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2015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采油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及技术,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3. 引导学生掌握油气藏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石油行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采油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石油工程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 油气藏类型及特点- 采油工程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2. 采油技术及其设备- 钻井、完井工艺及设备- 采油方法及设备- 增产措施及设备3. 油气藏动态分析- 油气藏压力、产量分析- 油气藏动态预测- 采收率计算及评价4. 采油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油气藏开发案例- 采油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与总结5. 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智能油田技术- 环保型采油技术- 油气藏高效开发技术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进度如下:第一周:采油工程概述第二周:采油技术及其设备第三周:油气藏动态分析第四周:采油工程案例分析第五周: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1. 题目:采油工程设计
2. 目的: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施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其未来在采油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内容:
(1) 采油地质学基础
分析油藏地质特征,确定采油方式和开采方式。
包括油层分析、油藏分类、储量计算、井位布置等。
(2) 油井工程设计
包括井控设计和完井设计两部分。
井控设计包括井眼轨迹、钻井液、钻头选择等方面;完井设计包括套管、射孔、压裂等技术方面。
(3) 钻井工程
学生需要掌握钻井操作和钻井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习班组制作钻井方案,现场调整方案,执行方案。
(4) 提高采收率
学生需要学习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和技术,了解数值模拟技术的
应用及其方法,掌握评价采收率的基本方法。
4. 考核方式:课程设计作业+ 实验报告+期末论文。
5. 参考书目:
(1) 《采油工程》
(2) 《油井钻完井工程》
(3) 《油田开发技术》
(4) 《油藏物理量测》
(5) 《油田采收率提高技术》。
采油工程在线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在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油气藏的形成、开采原理及采油工艺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我国主要油田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油田的开采技术及差异。
3. 学生能够了解采油工程中涉及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油气藏的开采情况,提出合理的开采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和计算方法,解决采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获取和整合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石油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增强能源危机意识,培养节能环保观念。
2. 学生能够了解采油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树立绿色开采理念。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采油工程,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对能源和工程领域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我国主要油田的分布特点- 油气藏的类型及开采难度2. 采油工程基本原理- 油气藏的压力与驱动方式- 采油方法及工艺流程- 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3. 采油工程数学模型与计算- 油藏渗流方程- 产量预测与优化- 油藏模拟与数值计算4. 采油工程技术与应用- 常规采油技术- 稠油开采技术- 深海油气开采技术5. 采油工程与环境问题- 采油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型开采技术- 石油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第二周:采油工程基本原理第三周:采油工程数学模型与计算第四周:采油工程技术与应用第五周:采油工程与环境问题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采油工程第二版教学设计
采油工程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课程简介本教学设计是针对《采油工程》课程的第二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油田采油工程的探究。
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油田开发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油田开发和生产。
二、教学目标•学习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究油田开发的方法,掌握有效的油田开发和生产技术;•学习基本的地质和油藏工程知识,以便于解决油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问题;•掌握先进油田开发和生产技术,并了解油田综合开发方案。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石油工业1.1 石油工业的概述1.石油的介绍2.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3.石油工业的发展现状1.2 石油的勘探开发1.石油勘探的理论基础2.石油勘探的方式和方法3.石油勘探的实施1.3 石油的加工和利用1.石油加工的原理与技术2.石油加工厂的分类3.石油加工厂的实施第二章采油工程概论2.1 采油工程的基本概述1.采油的定义2.采油的意义3.采油工程的基本环节2.2 油藏基础知识1.油藏的定义及分类2.油藏的重要指标3.油藏的开发潜力2.3 采油工程的基本流程1.采油工程的主要流程2.采油工程流程各环节的技术要求3.采油工程的成本控制第三章勘探与开发技术3.1 采油工程勘探技术1.勘探地质学与勘探技术的发展2.采油工程勘探技术的分类3.2 油藏参数测定1.油藏中各种参数的确定方法2.油藏参数测定的技术方法和仪器3.3 钻井技术1.钻井技术的概述2.钻井设备和工具3.钻井的方法和流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课程讲述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式学习和灵活互动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入手,逐一讲解并实践训练。
2. 实践操作法考虑到本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将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采油生产中的实际操作过程。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评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成果、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
其中实验成果占30%的成绩、课堂表现占40%的成绩、期末考试占30%的成绩。
六、学习资源本教学设计提供了详尽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讲解、实地操作和演示,以及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课堂教案。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方法与技术原理
自喷采油
利用油层本身的能量,使油层内的原油喷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法。其技术原理是充分利用 油层压力,通过油管和采油树等设备将原油举升到地面。
机械采油
利用各种类型的抽油机、抽油泵等设备,通过机械方式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法 。其技术原理是通过抽油机带动抽油泵的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将原油抽汲到地面。
作为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大庆油田的开发历程和成功经验 对于采油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案例详细介绍了大庆 油田的地质特征、开发方案、采油工艺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 的内容。
胜利油田海上开发案例
胜利油田是中国重要的海上油田之一,其海上开发案例具有 独特性和创新性。该案例重点介绍了海上油田开发的地质勘 探、平台建设、钻采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数。
油层分布与厚度
研究油层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 布情况,确定油层的有效厚度 和含油饱和度。
地质构造与断层
地层压力与温度
评估油田的地层压力和温度系 统,为后续的采油工艺设计提
供依据。
采油方式选择与优化
自喷与人工举升
根据油田的地质特征和开发条件,选 择自喷或人工举升的采油方式。
案例分析对课程设计的启示
01
重视实践环节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
更加深入地了解采油工程的实际问题和挑战,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02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地质勘探、开发方案
制定、采油工艺选择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具体时间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任 务而定。学生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采油工程设计指南
采油工程设计第一节完井工程设计一、完井方法1、油藏工程及采油工程对完井的要求列出各方案的井别及数量:采油井、注水井(或注气井)、水平井、丛式井、多底井、观察井及水源井等。
2、井身结构确定1)套管程序的确定根据原始地层压力和破裂压力剖面、注水压力,确定井身结构层次、下深和水泥面返高。
根据采油工程要求确定完井方式、完钻井眼尺寸及油层套管尺寸。
给出套管程序:(1)表层套管:钢级×外径×壁厚(2)技术套管:钢级×外径×壁厚(3)生产套管:钢级×外径×壁厚绘出完井工程示意图。
2)水泥固井根据要求确定注水泥方式(一次注水泥,分级注水泥或管外封隔器注水泥),根据油藏要求确定水泥性能、返高及主要外加剂和外加剂的数量。
3、完井设计根据油藏特性优选完井方法。
①.套管固井射孔完井若采用套管固井射孔完井,生产套管内径应与最大产油量油管相匹配,并要考虑大修和侧钻更新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选择生产套管的尺寸、钢级、强度、壁厚、螺纹连接类型、螺纹密封脂的类型及上扣扭矩。
若尾管完井,则要给出悬挂深度及悬挂方式。
②.裸眼完井确定是采用先期裸眼完井还是后期裸眼完井。
③.割缝衬管完井割缝衬管完井,要确定缝割的形状、缝口宽度、缝眼排列形式及数量。
若尾管完井,给出悬挂深度及悬挂方式。
若选用定向井和水平井则要考虑套管弯曲,套管螺纹承受的拉力、螺纹的密封问题,造斜段过泵及井下工具等问题。
④.砾石充填完井砾石充填完井时要根据筛管及砾石充填设计要求,(比如绕丝筛管尺寸及缝隙尺寸要求,砾石质量要求、扩眼尺寸及工艺要求等确定充填砾石中径,携砂液配方及性能。
⑤.预充填烧丝筛管完井对预充填烧丝筛管完井进行施工设计。
⑥.其它防砂完成井是否选择有金属纤维防砂筛管、陶瓷防砂、化学预包砂人工井壁等完井,根据具体储层条件来筛选。
对事故井和抢险井的完井方法按现场条件来决定。
4、自喷井系统装置选择1)井口装置优选自喷井井口装置(采油树)的型号、连接基本形式(法兰、卡箍连接)、最大工作压力及公称通径和试压等级。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求课程设计者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如何制定采油工程课程的步骤:
第一步,首先要了解采油工程的内容及相关知识,以便能够设计出适
合不同学习者的适当的学习内容和范围。
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
实践经验和知识结构,能够帮助课程设计者更好地理解不同领域的实
践应用。
第二步,根据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和背景,明确目标和学习范围,确定
课程的类型、难度和学习方式,并考虑实践性训练。
如果是在校学习,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果是远程学习,则可以采用网上教
学或视频教学的形式。
第三步,设计课程内容。
对于采油工程课程,课程设计者要搜集或撰
写大量相关资料,安排采油工程的结构及内容,然后细化知识点,把
它们编入课程大纲中。
同时,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
学习计划,确定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以深入了解和巩固相关知识。
第四步,课程设计好后,还需要组织实施和评估。
具体的实施要综合
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给学习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和技能
训练,不断加强学习者的实践性训练;在课程的最后,还需要对学习
者的学习效果及专业水平等做出有效的评估。
通过以上几步,我们可以看出,完成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项费时费
力的工作,需要课程设计者具备准确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分析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有效、实用的课程,从而促进学习者专业水平的提高。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课程设计姓名:班级:学号:完成日期:2013年11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目录1、基础数据计算与分析------------------------------------------- 42、IPR曲线----------------------------------------------------- 42.1 采油指数的计算 ------------------------------------------------------------------------------ 42.2画IPR曲线---------------------------------------------------------------------------------- 42.3求井底流压------------------------------------------------------------------------------------- 53、采油工程参数计算 -------------------------------------------- 63.1最大悬点载荷:------------------------------------------------------------------------------- 63.2最小悬点载荷:------------------------------------------------------------------------------- 63.3应力范围比------------------------------------------------------------------------------------- 74、抽油机校核计算 ---------------------------------------------- 74.1最大扭矩计算---------------------------------------------------------------------------------- 75、增产措施计算 ------------------------------------------------ 86、注水措施建议 ------------------------------------------------ 81、基础数据计算与分析井深:2600米油层静压:2600/100*1.0=26MPa ;测试井底流压:2600*0.005+2=15MPa ;该井地层压力为26MPa ,而井底测试流压仅为15MPa ,说明由地层流到井底的阻力较大,需要后期进行相应的增产措施。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采油工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油井钻探、完井、采油、提高采收率等。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采油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采油工程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设备,进行采油工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石油工程领域的兴趣,树立从事相关行业的职业理想。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石油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采油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石油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采油工程的具体实践操作相对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石油的形成、分布及开采过程,使学生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背景。
- 教材章节:第一章《石油与采油工程概述》2. 采油工艺流程:讲解油井钻探、完井、采油、油气分离等工艺流程,使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主要环节。
- 教材章节:第二章《采油工艺流程》3. 采油关键技术:分析油井完井、压裂、酸化、提高采收率等关键技术,让学生了解采油工程的技术要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采油关键技术》4. 采油设备与工具:介绍常用的采油设备、工具及其作用,使学生熟悉采油工程中的设备使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采油设备与工具》5. 采油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采油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 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方法、技术与设备;3. 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油气藏的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为我国石油事业贡献力量的意愿;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学习、成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及发展前景。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石油工业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油气藏、储量、可采储量、采收率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油气藏地质基础2. 采油工艺流程:勘探、钻井、试油、采油、油气集输;教材章节:第二章 采油工艺技术3. 油气藏开发方法:天然能量开采、人工举升、注水开发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油气藏开发方法4. 采油设备与关键技术:钻机、采油树、油气分离器、注水设备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采油设备与关键技术5. 石油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教材章节:第五章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6.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措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教材章节:第六章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油气藏地质基础、采油工艺流程第二周:油气藏开发方法、采油设备与关键技术第三周: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相关知识。
《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
《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前言根据石油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石油工程专业应进行综合课程设计实习,这是串联知识,系统认识油气田开发工程的过程、方法和手段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实习,可以使学生弥补课堂学习中因学时有限而造成的训练不足,弥补毕业设计中因指导教师各异和毕业设计题目各异而造成的综合训练不足。
目的是综合检验学生对石油工程主要课程学习和掌握情况,并配合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中所遇到的专项分析和专项计算进行前期练习,使毕业设计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该指导书仅适用于大学本科石油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实习之前进行“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时使用,并且要求修完“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层物理学”、“渗流力学”、“油藏工程”、“气藏工程”、“采油工程”、“采气工程”、“钻井工程”、“石油钻井液”、“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为期4周。
该指导书于2003年2月初稿(复印使用),并于当年12月内部印刷,2004年12月进行了第一次修改。
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原工区为河南双河油田IV油组,目前由于学生人数增多,同时也因双河IV 油组正常生产井逐年减少,已不能适应教学需要。
同时,也由于2005年石油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石油软件综合实习与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合并。
因此,为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培养规模,本次为第二次修编,改换了实习工区,调整了实习内容和形式。
1. 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1.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以一个各项动静态数据资料比较齐全的油藏、气藏或井组为例,按油气藏开发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序完成一系列训练项目的内容,并编写出分析报告。
训练项目设计内容尽量贴近毕业设计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研究方法、计算手段、绘图技术和计算机常用专业软件操作技术等,注重基本训练,不与已开设的课程设计内容重复,不深入毕业设计内容。
1.2. 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包括:“油田开发地质特征分析训练”、“油田开发动态特征分析训练”、“钻井工程专项设计”、“Surfer、Grapher 软件应用技能穿插训练”等。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 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了解我国石油开采的现状、技术发展及环境保护要求;3. 掌握与采油工程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采油工程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于石油事业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实际操作和实验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以实际案例为载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石油的形成、石油组分、油藏类型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采油工程原理:驱油原理、油水分布、开采方式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采油工艺流程:钻井、完井、试油、采油、提高采收率等;教材章节:第二章4. 我国石油开采现状与技术发展:主要油田分布、开采技术、环境保护措施等;教材章节:第三章5. 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参观油田、实验室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基本概念及原理学习第二周:采油工艺流程学习第三周:我国石油开采现状与技术发展第四周: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总结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相关知识。
采油工艺课程设计
采油工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采油工艺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采油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了解采油技术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理解油井、油层、采油方法等相关术语。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油井生产数据,判断采油效果。
•能够运用采油工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石油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增强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态度。
•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油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油井、油层、采油方法等相关术语,讲解采油工艺的基本流程和原理。
2.采油技术的分类和发展趋势:讲解传统的采油技术和现代的采油技术,探讨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3.采油工艺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采油工艺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采油实验:进行实验室内的采油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采油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采油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采油工艺的应用和重要性。
4.实验法:进行实验室内的采油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采油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采油工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采油工艺的原理和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采油工程是一门研究油气田开发和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以及提高油气田采收率的先进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原理,熟悉油气田开发的工艺流程,掌握提高油气田采收率的技术方法,并为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采油工程课程的开发背景是适应我国油气田开发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采油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油气田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对采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课程在整体教育计划中的位置是处于油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中期阶段,既是对前期基础课程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对后期专业课程的准备和引导。
二、学习者分析:目标受众为本课程的学员,他们的年龄一般在20-25岁之间,学历水平为本科在读或应届毕业生,专业背景为油气工程相关专业,对油气田开发和采油工程技术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
先备知识方面,学员应具备基本的物理、化学和数学知识,以及对油气田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员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采油工程的技术方法。
三、学习目标:认知目标:学生应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油气田开发的工艺流程,以及提高油气田采收率的先进技术。
技能目标: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的采油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应形成对采油工程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四、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油气田开发基本原理,包括油气田的地质特征、油气的生成和运移、油气藏评价等内容。
模块二:油气田开发工艺技术,包括油气井钻井、完井、酸化、压裂等内容。
模块三:提高油气田采收率技术,包括水驱、气驱、化学驱等内容。
模块四:油气田开发管理,包括生产计划、油气田生产动态分析、油气田开发效果评价等内容。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3. 了解国内外采油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4. 掌握采油工程中涉及的计算公式和实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油气藏开发资料、设计合理开发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石油事业,树立为我国石油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探索。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石油事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介绍采油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一章2. 油气藏开发原理:讲解油气藏的类型、特性、开发原则及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3. 采油工艺技术:分析常规采油方法、热采、化学采油、气举采油等工艺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章4. 采油工程计算:教授涉及油气藏开发、采油工艺等方面的计算公式及方法;教材章节:第五章5. 采油工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油气藏开发方案、采油工艺流程的能力;教材章节:第六章6. 采油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采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七章7.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实践活动;教材章节:附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结合课程目标和学时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姓名:孔令伟学号:20130150928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2014年10月30日一、给定设计基础数据: (2)二、设计计算步骤 (3)2.1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3)2.2井筒多相流的计算 (4)2.3悬点载荷和抽油杆柱设计计算 (12)2.4抽油机校核 (16)2.5泵效计算 (17)2.6举升效率计算 (19)三、注水措施建议 (20)四、设计计算总结果 (22)五、课程设计总结 (24)一、给定设计基础数据:井深:2000+87×10=2870m套管内径:0.124m油层静压:2870/100×1.2 =34.44MPa油层温度:90℃恒温层温度:16℃地面脱气油粘度:30mPa.s油相对密度:0.84气相对密度:0.76水相对密度:1.0油饱和压力:10MPa含水率:0.4套压:0.5MPa油压:1 MPa生产气油比:50m3/m3原产液量(测试点):30t/d原井底流压(测试点):16.35Mpa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电机额定功率:37kw配产量:50t/d泵径:56mm冲程:3m冲次:6rpm柱塞与衬套径向间隙:0.3mm沉没压力:3MPa二、设计计算步骤 2.1 油井流入动态计算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从单井来讲,IPR 曲线表示了油层工作特性。
因而,它既是确定油井合理工作方式的依据,也是分析油井动态的基础。
本次设计油井流入动态计算采用Petro bras 方法Petro bras 方法计算综合IPR 曲线的实质是按含水率取纯油IPR 曲线和水IPR 曲线的加权平均值。
当已知测试点计算采液指数时,是按产量加权平均;预测产量时,按流压加权平均。
(1) 采液指数计算 已知一个测试点:wftestP 、txestq 和饱和压力bP 及油藏压力P 。
因为wftest P ≥b P,1j =txwstwfestq P P -=30/(34.44-12)= 1.3/( d.Mpa)(2) 某一产量tq 下的流压Pwfbq =j(b P P-1)=1.4 x (34.44-10)=34.22t/d m o zx q =b q +8.1bjP =34.44+1.4*10/1.8=42.22t/d omzxq -油IPR 曲线的最大产油量。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本次采油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设计,通过设计计算,让学生了解有杆抽油生产系统的组成、设计原理及设计思路。
1.有杆泵抽油生产系统设计1.1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设计原理有杆抽油系统包括油层,井筒流体、油管、抽油杆、泵、抽油机、电动机、地面出油管线直到油气分离器。
有杆抽油系统设计就是选择合理的机,杆,泵,管以及相应的抽汲参数,目的是挖掘油井潜力,使生产压力差合理,抽油设备工作安全、高效及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生产过程中,井口回压h p 基本保持不变,可取为常数。
它与出油管线的长度、分离器的入口压力有关,此处取Mpa p h 0.1 。
抽油井井底流压为wf p 向上为多相管流,至泵下压力降至泵的沉没压力(或吸入口压力)n p ,抽油泵为增压设备,故泵出口压力增至z p ,称为泵的排出口压力.在向上,为抽油杆油管间的环空流动.至井口,压力降至井口回压h p 。
(1)设计内容对刚转为有杆泵抽油的井和少量需调整抽油机机型的有杆抽油井可初选抽油机机型。
对大部分有杆抽油油井。
抽油机不变,为己知。
对于某一抽油机型号,设计内容有:泵径、冲程、冲次、泵深及相应的板径、杆长,并求载荷、应力、扭矩、功率、产量等技术指标。
(2)需要数据井:井深,套管直径,油层静压,油层温度 混合物:油、气、水比重,油饱和压力生产数据:含水绿,套压,油压,生产气油比,原产量,原流压(或原动液面)。
(3)设计方法这里介绍给定配产时有杆抽油系统的设计方法。
首先需要获得油层的IPR 曲线。
若没有井底流压的测试值,可根据测试液面和套压计算得井底流压,从而计算出采液指树及IPR 曲线。
1)根据测试液面计算测试点流压从井口到井底可分为三段。
从井口到动液面为气柱段,若忽略气柱压力,则动液面顶端压力仍为套压。
从动液面到吸入口为纯油柱段,可以将这一段分为许多小段,采用迭代压力方法可求出每小段油的密度,最后求出吸口处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指导教师:雷霆采油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步骤及要求本次采油工程设计最后得分由两部分组成:设计计算步骤和设计计算结果。
设计计算步骤占60%,设计计算结果占40%。
1.设计计算步骤:1.1根据测试点数据计算并画出IPR曲线;已知:M。
(班级号为1或2,学号从1开始)油层静压:19-(班内排序学号×班级号/180)aΡ原产液量(测试点):30 t/d (产油量)M原井底流压(测试点):12aΡ配产量:50t/d计算:1)采油指数计算;2)计算某一产量对应的井底流压,画出IPR曲线;3)利用IPR曲线,由给定的配产量计算对应的井底流压。
1.2 井筒多相管流计算(分别采用mH-B方法和Beggs-Brill方法)已知:M。
(班级号为1或2,学号从1开始)井底流压:13-(班内排序学号×班级号/180)aΡ产油量:qo=50 m3/d计算:沿井筒的压力分布,由井底向上计算至井口处。
采用深度增量迭代方法,首先估算迭代深度。
计算井筒多相管流时,首先计算井筒温度场、流体物性参数,然后判断流型,进行压力梯度计算,最后计算出深度增量。
要求在EXCEL中完成计算。
1.3 悬点载荷及抽油杆柱设计计算主要包括悬点最大、最小载荷计算、杆应力范围比等计算,为了减小计算工作量,杆柱设计采用单级杆设计(19mm)。
1.4 泵效计算主要包括泵理论排量、冲程损失系数、泵充满系数、漏失量及实际泵产量和泵效计算。
2.给定设计基础数据:井深:2000m套管内径:0.124m油管内径:62mm油层温度:90℃地面温度:16℃油相对密度:0.84气相对密度:0.76水相对密度:1.0油饱和压力(泡点压力):10MPa含水率:0.4生产气油比:100m3/m33.设计计算总结果要求列出设计结果表。
基础数据设计结果班级配产量班级内序号采油指数井深井底流压静压下泵深度油层温度泵排出口压力含水率悬点最大载荷套压悬点最小载荷油压液柱载荷生产气油比泵效写出计算步骤及结果。
包括油层和流体的基础数据;机、杆、泵型号及以参数;计算出的压力、产量、载荷等指标。
整体报告要求手写,图件和表格可用EXCEL完成并打印。
用A4纸打印封面,写上课程名称、姓名、班级、学号、完成日期。
附录:计算手册目录1.设计计算步骤: (1)2.给定设计基础数据: (1)3.设计计算总结果 (2)1.有杆泵抽油生产系统设计 (4)1.1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4)1.2流体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5)1.3井筒温度场计算 (8)1.4井筒多相流计算 (9)1.4.1井筒多相流压力梯度方程 (9)1.4.2多相垂直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步骤 (9)1.4.3计算气-液两相管流的Beggs-Brill方法 (10)1.5抽油杆柱设计 (14)1.6抽油机校核 (17)1.7泵效计算 (17)1.8举升效率计算 (20)1.有杆泵抽油生产系统设计本次采油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设计,通过设计计算,让学生了解有杆抽油生产系统的组成、设计原理及设计思路。
1.1油井流入动态计算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从单井来讲,IPR 曲线表示了油层工作特性。
因而,他既是确定油井合理工作方式的依据,也是分析油井动态的基础。
本次设计油井流入动态计算采用etrobras P 方法。
etrobras P 方法计算综合IPR 曲线的实质是按含水率取纯油IPR 曲线和水IPR 曲线的加权平均值。
当已知测试点计算采液指数时,是按产量加权平均;当预测产量时,是按流压加权平均。
(1)采液指数计算已知一个测试点:P wftest 、q test 和饱和压力b P 及油藏压力r Ρ。
如果wftest Ρ ≥ b P ,则wftestr P −Ρ=test q J (1) 如果wftest Ρ < b P采液指数 )P ()8.1)(1(J wftest −++−−=r w b b r w test P f A P P P f q (2) 式中, 28.02.01 − −=b wftest b wftest P P P P A test q —对应流压wftest Ρ时总产液量;f w —含水率,小数;(2)某一产量t q 下的流压wf Ρ()b r P P q −=J b(3) 8.1J a b b x om P q q += (4))(89max max a Jq P f f q q o r w w o x lm −−+=q omax —油R ΙΡ曲线的最大产油量。
0<t q <b q 则J t r wf q P P −= (5)q b <q t <q omax ,则按流压加权平均进行推导得:−−−+−−+ −=b o b b w t r w wf q q q q P f q P f P max t 80811)1(125.0J(6) q omax < q t <q lmax ,则J )89)((J a t max w x om or w wf f q q q f P −−− −Ρ=(7) 1.2流体物性参数计算方法(1)原油的密度og s o o B y R y )10293.1(10003−×+=ρ (8)式中,ρo —在压力Ρ及温度T 下的原油密度,3m kg ;γo —地面条件下的原油相对密度,γg —地面条件下的气相对密度,R s —在压力P 及温度T 下的溶解油汽比,m 3/m 3,B o —在压力P 及温度T 下的原油体积系数,m 3/m 3。
(2)原油的API 度5.1315.141y −=oAPI y (9)式中,API y —原油的API 度。
(3)原油的体积系数回归公式:y = 6E-09x 2 + 6E-05x + 1.0779, 其中x 为压力(psi),y 为体积系数.(4)溶解油气比的计算回归公式:y = 0.2*(1E-05x 2 + 0.1548x - 16.658), 其中x 为压力(psi),y 为Rs(m3/m3).(5)油水混合液体的密度w w w o l f f -1×+⋅=ρρρ)((18) 式中,w f ——含水率,小数。
(6)液体黏度1)原油黏度回归公式:y = 7E-15x 4 - 9E-11x 3 + 5E-07x 2 - 0.0012x + 1.8992, 其中x 为压力(psi),y 为粘度(cp).2) 液体的黏度w w w o l f f -1×+⋅=µµµ)((7)油、天然气的表面张力油气之间的表面张力取0.03 N/m 。
(8)天然气体积系数回归公式:y = 1.3333E-16x4 - 2.1000E-12x3 + 1.2517E-08x2 - 3.4350E-05x + 4.1800E-02,其中x为压力(psi),y为体积系数.(9)天然气的密度天然气偏差因子ZgZ g=B g PP3.447∗10−4TTρg=γγggρρaa PPTT0ZZTTPP0P——压力MPaT——温度Kρg——天然气密度,kg/m3P0, T0——标准状态的压力和温度,分别等于0.1MPa和293K。
(10)天然气的粘度天然气粘度取µg=1.22*10-2 mPa.s。
1.3井筒温度场计算假设地温梯度按线性规律分布,井筒温度与相同深度的地层温度相等。
1.4井筒多相流计算1.4.1井筒多相流压力梯度方程井筒多相管流的压力梯度包括:因举高液体而克服重力所需的压力势能、流体因加速而增加的动能和流体沿管路的摩阻损失,其数学表达式如下:2v d f dh dv v gsin dhdp 2m m m m m m m ρρθρ++= (25) 式中m ρ为多相混合物的密度;m v 为多相混合物的流速;m f 为多相混合物流动时的摩擦阻力系数;d 为管径;p 为压力;h 为深度;g 为重力加速度;θ为井斜角的余角。
1.4.2多相垂直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步骤根据多相管流的压力梯度就可计算出沿程压力分布。
由于多相管流中每相流体影响流动的物理参数(密度、粘度等)及混合物密度和流速都随压力和温度而变,沿程压力梯度并不是常数。
因此,多相管流需要分段计算,并要预先求得相应段的流体性质参数。
然而,这些参数又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压力却又是计算中需要求得的未知数。
所以,多相管流通常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
有两种不同的迭代途径:按深度增量迭代和按压力增量迭代。
按深度增量迭代的步骤①已知任一点(井口或井底)的压力P 0作为起点,任选一个合适的压力降∆P 作为计算的压力间隔。
一般选0.5~1.0MPa ,具体要根据流体流量(油井的气、液产量)、管长(井深)及流体性质来定。
②估计一个对应∆P 的深度增量∆h ,以便根据温度梯度估算该段下端的温度T 1。
③计算出该管段的平均温度T 及平均压力Ρ,并确定在该T 和Ρ下的全部流体性质参数(溶解气油比g R 、原油体积系数O B 和粘度O µ、气体密度g ρ和粘度g µ,混合物粘度m µ及表面张力σ…等)。
④计算该段的压力梯度dhdp 。
⑤计算对应于∆P 的该段管长(深度差) ∆h 1。
⑥将第⑤步计算得∆h 1的与第②步估计的∆h 进行比较,两者之差超过允许范围,则以新的∆h 1作为估算值,重复②~⑤的计算,使计算的与估计的h ∆之差在允许范围ε内为止。
⑦计算该段下端对应的深度i L 及压力i P∑=∆=i1j ji h L ∆Ρ+Ρ=Ρi o i⑧以i L 处的压力为起点,重复②~⑦步,计算下一段的深度1i +L 和压力1i +Ρ,直到各段的累加深度等于或大于管长()L L ≥n 时为止。
按压力增量迭代的步骤①知任一点(井底或井口)的压力o Ρ,选取合适的深度间隔h ∆(一般可选50~100米,可将管L 等分为n 段)。
②估计一个对应于计算间隔h ∆的压力增量∆Ρ。
③计算该段的T 和Ρ,以及Ρ、T 下的流体性质参数。
④计算该段压力梯度)dhd (P⑤计算对应于h ∆的压力增量)(dhd h i P∆=∆Ρ ⑥比较压力增量的估计量∆Ρ与计算值i ∆Ρ,若二者之差不在允许范围内,则以计算值作为新的估计值,重复第②~⑤步,使两者之差在允许范围o ε之内为止。
⑦计算该段下端对应的深度i L 和压力i P h i i ∆×=L ∑∆Ρ+Ρ=Ρi1i o i⑧以i L 处的压力i P 为起点压力重复第②~⑦步,计算下一段的深度1i +L 和压力1i +Ρ,直到各段累加深度等于或大于管长L 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