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层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当前,审计机关将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治已病,防未病”的功效得到有效发挥。
但是,部分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落实中仍存在着态度消极、避重就轻、敷衍整改等问题,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监督的实效。
本文就基层审计整改工作的现状介绍审计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一)审计整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审计整改工作不够重视,不亲自部署安排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也没有将其纳入议事日程,严格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和落实。
尤其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多为“先离后审”,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现任负责人往往认为这是前任领导管理留存的问题,与本人关系不大,抱着“新官不理旧账”的心理,消极对待。
有些整改责任单位的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意识不足,部署不实,未明确整改责任科室、相关责任人员,对整改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解决流程,造成问题整改责任不清,相互推卸,不能全力支持审计部门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二)审计整改实效取得不明显一方面,一些被审计单位存在应付整改检查,“蒙混过关”的思想,敷衍了事,如在审计整改验收时把挤占挪用的资金调账冲回,在后期慢慢恢复原状,掩盖了审计整改的本质,降低了审计整改效果。
另一方面,有的单位审计整改仅停留在审计发现问题表面,就事论事地进行整改处理,甚至主观上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性整改”。
没有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达不到治标治本的效果,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各种现实困难来推脱逃避整改,导致审计发现的问题被现实情况弱化,造成审计机关独木难支,整改工作流于形式。
(三)督促整改的强制性手段有限目前,对被审计单位整改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追究法规制度和有效的问责机制还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缺乏强制性与威慑性手段,对一些单位拒绝整改、拖延整改的现象往往需要借用其他部门力量联动协作,合力推进。
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机关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然而,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审计机关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依赖于被审计单位配合度不够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审计机关常常需要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然而,由于一些单位对审计工作理解不深、协助意愿不强,在提供必要信息方面存在欠缺。
这导致了审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了一些问题的遗漏。
2. 审计资源投入不足当前,许多地方及部门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专项经费拨款总体偏低。
这种情况下,审计机关往往只能面临着有限的人员与物质资源,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特别是某些省级以下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技术力量有限等问题更加突出。
3. 审计机关独立性与公正性问题审计机关作为行使行政执法职权的特殊机构,其独立性和公正性事关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审计机关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导致了部分审计结果不准确或存在误差。
二、对策探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与合作首先,应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引导工作,增强其配合度。
建立健全工作沟通渠道,通过开展培训、交流会议等方式提升单位员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在审计合同签订前明确责任义务,并倡导积极主动地配合审计机关进行工作。
2. 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要保障审计机关顺利开展工作,需要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专项经费拨款力度,确保每年都有充足的经费用于支持基层企业的审核监督工作。
此外,在人员招聘与培养方面,应加大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3. 加强独立性与公正性监督为确保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与公正性,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独立委员会或派驻专人对审计机关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发现并解决问题。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审计部门是一个经济监督部门,在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其相适应。
县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量和干部队伍在全国审计系统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基层审计机关建设不可忽视。
基层审计机关建设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层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中绝大多数审计人员所学专业是会计和审计专业,从事财务收支审计人员较多,而金融、法律、计算机、工程预决算等专业人才很少,所占比例不足10%,金融、工厂预决算和计算机辅助审计人员极缺。
第二,审计机关内部人才交流较少,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教育不够,缺乏长效、系统、专业性的知识培训和更新。
干部造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受到限制,导致各审计机关普遍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人员进入大多是政策性安置,不懂业务的人员居多。
表面上,审计机关人员有所增加,力量在加强,但真正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进来的少之义少,调入的人员多是政策性安置或外单位提拔进来的,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性的培训学习,多数不懂业务知识,交流出去的也少,造成审计机关内部缺乏活力,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二)审计手段落后,特别在查处经济案件方面更为明显。
审计手段落后主要表现在:1硬件建设跟不上审计工作的需要。
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办公用计算机没有上网,且计算机老化配置极低,很难适应工作需要。
2计算机审计水平低。
一方面是审计人员自身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运用AO审计的能力低,且没有参加系统学习和培训,短期内还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电子账务未普及。
特别是乡镇级单位,手工做账的还比较普遍。
3审计的侦查手段弱,强制性不强。
特别是查处经济案件的法律手段明显不足。
当前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当前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目前,审计队伍是一支反腐的主力军。
现在基层审计机关在机构编制、领导班子机构、干部队伍状况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笔者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1.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一是人少事多的矛盾,审计任务的增长进一步凸显了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近年来县局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还要完成交叉审计、县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和各项机关建设任务。
二是年龄结构失衡,年龄偏大、队伍老化现象严重的问题。
三十岁以下人员5人,三十岁至四十岁1人,四十岁至四十五岁3人,四十五岁以上11人,出现“银发机关”现象,年龄结构失衡,队伍老化。
2.审计人员人员编制结构不合理。
目前审计局公务员12人,事业编制8人。
近几年,通过选调、招考进入审计局国家建设项目投资中心8人全是事业编制,事业编制人员难以独立依法开展审计。
3.专业技能人员较少。
伴随审计业务范围扩大和工作量的增加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专业技能人员少。
由于进入审计机关的人员,受客观条件限制,大多数只具备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少数人具备一些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如计算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空缺。
二、建议1.进一步加强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就没有铁的审计队伍。
要针对审计人员的思想实际,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和内容,组织分类分层次的思想教育活动。
对于审计领导干部要侧重于宗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使他们立足本职岗位,为党和人民正确运用和行使权力。
对于普通职工要侧重于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糸,全心全意地履行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依法从审。
对于审计一线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使他们主动排除各种腐败的诱惑,自觉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对于年轻的审计人员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范文调研报告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范文调研报告经过对基层审计整改工作的调研与了解,我们发现当前存在一些问题:一、工作重复性较高,审核结果与前期审计重合度不高。
二、信息传递不及时,基层审计人员对审计方向与标准不了解。
三、审计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不高、审计意识淡漠等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推荐以下对策:一、提升基层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工作重复性。
可以制定基层审计工作规范标准,并且将前期审计结果发放给基层审计人员,让其有条件更好的审计。
二、建立信息传递平台,解决信息传递不及时问题。
可以建立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通过这些平台实时传递审计方向与标准和审计进度。
三、加强基层审计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和审计意识。
可以根据工作内容,进行实地专业培训,同时还可以开设专业论坛、讲座等活动,让基层审计人员有机会学习和流程技巧。
综上所述,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问题,需要在规范领导、改进信息传递平台和加强基层审计人员培训的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以提升基层审计整改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是维护国家财产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基层单位财务管理、资产保管、经济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公共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促进基层单位的改善和进步。
然而,在实践中,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工作重复性高,审核结果与前期审计重合度不高。
经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许多基层审计工作都存在反复审计的情况。
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审计资源,还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工作量,导致审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同时,由于前期审计工作与后期审计的重合度不高,审计整改效果不是太好。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基层审计人员的角度来看,需要有更为规范的工作流程,充分了解前期审计结果并及时传递,这样就有可能减少重复审核;从相关机构的角度来看,需要加强对基层审计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优先保障审计工作力量的充分运用。
二、信息传递不及时,基层审计人员对审计方向与标准不了解。
新时期基层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12
审 计 与 理 财 2023 . 1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开 。从 各 地 披 露 的 审 计 案 例 来 看 ,审 计 重 大 问 题 大 多是通过对多部门、多来源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 发 现 的 ,但 数 据 来 源 种 类 繁 多 、数 据 量 大 、数 据 信 息 转 换 工 作 技 术 性 强 、任 务 繁 重 等 问 题 ,以 现 有 方 式难深入有效的解决。
提升审计理论及专业知识水平,积极开展本地区
审 计 系 统 内 之 间 的 横 向 交 流 , 在 交 流 中 探 讨 、学 经
习、总 结、提升。 2 . 搭 建 技 术 平 台 ,为 大 数 据 审 计 提 供 有 力 支 撑 。
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据信息的膨胀爆炸 交
相继迸发,大数据审计成为审计机关适应时代发展
积 累 。 同 时 要 严 格 把 控 数 据 采 集 、处 理 、存 储 、分 析
流程,严格数据访问权限机制和数据设备安全管
理,严防数据泄露。
3. 提 高 审 计 质 效 ,推 动 审 计 成 果 运 用 上 台 阶 。
利用“交叉审 计”模式,通 过 打 破 地 域 界 限 ,熟 人 监
督 难 、人 情 社 会 等 影 响 因 素 ,抽 调 全 域 范 围 内 审 计
一 、困 难 与 挑 战 1.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能力建 设存在不足。审计人员长期以来形成了就业务抓 业 务 的 习 惯 ,思 路 不 开 阔 、缺 乏 前 瞻 性 ,政 策 研 究 不 深 ,研 究 型 审 计 做 得 不 透,不 能 深 入 挖 掘 违 规 线 索 ,绩 效 审 计 、延 伸 审 计 开 展 的 不 够。特 别 是 随 着 审计事业的发展和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原有的 知识储备及专业能力满足不了新时期审计工作的 需要,审 计人员“本领 恐 慌”问题较 为突出。有的长 期 在 一 个 业 务 岗 位 上 工 作,业 务 知 识 单 一,一 旦 轮 换 岗 位 ,就 会 出 现 知 识 缺 乏 、工 作 脱 节 的 现 象 。 二 是专业素养比较缺乏。审计工作要求与自身发展 不 足 的 矛 盾 较 为 突 出,尤 其 是 审 计 技 术 人 才、复 合
基层审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算 机辅 助 审计 ,大部 分 仍使 用
传统 审计 方 法 。
二、 加强 队伍 建设的对策 建议 ( ) 一 要从 战 略 高度 认 识 基 层 审计 队伍 建 设 的重 大 意 义 。努 力
人 , 记 、 检 组 长 采 取 兼 职 的 办 书 纪 法 。 同 时 要 根 据 工 作 需 要 尽 量 裁
专 以 下文 化 , 的 文化 程 度 更低 : 有
从 知 识 结 构上 看 ,具有 专 业 知 识
的人 员 比较 少。大部 分 是 审计 、 会
计 类, 而具 有 法 律 、 语 、 程 技 外 工 术 和计 算 机 等 方 面的人 才 非 常缺
基层 审 计 队伍 存 在 的主 乏 ; 年龄 结构上看 , 伍老化 。 从 队
全 , 的甚 至 没有 建 立 。 育培 训 有 教 的 经 费投 入 较 少 ,有 的缺 乏 切 合
实际的 激励 机 制 ,基层 审计 人 员
新 知 识 、 观 念 、 技 能得 不 到及 新 新
生 育等 工作 ,个 别地 方 非 审计 业
务 工作 还 占 了很 大 的 比例 ,甚至
事业进 一 步 发展 的 “ 颈” 瓶 。
江西 审计 与财 务
3l
维普资讯
四
目
饵
恳
三 是计 算 机人 才缺 乏 。 对计 算 机
的 操 作 使 用 仅 局 限 在 公 文 处 理
计 划 、分梯 次 地补 充各 种 专 业人 才 , 法律 、 算机 、 建 工 程 等 如 计 基
方 面 的人 才 。在 领 导 配备 上 设 区
上, 面对 财 政 、 融 、 务 、 金 税 电信 等 技 术含 量较 高的 行 业 ,难 于 开展
基层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不同程度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
金湖县在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指导和监督过程中,发现各单位在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上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需要研究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不健全。
多数重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未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配备独立专职审计人员,容易导致审计工作缺乏严明性,审计结果缺乏科学性。
(二)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启动较晚,内审队伍力量薄弱。
绝大部分基层单位对内审计工作的性质、作用和意义不了解、认识不到位,未主动开展内审工作,发展迟缓。
(三)内部审计发挥职能有限。
内部审计工作多数停留在财政财务检查,工作内容较为单一。
但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效益、经济责任、基本建设项目等方面未得到有效开展,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四)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不规范。
在准备阶段仅通过口头通知方式告知,实施阶段不重视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底稿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问题原因分析(一)受机构编制限制。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三定方案没有核定内部审计机构、岗位和编制,未能设立独立机构。
(二)由于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够,内审机构设立滞后,内审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内审人员不具备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胜任能力。
(三)内部审计意识淡薄。
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认识不准确,认为内部审计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同时在制定内部审计的审计目标停留在财务账的差错纠错,忽视了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监督和管理,使得内部审计执行结果有限。
(四)忽视教育培训。
在补充人才队伍过程中不重视审计人员的配备,忽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审计方法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一)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制度,保障内审工作持续有效运行。
当前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当前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在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基层内部审计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规范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能有效地防范风险、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内部审计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思考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1、审计独立性不足基层内部审计机构往往隶属于本单位,在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受到单位内部的制约。
这使得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可能会受到来自上级领导或其他部门的干扰和压力,难以保持客观、公正的审计立场,从而影响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内部审计人员大多并非审计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审计知识和技能培训。
他们对审计法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等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手段,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此外,部分审计人员还存在职业道德缺失、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审计范围狭窄目前,基层内部审计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对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领域关注较少。
这种狭窄的审计范围无法满足基层单位管理和发展的需求,也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4、审计信息化程度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业务运作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系统。
然而,基层内部审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审计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难以对大量的电子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分析,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5、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问题的整改和规范管理。
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重视不够,整改措施不力,导致问题屡审屡犯。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跟踪监督机制,审计整改的落实情况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基层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部审计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将其纳入单位的整体管理体系中。
基层审计机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于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人、财物受当地政府直接管理, 当 审计涉及到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全局利益 与局 部利益时,县级审计机 关就往往陷入两难,不得不考 虑本 级政府的意见,反映问题只能 避重 就 轻, 使审 计工作独立性大打 折扣。比如在审计 中查出了部分专项 资金 出现违纪违规问题,大部分审 计机 关由于受体制的限制, 采取 的是先给 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审计情况, 在得 到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指示后, 再报 出审计结 果。使 审计结果的 真实性和 审计监 督的职能 大打折扣 。
(二) 审计 人员 少与工 作任 务重 的矛盾 突出 , 制 约审计 事业 发 展。一般县区级审计机关编制大多在1 0至20 人之间,行政管理பைடு நூலகம்员普 遍超过50 %, 一线审计人员只 有1 0 人左右,审计力 量严重不足,如 D局目 前全局人员只有1 0 人。随着经济 社会发展和社 会各界对审计期望 值 的提高,审计机关任务 越来 越重, 当地党委、政府及组织 、纪 检部门交 办的临时性任务日益 增多, 特别是近几年因中央 、省重点项目基层 征 地、拆迁多,经常发生 农村 财务经济纠纷,审计机关成了 “消 防队”到 处灭火,加之现在上级 审计 机关有诸多项目都是上下联动, 县区审计机 关要面面兼顾,造成许多审计 机关 疲于应付和身陷具体事务之中, 队伍 建设、提计审计质量 和成果只能退避三 舍, 许多 审计人员也常年超 负 荷运转, 连年休假也贡献了,审计机关有时会碍于人力、财力和时间,对 被审计单 位松进快 出, 草草了事,很难把问题查深查透,没有完全发挥审 计的监督 作用。
(二 )实行科学的 审计计划管理, 整合审计人 力资源。在提高审 计人员的素质和计算运用水平的同时, 一方面,实行科学 的审 计计划管 理,结合审计机关的实 际承 受能力,把握好统筹整 合审 计力量的尺度和 分寸;另一 方面,通过 整合审计人力资 源,构建 财政审计大格局, 实行项 目审计 “一拖N”的创新方式 缓解人少事多的矛盾 。另外,通过建立 规范的外聘人员管理 模式, 聘用社会审计力量参 与国家审计机关的 审 计工作, 缓解 审计力量不 足的状况 。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范文调研报告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范文调研报告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行业发展迅速,各类事业单位层出不穷,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改。
其中,审计工作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基层审计整改工作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基层审计整改工作的调研,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问题一: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基层审计整改工作中,审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无法满足审计工作需要。
一些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对审计标准和细则不熟悉,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处理不及时,处理不彻底,有的只是口头教育,没有实效性。
对策建议:针对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奖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生活安置帮扶,提高工作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基层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优秀成果的,应予以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参与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问题二:审计机构配备不足在基层审计整改工作中,审计机构配备不足也成为了一个难题。
审计机构配备不够,职责单一,工作效率低下,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人手不足、待审项目滞后等问题,导致审计结果不及时、延误整改时间。
对策建议:应提高基层审计机构的配备力度,增强审计机构的管理效能。
加强机构的人员配置,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提高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另外,对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项目进行必要帮助,制定具有实效性的整改方案,建立相应调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审计工作中的问题。
问题三:审计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审计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也是基层审计整改工作中最大的难点。
务虽然重要,但加班等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过度的工作负荷会导致审计人员出现疲劳和情绪反感,工作效率降低。
对策建议:合理规划工作任务,降低审计人员工作压力。
针对数字化审计手段的发展,推进数字化审计智能化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审计转型期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人才是加快推进审计工作转型的关键。
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核心,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谢力群厅长在《国家审计的创新与转型》中强调:“构建适应审计转型要求的审计队伍培养机制,必须坚持人本管理”。
认清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如何解决队伍建设中凸显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构建适应审计转型要求的审计队伍,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的现状。
目前,审计机关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审计转型的关键阶段,基层审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从审计机关的实践看,队伍建设问题已成为审计工作创新转型中的一大瓶劲。
(一)老的矛盾制约审计队伍的发展 1、人员编制少,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我国审计机关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计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经济总量的扩张大大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种种复杂因素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而且经济责任审计的广泛开展又加重了审计机关的工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审计机关的力量非但没有与审计工作任务同步增加,反而在每次政府机构改革中被大幅度精减。
如台州市审计局20世纪90年代初人员编制为45人;1993年机构改革时精减为30人,其中工人编制2人;1998年机构改革时人员总数保持30人,但工人编制为4人。
由于各种原因,工人编制冻结,空缺2个工人编制不能用,相当于人员又减少2人。
目前,该局行政公务员仅有26人,每年在完成审计署、省厅及当地人大、党政部门交办的繁重审计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上级和党政有关部门对审计局其它各项任务的考核工作。
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篇)
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篇)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范文一)近年来,在XX市审计局的正确领导下,XX县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审计机关对审计干部的工作要求,坚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工作状态,树立了较好的整体形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
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县级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
如何切实提高审计队伍素质,把“人、法、技”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成为基层审计机关必须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审计干部队伍结构老龄化,人才出现断层。
审计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出现没有合理人才梯队的现象,审计干部队伍呈龄老化且出现断层。
如我局X名领导班子平均年龄XX岁,XX岁以下只有X名,年龄最大的XX岁;其他干部平均年龄XX岁,XX岁以下XX名,年龄最大XX岁。
长期以往人才队伍将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将影响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审计干部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
审计涉及的领域经常是跨行业、跨学科的,审计人员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须熟悉各项法律、大政方针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上述“一专多能”复合型审计人员较为稀缺,很难适应新经济环境下对各行业开展审计监督的需要。
如我局审计干部的学历程度都为大专以上,但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以上的的X名,占X%;审计干部大多数专业为会计类,其他专业涉及很少,很难满足现在的审计需求。
三是现有审计任务繁重,审计力量较为薄弱。
县级审计机关每年要完成的署定、省定、市定同步审计项目和当地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但现有审计力量与繁重的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也严重制约了审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当前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内部管理制约的原因,又外部体制机制的原因,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问题探析
审计机关随着国家审计制度的建立曾经发展较快,基层审计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
但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种种复杂因素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所需的专业人才门类增多,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从基层审计机关队伍现状来看,人才总量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计算机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缺乏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本文就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些探讨。
一、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的矛盾较为突出。
这是当前基层审计机关最为突出的困难和矛盾,一方面随着近些年来行政机构改革的进行,基层审计机关人员编制被压缩减少,例如笔者所在的地方县级审计机关编制最多的28人,最少的仅十人,并且县级审计机关行政管理人员过多,一般超过50%,除去工勤人员,一线审计人员只有10来人或几个人,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各界对审计期望值的提高,审计任务越来越繁重,基层审计机关每年完成的审计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加,县级审计机关一般每年完成审计项目80个左右,市级审计机关一般每年完成审计项目90个左右;同时还要承担较多的临时交办事务、地方公共性事务等。
审计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是年龄结构失衡,年龄偏大、队伍老化现象严重。
基层审计机关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起来,时至今日,这部分人已届退休之年,年龄都在50岁之上。
富余人员要长期消化,要进新人无空编难以办到,许多审计机关长期进不了一个新人。
二是复合型人才的匮乏。
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工作还涉及宏观经济、管理、法律、工程、环境保护、计算机等各相关专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审计技术发展,许多审计项目必须计算机辅助审计,急需既懂计算机专业又会审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审计工学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县级审计人员忙于审计完成任务、疲于奔命的现象非常突出,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思考建议】基层审计机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审计机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国家审计的职能有了更高的定位,为适应新形势、新定位,审计机关应审时度势,有效提升审计专业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强化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全面开创审计事业发展新局面。
笔者根据多年的审计实践和思考,就基层审计机关的计划管理和成果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及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一)存在的问题1.审计项目审计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对项目的可行性、审计的时间、审计成本也考虑较少。
这样可能导致(1)现场审计难以有效分工取证,难以有效控制审计时间和成本,审计人员的工作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查阅资料,结果是现场审计结束后才发现有些重要的评价事项未取证,有些不重要的事项却花了较多的时间与人力;(2)由于事先未考虑聘请专家,导致一些重要事项无法评价;(3)由于缺乏可行性,导致审计失败;(4)由于审计时间与成本过多,与其他审计工作相冲突;(5)未预先考虑审计的外部环境,给审计现场实施带来困难。
2.审计机关主要以各业务处室为主体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并组织项目审计。
由于行政职能权限的划分以及各部门掌握的信息有限,编制的审计项目计划只能局限于本部门的分管范围,难以进行通盘考虑和综合调整。
这样导致(1)各审计业务处室因审计力量的限制,不愿意做大型审计项目;(2)由于对非分管范围的信息与知识的不了解,可能导致一些很好的题材不能立项,或者审计目标不能有更好更广的拓展。
比如我们有很多审计项目都涉及到环境问题,但如果业务审计部门对环境问题不了解,就可能对这部分的审计内容视若不见。
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有:(1)职能机构设置按行业划分;(2)传统的工作模式与考核机制。
合规性审计对象单一,目标较为明确,主要是查处财经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审计标准主要依照财经法规,审计报告或审计决定侧重于描述违规事实以及处理处罚依据的适当性,考核也以查处金额大小、审计项目数量多少为主要的参考指标,这就导致了审计机关对立项工作不重视。
最新-浅析基层审计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精品
浅析基层审计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基层审计机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审计的理念、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式方法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审计在严肃财经法纪,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服务改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当前基层审计机关所面临的困难也很多、很突出,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审计事业发展。
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是我省审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抓住了当前我省审计工作发展中的本质问题,完全符合审计工作发展的实际。
对基层审计机来讲,是机会更是挑战。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层审计经费难以保障,制约了审计自身的发展。
一是审计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影响。
财政预算不足,机关运行困难。
个别县市区局将审计执法与罚没收入挂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比较敏感或者比较严重的问题就会在解决机关资金困难的隐性目标的趋使下,被自行消化掉,审计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直接影响。
二是审计信息化建设受到影响。
由于审计经费难以保障,审计机关只有保工资、保吃饭,无法支付审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件、软件等方面的开支,更谈不上引进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三是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受到影响。
基层审计人员受经费的制约,难以组织审计人员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不利于审计人才的成长,不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二、基层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目前基层审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看,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突出表现在:一是审计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优。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会计、经济类专业人员较多,审计工作发展急需的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
二是受机构编制限制,专业审计人才引进难。
不少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受到编制管理等影响,不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审计队伍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懂财会知识的人员多,懂工程审计、计算机运用的人员少;知识单一的人员多,复合型的人员少;搞审计的不会写材料,写材料的不会搞审计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管理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张卫华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在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审”战略,坚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与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相结合,逐步建立了一套基本适应审计工作发展需求的干部管理机制,力求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队伍。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进入新常态,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层次和要求不断提升,但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新的情况和问题也不断涌现,急需出台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工作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年龄偏大。
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层次结构不合理、新生力量不足的问题。
这种断层现象直接导致部分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持续的进取精神,在感觉提拔无望后,逐渐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二是工作待遇偏低,存在“大锅饭”现象。
基层审计干部人员少任务艰巨,工作辛苦,收入普遍偏低。
加上近年来各种奖金、补贴、福利一律不发,最终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得越多承担的审计风险越大,极大地挫伤了业务干部、尤其是业务骨干的工作积极性。
(二)专业人才稀缺计算机、工程造价等专业人才太少,保障不了审计工作正常进度和质量。
在有的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几乎是一个空白,是基层审计机关的短板;工程造价审计是基层审计机关的弱点,大部分政府投资审计项目都要借助社会中介力量;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水平有待大幅提升,审计范围还局限于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不能适应现代经济责任审计要求。
既懂财政财务审计,又懂工程造价审计、计算机审计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政府投资审计、计算机大数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
(三)教育培训不足一是参训时间不允许。
大部分审计人员在职学习培训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线审计人员,在职继续教育的时间难保证,上级审计机关虽然每年都安排了不少培训,但是由于基层审计工作任务过于繁忙,只能少数人员参加,有时不得不放弃。
基层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党的十*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审计工作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计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审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相应的由法规部门承担的复核审理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如何与时俱进地开展好新形势下复核审理工作,充分发挥好审理工作的保障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职能,是迫在眉睫亟须我们审理人员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审理力量相对薄弱与审理工作量不相适应。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需要和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不断推进,审计项目数量逐年大幅度递增。
而基层审计机关限于编制人数限制和完成审计项目的压力,把所有能调动的人员全部调配在审计一线,因此审理力量相对薄弱,一般没有单独的审理机构,审理人员普遍只有1名,往往也只是兼职,还要忙于其他工作。
有时当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有冲突时,必须加班加点的去审理,遇到疑难问题,难以有时间深入了解、充分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质量。
(二)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与项目的内容复杂不相适应。
随首审计领域的不断放大,外延的不断扩展,审计的内容也越来越广,违纪违规问题手段也越来越高明,隐藏地也越来越深。
审理人员必须精通审计业务、熟悉国家的法津法规等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环境。
而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在项目任务繁重的压力下,从事内勤的多是一些审计外行,有的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审计项目,有的只是经过简单培训,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审计业务不熟悉,工作上存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现象。
因此工作中程序不规范、证据不足、深度不够、定性不准等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发挥审理工作的把关作用,导致项目质量也相应受到影响。
(三)过度依赖审理部门而忽视了其它环节的责任。
《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规定实行审计项目审计组长一级审核、审计组所在业务科室二级复核和审理机构三级审理的审理模式。
而且复核和审理关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审理更多的是关注审计内容的完整性、取证的充分性、定性的准确性、处理处罚的合规性。
基层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服务科学发展,发挥“审计免疫”功能,关键在人才,审计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基层。
因此,基层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目前县级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建设情况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利用了半个月时间对怀化市13个县(市、区)审计局班子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感到县(市、区)审计局班子队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是双重管理流于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国务院20xx年8月下发的《关于审计署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重申和强调:“地方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管理,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党委为主的体制。
省级党委在任免、调动、奖惩省级审计机关负责人时,应事先征求审计署的意见。
审计署要协助省级党委加强对省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的考察了解,经常反映情况,主动提出领导班子配备、调整的建议”。
《关于干部双重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组通字[1991]35号)文件也有规定。
中共怀化市委组织部、怀化市审计局《关于切实加强县(市、区)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相应要求。
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13个县(市、区)审计局5年来调整了仅60余名班子成员,严格按照干部双重管理工作若干规定执行的23名,占38%,有62%的班子成员调整没有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双重管理流于形式;在严格按照干部双重管理工作若干规定执行的23名领导中,其中有一个县的2名人员已经被县委组织部谈话任免了,事后,在上级审计机关的过问下,这名组织部长说不知审计有双重管理委规定才补报手续。
二是班子成员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
13个县(市、区)审计局班子平均年龄44岁,30岁以下只有1名,年龄最大的54岁,大部分县级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年龄老化且出现断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服务科学发展,发挥“审计免疫”功能,关键在人才,审计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基层。
因此,基层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目前县级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建设情况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利用了半个月时间对怀化市13个县(市、区)审计局班子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感到县(市、区)审计局班子队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是双重管理流于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国务院2019年8月下发的《关于审计署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重申和强调:“地方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管理,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党委为主的体制。
省级党委在任免、调动、奖惩省级审计机关负责人时,应事先征求审计署的意见。
审计署要协助省级党委加强对省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的考察了解,经常反映情况,主动提出领导班子配备、调整的建议”。
《关于干部双重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组通字[1991]35号)文件也有规定。
中共怀化市委组织部、怀化市审计局《关于切实加强县(市、区)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相应要求。
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13个县(市、区)审计局5年来调整了仅60余名班子成员,严格按照干部双重管理工作若干规定执行的23名,占38%,有62%的班子成员调整没有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双重管理流于形式;在严格按照干部双重管理工作若干规定执行的23名领导中,其中有一个县的2名人员已经被县委组织部谈话任免了,事后,在上级审计机关的过问下,这名组织部长说不知审计有双重管理委规定才补报手续。
二是班子成员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
13个县(市、区)审计局班子平均年龄44岁,30岁以下只有1名,年龄最大的54岁,大部分县级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年龄老化且出现断层。
像这种不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没有形成合理梯队的现象,长期下去人才队伍将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将影响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班子成员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班子成员文化程度虽然都是大专以上,大部分成员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不到10%,大部分都是第二学历。
班子成员中专业亦参差不齐,与审计有关的不足30%,绝大多数所学专业与审计无关,会计、审计,金融、法律、计算机专业人才很少。
原因是审计机关内部人员提拔交流较少,造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受到限制,导致各审计机关普遍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班子成员进入大多是政策性安置,不懂业务的成员居多。
表面上,审计机关班子成员力量在加强,但真正是科班出身的少之又少,调整的人员多是政策性安置或照顾性“养老”进来的,多数是不懂业务。
而审计机关内部懂业务的提拔任领导的少之又少,交流出去的也少,造成审计机关内部没有活力。
五是“超编缺员”现象严重。
县级审计机关班子大多存在超编,而且部分县级审计机关超编率达到25%,造成实际从事审计工作的业务人员减少。
这就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审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例如某县审计局现有人员15人,局领导8名(正局长1名,副职7名),加上司机和办公室人员2人,真正从事审计工作的才5人,领导职务人员占的比例过大,造成“官多兵少”现象,审计任务重与审计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加强基层审计机关班子队伍建设,我们建议一是尽快出台新的干部双重管理工作的办法。
过去出台的《关于干部双重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操作性不强,上级审计机关根本管不了,县(市、区)党委不重视,且已过时。
审计署应与中组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出台新的干部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