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新资料

合集下载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坛天地
: :
创 题

姗 ㈨ % 恻 № , … m ;

舭 ㈧
伟大 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发 明千千万 , 起 点在一 问” 。 问题是思维 的起点 , 是创造 的开始 , 是学 习 的开 端 。 问 题情 境 是 教 学 中非 常 关 键 的环 节 , 问题 情境设计得成功与否 ,直接关 系到学生 学习生物学 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 问题 情境 , 引导学 生从 问题情境 中发现问题 , 提 出问题 , 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 中笔 者主要 从以下几方面设计问题情 境。
3 . 利 用悬 念 创 设 问题 情 境
源于生活的生物学问题有 利于激发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 由趣生 疑 , 有疑点燃 思维 的火花 , 使学 生产生 好奇 , 由好奇 引发思考 , 进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产生 问题 , 并探求答案 。 案例 1 : 学 习“ 生态 系统的能量流 动” 一节时 , 可 以先从 问题 探讨 入手 , “ 假设学生像小说 中的鲁滨逊 样, 流落到一个荒岛上 , 荒 岛上除 了有能饮用的水 以外 , 几乎没有任何食物 , 随身 尚存 的食物只有一只 母鸡 , 1 5 k g  ̄ , 米, 让学生讨 论哪种生存策 略能让他维 持更 长的时 间来 等待救援 ?①先吃鸡 , 再吃玉米 ; ② 先 吃玉米 , 同时用一部 分玉米喂鸡 , 吃鸡产 下的蛋 , 最后吃鸡 。” 多数的学 生都会选择第二种生存策略 , 他们会追 问你正确答案是哪一种 ,但我并不急于揭 示谜 底 , 让 学生带着 “ 到底哪一 种策略更好 呢” 的问 题 ,和学生一起学习新 内容——_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 在学习的过程 中 , 学生 比以往更投入 , 更感兴趣 。 实 际上 , 生活 中蕴含着许许多多 的生物学知识 , 教 师只要稍加引导和提示 , 学生就会深入思考 , 探求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或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

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积极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身对教材的认识、教师的能力、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之间正常的合作竞争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一、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从入学的第一天起,生活就起了重大的变化,学校的各项纪律要求,重新建立人际关系,掌握知识的方式、方法,游戏的减少,一堂课时间的延长,要学习的课程的增多,使得他们感到难以适应。

另一方面学校里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也同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

这时,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各种各样的色彩鲜艳的教具、图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配合生动的事例,直观形象的语言,创设种种学习情境,在情境中让他们独立的去寻找问题,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过程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用丰富、有趣的内容以及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异事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有很多的具体措施。

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课改实验课本中的“比多比少”教学内容时,根据教材的情景图:三只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

教师根据一年级新生的特点:好动、坐不住,易受新异或熟悉事物的影响。

教师因势利导,创设以三只小猪的故事引入:三只小猪盖好了房子,不怕大灰狼了,可是小兔们还没有房子住,你们看,小猪来帮忙了。

再出示情景图,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图再编一个故事来,但要求编的是有关数学的故事。

教师在学生编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数学问题:同样多、多、少,并根据情景图,发散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比什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问题情境中、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到数学知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遇到数学问题常常感到困惑甚至恐惧。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意识。

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激发兴趣,创设有趣的情境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有趣的情境作为载体,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愿意主动去探究、解决问题。

比如在数学问题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或者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都能够让学生感到愉快并愿意去思考和探索。

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问题意识,还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提供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要提供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此外还可以提供不同复杂度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运用数学竞赛的题目或者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和意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出灵活应对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形成问题意识并且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

三、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欲,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关键点,引导他们提出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引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给予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比如用故事情境、图表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梳理和分析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激发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标提倡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调动其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有了需要再积极思考,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课前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红豆,说是奖给学生的“聪明豆”。

每小组4人,共分给12颗豆,学生很有兴致地平均分了12颗豆,每人分了3颗。

我再引导学生对此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分了“聪明豆”好象真的更聪明了,思维放得很开,很自然地提出了“平均每人分几颗?”“分给几个人?”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后面的练习中,我又充分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爱绘画的特点,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动手画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兴致盎然,优等绳大多画得复杂,差些的基本画得简单,虽说千姿百态,但都异常投入。

有的平均分了葡萄;有的平均分了桃子;还有的很有爱心地给小鸟平均分了鸟窝。

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生既专注于自己的创造中,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三得。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是因为提出问题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提问,还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使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提出好问题。

巧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巧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f 0 00 (兰 苎 1 .2{ 竺 竺竺 ! 2 !

弱脑回囤昀鲳
目弱回国扇圈
孽 定 卒
四川 省 阈 甲市 师 范 学 校
2 世纪教育人才观 、 1 质量观 的核心 问题 , 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 能力的高素 质人 才。 政治新课程标 准( 实验稿 ) 明确指 出, 思想政治课 要“ 当地采取 释疑解 恰 惑、 循循善诱 的方式 ” 实施教学 , 要培养学生 自主探索 、 求真理 的精神 。 以如 追 所 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发展 其

没有 耕耘 , 就没有 收获。 在革命 战争年代 , 没有流血牺牲 , 就不会有 革命 的成
和理想 的实现 。 同样 , 在和平 建设 时期 , 没有辛勤劳动 , 就不会有幸福 的生活和 好的明天 。 希望同学们正确把握现在与未来的因果联系 , 脚踏实地 , 艰苦奋 斗 , 辛勤 的汗水去浇灌成功之花。 并借助手势加强力度 ,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
笔者认 为 , 当前政治课 教学 中学生 问题 意识 薄弱是 由多种原 因造成 的 , 主要
有 以 下几 个方 面 : 是 传 统 教 学 观 念 注 重 学 习 的 结果 , 不 注重 学 生 思 维 过 程 的 一 而
发展 。 二是 教师教学 方法陈 旧 , 往往 只强调对政 治知识的死记 硬背 , 学生兴趣 索
了无 源 之 水 、 本 之 木 。 无
3 思 维 的主 体 性 。 .
思维是 同客观世界相互 作用着 的主体 的活动。我们必须将思维 主体 的个性 特点 , 动机 、 如 见解 、 过去 的经验 和 已获得 的知识以及能力 等包括在 思维活 动的 内部条件之 中。思维 主体性 的特征决定 了思维 心理学的任务不能局 限于思 维的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维普资讯
问题情境 , 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 , 通过创设一定 的情境 , 使学 生的已有知识与新
标准答案为准则 ,最终以升学为惟一的评价尺 度。长此 以往 ,学生只习惯于机械接受现成的
惟书惟上 , 窒息 了学生 的问题意识。 的未知知识 间产生认知冲突 , 进而激发学生主 结论 , 2 . 教师教学方法 陈旧, 往往 只强调对政治 体认知需要 , 引导其主动探究 , 发现新知识 , 从 而实现教学 目的的过程 。所谓 :学起于思 , “ 恩 源于疑 , 疑解 于问” 。问题是创造 的先导 , 思维
维普资讯
1 . 思维的过程性 。思维是一种动态 、 活跃 、
三、 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实施
不断形成 、 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苏联心理学家鲁 宾斯坦的研究指出:认识思维的过程本身就是 “
1 . 营造 良好 的教学氛 围 , 激发学生问题 意
( 让生活走进课堂 。政治新课标明确提 1 )
出: “ 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
知识的死记硬背 , 学生兴趣索然, 不想提问。课 堂教学过分注重理性和智力因素 ,而忽视非理
的起点。2 世纪教育人才观 、 1 质量观的核心问
性、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 导致了智力 和人格的脱离以及完整人格的解体 ,致使学生 缺少产生发现的惊奇感和 自 豪感 ,缺少满足求
题, 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新一轮课程改革颁布的《 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高
材施教 , 生产出大一统的精神产品等。
4 . 学生在沉 重的课业负担下 , 无暇去思考
中, 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 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
论 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 、 困惑、 探究 的心理状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现代社会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需具备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境创设建议:1. 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购物、旅行、饮食、体育等方面的情境来引发学生思考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购物时计算折扣价格、进行货币兑换。

或者让学生在旅行时计算行程距离、油耗等等。

2. 游戏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例如数独、故事问题、数学智力题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

3. 模拟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实际或虚拟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让学生在小组中扮演研究员,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优化、环境保护等等。

4. 提问情境:教师可以使用引导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提问“你觉得这个问题有没有解?为什么?”或者“你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等等。

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将被引导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5. 互动情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彼此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通过互动,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借鉴他人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过程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避免给学生造成压力和负面情绪。

教师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情境的设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目标。

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言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的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教育界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意见。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1.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境,这种情境需要学生进行综合分析、灵活思维和敏捷反应,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多个人一起合作来解决,因此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从而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1. 选取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首先要选取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2.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愉悦的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网站、实物等,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获取信息,拓展思维。

4.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应该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传授者。

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因为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到兴趣,从而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

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

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

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弄懂、理解新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好奇,才有可能有问问题的意识和冲动。

所以掌握过硬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

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训练,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

(一)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

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教学程序,学生只有接受再接受,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

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拉大了。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

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学探讨·158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重庆市北碚区大磨滩小学 艾红波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源于问题的产生,始于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有问题才有思考。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

才会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激起学习的动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能否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采用问题情境的形式来呈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望。

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想问“为什么”,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对此教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前置应用,展示数学知识的魅力,创设追求新奇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便对学生们说“今天先让你们来当小老师,来考考老师,看谁能考倒我。

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可以快速的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

”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有些孩子想难倒我,故意说很大的数,结果我不但说得对而且快,引发孩子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窍门,带着渴望和兴趣进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二、在学生的认知突破上创设情境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识矛盾运动的过程。

教学中采用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把问题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并且在学生认知结构最近发展的知识为素材,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抓住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关键,为学生提供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和相应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并提出要求:“想想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认为最好把他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可以怎么做?为什么?”再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自学和探究,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自己想要的图形。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决定着思维的方向。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时,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究,而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问题。

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斯说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确立以“问题解决”中问题情境创设为目标是很有必要。

第一方面:发挥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课堂是数学活动的主阵地,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课堂上总是存在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问-→学生再答的教学模式,习惯用固定的方式和划一的内容来培养循规蹈矩、听话乖从的孩子。

在这种数学氛围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答问状态,思维总是限制在教师提问的框框内,是为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学习,又怎样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的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积极鼓励大胆发问,保护好奇心,其次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第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发问和探索的时空,指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题难和学会学习的本领。

第二方面: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主动学习数学。

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能促进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正如《义务教育教学数学指导意见》中指出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能激发学生举的问题情境,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自然地把问题情境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充分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价值,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我们可以创设以下的情境:一、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联系通过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购物中计算出最优的购物方案,或者在旅游中计算出最短的路线等等。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求解问题的欲望。

二、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给学生提供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调查问卷,然后根据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求解。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答案。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然后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来源和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探究。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兴趣。

通过游戏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或者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竞赛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五、提供多样化的问题素材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我们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问题素材,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些关于数学的问题,或者从课本或网络上找到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也可以邀请一些数学专家来给学生讲解问题的背景和解决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数学问题的敏锐感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图和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问题意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下面将结合理论和实践,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建立真实的情境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数学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书本或者试卷,这些问题通常都是抽象的、理想化的,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感。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创设真实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校园或社区中进行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现实中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抽象和概括,最后解决问题。

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提供多样的情境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研究的形式下进行思考和探讨。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活动,来感受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这样的多样化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问题的全面意识,并激发他们求知探究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向学生提出问题,更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与当前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和意义,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五、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随着认知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时,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设置问题,引导他们逐渐深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要注重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跟踪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提高。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而问题意识则是数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素养之一。

具备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成为了数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我们要明确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目的在于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并且懂得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构建多种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数学探究等等。

数学游戏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一种有效情境。

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智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如何用最少的步骤解决问题,或者设计一些数学思维训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

通过参与数学游戏,学生不仅可以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更能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竞赛也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情境。

数学竞赛通常涉及一些较为复杂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培养其数学问题意识。

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在竞赛中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培养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刻意设计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

比如在解决一个实际的数学问题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步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数学问题中,不仅仅是单纯地运用知识,更能够培养其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 开拓学生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    开拓学生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开拓学生思维问题情境一:大家来商议学校午餐在一个学生干部会议上,大家对学校的午餐提出了一些不满。

有的同学觉得午餐种类单一,缺乏营养;有的同学认为午餐的数量不够,吃不饱;还有的同学觉得午餐的口味一成不变,乏味无聊。

大家一致认为,学校午餐需要改进,于是决定举行一次讨论会,以开拓思维,寻找改进的办法。

问题情境二:设计一个未来城市大学生们组成了一个城市规划团队,被要求设计一个未来城市,以应对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开始思考许多问题,比如交通系统、绿化空间、住宅区建设等。

每个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经过多次讨论和改进,最终形成了一个全面而富有创意的城市规划方案。

问题情境三:探究宇宙中的黑洞天文学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希望能一起探究宇宙中的黑洞。

大家意识到黑洞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对它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为了加深对黑洞的认知,大家开始自学相关的天文学知识,查阅资料和文献,还邀请了专业的天文学家来给大家讲解。

在讨论会上,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疑惑和理论,并共同探讨黑洞的本质和起源。

问题情境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们发现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学生们更愿意花时间玩手机或者看电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们决定组织一次研讨会,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研讨会上,教师们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大家还就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等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情境五: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一所高中的教师们认识到现行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倡导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们决定组织一次研讨会,讨论如何在课堂和学校的其他方面落实素质教育。

在研讨会上,教师们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6)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6)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摘要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介绍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随后,探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和方法。

最后,给出了一些实用的教学实践,帮助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 学生, 创设, 情境, 教学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成为了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拥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拥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更容易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够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而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则容易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和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情境,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下面是一些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和方法:1.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应该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思考:问题情境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而不仅仅是提供答案。

3.多样化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可以利用案例分析、实验研究、讨论和观察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4.适度挑战:问题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但也不能过于困难,使学生望而却步。

5.个性化:创设问题情境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适当引入案例: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来培养问题意识。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4)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4)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摘要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其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文从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策略,并分析了其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积极影响。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引言学生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触发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于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他们对问题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和思维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策略1. 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一种常用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真实案例或模拟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面对问题。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的发展,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2. 问题导入问题导入是另一种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通过提出引人注目的问题,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月球运动的规律和原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问题意识。

3. 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创设问题情境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通过分组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面对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就一个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汇总成果并进行展示。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

本文将从创设问题情境的定义、意义和教学实践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探究欲望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迭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发现和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不仅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石。

因此,教育者应该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创设问题情境的定义与意义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育者通过创造一种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问题意识。

它可以是真实的社会情境,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情节。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育者可以将学生置于一个需要解决问题的环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于: 1.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在问题探究中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的思辨与合作能力:问题情境需要学生进行思辨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情境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 创设真实的社会情境教育者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社会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问题的场景中。

例如,引导学生研究并解决当地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提问,让学生问出精彩,“问”出实效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尊重学生,让学生敢问
1.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蹲下来和学生说话”,真诚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苛求成熟与完善.只有师生关系轻松融洽,学生心情才能舒畅,思维才能活跃,才能做到敢想、敢说、敢问.
2.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由教师主宰着,学生是课堂上的配角,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自己的思想,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即使有不同的想法也不敢提出异议,因为教师是权威.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要作出改变,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育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与表达,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
法,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意识,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勇敢的提出各种问题.
3.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发问.提问的过程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提高数学素质的过程,因而应当着力提倡和鼓励,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不仅敢于提出问题,而且学会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问.
1.在数学实验中启发提问
实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如,剪拼实验、测量实验、计算实验、模拟实验等进行观察、发现、猜想.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问题:“三根木棒能搭出一个三角形吗”?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长短不一的木棒自己动手实验.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发现并不是随便选三个木棒都能拼成三角形,从而自然提出问题:“三条线段需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三角形呢”?
2.在游戏中启发提问
游戏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积极性,一些游戏中也隐藏了许多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准备了4张牌,正面一字排开,分别是红心3,梅花4,黑桃5和方块6,我背过身让
学生把其中一张牌转个方向让我来猜,结果次次让我猜中.学生觉得很奇怪,有的学生认为我很厉害,有的学生则根据生活经验看出了一些端倪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学生有了疑问,也就激发了学生质疑探究的积极性.
三、引导探究性学习,传授方法,让学生善问
1.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不要只是简简单单的问“是”或“不是”,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当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学生有启发性的.比如,在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什么象限问题时,就可以提示学生:“大家想一想,正比例函数经过哪些象限是由什么决定的”?当学生记起是由k的值决定时,就知道反比例函数也应该从k值上考虑象限问题了.
2.在辨析错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数学中有些知识点学生容易疏忽造成错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促使学生提高警惕性,养成用批评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这样一道题:计算
( 3xx-1-xx+1)?x2-1x,并代入适当的值算出结果.有学生化简得2x+4,代入x=1计算结果为6.在这个问题中,学生习惯性的选择了计算简便的1,而忽略了所选的值要使分式有意义,教师要适时的提示学生:解有关分式的问题要注意什么?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在解决课本例题、习题的过程中或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变式练习,提出问题.例如,如图1,△ABC中,AB=AC,AD∥BC,那么,AD平分∠EAC吗?在做完这题后,把条件之一和结论换一下,变成:△ABC中,AB=AC, AD平分∠EAC,那么AD∥BC吗?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不可以把题目变成:如图,AD∥BC, AD平分∠EAC,那么△ABC 是等腰三角形吗?通过分析发现也成立.这时,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总结,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