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影响一代人的钱袋子
萨廖尔森经济学
萨廖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
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他的最大贡献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中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发展为主流经济学,取代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学上的霸主地位。
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有以下特点:
1.在经济制度上,他提倡私营经济和公共控制混为一体的混合经济制度。
2.在经济政策上,他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结合。
3.在经济理论上,他倡导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新古典综合,但由于该理论无法解决滞胀这一顽疾,萨缪尔森又被迫吸收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主流理论,对原有体系进行“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此外,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具有开创性的特点。
他建立了经济学的基本学科叙述体系,全书共7个单元,包括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要素市场、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与全球经济,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
他还把数学模型大规模地引入经济学体系中。
萨缪尔森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十三日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萨缪尔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中国落地生根。
1948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他最有影响的巨著《经济学》。
这本书一出版即告脱销。
许多国家的出版商不惜重金抢购它的出版权,不久即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
该书对经济学中的三大部分——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都有专门的论述,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看到他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经济学,从生产到消费,从经济思想史到经济制度都比前人有新的创见。
这部著作在内容、形式的安排上也可谓匠心独具,他在每一章的开头加上历代名人的警句,言简意赅地概括全章的主题,使读者不像是在啃枯燥的理论书,而是在读一部有文学色彩的史书。
这一巨著的出版,为普及、推广其理论创立了良好的条件。
1953年,当《经济学》第三版发行时,萨缪尔森来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
他提倡赤字预算,追逐加速经济增长,从而使美国克服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艾森豪威尔停滞”,他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1959~1960年,萨缪尔森被任命为美国总统事务委员会调查咨询小组的顾问。
1960年,他被美国总统肯尼迪任命为总统调查咨询顾问和美国国家计划局经济顾问。
1958年,他与索洛和多夫曼合著了《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一书,为经济学界新诞生的经济计量学做出了贡献。
1961年是萨缪尔森学术生涯中的重要一年。
他再次出任美国财政部经济顾问。
同时,他在《经济学》第五版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之为“新古典综合学派”,并在1961年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对其理论的核心部分、理论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保罗·萨缪尔森财政思想综述与评析
保罗·萨缪尔森财政思想综述与评析作者:杜鑫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01期【摘要】保罗·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解决公平、效率与稳定的矛盾。
他所提出的财政理论在继承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成为救治美国经济的重要人物。
本文在概述其财政思想的基础上,站在中国角度对其进行评析,以求从中找出适合中国财政改革的法宝。
【关键词】萨缪尔森;政府干预;赤字财政;公债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1-0078-01保罗·萨缪尔森是美国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所谓的新古典综合就是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与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加以综合,即把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理论加以综合,因其秉承了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思想,因此又被称为后凯恩斯主流学家。
萨缪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
其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畅销超过四百万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书中的税收理论也成为救治美国经济萧条的一剂良方。
一、萨缪尔森财政思想概述(一)萨缪尔森的政府观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延续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
认为市场经济的单独运行会出现市场失灵,从而造成经济的低效率和不公平,因为政府不能仅作为守夜人,而应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市场加以调节,以保证私人经济的充分发展。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是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
通过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效率,再利用收入的二次分配及三次分配提高公平。
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也会造成经济上的低效率,因此按萨缪尔森的观点是:当仅仅依靠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时,政府应当发挥作用;在政府的参与下,市场已经回归正轨时,政府则需要自动退出。
(二)乘数——加速数原理凯恩斯在其所著的《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投资乘数”及“就业乘数”,但其中存在明显的缺陷。
“萨缪尔森苦恼”问题试解
“萨缪尔森苦恼”问题试解一、本文概述“萨缪尔森苦恼”问题,亦被称为“萨缪尔森悖论”或“萨缪尔森困境”,是经济学中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概念。
该问题源于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疑虑。
萨缪尔森观察到,在开放经济中,尽管自由贸易和要素流动通常被认为会促进各国经济福利的提升,但这一过程中也可能引发某些经济上的困境和矛盾。
具体来说,萨缪尔森指出,在要素完全流动和商品自由贸易的理想状态下,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应当在各国之间实现均等化。
然而,这一均等化过程可能会受到某些实际经济条件的制约,如不同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差异、生产要素的移动性限制以及贸易壁垒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生产要素价格在实际中难以实现完全均等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如资源配置扭曲、生产效率下降以及社会福利损失等。
本文旨在探讨“萨缪尔森苦恼”问题的内涵、成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解决这一经济难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促进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的健康发展,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萨缪尔森苦恼”问题的概述“萨缪尔森苦恼”问题,又称“萨缪尔森悖论”或“萨缪尔森困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难题,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中首次提出。
该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解释并协调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一方面,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的开展会使得不同国家间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一致;另一方面,现实中各国之间的工资率和利率等生产要素价格却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一悖论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引发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解释和模型构建。
然而,至今尚未有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萨缪尔森苦恼”问题不仅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也关系到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和认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保罗·萨缪尔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要观点之保罗·萨缪尔森学号:*********姓名:***一、前言: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无疑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这无不得益于具有世界级权威的诺贝尔奖。
1968年,在瑞典国家银行成立三百周年之际,该银行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这个额外的奖项就是人们习惯上称为的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人物介绍:保罗·萨缪尔森1、个人简介: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
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
他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
萨缪尔森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
该教科书就是流传颇广的《经济学》,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据报道销售量已达1000多万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
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将《经济学》作为专业教科书。
他于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主要贡献:两大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生产要素报酬就是生产要素的收益,要素报酬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的边际产品也就是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在短期内,虽然产品价格会因为国际贸易而发生变化,但生产要素还来不及在部门间流动。
因此,国际贸易在短期内只影响产品价格。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一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上升,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下降。
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美联社总结萨缪尔森一生主要成就时说:他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
《经济分析基础》(1947年),
《经济学》(1948年,至今已出了18版)
《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与多尔夫曼索洛合著,1958年)
《萨缪尔森论文集》(3卷本集,1965年,1966年,1972年)等。
萨缪尔森出身于一个经济学世家,他的侄子正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而兄弟罗伯特、妹妹安妮塔也都是知名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主要观点(3篇)
第1篇保罗·萨缪尔森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的经济学理论对20世纪以及21世纪的经济政策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一、福利经济学1.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萨缪尔森认为,在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是两个重要的目标。
效率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合理。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两者往往存在矛盾,需要权衡。
2. 帕累托最优:萨缪尔森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即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每个人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他认为,帕累托最优是评价经济政策的重要标准。
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萨缪尔森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效率,但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如公共物品、外部效应等。
这时,政府需要介入,通过税收、补贴、公共投资等手段,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宏观经济学1. 总需求与总供给:萨缪尔森提出了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用以分析经济波动。
总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价格水平下,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萨缪尔森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如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政策(如税收、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目标。
3. 经济周期:萨缪尔森提出了经济周期的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的波动引起的。
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三、微观经济学1. 市场竞争与垄断:萨缪尔森分析了市场竞争与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他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在垄断市场中,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2. 消费者行为:萨缪尔森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他提出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等概念,用以分析消费者选择。
3. 生产者行为:萨缪尔森分析了生产者行为,认为生产者在成本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介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BSH) 是研究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假说。
该假说从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解释了为什么实体经济的增长会引起该国实际汇率的升值,为什么经济增长快的国家比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更易经历实际汇率的升值等结论。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是当代国际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命题,是研究一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实际汇率长期变动趋势的重要理论。
概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称巴萨效应)是指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的现象。
当贸易产品部门(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提高。
国内无论哪个产业,工资水平都有平均化的趋势,所以尽管非贸易部门(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并不大,但是其他行业工资也会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上涨。
这会引起非贸易产品对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我们假定贸易产品(按外汇计算)的价格水平是一定的话,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在固定汇率的条件下,会引起非贸易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一起总体物价水品(贸易产品与非贸易产品的加权平均)的上涨。
如果为了稳定国内物价而采取浮动汇率的话,则会引起汇率的上升。
无论那种情况都会使实际汇率上升。
在思考汇率的中长期趋势时,本国货币与内外通货膨胀之差按比例折扣以后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一项可参考的指标。
购买力平价成立,意味着实际汇率保持一定。
但我们不能忽视下面两种力量的效果,它们使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使实际汇率发生变动。
一是巴萨效应,即越是增长率高的国家,实际工资的上涨率也就越高,受此影响,实际汇率的上涨率也就越高。
另一个是贸易条件(出口产品对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
在其他条件保持一定的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恶化意味着实际汇率的下跌。
主要观点具体地说,“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的思想可以逻辑性地由五个逐渐推进的分论点完整加以表述。
保罗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保罗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是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他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保罗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探讨和分析。
1. 介绍保罗萨缪尔森保罗萨缪尔森(1915-2009),美国经济学家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他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基人之一,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他出版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畅销、最广泛使用的经济学教科书。
2. 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保罗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基于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强调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稳定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和模型,包括支出-产出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
2.1 支出-产出模型支出-产出模型是萨缪尔森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该模型描述了总需求、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总需求的增加将促使企业增加生产和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2 IS-LM模型IS-LM模型是描述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
该模型帮助我们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萨缪尔森认为,通过操纵货币供应和利率,政府可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2.3 AD-AS模型AD-AS模型是描述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的模型。
该模型包括成本推动型通胀和需求拉动型通胀两种类型的通胀方式。
萨缪尔森的AD-AS模型对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通胀的稳定。
3. 宏观经济学政策的应用保罗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在政府经济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的理论和模型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来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3.1 货币政策根据IS-LM模型,保罗萨缪尔森认为,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政府可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
萨缪尔森.
保罗·萨缪尔森中文名: 保罗·萨缪尔森外文名: Paul A Samuelson国籍: 美国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 2009年12月13日 毕业院校: 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 1947年克拉克奖获得者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代表作品: 《经济学》,《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基础》目录展开编辑本段个人简介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
保罗·萨缪尔森他有机会把经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得以从实践中检验其理论的科学性。
同时,也使他有条件搜集资料,为以后的研究积累大量的材料。
1944-1945年间在放射实验室(the Radiation Laboratory)任职。
1945年兼任福莱切法律与外交学校国际经济关系教授。
1948-1949年古根汉姆研究员。
[1]编辑本段主要著作《经济分析基础》(1947)简介保罗·萨缪尔森在哈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博士学位论文为《经济理论操作的重要性》,这部论文获得了哈佛大学威尔斯奖。
为保罗·萨缪尔森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经济分析基础分析基础》正是在此论文基础上写成的。
《经济分析基础》包括两篇共12章及两个数学附录。
全书的目的正如他在第一章导论中指出的:“各种不同理论的主要特征之间的相似性的存在,意味着一般理论——它是各种特殊理论的基础,并且将各种特殊理论的主要特征统一起来——的存在。
这种通过抽象而一般化的基本原理,早在30多年前就由著名的美国数学家穆尔证明了。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详细论述这种一般化的基本原理对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意义。
”《经济分析基础》以数学为工具,使各种理论和方法获得基本统一的表述,并以此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成就。
这本书把最大化原理和均衡原理结合在一起。
使新古典经济学的主体内容有了经典的数学表述形式。
这正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萨缪尔森走了我更怀念哈耶克
萨缪尔森走了我更怀念哈耶克萨缪尔森走了我更怀念哈耶克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13日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萨缪尔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中国落地生根……”这的确是个重磅消息。
国内外媒体都很机智地找到了“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等雅俗共赏的看点,果不其然,一时间煞是热闹,仿佛人人都失去了一位“授业恩师”或“远房亲戚”。
然而,不知为什么,在看到相关消息之后,另外一个人却令我愈发地怀念起来:哈耶克。
诚然,在此当口提这位生前以“反凯恩斯主义”著称、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的名字,多少或有些尴尬甚至“犯忌”吧。
不过宵小如笔者这样说,一则绝无让当之无愧的“凯恩斯主义集大成者”萨缪尔森盖棺不成的古怪意思,二则也压根就不想扯“自由市场”和“政府计划”孰是孰非、优劣几何的裹脚布。
只是最近在读哈耶克写的东西,并参照身边的现实思考一些他曾表述过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老萨缪尔森走了———哀思归哀思:刚走的人,自然有人会怀念;与之相比,哈耶克上世纪远去的身影倒已孤单落寞了些许,时空拉开的距离好比道场,其中的怀念更让人觉得悠远而深刻。
同许多慕名的中国读者一样,我所言“读哈耶克”,其实就是从粗略地读他最广为人知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开始。
而经粗略地一读,凡是脑细胞发育基本正常的当代人,或许都会惊人一致地体认到某种“震撼”,澄明于曾经的历史或眼下的现实,至今尤然,再读还是这样。
譬如他认为“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
经济学(第十六版)-萨缪尔森综述
经济学(第十六版)-萨缪尔森译者序《经济学》一书的作者保罗·A ·萨缪尔森(生于1915 年)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除了本书以外,他还著有《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1948)、《线性规划和经济分析》(1958)等。
他也写了很多论文,如《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联合作用》(1939)、《处于困境的自由主义者》(1972)等等。
他的有关经济学的论文被收入于两个多卷本的论文集中。
由于他在几个方面发展了正统的西方经济学说,他曾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金(1970),并历任美国政府几个财政和金融机关的顾问和众多的其他职务。
自从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出现以来,曾经存在着三本流行的教科书。
第二本为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其流行的时间为1848—1890 年,大致相当于马克思定居伦敦的时期。
对穆勒的教科书,马克思在很多方面都作了分析和评论。
战后,萨缪尔森《经济学》取代马歇尔著作的地位而成为第三本流行的教科书。
目前存在于西方的经济学的入门教科书虽然为数众多,然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本书的仿效品。
此书不但销路广泛,据报道,早已超过100 万本,而且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丈、意大利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字。
自1948年出版以来,已重版许多次,其中第10版的中译本于1979 年问世。
该书的第11版和第10版之间几乎没有差别,而在1985年出版的第12版中,萨缪尔森则作了重大的修改与补充。
他写道:“自从作为里程碑的第1 版以来,这个第12版是最彻底的一次修订。
”①这次的中译本系根据第12 版而译出。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是资产阶级的重要的意识形态工具。
萨缪尔森自己写道:“每个人都知道,当一种思想写进这种书籍(指资产阶级经济学教科书——引者)中以后,不管它是多么不正确,它几乎会变为不朽的。
”②他承认,他撰写本书的目的尽为了“影响一代人的思想”。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当北半球寒冷空气袭来之际, 2009年12月13日,在太平洋东岸,一位世界级的泰斗悄然离开了人世,于是,世界为之失去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通才。
在这轮金融危机还没有脱离阴霾的时候,整个世界经济为他的离去而哭泣。
这个人就是保罗·萨缪尔森。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 (1915-2009),世界第二位、美国第一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他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
萨缪尔森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经济学》。
1915年5月15日,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出生在美国中部印第安纳州加里市,为人聪明勤奋。
他的家庭是一个来自波兰的犹太人移民家庭,这个家族诞生了多位世界级的经济学家和一位美国财政部长——现任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的劳伦·萨默斯正是萨缪尔森的侄子,他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萨缪尔森的兄弟罗伯特、妹妹安妮塔也都是知名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的父亲为药剂师弗兰克·萨缪尔森。
一战后,萨缪尔森一家移居到芝加哥。
萨缪尔森进入海德公园高中读书,并开始研究股市。
上世纪20年代股市繁荣期,他甚至曾经帮助自己的代数老师选股票。
1931年,年仅十五岁的保罗•萨缪尔森考入芝加哥大学,专修经济学。
那天,他听了进入大学后第一场关于托马斯·马尔萨斯(研究贫困与人口增长的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的演讲,于是他开始研习经济学课程。
芝加哥大学是上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据地。
然而,萨缪尔森对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学的评价是“精神分裂式的”。
当时美国正处在大萧条当中。
萨缪尔森回忆说,经济周期理论的课一直在讨论失业,而经济理论课则根本不提失业。
《经济学》(萨缪尔森)一本影响了全球几代人的经济学教科书
《经济学》(萨缪尔森)一本影响了全球几代人的经济学教科书20世纪40年代末,一个天气阴霾的日子,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的一位销售代表到麻省理工学院作院校拜访。
整整一个下午,他一无所获。
正当他灰心丧气之时,一个年轻的助教对他说:我刚刚写完一本经济学教科书,不知贵公司是否有意出版。
这位销售代表想,拿到一部书稿总比空手而归好,于是答应把书稿转交编辑部门审阅——一本影响了全球几代人的经济学教科书就这样诞生了!这位年轻的助教就是保罗·萨缪尔森,而这位销售代表也因此成为麦格劳—希尔公司全球销售代表的楷模!萨缪尔森在一开始就写道:“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选择,在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在将来生产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从这里出发他把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问题归结为三个方面: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如何进行生产;应该为谁来生产。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上,萨缪尔森避开了社会制度,认为“在一个所谓‘自由企业经济’ 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问题,主要是由一种价格制度(市场制度、盈利和亏损制度)来决定的”。
该书对经济学中的三大部分——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都有专门的论述,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看到他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经济学,从生产到消费,从经济思想史到经济制度都比前人有新的创见。
这部著作在内容、形式的安排上也可谓匠心独具,他在每一章的开头加上历代名人的警句,言简意赅地概括全章的主题,使读者不像是在啃枯燥的理论书,而是在读一部有文学色彩的史书。
这一巨著的出版,为普及、推广其理论创立了良好的条件。
从1948年第一版问世至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仍然是经济学教科书的常青树。
有这样长的生命力,其原因何在呢?首先,它是内容不断更新、深浅适度的一本入门教科书。
萨缪尔森在该书第一版序言开头的一句话指出,该书主要是为那些把经济学作为综合教育一部分的读者写的。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
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影響分析蘇州大學商學院 陳曉敏* 喬桂明**摘 要:本文引入巴拉薩-薩繆爾森假說,通過對有關實際匯率的比較選擇,檢驗了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增長與實際匯率的相關性。
結果表明,目前的人民幣匯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巴拉薩-薩繆爾森假說,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狀况。
關鍵詞:巴拉薩-薩繆爾森假說 實際匯率一、問題的提出實際匯率是國際金融領域的一個關鍵變量,對一國的國際收支狀况、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宏觀經濟運行具有實質性影響。
目前對長期實際匯率的變動有兩種理論解釋。
其一爲購買力平價理論(PPP ),在PPP 成立的前提下實際匯率應是一個常數,然而這一命題幷沒有得到經驗研究的廣泛支持。
另一理論爲巴拉薩-薩繆爾森假說(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此理論解釋了實際匯率的永久性變動。
這一假說認爲貿易品部門和非貿易品部門之間勞動生産力之差將導致實際匯率變動,强調了生産力增長在實際匯率决定中的作用。
本文引入BSH 以及近年來一些經濟學家對發展中國家匯率變動的研究結果,對中國匯率幷軌以來實際匯率的變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經驗分析。
二、文獻回顧(一)巴拉薩-薩繆爾森假說(BSH )BSH 基礎模型是由Balassa 于1964年提出的。
他假定存在兩國經濟、兩種商品、一種稀缺品(勞動力)和固定投入係數技術。
基本內容可概括爲以下模型(Asea ,1994)。
在一個開放經濟中,勞動力(L)可在國內市場自由流動、資本(K)在國內國際均可自由流動;貿易品(T)價格由國際市場决定,而非貿易品(N)價格在國內市場决定;充分就業,即L=L T +L N ,其中L T 是貿易部門的勞動力,L N 是非貿易部門的勞動力;生産投入爲貿易部門和非貿易部門的資本投入(K T ,K N )和勞動力投入(L T ,L N )。
每一部門的生産技術用下面的綫性齊次生産函數表示:Y T =θT K βT T L αTT ≡θT L T f(k T ) (1-1)Y N =θN K βN N L αNT ≡θN L N f(k N ) (1-2)其中Y T 和Y N 分別代表國內貿易和非貿易部門産出;幷且,k T ≡K T /L T ,k N ≡K N /L N ;θT 和θN 是隨機生産力參數同時世界利率i 給定,在完全競爭條件下i 等于每一部門資本邊際産品價值:i=θT βT k (βT -1)T (1-3) i=sθN βN k (βN -1)T (1-4)其中s=P N /P T 是非貿易品相對價格(即實際匯率)。
萨缪尔森陷阱定义
萨缪尔森陷阱定义
萨缪尔森陷阱(Samuelson Trap)是指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他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Economics: An Introductory Analysis)中提出的概念。
它是一种描述在经济理论分析中可能出现的困境或陷阱。
具体来说,萨缪尔森陷阱是指在某些情况下,经济政策可能会产生意外的负面效果,导致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这种情况下,政府或决策者的意图是为了改善经济状况,但最终却导致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例如,萨缪尔森陷阱可以出现在货币政策领域。
当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或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当经济处于接近零利率水平时,进一步降低利率可能不再有效,因为市场已经饱和,企业和个人可能不愿意借贷或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可能会失去其刺激经济的效果,甚至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其他不良后果。
萨缪尔森陷阱的存在提醒经济决策者需要在制定政策时谨慎考虑各种因素,并意识到可能发生的意外结果。
它也强调了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政策干预的局限性。
mcndgv萨_谬尔森《经济学》批判.
、|!_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萨谬尔森《经济学》批判他所要做的,是要让经济现象活起来,复杂起来,现实起来,并探究基本质特征,创建一个全新的经济学体系--竞争经济学。
他对基本经济概念如工资、利润、又租、价格、竞争、垄断等,都做了独特的解释。
我看,这些解释很有启发性,也更加符合实际。
市场经济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重大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斯蒂格利茨式的“宗教改革”就显得不够了,韩德强式的“抛弃宗教”的论点有可能成为新潮。
——胡代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本书的首要特点就是他写得生动,充满了事实和现实的直观。
作者能手到拈来又把事实材料结合进对自己的观点的论述中,教人读起来感到流畅,既感受出作者思想中饱含的激情,又不能不承认,作者所说的都有我们每日看到的现实作为依据。
——左大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博导)竞争经济学:并非赚钱术,而是人生与社会和谐自由发展的哲理。
——刘永佶(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分章目录第01章经济学是什么?第02章市场是什么?第03章价格是如何形成的?第04章价格怎样调节供求关系?第05章贸易、劳动分工和主导权的争夺第06章什么是货币?第07章什么是资本?第08章什么是劳动?第09章工资是怎样确定和变动的?第10章竞争和垄断第11章市场能否有效配置资源?第12章关于外部性第13章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第14章关于最低工资与价格管制的争论第15章消费行为的双重性与边际效用理论的失误第16章生产函数起什么作用?第17章生产二重性与边际收益递减第18章企业是什么?第19章没有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第20章再谈竞争市场的效率和公平第21章竞争与不完全竞争第22章企业如何定价第23章为什么集中行业的利润率并不太高?第24章投机、赌博和市场经济第01章经济学是什么?[按]:这是本书稿第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 劳动要 素
,
政 治经 济 学
、
部门
的收 入 趋 于 增 加 ; 如 果 关 税 保 护 的 是 资 本 密 集 型 产 品
则
资本 要 素 的收 入 趋 于 增 加
要 素价格 均 等 化 定 理
国 就 会继 续 开 展 贸 易
,
。
仍 然 没 能 成 为 真 的最 后
只 要 存 在 产 品 价 格 的差 异
,
。
此外
。
自由放 任
.
,
后来 摇 身
变
,
转而成
他 还 通 过 对 乘 数 和 加 速 数 联 合作 用 的 分 析
把 两者巧 妙地
。
内 传播 人
把 凯 鼠斯 主 义 移 植 到 了 美
,
合而 为
一
,
揭 示 出 了 乘 数 与 加 速 数 的 内在 联 系
概括而 言
,
斩的 经 济 学说
而 且 把这种学说理 论
一
学生
正 是 肯尼 迪
,
因为
片海
均 化 的趋 势
,
所 以 尽 管 非 贸 易 部 门 ( 服 务业 ) 生 产 效 率提
。
,
萨 缪 尔 森 在 马萨 诸 塞 州
一
一
高并 不 大
,
但 是 其 他 行 业 工 资 也 会 以 大 致 相 同 的比 例 上 涨
滩旁的
块 岩 石 上给 肯 尼 迪 上 了 第
一
和 传 统 的 微 观 经 济 学 结 合起 来
形成
“
新 古典综合学 派
,
萨缪 尔 森 的
的理 论 体 系 ; 并 热 衷 把 数 学 工 具 运 用 于 静 态 均 衡 和 动 态 过
程 的 分析
,
个
”
。
他 原 来 反 对 凯 臣斯 的
一
以 物 理 学 和 数 学 论 证 推理 方 式 研 究 经 济
“
一
,
也
当贸 易 产 品 部 门 ( 制 造 业 ) 生 产 效 率 迅 速 提 高 时 该 部 门 的
工 资 增 长 率 也 会提 高 国 内 无 论 哪 个 产 业
。 ,
才能 在 人 生 与 学 问 中
“
大笑
”
”
。
工
资 水 平 都 有平
1 9 6 ()
萨缪 尔 森 最 有 影 响力 的
年 肯 尼 迪 当选 总 统 后
,
一
个
。
所 以 浅 薄 的 媒 体 的表扬 听 着
,
两
玩玩就行
,
当不得真
一
。
毫无 例外
”
萨缪 尔森也被 称为
一
“
经
,
但最 终 的 结 果 将 是 两 国 两 种 产 品 的
,
济 学 界 的最 后
个通 才
。
。
他 肯定 不 是 最 后
个通 才 不过
,
价格 完 全相 等
其他条件不 变
,
而 生 产 要 素 的价格 也 完 全 相 等
巴拉 萨
,
萨缪 尔 森 效 应
,
指 在 经 济 增 长 率越 高 的 国
。
所 以 我们
必
须 做 我 们 能 做 的 第三 样
,
。
家 工 资 实 际 增 长 率 也 越 高 实 际 汇 率 的 上 升 也 越 快 的现 象
,
经 济 学 家 可 以 谈 涛 瞳诗
只 有通 才
,
这 便 是 通 才 的 表现 之
,
几的 历 史 背 景 下 产 生 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凯 恩 斯 的理
边 际 生 产 率 的乘 积
所 以 生 产 要 素 报 酬 的变 动 会超 过产 品
“
艮 价值 有
一
。
因此
,
他 决 定 从 当时 社 会
,
价 格 的变 动
以斯 托尔珀
。
这
一
结 果 被 称 为 国际 贸 易 的
放大效直
”
。
昕
投 资与 就 业 问 题 入 手
他 的 研 究 涉及 经 济理 论 的 诸 多领 域 例 如 今 世 界 经 济 学界 的 巨 匠 之 经 论 福 利 经 济 学 国 际 贸易理 论 等 萨缪 尔森 的 经 典 著作 《 济 学》 般 均衡 人 他 于 19 4 7 年 成为 约 翰 贝茨 克拉 克 奖 的 首位 获得 者 影 响 了整 整 代 并于 1 9 7 0 年获 得 诺 贝 尔经 济学奖
来 研 究凯 恩
一
萨 缪 尔 森 定 理 的基 本 思 想 是
,
:
关税 提 高 受 保
护 产 品 的相 对 价 格
围 包 横 跨 经 济学
三大 组 成 部分
— —
将 增 加 该 受 保 护 产 品 密 集使 用 的 要 素
,
、
统 计学和数 学多个
的收 入
。
如 果 关 税 保 护 的是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品
。
,
几 l 恩斯 理 论 中的 投 资 乘 数 论
“
”
及
“
就
4
而进
口
而
他认 为
,
凯恩斯 主 义是从
19 3 3
19 2 9
一
年
且 无 论 这 些 生 产 要 素在 哪 个 行 业 中使 用 都 是 如 此
发生 国
暴 开始 到 跌
年基本停 止这
。
遍及
际 贸易后
,
由于 生 产 要 素 报 酬 ( 价 格 ) 是 产 品 价 格 与 要 素
此时如 果
他 的确 算 是 个 通 才
1 9 6 (1
一
,
贸易也就停止
。
两 国 间 开 展 贸 易 的结 果 会
一
年代
,
年轻 的 肯 尼 迪 总 统 曾 经 与 萨 缪 尔 森 分 享 过
,
使 两 国 的生 产 要 素价 格 最 终相 等 这 格均等化 定 理
尔 尔
—
趋 势被 称 为
“
要 素价
首 杰 出 的诗 歌
一 一
,
,
、
、
0
一
。
,
。
IA ^, S T E R S
:
学 界的巨匠之
一
梅纳德
一
凯恩 斯 发 表了他最 有影
,
,
经 济学 和 技 术 经 济学
,
都 有独 到 的 见解
,
;
他把凯 恩斯 主 义
”
币 旨 通 论 》 书 在 这 部作 品 的 影 响 下 玑恩 斯 的学 说 大 感 兴 趣
是其 中的
“
,
堂
4 ()
分 钟 的课
。
。
对 于 他 的 才艺 与 前 景 行 家 们 早 就 看 出 来 了
19 4 7
年的
通 才 是 如 何 炼 成 的?
媒 体喜欢虚 张声 势
,
美 国经 济学 年 会 上
每
一
,
保罗
32
道格 拉 斯 以 会 长 的 身 份 把 美 国
萨 缪 尔 森 有这 些 定 理 被 经 济学 界所 记 住 :
斯 托 尔珀
易后
,
一
卟 发展 充
,
后 来 成 为 美 国 凯 恩斯 主 义
萨 缪 尔森 定理
从 长 期来 看
,
开展国际 贸
,
出 口 产 品 生 产 中密 集使 用 的生 产 要 素 的报 酬 会 提 高 产 品 生 产 中密 集 使 用 的 生 产 要 素 的 报 酬 会 下 降
那 是诗人 奥布
雷 门隆 的 诗 句 :
”
。
由于 这
一
定 理 是 由萨 缪 尔 森 根 据 赫 克 歇
,
有 三 样 东西 是 真 实 的
那就 是 上 帝
、
俄 林 模 型 的逻 辑 论 证 的 俄林
—
因此 该定 理 又 称 为
“
赫克歇
人
类 的 智 慧和 大 笑
—
萨缪 尔 森 定 理
一
”
。
前 两 样 超 出我 们 的 理 解 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