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 专题3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学科,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学常识知识点: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进行项活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机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每个决策都会有机会成本。
3.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或活动对一些特定变量产生的额外影响。
边际效应可以用来决定最优决策。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5.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则称为价格弹性大。
6.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
7.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
8.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9.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不足,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现象。
10.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和服务来进行经济交流和资源配置。
1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增加的过程。
12.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雇佣者与求职者之间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就业和工资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1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地波动的现象,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等。
14.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兑换的市场。
经济学基础知识
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对人类经济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离不开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加深对经济学的了解。
一、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需求是指购买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高于供给时,价格趋向上升;当供给高于需求时,价格趋向下降。
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会导致市场价格和数量的波动。
二、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和创造价值的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
劳动力是人们通过工作和生产创造价值的能力。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设备、工具和资金。
自然资源则是指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资源,如土地、水和矿产等。
这些要素的结合被称为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成本。
三、成本与效益在经济学中,成本和效益是进行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成本是指为了获取某种东西或追求某种目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它可以分为明确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效益则是指从某种行为或决策中获得的好处或利益。
在做出决策时,人们通常会考虑成本和效益之间的权衡关系,寻求最佳的结果。
四、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存在的竞争程度和市场上的企业数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中存在大量小型企业的情况,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控制市场。
垄断市场则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存在,具有完全的市场控制力。
其他市场结构则介于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竞争和垄断特征。
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对除相关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如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也可以是负面的,如工厂排放产生的污染。
公共物品则是指一种无法排除人们使用的物品或服务,如公共道路和国防等。
日本经济3-经济学常识
人民币升值
好?坏?
• 相对外国货币所说,在国内市场无法体现。 对出口企业打击较大 成本增加 对普通百姓可谓好事
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概念
中央银行实施的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条件 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与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视频: 中美物价比较
汇率
汇率(exchange rate)又被称为汇价 (exchange price),是一国货币折合成另一国 货币的比率或比价。可以把汇率理解为外汇这一 特殊资产的价格。 两种标价方式:
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数额外币为标准,折为相应数额本
币表示汇率。
100日元=7.74人民币元
2、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 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 总得到国民收入。
收入法主要统计对象: 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 险费等三部分。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 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 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 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 企业的营业利润。
3、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ch)
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依据提 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的增加值计算GDP,从生 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 计算。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 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 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经济常识归纳总结
经济常识归纳总结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了解一些经济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市场运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对一些基础的经济常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经济。
一、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原理之一。
供给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一个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高于供给时,价格会上涨;而当供给高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
供需关系的理解对于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中的参与非常重要。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影响经济的总体状况。
货币政策的执行通常通过调整利率、购买政府债券和调整银行准备金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影响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和就业水平等因素。
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当经济中的需求超过供给时,物价会上涨。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如降低购买力、增加生活成本等。
政府和中央银行通常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管理通货膨胀。
四、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参与生产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这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土地提供生产场地和自然资源,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设备和资金,企业家才能是指创业者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
五、GDP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GDP表示一国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出的总价值。
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因素。
GDP的增长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常被用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
六、贸易贸易是指商品和服务在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贸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而国内贸易是指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换。
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
廓清《经济学常识》的逻辑脉络
(2思 政治 教学2 O 第6 1) 想 课 O年 期 l
∞一 + ≮ 爨黼 g 黧 _ 黪 黼鞘 黪 《
第一 :导 二归 一 ” “ 。
包 括两 点 : 其一 , 宁 、 大林 和毛 泽 东对 列 斯 社 会 主义 经济 规律 的探 索 ( 题 四 : 专 社会 主义经 济 理 论 的初 期 探 讨 )其二 , 国对 社 会 主义 市 ; 我
定。
和 地 主各 自取得应 得 的收入 。这一 观点无 疑 是 错误的, 是用 现象掩 盖 本质 。 第 , 对成 本学说 。 绝
斯密 的视 野是 国 际性 的。在研 究 国 内问题 的 同时 , 密关 注 国际形 势 , 出了绝对 成 本学 斯 提
说: 即一 国应 以 自己的绝 对优 势对外 拓展 贸易 ; 但 此 理论 不 能 解 释 有 的 国家 不存 在 绝 对 优势 , 但 仍然 在发 展对外 贸 易 的国际 现象 。 斯 密 的理论无 疑 是开创 性 的 ,但 却 留下 了
关 注另外 一位 古典 经 济学家 —— 大卫 ・ 嘉 图。 李 2李嘉 图理 论 的把握 。 . 李嘉 图对 “ 密 的迷 雾 ” 斯 进行 了澄 清 。
要,但这种人人追求 自己利益 的整体效果却能 使 资 源配置 优 化 。 由于市 场 配置 的有 效性 , 因此
斯 密对 政府 职 能 的界 定是 限制 性 的 ,认 为 政府 应 充 当“ 守夜 人 ” 的角 色 。
“ 看不 见 的手 ” 斯密 认 为在经 济 活动 中 , : 人
是利 己 的 , “ 济 人 ” 人 们 从 事 各 种 经 济 活 即 经 , 动 , 是源 于 自己的善心 , 不 往往 是 出于 自利 的需
30个经济学常识
30个经济学常识:1. 供求法则: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
2. 机会成本:放弃一项选择以选择另一项的成本。
3.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的增加,每一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递减。
4. 弹性: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5. 货币乘数:由货币供应的增加引起的总体经济活动的倍数效应。
6. 边际成本:生产或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
7. 边际收益:生产或消费一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8. 劳动力市场:供给劳动力的人口与企业需求劳动力的相互作用。
9.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
10.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来调控经济。
11. 通货膨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12. 失业率:劳动力中无法找到工作的比例。
13. 弗里德曼提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经济长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权衡关系。
14. 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效率高于其他商品。
15.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多个商品上都有相对优势。
16.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17. 边际税率:每额外一单位收入被征税的比例。
18. 生产可能性曲线:展示一个经济体在资源利用上的潜在最大产出。
19. 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总量。
20. 机会成本:选择一种行动可能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
21. 市场结构:市场中买家和卖家的数量、产品的差异和信息的可获取性。
22. 需求弹性:量化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23. 金本位制度: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挂钩。
24. 投资组合: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25.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是标准化的,买家和卖家都有充分信息。
26. 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
27. 边际生产力递减:增加一种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边际增量递减。
28. 货币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
29. 资源分配效率:经济体利用资源以实现最大产出。
经济学常识汇总
经济学常识汇总
1. 供求关系
-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供给指的是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需求则是指消费者对这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通常会下降,而当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通常会上涨。
- 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动,市场参与者可以决定价格和产量的调整。
2. 劳动分工
- 劳动分工指的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任务或专门的工作岗位,以提高生产效率。
- 亚当·斯密是分工概念的主要提倡者之一,他认为人们通过分工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提高产出。
- 分工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因为专门化的劳动者可以不断改进和发展他们的技能和知识。
3. 边际效用
-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或购买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 持续消费相同商品或服务时,边际效用通常会递减。
换句话说,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个额外单位的效用会变得越来越小。
- 消费者通常会在边际效用为零或负值时停止消费,因为这意味着进一步消费不再带来满足感。
4. 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指的是进行某项活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某项活动就意味着无法同时选择其他活动。
因此,进行某项活动时,所放弃的替代选择就是机会成本。
- 计算机会成本可以帮助人们在做出决策时权衡利弊,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
以上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常识,理解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30个经济学常识
30个经济学常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它说明了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的。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个规律说明了当消费一种商品的数量逐渐增加时,对每一个新增单位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事物而放弃的另一种事物的价值。
4.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必须投入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5.生产可能性边际:生产可能性边际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时,同时放弃生产其他商品的最大数量。
6.边际生产率:边际生产率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出量。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
8.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的变化而改变的成本,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9.弹性概念: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0.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寡占市场等。
11.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市场。
12.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物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
1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紧缩是指持续下降。
14.货币职能: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媒介、交换手段和价值储藏等职能。
15.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整个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1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出现了问题,导致资源分配不够有效。
17.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供给给一人即可供给所有人共同享用的物品。
18.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是指消费者在有限的预算下追求最大满足,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追求最大利润。
19.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确保公民基本生活而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保险是指在意外事故或疾病等情况下提供经济帮助的制度。
20.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对外贸易实施的限制措施,包括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或者供应者愿意出售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消费者或者需求方愿意购买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的方式。
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是自由竞争和私人财产权的保护。
市场价格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反映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进而引导资源的流动和分配。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或机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一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选择。
因此,机会成本考虑了每种选择的权衡和取舍。
4.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额外成本。
在经济学中,人们基于边际效应做出决策。
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递减时,人们会停止投入;而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成本递增时,人们会选择停止行动。
5.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总产出(GDP)的增长,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6.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周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间比较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
7.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货币交换的市场。
在外汇市场中,各种货币的汇率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
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8.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用于长期投资和融资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创新活动,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9.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产出(GDP)的长期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实现。
经济常识知识汇总
经济常识知识汇总一、基础理论和制度专题:1、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商品理论: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价值量及其决定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货币理论: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内容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的构成、形成原因分配制度:内容、原则、原因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机制(市场的优点)和宏观调控(市场的缺点);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和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搞市场经济的原因;特征)二、生产专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的市场主体:企业:含义、地位和作用、性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形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含义、提高原因、提高措施和途径)、品牌和竞争、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制经营者:地位和作用、处理关系、素质、劳动者:地位、权利、义务、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投资者:主要投资方式(股票、储蓄、债券、商业保险)的性质、风险、获益2、三大产业:(产业结构的划分、关系、调整目标)农业:含义、产业构成、地位和作用、现状、发展措施和出路工业:含义、产业构成、地位和作用、现状、发展措施-新型工业化第三产业:含义、产业构成、地位、现状、发展原因和意义三、分配专题:1、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主要分配方式的含义、分配特点和作用、制度形成原因2、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的含义、分配用途、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及处理原则3、财政和税收:财政的含义、预决算、收入与支出、作用、税收的性质、特征、作用、主要税种、违税行为、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4、银行与储蓄:银行的含义、类型、业务和作用、中央银行的职能、四、交换与消费专题:1、市场、市场竞争:市场的含义、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特征和缺陷、宏观调控2、商品服务市场:类型及特点、地位和作用、交易原则、生产者和消费者3、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原则的内容、作用4、消费者: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消费内容、目的、水平和结构(制约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者的权益及维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原因、要求)5、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特点(汇率)、我国的对外开放、对外贸易(方式、作用、原则、状况、关税)五、经济学中的重要主体1.党和政府:(市场的管理者、服务者)(1)完善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内容地位、原因、作用;分配制度;内容、原因、作用)(2)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原因、目标、手段及其作用)A.依法加强市场监管B.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区域、城乡、投资、农业、工业、就业)C.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手段:财政、税收、货币、土地、外贸、假日经济)D.制定规划和目标(十一五计划、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3)党如何实现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领导?制定国家经济计划(如十一五计划)、提出奋斗目标(如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出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党管人才(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2.企业(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的地位、作用、形式(类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含义、作用和意义、提高途径、兼并和破产)(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循环经济-两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国企的经营及改革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企业的竞争(竞争产生的原因、如何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引进来和走出去)企业相关税收金融企业及其改革企业技术创新(途径、意义)企业的反倾销问题3.市场活动的个体参与者(1)商品生产者(价值规律:价值、价格与供求、质量、市场、劳动生产率)(2)企业经营者:地位、素质、要处理好的关系(3)消费者:消费水平、消费和生产的关系、观念、地位、权利、维权机构途径(4)劳动者地位权利义务劳动合同社会保障(5)投资者储蓄债券商业保险股票。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引言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中的一些常识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
正文内容:一、需求和供给1.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需求量受价格、收入、价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2.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供给量受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3.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市场上的价格由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
当需求增加同时供给减少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减少同时供给增加时,价格下降。
4.需求和供给的弹性:需求和供给的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影响价格变动的速度和幅度。
5.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对产品需求量的关系,供给曲线是表示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的产品量的关系。
二、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上竞争者众多、产品同质化的市场形态。
供给和需求的作用决定了价格和产品数量。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一个或少数几个卖方控制整个市场,能够通过价格设置来影响市场价格和产品数量。
3.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少数几个卖方主导市场,但相对于垄断市场来说竞争程度较高。
4.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多个卖方但产品有差异化的市场,卖方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影响市场价格和产品数量。
5.单一买方市场:单一买方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主要买方,该买方对市场价格和产品数量有较大的影响。
三、生产成本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随产量增减而改变的成本,如租金、固定设备等。
2.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产量增减而改变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3.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增加的成本。
在决策中,边际成本的变化对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起到重要作用。
202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解析-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本章考情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20年3题3分1题2分5分2019年4题4分1题2分6分2018年4题4分3题6分10分本章重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供给和货币供应量的概念,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乘数原理。
3.货币均衡的含义和特征,货币失衡的类型,货币均衡水平决定。
4.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治理。
知识点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一)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2.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3.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二)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多选题】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共同决定。
A.货币需求能力B.货币价值C.货币需求愿望D.货币供应数量E.货币供应能力『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当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货币需求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有一定的客观性,并不是主观决定的。
选项A说法有误。
知识点二:传统货币数量说(一)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公式MV=PT 整理后: P=MV/TM代表货币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结论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例题·单选题】(2020年)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P代表物价水平,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代表货币量,T代表()。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复习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第一框1、斯密的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斯密生活的年代,一方面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随着“圈地运动”的加速、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和科技进步步伐的加快而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重商主义和封建残余势力的存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受到严重束缚.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支持.2、叙述斯密的经济学目的及财富的含义。
(1)斯密的经济学目的: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2)财富的含义: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3、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1)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①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②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③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①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在这里,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4、斯密是如何划分阶级结构的?斯密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5、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内容?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①他的“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②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则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二框1、根据斯密的观点,怎样增加国民财富?(1)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2)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关于如何提高利用效率,他认为最好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3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3经济金融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和金融体系。
了解经济金融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经济现象和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济金融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获得一些关于经济和金融的基本概念。
1. 经济学基础知识1.1 需求和供给在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两个基本概念。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能力,而供给是生产者愿意供应的商品或服务。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是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
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往往上升;当供给超过需求时,价格往往下降。
1.2 边际效应和边际成本边际效应和边际成本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
边际效应指的是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生产或消费对总效果的影响。
边际成本就是生产或消费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所需的额外成本。
1.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为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某种东西就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这就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经济决策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权衡。
2. 金融学基础知识2.1 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市场是短期借贷和投资交易的市场,用于满足短期资金需求。
而资本市场是用于长期借贷和投资交易的市场,用于满足长期资金需求。
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2.2 利率和汇率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指标。
利率的高低对借贷者和借款人都有影响。
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对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起着关键作用。
2.3 风险和收益投资往往伴随着风险和收益。
风险指的是投资的不确定性和可能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收益指的是投资所能带来的回报和盈利。
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权衡。
3. 经济金融政策3.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旨在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的目标。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利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实施其他措施来影响经济和金融市场。
部编版重点经济常识、文化常识
部编版重点经济常识、文化常识部编版重点经济常识一、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和自发性的经济管理系统。
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包括:-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以促进效率和创新。
- 价格形成:价格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供求关系决定,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 产权保护:市场经济体制保护个人和企业的产权,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投资的积极性。
- 资源配置: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和部门的合理配置。
二、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指的是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通常是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经济发展则包括增长的同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素质等方面。
- 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投资、科技进步和资源供给等。
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促使经济总量的增长。
- 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三、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关于文化的基本常识和理解。
- 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常识涵盖了历史、传统、俗、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 文化多样性: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是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一部分,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和交流的重要基础。
- 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常识的丰富和充实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文化交流有助于拓宽视野,促进文明互鉴。
以上是部编版教材中的重点经济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经济学重要知识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做出选择和决策的社会科学。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概念,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一、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则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就形成了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会下降;反之,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
这一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引导着资源的配置和生产决策。
例如,在农产品市场上,如果某一年的丰收导致供给大幅增加,而需求相对稳定,那么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这可能会影响农民的收入。
反之,如果出现自然灾害导致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或增加,农产品价格就会上涨。
二、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指的是在现有基础上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在消费领域,当消费者不断增加对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即边际效益)会逐渐减少,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比如,一个人在非常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面包会感到非常满足,但随着吃的面包数量增加,每多吃一个面包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降低。
在生产领域,企业也需要考虑边际效益来决定生产规模。
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
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例如,一个人选择上大学,他所付出的不仅有学费、书本费等直接成本,还包括因为上学而放弃的工作收入,这部分放弃的收入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在做决策时,理性的经济人会考虑机会成本。
如果一个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低于其机会成本,那么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个投资可能不是最优选择。
四、弹性弹性是衡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价格、收入等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等;供给弹性也有相应的分类。
经济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经济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描述市场中卖方和买方之间关系的经济学概念。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卖方和买方,并且没有任何一方能控制市场价格。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所有的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另一方面,垄断市场则是指只有一个卖方,它能够控制市场价格。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垄断者通常可以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而寡头垄断市场则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它通常由少数几家卖方来控制市场价格。
最后,垄断竞争市场则是指市场中有多个卖方,但是每个卖方都能够提供有些不同的产品,并且能够通过产品差异来影响市场价格。
总的来说,市场结构对于市场的运行方式和市场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一种用于短期借贷和投资的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通常包括国库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等。
在这些市场中,各种金融机构都可以进行短期投资和借贷。
这些市场的主要特点是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投资安全性高等。
货币市场中常见的交易产品包括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短期证券等。
这些产品都是用于短期借贷和投资的金融工具,它们的特点是期限短、流动性强、回报率低等。
货币市场的发展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主要包括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两种形式。
在出口贸易中,一个国家将自己的商品和服务出售给其他国家,从而获得外汇收入。
而在进口贸易中,一个国家则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和服务来满足本国市场的需求。
国际贸易的主要优势包括资源配置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等。
此外,国际贸易还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
然而,国际贸易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贸易壁垒、货币政策、汇率波动等。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的知识无处不在。
虽然它看起来可能有些高深莫测,但实际上,很多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对我们理解身边的经济现象、做出合理的决策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一、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简单来说,当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反之,当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上升。
同样,如果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价格会上涨;需求减少,而供给不变,价格会下跌。
以水果市场为例,如果今年某个地区的苹果大丰收,供给量大幅增加,但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没有明显变化,那么苹果的价格就可能会下降。
而如果突然传出某种水果对健康有益的消息,导致大家对这种水果的需求急剧增加,但供给一时无法跟上,其价格就会上涨。
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比如说,你有一个周末,你可以选择去看电影,花费 50 元并享受两个小时的娱乐时光;也可以选择用这个时间去做兼职,能赚100 元。
如果你选择了看电影,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 100 元,因为你放弃了通过兼职赚取 100 元的机会。
在企业决策中,机会成本也同样重要。
一家企业在决定投资一个项目时,需要考虑如果把资金投入到其他项目中可能获得的收益,这就是机会成本。
三、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效益可能会增加,但超过某个点后,边际效益会逐渐减少。
比如,一个工厂在增加工人数量时,一开始产量会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大幅提高,但当工人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工人,产量的增加幅度会逐渐变小,甚至可能因为管理难度增大等原因而导致产量下降。
在消费方面,我们也能看到边际效益的体现。
当你非常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面包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但随着你吃的面包数量增加,每多吃一个面包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偏好
凯恩斯把人们出于现期交易,避免未来的不确定而蒙 凯恩斯把人们出于现期交易, 受损失以及想从中取利等原因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流 受损失以及想从中取利等原因而产生的货币需求 流 动偏好 关于流动偏好的起因,凯恩斯认为是来自三种动机: 关于流动偏好的起因,凯恩斯认为是来自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持有现金的愿望. 交易动机是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持有现金的愿望. 交易动机又分为收入动机和营业动机. 交易动机又分为收入动机和营业动机. 谨慎动机是指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和抓住没有预见到的 有利的购买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望. 有利的购买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望. 投机动机是指为了关注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持有现金的 愿望. 愿望. 流动偏好(又译作灵活偏好),是凯恩斯所说的造成 流动偏好(又译作灵活偏好),是凯恩斯所说的造成 ), 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 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 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
日本模式
强化政府作用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 培养其责任和忠诚 韩,新,马,泰 自然条件;二战; 儒家思想等 政府主导有利经济发展, 提国产竞争力; 易于形成商官勾结,造 成决策失误,加剧社会 不公
比较
相同基本点 1)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2)市场竞争为最基本调节手段; 3)国家调节经济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
1)凯恩斯理论的提出,开创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先 河.其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凯恩斯主义不可能从 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其 作用是有限的. 2)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其政策主张主要包括 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扩大 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这对完 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有借鉴意义.我国宏观调控以经 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其中 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高考题
(08江苏.36)5.3P257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凯恩 斯提出了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这些政策主张成为 不少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 有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在致命危险威胁资本主义的 世纪里巩固了这个社会,挽救了资本主义. (1)请对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简述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及其对完善我国宏观调 控体系的借鉴意义.
3,新自由主义 1)理论背景——P49滞胀以及实践中的两难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体现在若干学派的经济 理论和政策主张中 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奥地利学派,伦敦 学派......
买货币的非国家化到当 折起,免运费 当,2折起 免运费 折起
2)基本主张 在经济理论方面——"三化":
"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凯恩斯革命
1)革命内容 p46-47 解释三个概念——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
收入 100 200 300 400 生活消费 100 180 240 280 储蓄 0 20 60 120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收入增量中消费增 量所占的比重
投资(万美元) 100 200 300
②实质
p48
A.凯恩斯经济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B.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这 既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 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 主义经济制度. C.凯恩斯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 的矛盾和问题,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 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08广东.35)5.3P257 二战后,英美接管了联邦德国.为了复兴欧洲经济, 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在"社会市场 经济"理论的影响下,联邦德国经英美占领当局同意 进行了货币和价格改革,并运用法律与政策维护市场 经济运行所必须的正常秩序,同时建立了一整套"从 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其 形成原因.
1)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①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 ②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 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原因是: ①主要受"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影响,这一理论强调 自由竞争,但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实行旨在维护市场 经济秩序的国家干预. ②受战后英美占领当局政策影响,英美当局主张实行 市场经济.
4,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美国模式
所有制 市场化 劳动力 类似国家 原因 私人经济主导; 政府干预少 自由开放程度高,流 动性大,就业压力大 英,加,澳 传统自由主义; 70年代"滞胀"等 束缚少——有利激发 企业活力; 缺乏必要监控与干 预——加剧两极分化
德国模式
混合经济体制特征 市场和国家结合 强调社会保障 欧陆,北欧多数 社会市场理论; 战后英美占领政策等 市场提高效率,政府 缓解社会矛盾; 社会保障削弱工作积 极性,加重财政负担
(1)由乙来理财,甲来推销更有效率.因为乙在理 财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甲在推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2)李嘉图认为: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 "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 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 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因此, 他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通过对外贸 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 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 义生产的发展.
(09广东.35)5.3P256 绝对优势和劣势并不是决定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系或 者人与人之间分工关系的唯一因素.甲在理财方面对 乙有绝对优势,乙在推销方面对甲有绝对优势.由甲 负责理财,由乙负责推销是有效率的.但是,如果甲 相对于乙不仅会理财,而且更会推销,那么这两人的 分工需要重新思考.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 (1)甲与乙如何分工更有效率?(2分) (2)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和政策主张.(5分)
�
(1)在对外贸易中,不同国家生产相同的产品,其 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2)如果各国将本国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 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本国生产 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 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所 以各国都应该参加对外贸易. 立意:考查学生对经济学基本问题分析方法的掌握情 况,以及对经济学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致 用性本质特征的理解.
本专题要点
一个时代背景: 一个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与危机爆发 两个流派: 两个流派: 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 三种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三种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高考题
(07广东.35)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在对外贸易 方面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反对对外 贸易垄断和政府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斯密这一主张 的理论来源在于他批判重商主义时提出的对外贸易优 势原理.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 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斯密如何运用绝对成 本学说解释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2,凯恩斯革命 1)革命内容 p46-47
传统观念 经济危机 及其原因 财政政策 凯恩斯观念
经济原则
供给创造需求,即 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心 使有也由于外因 理规律),必然爆发 收支平衡 赤字财政政策 扩大支付增加投资,刺 激消费,扩大需求 自由放任 政府干预
2)评价凯恩斯革命 )
①影响
A.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迫切需要,创建以需求 管理的政府干预为中心思想的宏观经济学;p47 B.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减少了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西方世界经历 了长达25年之久的"繁荣";P48 C.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膨胀性经济政策的后果 带来了70年代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不得不 退出"官方经济学"宝座,让位于新自由主义与 新保守主义的斗争.P49
在政治理论方面——"三否定":
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
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新自由主义极力鼓ຫໍສະໝຸດ 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
3)影响
西方大资本的实力越来越雄厚, 西方大资本的实力越来越雄厚,自由度非常之大的金 融资本,虚拟资本需要这种自由体制和意识, 融资本,虚拟资本需要这种自由体制和意识,美国等强国 利用手中极其雄厚的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由出入也 需要这种"便利" 所以撒切尔夫人,里根上台, 需要这种"便利",所以撒切尔夫人,里根上台,为新自 由主义长达近30年的主流经济学地位开拓了道路 年的主流经济学地位开拓了道路. 由主义长达近 年的主流经济学地位开拓了道路. 但其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 中所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另一些新问题 新问题( 中所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另一些新问题(各国财富分配 不均,对外资过度依赖, 不均,对外资过度依赖,弱化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 作的能力,社会福利体系取消,加剧社会矛盾); );再加上 作的能力,社会福利体系取消,加剧社会矛盾);再加上 它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左, 它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左, 进入90年代以后 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 年代以后, 进入 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
1,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0年代"大繁荣";世界性资本主义经 济 危机;"自由放任"政策的实效;罗斯 参考《历史》必修2 17课 参考《历史》必修2第17课 福 2)内容: 整顿金融业;恢复和稳定农业;复兴工 总统上台. 业;社会保障.参考《历史》必修 第18课 参考《历史》必修2第 课 3)影响:缓和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开创国 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为连年加剧的通货 膨胀和扩大的财政赤字播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