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经济地理 第四章
《经济地理学》第4章
(二) 中心性
概念: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或发挥中心职 能的程度。
C=B1-B2
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为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B2:为中心地自身供给和提供商品的服务量
(三) 货物的供给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 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第一,均质平原; 第二,便捷交通;
第三,最近中心;
第四,完全竞争; 第五,充分服务; 第六,最大利润。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
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 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 结果怎么办呢?
15
那么,市场区相互重叠的情况下,市场区的边界是 R 如何形成的呢?
R M T R T R M R R T R T M T R T M R T R T M M R T R M M R
特征
中心地等级越高,它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多,人口也越多; 反之中心地的等级越低,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少,人口也 越少。 高级的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 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新增加的职 能有较高的门槛值和较大的服务范围。 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距就越远,它的 服务范围也就越大。反之,越是低级的中心地,数量越 多,相互间隔越近,服务的地域也越小。
B
A
交通联系 (连接性) 如. 道路
37
A
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 原则
B A B B B B B B A
A
A
交通联系 (连接性) 如. 道路
38
A
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 原则
B A B B B B B B A
经济地理学第四章知识总结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节克⾥斯泰勒的中⼼地理论⼀、中⼼地理论产⽣的背景与⽬的(⼀)形成的背景进⼊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是怎样的规律”这⼀课题。
(三)主要贡献1、提出聚落分布呈三⻆形、市场地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2、分析了中⼼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的关系;3、建⽴了在“三原则”基础上的中⼼地空间系统模型。
⼆、中⼼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中⼼地、中⼼商品、中⼼地职能中⼼地:是周围区域的中⼼,是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货物或服务的地点;中⼼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地)⽣产、供给,⽽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货物与服务)。
中⼼地职能:供给中⼼商品的职能。
(⼆)中⼼性概念:中⼼性是指中⼼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中⼼地发挥中⼼职能的程度。
◆测度:中⼼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C=B1-B2式中:C——中⼼地的中⼼性;B1——中⼼地供给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中⼼地供给中⼼地⾃身的中⼼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三)货物的供给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
◆货物供给范围上限(外侧界限)是货物供给范围的最⼤极限,即为中⼼地的某种中⼼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中的空间边界。
◆货物供给范围下限(内侧界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
⻔槛⼈⼝:指某种中⼼职能在中⼼地布局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
(四)中⼼商品与中⼼地职能的等级1、根据货物的供给范围的⼤⼩可分为◆⾼级中⼼商品——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的中⼼商品。
◆低级中⼼商品——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的中⼼商品。
2、供给⾼级中⼼商品的中⼼地职能为⾼级中⼼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地职能(五)中⼼地的等级•中⼼地等级划分及特征⾼级中⼼地(具有⾼级中⼼地职能):数量少、服务范围⼴,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档次⾼,种类多。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经济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分布与经济活动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第三章: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城市与城市体系城市化进程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城市规划与管理第四章:产业布局与经济增长产业布局的形成与演变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与全球产业重组第五章:交通与物流交通运输对经济的影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交通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地理模式全球化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贸易政策与区域经济合作第七章: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活动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扩张与城市边界城市功能区划与经济活动布局第八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环境保护政策与应对措施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地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区域规划和决策的支持第十章:经济地理学的前沿领域和展望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新挑战新技术对经济地理研究的影响结语: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与意义培养学生的经济地理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参考文献:1. Adams, W. M., Aveling, R., Brockington, D., & Danks, F. (2004).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Science, 306(5699), 1146-1149.2. Castells, M. (201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John Wiley & Sons.3. Florida, R.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Basic books.4. Krugman, P. (1991). Geography and trade. MIT press.5. Storper, M., & Venables, A. J. (2004). Buzz: 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urban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4(4), 351-370.。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四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理论与实践1、简述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的理论思路。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2、根据折衷理论简要分析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a.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为拥有无形资产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b.内部化优势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更多利益的优势c.区位优势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包括东道国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东道国政府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等所形成的优势。
3、简要回答成本、市场、要素投入和公司战略等取向因素是如何在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中起重要作用的。
成本取向成本最低的区位。
它国生产成本﹤本国成本→跨国投资利润取向收益最大的区位。
它国收益﹥本国收益→跨国投资市场取向能够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
当A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A国家的运输成本高、或关税和贸易壁垒强→跨国直接投资要素取向偏在资源的区位。
不同工业(企业)要素需求不同→跨国投资公司战略取向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4、为什么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都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区位选择原因: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该类地区具有优于其他地区的投资环境条件,有良好的交通和通信等硬件条件,而且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也相对便利,劳动力的素质也普遍好于其他地区;﹡该类地区作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集中了地区的主要经济资源,往往是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展览等活动的中心,同时在物流服务、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方面,也相对好于国内其他地区;﹡该类地区往往文化教育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居住和生活环境也较好。
这对异国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及其家眷的生活,都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宜的环境。
5、简述跨国公司R&D机构的区位要求。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四章 课堂笔记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四章跨国公司区位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本章主要介绍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动因,熟练掌握相关理论。
掌握投资的区位选择,了解直接投资对于经济的影响。
◆知识点整理一、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1、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是由弗农(Vernon)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典型,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得空间变化。
理论把农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然后,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
(1)新产品阶段主要出现在发达工业国家的都市中心,原因:1.较高的科技水平;2.良好的通讯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3.较高的消费水平(对新产品提出要求);(2)成熟产品阶段产品设计和生产已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用已有的技术从市场其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与投资他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
(3)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选择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
2、折衷理论1977年,英国跨国公司学者邓宁提出。
用3种优势来解释跨国投资(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说,跨国投资企业应该拥有服务特定市场的净所有权优势。
(2)内部化优势: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的优势。
假若已经满足条件1,那么拥有以上优势的企业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比起把他们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来说,自己利用这些优势更加有利。
这些利益可通过现有的价值链或者建立新的生产经营机构(新的价值联环节)实现。
这种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的优势,被称为内部化优势。
(3)区位优势:假若已经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拥有这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投入相结合,即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要素优势。
经济地理第四章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布局
一、农业生产的涵义与特点
(一)农业的涵义
通常所说的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农业是指
耕作业,主要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
药、杂;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个部门,即通常
所说的大农业。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
经济地理第四章
换句话说,通常所说的农业布局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 意思:①某个农业部门或门类、项目生产的地域分布;② 各个农业部门、门类、项目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是怎 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互组合在一起的。 (二)农业布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有农业自然条件与农业自然社 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缺少对这些条件的评价,就无所谓行 农业布局。因此,分析、评价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布局生 产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济地理第四章
二、农业布局的概念与内容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
农业布局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农业生产 发展的一种地域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自出现农业生产活 动以来即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指各国各地区的农 业各部门及其各个生产门类、项目的地域分布,以及农业 各部门及其各门类、项目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组合。
看,存在着大范围的、与自然地带的界限相接近的农业 地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由各 种作物构成的农业带。从小的区域来看,农业生产也存 在着复杂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 农业区域或作物区。
因此,研究农业布局,考虑农业生产问题,必须重 视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所谓第一产业,系指对自然界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收集和 初步加工的部门,即通常所指的生产工业原料或生产不需经深 度加工即可消费的产品的部门。
经济地理学第四章影响零售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零售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消费市场状况,购物空间的接近性,零售业间的竞争状况,及地价。
一、消费市场状况因素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市场区域的大小、贫富和构成对零售业态选择和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消费人口规模及消费者收入是影响零售区位的两个重要因子。
人口密度大的区域零售区位一般较多且规模相对较大;与之类似的是在消费者收入高的市场区域,平均每个家庭消费量大,且消费档次也高。
正如高级购物中心一般指向高收入区域。
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的作用:消费者通常选择距离较短且交通便捷的零售点进行购买商品,而如果让消费者选择远距离的零售点去购买商品,这样消费者就需要多支付空间费或时间费,而如果多支付的空间费或时间费再加上商品的价格多于在近零售点购买支付的钱,那么消费者就亏了,理性消费者是不会做这样的选择的。
所以说消费者支付的这两个费用是决定消费者选择购物地点的重要因子。
再有交通设施条件好的市场区域,消费者所需支付的空间费或时间费也会下降,这样就极有可能增加消费者的购买量,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以及商业的规模等级。
正如在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常能形成大型的商业中心。
三、零售业间的竞争:零售企业的区位选择和与其在同一区域经营同类型的的零售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力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竞争者之间是集中还是分散与企业的经营种类和市场的特性有关。
区位间的空间竞争属于同业种间的竞争有可能出现两种趋势,相互排斥趋于分散和在竞争中产生联合,在现实生活中,集聚趋势比分散趋势更明显。
四、地价的作用:地价是土地价值的经济反映,企业愿意支付的地价价格取决于土地预期可获得的利润。
地价的高低与土地的区位条件有关。
交通的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是影响土地购买者支付土地价格的重要因子。
对于追求收入最大化的零售企业而言,最高地价区位是最佳选择,但这种选择必须支付高额地价,会造成成本增加,企业经营者必须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因此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才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四章
图 4-12 等概率线与购买行为
这样,下列模型可成立。
A d P = ∑( A d
j ij ij n j =1 j
b
b ij
)
Pij 表示在 i 地区居住的消费者选择 j 消费中心的概率。 Aj 表示 j 消费中心的吸引力,一般用商店的规模来表示。 dij 表示 i 地区到 j 消费中心的距离 b 表示距离指数(是经验测定的指数) n 表示消费中心的数量 赫夫模型是从个人的选择行为的现实理论中推导出来的,不同于赖利的经验 法则。该模型对商店选择和零售商圈推定模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模型 中的 b 值是一个经验值,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才可获得[3]。
图 4-5 地价与零售业区位关系 3
二、零售业区位模型
1.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1)普劳德福特(M.J. Proudfood)划分法 他在 1 937 年研究了美国的零售业空间,将零售业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即 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近邻商业街和孤立商店群等。他的划分 主要侧重于零售业活动的位置条件和特征。 (2)美国学者迈耶(Mayer)在 1942 年同样以美国的城市为对象进行了零售业 空间类型划分,但他侧重于零售业活动的规模和形态的研究。 (3)贝利划分法 在普氏和迈氏研究的基础上,1963 年以芝加哥为例,运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 了零售业空间类型。他把零售业空间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中心部存在 一个核心的商业设施,以此为中心商业职能呈同心圆分布,按照商业集聚的规模 进一步可分为 CBD、区域中心地、社区中心地和近邻中心地。第二种类型是沿道 路和街道呈带状分布的零售业空间,根据其位置和规模差异,又可分成传统的购 物街、沿主要干线分布的零售业空间、在郊区形成新的带状零售业空间和高速公 路指向的零售业活动集聚空间。第三种类型是追求类似零售业活动集聚利益和接 触利益在某一地点集中而形成的专业化空间。按照集聚的零售业和服务业的种类 可分为汽车街、印刷区、娱乐区、输入品市场、家具区和医疗中心等。专业化空 间与第一和第二种类型并非是无关独立存在的,有些类型在区域中心地或沿干线 分布的空间也能找到。 同样传统的购物街能看到的零售业在近邻中心地中分布着, 总之,三者的类型划分具有相对性。 2.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 (1)霍伍德(Horwood)和博伊斯(Boyce)提出的中心-边缘模型。 如图 4-6 所示,中心商业区的空间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核心部(core)和边 缘部(frame)。核心部具有高度的土地利用、空间垂直发展、白天人口集中和特殊 职能布局等特征。与其他零售业空间不同,中心商业区的核心部除商业职能外, 也是各种办公机构、金融和行政机关的聚集地。围绕核心部的边缘部土地面积相 对广、土地利用密度也不高,郝氏和鲍氏认为该区域的最大特征是职能的空间分 化。在周边部分布着轻工业、交通站点、具备仓库的批发业、汽车销售和修理业、 特殊服务业(如医疗)以及住宅区,各自不仅相互联系,而且每一个部分与核心
经济地理学 第4章 2
中级中心地
低级中心地
零售、 零售 、 手工 业服务设施
游艺场、 游艺场、体育场
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和城市体系的 最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如何科学、合理地 最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如何科学、 规划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城市 之间的空间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之间的空间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 中心地规模扩大对中心职能 布局的作用
随着中心地规模扩大, 随着中心地规模扩大,中心职能数会 增加, 增加,每个中心职能得到超额利润的可能 性就会减少。同时, 性就会减少。同时,随着中心地的人口增 加,市场区域规模扩大,各中心职能因规 市场区域规模扩大, 模经济而扩大,最终趋于适当的规模。 模经济而扩大,最终趋于适当的规模。
(资料来源: Tidswell V . Pattern and Process in Human Geography.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Britain: University Tutorial Press Ltd.,1984.224)
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第一,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 第一,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 第二,市场区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 第二,市场区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 第三, 第三,克里斯塔勒的模型是明显的等级 结构系统,而廖什的模型属于非等级系统。 结构系统,而廖什的模型属于非等级系统。
图4.15
东约克夏的五金工具和鞋的购买情况
(资料来源: Tidswell V . Pattern and Process in Human Geography. Britain: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University Tutorial Press Ltd.,1984.223)
经济地理学重点
第一章: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1.土地的参与方式: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①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是由土地的自然特性起决定性作用;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是由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决定性作用。
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有:①是市场规模②市场特性,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第四章:1.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有:消费市场状况、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零售业间的竞争、地价的作用2.营利性服务企业的层次:P110一是服务企业对不同城市的选择;二是对城市内特定区域的选择;三是对具体区位地点的确定。
第五章1.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效益增加范围经济: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2.企业增长战略:①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该类增长可从三个方向进行:一是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二是向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三是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
②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
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③多样化:多样化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
3.企业空间扩张规律:①接触扩散,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②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第六章: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公司的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①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②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③具有与其他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经济地理学第4章
• 第一步,克里斯塔勒假设在理想地表上均匀分布着一系列的B级 中心地,它们的最高级别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定为r。这样,B级 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为2r。如将所有的B级中心地联接,则可得到 一张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网。
A r
B
C
• 但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将不能满足第二个限 制因素。因为B级市场区都是圆形的,居住 在三个圆形相切所形成的空角里的消费者将 得不到供应。
• 对上图必须作一些修改,将 所有的圆形市场区重叠起来。
d
重叠后,B级中心地仍按有规 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只 是间隔更紧凑,其距离为d。
• 由于重叠区被分割,圆形的市
• (2)中心货物与服务(中心商品)--指在中心 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亦可称为中心地 职能(Central Place Function)。
• 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的等级 • (1)中心商品根据质量、提供商品数量、服务范围分
为三类:
• 高档商品——贵重、名牌等,服务范围大 • 中档——介于中档和低档之间 • 低档——日常用品,服务范围小,多限于本地范围 • (2)根据中心地提供商品的档次,可划分出: • 高级中心地——提供高档商品的中心地(高级中心地职
d
场区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
(六边形是面积仅次于圆形的
最优结构),同时也满足消费
者应按“最近中心地购物”的
假设,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中
心地去得到货物或服务。
• 上面我们讨论了一种货物供应时的 情况。实际上,一个中心地能提供 多种货物。由于克里斯塔勒采用的 是B级中心地最高等级货物最大销 售距离的概念,这就意味着B级中 心地还提供一系列较低级别的货物 或服务。这些货物和服务组成一个 连续的、递降的等级序列,自高级 向低级,它们的最大销售距离分别 为r-1,r-2,r-3…,但是,由于 它们的最大销售距离均小于r,因 此不能服务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 所有地方。
经济地理学课件Chapter05 区域经济发展 第4节
… …
0
… …
Su,u-1
… …
Su,u+mu
预测期末总人口:代入数字
0013 .989 0 0 P‘ = DP0 = 0 0 0 0 0 .011 0 .999 0 0 0 0 0 0 .081 0 0152 .998 0 0 0 0 0 .038 0 0 0125 .998 0 0 0 0 .007 0 0 0 0059 .996 0 0 0 0 0 0 0 0 0 .991 0 0 0 0 0 0 0 0 -0182 .975 0 0 0 0 0 0 0 0 0 .936 0 0 0 0 0 0 0 0 .880 3900 3200 3300 2800 1700 1800 1100 550 200 = 426 3861 3247 3328 2804 1693 1764 1073 691
移民的推力——排斥力:原住地无法生活
推力作用下的移民生活
不惜一切代价离开 不知道该去哪里 四方流窜,无明确目的地的盲流 给整个社会都带来困难
2.2 移民的拉力与推力
移民的拉力——引力:前往目的地改善生活
政治 稳定 经济 繁荣,如美国人的西进运动,实际上是由丰富的石油、 黄金等天然矿藏的开发引起的 社会 良好的社会风气、安定的社会治安 自然 宜人的风景
3.2.7 区域劳动力供应量
公式:
区域劳动力供应量=区域劳动力年龄人口-劳 动力年龄人口中未在业人口+未达到劳动年龄 的在业人口+超过劳动年龄的在业人口 提高地区人口的就业率 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率、劳动生产率 采取政策与措施,鼓励外来人口迁入本地区 调整经济发展计划,缩小发展规模,尤其是占 用劳力较多的部门的发展规模
经济地理学课件NO4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五、克氏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back
图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
back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图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ahead
图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back
3.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 下关系,即:1,3,9,27,81,…。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 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
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
的中心地系统。
back
(一)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
中 心 商 品 ( 含 服 务 ) —— 在 少 数 的 地 点 (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 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 能)的布局场所。
back
(二) 中心性
◆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 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 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 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 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ahead
图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back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克里斯塔勒计算了德国南部中心地的 中心性。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把当时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划分为7个等级(L, P,G,B,K,A,M)。 测定了各级中心地间的距离,发现最 低一级的中心地(M)间的距离为7 km, 高级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次一级中心 地间距离的31/2倍。
经济地理学(第3版)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a:高级商品店; b:妇女服装店; c:宝石店 d:家具店; e:食品店; f:鞋店; g:西装店
A:最高地价点; B1,B2:街角
二、零售业空间类型与结构
(一)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中心商业区
外围商业区
普劳德福特划分法
侧重零售 业位置与
特征
主要商业街 临近商业街 孤立商店群
图4-9 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总体来说,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和行政原则则可看 作是对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 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大交通发展时期,以及新开 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 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的区域,交通原则 比市场原则作用大;
来源:牛亚菲,1989
图4-12 江苏省灌云县中心地体系 结构示意图
来源:牛亚菲,1989
(三)区域规划与城市建设
成功地应用了中心地理 论,但并没有完全按六 边形嵌套的模式布置。
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 相当,高级别的居民点 则布置在较低级居民点 的中间。
图4-13 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规划图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区位选择特征。
本章要点
中心地、中心性、货物的供给范围、中心地的等级等基本 概念的内涵理解。
在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 系统的各自特征和差别。
对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要素的把握和分析;对零售业区位 模型的理解与零售引力模型的应用。
对现代服务业的区位特征、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
系统的变化。 忽视了集聚利益。
地理初中教材第四章经济地理与资源利用
地理初中教材第四章经济地理与资源利用地理初中教材第四章经济地理与资源利用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各种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其中,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球上各地经济活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分支学科。
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资源利用状况也各异,而经济地理与资源利用正是探讨这样的问题。
一、资源的类型和分布地球上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指由自然界提供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人文资源则是指人类活动创造出来的资源,如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
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
以水资源为例,位于河流沿岸或近海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如长江流域、亚马逊河流域等;而位于内陆地区或沙漠地带的地方,则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分布也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澳大利亚则是钢铁矿石资源的主要产地。
二、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利用方式对经济地理具有重要影响。
有效利用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资源的浪费和滥用则可能导致环境的破坏和经济的衰退。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地理与资源利用的重要理念之一。
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合理规划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采取节约型和循环利用型的经济模式。
以能源资源为例,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是非可再生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则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点。
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资源利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资源的利用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资源的合理开发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发展渔业、海洋旅游等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而对资源利用不当的地区来说,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破坏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05 经济地理 第四章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货物的供给范围 上限:中心地供给货物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 界——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 中心地内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 下限: 需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空间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心地的特点 中心地的等级由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级 别所决定 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和服务 范围 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成反比,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比 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品和服 务,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等级的商品和服务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于 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形成中心 地系统。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
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 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 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 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二、基本概念
中心地:区域的中心,供给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中心性: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二) 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
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
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 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 第四章 市场因素.
2003
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此模型告诉我们两点:
1、在竞争性的市场中,生产者的区位是 相互影响的,经过竞争会达到一种空间均 衡;均衡时的区位会稳定下来,不再变 动,因为没有了扩大市场的可能性;
2、市场的性质会影响到均衡区位的格 局,在需求是弹性和非弹性两种情况中, 均衡区位是不同的;如果考虑市场的其它 性质,区位还会有变化。
4
设: 则:
R=2000 W=1600 c=0.5 p=1 Y=7200
按每月30天计,则一天要卖240个包子
才不赔本;因而240个包子的需求量是包子 铺的门槛市场规模。
2003
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5
由于人们不会跑很远的地方去买包 子,所以市场区在步行10分钟或骑自行车
5分钟的范围内;这个区域内的人口总数、 收入水平和人们对包子的爱好决定了需求 规模;若需求超过了门槛规模,就会有包 子店在此经营,并挣得利润;若需求小于 门槛,则经营无法维持,不会有店在此开 张。
2003
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7
最佳规模是由生产活动的技术水平 和管理水平决定的,并随技术的进步 而变化;
2003
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8
2003
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9
2003
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2 市场竞争与区位选择
霍特林的相互依存模型 帕兰德的市场区划分模型 胡佛的送达价格模型
12
霍特林的相互依存模型
相互依存学派是区位论研究中的一个学 派,侧重于研究市场中企业竞争造成的区 位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它认为当一个市场区中有多个生产者时, 其相互之间对市场的竞争使得每个生产者 的区位都与其它生产者的区位相关;
经济地理分章节
经济地理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阶段。
3、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从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农场、工厂、商业点)的微观分析变化为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从研究单部门组织变化为侧重于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5个阶段)规范分析---实证分析---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文化转向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 ( 或初级产业 ) ,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 ( 场所 ) 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 ( 场所 ) 发生。
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 ( 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 ) 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
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 如大经济格局变化 ) 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心地理论
第四章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心地理论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肠实际一、中心肠实际发生的背景与目的德国经济天文学家克里斯泰勒在1930年完成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肠——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散布与开展规律的经济天文学研讨»一书〔中译本«德国南部中心肠原理»〕,系统地论述了这一对天文学尤其是对聚落天文学具有严重影响的中心肠实际。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开展,减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位置,成为工业、交通的集中点,商业、贸易和效劳行业的聚集点。
目的:探求〝决议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散布的规律〞。
二、中心肠实际的有关基本概念〔一〕中心肠、中心商品、中心肠职能中心商品〔含效劳〕:在少数的地点〔中心肠〕消费、供应,而在少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肠职能:供应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肠:供应中心商品职能〔中心肠职能〕的规划场所。
〔二〕中心性中心性是指就中心肠的周围地域而言,中心肠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了解为中心肠发扬中心职能的水平。
中心性普通可用下式表示:C=B1-B2式中:C中心肠的中心性;B1中心肠供应中心商品的总量;B2中心肠供应中心肠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从上式可知,中心性即中心肠供应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也即从中心肠供应其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三〕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肠区域〕以中心肠为中心的区域称为中心肠的补充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肠区域。
详细说,是中心肠的周围从中心肠接受中心商品供应的区域。
在中心肠,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肠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缺乏。
中心肠中心商品的剩余局部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缺乏局部,当两者〔供应和需求〕平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商品效劳范围〔货物的供应范围〕商品效劳范围有下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效劳范围下限〔外侧界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肠的某种中心商品可以抵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地的特点 中心地的等级由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级 别所决定 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和服务 范围 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成反比,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比 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品和服 务,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等级的商品和服务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于 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形成中心 地系统。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某中心地
某中心地商品的上限o
(商品最大销售距离)
某中心地商品的下限u
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围示意图 当商品服务距离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服务可能 超越自身职能;当服务距离等于服务下限时,企业获 取正常利润;当服务距离小于服务下限时,商品不可 能以正常方式提供。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
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 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
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 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 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 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 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
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
343,…,以7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
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7的中心地系统。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 294,2 058,…。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 的问题
(一)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一) 意义
(1)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
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
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克氏作为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中心地的等级 高级中心商品:指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 大的中心商品。
低级中心商品: 指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 小的中心商品。
高级中心地职能: 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 低级中心地职能: 供给低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第二,交通条件相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
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
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就近消费: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
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第四,商品价格和质量相同,交通费由消费者承
担: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
中心地分布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提供同一种服务的经 营者要尽量的少,以保证每个经营者都能获得最大利润; 二是区域的全部人口都能得到同种服务。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2.基本理论
克氏利用理论抽象的方法,发现以下几条规律: 中心地及市场区相嵌套
高级中心地既有低级中心地 的全部职能,也有自己所特 有的职能。低级中心地及其 市场区范围内的人口需要高 级中心地所提供的专门商品 和服务,这时他们必须到最 近的高级中心地寻求服务, 但相同级别的中心地和市场 区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高级中心地职能布局: 高级中心地 低级中心地职能布局: 低级中心地
高级中心地特点: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 品和服务种类多
低级中心地特点 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 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 少 乡镇→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 油条早点摊→一般餐馆 →高级饭店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
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 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 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 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中心地:区域的中心,供给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中心性: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德国南部的城市、城镇和村庄分布
(资料来源:Haggett P .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Harper& Row Publishers, Inc,1983.374)
地理学者初次把演绎的思维方法引入地理学, 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无疑是对地理研究思维 方法的一大革命,因此,他被后人尊称为“理 论地理学之父”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一) 意义
(2)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
础。 (3)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德国地理学家:沃尔特•克里斯泰勒 (1893-1969年) 1933年出版《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 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中译本《德 国南部中心地原理》——提出中心地理 论。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486 162 54 18 6 2 1 729
729 243 81 27 9 3 1 …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
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
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
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表4.1 市场原理基础上的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 中心 地 等级 M A K B G P L 合计 中心 地数 服务 区数 服务 半 径/km 4.0 6.9 12.0 20.7 36.0 62.1 108.0 … 服务 范 围 /km2 44 134 400 1 200 3 600 10 800 32 400 … 提供 商品 的种 类数 40 90 180 330 600 1 000 2 000 … 中心 地的 人口 数 1 000 2 000 4 000 10 000 30 000 100 000 500 … 000 服务 区人 口数 3 500 11 000 35 000 100 000 350 000 1 000 … 000 3 500 000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
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
级行政区域。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
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2.基本理论
克氏利用理论抽象的方法,发现以下几条规律:
三角形中心地分布、六边形市城区的空间结构 因中心地的服务职能受到服务范围的限制,就不可能只 有一个中心地,而是在一个地区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 体系。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心地
的商品供给情况,如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 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 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
心地。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 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 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 系统。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 192,…。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2.基本理论 中心地及市场区相嵌套
高级中心地除了提供高级商品外,还提供低级商品,但高级中 心地的所有低级职能不一定都能被市场区内的人口所接受,因 为处在该中心市场区边缘的消费者不会愿意长途旅行得到低级 商品,所以低级中心地的形成称为了逻辑上的可能。 低级中心地将设在3个高一级别的中 心地市场区边缘的中央,即三角形 的中点,和六边形的角的交点上, 此时,第一级别的市城区仍然是高 级中心地市场区的一部分。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第一节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零售业区位论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论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第一节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 问题
用下式表示: C = 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