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农药生物活性测定实验2014年
华农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姓名:学年学期:2010-2011-1 学号:考试时间:2011-01-07 班级: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淀粉酶2.斐林试剂3.电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第一步是发生双缩脲反应。
第二步是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将磷钼酸和磷钨酸还原分别产生(1)和(2)深蓝色混合物。
2.在测定萌发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将淀粉酶液置于70℃下保温15分钟的目的是(3)。
3.2,6-二氯酚靛酚蓝色溶液滴定含有2%草酸的抗坏血酸溶液时,当蒸发皿中的溶液呈(4)色,且30秒内不褪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
4.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组织中总氮含量包括3个主要实验阶段。
在酸消化阶段,可以将植物组织中的有机氮转化为(5)。
在蒸馏阶段,将无机态的氮转化为(6),被吸收液硼酸吸收后,吸收液的颜色从(7)变为(8)。
在滴定阶段,利用标准浓度的(9)进行滴定。
最后,就可计算出植物组织中的总氮含量。
5.利用反相纸层析法可对油菜种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良好分离。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5种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在固定相(10)和流动相(11)中(12)不同,在层析纸上移动速率就有差异。
在显色后呈现的蓝灰色层析图谱中,跑得最快的是(13),最慢的是(14)。
6.利用圆盘凝胶电泳法测定植物过氧化酶同工酶的实验中,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15)和交联剂(16)在催化剂(17)和加速剂(18)引发下聚合成的三维网状亲水凝胶。
7.在本学期的生物化学实验中,使用(19)法提取植物组织的DNA。
三、是非判断题(对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每题2分,共10分)1.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总氮时,混合指示剂不能完全表示硼酸吸收和释放NH3的状况。
()2.利用尿糖试纸法只能快速测定油菜种子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高低。
()3.在DNA提取过程中,在提取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和EDTA,可以完全抑制DNase的活性。
农药生物测定实验指导书
表 1 杀虫剂触杀毒力精密测定原始数据记录表
供试药 剂浓度
每微升药液含有药 剂
µg/mL
每头试虫接 试虫平 单位虫体重
受药量 µg/头 均
接受药量
克)
体重(g) (µg/g)
死亡率 %
校正死亡 率
(%)
对照
3
供试药 剂浓度
表 2 杀虫剂触杀毒力精密测定数据换算表
单位体重受药量或每头试虫受 药量
(微克/克体重或微克/头)
供试昆虫:棉铃虫 3 龄幼虫;供试药剂:90%辛硫磷 三、仪器及用具
微量点滴器、分析天平、培养皿、滤纸、镊子、淀粉糊、烟叶等。 四、方法及步骤 1.药剂配制:将 90%辛硫磷用丙酮配制成 5 个系列浓度的丙酮药液:5.5、5.0、 4.5、4.0、3.5mg/ml。 2.试虫准备:取饥饿 12 h 试虫 72 头,在天平上逐头称重,放入垫有湿滤纸的 培养皿中,并在皿底编号。 3.夹毒叶片的制备:将干净叶片用打孔器打制成直径 0.5cm 的圆叶片,用微量 点滴器将不同浓度丙酮药液分别定量(2 uL)点滴在叶片上,待丙酮挥发后,用 淀粉糊涂在未点药叶片上,用镊子移于带药叶片上,用手指将上、下两张叶片粘 合制成夹毒叶片。另以涂有淀粉糊的无毒叶片作对照。每浓度制作 12 张夹毒叶 片,共 72 张。 4.饲喂:将带有不同浓度的夹毒叶片分别放入培养皿内饲喂棉铃虫,每皿放 1 片(1 皿+1 叶+1 虫)。 5.结果检查:饲喂一定时间(一般 2-4 h)后进行检查,凡吃完夹毒叶片的,以 无毒新鲜叶片继续饲喂,未吃完夹毒叶的就弃去此虫,不计入试验虫中。24 h 后,根据试虫取食面积、单位面积上着药量及试虫体重,求出每头试虫单位体重 受药量(µg/g),填入表 1 中。 6.致死中量的计算:按单位体重受药量自小到大顺序排列(表 2),并注明各号
(完整版)农药生物测定复习题
农药生物测定复习题名词解说农药生物测定:是指运用特定的试验设计,利用生物的整体或离体的组织、细胞对农药(或某些化合物)的反响,并以生物统计为工具,剖析供试对象在必定条件下的效应,来胸怀(判断或鉴识)某种农药的生物活性。
负温度系数的杀虫剂:在必定温度范围内,杀虫剂的毒效随温度的降低而高升,称为负温度系数的杀虫剂。
如溴氰菊酯对伊蚊幼虫的毒力在10℃时比 30℃时大 7 倍。
正温度系数的杀虫剂:在必定温度范围内,杀虫活性随温度高升而加强。
如敌百虫。
标准目标昆虫:指被广泛采纳的、拥有必定代表性和经济意义以及抗药力稳固均匀的农药杀虫毒力和毒效指示试虫集体。
杀虫剂内吸毒力:药剂可经过植物根、茎、叶等部位汲取到植株内部,跟着植物体液输导,当害虫取食植物或刺吸汁液时,药剂进入虫体并将之杀死。
熏蒸毒力:在适合气温下,利用有毒气体、液体或固体挥发产生的蒸气来毒杀戮虫(或病菌)。
熏蒸毒力测定:测定杀虫剂从昆虫气孔或气门进入呼吸系统而惹起试虫中毒致死的熏杀毒力。
化学保护:用药剂办理植物和植物环境,在病菌侵入寄主植物前发挥药效,保护植物不受病菌侵染的举措。
化学治疗:在病原菌侵入植物以后使用杀菌剂消灭病菌,使植物不再发病。
将药剂内吸到植物内部起作用。
化学免疫:植物经过药剂的作用,使植物拥有对病菌的抵挡能力,防止或减少病菌的损害。
杀菌剂的离体活性测定:只包含病原菌和药剂而不包含寄主或寄主植物的培育皿内测定方法,往常依据病菌与药剂接触后的反响,如孢子不萌生、不长菌丝等来作为毒力评判的标准。
杀菌剂的活体活性测定:包含病原菌、药剂和寄主植物在内的活性测定,往常以寄主植物的发病状况(广泛程度、严重程度)来评判药剂的毒力。
致死中量 (LD50)(medium lethal dosage) :指杀死供试昆虫集体内50%的个体所需要的药剂剂量。
指必定条件下,可致供试生物多半死亡时机的药剂剂量,表示单位: mg/kg、μ g/g 或μ g/头。
华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仪器分析室 贺 丽 苹
中日农产品与环境残留物质的检测分析技术发展综述华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仪器分析室 贺丽苹一、基本背景情况日本的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9%,而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为1.3%。
目前,日本农产品的自给率约为40%左右,有60%以上的农产品依靠进口,除大米外,每年需大量进口蔬菜和其他主要农(畜、水)产品。
因此,日本政府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非常重视,建立了农产品管理的相应法规及配套管理体系,可以说日本是世界上对农产品安全质量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
在2001年暴发疯牛病疫情以及出现了多起食品标识错误等食品安全问题之后,日本在2002年修定了《JAS法》。
2003年日本出台了《食品安全基本法》,同时还有配套的如《农药残留规则》等相关法规和大量相关的配套规章,为制定残留环境物质标准奠定了法律依据。
日本法律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主体,即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由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共同负责,按照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分别确定各自管理职责,直接面向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则由两个部门共同完成。
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建有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负责农产品的监测、鉴定和评估,以及各政府委托的市场准人和市场监督检验工作。
日本农林水产省消费技术服务中心设有7个分中心,负责全国47个都道府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分析,受理消费者投诉和办理JAS认证及认证产品的监督管理。
地方农业服务机构与该保持机构紧密联系,搜集有关情报并接受监督指导。
厚生劳动省在全国13个口岸设有检验所,负责对进口农产品进行检验;农产品进入市场后,由厚生劳动省所属的市场卫生检查所进行执法抽查并予以公布。
此外,还有农林水产省的JAS认证产品符合性检查和生产者(农协)、销售者(批发市场)的自我检查,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多层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二、日本农产品中环境残留物质检测与《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随着全球经济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农产品的大量输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在日本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而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华农农药生物活性测定实验2014年
实验一 杀虫剂初步毒力测定一、 实验原理:初筛试验,又称初步综合杀虫毒力试验。
这种试验不涉及毒杀方式和毒杀能力的大小,一般采用较高的浓度,尽量发挥综合毒效(包括胃毒、触杀、薰蒸等作用)。
一般农药初筛毒力测定方法,根据试虫对象不同,多采用浸渍法、喷雾法、喷粉法、饲料混药法等。
每处理需试虫15-30头,可以不设重复,每次试验均要设空白对照,施药时要注意各处理用药等量均匀一致。
一般液剂在0.1-1%,粉剂1-10%。
二、 实验方法与步骤1、 药剂配制:将A 、B 药剂配成0.1%的溶液备用。
2、 试虫移取:取小菜蛾3龄幼虫集中混匀后,用毛笔刷入培养皿,每处理10头,重复一次。
3、 喷布质量检定:用9cm 的白色园纸片来检查喷雾雾滴的大小和喷布是否均匀一致,如不符合要求,可调节喷头及位臵,使喷布质量达到基本要求。
4、 处理方法:采用喷雾法,选用potter 喷雾塔,喷布药液前,用清水及欲喷洒的药液大量喷布。
换药前需将受药盘及雾化室底部用布充分擦净,然后大量喷布试验的药液。
在接有小菜蛾的培养皿中加入一定新鲜菜叶后,用移液管吸取3ml 药液进行喷布,约10秒后,待药液全部沉降,取出培养皿,做好标记,空白对照只喷洒清水。
待药剂干后,将试虫连同饲料臵于恢复室内培养24小时后检查结果。
三、 实验注意事项:1、 目标试虫的选择:应选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经济价值,耐药性较强、生长健壮、自然死亡率底,虫龄虫体大小一致,最好采用人工饲养的试虫。
2、 环境条件的选择:温度在20-28℃,相对湿度在60%-80%,通气良好。
3、 处理设计:每处理需试虫15-30头,可以不设重复,每次试验均要设空白对照,施药时要注意各处理用药等量均匀一致。
四、 实验结果处理:处理24小时,48小时后,检查死活虫数,计算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并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大小。
试虫死活标准,一般以能正常活动或飞翔的或能正常行动的作为活虫,其余中毒的均为死虫。
猪催乳素的真核表达与生物活性验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4, 45(2): 179-189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2302022谢社风, 韩贝贝, 高凤磊, 等. 猪催乳素的真核表达与生物活性验证[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4, 45(2): 179-189.XIE Shefeng, HAN Beibei, GAO Fenglei, et al. Eukaryotic expression and bioactivity verification of porcine prolactin[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4, 45(2): 179-189.猪催乳素的真核表达与生物活性验证谢社风1,韩贝贝1,高凤磊2,马 莹1,李 莉1,张守全1,邹 娴3,卫恒习1,4(1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热带农林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7; 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4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茂名分中心, 广东 茂名 525000)摘要: 【目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具有广泛的生理调节作用,但其多效性机制仍不清楚。
为了更好地研究猪PRL的多效性,本研究制备猪源PRL真核重组蛋白并验证其生物活性。
【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猪PRL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GFP+Puro中,经慢病毒包装获得携带猪PRL基因的PRL−慢病毒;用浓缩的PRL−慢病毒感染CHO-K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能够分泌PRL重组蛋白的阳性细胞系CHO-K1-PRL;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进行LC-MS/MS质谱鉴定,利用HC11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验证PRL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
实验六 除草剂生物活性测定(去胚乳小麦法)
实验六除草剂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植株生长量测定法一、实验目的掌握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去胚乳小麦幼苗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量测定法将所选试材进行催芽处理后,种植在含有供试药剂的基质中(液体基质或土壤)或在植株生长的某个适期施药,经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的培育后观察试验结果。
常用方法有去胚乳小麦幼苗法、萝卜子叶法、番茄水培法、叶鞘滴注法、再生苗测重法、去胚乳小麦幼苗法。
去胚乳小麦幼苗法是测定光合作用抑制剂的较为经典的方法,其原理是早期人工将小麦剥离胚乳,使幼苗直接生长在含供试样品的培养液中,幼苗不再有胚乳供应养分,只能被迫从培养液中吸收药剂并独立进行光合作用以补充自身营养,而许多光合作用抑制剂只有在植物萌发后能独立进行光合作用时才可发挥作用。
该方法去除了胚乳的影响,因此是测定光合作用抑制剂较敏感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供试作物:小麦种子;供试药剂:40%莠去津。
小麦营养液:用Hoagland’s(霍格兰氏)营养液作为培养液,其配方为:硝酸钙945mg/L、硝酸钾607mg/L、磷酸铵115mg/L、硫酸镁493mg/L、铁盐溶液2.5ml/L、微量元素5ml/L(碘化钾0.83mg/l、硼酸6.2mg/L、硫酸锰22.3mg/L、硫酸锌8.6mg/L、钼酸钠0.25mg/L、硫酸铜0.025mg/L、氯化钴0.025mg/L)、pH=6.0 仪器设备:摄子、小烧杯(10 ml)、1 ml移液管、10 ml移液管、试剂瓶、尺子。
四、实验方法1.催芽:将小麦种子浸泡2 h后,选择饱满度一致的种子,种沟向下排列在铺有湿滤纸或湿纱布的搪瓷盘中,然后覆盖0.5 cm厚度的湿砂,在室温25℃左右进行催芽,3~4 d后苗高达2~3 cm。
2.剥除胚乳:精选高度一致、幼叶刚露出叶鞘、见绿的麦苗,轻轻取出,避免伤害根部,然后用镊子小心地摘除胚乳(不要损伤根、芽),再用水漂洗掉附在上面的胚乳成分,作为指示生物。
华南农业大学往年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doc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生物化学C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 分钟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 葡菊糖的异生以非糖物质(丙酮酸、乳酸、甘油、丙酸以及氨基酸等)作为前体 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2. 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的催化过程111,伴随的将ADP 或GDP 磷酸化生成ATP 或GTP 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3. 启动子指RNA 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 序列。
4. 别构酶 酶分了的非催化部位与某些化合物可逆的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 象的改变,进而改变酶活性状态,具有这种调节作用的酶称为别构酶。
5. 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pH 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 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 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6. 磷氧比P/O当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给02的过程中所产生的ATP 分子数。
实质是 伴随ADP 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与消耗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 称为P/O 比。
7. 不可逆抑制抑制剂与酶分了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引起酶活力的丧失,且不能采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使酶活性恢复,这种抑制作用称为不可逆抑制作用。
得分8. 酶的活性中心指酶分了上结合底物和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每题0.5分,共8分)1. 已知某酶的底物有三种:A, B 和C,对应的Km 值分别为:0.1, 1及10呻ol/L ;那么C 为该酶的最适底物。
(X ) 2. Asp-Gly-Tip 与 Trp-Gly-Asp 是完全相同的三肽。
(X ) 3. 所有DNA 聚合酶催化DNA 链的合成方向均是5'一防3'。
( V ) 4.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因此不能自由旋转。
(V ) 5. 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
农药生物测定-绪论
用该直线可求出毒力回归式y = a+bx,取线上任意两点 的座标(A:yl,xl,B:y2,x2),求b和a,将a和b代入 y = a+bx,得回归方程。
y 2 y1 b x 2 x1
a y1 bx1
•图1 做图法求毒力回归线及LD50值
• B、机率值分析法
– 该法必需将剂量转换成对数(x = lgC,为 自变量);死亡率经校正得校正死亡率, 转换为机率值(P = Y,为依变量),经过 统计分析进行计算。
三、生物测定的内容
• 可以概括为活性筛选的常规测定、田间药效试验、残 留分析。也可以归纳为:
– – – – – – – 1.比较农药对昆虫、病菌或植物的药效或药害; 2.比较农药不同方法、加工质量、物理性状对供试生物的药效; 3.测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用的效力大小; 4.新研制化合物或农药对供试生物的药效、药害的筛选和评价; 5.研究供试生物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药剂效力的关系; 6.鉴定生物体对农药的抗药性; 7.测定农药在生物体内外、土壤或环境中的残留量。
Sm
1 1 (m x) 2 ( ) 2 2 b nw nw( x x)
nwx x nw
2 nw ( x x ) nwx 2
( nwx) 2
nw
• (5)致死中量的置信限 致死中量(有效中量)的
置信限是表明致死中量可靠范围的限度,在统 计上要求,100次测验中如果有95次能成功, 就认为达到最低可靠标准。也就是95%的可靠 性,当然也可以要求99%的可靠性。计算公式 为:
第二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
• 事件:
– 1937年欧文(J.O.Irvin)首先提出了系统的生物测定方法报 告; – 1947年芬尼(D.J.Finney)出版了系统的生物测定统计方法; – 1950年芬尼及古德温(L.G.Goodwin)出版《生物测定标准 化》一书; – 1957年布斯维纳(J.R.Busvine)出版《杀虫剂生物测定评 述》; – 1959年张宗炳在其《昆虫毒理学》一书中,以专章对杀虫剂 生物测定 及统计分析作了系统的论述; – 1963年张泽薄等出版《杀虫剂及杀菌剂的生物测定》;
杀虫剂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要求
主要技术要点
药பைடு நூலகம்配置方法
试验药剂
调查时间
试验方法
试虫
主要技术要点
试验目的 药剂特性 试验方法 生物试材 检查结果 结果分析
主要技术要点
把握试验目的 是确定生物试材生育期的依据,是确定试验方法的依据之一。
杀虫剂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要求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二○○八年十一月
杀虫剂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
基本要求 主要技术要点 存在问题
基本要求
试验药剂:一般要求用原药。 对照药剂:原药,作用机理、作用方式或结构类似,防治相同靶标已获
登记常用品种。 供试靶标:种类与申请登记的靶标相同,室内连续饲养2代以上,个体
大于5%要校正,大于20%视为无效测定,重新试验;
• 一般要求测定药剂要有5个或5个浓度以上,每个浓度要4次重复,检
查结果时4个重复的数据不要合并,每个重复单独进入机值分析;
•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算LC50(LD50)及其置信限、LC95(LD95)
及其置信限、b值及其标准误差。
存在问题
药剂浓度设置不能保证5个有效浓度; 空白对照设置不合理; 混剂的配比筛选试验,五个配比设置过于接近; 报告过于简单;
•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要标明含量,生产企业、稀释过程、方法、浓度
设置等。
• 靶标生物要标明来源、饲养代数、生育期。 • 简要描述试验过程。 • 附原始数据。
谢谢大家!
药膜法: 药膜的基质为玻璃表面或滤纸表面时,应选用有机溶剂形成药膜,溶剂 的选择一般为丙酮,有些丙酮中溶解度低的药剂可以加一定比例的其它 有机溶剂; 药膜的基质为植物叶片时,应选用以水为连续相的溶液,溶液中除了依 据药剂的性质加少量有机溶剂外,要有标准的表面活性剂(0.1~1%)。 叶片的浸渍时间一般为10秒左右,然后阴干。
农药生物测定复习题
农药生物测定复习题1. 什么是农药生物测定?农药生物测定是一种评估农药在目标生物体内的残留和毒性效果的方法。
通过测定目标生物体的生理指标、行为表现和生存率等参数,可以判断农药对该生物体的毒性作用。
2. 农药生物测定的分类农药生物测定可以根据测定对象的不同,分为四类:•靶标生物测定:主要研究农药对目标有害生物的毒性效果。
例如,测定农药对靶标昆虫的死亡率、发育畸形率等。
•非靶标生物测定:主要研究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效果。
例如,测定农药对蜜蜂、鱼类等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效应。
•模拟野外条件实验:主要研究农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物效应。
通过模拟野外环境条件,测定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体试验:主要研究农药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人体试验需要严格遵守伦理准则和保护人体安全的原则。
3. 农药生物测定的重要性农药生物测定是评估农药安全性和环境风险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生物测定可以了解农药对目标生物和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效应,评估农药的毒性水平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对于制定农药使用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 农药生物测定的方法和步骤农药生物测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案,包括样本数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等。
2.样本准备:选择适当的生物体作为测定对象,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饲养、培养等。
3.农药处理:将生物体暴露于一定浓度的农药溶液中,并确定暴露时间和农药浓度。
4.指标测定:测定目标生物体的生理指标、行为表现和生存率等。
5.数据分析:统计和分析测定结果,评估农药对目标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6.结论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和推断,解释农药的毒性效应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 农药生物测定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农药生物测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农药种类繁多,生物测定需要覆盖多种不同的农药,这对于实验的设定和数据分析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其次,农药生物测定需要考虑到生物体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农药生物活性评价
ICAMA
11
第一部分 摘要
第二部分 除草剂
第三部分 植调剂
第四部分 杀菌剂
第五部分 杀虫剂
第六部分 存在问题
第七部分 展望
二、芳氧苯氧丙酸类
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大豆、西瓜、马铃薯 用量:56-81g ai/ha 时期:作物3叶,杂草3叶前 效果: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在90%以上;
提高剂量对芦苇等多年生杂草防效较理想。
安全性:对上述作物较安全
ICAMA
12
第一部分 摘要
第二部分 除草剂
第三部分 植调剂
第四部分 杀菌剂
第五部分 杀虫剂
第六部分 存在问题
第七部分 展望
三、三氮苯类
特丁津悬浮剂----玉米田 用量:600-900 g ai/ha 时期:在玉米播后苗前施药 效果:有效防除阔叶杂草及主要禾本科杂草 与乙草胺混用可以扩大杀草谱 降低药剂在土壤中残留 安全性:需做进一步研究
ICAMA
24
第一部分 摘要
第二部分 除草剂
第三部分 植调剂
第四部分 杀菌剂
第五部分 杀虫剂
第六部分 存在问题
第七部分 展望
植物生长调节剂
1-甲基环丙烯 : 500-1000ppb做熏蒸处理用于梨、
李子保鲜,对延长保鲜期、保持水果较好 外观,改善品质和适口性有较好效果。
应用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掌握果实 采收期适宜、配药时操作迅速、保持熏蒸 空间密封等关键技术。
存在问题 第七部分
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望
ICAMA
8
第一部分
摘要 第二部分
一、磺酰脲或磺酰胺类
除草剂
第三部分 甲酰氨基嘧磺隆水分散粒剂--玉米田
华南农业大学万树青药物动物学药用动物活性成分类型与PPT教案
回流提取装置
第334页/共91页
5)连续提取法
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 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 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 成分也较完全。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 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 时才能提取完全。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 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第112页/共91页
性激素或性信息素 的有紫河车中的黄 体酮、鹿茸中的雌 酮、海狗肾中的雄 甾酮等。
第123页/共91页
动物胆汁中发现的胆汁酸有近百种,常见 的有胆酸、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 氧胆酸等。去氧胆酸解痉作用明显;熊去 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能溶解胆结石;
昆虫蜕皮激素有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排 除体内胆甾醇,降低血脂和抑制血糖上升 等作用;
第367页/共91页
水蒸气蒸馏装置
第378页/共91页
中草药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一 麻黄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 物质。牡丹酚等,都可应用本法提取。
有些挥发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些, 常将蒸馏液重新蒸馏,在最先蒸馏出的部 分,分出挥发油层,或在蒸馏液水层经盐 析法并用低沸点溶剂将成分提取出来。例 如玫瑰油、原白头翁素等的制备多采用此 法。
3)煎煮法
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所 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 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直火加 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 高,容易焦糊。
第301页/共91页
煎煮器
第312页/共91页
4)回流提取法:
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 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小量操作时, 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瓶内装 药材约为容量,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 2cm。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一 定的时间,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 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 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此法提取效率 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 法。
农药登记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报告编写要求(试行)
附件1:《农药登记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报告编写要求》(试行)为了提高农药登记室内试验报告质量,促进农药登记资料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特提出农药登记室内试验报告编写要求。
一、报告格式要求分封面、正文二部分。
封面上应以醒目大字标明试验名称(包括药剂名称、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和供试靶标)、试验依据(所参照的试验标准)、试验委托单位、承担单位、试验地点、技术负责人、报告完成日期。
技术负责人姓名需手签并加盖承担单位公章;报告还需盖骑缝章,正文中文使用仿宋4号字,英文(或拉丁文)使用12号字(表格除外),末页需写明试验完成日期并加盖公章,最后统一用A4纸打印。
二、报告正文内容要求1 试验目的注明试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药剂活性测定、安全性评价、配方筛选等)及供试药剂、试验方法及靶标生物等。
2 试验条件2.1 供试靶标列出靶标试材名称中文学名和拉丁名、来源及培养情况。
2.2 培养条件列出试材培养和管理的具体条件等(包括昼夜温度、湿度、光照、培养基质、土壤质地、养分含量、pH等)。
2.3 仪器设备列出试验中所用仪器和设备。
3试验设计3.1 试剂3.1.1 试验药剂注明药剂名称(中英文通用名或代号)、含量、剂型、生产(提供)企业名称。
3.1.2 对照药剂同上3.1.1。
3.1.3 其他试剂注明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助剂和乳化剂的名称及用量等。
3.2 试验处理3.2.1 剂量设置说明具体的剂量设置范围和混用的配比组数及比例。
3.2.2 试验重复注明试验重复次数和每个处理或重复的靶标数量。
3.3 处理方式3.3.1 处理时间和次数说明用药次数、每次用药日期、生物试材生育期等。
3.3.2 使用器械和用药方法说明施药器械名称和施药方法,并在标定后给出具体的施药技术参数。
4 试验方法应注明试验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参照的标准5 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5.1 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注明试验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
5.2 调查时间和次数说明基数调查时间和试验期间调查的时间和次数。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技术与方法
农药生物测定技术与农药的使用和开发同时产生,经过长期不懈 创新、完善和发展,已经成为研究生理活性物质、靶标生物以及反应 强度三者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农药的筛选以及作用
特性和应用技术评价等研究之中。纵观目前农药生物测定的研究概况, 室内农药生物测定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刨制农药生物活性筛选研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地
48
农药生物评价技术报告会
有目标昆虫及其饲料的器皿内,使药剂直接与昆虫或食料接触,然后
在培养箱或观察室内定期观察记录昆虫的生长、发育和死亡情况,比
较或确定化合物的毒力。这类试验对喷雾装置的要求较高,要求雾滴
大小基本一致,喷雾均匀,单位面积上药剂沉积量一致。常用喷雾装 置有履带式或天车式喷雾机、喷雾喷粉两用沉降塔、颇特喷雾器等。
发研究风险。
8.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利用生物测定技术以及 特定化学物质的出现效应及其强度与其剂量的相关性,定性分析追踪
生理活性物质的有无以及含量大小或者残留动态等。尤其是一些天然
产物或新的特异性化学物质,在未建立化学分析方法之前,常利用灵 敏度较高的生物测定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9.测定农药对植物的药害症状和影晌程度、对非靶标生物(高等动 物、天敌昆虫、土壤微生物等)的毒性以及影响。 综上所述,农药生物测定及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随着农药科学 及其农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农药生物测定作为新农药创制和合理科学 使用农药以及农药药理学、毒理学及环境毒理学等研究的重要手段, 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国外大型农药研究机构不断投入资金和技 术,发展、健全其农药筛选机构。改进筛选方法,模拟各种环境条件,
体和线粒体瓦解以及细胞壁、细胞膜破坏等,如铜、汞制剂),还是抑 菌作用(抑制菌体生命活动的某个过程,如许多有机农药,尤其是内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杀虫剂初步毒力测定1、 实验原理:初筛试验,又称初步综合杀虫毒力试验。
这种试验不涉及毒杀方式和毒杀能力的大小,一般采用较高的浓度,尽量发挥综合毒效(包括胃毒、触杀、薰蒸等作用)。
一般农药初筛毒力测定方法,根据试虫对象不同,多采用浸渍法、喷雾法、喷粉法、饲料混药法等。
每处理需试虫15-30头,可以不设重复,每次试验均要设空白对照,施药时要注意各处理用药等量均匀一致。
一般液剂在0.1-1%,粉剂1-10%。
2、 实验方法与步骤1、 药剂配制:将A、B药剂配成0.1%的溶液备用。
2、 试虫移取:取小菜蛾3龄幼虫集中混匀后,用毛笔刷入培养皿,每处理10头,重复一次。
3、 喷布质量检定:用9cm的白色园纸片来检查喷雾雾滴的大小和喷布是否均匀一致,如不符合要求,可调节喷头及位置,使喷布质量达到基本要求。
4、 处理方法:采用喷雾法,选用potter喷雾塔,喷布药液前,用清水及欲喷洒的药液大量喷布。
换药前需将受药盘及雾化室底部用布充分擦净,然后大量喷布试验的药液。
在接有小菜蛾的培养皿中加入一定新鲜菜叶后,用移液管吸取3ml药液进行喷布,约10秒后,待药液全部沉降,取出培养皿,做好标记,空白对照只喷洒清水。
待药剂干后,将试虫连同饲料置于恢复室内培养24小时后检查结果。
3、 实验注意事项:1、 目标试虫的选择:应选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经济价值,耐药性较强、生长健壮、自然死亡率底,虫龄虫体大小一致,最好采用人工饲养的试虫。
2、 环境条件的选择:温度在20-28℃,相对湿度在60%-80%,通气良好。
3、 处理设计:每处理需试虫15-30头,可以不设重复,每次试验均要设空白对照,施药时要注意各处理用药等量均匀一致。
4、 实验结果处理:处理24小时,48小时后,检查死活虫数,计算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并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大小。
试虫死活标准,一般以能正常活动或飞翔的或能正常行动的作为活虫,其余中毒的均为死虫。
5、 思考题:1、 将筛选药剂的毒力试验结果记入杀虫剂初步毒力试验记载表,并写成报告。
2、 杀虫剂初步毒力测定在杀虫剂的筛选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实验二 杀菌剂抑菌圈测定法二.实验原理:抑菌圈法又叫水平扩散法,此法最早曾广泛应用于抗菌素的效价测定,随后也被用于农业杀菌剂的毒力测定。
其基本原理是在已接种供试菌的琼脂培养基上施以少量抗菌性物质或杀菌剂,使其接触培养基或病原菌,经过适当时间的培养后,接触部分的周围由于抗菌物质或杀菌剂的渗透扩散作用,杀死病菌的营养体(菌丝体)、繁殖体(孢子)或抑制其在培养基上生长,而产生抑菌圈。
实验证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药剂浓度与抑菌圈直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即杀菌剂在一定范围内抑制菌圈直径或其平方与浓度的对数成直线函数关系,以抑菌圈直径或直径平方为纵轴,药剂浓度的对数为横轴,可绘成直线。
如果被测的几种药剂所绘成的直线相互平行,则可根据一定浓度下抑菌圈大小进行不同药剂毒力大小的比较。
抑菌圈法已被国际上通用的抗菌素效价测定方法。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药液配制:使用无菌水,将四环素分别配制成0.05、0.10、0.20、0.40、0.80μg/ml,定容至10ml。
以无菌水为对照。
2、 芽孢悬浮液的制备:3、 制备载菌培养基平面:将熔化的培养基(已灭菌)冷却到45-50℃时,在无菌条件下,加入适量菌液(按0.5%加入)。
混匀后,立即注入平板,每个平板注入培养基10.0 mL,凝固后备用。
4、 药剂处理:在载菌培养基平面上放置牛津杯,(或将配好的药剂倒入灭菌的小培养皿内,用消毒镊子将已灭菌的滤纸片放入药液中浸泡1分钟后取出,放在消毒滤纸上,使滤纸片上多余的药剂被吸去,在无菌条件下,放入载菌培养基平面上)。
共需要4只载菌培养皿,2只为一组,分成二组。
在每只培养皿放6个牛津杯(或滤纸片),放置位置如下图所示,图中O代表牛津杯(或滤纸片),1,2,3,4,5分别代表配制的0.05、0.10、0.20、0.40、0.80μg/ml 5种药剂浓度,每个牛津杯内加入药液0.2ml,并作好标记。
5、 培养:处理的培养皿,先放置在2-4℃的冰箱内4-6小时,待药剂在培养基中充分扩散后,再放入28℃培养。
五.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要注意无菌操作,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在无菌操作台上完成。
2、药液和培养基混合时注意培养基的温度(45-50℃,温度过高会烫死病菌,过低培养基会凝固),并保证混合均匀。
3、检查结果时十字交叉量抑菌圈直径,取其平均值。
(以毫米为单位)六.实验结果处理:处理的培养皿,先放置在2-4℃的冰箱内4-6小时,待药剂在培养基中充分扩散后,再放入28℃培养,30-40小时后检查结果,用尺十字交叉测量抑菌圈直径(以毫米为单位),取平均值。
将每个培养皿中的0.20μg /ml的抑菌圈直径(共8个)求出总平均值;求出每组(2个)培养皿中0.20μg /ml直径(共4个)的平均值。
总平均值与各组平均值的差数即为该组培养皿的校正值。
用校正值来校正本组其他浓度的抑菌圈直径(比总平均值小的加上校正值,比总平均值大的则减去校正值)。
以药剂浓度对数为横轴,以抑菌圈直径为纵轴绘制曲线,如果各曲线平行,根据药量反应曲线上的中等浓度比较不同的的药剂的抑菌圈大小,以此来判定药剂毒力大小。
七.思考题:1、将实验结果记载于抑菌圈测定结果记载表上,整理的结果在方格纸上或对数纸上绘成药量反应曲线。
以药剂浓度对数为横轴,以抑菌圈直径为纵轴绘成曲线。
如果各曲线平行,根据药量反应曲线上的中等浓度比较不同的药剂的抑菌圈大小,以此来判断药剂毒力。
并完成实验报告。
2、水平扩散法包括哪些试验方法,各有何特点。
3、影响试验结果有哪些关键因子,应从哪些地方注意操作才能避免。
实验三 高粱根茎法测定除草剂的毒力二.实验原理:大多数除草剂在其亚致死剂量(或浓度)下,常对测试材料的幼根和幼茎的生长影响很大,这种影响程度的大小与除草剂的剂量正相关。
高粱根茎法适用于大多数非光合作用抑制剂的测定。
它具有操作简单,测定周期短的优点。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药液的配制:将除草通乳油配制成浓度为0,0.5,2.0,8.0,16.0ppm的溶液各100mL,贴好标签。
(注明药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2. 装砂:把经过高温消毒的石英砂或黄砂装满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用砂盖将砂刮平。
3. 滴施药液:按浓度由低至高的顺序,分别取20mL的待测药液缓缓滴加与全皿砂中。
为保证药液均匀,药液不可滴得太快,滴至药液刚刚将全皿砂湿透为止。
重复3次。
写好标签。
4. 播种培养:首先用细玻璃棒在砂皿下半部均匀地扎10个小孔,孔径的大小应与高粱种子大小相近。
选取10粒根长为0.1-0.2cm的萌发种子,均匀地排列与小孔中,注意胚根、胚芽向上应一致,盖好皿盖,用红笔在盖上点出胚芽尖的位置(橡皮筋固定后),再将各处理培养皿按浓度次序排列与瓷盘中(直立稍斜,与垂直面成15°角),置于26-28℃,在黑暗培养箱中培养36-42小时。
五.实验注意事项:1、植物种子的选择,应选取饱满,大小一致,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
2、掌握植物种子的浸种、催芽方法,选取刚萌发的种子来进行实验。
3、注意本法适用的除草剂、植物种子的范围。
六.实验结果处理:将高粱种子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出培养皿,仔细量取高粱的幼根、幼芽的长度,并作好记录。
将各处理结果取平均值分别计算抑制生长率,根据测定结果,以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为x,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为y,求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求抑制中浓度(IC50)值,且进行可靠性检验。
实验四 杀菌剂温室盆栽实验——棉籽药剂拌种实验二.实验原理:药剂拌种的作用是杀死或抑制附着在种子表面或潜育在种子内部的病菌,保护幼苗不被病菌侵染而发病。
药剂拌种可用于多种作物,如禾谷类小麦、高粱、玉米等可用药剂拌种防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黑穗病和黑粉病菌;用于棉花种子上,可防治棉花炭疽、立枯病菌等。
室内药剂拌种试验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人工保存菌种处理种子,将带菌种子用药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种子放在有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或放在细菌难以生长的培养基中,并放在病菌适宜的温度下保持7-10天,观察种子周围有无此病菌生长,是何状态,判断药剂效果。
2)、利用天然带菌种子,以各种不同药剂处理后,播种在盆钵土壤内,一定时间后观察种子发芽率、发病率、苗高及有无病斑。
本实验采用的供试种子是棉花种子,供试菌种为棉花炭疽病菌,用第一种方法进行人工接种,制成带菌种子。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选种:选取粒大、饱满、色泽一致、健壮无病虫的棉花种子,每个处理称取20克,共称8份。
2、温汤浸种:将挑选的棉花种子(留1份作对照)放在温水(45℃左右)浸泡一下湿润绒毛,然后捞出棉籽放入50-55℃温水中烫30分钟,并不断上下翻动棉籽,使受热均匀。
30分钟后捞出棉籽,凉至七成干。
3、菌液拌种:取在棉杆上培养15天(或在试管斜面上培养7天)的棉花炭疽病菌,用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浮液,用纱布过滤,在显微镜下检查孢子数目,低倍镜下每个视野30-100个左右,共制备150ml菌液。
将晾至七成干的棉花种子(留1份不拌菌液作对照)放入装有一定量菌液的烧杯中,用玻棒搅拌,使棉籽表面均匀的附着棉花炭疽病菌的孢子,取出晾至七成干,分别进行药剂处理。
4、药剂处理:分别称取多菌灵等药剂,药量分别为种子重量的0.2%、0.4%、0.6%、0.8%、1.0%,按种子重量分别计算所需药量。
用分析天平称取所需药剂,放入拌种容器内,再加入晾至7成干的带菌棉籽(留1份不拌药剂作对照),用玻棒搅拌使药剂均匀附着在棉籽上。
5、种子的培育:(1)室内培养基培养带菌种子:将融化的马铃薯培养基均匀地倒入灭菌的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15ml),凝固后放入药剂处理的种子,每皿放10粒,每处理设三个重复。
对照共三个:1)、未经任何处理的棉籽;2)、温汤浸种未拌菌液的种子;3)、温汤浸种拌菌液但未拌药剂的种子。
每个处理完成后,应作好标记,放入25-28℃下培养7天以后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和发病率。
(2)温室带菌种子培育的方法:将经过高压灭菌的土壤装入花盆内(每盆装土为花盆的2/3),用自来水浇湿土壤,等水渗透后,用镊子夹取处理的棉籽播种于花盆内,每盆播种20粒,先播对照,再播种药剂处理的种子,然后在种子上盖一层干的灭菌土壤。
每个处理作好标记,放在25℃下培育,经过2周左右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和发病率。
五.实验注意事项:1、植物种子的选择,应选取饱满,大小一致,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
2、药剂拌种一定要均匀。
3、种子培育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杂菌污染。
六.实验结果处理:(1)室内培养基培养带菌种子:处理后的棉籽培养7天以后,检查种子的发芽率和发病率。
决定种子是否带菌,看种子周围的培养基上有无病菌生长,此病菌是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