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读本词,感受本词的语言和情感2.鉴赏豪放词风,解读何为“豪放”教学难点:1.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认识词人的情感态度2.打开思维,深切领会豪放词风。
教学过程:一、导入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导入,由婉约词引出豪放词“词”这种文学形式直源于隋唐五代,最开始时仅仅是一种和乐歌唱的“另类诗”,故又被称为“诗余”。
最初多为了才子佳人们聚宴时取乐之作,故内容上多为风花雪月或闺怨情仇。
但这种风格到了宋代却被一位大才子打破。
他为词带来了全然不同的面貌,于是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派——豪放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二、感知“豪放”学生活动1:请你说说你印象中的“豪放”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学生活动2: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大声地诵读一下这首词学生活动3:请一位同学范读学生活动4:你认为本词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豪放的风格?三、品读“豪放”学生活动5:请你说说你所选取的语句的“豪放”体现在哪里教师准备:上阙写景的句子几乎句句可称“豪放”代表。
一开篇,就境界全开。
首句“大江东去”四字就让人眼前为之开阔,广阔江面,滔滔江水,滚滚东去,气势雄浑;“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一下子为我们打开了时空的大门,这江水不再是眼前的江水,而是历史的洪流,它洗尽了多少英雄人物。
此一句昂首天外,放眼千秋,以奔雷之势携历史的雄风扑面而来。
而“石”之“乱”看出怪石嶙峋,一个“穿”字,见其陡峭,也见其高耸;“涛”为“惊”,这洪波巨浪让观者惊心动魄,一“拍”字则不仅可见其形,更可闻其声,愈见其风浪之气势;“卷起千堆雪”则生动形象,有形有色。
面对这雄伟的景象怎能不让人叹一句“江山如画”,更能激起人心里的豪情,让人想到历史上曾在这里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
学生活动6:齐读上阙教师引导:那么词的下阙,抒情部分能不能体现“豪放”的风格呢?学生活动7:品读下阙的语句教师准备:为什么要写到周瑜?同是才华横溢,同样都有报国之志,一个少年得志,一个一贬再贬,一个官场情场战场,场场得意,一个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我非常欣赏苏轼,觉得他比李白务实,比杜甫洒脱。
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我想在课堂上把我心目中的苏轼介绍给学生,共同欣赏他的文才,体味他的多情,感知他的旷达、豪放。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授课过程中,我的教学目的不仅使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而且也能像苏轼一样无论何时都能保持积极乐观、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并让这种情感照亮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
怎样使他们学习到一种方法,在今后的阅读中受用?在苦苦思考后,决定抓住写景、怀古、咏史、抒情熔为一体的写作方法、豪放的词风以及词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三点来分析这首词,使学生在全面理解词作内容和掌握赏析方法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以下方法完成了各个教学环节首先,以激情感染学生。
在导入新课中,和学生一起回顾了中学所学“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中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进而使学生明白文人常心由山动,情为水发,接着引出了苏轼游赤壁、怀古、感已,最终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范读中,我抑扬顿挫,让学生和词人的感情融和在一起;在对写作背景的介绍时,学生为苏轼的几番沉浮唏嘘不已;接着朗读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感染了大家,让学生理解“无情未必真豪杰”的真正含义。
其次,以表格形式,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词人写作的别具匠心。
表格的内容归纳了上阕景色描写的特点,从角度、修辞、用词等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感知了波澜壮阔的场面,突出了豪迈奔放的基调;表格还归纳了下阕的人物对比,以苏轼和周瑜在年龄、婚姻状况、外貌、职位、际遇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使苏轼窘迫的境况凸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知道了如何分析归纳,填补了语文课中的理性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此次“行知杯”教学大赛的选用篇目是选自必修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篇课文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篇目。
如何上出东坡词的豪放气势是关键。
而作为一个经验不足又是女老师的我,如何表现出豪放气势正是自己需要挑战的。
在抽签之初,就有老师对一众年轻老师建议:在上课之前应该喝点酒。
虽是戏称,但是足以见“豪放洒脱”方得东坡词的真谛。
宋人就曾将东坡词与柳永词作比较: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因此,这节课我将重点带领学生品味东坡词作的豪放洒脱。
一、以朗诵贯穿课堂记得以前在一次《离骚》公开课的时候,前辈老师就给我建议,建议诗词教学要多注意朗诵,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到的或温婉或豪放的风格。
之前的很多诗词教学中,我常常忽略朗诵,忽略带他们领略诗词的韵律美,只关注诗词的分析。
因此,此次《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决定将以朗诵作为主要教学方法,贯穿课堂,辅以点评、讨论。
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仔细听,说说谁读得最好。
在朗读、点评的过程中,最让我意外与难忘的是这样一个胖胖的面带腼腆笑容的小丫头。
当时我请她来说一说:你认为谁读的最好?她慢吞吞地站起来笑着问我:谁都可以吗?师:当然!学生慢吞吞地笑着说:我觉得我读的最好她小小的温柔的声音像是在教室里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同学们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也让我无比的意外也感到无比的惊喜,难得有同学能够自告奋勇的为大家展示。
但是,眼前站在我面前的明显是个柔柔弱弱腼腆的小姑娘,她能读出东坡词的犹如横空出世一般的豪情壮语吗?我与同学们都拭目以待。
几秒钟的酝酿之后,小姑娘开口一句“大江东去”,洪亮清脆,铿锵有力,绵延舒展,仿佛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画卷缓缓的铺展在眼前。
小姑娘的表现果然不同凡响,惊艳了在场的所有同学。
高中校本课程_【中职】—《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感受词人形象,品析豪放词风。
技能目标:从“大”入手,掌握鉴赏方法,探究豪放之美。
情感目标:剖析苏轼,体悟旷达情怀,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从“大”入手,掌握鉴赏方法,探究豪放之美。
【教学难点】剖析苏轼,体悟旷达情怀,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体验式教学法【课前预习】1、熟读诗歌2、查阅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3、尽可能多的搜集苏轼的诗词、作品等。
将搜集的内容传到“雨课堂”平台。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飞花令是古代人们常玩的一种行酒令,今天,我们也来效仿古人玩一玩这高雅的游戏。
游戏规则:三组同学,每组依次起来,说出含有提示字的诗词,哪个组坚持到最后,哪个组胜出。
本次提示字是“江”“月”,诗句中含有任意字均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也与“江”“月”有关。
请看题目: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词。
二、诵读词作——感受词之大1、明确诵读要求学习诗词,重在诵读。
诵读时,需注意几点:①读准字音②把握节奏(停顿、重读)③读出感情2、听名家朗诵听得过程中,注意上述几点要求,听完之后,大家感觉应该怎样来读这首词?明确:豪迈、有气势4、学生个别读点评学生的朗诵。
词之大在于,这是一首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豪放词。
苏轼开豪放词之先河,有人说: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5、齐读要把这种气势读足,我们还需细细的咀嚼。
下面,我们学习这首词。
三、品读词作——探究词之大(一)赏大景(重点)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第一句,有一个字将整首词的气势提起来了,是哪一个字?从这一句中你品味出什么?明确:“大”。
一个“大”字,直接将我们带进一个宏阔的背景之中,而我们这节课就围绕这个“大”字展开。
大江:空间的壮阔千古:时间的悠久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从一个广角镜头,从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中,将镜头拉回,聚焦于三国、周郎、赤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听课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听课反思机电系:李丽敏本周听了伏嘉敏老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想起曾经自己上过的课堂,联想颇多,经验教训总结如下:一:设计要简明一节课堂,时间短,容量有限,不允许教师面面俱到,所以设计一定要简明。
否则教训内容繁琐,学生却反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只能跟着老师“走过场”。
问题如果浅尝辄止,则会找不到重点,思维混乱,感到疲惫。
这篇词作,应将重点放在体会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上,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此外,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
问题则应设置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等等。
假如在短短四十分钟内能让学生体会这首词的丰富感情、豪放的风格,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就可以算是相当成功的教学了。
二:交流要充分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无非就是交流与对话。
但交流不是作秀,在课堂上,不能只是象征性提几个问题就可以了,而是要提供充足的的时间,在师生平等的关系下充分讨论和沟通。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才能达到知识的内化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三:启发要深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启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课堂上主要启发的是学生思维,这首词中,主要应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提问:作者在赤壁上缅怀的人,为何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呢?或者提问:“人生如梦”一句,许多人认为表现了作者一种消极的情绪,你有不同的意见吗?等等。
总之,启发是见仁见智的一件事。
最后,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
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善于启发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体验中开发出创造性的潜能。
诗歌的讲评和赏析,帮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动起来“活”学,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如果教师死守课本和教案,那么最好的课本和教案也会成为教学的桎梏。
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和教案的奴隶。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9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为了让您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9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设想】:1、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
2、注重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课文,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1课时【阅读准备】: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略),并制成卡片二、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三、熟读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1)拿出预习卡片,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3、学生齐读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1)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5、教师小结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时,我觉得有几点需要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解读和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境。
我只是简单地解释
了一下作者的背景和创作动机,然后让学生默读和背诵诗歌。
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真
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我应该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诗
歌的结构、修辞手法和意象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差异。
有些学生可能对古代文学
作品感兴趣,但由于阅读能力的限制,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诗歌中复杂的意象和语言。
我应该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解读提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
同时,我也应该设
立一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制定不同的阅读活动。
第三,我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和参与性。
我只是简单地讲解诗歌,然后让学生自己
阅读和背诵。
我应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角
色扮演或朗诵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
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的意义。
总的来说,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时,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度,提供更多的解读和背景知识,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优
秀的古代诗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凭高眺远,而用心学习。
”这句话是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学思想论》中所说的。
这段话不仅揭示了学习的真谛,同时也把教育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而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最能够体现这句话的,当属《念奴娇赤壁怀古》了。
这首诗虽然只有七律的篇幅,却表达出了作者对历史悠久而充满传奇色彩的赤壁之战的深刻思考和细腻感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经典诗歌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经典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 了解赤壁之战的基本历史背景,理解诗中用到的典故。
2.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掌握诗的结构、韵律等基本修辞手法,学会分析诗歌的中心意思。
4. 善于发现诗歌的诗性、音韵、形象等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
5. 引导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感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内容简介和背景知识。
2. 诗歌完整文本的解读和理解。
3. 诗歌的诗性、音韵和形象等特点分析。
4. 知识拓展:赤壁之战的历史、文化背景等。
三、教学策略1. 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如图表、资料、网路等,使课件更加形象生动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真实情境。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究,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和领悟。
3.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和想象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诗歌欣赏和解读。
教师可以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导入,让学生先感性认识到这首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性的理解,读一遍诗歌,听其朗诵的韵律感,并回答问题:什么是念奴娇,谁是赤壁?2. 学习诗歌内容,了解历史背景教师深入浅出地介绍赤壁之战的基本历史背景和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感知到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篇一1.教学内容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的代表作品,它不如诗歌易读易懂,所以要反复诵读,层层设疑,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旷远深沉的意境,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学会鉴赏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宋词。
2.教学对象分析:本校学生差生面比较大,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调动其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开头的音乐视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本词意境的分析采用问答式,可有效降低思维难度,达到通过问题,引导其了解分析意境的方法的目的。
思维创新必须有一个契入点,质疑讨论部分正是为此设计的,相信学生可以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3.教学策略设计:①重视诵读②巧设疑、善诱导、多层次启迪思维引导学生反思求知过程,总结鉴赏诗词的一般方法:探究(合景与情)意境,通过想象、联想体味景物描绘虚实结合的特点;通过知人论世,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质疑讨论,创新思维。
③多媒体设计1 / 5自制多媒体课件,插入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增加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品味、理解、感悟。
尤其是调整了《三国演义》片头视频的视帧顺序,并加入了本词内容作为字幕,经“Studio MP10”重新压缩后,用于教学最后一部分配乐朗诵与歌唱,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④比较赏析“有比较才有鉴别。
”其实本课最好还是进行比较教学。
比较易于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比较设计可以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纵向可以不同时代的婉约——婉约、豪放——豪放派作品相比,如柳永《雨霖铃》——李煜《虞美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横向则可婉约——豪放之间比较。
也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比较。
4.学生学习策略设计课堂教学中间过程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5.教师成长与教学创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篇二作为一名教师,要擅于总结自己上过的课,有哪些不足和优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教学目的1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2 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1 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安排一教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1.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2 .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小组讨论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雄姿英发-----------有气魄羽扇纶巾--------------儒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是个风流人物3. 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惊涛浪花4. 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明确:气势磅礴穿空-----------峻伟卷千堆------------浩大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千堆雪比喻巨浪5. 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1 收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诵读法贯穿课堂。
琅琅的读书声应该一直是萦绕在语文课堂上的。
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尤其是诗词教学。
所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设计上,我也采用了诵读法。
在初步感知时,要求读准字音。
本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景物描写扣人心弦,在赏析景物时,边赏析,边试读,力求体味苏轼豪放词中景物描写所蕴涵的壮阔美,然后同学齐读,要求读出气势。
在分析形象时候,同学范读,体味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
这里有苦闷、郁愤和不平,这里有乐观、旷达和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该诗在情感上的复杂变化。
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精神的自由,胸襟的洒脱,情感的豁达。
展示了诗人力求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最后诗歌讲解结束时,学生评价同学的诵读,哪里该激昂,哪里该舒缓,有板有眼,学生已经真正走入了诗歌,走进了苏轼。
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吗?收获之二: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对话参与意识。
一直以来,好像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了极致,诱使了教学中的简单化。
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语文世界中诗意的美、丰富的内涵,几乎被抛之一边。
语文世界被收缩于抽象的考试说明之中,很多时候我们把语文课上成应考训练课。
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有主体参与意识,训练表达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话题和时间,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苏轼为什么单单想起周瑜这位大英雄?我们设计了一个对比环节。
在对比中学生自然就提到了苏轼对于年轻有为的周瑜的羡慕和崇拜,对于自己生不逢时、老而无成的感慨,对于自己悲惨境遇的失落、惆怅。
也就为下一个环节把握情感奠定了基础。
收获之三:导语的精心设计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诗意设计。
导入的表达是为了在第一时间营造一个诗意的意境,以渲染诗歌学习的气氛。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2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本单元第一篇怀古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整理
哎哟喂,讲了回《念奴娇·赤壁怀古》,心里头那个感慨万千呐,就跟那滚滚长江水一样,流都流不完。
这节课,我带娃儿们穿越到千年前,去感受苏东坡那份豪放不羁。
一开始,先让他们吼两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嘿,那气势,还真有点子味道。
但话说回来,有些娃儿念起诗来,就跟念经似的,没得感情,我就琢磨着,下回得让他们多读读,多体会体会诗里头的意境。
讲到赤壁之战那段,娃儿们眼睛倒是瞪得圆鼓鼓的,可我知道,他们心里头想的啥——无非就是游戏里头的“三国杀”。
得嘞,看来以后还得找点历史小故事,穿插进去,让他们既学了知识,又觉得有意思。
再来说哈那苏轼,我给他们讲了讲他咋个从政坛跌落到黄州,又是咋个在逆境中写出这些传世佳作。
娃儿们听得入神,有几个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心里头就暗喜,这课算是讲到点子上了。
最后,让娃儿们自己写写心得体会,有的娃儿写得还挺有深度,说是要学苏轼那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但也有个别娃儿,写得跟流水账似的,看来,这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还得加强啊。
总之,这节课下来,有收获也有不足,以后教学上还得多琢磨,多创新,争取让娃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东西。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作者苏轼的生平;2. 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导学内容:1.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介绍;2. 苏轼的生平及文学成就;3. 诗歌赏析:意境、情感表达、修辞手法;4. 进修诗歌的背诵和朗诵。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文学鉴赏欲望。
2. 进修:讲解苏轼的生平及文学成就,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
3. 分析:逐句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4. 讨论: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的背诵和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导学延伸:1. 综合性进修:结合其他相关诗歌和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创作性进修: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性进修:组织学生参与诗歌朗诵比赛或文学活动,展现学生的才华和艺术修养。
五、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作者苏轼的生平,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进修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念奴娇·赤壁怀古》考评课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考评课反思在最近一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考评课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我对这次考评课的深入反思:一、教学目标与内容本次考评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方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本解读、艺术分析、作者介绍等。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等方式,我希望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这首词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讲解、朗读、讨论和分析等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这首词的韵律和美感;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思想感情;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修辞技巧。
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学生表现与成绩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色,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问题。
在课堂互动中,学生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和看法,展示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我进一步引导和激励。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在这次考评课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我对个别细节的讲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最后,在考试评价方面,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实践能力考核,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五、未来教学计划与目标通过这次《念奴娇·赤壁怀古》考评课的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育事业。
具体来说,我计划:1. 继续深入研究《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2.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更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3. 加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实践能力考核,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4. 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汇编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汇编《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一高一年级必修二“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中第一次接触了古典诗歌的阅读,为了了解高中一年级学生诗歌阅读的现状,我在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诗歌后,在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给学生出了四道道题目,要求他们在十五分钟以内做答。
这是三道测试题目,请将这首词的上阕改写成一幅画面。
这首词下阕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概括出来。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你在诗歌的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你会采取什么办法解决,你喜欢阅读古典诗歌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收上同学们的答案后,我对他们的答案进行批阅和总结。
这是一个有五十人的实验班,第一道题目的回答中,全部同学都能看到改写这个关键词,但是改写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十五位同学简单翻译上阕,十位同学改写时漏掉重要的景物,四位同学随意改变诗歌内容,二十一位同学基本完成任务。
第二道题目的回答中,最大的问题是概括不到位,只抓住少量词语片面概括,理解不清的就胡乱概括,如羽扇纶巾理解为诸葛亮,显然是历史知识储备不够,受电视剧影响较深。
第三道题目,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理解为伤感,他们的理由是人间如梦,三分之一的理解为追慕英雄,还有三分之一回答不能理解清楚。
第四道题目,喜欢古典诗歌的有五位,理由是读起来很美,不喜欢的有二十位,理由是读不懂,说不上来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占到了一半,老师让读就读呗,对高考应该很有用。
当他们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一半选择跳过去,三分之一选择胡诌,三分之一选择去找参考书或是问问老师或是同学,只有少数同学选择结合全词进行理解推测。
通过此次检测,我对学生的古典诗歌阅读状态有了初步的了解,首先初中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让部分学生丧失对古典诗歌的喜爱,遇难则退,其次,知识储备量决定他们即使采用全词联系的方式,还是没办法能够正确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最后,语言概括能力和改写能力是许多同学需要提高的。
在了解学生的现状之后,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带领学生了解背景,反复诵读,抓关键词理解诗歌感情,有感情朗诵本词的办法培养学生对这首词的感情。
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2.诵读涵咏,赏析品味,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和词人复杂的情感。
3.深入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体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提升人生境界。
二、学习重点1. 诵读吟咏,感受诗词豪放的意境。
2. 赏析品味,感悟词人复杂的情感和旷达的情怀。
三、学习难点解读“人生如梦”的深刻思想内涵,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生境界。
【教学设计创意】1. 教学目标方面:通过解读文本,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情感和人生境界。
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品读文本,在把握诗歌意境和情感的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词人在诗文中展现出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从而思索人生,升华人生境界。
2. 教学方法方面:一是采用主问题导引式,推进学生探究活动,逐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进一首词”——“了解一种人生”——“感悟一种情怀”——“升华一种境界”,即“解读文本——体悟情感——升化情感”,最终引导学生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深化对诗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诵读。
【学习过程】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1)苏轼的生平经历、思想特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
(2)苏轼除文学领域外,在其他领域做出的贡献。
(3 熟读这首词,体悟这首词的情感。
一、导入余光中先生在央视推出的一期人物专访里面说过这段话:……我如果去旅行我不要和李白一起去他这个人不负责任跟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哈哈了可是他就很好他可以做一个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PPT1)那么,这个很有趣的人是谁?(生答:苏轼)公元1082年,历尽了人世风波,已经47岁的苏东坡你那对来到刻满历史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遂写下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PPT2)今天我们就来赏析本词。
首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诗歌内容并不难理解。
在备课的过程中,经过多方面的查找资料,我渐渐被苏轼那种笑对人生的态度吸引,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了通过品味词的豪放进而感受作者豪放与洒脱,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价值观。
整首词我重点把握“读”,先读“感基调,明词意”,再读“品语言,入意境”,三读“展想象,塑形象”,四读“析主题,悟情感”,通过“读”让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来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和画面美。
这样的安排显得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在课堂导入时,引用音乐来导入课文,让学生的思绪任意驰骋在古战场那种壮阔豪迈当中,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走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上课时有激情,有自信,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贯彻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
在课文的结尾能够拓展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应该怎么做,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以怀古咏史诗的特点为框架,即: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
让学生速度全词找出相对应的语句。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在进入文本,欣赏本次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再词的上片,让学生重点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写景句子,感受豪放派词的特点。
并顺势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过渡到词的下片。
词的下片中作者主要塑造了周瑜的英雄形象,用以自伤,流露出羡慕之情.从苏轼对周瑜的称呼郎和公
瑾也能看出来,另外,从年龄、职务、外貌、际遇四个方面对比用一副对联总结: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此时,作者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悲慨,似乎与词作的豪放基调不符,其实不然,我们最重要的是看作者怎样处理这种这种冲突的,这就要探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这个时候,才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引导的方向是积极。
一方面,作者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这本身就是内心积极地一种表现。
另外,作者在千古人物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又算得了什么,看到了人的渺小,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