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区矫正“中途之家”建设及对我们的启示
社区矫正实践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我深感这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工作。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亲身体验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艰辛与喜悦,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社区矫正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社区矫正工作是我国司法行政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对犯罪分子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这项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社区矫正有助于降低重新犯罪率。
通过社区矫正,犯罪分子可以在社区中接受教育和改造,减少他们在监狱中的时间,降低重新犯罪的风险。
2. 社区矫正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矫正将犯罪分子留在社区中,减少了监狱人满为患的压力,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 社区矫正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社区矫正工作关注犯罪分子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特点1. 工作量大。
社区矫正工作涉及犯罪分子的调查、评估、矫正方案制定、执行、监督等多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 工作难度高。
犯罪分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和逃避心理,社区矫正工作者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说服和教育能力。
3. 工作周期长。
社区矫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犯罪分子在社区中接受教育和改造,时间跨度较长。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体会1. 增强责任心。
作为一名社区矫正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进行。
2. 提高沟通能力。
在与犯罪分子交流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引导。
通过有效的沟通,我能够更好地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3. 注重心理辅导。
犯罪分子往往存在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我在工作中注重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整心态,重新融入社会。
日本社会矫正行刑制度及其启示
中, 探索 最小 限度 侵 害原 理 及 谦 抑 主 义 的具 体 形
式 , 为此 , 非 犯罪 化 、 非刑罚化 、 矫 正 的非 设 施 化 、
社会 矫 正行 刑 旨在 克 服 设施 内 行 刑 的封 闭化 , 主 张 在 正 常 的 社 会 生 活 中 实 现 对 罪 犯 的 矫 治 与 再 社 会 化 。二 战后 , 世界 各 国人权 保 障运 动蓬 勃 发 展 , 社 会 矫 正 行 刑 理 念 逐 步 转 化 为 行 刑 实 践 。 发 展 至 今 , 社 会 矫 正 行 刑 已 与 设 施 内 行 刑 一 并 成 为 各 国
不 断扩 大缓 刑 、 假 释 的适用 , 刑 罚 执 行 向非 机 构 化
发展 , 社 会矫 正行 刑制 度得 到长 足发展 , 罪 犯 的重
新 犯 罪 率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本 文 拟 对 日本 社 会 矫 正 行 刑制 度进 行 介 绍 , 一 方 面 是 基 于 日本 相 关 制 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先进 性 ; 另一 方 面 , 是 因 为 日本 社 会 矫 正 行 刑 制 度 的发展 是 在 政府 主导 下 进 行 的 , 这 与 英 美 国
接受 保护 观察 处 遇进 行 规 定 。第 四 , 1 9 5 0年 颁 布 的《 保 护 司 法 》, 确 立 了社 会 矫 正行 刑 的双执 行 主 体结 构 , 即 民 间 性 的 保 护 司 与 国 家 公 务 员 身 份 的 保护 观察 官共 同从 事保 护观 察事 务 。在强 调 国家 机构 对保 护 观察 工 作 领 导 的 同 时 , 重视 民 问保 护 司 的作用 , “ 允 许 被 处 以保 护 观 察 的对 象 指 名 自 己所 需要 的保 护 司 , 建 立 以被 保 护 观察 者 和 保 护 司之 间 的轴 心联 系 , 在 社 区 内人 为 地形 成 援 助 对
借鉴与创新:从推广中途之家到创建社区矫正职业
借鉴与创新:从推广中途之家到创建社区矫正职业杨诚【摘要】中途之家是矫正工作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在中国的广大城市乃至乡村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广发展前景.开办和推广中途之家标志着中国社区矫正机构的重要进步.而与此相匹配的下一步发展要求,应该是中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的职业化.北京市的阳光中途之家的模式要求中途站不仅要向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提供临时住宿之类生活救济,而且更要提供教育矫正、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实现社区矫正的职业化,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或法规,由专业化的矫正官员组成社区矫正工作者核心队伍,明确规定他们必须具有与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专业资格和经验,并享有相应的薪金和福利及任职和晋升条件.【期刊名称】《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9)001【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中途之家;社区矫正职业化;国际标准【作者】杨诚【作者单位】澳门圣若瑟大学,澳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2.6北京市朝阳区在2008年7月开设中国大陆第一所中途之家,是中国社区矫正服务进一步提高机构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北京市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开办后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各界高度的赞誉和国际同行的关注。
① 2010年8月4—5日,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和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在京联合召开“中途之家矫正模式国际论坛”,笔者有幸与来自加拿大的同事Robert Brown,David Pisapio,Franca Cortoni以及来自美国、新加坡、香港、日本的代表,和中国与会专家一起,到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参观并座谈。
其间,各国代表均给予阳光中途之家高度评价。
阳光中途之家的成功经验说明,在中国城市开设中途之家对于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平稳回归社会、预防重新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途之家是中国矫正工作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在中国的广大城市乃至乡村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广发展前景。
外国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对我国的启示
成熟度不 同, 四是 社区戒毒和社 区康复工作人员组成不 同, 五是 国家 , 无不投人 大量的专 项财政资金 , 有些 国家 针对戒 治者对某 社 区戒毒期限不 同。这些差异值得我们重视 , 需要我们在规划 、 些药 物治疗 的长 期依赖 性将 其全部 开支 纳入社 会 医疗 保 险体 设 计和推进本 国社 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 时 ,能切 实结合 自身 系 ; 除强大 的财政拨款保障 实际作 出科 学决策 。 在此 , 我们 主要分析 国外社 区戒毒和社 区康 四、 美沙 酮疗 法 与T G模 式相 结合 。 注 重戒 毒康 复 的社 会 复模式及其基本做法给我们带来 的以下启示 。
式和 经验 , 因此 , 对 国外社 区戒毒和社 区康 复模 式及 经验进行 总结 , 能够给我们 带来启示 , 有利 于我 国 社 区戒毒和社 区康复试点工作
的顺利 开展及其普及推广。该文要从 外国社 区戒毒和社 区康复的经验 中, 寻找对我 国社 区戒毒和社 区康复制度的启示 。 【 关键词】 社 区戒毒 ; 社 区康 复; 医学康复 ; 社 区心理康复
专 题 研 究
2 0 1 4年第 1 1 期
外 国社 区戒毒和社 区康 复对我 国的启 示
王 胡 琪
(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 院,吉林 长春 1 3 0 0 6 2 ) [ 摘 要] 社 区戒毒与社 区康复 源于国外 , 属 于社 区矫 治的范畴。我 国当前很 多社区戒毒 和社 区康复的试点都是 学 习借鉴 国外的模
、
等 。另外 , 泰 国的禁毒和戒毒法律也 比较健全 , 除 了有综合性 的 美沙 酮进行替代 和维持 , 并逐步减少用药量 , 最终完全断绝用药 《 禁 毒法》 以外 , 还有涵盖 了毒 品管制 、 戒毒 、 预防、 机构 、 国际合 作、 刑事 处罚 、 行 政处罚 等专项 内容 的《 精 神药 物法 》 、 《 麻 醉品 法》 、 《 打击毒 品犯 罪措 施法》 、 《 打击海上犯 罪法》 、 《 反洗钱法》 和 《 麻醉品成瘾康复法》 等专 门法律 , 并 有大量关 于禁毒事务的 “ 总 并通过 r c 模式成功实现康复。 而纯粹 的美沙酮治疗 , 哪怕生理上 脱毒 了 , 但心理上对毒品的依赖却可能还会存在 , 要 被社会接纳 则更难 , 所 以, 也有必要运用 T c 模式进行康 复治疗 , 确保戒 毒成 功者在社会上也能够充满 自信和获得认 可。 综合来看 , T c 模式应
国外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张凯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37期【摘要】监督管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关键环节。
它是保障社区安全和提高矫正效果的重要措施。
国外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已积累了丰富经验。
目前我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工作在理念、内容和措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从转变监督理念,重视危险评估和案件分配等方面改进社区矫正监督工作。
【关键词】社区矫正监督危险评估案件分配社区矫正中的监督是指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行为和状态进行监视的活动。
监督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维护社区安全,预防社区矫正人员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
国外社区矫正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定量的危险评估。
危险评估是指对犯罪人重新犯罪或者造成其他有害后果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活动。
危险评估可以帮助监督机构对犯罪人进行分类管理。
通过风险评估,矫正工作者可以将社区矫正人员区分为危险性高和危险性低的类型。
对前者,矫正工作者应加强行为监督的措施和频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对后者,矫正工作者应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实现社区矫正经济性的目的。
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国家从危险和需要两个维度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评估,十分注重定量型危险评估方法,研制了一些危险评估工具。
例如,美国威斯康星危险评价工具、宾夕法尼亚州危险评估工具,马萨诸塞州缓刑管理局犯罪人危险评估工具等。
适当的案件分配。
案件分配是指将案件移交给矫正工作者进行管理的活动。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案件分配一般有两个环节,首先是机构分配,即法庭、假释委员会等机构将案件分配给社区矫正机构,其次是个人分配,即社区矫正机构将案件分配给每个社区矫正工作者。
社区矫正人员在年龄、性格、人身危险性、犯罪性质、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加之矫正工作者技能和精力的有限性,使如何合理分配案件成为有效监督的问题之一。
在美国等国家,案件量的分配模式主要有5种:传统模式、数字分配模式、传统与地理特征结合模式、特别案件量模式和垂直模式。
日本社区治理模式的探析和启示
日本社区治理模式的探析和启示作者:王凯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3期(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PA 研究生院上海200090)摘要:当前,町内会在日本社区治理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町内会在日本蓬勃发展表现出良好分权理念、完善的治理经验、成熟的自治精神。
而以町内会为代表的日本社区治理机制对正处于社区治理创新改革的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町内会;社区治理;行政权力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3-013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日本是最早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同时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在社区治理领域经历过和中国现在类似的困境和发展历程。
如今日本的社区组织在历经战后重建、经济高速发展期等阶段,已发展成为组织体系比较完善、具有多元化功能的社会组织,并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社区自治模式。
通过研究日本社区自治模式尤其是其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和转变历程,对研究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演进路径以及中国社区治理机制改革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1 以町内会为代表的日本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历程日本社区中最基层的具有广泛覆盖面的自治组织是町内会,根据日本学者中田实下的定义,所谓“町内会”,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性区划内,尽可能地将在当地居住或营业的所有住户和企业组织起来,参加共同管理,以解决在该地域性区划内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居民自治组织”。
1.1 集权统治时代(明治维新之前)明治维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日本的基层社区组织町内会便存在。
在公元8 世纪成书的《日本书纪》中已经有了“五十户为一里,设里长一人;五户为一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的记载。
这时候的町内会与中国的“里”极为相似,以同时代的中国唐王朝为对比,唐代的村里的组织,以四户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
这时候的町内会主要作用是征收国家税收以及乡里矛盾调节。
其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延伸行政权力的触角、强化中央集权。
日本社区参与式治理的经验及启示一基于诹访市“社区营造”活动的考察
日本社区参与式治理的经验及启示一基于诹访市“社区营造”活动的考察作者:蔡杨来源:《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6期摘要: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随着社会流动和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以及人们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社会矛盾冲突更加复杂,给基层治理带来许多挑战。
日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即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倒逼下开始探索基层治理模式转型,其依托“社区营造”活动积累的参与式治理实践经验,给我国正在探索的社区参与式治理带来一些启示:政府对社会分权是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关键,多元主体是构建社区参与式治理的中坚力量,法律法规的完善为社区参与式治理提供制度支持,自治精神和开放思维是实现社区参与式治理的人文基础。
关键词:日本社区参与式治理“社区营造”中图分类号:D7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43(2018)06-0041-005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流动性和开放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也随之进入了快速转型期。
由于人们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基层社区矛盾冲突更加复杂,与此同时,公共问题所面临的复杂性、动荡性的环境,也导致了政府治理难度增加。
由政府单方主导的“自上而下”式基层治理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转型社会中的复杂、多元诉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亟待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亦是给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在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参与式治理模式成为近年来的热点。
参与式治理是指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市民个人、组织和政府一起参与公共决策、分配资源、合作治理的过程。
它强调治理过程中的市民参与、参与过程中的权力分享及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合作,注重自上而下的赋权与自下而上的积极行动,在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1]日本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也经历过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基层治理转型挑战,因此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即开始探索社区参与式治理,并依托“社区营造”(まちづくり①)活动展开参与式治理实践,在参与式治理的主体、流程、理论等方面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日本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及启示
生活环 境具有较 强的权利 意识和利 己主义 意识 和利益 要求 .逐渐对城 市社 区 内出
现 的房 屋密集 、绿化稀少 、公害 污染 、医疗 教育等 问题 形成强 烈 的关 注态度 。社
区居 民对社 区公 共事务 的 “ 漠视 ”以及利 己主义 、个 人 主义意识 的增 强 ,极 大冲
击 了 日本传统地 域社会 的社会资本体 系 .社 区作为 “ 共 同体 ”体现 的公共精 神变
向性 . 旨在解决伴 随社 区居 民 日益增 长的生 活需求 与社 区发展 之间 的困境 .核 心在于构建 社会 资本与 培 育公共精 神 在 日本学术 界 的讨论 中也提 出这样
H本 基层 社 区 的财 政 体 系被 称 为 “ 自治 体 财 政” .不仅 有独 立管 理 的账户 .而 且也有 相 应 的法 律保 障 .这使得社 区能够按 照 自主意愿 开展治 理实 践并进行 社区事务决 策 尽管 自治体财政 也需要 政
产 、供 给和 享受 一 方
更 多精 彩 内容 请 浏 览 民革 中 央 网站 w . mi n g e . g o v . c n
慰 团 2 他 0 1 7 山 . 0 结 之 1 石 T A S H A N Z H l S H l
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引言概述: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其独特的风貌和精致的设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乡村建设不仅令人赞叹,更给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了许多启示。
通过学习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一、注重自然环境保护1.1 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重视自然生态保护,注重生态平衡。
1.2 倡导绿色出行,鼓励步行和骑行,减少机动车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1.3 保护水资源,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
二、注重传统文化传承2.1 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保留乡村风貌。
2.2 通过文化活动和传统手工艺品展示,激发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3 建设文化体验中心,吸引游客参与传统文化体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注重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3.1 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强调社区建设,注重居民参与。
3.2 建设社区活动中心和公共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3 开展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促进社区凝聚力和互助精神。
四、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建设4.1 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借助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化建设。
4.2 利用智能技术改善农村生活,提升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4.3 推广绿色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五、注重产业发展和经济振兴5.1 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注重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振兴。
5.2 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广当地特色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5.3 建设乡村产业园区,吸引企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
结语:通过学习日本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启示。
注重自然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建设、产业发展和经济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
希望中国乡村能够借鉴日本的经验,实现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日本街区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街区治理的经验与启示街区是与封闭社区相对的城市空间区划形式。
日本自东京银座街区建设项目实施以来, 相继从欧洲和美国引进土地区划整理和新镇建设城市规划技术,接受了欧美街区制的城市规划原理。
日本城市住宅的三种类型:住宅团地、公团住宅和独栋住宅饶有兴味的是,日本城市中也存在着被称为“团地”的居住小区。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高速增长时期存在过类似于中国单位制的组织。
高速增长的大企业从农村地区大量招聘员工,被称为“集团就职”,职工居住在企业修建的集体宿舍区即“团地”。
“团地”与中国的居住小区有相似之处,开发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对独立。
有这样一段关于一家企业生活保障制度的描写:“公司的各个部门散落在小溪沿岸,23个职工住宅区连成一片,里面拥有各种各样的福利设施,既有完全寄生于当地的商店街,也有为数不多的外包工厂,它们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封闭状态。
公司内部在某种意义上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里不仅有粮店、理发馆、剧场、洗澡堂、俱乐部和供水站,甚至还有垃圾处理场和火葬厂等生活所需的一切设施。
”一般人会以为上面描写的是中国城市中的“单位”,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它为职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与中国的单位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日本的大企业和政府机关都建有宿舍,目前所占比例约为全国住房总数的5%。
虽然比例不大,但却体现了日本住房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特色。
除企业和政府机构建设的“住宅团地”之外,日本还有大量的第三部门建设的“公团住宅”,“公团住宅”就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共管式公寓楼群。
2008年,日本公团住宅占住房总量的27.5%。
公团在提供住房的同时,发挥着以团地形式引导城市向周边地区扩展的作用,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八王子的多摩团地、大阪府的中央住宅团地。
这些住宅公团住房属于共管式公寓的性质,但采用的是街区制,没有封闭的院墙,物业服务也是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治安和环境卫生则由地方市政市容部门承担。
独栋住宅是日本家庭的最高居住境界。
从日本社区矫正制度探求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进程
从日本社区矫正制度探求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进程作者:张楚王廷兴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09期摘要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个起源、发展、成熟于欧美国家的制度,正式引入我国已有十余年。
然而社区矫正制度在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进行移植、镶嵌或重构时,出现了许多问题。
日本与我国同为大陆法系国家,其社区矫正制度业已有百年的历史,较为成熟完善,值得我国借鉴。
本文拟比较中日两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异同,对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设计和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一些粗略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矫正日本制度作者简介:张楚、王廷兴,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3.303一、日本社区矫正制度与实践(一)日本社区矫正的制度设计在日本,广义上的社区矫正是一种社会内处遇制度,又叫做更生保护工作(こうせいほごこうさく),是一种让犯罪分子在社会内进行改造、教育避免其再犯,使其能够最终重新融入社会的非监禁性的处罚方式。
(二)日本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实践由于立法完善,制度健全,日本的矫正工作的开展也更为顺利。
日本的社区矫正制度自上而下都有相应人员。
除了更生保護振兴科等专门的工作人员外,还有很多民间志愿者参与进来。
日本不仅对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也会考察民间志愿者的信誉、时间、生活条件,只有符合要求的社会信誉好、空余时间充足、生活稳定的人才能充当民间志愿者参与矫正工作,这些志愿者选拔要求严格,而且要经过三次以上培训才能开展工作。
高素质的矫正人员自然能够更高质量地完成矫正工作。
二、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一)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设计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为《刑事诉讼法》,此外,还有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布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但是相关专门性法律尚在筹备中,关于社区矫正还有一部分法律空白。
社区矫正的执法机构主要是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下面设有的司法所、各社区等基层的社区矫正机构。
日本少年矫正教育对我国专门教育的启示
日本少年矫正教育对我国专门教育的启示作者:黎禹珲来源:《荆楚学刊》2021年第03期摘要:日本少年院矫正教育经历了感化院、矫正院和少年院三个时期。
少年院是提供少年矫正教育的机构,具有学校的性质。
少年院的收容对象为虞犯少年、触法少年和犯罪少年,对应不同级别的少年院,同时根据非行少年的恶意程度采取分级处遇的对策。
少年院注重分级分类管理、在院者的权利保护,具有丰富详实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保持着较为开放的教育环境,以及对矫正教育视察监督的明确规定。
专门学校是我国对不良少年进行矫正教育的专门机构,日本少年院对于构建我国全新的专门教育制度具有重大参考借鉴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少年院;少年院法;矫正教育;专门教育;專门学校中图分类号:D9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1)03-0069-10一、引言专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重要保护处分措施。
专门学校是我国进行少年矫正教育的专门机构,也是专门教育实施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收容教养制度剔除,修改为“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同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调了矫正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重要性,而具体制度仍需待国务院出台制定。
简言之,我国专门矫正教育虽然有相关明文规定,但大体仍处于制度建构的设想阶段。
可以看出,我国已将少年矫正列入未来的立法规划之中,开始着手于完善罪错少年的保护处分以及少年司法体系的建构。
少年非行在日本愈演愈烈,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与法律问题,关于日本少年矫正教育的制度体系引起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岸学者的研究和关注。
台湾中正大学的陈慈幸教授指出,“日本少年矫正制度实际上虽有本土法制之传承,但事实上承袭英美法制,并且历经多次法律修正才形成的当今体系” [1]。
程捷副教授指出,现今日本矫正体系的主要特色有三:一是根据不同主客观因素实行分类矫治;二是重视培养青少年复归社会能力的集体生活教育指导;三是引入被害人同理教育方法[2]。
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重建与社会支持
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重建与社会支持随着社会发展,犯罪问题成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很多人因犯罪行为失去了自由,被判定为社区矫正对象。
而社区矫正不仅仅是简单的惩罚,更注重的是矫正对象的家庭重建和社会支持。
本文将从家庭重建和社会支持的角度,探讨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矫正过程中的需求和挑战。
一、认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来说,家庭的重建是其重返社会生活的基础。
家庭的理解、支持和接纳将有助于矫正对象建立正面的社会人际关系和情感依附关系。
二、加强家庭成员的教育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过程中需要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家庭成员应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的最佳教育者,为其提供正确的道德观和生活技能的传授。
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能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三、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家庭成员应通过理解、支持和鼓励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树立积极的心态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四、提供恰当的社会支持社区矫正对象需要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社区应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管和帮助,提供适当的辅导和培训,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支持。
通过这些社会支持,社区矫正对象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重建自己的人生。
五、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人权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刑事犯罪的个体,同样享有基本的人权。
社区矫正过程中,不应剥夺社区矫正对象的尊严和自由。
法律、监管机构和社区应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人权保护,确保其受到公正的对待和尊重。
六、鼓励资源共享和互助社区矫正对象在重建家庭和接受矫正过程中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包括经济、教育、医疗等。
社区应通过资源整合和合作,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社区矫正对象之间也应积极互助,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克服困难,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七、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社会教育和宣传对于社区矫正的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人总结从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中学到的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个人总结从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中学到的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从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中,我学到了许多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下面是我个人的总结:首先,我学会了坚持积极的心态。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我们常常面对的是犯罪分子和有各种问题的人群。
他们往往带给我们不少困扰和压力。
但是,我学到了保持积极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要坚信每一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可能性。
这种积极的心态不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做好工作,还能给矫正对象带来希望,促使他们更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
其次,我学会了尊重和耐心。
社区矫正工作中,我们必须与很多不同背景和价值观的人相处。
他们有的可能是犯罪分子,有的可能是社会边缘人群。
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尊重是起码的基本要求。
我学会了关心矫正对象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境。
而耐心则是处理问题的重要素质。
在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困难和引导他们改变行为时,我常常需要耐心地等待,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再次,我学会了与团队合作。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与很多不同职能的人合作。
我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与同事合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享和倾听,学会了相互扶持和互相协调。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效率,为矫正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我学到了感恩和珍惜。
社区矫正工作让我亲眼见证了许多改过自新的人,看到了他们从罪恶中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决心。
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机会。
同时,我也学会了感恩。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笑脸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可以让矫正对象重拾信心,重新找回生活的目标。
因此,我学会了感恩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并且努力去回馈社会,帮助更多的人重回正轨。
通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际关系和经验。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智慧将会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也会将这些智慧和感悟传递给他人,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区矫正对象对家庭重建的思考
社区矫正对象对家庭重建的思考社区矫正是一种将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区的方式,目的是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生活,降低再犯率。
然而,对于社区矫正对象来说,家庭的重建可能是他们成功重返社会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社区矫正对象对家庭重建的思考。
一、从家庭关系的角度看待社区矫正对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来说,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健康是他们成功重建的关键。
二、社区矫正对象与家庭的断裂与重建社区矫正对象往往因为犯罪行为而被迫与家人分离,这导致了家庭关系的断裂。
而在获得自由后,他们需要与家人重新建立联系,修复破裂的关系。
三、社区矫正对象对家庭重建的意愿和努力社区矫正对象通常怀着对家庭的憧憬和对改过自新的渴望,努力修复与家人的关系。
他们可能通过写信、打电话、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与家人保持联系,表达自己的忏悔和改变的决心。
四、家庭对社区矫正对象改造的支持与帮助一个稳定、理解并支持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是重建成功的关键。
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使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坚持改变,避免再次犯罪。
五、社区矫正对象与家庭的信任重建过程信任是家庭关系的基石,但社区矫正对象的过去可能导致家人对他们的信任受损。
社区矫正对象需要通过坦诚和行动来重建家庭信任,如积极参与家庭生活、遵守家庭规则等。
六、社区矫正对象对家庭角色的重新定位社区矫正对象在刑期里可能失去了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回归家庭后需要重新定位。
他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并在家庭中发挥积极作用。
七、社区矫正对象的自我改造与家庭改造的互动作用家庭的稳定和健康可以支持社区矫正对象的自我改造,而社区矫正对象的改变也可以促进家庭的发展。
这种互动作用是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和家庭共同重建的关键。
八、社区矫正对象与家庭共同面对挑战与困难在社区矫正对象回归家庭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如亲情的消散、家庭经济困难等。
社区矫正对象和家人需要共同努力应对这些困难,并相互支持。
社区矫正对象对家庭重建的思考思想汇报
社区矫正对象对家庭重建的思考思想汇报近年来,社区矫正对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他们是那些因犯罪行为被判处轻刑或暂时脱离监狱、回归社会的人。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来说,如何重建家庭成为他们思考的重要议题。
在我个人的思考中,我认为重建家庭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一、心理辅导的支持矫正对象通常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挣扎,这些问题也会对家庭重建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心理辅导的支持至关重要。
社区矫正机构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矫正对象释放内心的压力,调整自身的情绪状况,从而积极面对生活和家庭的重建。
二、法律教育的支持社区矫正对象需要接受法律教育,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法治社会的建立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法律意识。
通过法律教育,矫正对象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律的底线,遵守法律的规定,并在家庭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提高家庭的整体素质。
三、技能培训的支持家庭重建需要矫正对象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和技能。
社区矫正机构可以为矫正对象提供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学习一门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通过技能培训,矫正对象可以为家庭带来稳定的经济来源,改善生活质量。
四、社会支持的帮助社区的关心和帮助对于矫正对象家庭重建至关重要。
社区和社会各界可以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机会、社会关系、法律支持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这种社会支持,矫正对象可以重新融入社会,树立新的人生目标,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五、家庭关爱的重要性家庭是矫正对象重建的基石。
矫正对象需要得到家人们的支持与理解。
家庭成员可以帮助矫正对象重建信任,给予关爱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理解矫正对象的困境,提供必要的帮助。
家庭关爱的重要性在矫正对象的家庭重建过程中不可忽视。
六、沟通和交流的艺术在家庭重建过程中,沟通和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沟通和交流,家庭成员可以互相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解决问题,加强家庭凝聚力。
矫正对象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倾听家庭成员的需求,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七、自我反思和改进矫正对象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日本失智老人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与启示(下)
日本失智老人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与启示(下)4、借鉴与启示通过研究分析日本针对失智老人营建的服务设施,有助于审视和开展中国在该领域的探索与研究。
提取其中可借鉴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四大点:(1)营造居家氛围。
要求其尺度规模、空间布局以及细部装饰等,适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保障他们安全、舒适的同时,也让老人感受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既有私密空间又有共享空间,满足老年人从生理到精神层面的多样需求;(2)接触自然环境。
多接触蓝色(蓝天)和绿色(植物)的空间能促进老年人感知功能的重建、身体功能的恢复;(3)提倡交往互动。
促进失智老人与亲人、其他老人以及医护人员的交流,以减缓失智症的发展;(4)便于照护管理。
从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上着手,构建利于护理人员服务的空间格局。
同时充分利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大大提高护理效率、保障老人安全。
4.1 营建模式结合现实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确立适宜的营建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独立式:考虑失智老人的患病特性,不适于参与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
独立式护理机构一般规模较小,以增加护理的安全性和独立性,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复合式:将失智老人安排在养老设施的照护单元中,形成一个组团或一个片区,以便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更高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的保证老人安全。
总体来说,其建设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1)功能上配置合理、分区明确;(2)流线上简洁明了、导向清晰;(3)布局上安全便利、看护高效等。
4.2 设计要点针对失智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居住需求,以及医护人员和管理者的工作特点,提出以下四点应对策略:(1)营造亲切放松的环境氛围:首先,确定适宜的规模尺度和功能定位,宜以家庭式小组团为主要照护模式,以便看护管理和老人认知,也让护理人员熟悉并了解每个老人的喜好和特性。
考虑中国护工紧缺的现状,每个组团宜安排10-15 位老人,每间居室根据老人病情程度布置 1 个或 2 个床位。
社区矫正对我的影响与启示
社区矫正对我的影响与启示一、初入社区矫正的感受在我18岁那年,由于一时的冲动犯下了一项违法犯罪行为,被判处社区矫正。
初入社区矫正,我倍感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一段新的生活。
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学习,我逐渐意识到社区矫正对我来说是一个改变的机会,这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一丝希望。
二、监管过程中的自省与反思在社区矫正的监管过程中,我必须每天按时报到,接受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得不面对过去的错误,深入反思自己的行为。
监管的严格,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成熟,也让我明白了人生道路上的选择是多么重要。
三、心理辅导的重要性社区矫正机构也提供了心理辅导的服务。
在与心理专家的交流中,我逐渐理解了自己行为的动机和背后的心理。
他们的引导和帮助,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并且教会了我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四、与其他矫正对象的交流与互助在社区矫正机构中,我结识了其他矫正对象,我们彼此支持,共同度过困难时刻。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和故事,我们应该互相理解,以改变自己和他人。
五、学习技能成为更有价值的人社区矫正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技能的机会。
在这里,我学会了一些职业技能,比如电脑操作、心理辅导和社会交往等。
这些技能培训不仅让我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也为未来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六、对未来的规划与自我认知在社区矫正期间,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
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和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为之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同时,我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为我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提供了依据。
七、改变家庭关系的意识社区矫正还让我认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明白了家庭作为一个温暖的港湾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
我努力修复与家人的关系,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八、了解法律与社会责任在社区矫正期间,我不断学习了解法律知识,并深刻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更 生 法 》中 规 定 的 附 带 保 护 观 察 的 被 假 释 的未 成 年 犯 和 成 年 犯 ; ( 2)附带 保 护 观 察 的缓 刑
者 ,即 《 期 执 行 者 保 护 观 察 法 》中 规 定 的 如 果不 附带 辅 导 援 助措 施 就 有 可 能影 响 其 更 生 效 果 缓
的缓 刑 人 员 。
2 .受 保 护观 察 所 委 托 的 紧 急 更 生 保 护对 象 。紧 急更 生 保 护对 象 主 要 是 刑 满 释 放 回 归 社 会
l 收稿 日期 】 0 0 2 2 2 1 -1 — 0 I 作者 简 介】 张荆 , 北京工 业大 学人 文 学院教 授 ,日 本一桥 大学 法学博 士 , 中国预 防青 少年犯 罪研 究 学会 常务理 事。 【 基金 项 目】 文是 国家社 会科 学基 金 项 目 “ 区矫 正制度 建 设研 究”( 9 X0 1 的研 究 成果 。 本 社 0 BF 7 )
更生保护设施l中圈分类鼍ld9167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和法学所部分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先后承接了北京规划办社区矫正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社区矫正制度建设研究等课题2008年以来先后对上海绍兴宁波昆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北京市的朝阳东城崇文昌平通州大兴延庆丰台等地进行了调研有51人接受访谈
日本社 区矫正 “ 中途之家” 建设及 对我们 的启示
张 荆
( 京工 业 大 学人 文学 院 , 京 1 0 2 ) 北 北 0 0 2 【 要】中国 的 社 区 矫正 迅 速 发 展 ,“ 摘 中途 之 家” 为 司 法 界关 注的 热 点 , 日本 , 类 机 构被 统称 为 “ 区更 生 保 成 在 这 社 护设 施 ” 已有 1 0 的历 史 , 间 经 历 过创 立 、 , 2年 期 兴起 、 滞 、 稳 增 长 等 不 同发 展 阶段 , 民间 兴 办 到政 府 积 极 投 资 , 停 平 从 制 定法 律 法 规 规 范 民 间行 为 。 天 日 的社 区矫 正 “ 今 本 中途 之 家”已是 一 个 组 织机 构 运 作 有 序 、 府 投 资 与民 间融 资 共 存 、 政 规模 固定 、 分类 接 受 、 育训 练 有 方 、 业 方 式灵 活 的 制 度 系 统 , 管 国 进 民 退 、 营经 费 紧 张 、 员老 龄 化 、 入 地 域 教 就 尽 运 职 融 社 会 困难 等 仍 被 学 界所 指 责 , 是 无 论 是 经 验 和 教 训 对 年 轻 的 中国 社 区 矫 正 制度 而 言仍 具 有 借 鉴 价 值 , 启 示我 们 应 但 它 当合 理 确 定 “ 中途 之 家 ” 规 模 、 确矫 正 对 象 的 法地 位 、 重 机 构 的 福 利 帮教 功 能 、 的 明 注 积极 培 育 民 间矫正 力 量等 。
【 关键 词 】 区矫 正 ; 社 中途 之 家 ; 生 保 护设 施 更
【 图 分 类 号 】 D9 67 中 1. 【 献 标 识码 】 文 A
南北京 工业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中国 社 科 院 社 会 学 所 和 法 学所 部 分 专 家 组 成 的 联 合 调 查 组先 后 承 接 了北 京 规 划 办 “ 区 矫 正 模 式 研 究 ” 、国 家社 科 基金 “ 区矫 正 制度 建 设研 究 ”等 课 题 , 社 社 2 0 年 以 来 ,先 后对 上海 、绍兴 、宁波 、昆 明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以及 北 京 市 的 朝 阳 、东 城 、 08
可借 鉴 之处Biblioteka 。 一、日本社区矫正 “ 中途之家”的法地位
1 9 年 , 日本 整 合 《 罪 者 预 防 更 生 法 》 ( 9 9 )、 《 期 执行 者 保 护 观察 法 》 ( 9 4 95 犯 14 年 缓 15 年 )等 相 关 法律 内 容 ,制定 了 《 生保 护事 业 法 》。该 法 律 明确 规 定 社 区 矫 正 “ 更 中途 之 家 ” 是 由法 务 大 臣 认可 ,具 有更 生 保 护 法人 资 格 的 民 间 团体 设 立 ,在 紧 急更 生 保 护 的框 架 下 ,为更 生 保 护 对 象 提 高食 宿 、生 活 指导 等 相 关 福 利 。2 0 年 《 生 保 护 事 业 法 》再 度 修 改 ,强 调 要 在 生 02 更 活 指 导 的方 针 下 ,进 行 集 体 化 的 教 育辅 导 。关 于 社 区 矫 正 “ 中途 之 家 ”的 使 用 者 , 《 生 保 护 更
崇文 、 昌平 、通 州 、大 兴 、延 庆 、丰 台等 地 进 行 了 调 研 ,有 5 人 接 受 访 谈 。 作 为 比较 研 究 , 1
课 题 组 成 员两 度 赴 东京 就 日本 的社 区矫 正 制 度 进 行 实 地 考 察 ,先 后 访 问 了 3 E本 更 生 保 护 设 家 t
施 、对 5 设 施 负 责 人 和 工 作 人 员 、2 大 学 的 相 关 领 域 的 教 授 进 行 访 谈 ,到 图 书 馆 、书 店 查 找 位 所 资料 ,掌握 了大 量 的 基 础资 料 。
2 0 年 , 中国 开 始 了社 区矫 正 的 试 点工 作 ,2 0 年 社 区 矫 正 工 作 向全 国 推 广 ,其 发 展 过 程 03 09 中 ,北 京 、上海 、西 安 等省 市 率 先 尝 试 建 立 了 “ 中途 之 家 ”或 “ 中途 驿 站 ” , 目前 发 展 比 较 成 熟 的机 构 有 “ 京 朝 阳 区 阳 光 中途 之 家 ” 、 “ 海 洪 智 中途 驿 站 ” 、 “ 东 民新 中 途 之 家 ” 北 上 浦 等 ,它在 训诫 、安 置 、教 育 社 区 矫 正 人 员 中发 挥 着 积 极 的 作 用 ,并 有 进 一 步 推 广 的 价 值 。 这 类 机 构在 日本 被 通 称 为 “ 生 保 护 设 施 ” ,距 今 已 有 1 0 年 的 历 史 ,本 文 将 结 合 日本 调 研 ,详 更 2余 细地 介 绍和 分 析 日本 的 “ 中途 之 家 ”的 历 史 沿 革 、现 状 、问 题 点 ,并 结合 中 国 的调 研 情 况提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