TK 17(3)鼠不能(4)BD8.【解答】(1)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受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正常人甲状腺激素(TH)的分泌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调节.当血液中的TH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通过反馈调节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2)引起Grave病的抗原是TSH受体,为细胞正常结构,故说明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这种抗原刺激机体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3)甲状腺细胞的损伤除了由抗体引起外,还与效应T细胞有关,说明该病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影响,由此判断桥本氏病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4)桥本氏病患者体内则产生另外一种抗体,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的球蛋白等,最终引起甲状腺细胞损坏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①若血清TSH浓度高,说明垂体正常,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增高.病变可能在甲状腺.②若血清TSH浓度低,说明垂体或下丘脑病变,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垂体.③若血清TSH浓度低,说明垂体或下丘脑病变,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说明垂体正常,故病变可能在下丘脑.故答案为:(1)垂体下丘脑和垂体(2)TSH受体自身浆细胞和记忆(3)体液免疫和细胞(4)低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一二模大题精练1.(16分)研究发现,细胞中分解糖原的糖原磷酸化酶有两种结构形式:活化型酶a 和失活型酶b ,二者能够相互转化(如图1),酶a 能够催化糖原分解,酶b 不能催化糖原分解。
科学家用肝组织匀浆和肝组织匀浆离心后的上清液、沉淀物(细胞质基质在上清液中,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在沉淀物中)进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1)选择肝脏作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肝细胞中富含_____________。
(2)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够促使血糖水平________,其中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表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够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表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据实验三和实验四可推测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最可能存在于________中的某种结构上,这种结构最可能是__________(填“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
(5)在实验一、二、四中均检测到一种小分子活性物质c ,若要证明物质c 能够激活上清液中的酶K ,则实验组应选择的材料及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上清液b.沉淀物c.肝匀浆d.加入物质ce.检测酶a 含量f.检测酶b 含量2.(18分)水稻白叶枯病病菌可使水稻叶片形成病斑导致水稻减产。
研究者将野生稻中找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 转入水稻植株中,培育出抗白叶枯病水稻,对其白叶枯病抗性进行鉴定和遗传分析。
(1)将基因X 与载体结合构建______________,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感病水稻,获得T 0代植株。
(2)用____________稀释白叶枯病菌液,接种于T 0代植株,以_________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M )作为抗病反应参数,以_ 作为感病对照,筛选抗病植株。
(3)选T 0代植株中M 为1%,PCR 鉴定基因X 为阳性的植株种植,收获__________(填“自交”、“杂交”或“测交”)种子种植获得T 1代,对T 1代进行抗病及分子鉴定,其结果如下表所示:百分率(M )株数 PCR 鉴定结果>15% 11 阴性 15~10% 0 - <10%34阳性注:15%为抗感界限据表分析,T 1代的抗病性状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说明T 0代植株为__________。
最早在__________代能够选择到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
(4)T 1代某一植株表现为感病,但PCR 检测为阳性,最可能的原因是插入的基因X______________造成的。
(5)研究人员发现有一转基因水稻植株自交后代的统计结果中,抗白叶枯病植株:不抗白枯叶病植株=15:1,检测其转入的基因X 功能正常,推测转入了两个抗性基因,且两个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___上。
3.(16分)放射线治疗(放疗)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科研人员用T 细胞白血病病人的T 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
(1)正常人体内,T 细胞起源于_______________细胞,最终在_____________(器官)中发育成熟。
细胞凋亡图1 图2糖原磷酸化酶b(失活型)糖原磷酸化酶a (活化型)酶K 酶P 对照0.20.61.01.41.82.22.6E+G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肝匀浆肝匀浆+酶b上清液+酶b少量上清液+沉淀+酶b注:E 代表肾上腺素,G 代表胰高血糖素酶 a 相对含量0.5 1.0 2.0 4.0 6.000细胞百分率(%)凋亡细胞G 1期细胞S 期细胞G 2期细胞放射剂量(Gy )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2)T细胞白血病病人的T 细胞是正常人的几十倍,但其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这是由于其T 细胞______________。
(3)放射线诱导的DNA 损伤能使细胞周期产生暂时的阻滞,研究者探究不同放射剂量对T 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___________,分裂间期分为包括G 1期(蛋白质合成)、S 期(DNA 复制)和G 2期(蛋白质合成)。
据图分析,低于1.0Gy 的放射剂量处理下,细胞凋亡百分率无显著变化,而___________比例增加,推测低剂量射线使细胞周期产生暂时的阻滞,有利于DNA 损伤的______________,细胞周期能正常进行。
大于1.0Gy 剂量的放射剂量处理下,细胞凋亡百分率逐渐变高,说明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细胞凋亡。
4.(16分)为研究某种蛇毒阻遏神经递质的机理,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1) 该蛇毒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
(2) 大鼠的呼吸中枢发出两条传出神经M 和N 支配膈肌收缩。
麻醉条件下切断N ,保留M 完整,(如下图),记录两种不同处理下a 处传出神经表面和b 处膈肌表面的发电频率,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 传出神经M 通过神经—肌肉突触支配膈肌收缩,膈肌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② 切断N ,b 点仍可记录到放电频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注射蛇毒时,a 点的放电频率与b 点的放电频率_______________。
这组实验处理作为整个实验的____________。
③ 注射蛇毒后,a 点的放电频率_________,b 点无放电,此时直接电刺激膈肌仍可记录到放电频率,推测蛇毒最可能阻遏了M 与膈肌间的_________传递。
(3) 为进一步确定蛇毒作用的具体位点,研究者用蛇毒处理传出神经—肌肉标本,直至刺激神经不再引起肌肉收缩时,再用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溶液处理肌肉。
若肌肉收缩,则蛇毒作用于__________,若肌肉不收缩,则蛇毒作用于_____________。
5.(18分)科研人员向野生型拟南芥的核基因组中随机插入已知序列的Ds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导致被插入基因突变,筛选得到突变体Y。
因插入导致某一基因(基因A)的功能丧失,从突变体Y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A的功能。
(1)将突变体Y自交所结的种子用70%酒精_____________处理后,接种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
由于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植物黄花,一段时间后若培养基上的幼苗颜色为绿色,则可确定植物DNA中含有_____________。
(2)统计培养基中突变体Y的自交后代,绿色幼苗3326株、黄色幼苗3544株,性状分离比例接近于__________,这一结果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比例。
(3)研究人员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以检测突变体Y产生的_____________,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由实验结果可知,Ds片段插入引起的基因突变会导致__________致死,进而推测基因A的功能与___________有关。
(4)提取突变体Y的基因组DNA,限制酶切割后用___________连接,依据Ds片段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___________,进一步测定其序列。
6.(16分)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细胞膜的特性,进行了下列实验。
(1)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用___________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个细胞。
(2)将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
(3)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和蛋白质。
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___________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__________。
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
统计___________,结果如图所示。
(4)科学家据此提出两种解释嵌合体形成的假说。
假说一:融合细胞合成了新的膜蛋白;假说二:原有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运动。
①使用___________抑制剂和ATP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融合细胞,均对嵌合体形成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结果否定了假说一。
②在15℃、20℃和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支持。
(5)上述实验表明,细胞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_。
7. (16分)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__________结合,将________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______________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µM)根伸长区细胞长度(µm)1 对照175.12 0.20ACC 108.13 0.05IAA 91.14 0.20ACC+0.05IAA 44.2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__________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乙烯通过促进__________ _来影响根生长。
(4)研究者将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
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根生长(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影响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____________实现的。
8. (18分)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____________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
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
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
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__________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