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地理高考复习(修改稿)

合集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2020年高考地理备考复习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2020年高考地理备考复习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地理备考复习策略——以考纲为基准,以地理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一、例谈地理核心素养在高考题中的体现地理核心素养分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

四个核心素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括正确的人口观、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

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大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虽然新的课程标准在2017年9月进行试用,但是在2017年的高考题中已经有了地理核心素养的渗透。

下面以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卷新课标I卷第36题为例,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考题中的体现。

【例题1】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场,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图5(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8分)(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4分)(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6分)【参考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复习方法与策略

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复习方法与策略

2019JIAOXUE GUANLI YU JIAOYU YANJIU76No.24 2019摘要:高考复习是高中生查缺补漏、整合深化并拓展知识的关键时期,复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与未来发展。

一线教师需从地理核心素养入手,借鉴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创新高考复习方法与策略,为学生提供地理知识复习指导,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教学做合一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复习方法与策略向彬(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中学 56350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内容也向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

地理高考试题目前更倾向于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的阅读、观察与分析等能力。

对此,教师需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一、地理核心素养分析地理核心素养分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四方面。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指学生对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认知,包括二者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内容。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学生可明确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间的交互作用,找出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特征、表现与形成原因,从而找出并解决生活中的人地矛盾问题,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综合思维是指学生对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的全面、系统认知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综合思维的培养可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明确不同地理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发展与演变过程,更全面地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环境问题或自然问题,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领域的基础认知素养,指学生对人地关系系统的分析、阐述等方法与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体现其对区域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可发展学生的区域视角,引导其开展区域综合分析或比较分析,明确各区域的特征与人地关系,从而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区域开发的相关问题。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与素养。

在学习活动中,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地理知识应用水平的体现,可发展学生的地理眼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终身地理学习观念。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地理能力核心素养考前必背(精品)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地理能力核心素养考前必背(精品)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地理能力核心素养考前必背(精品)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一、区域位置描述1、自然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①所处的纬度带(低纬—中纬—高纬)、特殊经纬度值(南北回归线、极地、极圈、赤道)、热量带(热带、温带、寒带);②所处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海陆位置:位于大陆内部还是沿岸(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岛屿、半岛、海岸线长短等。

(3)相对位置:位于某大洲或某大陆的方位,以及某某地形区的某某方位等。

(4)板块位置:处于什么板块与什么板块的交界;什么板块的内部。

2、人文地理位置(1)相邻位置:与某某国家(或行政区)接壤(或位于某某边疆),或相邻的某些特殊地点(如民族)。

如:位于***交界;地处、临近、沟通、连接;(劣势:深居、远离、边远、闭塞)(2)经济位置:所处(相邻)某经济区,其经济地位。

(3)交通位置:所处某某交通要道(枢纽)。

(4)政治位置:为某某中心(首都、省会)在地区处于某某地位。

(5)战略位置:如:中亚——古代丝绸之路,现代第二亚欧大陆桥;西亚北非——地处三洲五海之地,重要海峡。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如何描述?首先要熟练掌握自然地理5大要素:大气、水、地形、生物、土壤。

按要素分点写,条理清晰。

大气:气候(气候要素、气候类型等)+天气(特征、天气系统);分析气候特征应该包括:气温(热量多少,日较差,年较差),降水,光照,水热组合等微观角度。

水:水循环+河流(补给、水文、水系)+湖泊(湿地)+洋流(海洋),河流支流多/少,水网稠密/少,径流量大/小,水位或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地形:地形+地貌+地质(地质循环(岩石)、地质构造)生物:动物+植物,植被类型/自然带,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

土壤:肥力+特殊成分。

气温高分解快,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呈酸性。

气温冷湿,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

还有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生态环境。

三、影响气温的因素:(1)判断所处的纬度位置低、中、高纬,直接影响太阳辐射的多少;(2)大气环流:判定某地气温高低先看气候类型;(3)地形: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青藏高原、高山高原气候)②山地分阳坡/阴坡,阳坡光热条件好(阴坡气温低,蒸发弱)③山地背风坡,焚风,干热风,增温(局部小气候)④山脉(东西走向),冬季阻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气温高。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作者:黄向标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2期【内容摘要】教育部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要求的是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高考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持续深化“一点四面”的考查。

本文以“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一课标为例,谈谈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资源开发能力一、地理核心素养分析教材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案例,阐述说明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学会能源开发条件的分析方法,具备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推演到页岩气等矿物资源的开发条件;将田纳西河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推演到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条件;学会阅读图文资料,提取题干中有效地理信息,提出地理问题,并能通过比较、演绎、归纳、分析等综合思维能力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养成辩证地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关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学会运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构建能源专题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挖掘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地理素养。

全国卷注重能力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现场探究能力”,实际上是注重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

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深度复习探究

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深度复习探究

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深度复习探究摘要】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明确提出了地理核心素质中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等几方面内容。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高三地理深入复习,要从精准定教、精致定学、精细定考三方面入手,结合高中地理教材、高考考点信息以及多维互动等多项内容进行分析,不断优化高三地理复习体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三地理;深度复习【引言】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以德树人,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提升高三备考效率,就要保证高三地理复习的有效性,在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实践能力。

本文就是针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深度复习的重要策略入手,在满足教育制度变革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地理复习理念创新复习方式。

1精准定教高三地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对学生地理深入复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地理教师不仅仅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参与者。

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在组织高三学生进行地理深度复习时,要将多方面地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真正做到精准定位始终与育人方向保持一致;运用科学方式提升高三学生地理深度复习效率。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三地理教师要认识到自身教学与组织复习的重要性,认真钻研并要熟练掌握各个地理教材版本中的重点知识,对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开放性与探究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高三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状况以及复习状况,选择最具教学价值和复习价值的方式,培养高中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合作精神,在高效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调整高三地理最后教学以及复习阶段的整体结构[1]。

这就要对地理教材内容进行筛选,选择出高考中重点考核的知识内容;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拓展,不断丰富高三地理教学与复习内容,为学生构建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动态性地理深度复习模式。

高三地理深入复习过程中,是对高中地理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在此期间理清地理复习思路,这样不仅能够构建自身复习体系,同时也能形成全面的地理知识网络。

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的研究

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的研究

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的研究摘要:本文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抓纲扣本,加强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循序渐进,科学安排复习进度、实现分层提升学习观念,落实复习实际效果、联系实际,提高地理实践力等对策,对其他教师开展地理复习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高考复习新高考政策的推行,对高中地理高考复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同以往复习不同,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新的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

一、抓纲扣本,加强知识结构体系构建要想复习有针对性,教师就要认真研读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同时重在抓基础、抓落实,让学生大脑真正动起来。

一是深挖教材,重视问题研究。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课标教材的特色之一是增设了"活动题"、"思考题"和"问题研究"等栏目,这些内容正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的基本理念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被一线教师所忽视。

因此对新教材中的新变化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课堂上"活动探究",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深刻领悟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为主向为能力立意为主的转变。

二是高考考试涉及范围内容多,知识点繁杂,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繁多的知识要点有个整体的把握,做到要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

复习时不妨对照课程标准和考纲,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尽早地明确考试的大致思路,帮助学生构建学科地理知识体系,并把学到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运用到新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是在复习高中地理知识的时候,针对每个不同的知识关键点展开系列记忆,在重塑学生知识结构和梳理其脑海中关于知识网络的记忆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应考能力和对地理知识、逻辑思维的理解能力,正确地构建学生头脑中比较复杂的知识网络,使其能够借助地理数据和图表,快速地回忆出某些知识点,并在每一轮复习的时候都强化一遍基础理论和基础定理,使学生形成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断深化理解。

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地理复习策略

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地理复习策略

121ZHONG XUE JIAO YU YAN JIU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地理复习策略杨衍才(宿松县程集中学,安徽 安庆 246521)一、基于学情高三是学生压力最大的一年,各个学科都在搞一轮复习,学生花在地理上的时间并不多,而地理知识点纷繁复杂。

抽样调查我所授课的高三15班(共60名学生),1/3的学生放弃地理,1/3的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地理,1/3的学生认真学习地理。

毕业班的学生考试多,地理又是比较难的学科。

抽样调查发现面对地理试卷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2/5的学生对地理试卷有恐惧心理,1/5的学生消极考试,2/5的学生积极考试。

二、有效备考(一)基于高考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要求: 构建体系夯实基础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包括:要求学生具备调动和运用基本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的能力,对给出的地理试题作答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获取和分析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充分通过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充分把握地理的基本技能,不同种类的地理数据之间的交换,不同种类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交换的能力。

学生在高考中达到以上的水平,必须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自然地理的核心是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流通,每一章围绕为什么运动,怎样运动,运动的影响三个问题构建系统。

如图1所示的框架结构:人文地理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

教材围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为线索组织编写同我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知识。

在复习时可以把必修2,必修3,选修旅游地理一块构建系统。

必修3是必修2原理的延伸,是解决区域典型的发展问题。

我们可以按照图2的框架构建系统。

(二)基于高考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 研究真题提高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调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获得题目的要求和相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消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客观、科学地获取图形、表格语言形式地理信息的能力,其中有判断各种地理图表承载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地理复习(2018年5月)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地理复习(2018年5月)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 二、过程与方法 •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 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 2.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 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 3.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 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 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 4.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地理学 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 现,是学生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 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 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 的有机整体。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 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2. 综合思维 指人们全面运用综合的观点认 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 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 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 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 ”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性的角度,全面、 系统、动态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 人类活动的关系。
高度::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相渗透。体现考 生综合素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展示考生扎实的 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强调地理就在身边 ,注重弘扬中华传统优秀传统。 力度: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相碰撞。考查对 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必备地 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新旧思维线索联系起来, 思考并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温度:人文情怀与理性思维相激荡。注重题 目情境创设的新颖性;采用散文、游记、民谣等 多种形式呈现材料;体现学科特色、兼具人文情 怀与理性思维。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深度复习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深度复习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深度复习
高三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时期,地理学的学习也是非常重
要的,因此需要深度复习,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为了有效地深度复习高三地理,首先要回顾和理解相关基础知识,牢记关键词和概念,掌握必备的地理常识和规律。

其次,要从宏观和
微观两个层面对地理素养进行全面的复习,深入理解地理科学的概念、原理和发展,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等各
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建立认知关系,形成系统的体系格局。

此外,通过深入了解历史发展脉络,不断洞察形势发展趋势、把
握国家战略定位、深刻认识中国持续发展的绿色地理环境等,不断完
善自身的素养体系,从学科价值规律和地理进程等多方面深入分析学
问探求学术原则,真正掌握地理学术知识。

此外,要按照系统科学的思路,结合实际任务,加强和渲染逻辑性、系统性、规律性,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

最后,在形式上,要提
高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表达能力,用凝练优美的语言把抽象的知识,
表达得生动形象。

总的来看,高三地理的深度复习重在建立完善的素养体系,不断
发展地理学术思维,提高表达思考能力,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部对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推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开始意识到,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包括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将核心素养理念引入高三地理复习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概念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高三地理复习模式中,以期为高三地理复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核心素养概念的解析和高三地理复习模式的分析,结合实施步骤的探讨和效果评价,最终力求找到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为高三地理复习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字数要求:2000字】1.2 研究目的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涉及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等方面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水平,有效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2. 探究高三地理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寻找有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3. 探讨实施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复习模式的具体步骤,包括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4. 评价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的影响;5.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高三地理复习模式,为地理学科的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核心素养概念解析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

在地理学科中,核心素养包括地理思维能力、地理信息素养、地理方法素养、地理观念价值观等方面。

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整合、地理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等方面。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培养策略。

通过对高三地理复习模式的探究和案例分析,发现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还对高三地理复习效果进行了评估,总结出核心素养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启示。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指出继续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高三地理复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地理学科成绩和素质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案例分析、培养策略、效果评估、启示、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核心素养不仅仅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复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同时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对核心素养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复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三地理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高三地理复习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水平。

探究核心素养在地理复习中的实际应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科学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复习地理知识。

通过研究高三地理复习模式,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而对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和高三地理复习效果评估的探讨,可以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更科学的教育管理和评估手段。

研究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核心素养意义重大,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一、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每个个体在不同学科、不同活动和不同个人发展阶段中都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地理中的地图阅读和空间感知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地理学科中涉及大量的地图,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快速地阅读和理解地图信息,通过地图的信息获取空间感知。

地理学科中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地理现象和分析地理数据,理解地理原因和地理规律。

科学研究和综合运用能力属于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地理学科中需要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能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地理学科中的跨文化交流和社会责任感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地理学科涉及不同文化和社会问题,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社会责任感。

二、高三地理复习模式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高三地理复习模式需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性,二是针对性。

高三学生需要通过综合性复习,将地理学科中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养点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模式需要将地理学科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地理学科的脉络和内在联系。

高三地理复习模式需要具备针对性。

高三学生在复习地理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复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制定个性化复习计划高三地理复习模式的第一步是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针对自己的地理学科掌握程度和复习时间,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将所有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养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

在复习计划中,需要将基础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分开进行复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2. 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高三地理复习模式需要将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掌握牢固。

地理学科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需要学生掌握,例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环境问题等。

学生需要通过课本、参考书和网络资源等途径,将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透彻掌握。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一、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学习素养包括探究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组织管理能力等。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与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尤为重要。

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地理知识的整理与管理。

在高三地理的复习中,学生应首先掌握地理知识的整理方法,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重点。

学生需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注重实践和实地考察,加强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与讨论。

通过形成系统的地理学习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

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品质素养,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健康心态等。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与复习中,学生应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整合材料,理清思路,准确分析问题。

学生也需要培养创新思维,不断地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分析地理现象,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在地理的复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地理知识竞赛、写作比赛等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学生还应建立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在备战高考的最后阶段,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以更好地迎接挑战。

实践素养包括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与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同样尤为重要。

学生应注重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积极参与地理实地考察、调查和研究,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储备。

学生还应注重与同学和老师的合作,形成学习集体,相互探讨、合作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高三地理复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地理学科的讲座、实验以及参加地理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四、总结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高三地理的复习模式需要充分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特点,设计多样化的地理复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复习效果。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挑战,然后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地理复习模式。

文章首先介绍了核心素养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高三地理复习的难点。

接着详细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地理复习模式,包括实施步骤和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这种复习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最后总结了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的有效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篇文章为高三地理复习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养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三地理复习、地理学习、挑战、模式探究、实施步骤、案例分析、有效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三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关键时期,地理学科的复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地理学习和复习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地理复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地理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地理学科学习的有效性和深度。

本文旨在探讨在地理学习中应用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探讨高三地理复习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地理复习模式,以期为提高学生地理学科学习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高三阶段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地理是其中一门重要科目。

而核心素养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被越来越重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的有效性,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研究核心素养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探讨高三地理复习存在的挑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找到解决复习难题的有效方法,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由于高中地理知识过于复杂和抽象,很多高中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时候总会觉得很困难。

传统的高中地理复习教学策略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有效的复习地理。

核心素养下,教师应该结合不同阶段的地理学习,有效指导学生复习巩固需求。

基于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确保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复习有效性;教学策略地理复习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高考前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复习教学,教师要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压力和认知需求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来优化学生复习的内容,促使学生更高效的掌握高中地理复习规律。

这样的复习活动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延伸,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取得更加理想的复习效果[1]。

一、基于要点和重点进行准确定位,提高复习效果在传统的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中,很多高中教师更加倾向于在相同的时间来复习不同单元或章节的地理知识点,给学生制定教师认为“全面”的教学目标。

在这种复习教学环境下,教师很容易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给学生复习地理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为学生一定能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

但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施加了复习压力,给人一种“看起来很努力”的假象。

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高中地理复习的重点,结合教学目标来指导学生复习地理,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时间来复习,才能保证学生提高复习效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地球上的大气》教学为例。

在复习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地球上的大气”这一主线,对地理书上涉及到的知识,如“气压带和风带”、“全球气候变化”、“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常见天气系统”等分支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让学生对主线和分支有系统的认知。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不应再局限于区域的地理特征描述,而要综合分析区域事物和特征的关系、成因,培养地理综合思维;剖析区域特征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归纳总结出区域的共性、个性。

学会区域学习的方法,掌握地理的知识框架和一般规律,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关系、空间分布关联性初中区域地理搭台,高中原理规律唱戏。

如何在有限的区域地理复习时间内,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效衔接起来,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区域地理复习方法的优劣影响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高考的成败,所以对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笔者对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的尝试,以供同仁商榷。

一、明确区域地理要素,以要素综合的视角提高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区域地理中,不管是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在教材编排上大体相似,都是依次讲述了各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地关系。

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湖、土壤、自然资源、植被等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特征,人地关系主要是剖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为了培养地理综合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要素综合的视角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四点:1、本区域的地理位置,尤其是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由于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纬度位置影响热量,由此可以依据一般规律推知当地的气候类型;2、本区域的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其分布,并以此推断该地的河流水文特征、土壤类型、典型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3、以自然地理条件来推论农业、工业特点及人口、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特征。

例如:平原地形、土壤肥沃、水热充足的地区多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形适合发展林业,降水较少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一般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再如: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或国家多发展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等重工业,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的地区;4、总结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课标修订强化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标修订拟定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与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 值观,指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 发展观等。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 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 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全国Ⅰ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 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 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 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 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 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 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 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图4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通过考生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各种外在表现,考量
考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等学科核心素,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辨析概念、 建立关系和验证假设的能力,以及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思维过程和应用地理学科方法的正确性。
真实情景 【全国Ⅰ卷7~9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 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5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传统地理素养培养的典型特征
知识本位:关注每个知识点,大量拓展知识面,大量识记 地理知识(包括常识) 教材本位:把教材当圣经,一切以教材为准,甚至不看教 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不能跳出教材 教师本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会或很少自主学习和 独立思考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新课标要求 二、从2016高考题看核心素养的考查 三、核心素养下对高三地理教学的思考
区域认知:注重区域联系的运用。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 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纯地理题
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课程目标强化此方面的要求 课程内容的确定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纲,此目标更强调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标准”也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由于对情感态 度价值观不能直接评价,此不多述,但其中的地理观念是 地理思维培养的基石之一
二、从2016高考题看核心素养的考查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内在品质,难以直接观测。高考 试题的设计,总体上以“素养立意”,以“学科内容为 载体”,借助相对复杂的“现实情境”,向学生呈现空 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 较,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 因果联系与依存关系的分析、推理,以及绘图与图解等 具体任务。
5. 强化图文信息的获取,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
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以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材料切入, “获取 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成为解答地理试题的思维主线。 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各类地理图表信息 呈现的特点,学会准确、全面地从中提取显性和隐性的、定性和定量的 地理信息;并要注意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地结合,以获得完整的、综 合性的地理信息。加强对区域地图等图像判读能力的指导和训练,逐步 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针对选择题,最好把常见地理图像熟悉一下,结合经典试题,图文 结合,进行理解;针对综合题,关键还是巩固提高审题、答题能力;提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相关地理事 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建构区域认知结构时经常会出现以下问 题:认知结构单一、零散,对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单向认识;面对陌 生的区域,学生一般只能回答熟悉的要素,不能全面分析,或熟记特殊 区域结论,套用特殊结论来解答一般问题,缺乏综合的答题思路,具体 问题不能针对性分析等。正是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由碎片化趋 向完善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是螺旋式上升和不断内化的,因此,教 学中要注意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根据学习程度寻求不同阶段教和学的 契合点。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新课标要求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的价值 体现,是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是在 “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 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 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精、 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岳阳市第十四中学
贺卫国
传统地理教学重点
干栏式建筑具有哪些特点? 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 些地区具有怎样的环境特点?
现在地理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干栏式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 关系。 会用同样的思路分析其他传统民居与 环境的关系。 进一步,会用此解决生活、生产中的 类似问题。
干栏式建筑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区域认知:注重差异比较法的运用。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综合思维、挖掘信息的能力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 莉花茶厂的原因。
新课程标准对技能、方法的要求
课程标准从实质上讲是对学生评价的标准,因此,“标 准”要具有评价的可操作性
限定评价的方法,主要分三类: 其一,运用图(表、资料) 其二,以……为例(举例、结合实例) 其三,绘制示意图等
读图技能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人地协调
行为动词规定评价的行为目标,同时也要求了对主题内 容的达成目标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三、核心素养下对高三地理教学的思考
“地理核心素养”已在2016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中 的地理试题中闪耀着光芒。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非一朝一 夕就能达成,需要通过教与学的持之以恒才能得以实现。地 理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主线设计各类
例如: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迁移至湘江、黄河、长江、清江等;鲁尔区的例子迁 移至我国东北工业区、山西等。
理解教材的功能,用教材教,跳出教材掌握, 不要将教材内容机械化 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能力、观念培养的内容
4.引导学生多角度多要素思考地理问题
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 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教学活动 中可以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来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并灵活运用知识发散思维,多角度地分析地理问题 。例如,在我国西北地 区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抓住“干旱”这一核心特征,把握地理要素间联系,形 成多条思维链。通过知识“节点”和“链条”形成综合知识网络 。
新课程标准对知识的要求
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 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不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大量采用案例学习的方式,许 多传统被认为是必学的知识,现在成为学习的材料(如 区域、自然资源、自然灾害) 降低对知识深、广度的要求,强调可以归纳和分析出 来的内容(如气候类型、洋流、人口增长模式) 大量删除一些知识(如大气垂直分层、城市区位因素)
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答案:7.C 8.B 9.D 读图技能
区域认知
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 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与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 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 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与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 区域开发的观念。
地理实践能力
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 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 具既定的实践活动, 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 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成因 特点 分布 气候 判断 成因角度 特点角度 分布角度 特例(地方性分异) …… 地域分异规律 大气环流 天气系统 等压线
立足完善认知的知识建构
3.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基本途径是: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甚至新知 识——联系、迁移旧知——对应分析或推理、判断——关注技能、 方法、行为等能力要求——落实到课标的具体要求;不提倡就教材 所学的具体内容评价,尤其不能直接评价教材中作为材料、案例等 出现的内容。教学同样要关注这样的地理素养的培养。 关注对具体方法的评价,尤其是举例类的,不关注教材中“学过的” 例子,关注对“没学过的”例子会不会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