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二十讲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合集下载

实际汇率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购买力平价

实际汇率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购买力平价

7.3实际汇率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经济学家们发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贸易品部门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贫穷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发达国家的CPI 水平也更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巴拉萨和萨缪尔森在1964年还发现:发达国家不可贸易品与可贸易品的价格之比系统性地大于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率。

为什么呢?7.3.1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如果假定可贸易品的价格服从一价定理P d =SP f ,不可贸易品由各国国内供求因素决定,那么相对购买力平价还可以做以下变形。

具体推导如下:假定A 、B 两国都生产贸易品(T A P 和T B P )和不可贸易品(N A P 和NB P ),且两国贸易品所占的权数α相同;两国国内劳动力自由流动,因而一国国内各部门之间工资是均等化的(N A T A W W =;N B T B W W =);在贸易品部门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假定A 国劳动生产率较高(T B T A X X >),在非贸易品部门两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同(N B N A X X =)。

不论是贸易品还是不可贸易品,其价格为X W P =。

根据以上假定,有以下公式:T AT A T A X W P =;N A N A N A X W P =T BT B T B X W P =;N B N B N B X W P =()N A T A A P P P αα-+=1;()N B T B B P P P αα-+=1由于两国可贸易品的价格服从一价定理,有TA TB SP P =,S 表示每单位A 国货币等于S 单位的B 国货币。

将()N A T A A P P P αα-+=1的两侧同时乘以S ,可以发现两国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两国不可贸易品的价格水平。

不可贸易品的价格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价格分别为T T T X WP =和N N N X W P =,由于N T W W =,我们可以得到不可贸易品的价格表达式:⎪⎪⎭⎫ ⎝⎛=N T T N X X P P 上述公式的含义就是不可贸易品的价格是可贸易品价格的倍数,这一倍数取决于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005-04-21)
摘要: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市场,一旦汇率发生一些预期性的改变,就会引起大规模短期资本的 流动。一般来说,经济的持续增长会带来货币的趋势性升值。如果人民币升值成为多数人的预期,就有可能引起 资本流动投机行为,从而破坏房地产市场的均衡,也会加剧金融风险。因此,当前和以后对汇率升值和房地产投 资市场的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发展与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判断
一直以来,人民币事实上钉住美元,汇率一直保持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那么,问题是“从经济增长的 长期来看,人民币是否有升值的趋势?”关于这个问题,理论界做了很多的研究。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当前的汇率 基本是合理的,但是考虑到劳动力的非无限供给(杨长江),人民币确实存在升值的趋势。去年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问题正是这一结论的反映。
2004年著名的学者杰弗裹·弗兰科尔(Jeffrey Frankel)接受《国际经济评论》杂志采访说,他根据 118个经 济体的数据作了计量分析,发现人均实际收入提高1%,相对价格水平就会上升0.38%。与上述规律揭示的水平相
比,中国的价格偏低,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低估。2000年,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35%左右。应该说,巴拉萨一萨缪 尔森效应不是新东西,但用它可以得出有关人民币汇率合理水平的估计。
二、货币升值对房地产投资市场的影响
1.汇率、利率变动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在资本不具有充分流动性的情况下,抵补的和无抵补的利率平价不能准确描述资本流动的特点。本文引用蒙 代尔一弗莱明模型(The Mundell-Fleming Model)的利率平价表达式来解释此种情况下,利率、汇率变动对短期资 本流动的影响。
2.完善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2021年金融学综合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2

2021年金融学综合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2

2021年金融学综合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2一、单选题(共30题)1.下列经济活动中,能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的是()。

A: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B:发行优先股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D: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答案】:B【解析】:发行可转债,资产负债率会上升:发行优先股,计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率下降;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调整,不影响资产负债率;现金分红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所有者权益和资产减少,资产负债率上升。

2.下列反映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意图的是()A:缩小再贴现业务规模B:在公开市场中抛售大量国债C: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负债D:在公开市场购买大量外汇【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中央银行业务与货币政策意图之间的联系,分析同上。

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是()A:资产负债率B:利息保障倍数C:经济增加值D:现金涵盖率【答案】:C【解析】:经济增加值属于盈利能力指标。

经济增加值是指EVA,即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与该企业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人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即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总成本=NOPAT-资本占用xWACC.4.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反比的因素有()A:恒常收人B: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C:货币的收益率D:债券的收益率E: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答案】:D【解析】:债券与货币互为可替代资产,债券的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小。

5.下列业务中不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是()A:贷款承诺B:担保业务C:票据发行便利D:租赁业务【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資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动。

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业务、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银行业务。

租赁业务是一种表内*务,要记人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6.证券投资中因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是()A:违约风险B:利率风险C:购买力风险D:流动性风险【答案】:C【解析】:7.某企业2007年和2008年的营业净利润分别为7%和8%,资产周转率分别为2和1.5,两年的资产负债率相同,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变动趋势为()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根据杜邦分解:净资产收益率ROE=PM?TAT,EM,式中,PM是销售利润率(ProfitMargin),TAT是总资产周转率(TotalAssetTurnover),EM是权益乘数(EquityMultiplier)。

专业课经济学模拟题2020年(174)_真题-无答案

专业课经济学模拟题2020年(174)_真题-无答案

专业课经济学模拟题2020年(174)(总分150,考试时间180分钟)不定项选择题1. 1.关于国际储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各国国际储备的大量积累会引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B.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国际储备的积累速度在根本上取决于黄金产量的增长速度。

C. IMF分配给成员国的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国际储备的一部分。

D. 当自有国际储备不足时,IMF成员国可以申请向IMF借款,即用本国货币向IMF购买外汇。

2. 2.产品越是多样化,国家的规模可能就越大,对外贸易占整个经济的比重就可能越低。

按照凯南的理论,这类国家应实行( )汇率制度;而按照麦金农的理论,则应实行( )汇率制度。

A. 固定B. 浮动3. 3.“蛇行于洞”描述的是欧洲货币一体化发展历程中的:( )A. 跛行货币区阶段B. 联合浮动阶段C. 欧洲货币体系阶段D. 欧洲单一货币阶段4. 4.高度依赖的A和B两个国家之间,其他条件不变,A国经济变量的波动可通过下列机制传导到B国对应的变量:( )A. A国需求变动—A国进出口变动—B国需求变动B. A国汇率变动—A国进出口变动—B国需求变动C. A国物价变动—A国出口商品价格变动—B国物价变动D. A国提高利率—资金从B国流向A国—B国货币存量下降,利率也上升5. 5.东欧国家申请加入欧元区的条件包括:( )A. 通货膨胀率必须不能超过三个通胀率最低的欧元区国家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B. 长期利率不能超过通货膨胀率最低的三个国家的平均利率2个百分点。

C. 每年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国债余额不得超过GDP的60%。

D. 加入欧元区前两年内,其货币对欧元汇率保持稳定。

6. 6.保证欧元区经济稳定的机制主要包括:( )A. 稳定与增长公约B. 成员国准入机制C. 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执行货币政策D. 赋予各国灵活使用财政政策的权利7. 7.在本国是一个大国,本国的经济政策能对外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考虑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在资本完全流动及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的财政扩张对本国产出的效应是:( )A. 有效B. 有效,但效果小于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扩张效应C. 无效D. 效应不确定8. 8.按巴拉萨效应理论,相对购买力平价而言,发达国家货币相对高估和发展中国家货币相对低估的原因有:( )A.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B. 发达国家的垄断和殖民剥削C. 一国内劳动生产率部门差异引起服务业成本上升D. 所有可贸易品的交换都存在一价定律判断题9.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执行董事会。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边限检验法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检验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边限检验法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检验

1 简 化 的 B S理论 模 型 -
1 1 B S效 应 . —
收 稿 日期 : 0 8~0 一 l 20 6 1 基 金项 目 : 家社 会 科 学基 金 项 目( 8 J 4 ) 国 0 C Y0 7
假设 劳动 力在 国家 间不 能 自由流 动 , 在 国家 但 内部 可以 自由流动 , 么 同一 国家 的 贸易部 门和非 那
第 2 7卷 第 1 0期 2 8钲 00 1 0月
Voi 7. No. 0 .2 1
0 e.。2 8 t 00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研究
— —
基 于边 限检 验 法 的 巴拉 萨 一 萨缪 尔森 效 应检 验
许 培 源
( 华侨 大 学 商 学 院 , 建 泉 州 3 2 2 ) 福 601
动 力 市场 阻 断 了 S效 应 中价 格 传 递机 制 的 发 生 。但 是 , 果 中 国经 济 保 持 较 高的 增 长 率 , 民 币 实 际 汇 如 人
术 y

率在 长 期 中将 经历 一 个 升 值过 程 。
关键 词 : 民 币 实际 汇 率 ; 国经 济 增 长 ; 人 中 巴拉 萨 一 萨缪 尔森 效 应 ; 限检 验 边 F 0 济. 中 图分 类 号 :83 一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0 2 8 X( 0 8 1 —0 8 —0 1 0 —9 0 2 0 ) 0 0 5 5
自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 经 济 由 传 统 的 计 划 经 济 中
2 O世纪 6 0年 代 , 在有 关 美 元 汇 率 高估 问题 的 讨 论 中 , aas B lsa和 S mu l n提 出, 买 力平 价 作 a es o 购 为解 释均衡汇率 的理 论模 型存 在 系统 性 偏差 , 国 一 经济 的高 速增 长 会 伴 随 本 币 实 际汇 率 的升 值 。 该结论 被后 来 的 研究 者 称 为 巴 拉 萨 一 萨缪 尔 森 效

国际金融习题

国际金融习题

一、单选1.米德冲突指:()A.国际收支顺差和保持固定汇率的冲突B.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C.本国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冲突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冲突2.当处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搭配:()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C.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D.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3.斯旺模型中调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手段是:()A.国内支出和本币实际汇率B.国内物价水平和国内利率水平C.财政政策和关税政策D.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水平4.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经济增长B.国际收支状况C.人们的预期D.货币政策5.当一国出现膨胀和顺差时,为了内外经济的平衡,根据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理论,应采取的措施是()A.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D.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6.外汇管制最核心的内容是()A.外汇资金收入和运用的管理B.货币兑换的问题C.汇率管理D.结汇售汇管理7.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是()A.经常项目的交易中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B.资本项目的交易中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C.国内公民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D.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8.根据IMF的贷款条件原则,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着重的是()A.制度因素 B.结构因素 C.需求因素 D.不可控因素9.在本国是一个大国,本国的经济政策能对外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考虑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的财政扩张()A.有效,且效果大于封闭经济条件和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扩张B.有效,且效果小于封闭经济条件和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扩张C.无效D.有效,效果小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扩张,但大于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扩张10.当一国货币贬值时,会引起该国外汇储备()A.数量增加 B.数量减少 C.实际价值增加 D.实际价值减少11.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当发展中国家可贸易品部门劳动力生产率相对于发达国家上升时()A.本币名义升值 B.本币名义贬值C.本币实际升值 D.本币实际贬值1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人为项目是()A.经常项目 B.资本和金融项目C.综合项目 D.错误和遗漏项目13.国际收支中的综合差额是()A.有形贸易(货物)收支与无形贸易(服务)收支之和B.经常账户收支与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之和C.经常账户与长期资本账户收支之和D.经常帐户收支与扣除了官方储备账户的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之和14.当一国同时处于通货紧缩和国际收支顺差时,应当采取()A.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B.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C.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D.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15.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常常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发生冲突。

2017年复旦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复旦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复旦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计算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若目前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为5%,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5%,B公司的股票预期收益率与整个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为250,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标准差为20,则B公司股票必要收益率为( )。

A.15%B.12%C.11.25%D.8%正确答案:C解析:β=Cov(Ri,Rm)/σm2=250/202=0.625,根据CAPM模型,R=Rf +β(Rm一Rf)=5%+0.625×(15%一5%)=11.25%。

故选C。

2.根据杜邦分析框架,A企业去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下降,可能是由( )引起的。

A.销售利润率上升B.总资产周转率下降C.权益乘数上升D.股东权益下降正确答案:B解析:由杜邦关系式可知,ROE=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若ROE下降,可能是由于总资产周转率下降引起的。

故选B。

3.若甲公司股值从10元上升到25元,乙公司结构、竞争能力等与甲公司相同。

现在估计乙公司明年股票价值上升150%以上,请问这是什么经济学行为?( )A.心理账户B.历史相关性C.代表性启发性思维D.锚定效应正确答案:D解析:锚定效应是指在缺乏更准确信息的情况下,以往价格或者类似产品的价格更容易成为确定当前价格的参照。

故选D。

4.根据“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实际货币升值B.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物价较低C.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较快的国家。

名义货币升值D.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较慢的国家,名义货币升值正确答案:C解析: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是指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就会存在货币高估现象。

萨缪尔森效应下人民币汇率走势研究

萨缪尔森效应下人民币汇率走势研究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下人民币汇率走势研究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的假设前提在中国的现实可行性分析,以及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的经验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证明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切实影响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走势,即1999年以来由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远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国家,超出其他主要贸易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直接导致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

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当前正在推行的供给侧改革能成功实现中国在技术水平上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则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将带动未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持续升值。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改革引言201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大幅波动,特别是“8.11”汇改后人民币出现一轮大幅贬值,国内外舆论产生了大量看空人民币的声音。

国内资本外流严重,中国外汇储备在2017年1月份甚至跌破3万亿美元。

尽管外汇储备减少,但中国基础的对外偿债能力并没有削弱,外汇储备依然充裕,尤其考虑到不久的将来人民币汇率要实行清洁浮动,外汇储备就更加富裕。

境外机构炒作外汇储备规模问题,主要是为了影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

中国政府多次声明,认为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处于升值的状态。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定价,使市场在定价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汇率市场化就要遵守经济规律,其中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规律之一。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价值决定价格”,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本文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出发,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价值”高低,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的内在原因,并就供给侧改革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走势的影响进行分析。

实际有效汇率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一)实际有效汇率汇率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使其经济达到外部平衡。

名义汇率反映的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实际汇率是对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个概括性的度量。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介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BSH) 是研究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假说。

该假说从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解释了为什么实体经济的增长会引起该国实际汇率的升值,为什么经济增长快的国家比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更易经历实际汇率的升值等结论。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是当代国际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命题,是研究一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实际汇率长期变动趋势的重要理论。

概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称巴萨效应)是指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的现象。

当贸易产品部门(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提高。

国内无论哪个产业,工资水平都有平均化的趋势,所以尽管非贸易部门(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并不大,但是其他行业工资也会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上涨。

这会引起非贸易产品对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我们假定贸易产品(按外汇计算)的价格水平是一定的话,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在固定汇率的条件下,会引起非贸易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一起总体物价水品(贸易产品与非贸易产品的加权平均)的上涨。

如果为了稳定国内物价而采取浮动汇率的话,则会引起汇率的上升。

无论那种情况都会使实际汇率上升。

在思考汇率的中长期趋势时,本国货币与内外通货膨胀之差按比例折扣以后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一项可参考的指标。

购买力平价成立,意味着实际汇率保持一定。

但我们不能忽视下面两种力量的效果,它们使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使实际汇率发生变动。

一是巴萨效应,即越是增长率高的国家,实际工资的上涨率也就越高,受此影响,实际汇率的上涨率也就越高。

另一个是贸易条件(出口产品对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

在其他条件保持一定的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恶化意味着实际汇率的下跌。

主要观点具体地说,“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的思想可以逻辑性地由五个逐渐推进的分论点完整加以表述。

金融学复习题及解答

金融学复习题及解答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0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金融复习题一、判断题(每题判断1分,说明2分,共10题30分)1、货币替代可以简单定义为本国居民对外币的过度需求。

(对)说明:货币替代意味着本国居民减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多2、只有实现了资本项目下的货币兑换,该国货币才能被称为可兑换货币。

(错)说明:可兑货币实际包括经常项目下的货币兑换也可以视为可兑货币。

3、如果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则其拥有的国际储备数量可相对较少。

(错)说明:固定汇率对国际储备要求较多。

4、储备货币国可以通过输出本国货币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对)说明:储备货币国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向全球征收铸币税。

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告诉我们,生产率落后的国家,在国际可贸易品的交换中,需要用较低的价格输出产品,较高的价格输入产品,因此其汇率水平与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得到的汇率水平存在差距。

(错)说明:其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存在差距。

6、影子汇率构成事实上的复汇率。

(对)说明:影子汇率对不同商品使用不同的结算方式。

7、浮动汇率的弊端之一是容易造成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错)说明:浮动汇率的弊端之一是跟金融监管有关,与活动汇率无关。

8、外汇占款是我国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

(对)说明:外汇占款都进入了央行的货币储备体系,从而构成了基础货币。

9、通货区的重要特征是通货区作为一个集体,对外保持固定汇率。

(错)说明:通货区的重要特征是对外保持货币波动的一致性,而不是固定汇率。

10、国际金本位的最大缺点在于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受制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

(对)说明: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等价物,所以受制于黄金产量。

11、资本外逃是指资本从本国流出,可以使用外汇管制手段对其进行限制。

(错)说明:资本外逃是指外汇从本国流出,可以使用外汇管制手段对其进行限制。

12、影子汇率构成事实上的复汇率。

(对)说明:影子汇率对不同商品使用不同的结算方式。

13、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体制。

国际经济学重点

国际经济学重点

第二章绝对优势理论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基本观点:当两国都拥有各自的绝对劳动生产率优势时,互利贸易就可以产生了。

绝对优势是对外贸易的基础贸易模式: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利得:分工改善了的劳动生产率政策主张:自由贸易政策概念: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本绝对地高/低于另一国。

绝对优势来源:自然禀赋优势或获得性优势适用范围:非常一小部分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比较优势原理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 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基本观点:一个国家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即使劳动成本都高于或低于其他国家,但只要在劳动投入相对量上有所不同,就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和进行国际贸易。

贸易基础:比较优势。

贸易利益来源:分工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改进政策主张:贸易改善了两国福利,自由贸易政策需求相似理论:两国需求结构越相似,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章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完全使用其所有资源,并利用最优技术,可能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社会或国家带来相同的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作用:决定一国的偏好与需求情况,用来反映福利水平高低特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不相交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更高的满足程度斜率是负的,其绝对值即边际消费替代率(MRS)边际替代率(MRS):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额外一单位某种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它由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点的斜率决定,并随一国对该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下降。

边际转换率(MRT):一国要多生产一单位某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这是商品的机会成本的另一种说法,由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生产点的斜率给出。

递增的机会成本:一国要生产额外的一单位某种商品而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数量的递增。

金融

金融

一.判断题1.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体制。

()2.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3.储备货币国能够通过输出本国货币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4.在国际金兑换本位制下,黄金依然充当支付手段。

()5.国际金本位的最大缺点是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受制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

()6.黄金非货币化是指黄金既不是各国货币平价的基础,也不能用于官方的国际清算。

()7.基金组织发放的贷款实际上是一种货币互换。

()8.国际收支逆差时由逆差国对国外产品的过度消费形成的,因此调节责任也应当由逆差国承担。

()9.如果战后美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将仍然可以维持下去。

()二.单选题1.根据IMF的贷款条件原则,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着重的是()A.制度因素B.结构因素C.需求因素D.不可控因素2.“蛇行于洞”描述的是欧洲货币一体化发展历程中的()A.跛行货币区阶段B.联合浮动阶段C.欧洲货币体系阶段D,.欧洲单一货币阶段3.在本国是一个大国,本国的经济政策能对外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考虑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的财政扩张()A.有效,且效果大于封闭经济条件和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扩张B.有效,且效果小于封闭经济条件和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扩张C.无效D.有效,效果小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扩张,但大于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扩张4.从根本上决定着国际货币制度的性质和运作特点的是()A.国际本位货币的选择 B 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C 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进行调节D货币的可兑换程度三.多项选择题1.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黄金非货币化B.储备货币多样化C.汇率制度多样化D.IMF的作用增大2.国际金融协调的内容主要包括()A.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协调B.汇率的国际协调C.国际货币体系本身的国际协调D.金融市场开放的协调3.实施国际金融协调的主体是()A.各国政府B.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C.联合国D.世界贸易组织一.判断题1.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通过输出通货膨胀而获得了大量的国际铸币税。

国际金融:汇率理论习题与答案

国际金融:汇率理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理论基础是A.一价定理B.持久收入假说C.奥肯法则D.费雪效应正确答案:A2、某件商品在美国卖10美元,在英国卖4英镑,市场上的现实汇率是£1=$3.5,在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条件下,是否存在商品套利空间?A.存在,商品从美国流向英国B.无法确定C.存在,商品从英国流向美国D.不存在商品套利正确答案:A3、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则一国实际汇率A.等于1B.大于1C.无法确定D.小于1正确答案:A4、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美国为4%,那么A.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6%B.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4%C.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6%D.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4%正确答案:C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中的实际汇率是指A.名义汇率-本国通胀率/别国通胀率B.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C.不可贸易品价格/可贸易品价格D.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正确答案:C6、抵补利率平价公式是A.Pd=S* PfB.(St - St -1) / St -1 =(πd –πf) / (1+πf)C.SE=S* (1+id) / (1+if)D.F=S* (1+id) / (1+if)正确答案:D7、假设欧元利率为5%,美元利率为3%,根据利率平价理论,欧元对美元的远期汇率应A.升水B.上浮C.下浮D.贴水正确答案:D8、利率平价理论的相关市场是A.外汇市场B.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C.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D.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正确答案:D9、货币的价格有三个,分别是通胀率、利率和汇率,其中反映利率和汇率之间关系的是A.费雪效应B.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C.利率平价D.购买力平价正确答案:C10、对于实际利率平价理论的假设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三项需要同时满足B.需要费雪效应成立C.需要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D.需要非抵补利率平价成立正确答案:A11、在弹性价格分析法中,本国货币供给增加会给本国汇率造成的影响是A.使本币升值B.其他三种情况都有可能C.无影响D.使本币贬值正确答案:D12、在弹性价格分析法中,外国物价水平提高对本币汇率产生的影响是A.其他三种情况都有可能B.不产生任何影响C.使本币贬值D.使本币升值正确答案:D13、在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中,关于资产市场曲线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右方表示超额资产供给B.曲线上表示本外币资产相等C.曲线是呈右上方走势的D.曲线左方表示超额资产需求正确答案:B14、下列关于资产市场均衡的约束条件正确的是A.mid + bid + fid > 0B.mw+ bw+ fw = 1C.mw + bw + fw >1D.mw + bw + fw< 1正确答案:B15、在资产组合平衡模型中,当货币市场、本国债券市场、外国债券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将平面分成六个区域,关于这六个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III区域:MD<MS;BD<BS ;FD>FSB.VI区域: MD>MS;BD<BS ;FD>FSC.IV区域:MD>MS;BD<BS ;FD>FSD.I区域:MD<MS; BD<BS ;FD<F正确答案:B16、在资产组合平衡方法中的短期效应中,关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生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使本国利率上升B.对汇率和利率都不产生作用C.使本国财富增加D.使本国汇率上升正确答案:C17、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IS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介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BSH) 是研究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假说。

该假说从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解释了为什么实体经济的增长会引起该国实际汇率的升值,为什么经济增长快的国家比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更易经历实际汇率的升值等结论。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是当代国际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命题,是研究一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实际汇率长期变动趋势的重要理论。

概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称巴萨效应)是指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的现象。

当贸易产品部门(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提高。

国内无论哪个产业,工资水平都有平均化的趋势,所以尽管非贸易部门(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并不大,但是其他行业工资也会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上涨。

这会引起非贸易产品对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我们假定贸易产品(按外汇计算)的价格水平是一定的话,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在固定汇率的条件下,会引起非贸易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一起总体物价水品(贸易产品与非贸易产品的加权平均)的上涨。

如果为了稳定国内物价而采取浮动汇率的话,则会引起汇率的上升。

无论那种情况都会使实际汇率上升。

在思考汇率的中长期趋势时,本国货币与内外通货膨胀之差按比例折扣以后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一项可参考的指标。

购买力平价成立,意味着实际汇率保持一定。

但我们不能忽视下面两种力量的效果,它们使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使实际汇率发生变动。

一是巴萨效应,即越是增长率高的国家,实际工资的上涨率也就越高,受此影响,实际汇率的上涨率也就越高。

另一个是贸易条件(出口产品对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

在其他条件保持一定的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恶化意味着实际汇率的下跌。

主要观点具体地说,“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的思想可以逻辑性地由五个逐渐推进的分论点完整加以表述。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名词解释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名词解释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名词解释文章标题: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跨越时间的神奇力量1.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起源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又称为时间跳跃效应,是指当人们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时,时间似乎会加速流逝或减缓,或者某些事件发生的时刻被错误地感知。

这个神奇的现象被命名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以纪念实验心理学家巴拉萨和萨缪尔森。

2.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实验案例在一系列的实验中,巴拉萨和萨缪尔森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结果。

在实验中,他们家邀请参与者观察一个银幕上的数字,然后评估数字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

结果表明,当参与者专注于数字时,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明显受到影响。

3.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也经常出现。

在工作中,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项任务中时,往往会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而当我们在等待某个重要事件发生时,时间却似乎变得异常缓慢。

4.解释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背后的原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出现,主要是由大脑对外部刺激的处理方式所决定的。

当我们的大脑高度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时,神经元的活动会加快,血流量也会增加,这进一步影响了对时间的感知。

5.如何利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了解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训练大脑,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时间感知,提高专注力和效率。

6.结语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探讨中,我们不仅对时间的感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脑对时间的塑造力。

而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特性,我们应该更加合理地规划时间,让其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个人观点和理解:经过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深入探讨,我对时间的认知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相信,通过更好地利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我们的时间,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通过以上的文章撰写,我希望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交大网络教育国际金融复习题 (1)

交大网络教育国际金融复习题 (1)

国际金融复习题判断题(10题10分)单选题(10题20分)名词解释(5题20分)简答题(4题20分)计算题(1题15分)论述题(1题15分)1.国际金融学是研究本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 ------ 错2.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内涵型增长为主。

------ 错3.安倍经济学推出的是一种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

------ 对4.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 对5. 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凡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应计入贷方;反之,则记为借方。

------ 错6.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都属于自主性交易账户。

------ 错7.支出转换型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 对8.本国货币贬值会使本国国际收支改善本国贸易条件恶化。

------ 错9、直接标价法下数值变大,说明本国货币( B,外币升值,本币贬值)10.根据掉期率决定远期汇率的升贴水时,掉期率主要是针对美元的。

------ 对11.国际收支状况一定会影响到汇率。

------ 对12.根据利率平价说,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未来货币升水的可能性较大。

------ 对13.根据黏性价格的货币分析法,汇率发生超调的原因与资产价格的调整速度快于商品价格的调整速度有关。

12.本币贬值对经济产生扩张性的作用。

------ 错13.外部均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只要采取了适当的手段消除了国际收支差额,就实现了外部均衡。

------ 错14.蒙代尔分配法则指出,应当用财政手段调节外部不平衡,用货币手段调节内部不平衡。

------ 错15.当内部经济出现衰退和失业增加、外部经济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这两个目标的冲突。

------ 对16.根据本章介绍的内外均衡分析新框架,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由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来消除。

------ 对17.在中期跨度内,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在此过程中,为使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需要本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国际金融 名词解释

国际金融 名词解释

这里的名词解释是07逸仙班整理的,不等同于考试范围,大家可以参考题型。

4.22请老师将不属于考试范围的部分剔除,用删除线标出;巴萨效应也给了相对简单的解释。

(考试范围是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章到第四章、第八章第一节,4.21答疑时发给大家的ppt涵盖了全部考试范围)名词解释国际收支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间内(一年、一季度、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只有居民与非居民间的经济交易才是国际经济交易。

本国居民之间的交易不反映在国际收支上。

国际收支是流量的事后的概念,描述了一定时期内的发生额,是对已发生事实的记录。

国际收支反映经济交易,是以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支付为基础。

国际借贷也被称作国际投资状况,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

国际借贷是一个存量概念,描述了一定时点上的对外债权、债务余额。

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与、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属于不发生国际借贷关系的交易,因而不包括在国际借贷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

一国国际收支中资本账户收支差额的历年积累即为该国的国际借贷或国际投资状况。

综合差额也称为总差额,所包括的线上交易最为全面,仅仅将官方储备作为线下交易,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所构成的余额。

基本差额是经常账户交易、长期资本流动的结结果,它将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变动作为线下交易,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

官方结算差额是经常账户交易、长期资本流动和私人短期资本流动的结果,它将官方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变动作为线下交易。

外汇动态外汇指人们为了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行为。

广义的静态外汇泛指可以清偿对外债务的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债权。

狭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清算的支付手段(空头支票,外国钞票不算)。

汇率又称汇价或外汇行市,就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相对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原因:
按照巴一萨的逻辑,本国和外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 率差异决定了不同国家整体工资水平的差异.即可贸易 品部门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就越高。而劳动 力在一国内部的自由流动使得非贸易品部门的工资与贸 易品部门的工资相等。那么对于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而 言。该国的整体工资水平也较高。
第二.不同国家非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大致相等的, 因此非贸易品价格差异由工资差异决定。第三,当比较不同 国家问价格水平时.由于可贸易品的价格是满足一价定律 的.则价格水平的差异就主要反映为非贸易品价格的差异.
素,政策因素等)后的汇率。
理论储备
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
●以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和诺贝尔奖
(Nobel)得主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命名
●主要观点:正在经历经济快速增加的国家.该国货 币的实际汇率也在经历着升值过程。
●假设前提: 一是可贸易品价格满足一价定律。 二是国内劳动力可以在可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 门间自由流动。
(2)经济周期的影响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共经历了两次大的通货膨胀:19881989年18%、1994-1995年的24.1-17.1%。
严重的通货膨胀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而 非升值。
(3)政策因素:
汇率事关国家外贸,重要性 不言而喻,而前面我们已经 知道,中国巨额外贸出口中, 富有弹性的商品居绝大部分, 这些商品对价格敏感性高, 人民币的人为贬值是有利出 口的。
结合第一点中,经济体制的 不完善,市场政策性影响过 重,所以,我个人人为人民 的贬值,是很大程度上的 国家政策影响结果。
以上就是我对于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在人民币汇 率走势上,了解到的一些相关信息和个人观点。 由于准备时间有限和基础知识不足,必定存在疏 忽之处。
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是一个意见不一,各持己见的 热点。它关系到今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和相关政策,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再 深入了解。
过汇率因素以后,每个国家货币购买力 都相等。这个理论也就是“购买力平价 理论”(卡塞尔提出)。
即有 e=p/pi e=△p/△pf
◆它体现的是“价值决定价格”的原则。
概念储备
◆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对换比率。 ●名义汇率:一般就是指的是金融资本市场上的
汇率。 例如:1美元=6.32840人民币(现汇) ●实际汇率:扣除物价因素、其它因素(政治因
最后.可以得到结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导致工资水平差异, 进而导致物价水平的差异,最终造成了实际汇率的差异,而 这种差异往往要大于由购买力平价确定的汇率差。
简言之,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不成立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剩 的劳动力供给使得我国的可贸易品部门长期处于低工资水平 状态下.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的传导机制由于劳动力近似 无限的供给而被破坏,工资水平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很低。
◆上面右图显示的是从1978年-2009年中国GDP的年份数据,很明显, 在这近30年间,中国GDP总体而言是持续增长的,总量从1978年 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40507亿元。
◆下图显示的是中国GDP年增长率变化,可以看出,虽然有所起伏, 但总的增长上升趋势明显。据官方统计,30年间,我国GDP的年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不符合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 应,这是由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和国情决定的。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虽然在过去三十年不具有明 显的巴一萨效应,但长期来看,效果是明显的。
人民币汇率走势符合巴一萨效应。只是名义汇率 不符合,实际的汇率走势是具有相关性的。
我的观点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并没有伴随有巴拉萨 一萨缪尔森效应。我比较支持第一种观点。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 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
简单介绍
金融学院 朱世友
问题的提出
根据已经学习的汇率决定机制 中“一价定律”或叫“购买力 平价2”理论,分析改革开放近 三十年以来,人民币的 balasson---samuelson效应(巴 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情况。
概念回顾
◆一价定律:在正常国际贸易中,剔除
均增长率达9.4%。
那么,人民币的汇率变化趋势, 看似与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是不 符合的。至少单纯从数据看是这样 的。
学界看法
查看相关研究文献,对于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 大家基本认可其对于美国、德国、英国等欧美富 裕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而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该 效应,大家意见比较分散,主要分为以下三个观 点:
◆学术价值:对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解释
人民币的巴-萨效应分析之数据
图形分析
◆从上面的左图可以看出,1989年-2005年,人民币处于持续贬值中。
1989-1993年,从1:3.376到1:562,1984年有一个大的变化,贬值 到1:8.619,然后小幅震荡到2000年的8.277,一直维持到2005年汇 改。
个人看法
除了上述原因,我个人认为下面的几点也是引起人民 币汇率走势不符合“巴一萨效应”的因素:
(1)市场机制因素。
巴一萨效应的提出,前提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经济中各 产业健康发展,必须满足其两大假设条件。它在欧美经济发 达国家中的体现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来,历经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农村联产承包制到 城市体制改革,再到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到加入WTO, 经是在一步步改革中走过来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劳动力 的过剩,都对汇率的实际增长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