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模型_思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生态学思考题2

生态学思考题2

生态学思考题2第一章1.生态学与生物学,环境科学有什么区别?2.为什么说生态学在解决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有何重要作用?(试举一例)3.试分析当今全球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特征?4.谈谈你对学习生态学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章1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哪些?生物如何适应多变的生态环境?1.简述生物内稳态及驯化的生态机制。

2.在自然界特定生境条件下生存的生物,其生存环境是否为该物种的最适生境?3.如何理解生活因子的不可替代性?举例说明。

4.生态因子的变化性有何意义?5.试述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6.简述植物被水环境状况影响的机制,植树造林对于改善区域水文条件有何影响?7.举例分析生物适应逆境的机制。

8.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9.你熟悉的生物节律与周期现象有哪些?其机制是什么?第三章1.分析生态入侵的发生机制,并收集中国生态入侵的名录,并评估其危害性。

2.试比较几种关于种群调节的理论,分析各理论在解释种群调节的适应性。

3.种群动态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如何理解种群的繁殖力。

4.生物为什么有空间需要?5.生物对资源紧缺如何适应?第四章1.如何认识生态对策的多样性,有没有“完美的”生态对策?2.不同繁殖方式各有什么生态适应价值?3.分析动,植物性选择的生态意义?4.不同婚姻制度与资源状况有何关系?5.r-,k-对策者各有什么特征?6.c-,s-,R-对策者各有什么生态意义?第五章试比较生物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的特征及其适应意义?1.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他感作用,研究他感作用又和重要意义?3.什么是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4.什么是生态位?试举例说明。

6. 如何理解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进化现象?第六章1.试应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设计才最有效果。

2.有哪些因素是导致群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复杂程度受什么因子影响?3.试述干扰对群落生物多样性有何影响?4.群落叶面积指数与群落生产力有何关系?5.如何理解种-面积关系,试分析群落中多物种共存的机制。

生态学思考题

生态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其各自内涵是什么?答:生态学:研究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环境生态学:①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②目的:运用生态学理论,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你认为引种、外来物种入侵对人类、生态环境会带来什么影响?答:破坏生态平衡,作为新型病毒的传播媒介,经济影响,对人类的健康影响, 具体的如破坏农作物,排挤本地生物,成为优势种,传播或直接致病。

入侵的生物可能会成为优势物种而迅速繁殖,进而侵占当地物种的生态位,造成本地物种的灭绝,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光强与植物光合作用率的关系如何?什么是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答:植物对光强的适应性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达到一定强度后光和效率不会再增加,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和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

此点称之为光饱和点。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相等时的光强,此点称为光补偿点。

3、阐述水、土壤的生态作用。

答:(1)水因子的生态作用:○1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2水是良好溶剂,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3水有较大的比容,为生物创造稳定的体温和环温。

(2)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1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2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矿物质、气-土壤肥力;○3构成土壤生物作用,土壤中生物包括各种菌类、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对土壤有机物分解转化、元素循环有重要作用,改变土壤物化性质,影响生物生长;○4生态系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

4、有效积温法则的内容、意义?答: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因此可用公式表示: K = N•(T-T0)。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有关答案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有关答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有关答案“想一想,议一议”(19页):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子儿,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子儿又吃昆虫;吃草子儿和昆虫的鸟往往又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

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

草地被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

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资料分析(20页)1、树皮里有昆虫的幼虫。

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昆虫的幼虫吃树中的有机物,啄木鸟吃昆虫的幼虫。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答:会。

树干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答: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旁栏思考题:有人说,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现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已经形成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费者已经成为这个统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说是可有可无的。

例如:许多植物要靠动物传粉或传播种子,如果没有动物,许多植物就不能繁殖;消费者能够加快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等。

观察与思考(22页)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吗?答:有五条。

它们是彼此交错连接的。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答: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资料分析(23页):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答:这些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答: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不易排出,这样就会积累在生物体内;图中的大鱼比小鱼营养级别高,大鱼一生会吃掉很多小鱼,这些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都积累在大鱼体内,结果导致大鱼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比小鱼多。

环境生态学导论 思考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导论 思考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生态系统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

大气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

没有大气提供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循环和碳循环就无法进行;水循环是通过大气的运动实现的,大气也调节着气候,使其更适合生物生存。

水圈中的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确保了地球水的动态平衡。

岩石圈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初级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参考译文: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特征的环境问题显示出人类社会持续紧缩和不断努力的状态。

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资源枯竭、全球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突发性环境生态灾害频发等长期积累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仍在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的整合,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诸多矛盾。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一第二章3.你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在农业生产和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

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8.环境因素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生态学课后思考题

生态学课后思考题

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生态学思考题第一章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第二章1.什么是环境分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2.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哪些主要规律?3.你熟悉的生物节律与周期现象有哪些?其机制是什么?4.你如何理解指示生物?5.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6.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7.水分对生物有何影响?生物如何适应?8.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第三章1、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特征相比较,种群有哪此重要的群体特征”?2、以假定的年龄(x)和存活数(n x)的简单数据,编制一个生命表上并计算出各个重要命参数,说明生命表在分析种群动态中的意义。

3、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举例说明指数增长模型在人口顶测的应用价值。

4、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几和类型?5、比较主要种群调节假说的优缺点。

第四章1.为什么生物体的生长一般都呈“S”型曲线形式?2.繁殖有几种基本方式?怎样理解各自的生态学意义?3.什么叫繁殖价值?怎样估计繁殖价值?4.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

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什么指导意义?5.为什么性选择的结果经常导致雌雄二形现象?第五章1.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2.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他感作用?研究他感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4.什么是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5.什么是生态位?试举例说明。

6.试举例说明你对生物领域性和捕食作用的认识。

7.你是如何理解共生这一概念的?共生有何生物学意义?第六章1.什么是生物群落?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群落种类组成及其研究意义。

3.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生态意义:4.简述群落交错区的生态意义。

5.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第七章1.简述研究群落波动的意义。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含答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答案在最后)[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归纳生态系统的组分,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3.阐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和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范围①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②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

(3)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及比较组成成分地位作用实例生物成分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基石物质:无机物→有机物;能量:太阳能等→化学能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最活跃的成分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主要是动物,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种子等分解者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基础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2)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判断正误(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3)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4)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5)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答案(1)√(2)×(3)√(4)√(5)√任务一: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多地列出它们的名称,并完成下表。

项目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微生物荒漠生态系统柠条、地锦、胡枝子、画眉草、狗尾草、猪毛蒿等蝗虫、蝼蛄、叶蛾、土蜂等姬蜂、步甲、园蛛、蜈蚣等真菌、细菌、放线菌池塘生态系统栅藻、团藻、水草等草履虫、水蚤、田螺、草鱼青鱼、乌鳢细菌、真菌2.在上述生态系统中,除生物之外还存在哪些成分?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吗?为什么?提示还存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生态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生态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什么是生态系统?请简要描述其组成和功能。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它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生物群落和生物群落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由各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个体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而非生物环境则包括了土壤、水、气候等因素,它们为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所需的条件。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元素的循环利用,如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

能量流动则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包括光合作用、食物链和能量金字塔等过程。

习题二:什么是生态位?请举例说明生态位的概念。

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其所处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它包括了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方式、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特征等方面。

不同物种之间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来避免直接竞争,从而实现了物种多样性的维持。

例如,老虎和狮子都属于食肉动物,它们都占据着食肉动物的生态位。

然而,由于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它们的生态位又有所不同。

老虎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的森林和草原,它们主要以猎取野生动物为食,对于猎物的选择和捕食方式有着独特的适应性。

而狮子则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草原地带,它们以群体狩猎为主,对于群体协作和领地的维护有着独特的适应性。

习题三:什么是生态足迹?请简要说明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意义。

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一个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对生态系统所需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度量。

它通过计算一个人或一个地区所需的土地和水资源面积,来评估其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和负担。

生态足迹的概念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计算生态足迹,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选择性必修2第3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材旁栏思考和课后练习答案

选择性必修2第3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材旁栏思考和课后练习答案

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大豆的根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使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减少;大豆根的呼吸作用会增加土壤中CO2的含量;大豆与根瘤菌互利共生固氮,会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死亡和脱落的大豆根,会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2.种间竞争:大豆与草、尚麻、鸭草。

捕食:大豆与大豆。

互利共生:大豆与根瘤菌。

3.提示此题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表述,如环境决定了哪些生物可以在这里生存,生物反过来会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等等(二)思考·讨论1.略。

2.提示可归类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提示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非生物物质还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成分。

4.提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动物通过摄取其他生物获得物质和能量。

细菌、真菌等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获得物质和能量。

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

5.提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可以有多种形式。

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为下图所示的简化模型。

(三)旁栏思考题提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掉大部分能量,其余能量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

流到第五营养级时,余下的能量很少,甚至不足以养活一个种群,因此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四)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2)×(3)×(4)√2.D3.动物园中的全部生物不能说是一个群落,如不同种动物是分开饲养的,彼此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理,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也没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动物园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海南大学《生态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2、什么叫生态,什么叫生态学?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3、试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4、简述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5、简述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及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6、现代生态学思想有哪些(方法论)?7、简述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8、什么叫环境、生境、生态因子、生存因子?9、环境的类型有哪些?10、按性质来分,生态因子的类型有哪些?11、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

12、简述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一般规律。

13、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主要规律?14、什么叫耐受限度和生态幅?15、调整生物耐受限度的途径有哪些?16、什么叫生态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途径有哪些?17、什么叫生态型?就植物而言,按主导因子来分,可分为哪些类型?18、什么叫生活型?在C.Raunkiaer生活型系统中,植物的生活型分为哪些类型?19、以不同生活型类型占优势的群落反映了当地的什么气候特点?20、光因子主要是通过哪三个方面的对比关系对生物产生影响?21、简述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类型。

22、简述不同光谱成分的生态作用。

23、什么叫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开花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哪些类型?24、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指导意义?25、举例说明极端温度对生物的伤害及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26、你熟悉的生物节律与周期现象有哪些?其机制是什么?27、简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类型。

28、简述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类型。

29、试述保护热带植被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种群生态30、什么叫生物种群?与个体特征相比,种群具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31、什么叫种群的年龄结构?它有哪些类型?32、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哪些类型?33、什么叫种群的增长率和世代净增殖率?两者有什么关系?34、什么叫内禀增长率和环境容纳量?35、按给定的数据,编制一个生命表,并说明生命表在分析种群动态中的意义。

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它关注着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生态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生态学课后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生态学?答: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它关注着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它包括了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种类,以及它们与土壤、水、空气等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答: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它包括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4. 什么是食物链?答: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它由食物网中的不同层次组成,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食物链反映了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和转化。

5. 什么是生态足迹?答: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的指标。

它通常用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资源来表示,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可持续性。

6. 什么是生态位?答: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的生态角色。

它包括了物种的生活方式、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关系。

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态位差异可以减少竞争,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

7. 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答:生态系统服务指的是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利益。

这包括了提供食物、水资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持、景观美化等方面的服务。

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对于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8. 什么是生态位模型?答:生态位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特征和相互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分布和生态位的变化,对于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organism)及环境(environment)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分支情况是怎样的?按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个体生态学(Individual ecology): 研究重点是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和种群动态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能流、食物网和营养循环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研究景观结构及其过程的科学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研究生命系统和行星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3、环境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概念: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等,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研究的主要内容:(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

第二章生态系统1、什么叫系统?系统有哪些性质?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有哪些性质:(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2)系统的整体性;(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4)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控性。

2、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和类型分别有哪些?生态系统:是指生境(habitat)和占据该生境并联结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环境,包括:⑴气候因子;⑵无机物质;⑶有机物质;生物群落,包括:⑴生产者;⑵消费者;⑶还原者。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生物《生态金字塔模型构建》习题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生物《生态金字塔模型构建》习题

《生态金字塔模型构建》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1、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代表生产者,Ⅳ是分解者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D.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1、【答案】C【解析】图中Ⅰ代表生产者,则E1表示的能量主要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Ⅱ、Ⅲ和Ⅳ都代表消费者,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是生态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每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可能有很多,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可能由很多条食物链组成。

故C正确。

2、如图为两种生态金字塔示意图,其中为水生生态系统,Ⅱ为陆地生态系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字塔Ⅰ和Ⅱ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食物链B.金字塔Ⅰ和Ⅱ中各有一条食物链C.Ⅰ和Ⅱ通常都不能表示能量金字塔D.Ⅰ中第二营养级可代表浮游植物,Ⅱ中第二营养级可代表昆虫2、【答案】C【解析】A、B选项,该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不止一种,且第一营养级的每种生物可能是多种第二营养级生物的食物,而一种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吃多种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因此图示各种生物成分能构成多条食物链,A、B错误;C、Ⅰ和Ⅱ都不能表示能量金字塔,因为能量金字塔是正金字塔形,C正确;D、I中空白的营养级可代表海洋中的浮游动物,lI 中空白的营养级代表树上的昆虫,D错误。

故选C。

3、某湖泊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分别由甲、乙、丙、丁四层构成,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就越少,能量金字塔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都不可以出现倒置现象C.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示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可能包括多种生物,可形成多条食物链。

3、【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损耗的就越多,能量金字塔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A错误。

六年级上册所有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所有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所有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学习内容?A. 分数和小数B. 几何图形C. 概率统计D. 代数基础2. 在六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下列哪项不是物质循环的一部分?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氧气循环D. 氮循环3.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朝代?A. 罗马B. 埃及C. 秦朝D. 印度4. 六年级上册英语中,一般现在时的疑问句结构是怎样的?A. 主语 + 动词原形 + 宾语B. 动词原形 + 主语 + 宾语C.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 + 主语 + 宾语D. 动词现在分词 + 主语 + 宾语5. 在六年级上册的地理课程中,下列哪个是大洲?A. 太平洋B. 印度C. 欧洲D. 南极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六年级上册数学中的小数乘法,其结果的小数位数等于被乘数和乘数小数位数之和。

()2.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无限的,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3.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4. 在英语中,一般过去时的构成是动词原形加上-ed。

()5.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六年级上册数学中,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倍。

2. 在科学实验中,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______方法。

3. 中国古代历史中,______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4. 英语中,一般将来时态的构成是will +______。

5. 地理上,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六年级上册数学中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解释六年级上册科学中的生态系统的概念。

3. 描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4. 列举六年级上册英语中的五个常用动词。

5. 介绍六年级上册地理中的一个国家的基本信息。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其面积。

2. 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基础生态学课后答案

基础生态学课后答案

基础生态学课后答案【篇一: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t>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 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 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 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3.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1. 概念与术语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福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 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奇虎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 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生态系统模型思考题答案

生态系统模型思考题答案

⽣态系统模型思考题答案作物⽣长模拟(⼀)1.举例说明什么是状态、速率和驱动变量。

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指系统的总量,如⽣物量、⼟壤中总含⽔量等驱动变量或驱动⽅程(Driving variable):系统外部因⼦或描述系统外部因⼦影响的⽅程,如太阳辐射、⽓温、降⽔.速率变量(Rate variable):特定时刻单位时间内状态变量的变化量。

例如⼈⼝增长速率:State (t+Δt) = State (t) + Rate (t)·Δt ,⽤Rate (t) = State (t)(t时间时⼈⼝数)*constant(⼈⼝增长率)2.简要说明各产量⽔平的主要影响因⼦。

⼀.作物产量的决定因素:作物性状、光、CO2、温度(1)作物⽣理性状:如CO2的同化能⼒、⽣育期长度、收获指数、叶⾯积指数,等等. 以及作物类型,如C3和C4作物,像⼩麦是C3作物,⽟⽶是C4作物,⽟⽶⽐⼩麦的最⼤单叶光合能⼒要强;⾕类作物、根茎作物、⾖科作物、油料作物的作物产量也不相同。

(2)光照:是光和作⽤的能量来源,形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影响光和作⽤的重要因素。

光强-光合曲线中有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植物光合作⽤达到最⼤值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该种植物的光饱和点。

光合作⽤和呼吸作⽤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般来说,光补偿点⾼的植物其光饱和点也⾼:草本>⽊本植物;C4>C3植物;阳⽣>阴⽣植物。

即随着有效光强的不断增加,光合速率也不断增加,当有效光强达到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3) CO2:是光合作⽤的主要原料,CO2浓度增加,作物的光合速率提⾼,但是到达饱和点,光合数量从降低。

C4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低于C3植物。

增加CO2浓度可提⾼植物的光合能⼒,尤其对C3植物效果明显。

CO2浓度增加,⽓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降低,植物的⽔分利⽤效率提⾼。

(4)温度:作物有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温度,最适温度。

模型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碳循环的图解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 Word版含解析

模型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碳循环的图解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 Word版含解析

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答案】C误;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D正确。

2.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丙主要是绿色植物B.丁所含的能量最少C.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D.无机环境中的CO2只能来自细胞呼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据图无机环境中的CO2和甲之间是双向箭头,甲为生产者,其他生物的部分箭头都指向了丁,丁为分解者,剩余的乙、丙则为消费者。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CO2与生产者之间存在双向箭头,甲应为绿色植物,A错误;丁为分解者,所含的能量不一定最少,B错误;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正确;无机环境中的CO2来自细胞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D错误。

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①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后面的营养级是消费者。

②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

③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2)食物网:由于一种生物的食物来源可能来自多种生物,且某种生物可能为多种生物所食,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往往由多种食物链交错而成,从而构成食物网。

3.快速判断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方法首先,根据图示中双向箭头判断A和B中一个是生产者,一个是大气中的CO2库。

有多个箭头指进去一个箭头指出来的一定是大气中的CO2库(如图示中的B),而那个指出的箭头指向的是生产者(如图示中的A)。

其次,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被分解者分解,即各生物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可判断D是分解者,进而推出C是消费者。

海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海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1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主要强调自然界生物与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树立这种整体性思想使人类认识自然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

生态系统生物学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

2 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答: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部分。

非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者,它提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活动的栖息场所,具备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是生命的源泉。

生物部分是执行生态系统功能的主体。

可分为以下几类:生产者: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在生态系统中得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居首要地位。

消费者:它们之间或者间接的依靠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通过对生产者的摄食、同化和吸收过程,起着对初级生产者的加工和本身再生产的作用。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连续的进行着与光合作用相反的分解作用。

3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么流动的?有什么特点?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是能量通过营养级不断消耗的过程。

其特点如下:(1)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利用率很低,只有1%左右。

(2)能量流动为不可逆的单向流动。

(3)流动中能量因热散失而逐渐减少,且各营养层次自身的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各级的生产量则至多只有总产量的一小半。

(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平均为10%。

(5)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平衡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

4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有什么特点?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生命所需的各种元素和物质以无机形态被植物吸收,转变为生物体中各种有机物质,并通过食物链在营养级之间传递、转化。

当生物死亡后,有机物质被各种分解者分解回到环境中,然后再一次被植物吸收,重新进入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地球并被生物多次利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或从一个生态系统转移到另外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真题解析题答案

生态系统真题解析题答案

生态系统真题解析题答案近年来,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

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健康状态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理解和研究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运行机制,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态系统真题通常涉及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能量流动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对于解析题的回答需要对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解析题可能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建立联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物群落是不同种群相互作用的集合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非生物环境则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自然要素。

而生态系统的功能则体现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

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转化,而能量流动则是高能量物质转化为低能量物质的过程。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揭示生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其次,解析题可能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区域差异、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等。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原因,可以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解析题中对生物多样性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另外,解析题还可以涉及到生产力和能量流动方面的问题。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指的是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常用单位为克/平方米/年。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受到气候、土壤、水资源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而能量流动则指的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

通过综合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可以揭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规律。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含答案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4.理解食物链、食物网及交织成网的原因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2.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培养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动情况及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3.类型将序号所示生态系统的类型进行归类:①海洋生态系统②草原生态系统③森林生态系统④农田生态系统⑤果园生态系统⑥冻原生态系统⑦淡水生态系统⑧人工林生态系统⑨荒漠生态系统⑩城市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组成成分(连线)提示:①—c②—a③—d④—b3.营养结构(1)食物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实例(2)食物网①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的原因a.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

b.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3.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分解者都是细菌。

()4.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的消费者。

()5.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不固定。

() 6.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生长模拟(一)1.举例说明什么是状态、速率和驱动变量。

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指系统的总量,如生物量、土壤中总含水量等驱动变量或驱动方程(Driving variable):系统外部因子或描述系统外部因子影响的方程,如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速率变量(Rate variable):特定时刻单位时间内状态变量的变化量。

例如人口增长速率:State (t+Δt) = State (t) + Rate (t)·Δt ,用Rate (t) = State (t)(t时间时人口数)*constant (人口增长率)2.简要说明各产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

一.作物产量的决定因素:作物性状、光、CO2、温度(1)作物生理性状:如CO2的同化能力、生育期长度、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等等. 以及作物类型,如C3和C4作物,像小麦是C3作物,玉米是C4作物,玉米比小麦的最大单叶光合能力要强;谷类作物、根茎作物、豆科作物、油料作物的作物产量也不相同。

(2)光照:是光和作用的能量来源,形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影响光和作用的重要因素。

光强-光合曲线中有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该种植物的光饱和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一般来说,光补偿点高的植物其光饱和点也高:草本>木本植物;C4>C3植物;阳生>阴生植物。

即随着有效光强的不断增加,光合速率也不断增加,当有效光强达到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3) CO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CO2浓度增加,作物的光合速率提高,但是到达饱和点,光合数量从降低。

C4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低于C3植物。

增加CO2浓度可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尤其对C3植物效果明显。

CO2浓度增加,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降低,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4)温度:作物有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适温度。

低温导致叶绿体结构破坏和酶的钝化,影响光合作用;高温下光呼吸和暗呼吸加强,净光合速率下降。

温度不仅影响作物的光合速率,还影响生育期长度,当温度升高时,作物的生育期反而降低。

二.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水、养分。

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符合Liebig的最大限制因素法则,即作物产量决定于水肥等生长要素亏缺最重的一个。

(1)水分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和植物体的主要成分(70-90%)。

缺水使:气孔导度下降,导致进入叶肉内的CO2减少,光合速率降低光合产物输出变慢→在叶片中积累→光合作用产生反馈抑制光合机构受损→光合速率下降叶片死亡→光合面积减少湿度:在一般自然条件下,湿度对光合的影响并不明显。

空气饱和水汽压差越大,大气蒸发力越强,引起叶片失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畅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2)养分:是植物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

例如,氮:蛋白质的主要成分(16-18%);氮过多不利于同化物向子粒分配,缺氮则引起叶功能早衰。

磷:促进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运输,促进蔗糖合成。

钾:促进糖分转变成淀粉;有利于有机物运输.三.作物产量的减产因素:病虫害、杂草、污染物(1)病虫害:降低作物叶片的光合能力(2)杂草:与作物竞争光、热、水和养分(3)污染物:重金属;SO2,氮氧化物(NO2, NO)等,进入叶肉组织,很容易被吸收,破坏叶绿体3.简要说明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

1)潜在生长条件—潜在产量水分、养分充分供应,无病虫害、杂草危害;作物生长和产量仅决定于太阳辐射、温度和作物性状2)限制生长条件—可获得(限制)产量除上述因子外,在作物生长季节至少部分阶段出现缺水;或作物生长受到养分或同时水分短缺的影响;在无灌溉、无病虫害和杂草危害,以及养分充分满足的条件下,作物可能实现的产量,称为雨养潜力。

3)实际生长条件—实际产量作物生长受到减产因子病虫害、杂草、污染等影响。

4.一般来讲,C3作物的净光合效率(生长率)要低于C4作物,豆类作物要低于谷类作物,为什么?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

净光合率(dw/dt ,kg DM ha-1 d-1):等于总同化量减去维持呼吸和生长呼吸消耗。

净光合速率公式:1)CVF = 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干物质系数(kg DM kg-1 CH2O),与作物类型即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关,其中谷类作物CVF = 0.7,豆类 CVF= 0.65,所以豆类转化成干物质量(CVF)低于谷类作物,因此C3作物的净光合效率(生长率)比C作物低。

2)并且在,式子中,谷类作物的MC = 0.015,豆类= 0.025,豆类维持正常呼吸消耗量比较大,即C3作物的维持系数(MC)比C4大;并且C3作物的Tref=20℃,C4作物的Tref=25℃,因此C3作物的温度校正系数(TC)比C4的大,综上C3作物的维持呼吸(Rn)比C4作物的高。

那么C3作物的净光合效率(生长率)比C作物低。

3)适宜温度条件下,C3和C4作物在生长发育期的最大E值分别为70和90 kg CO2 ha-1/(MJ m-2),C3作物的E值比C4小,因此C3作物的CO2同化量(Ag)比C4作物的低,因此C3作物的净光合效率(生长率)比C作物低。

5.提高大气中CO2的浓度可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简要说明原因。

(1)CO2的流通速率P(光合速率)可表示为:由公式可以看出,光合效率与CO2浓度成正比,当CO2的浓度(Ca)增加时,因此作物光合速率也增加。

(2)暗反应阶段需要CO2,CO2是植物体内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增加CO2含量,增强暗反应,也就增强光反应的原料来源。

当大气中CO2大量增加时,气孔只要微微张开,就可以吸收到足够的CO2,当CO2浓度比较大的时候,在空气中扩散阻力小,进入细胞内的阻力也比较小,因此能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3)实际上,大气中的CO2浓度小,现在大气中CO2的浓度约为350ppm,农作物光合作用CO2的最适浓度一般约为1000ppm,因此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占体积的0.033%(即0.65mg/L,0℃,101kPa),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是比较低的。

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更低,光合速率急剧减慢。

当光合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这个时候外界的二氧化碳数量就叫做二氧化碳补偿点(CO2compensation point)。

水稻单叶的二氧化碳补偿点是55mg/LCO2(25℃,光照>10klx),其变化范围随光照强度而异。

光弱,光合降低比呼吸显著,所以要求较高的二氧化碳水平;才能维持光合与呼吸相等,也即是二氧化碳补偿点高。

当光强,光合显著大于呼吸,二氧化碳补偿点就低。

作物高产栽培的密度大,肥水充足,植株繁茂,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特别在中午前后,二氧化碳就成为增产的限制因子之一。

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利用与光照强度有关,在弱光情况下,只能利用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光合慢,随着光照的加强,植物就能吸收利用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光合加快。

6.简要说明计算净光合率(生长率)的步骤。

吸收的总有效光:总同化量:TC为温度(T)校正系数:维持呼吸消耗:作物生长率:MC(kg CH2O kg-1 DM)是标准温度(20 ºC,C3作物;25 ºC,C4作物)时维持系数,即维持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消耗的碳水化合物量;= 作物太阳辐射反射率(0.1 - 0.2);I0 = 太阳总辐射(MJ m-2 d-1);k= 作物消光系数(多在0.4 - 0.7);L = 作物叶面积指数;E = 作物CO2同化效率 (CO2 ha-1/(MJ m-2);T = 日均温Q10 一般等于2Tref = 20 ºC(温带,C3作物),谷类作物的MC = 0.015,豆类= 0.025,油料作物 = 0.030;Tref =25 ºC (热带, C4作物)CVF = 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干物质系数(kg DM kg-1 CH2O),与作物类型即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关作物生长模拟(二)1.作物在早期阶段,生物量一般成指数增长,而在中期阶段则成线性增长,为什么?作物在早期是指数生长阶段;一般生物量低于100 g m-2(1000 kg ha-1) 时,作物生物量呈指数增长。

生物量的相对增长率(rm)(g g-1 d-1):取决于温度、光照和作物品种,因此早期阶段,作物的生长率一直都在增加,作物成指数增长。

而当作物生长率达到最大的时候,新增生物量不增加作物生长率,因此作物从指数转变为线性增长。

比如人口增加的生育能力一直在增加,才会有指数增长;当人口生育能力达到最大,不在增加了,生育能力不变,是一个常数,因此人口增长就成线性增加。

2.简要说明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的主要差别按不同植物光周期类型,可分为三类:长日性、短日性和光期钝感三类.(1)短日照作物:只有在光照时间长度小于某一时段才能开花,加长光照时数,就不会开花结实。

水稻、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甘薯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植物。

(2)长日照植物:只有在光照长度大于某一时数后才能开花,缩短光照时数就不开花结实。

小麦、大麦、燕麦、豌豆、亚麻、油菜、甜菜、胡萝卜、洋葱、蒜、菠菜等原产于高纬度地区的植物。

3.简要说明影响作物发育速度的因素作物发育速度:取决于有效温度和日照长度一.日照长度对作物发育速度的影响:1)日照长度与光合系数Fpr的关系(图P9):对于长日照植物,低于10h时,Fpr小,作物不正常发育;高于10h,Fpr增加,作物开始正常发育,到12h,Fpr=1,作物正常发育,而短日照刚好相反。

2)按对光长的敏感程度,可分为感光性强、中、弱三种类型。

感光性很强:植物当光长超过或小于临界光长时,就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如水稻晚熟种、大豆等。

感光性中等:在满足其临界光长要求时能明显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反之,在不适宜的光长条件下,虽然能进行花芽分化,但开花所需天数明显增加。

一般多为中熟品种。

感光性很弱:光照长短对促进开花的效果不显著,而其中对光反应极迟钝的,多为早熟和特早熟种。

3)按不同植物光周期类型,可分为三类:长日性、短日性和光期钝感三类:短日照作物:只有在光照时间长度小于某一时段才能开花,加长光照时数,就不会开花结实。

水稻、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甘薯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植物。

长日照植物:只有在光照长度大于某一时数后才能开花,缩短光照时数就不开花结实。

小麦、大麦、燕麦、豌豆、亚麻、油菜、甜菜、胡萝卜、洋葱、蒜、菠菜等原产于高纬度地区的植物。

中间性植物:开花不受光照时间长度的影响。

如西红柿、大豆中的某些特早熟品种,时间长度一般为12-14小时。

二.温度对作物发育速度的影响:1)植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非常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