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郊区主义与美国郊区的密集化发展
中国城建史名词解释
居民点人类的各种集居地,又称聚落。
各种职能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集镇和村落都是居民点。
从本质上说,各种居民点都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它们既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点,又是从事生产和其他活动的场所。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根据功能分区的原则确定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使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的总称。
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
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工程设施。
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
竖向规划竖向规划( site engineering ),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
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日后居住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
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居住小区住小区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选民地理分布特点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选民地理分布特点美国总统选举是每四年举行一次的盛大选举活动,决定了美国的最高领导人。
选民地理分布特点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选民地理分布的背景、影响因素以及分布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选民地理分布的背景美国是一个地理面积广阔的多元化国家,其选民地理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首先,美国由50个州组成,每个州都有不同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特征。
其次,美国有许多大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如纽约、洛杉矶等,也有广袤的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
这些地理分布的差异直接影响了选民的特点和党派倾向。
二、选民地理分布的影响因素选民地理分布的形成和影响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选民倾向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南部的气候适宜农业发展,有利于保守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承。
其次,历史文化传统也对选民地理分布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东北部地区的移民历史和工业化发展,形成了与南部和西部不同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
再次,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也对选民地理分布产生影响。
城市人口通常较为多样化和开放,更容易接受多元化的政治观念,而农村地区的选民则更注重传统价值观和稳定性。
三、选民地理分布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美国选民地理分布呈现出多样性和趋同性共存的特点。
例如,东海岸地区的选民多数集中在大城市和工业化地区,如纽约市,选民倾向于支持民主党。
而西海岸地区的选民则多分布在加州、华盛顿州等地,相对而言更加自由主义。
中部地区的选民则以农业州居多,更倾向于保守主义。
此外,南部地区的选民在种族因素上有一定特点,非裔美国人选民较为集中,倾向于支持民主党。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选民则相对独立,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其对两大党派的支持程度相对平衡。
总结起来,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选民地理分布特点是多样而复杂的。
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都对选民的政治取向产生了影响。
不同地区的选民倾向表现出多元性和趋同性,各州的选举结果以及选民对两大党派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城市化及其发展与演变
美国的城市化及其发展与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在经历着城市化的浪潮,每个城市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文化,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美国的城市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影响,下面将会详细介绍美国的城市化及其发展与演变。
一、美国的城市化历史美国的城市化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新英格兰地区。
当时,欧洲移民和当地原住民开始在新英格兰地区进行交易和农业生产,并在附近建起了村庄和城镇,这是美国城市化的开端。
18世纪,印第安人被迫被驱逐到更远的地方,美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
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纽约市等城市开始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庞大和繁荣。
19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开始转向工业化,这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芝加哥等城市成为了重要的工业中心。
同时,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也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吸引了更多的移民来到美国,这又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二、美国城市化的发展与演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美国的城市不断地发展与演变。
下面是美国城市化的发展与演变的几个方面。
1、城市规模的增大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美国城市的规模不断增大。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到了20世纪后期,美国的城市已经成为了全球有影响力的巨型城市,其中纽约市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2、城市人口的多样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它的早期历史时期开始,这个国家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移民。
这对于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美国的城市里,不同的族裔聚集在不同的社区中,如意大利裔、华人等等,丰富了城市文化并形成了各自的聚居区,经济的和文化的联结也得以加强和扩大。
3、城市的经济结构变化美国城市的经济结构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19世纪时期,美国城市的经济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而到了20世纪,美国城市经济不断地向服务业转移,成为了一个以金融、体育、艺术等为主的城市经济。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更新时间:2010-1-14 14:31:33摘要:美国的城市化始于1690年,随后经历了酝酿期、初步完成期、郊区化时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内生的自我发展性、跳越性、流动性;总结了美国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启示美国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它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
工业化的启动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发展。
如今,美国的城市化又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新趋势,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特点对我国的城市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化的历史并不等同于城市发展的历史。
城市出现于早期社会,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
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
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农业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
若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1.城市化酝酿时期(1690年—1830年)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数量、规模以及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状况对后期的城市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数量少,城市人口增长不稳定。
1690年,人口超过2500人的城市只有4座,其中波士顿拥有人口7000人,是当时最大的城市。
在1690年至1820年这一百多年间里,城市数量从4座增加到61座,但城市人口的比例由1690年的8.3%降到5.1%,后又升至1820年的7.2%(见表1)。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日照标准篇一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1.任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安宁和优美的环境。
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所、道路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
居住区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作出综合的全面安排。
居住区规划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需要及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基础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居住区规划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范畴。
一、居住区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演变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居住区形态与居住环境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为一个渐进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中可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
影响居住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社会与家庭结构、文化与民俗等。
二、居住区的分级、规模与特点1.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用地一般在50~100公顷。
特点:规模大、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雅、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
1个居住区可以划分为4~5个居住小区,也可直接划分为若干个居住组团。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用地一般为15~35公顷。
特点:规模适中、配套设施齐备、环境标准适度、以居住职能为主以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为辅。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主干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用地一般为4~6公顷。
特点:规模小、配套设施少、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少量基本生活服务职能。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孙群郎内容提要自20世纪初期美国大都市区形成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
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进程出现了“新”的现象,即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都市区。
据此,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和大都市区时代行将结束,“非都市化”时代或“逆城市化”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笔者认为,这种“非都市化”或“逆城市化”是城市扩张即郊区化进程的继续,是大都市区进一步膨胀的结果。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大都市区化逆城市化20世纪以来,美国的大都市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而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则明显提高,于是,“逆城市化”论盛行一时,甚至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时代即将结束①。
但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就要准确把握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一、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概念是任何学术研究的基础。
因此,在探讨美国城市发展问题时,必须明确这样两组概念————————* 该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十五·211”项目“地域文明重点问题”的成果。
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逆城市化代表了美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向,从此,美国城市的时代行将结束,“逆城市化”和“非都市区化”将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布赖恩·贝里主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Brian J.L.berry,ed.,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伦敦1976年版;肯尼思·福克斯:《大都市区化的美国——美国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政策》(Kenneth Fox,Metropolitan America:Urban.Life and Urban Policy in United States,1940-1980),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国中心城区复兴计划——以亚利桑那凤凰城为例
环球智库026美国中心城区复兴计划美国中心城区问题的凸显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在此之后,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也快速增长。
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在美国的迅速蔓延,美国部分城市的中心区环境恶化、住房拥挤、种族问题严峻等问题不断浮现。
与此同时,美国郊区快速发展,郊区人口也增长迅速。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郊区逐渐形成规模,特别是随着汽车的普及,许多上层阶层以及中产阶级都开始迁出中心城区,搬向郊区。
随着美国郊区化的发展,中心城区的问题越发严重,城市凝聚力不断下降,特别是安全问题的凸显,使得该区域的发展举步维艰。
加上美国的税收政策、住房政策以及铁路建设、住房补贴等都更倾向于郊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心城区社会问题的恶化。
落后、破旧的中心城区成为了美国城市社会问题的重要滋生地之一,许多城市的市中心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都与郊区存在巨大的差距,而如何解决市中心所反映出的问题与振兴城市中心也成为当今美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
因为尽管美国郊区发展迅猛,中心城区呈现出众多的问题和颓势,而且不解决好该区域的问题也会影响美国的社会稳定。
1970年美国人口统计显示郊区人口已经超过了中心城市,这意味着美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中心城市失去了大都郭子铭(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摘 要:美国的城市化和郊区化程度极高,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两者之间发展速度和程度更不相同,郊区化的盛行导致了美国城市问题横生,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出现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都制约了美国城市中心区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复兴城市经济和解决社会难题,美国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凤凰城作为美国二战后迅速发展的一个典型城市案列,在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后,也面临着市中心区的衰落的困境,为了走出该困境,凤凰城做出了很多的改变和重建,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因此研究凤凰城中心区的改造和复兴的计划和历程对于我国的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04.4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伦敦的城市扩展
一、近域推进主要动力
铁路的出现给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带来了生机。首先, 通过铁路可将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从遥远的产地运 到城市中,使工厂不必紧邻原材料产地布局,从而给 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带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其次,铁 路可以用作城市公共客运工具,使人们的出行距离大 大增加,这就为城市向外扩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特 别是当地铁出现后,铁路对大城市扩张所起的作用更 为明显。1863年,伦敦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 此后,随着地铁和郊区铁路向四面八方伸展,伦敦的 通勤半径速度增长至15英里。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 支线客运系统,铁路线之间的地区尚未发展起来,城 市呈触须式的发展形式。
4
一、近域推进主要动力
1.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 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变革是现代城市发展的 基本动力之一。 19世纪中叶之前,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 车,人们出行方式则主要依赖于步行。由于人 们的出行能力有限,其活动半径很小,形成高 度密集而面积狭小紧凑的城市。如19世纪初期 的伦敦,其核心区的半径约为2英里(1英里 =1.6千米)。从1800年到1850年,伦敦人口从 100万增加到200万,城市半径还未增加到3英 里。当时的绝大多数居民根本没有任何公共或 私人的交通工具,步行上班时间约需1小时。
7
伦敦市1700年人口 为70万,1801年人 口为110万,1901 年达458万,成为当 时世界上最大城市 和金融贸易中心。
一、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
1.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 20世纪初出现了电气火车,它是比蒸汽火车更为有效 的交通工具,由于它增速与减速都很迅速,因而可以 设置更多的站。更重要的是,新兴的公共汽车替代了 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的陈旧支线交通方式。作为一种 快速而经济的高效率支线交通,它可以使人们沿现有 的道路通达任何方向。于是,铁路线之间的空地得到 开发,原先触须状的城市转变为大致圆形的城市,城 市的占地面积大为增加。图显示了交通方式变革与城 市形态变化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和小汽车的普及, 城市向郊外扩散的速度更快,距离也越远。为了防止 城市无限制地向四周蔓延,人们采取了不少措施,如 兴建绿带、卫星城镇等。但若干发达国家中,大城市 向郊外扩展的势头依然很猛,从而出现所谓郊区城市 化、逆城市化的现象。 9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及展望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及展望摘要:本文回顾了美国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的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过程。
美国的城市化和重大社会经济变革主要发生在19世纪,而美国的郊区化则始于20世纪,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加速发展。
尽管中美两国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是中国迟早也将经历先城市化,后郊区化的过程。
在未来中国的大都市地区,在城市化和郊区化两种力量的相互影响下,一个由便利交通和通讯基础结构设施支撑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必将最终形成。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工业化移民都市区1引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又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
在1776年宣布独立以后,美国经历了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后工业革命。
美国城市化水平由1790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
美国的城市发展从小到大,由集中到分散,最终形成了以都市区为核心的巨型城市带。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同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
尽管如此,美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国家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本文首先回顾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接着集中讨论影响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的主要因素。
最后,文章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前景进行初步的展望。
2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2.1美国城市化概况美国是世界上面积第4大的国家,总面积为938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
美国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从1776年宣布独立至今仅有226年的历史。
但是,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1996年不变价格计算)为$32,653美元。
1910年以后,美国人口普查局用2,500人口作为界定是否为城市地区(UrbanPlace)的标志,200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更要求城市地区符合以下2项要求:第一,核心普查区内的每平方英里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非核心普查区内的每平方英里人口密度大于500人。
根据这一标准,美国的城市化速度很快。
1790年时美国是一个农业国家,13个独立州的总人口仅为390万人,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
中美郊区化差异
1,污染等原因被迫迁移;2,配合城市规划,迁移到郊区集中发展
郊区化特征
1,郊区化的先后顺序
19世纪中叶进入高峰
19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
2,郊区化对中心城区的影响
随着郊区化的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展,中心城区开始衰落;
中心城区与郊区共同繁荣的景象,
3,郊区化的空间结构
美国由于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发达的轨道交通,以及覆盖大都市区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郊区化的范围要远远大于中国。
美国
中国
起源
19世纪中叶
19世纪70年代后期也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郊区化才逐渐发展
发展原因
市场
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并借鉴了美国郊区化的经验
人口郊区化原因
1,实际收入的增加;2,通勤成本的减少;3,中心市的“城市病”;4,人口随着企业往郊区迁移;5,公共政策
政府干预下强行实施。
制造业郊区化原因
1,城市内部郊区的发展;2,城市间的郊区发展
居住环境的八大指数
居住环境的八大指数居住环境是城市空间的细化和延续,我们选择的居住环境直接表达的是我们支持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而城市的面貌将长久地规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和身心状态。
所以对居住环境的仔细挑剔意味着对未来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规划。
容积率:不只是个简单的数字业内认为最佳的 1.2〜1.3容积率在北京的民宅项目中几乎达不到。
买房,是一个在容积率和地段、价格、房子类型之间做取舍的过程。
自然环境:独享还是共享?越是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也许房子本身更应该是一个谦虚的存在,只有这样,人才能享受到广阔诗意的自然。
安静:和谐创造生活环境的安静程度,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体验。
安静的居住环境,是一个修养身心的港湾,有噪音的环境,则让人烦躁。
影响居住小区的安静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为硬性因素,来自不可改变的外部环境;另一个是可以通过设计和管理来改善的软性因素。
公共关系:第三空间与精神空间建筑的伦理功能也是一种公共功能,宗教的、公共的建筑给社会提供了一个或多个中心,每个人通过他们的住所与那个中心产生联系。
安全:保护与过度保护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与住宅小区的治安环境、人口构成、社区管理和安防设施息息相关。
方便生活:社区要有街道生活一个社区,特别是大型社区犹如一座微观城市,商业街如同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佛罗伦萨的广场,要通过商业设施建立社区的街道生活。
人文环境: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气氛王受之说:''中国氛围是一种综合的东西,包括环境、邻居、饮食、艺术、话题、气候、阳光、四季,还有软的因素,如历史、沿革、传说、八卦等等。
〃时尚活力:不确定空间导演贾樟柯突然理解了城市究竟是什么是在到了东京之后,他说,''那是东京的整个城市系统,除了建筑之外人的活动,他们的生活习惯比高楼、道路更重要〃。
居住环境的八大指数◎张余2007-09-17居住环境是城市空间的细化和延续,我们选择的居住环境直接表达的是我们支持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而城市的面貌将长久地规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和身心状态。
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起源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思想成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领域的重要理念。
相比其他思潮,新城市主义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城市中心的回忆。
它利用传统城镇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建设具有多元化特征的现代社区满足居民需求,从而抑制过度郊区化无序蔓延的态势,消除社会分化,解决交通拥挤、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当前,土地使用制度和住宅商品化制度的改革推动城市人口郊区化迁移,形成中国城市郊区化的主要特点。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和谐社会背景下,着眼中国城市化进程,借鉴新城市主义合理内核,对居住区开发以及房地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城市主义的缘起工业化发展使美国城市中心逐步陷入环境恶化的窘境,引发了居住郊区化趋势。
这同时得力于两方面:便捷的高速公路网,使汽车取代火车、电车等公交系统成为主要交通工具;政府偏向于独立式住宅的按揭保险政策,使在郊区买别墅比在城里租住公寓更为便宜,导致低密度郊区成为发展的标准模式。
全面郊区化也带来诸多问题: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土地和农田大量消耗;对汽车绝对依赖,使其数量和高速公路轮番增长,通行时间长,产生汽车尾气、噪音和能源紧张问题;城市文化氛围缺乏,郊区公共生活贫乏,社区居民相互隔离,文化认同差。
全面郊区化既造成中心城区恶化,又使郊区开发地块尺度巨大、功能单一,不能形成有机生长单元,到处是“没有灵魂的郊区,散漫盲目的边缘城市,破碎颓败的老城镇”。
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运动在欧美等国兴起。
它的起始以1993年在弗吉尼亚北部亚历山大市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为标志。
其基本理念是使传统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与现代生活结合,通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社区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化模式。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思想新城市主义主张在区域、村镇和邻里三个尺度内提出消除郊区蔓延、城市中心腐败的发展方式,提倡构建街道网络,以步行距离为出发点去规划各种活动,使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有效结合。
新区域主义
新区域主义的产生背景:1.国际经贸联系日益加强从就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半个世纪,国际经贸环境发生重大变动,工业国在工业产品方面的多边自由贸易比之前更加完整;部分发展中国家认识到更大的区域市场成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前提条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FDI(外国直接投资)更为显著、多边,不仅工业国家之间双向投资增加,而且许多FDI也移向发展中国家。
这些趋势都促进了具有以下特点的新的区域整合2.国家经济管理能力不断下降,区域经济政策倾向于自由主义二战后的大部分时期, 西方国家政府通过干预经济促进国内落后区域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然而,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削弱了国家在经济管理上的能力,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自由市场主义)。
3.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由于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环境意识对区域政策影响力的提高,区域意识发生变化。
4. 柔性专门化生产组织模式的得以广泛采纳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社会生产组织模式由福特制(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向后福特制(用户化的、小批量生产)过渡。
柔性专业化:与福特制形成对比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小批量、多品种、零库存、低成本和短周期的生产。
(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新区域主义是相对于区域主义(regionalism)提出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 世纪早期的“生态区域主义”(Ecological Regionalism)阶段: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大城市迅速向外蔓延,同时引发城市内部环境恶化、人口过分拥挤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
“区域主义”——适应环境的角度研究空间拓展规律,主张郊区疏散、城乡均衡、分散发展,以控制城市中心过分拥挤带来的社会问题。
“大都市主义”——受城市生态学影响,倡导的城市更新、公共项目开发的大都市策略。
20 世纪中后期区域地理、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管制的探索阶段:20 世纪40 年代后期创立了“区域科学”,尝试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以计量研究的手段来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将区域规划定义为区域“资源问题和经济发展规划”。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摘要:按时间顺序,本文把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分为六个各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核心特质,抽取并剖析精华思想,以为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1.前言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必要背景和物质驱动后,现代城市规划就进到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阶段。
从英国政府改善城市卫生条件和工人居住环境的实践开始,越来越多的先驱(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社会家、政府官员等)关注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他们或思考理想城市的模型,或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或支持追随,或批判指正……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精华思想洗尽铅华,一些理论被遭贬弃。
但是,曾经某一时代的经典,依然值得我们研究。
探索历史,可以为我们正视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力求清晰系统地阐述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
2.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2.1初期实践探索2.1.1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运动人类居住模式的转变,导致传染疾病在西方世界迅速蔓延。
14世纪“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爆发,促使欧洲各国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最严重的。
为此,英国于1875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强制性规定了城市里的卫生设施和住宅的最低建设水准。
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890年,英国颁布了《工人阶级住宅法》,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
2.1.2 城市美化运动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并列式住宅所围成的居住街道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表示出极端的不满,在此情形下,有园艺师亨弗利.雷普顿倡导的“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庄园引导城市之中,强调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要创造健康的环境和展现优美的美学特征。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一、新城市主义的定义新城市主义是指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在建筑和规划上的一种新思潮,它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肌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新城市主义指的是对传统区域规划模式的复兴,以及将现有环境改造重修成完整城镇的一种城市规划方式。
即提倡创造和复兴多样化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紧凑型邻里、城镇和都市。
这样会创造一个精心设计的公共开放空间,恰好与郊区蔓延模式形成对比。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主张1.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新城市主义认为,限定城市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它主张城镇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边界,这一边界是由自然环境容量所限定的,人们不能模糊和消除这一边界的存在。
从生态学角度看,实际上是承认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亦即城市的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
新城市主义坚持城市要紧凑发展的原则。
它批判了美国“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郊区化模式,主张应该有限制地使用小汽车。
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应该拥有多种交通运转系统:不仅要有大运量的、快速的、节约能源消耗的公共交通系统,而且更要有无须消耗能源的、宜人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等,以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
并且各交通系统之间必须要有便捷的衔接和转换,共同构成有机的、便捷的交通网络,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
2.以人为本,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新城市主义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表示了对社会和个人的充分关心。
这一点在它所倡导的“社区”设计理念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邻里、分区和走廊是“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
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同时,新城市主义认为邻里、分区和走廊也是大都会地区的发展和再发展的基本元素,这三者的有机组合共同形成了市民认可的、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并且促使居民形成对保持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发展与进步所必需的责任感。
2011年城市规划综合辅导:国外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历程
1 国外郊区化的发展动因 20世纪20~30年代,⼀些西⽅发达国家就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
50年代以来,西⽅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掀起了⼀次⼜⼀次郊区化浪潮,这是第⼆次世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新现象,也是城市化⾼度发展的产物。
总结国外⼤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可以发现其郊区化发展是城市⼯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市民环境意识增强等综合因素的结果。
⼀般⽽⾔,国外⼤城市郊区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 (1) ⼈⼝居住郊区化———“卧城”发展阶段; (2) ⼯商业郊区化———半独⽴卫星城阶段; (3) 服务业和办公场所郊区化———边缘城市阶段。
引起郊区化的内因主要是城市发展客观规律所导致的城市内部凝聚⼒的逐渐丧失。
城市作为⼀个区域的增长核⼼,在形成初期具有极强的内部凝聚⼒,进⽽产⽣集聚- 规模效应,但这种集聚是有限度的,当达到某⼀限度时,许多城市问题相继产⽣,如交通拥挤、地价上涨、住房紧张、基础设施⽼化、教育资源短缺、犯罪率上升、环境恶化等,称之为“规模不经济”现象。
这时,城市增长开始由原来以集聚⼒为主导的极化阶段转向以扩散⼒为主导的扩散阶段。
⼆战后,西⽅国家快速的城市化导致社会变迁失控和城市问题层出不穷,使城市固有的向⼼⼒逐渐丧失,严重抑制着中⼼城区经济的进⼀步发展,成为促使富⼈阶层、⼯⼚及各种机构纷纷向郊区迁移的内部动因。
引起郊区化的外因主要是⽣产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和政府的引导等。
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技术进步使得⼯⼚普遍采⽤流⽔线⽣产,企业对⼟地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中⼼城区昂贵的地价迫使企业将⽬光投向了郊区。
⼩汽车的普及,使得⼈们开始选择迁向远离城市的郊区居住,从⽽带动城市居住和发展空间向远郊区延伸;同时汽车的普及也带动了⾼速公路系统的建设,引发了⼯商业、服务业等城市经济功能向郊区转移。
通讯条件的改善缩短了居民之间、城郊之间的联系距离,推动城市居民进⼀步分散化居住。
在上述原因中,联邦政府所采取的政策起了关键性作⽤。
新城市主义名词解释
新城市主义名词解释新城市主义亦称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
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确立和理论体系的成熟。
其核心人物是彼得·卡尔索普。
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
其两大组成理论为:一、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二、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面对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
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使每英亩1个居住单元增加到6个单元;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
新城市主义不仅只在外观上反射新传统主义城镇之光,在氛围上也极力给予体现。
设计上以人和环境为本,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俭朴、自律、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重创二战前极受小城镇青睐的社区牢固的联结纽带。
通过巧妙布局各种社会、文化、宗教场所、商店、公交中心、学校和城镇行政机构,为居民提供聚居场所;四通八达的步行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和相关开支;高效率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保护开敞空间、减少空气污染;别具匠心的邻里特征和个性,避免景观像复制品似的到处出现。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2 美国国情普查局规定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2美国国情普查局规定美国国情普查局规定,全国的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化地区以外(2500)人以上“地方”的全部人口组成。
美国国情普查局规定,全国的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的人口和城市化地区以外的2500人以上“地方”(Place)的全部人口组成。
城市化地区就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按照1990年普查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地方和外围密集居住区两部分组成,二者合起来至少有5万人。
“中心地”(Central Place),1990年以前称为中心城市(Central City),它是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郊区国家(10周年版):蔓延的扩张和美国梦的消逝》
《郊区国家(10周年版):蔓延的扩张和美国梦的消逝》赵倩
【期刊名称】《国际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1(0)2
【摘要】在郊区拥有一座大房子曾经是美国梦的典型代表。
而随着郊区的不断蔓延,居住在郊区大房子的生活开始变成一场噩梦:拥堵的机动车交通;缺失的公共活动场所;遥远的学校和购物中心。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郊区;美国;公共活动场所;机动车交通;购物中心;房子;居住
【作者】赵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2
【相关文献】
1.发达国家郊区发展系列谈之一英国人的郊区:介于美国和大陆欧洲郊区之间 [J], 叶齐茂
2.战后美国郊区蔓延与新城镇的兴起 [J], 李娟
3.浅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蔓延原因 [J], 陈静怡;
4.浅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蔓延原因 [J], 陈静怡
5.郊区国家:蔓延的扩张和美国梦的衰落 [J], Andreas Duany;Plater Zyberk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精明增长”理论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人意识到其“郊区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低密度的城市无序蔓延,人口涌向郊区建房,“吃”掉大量农田,城市越“跑”越远,导致能耗过多、上班路程太长等城市病接踵而来。
而欧洲的“紧凑发展”却令许多历史城镇保持了其紧凑而高密度的形态,并被普遍认为是居住和工作的理想环境。
美国人因此取法欧洲,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概念。
“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原则
2000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Smart Growth America),确定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
而建设一个“精明增长”的城市的主要原则是:
——土地的混合利用。
在城市中,通过自行车或步行能够便捷地到达任何商业、居住、娱乐、教育场所等;
——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理;
——各社区应适合于步行;
——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保证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间的连通性。
把这些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交通方式;
——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等;
——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
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能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2-2031(2011)09-0080-05新郊区主义与美国郊区的密集化发展于 伟 宋金平 张 萌 〔摘 要〕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规划理念的可持续发展转向,美国很多郊区出现了密集化发展的趋向,有学者称之为“新郊区主义”。
在简要回顾美国的郊区化历程和城市规划范式转型的基础上,对“新郊区主义”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探讨了其对处于快速扩张时期的中国郊区发展的启发意义,如注重功能混合、创新乡村社区发展模式、发掘和培育社区品质、提高交通与通讯可达性、推进多元主体的公众参与等。
〔关键词〕 郊区;新郊区主义;密集化;美国〔中图分类号〕 F299.71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于 伟(1980—),男,汉族,山东肥城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与土地利用;宋金平(1968—),男,汉族,山东平邑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发展;张 萌(1982—),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与区域发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40)。
〔收稿日期〕 2011-03-30〔修回日期〕 2011-06-10 一 前言 20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功能趋于饱和,造成了环境、交通的不断恶化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人口、工业、商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出现了城市的郊区化扩张趋势[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郊区化引发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过分依赖汽车、生活不便;人际关系冷漠、社区文化缺失;居住与就业空间分离;贫富隔离与阶级藩篱日趋突出;内城衰落、土地资源浪费等方面[3-4]。
美国的“郊区”作为城市低密度蔓延的代名词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面,成为城市研究和规划学者最广泛应用甚至是滥用的描述[5]。
然而近年来,众多案例研究表明,美国许多郊区的景观已经与人们的刻板印象产生了实质性的不同。
郊区不仅仅是位于独立地段,由单栋住宅组成的,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低密度均质居住社区,用这些特征来描述和概括的城郊二分法已经过时。
部分学者使用量化方法对美国的郊区进行了分类,刻画了郊区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认为郊区已经偏离了低密度蔓延和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并指出美国近三分之二的郊区出现了密集化发展的倾向[5]。
科特金(Kotkin )将这一趋势称之为“新郊区主义”(ne w suburbanis m )[6]。
总第194期城市问题2011年第9期 二 美国郊区化的发展与规划范式转型 1.郊区化的发展历程美国的郊区化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初至战前的形成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扩大期,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转换期[7]。
其经历了四次浪潮:人口(居住)的郊区化浪潮、工业的郊区化浪潮、零售业的郊区化浪潮和办公室就业的郊区化浪潮[8-11]。
一般认为郊区化是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发展向低密度蔓延的转变,但很多研究显示,从城市中心区到边缘区,内部填充式的高密度发展普遍存在,边缘区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建设密度从城市中心到边缘区呈现单调递减的传统理论观点正在受到挑战[12]。
郊区新的发展模式预示着美国郊区化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学者指出:“传统意义上郊区化已走向结束,同时诞生的是一种分散化的新城市”[13]。
2.城市规划范式的转型不受节制的郊区化蔓延引发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对郊区扩张不利影响的关注激发了美国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转向”(sustainability-turn)[14-16]。
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
新城市主义源自于1993年出版的J.康斯特勒的《无地的地理学》,其核心思想是对旧城中心进行更新,对郊区采取有节制的、公交导向的“紧凑开发”模式[17]。
在新城市主义等理论思想的影响下,1997年,美国马里兰州州长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
精明增长强调限制城市外围的扩张,重视现有城区的发展。
到2000年,美国很多州制定了精明增长的相关法规[17]。
在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运动等理论中,居住密度是关注的重点,因为住宅建筑构成了建设环境的一大部分。
但是,人们倾向于将高密度住房与城市中心区联系在一起,将低密度发展与郊区联系在一起,这种“固有联系”没有为城市边缘区应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转向”留下空间[5]。
三 “新郊区主义”的主要内容 美国郊区密集化发展的新趋势已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基于此,2005年科特金提出了“新郊区主义”思想。
本文以科特金的研究为基础,从背景、观点、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等四个方面对“新郊区主义”进行分析与评价。
1.产生的背景美国郊区的密集化发展受到三个层面因素的推动:一是精神文化层面,居住在郊区一直是多数美国人的梦想;二是社会经济层面,即人口与经济在郊区的有限土地资源上持续增长;三是政策制度层面,如政府制定立法引导郊区紧凑发展和理性增长。
其一,生活在郊区,是美国人的普遍愿望。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很多城市学家、规划师、建筑师反对郊区化,但美国人仍在对郊区甚至是远郊区“用脚投票”。
郊区代表了70%美国人区位选择的意愿[5],拥有一套郊区的单栋住宅是美国人持续、普遍的愿望。
其二,人口的增长主要在郊区。
1950年以来,美国大都市区超过90%的人口增长均出现在郊区。
1990年以来,经过旧城更新之后,虽然部分城市的中心区人口有所增加,但郊区人口增长更为迅速。
移民是推动郊区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空巢老人、单亲家庭等群体在郊区的增长速度也远快于中心区。
其三,郊区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加,其对中心区的依赖正在降低。
1990年以来,美国很多传统的城市中心出现了经济复苏的倾向,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向城市边缘区转移的长期趋势。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家庭办公进一步促进了郊区经济的繁荣,1990-2000年,美国家庭办公人数增长了23%,超过400万人,另外有200万人部分时间段也以家庭办公为主,因此,有的新郊区正计划建设生活—工作混合使用的建筑[6]。
其四,新城市规划理念与立法的引导。
新城市主义支持公共交通、混合利用、建设人行道等,促进了郊区土地的紧凑开发。
2000年以来,美国很多州制定了精明增长的相关法规,限制城市外围的扩张。
新城市主义者认为汽车导向的郊区化扩张不可持续,郊区的内缘将成为新的衰落的前沿。
但事实证明郊区不但没有衰落,反而出现了显著的人口与经济增长,公共交通的利用率不高,85%的户主仍以汽车作为通勤工具。
2.主要观点“新郊区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郊区是美国大都市区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其发展水平决定了美国人未来的生活质量。
基于人口和经济在郊区快速增长的现实,美国未来主要的人口、住房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增加都将主要出现在郊区和远郊区,特别是美国南部和西部正处于低密度扩张进程中的城市更是如此。
如何承载这种增长是开发商、规划师和政府官员面临的挑战,解决的对策不是拒绝郊区的快速发展,而是开辟新的途径,使郊区化以更有效率、更人性化的方式推进。
第二,郊区发展的形式是建设功能齐全的“村镇”(village)。
近代人本主义规划大师霍华德指出,解决城市问题必须将眼光投射到城市外部,提出建设半独立式的村镇和小城市来解决城市病。
这种新型村镇除具备规划齐整的大街、开敞空间、居住和工作设施外,还应提供满足居民文化娱乐、教育、宗教等各方面需求的社会服务设施。
第三,郊区的健康发展基于社区品质的发掘与培养。
开发商、规划师和政府官员应善于发掘影响人们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并使其体现在郊区社区的建设中。
应有意识地关注区域的环境、地形、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特征,保护和发展社区、家庭和自然生态等多元价值。
第四,郊区发展的动力来自市场和市民。
郊区发展模式的改善离不开原有居民的支持。
自上而下的解决方式无论多么开明,效果也是有限的。
政府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第五,高密度发展是郊区的财富,不是威胁。
村镇建设模式有助于将郊区的低密度扩张与功能完备的口袋式集中发展(pockets of denser devel opment)融合在一起。
郊区的密集化发展模式并不会导致原有单栋住宅居民的利益损失,原有的社区将会得到充分的尊重。
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可选择性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是郊区成功发展的保障。
3.发展模式与经验科特金将美国“新郊区主义”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三种,一是传统郊区中心复兴模式,如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勒顿(Fullert on)和伊利诺伊州的内珀维尔(Naperville);二是在二战后的生产型社区基础上建设全新的村镇中心,如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和俄勒冈州的希尔斯伯勒(H illsbor o);三是绿地村镇(greenfield),是数量最多、最有潜力的发展模式,如德克萨斯州的伍德兰德(Woodlands)和犹他州的肯尼科特(Kennecott)。
(1)传统郊区中心复兴模式历史上传统的中心区为郊区村镇的建设提供了基本框架,为提高发展的密度提供了可能,并有利于借助古建筑创造地方意识和历史感。
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勒顿就是典型的发展案例。
富勒顿曾是洛杉矶郊区化蔓延的典型区域。
20世纪70年代,随着郊区购物中心的普及,繁荣的城镇中心失去了活力。
20世纪90年代,富勒顿获得了新生,成为洛杉矶南部的社会和文化中心,并对周围社区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富勒顿成功复兴的主要经验包括:第一,保留了历史中心的古建筑和街道景观,如富勒顿保留了超过70栋的古建筑;第二,提供空间和安全性,有效地创造了社区的认同感和地方感,避免了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第三,市民和非盈利性私人团体的广泛参与。
(2)生产型郊区中心再造模式对于二战后处于扩张状态的生产型郊区,其最大的任务并非恢复衰退的中心区,而是再造全新的中心区。
由于消费者对零售业需求的改变和新型购物中心的竞争,到2001年,美国20%的传统购物中心遭遇了严重的衰退,一些购物中心开始向“生活中心”(lifestyle center)转化。
这种转化是重塑战后郊区中心性和可识别性运动的一部分。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城市通过鼓励高密度的内部填充式发展,降低了年轻家庭的支付成本。
例如,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是典型的内部填充式的紧凑村镇,在一个占地仅10英亩的项目中,围绕多功能公园广场布置了24万平方英尺的零售业、近400户居民和超过1500个停车位[6]。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可归纳为四点:第一,充分利用被遗弃的工厂、生产或购物设施,并赋予其新的功能;第二,打造村镇“生活中心”,聚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第三,将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优美的街道景观、宜人的开敞空间结合在一起;第四,提高交通可达性,对于不同密度的地区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式,高密度地区倾向于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模式,低密度地区的开发则更加关注私人小汽车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