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课文导学案

《小石潭记》课文导学案

《小石潭记》课文导学案《小石潭记》课文导学案《小石潭记》中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下面是《小石潭记》课文导学案,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导入:师:现在正是秋天。

有句古诗大家都学过:“自古逢秋悲寂寥”。

的确,秋天,西风渐起,万木萧萧。

很容易给人伤悲的感觉,正是古人所谓“悲秋”,这表现了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

但,反过来,在很多时候,人的心情也会影响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打个比方,大家看到鸟语花香有什么感觉呢?生:春天,快乐,春游。

师:大家说是快乐。

可是杜甫却有名句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开他要落泪,鸟鸣他要心惊,大家说为什么呢?能从句子当中找到答案吗?生:因为”感时”和”恨别”师:是啊,这就是心情对人感官的影响。

正所谓境由心生,情随思变(板书境由心生,情随思变),即使面对美好的景色,心境失落,笔下的文字也就凄冷了。

师:我们最近读了不少东西,比如说余秋雨的散文中关注了很多中国古代的失意文人,他们经历了很多坎坷并将之以及自己的感受付诸笔下。

我们还刚刚学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还记得他是怎么描绘自己的遭遇吗?生: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师: 巴山楚水凄凉地!问问你们,你们知道么是凄凉吗?生:知道,反正就是伤心。

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你们有为伤心而落泪吗?生:有的。

师:你们那还是小委屈啊。

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

他还有个好朋友叫做柳宗元。

刘、柳二人本是好朋友,命运也相似。

师:请大家共同阅读柳宗元生平。

师:柳宗元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 年,后又被贬柳州。

抱负未酬和被贬谪的遭遇使他的心中无比凄苦,难以自抑。

付诸笔下。

也是一片凄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希望同学们在掌握文言词语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并且进而体会作者在描写一片美丽景色时的心境。

(板书: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二、诵读课文,落实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师:课前已经布置了大家的预习, 再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文。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系列(部编版)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系列(部编版)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游记的内容和特点。

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的情怀。

【重点难点】1.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游记的内容和特点。

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的情怀。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查阅工具书,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任务。

(一)了解作者柳宗元(773—819),字,河东人,世称“”,唐代文学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柳”。

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故亦称“”。

(二)了解背景在被贬永州期间,政治失意的柳宗元心情落寞,常常不避幽远、探山访水,以排解心中淤积的苦闷,并作文以记之,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原题是《》。

(三)自由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连。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ɡ)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pī fú)。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 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jì 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ɡ)/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10、《小石潭记》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10、《小石潭记》导学案

10、《小石潭记》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25—34分钟)小组分工提示:在本环节自学过程中,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协调员组织学习开始学习、监督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督导本组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计时员根据自学任务督导本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

1、明确目标(1分钟)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积累常识(2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小石潭记》基础梳理”进行学习。

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游记散文的宗师”。

(2)写作背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唐祚难振兴,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永州八记》就写于此时。

3、自学教材(5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小石潭记》配乐朗诵”,边听边在课本上标注拼音、划分节奏,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学指导: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篁.竹()清冽.()为坻.()参.差()为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 ) 幽邃.()(2)朗读课文时,读准下面句子的节奏。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积累文言基础(20——23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小石潭记》文意疏通”进行学习,梳理课文重点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小石潭记》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知识链接:1、作者及写作背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公元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从此他在偏僻的永州一呆便是十年,后来又被贬去更荒凉的柳州。

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最终病死柳州。

柳宗元作品很多,以散文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被贬后,由于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以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写下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

他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这些游记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典范,是柳宗元散文创作中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

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小石潭记》。

2、关于文体《小石潭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

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自读课文多遍,找出不会读的字词或不理解的词句,做好标记。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嵁()参差()佁()然俶()尔翕()忽差()互斗()折蛇行悄怆()幽邃()隶()而从者【答案】huáng;liè;chí;kān;cēn cī;yĭ;chù;xī;cī;dǒu;qiăo chuàng suì,lì3、试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只停一处)(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3)皆若空游无所依 (4)似与游者相乐【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潭中鱼/可百许头(3)皆若空游/无所依(4)似/与游者相乐4、朗读课文下面的注释,解释下列加粗字词。

最新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音与义,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3、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提高鉴赏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的音与义,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难点: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鉴赏课文。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组内自读,1号纠错。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自己完成拼音,本组词霸批改、纠错)隔篁.()竹水尤清冽.()为坻.()为kān()参差.()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俶.尔远逝()犬牙差.互()寂寥.()龚.古()悄怆..幽邃.()()()2、作家、作品:(识记横线上的内容,组长负责盯背)柳宗元,代文学家。

字,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又因为晚年在柳州任职,所以也称为“”。

他与韩愈倡导,与韩愈并称“”,和宋代六位文学家同被列入“”。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到永州后的作品,是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国山水游记中的经典之作,受到人们的千古传诵。

(《永州八记》是作者在永州写的八篇山水游记的合称。

)3、关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写景、记事、抒情、议论、描写。

往往通过所写内容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第一课时一、朗读课文1、1----4号,2----3号互相对照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并反复读这个字或词的读音。

二、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注释笔译课文,疑难词句在小组或班上共同解决。

(全组共6分)第二课时一、1--4号,2--3号互相在小组内口头快速串译全文。

二、积累下列文言词语和句子。

(先各成员自主完成。

之后1号主持本组各成员在组内展示结果并互查、纠错、改正。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0 小石潭记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入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永州的小石潭看看,被贬后的诗人为摆脱抑郁悲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有一天他来到了小石潭,写下了《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借助文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进而熟读成诵。

2.把握作品作为典型游记的特点。

3.体会文中作者表现出的心情变化及含蓄流露的心境。

品格素养感受自然之美,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预习资料速查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与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有《柳河东集》传世。

(巧记: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第一王。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

这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的简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在游历程序上与前三篇相接,而在写景状物上更加精妙,在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时也更加曲折含蓄。

文言知识积累坻()嵁()俶()尔犬牙差()互斗折()蛇行悄()怆蒙络摇缀()篁()竹清冽()翕()忽幽邃()寂寥()奉壹()答案:chù kān chí cī zhé qiǎo zhuì huáng liè xī suìYī liáo一词多义1.为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答案:动词,作为动词,成为2.而潭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隶而从者()答案:连词,表方式或状态连词,表顺承连词,表方式或状态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答案:副词,大约助动词,可以4.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答案:介词,拿,用连词,而介词,因为5.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答案:形容词,清澈形容词,凄清6.环如鸣珮环()四面竹树环合()答案:名词,玉饰动词,环绕7.道伐竹取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案:名词,道路动词,说8.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答案:介词,由、自动词,跟随古今异义1. 影布石上()2. 不可久居()3. 乃记之而去[] 4. 余弟宗玄()5. 崔氏二小生()答案:古义:映照。

《小石潭记》导学案(学生用)

《小石潭记》导学案(学生用)

《小石潭记》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文体。

2、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正确朗读课文,流利地翻译全文。

【资料链接】一、题解和作者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2、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并称“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参与革新,遭反对而惨败,后被贬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10年间写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和诗歌,最著名的是《捕蛇者说》、《》。

写作背景: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

永州当时是一个荒僻未完全开化的地区。

但永州山脉起伏,丘壑幽深,河川纵横,风景雄奇美丽。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

作为贬官,柳宗元在永州有职无权,无所事事,于是有时间出游。

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

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在永州期间,柳宗元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

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描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

自学指导(一)听范读1、画出生字词;2、注意句子的节奏。

朗读指导:注意语调的把握1、课文第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2、第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该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最新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精品导学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精品导学案

教学时间:三课时总课时()教与Array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重点与难点:【重点】1、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难点】1、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与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讨论质疑法、练习提升法。

第一课时教与学过程:一、体裁介绍:“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岳阳楼记》。

二、预习反馈(一)齐读课文:(二)个别口述课文内容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认知常考字词注释表知识,将原文句译成现代汉语。

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具体情节线索是怎样的?2、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3、作者在游览时的心情如何?最后的心情又是产生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目的是什么?三、展示、评议四、课后强化读文、记词类知识第二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前测入课1、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怎么写的?体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指出下面的修辞手法,再译句。

(1)闻水声,如鸣佩环。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二、读文答问1、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发现小石潭的经过?2、潭上有什么景物?3、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什么辞格?4、写出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5、写出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6、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7、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8、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9、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10、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1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13、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1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小石潭记》导学案(精品教案)

小石潭记》导学案(精品教案)

小石潭记》导学案(精品教案)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___的代表作之一。

本课时安排为2个课时,建议根据学情进行分配。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研究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研究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过程与方法包括抓住关键词语,理清课文顺序。

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与作者同游,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

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孤独悲凉的心境。

本课还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价值观好河山的热爱。

___是唐代文学家,与___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___”,同被列入“___”。

他的作品丰富,尤以山水游记最富艺术独创性,著有《柳河东集》。

小石潭记》是一篇记叙文,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

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读准字音,理解一些生僻字的意思,比如篁竹清冽、卷石底坻、屿、嵁、蒙络摇缀、可百许头、重点下澈、实词佁然、___、翕忽、差互、悄怆、幽邃等。

同时,要理解一些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比如“不可久居”在古代意为“停留”,今义为“住,居住”。

最后,通过阅读《小石潭记》,学生可以感受到凄清的意境,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的孤独悲凉。

这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作者使用了名词做状语的方式,写道“日光下澈”,形象地表现了潭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2.第三段中,“凄神寒骨”是怎样的表达方式?这是一个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通过“凄”和“寒”两个形容词的作用,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3.第四段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名词做状语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从小丘西行”是一个名词做状语的结构,表示方向,即向西行走。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小石潭记》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助学】1、关于“记”:“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观点。

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

2、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小石潭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游记散文的宗师”。

【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部分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自学】1.用自已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结合书下的注释,试着去翻译课文,然后用笔圈出难解的字、词、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 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wàn ),蒙络摇缀( zhuì),参差(cēn 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提高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升交流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小石潭记》的整体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鉴赏课文中的自然景色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石潭记》为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熟读并背诵《小石潭记》,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2.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通过写景抒发感情的手法。
3.领悟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表现出的情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遭遇的感慨。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但反思后发现,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点仍然难以消化。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
此外,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氛围良好。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或是缺乏自信。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关注这部分学生,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挑战与魅力。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对古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这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以生活中的实际经历为切入点,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而,在讲授过程中,我意识到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讲解还需更具体、生动,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今后,我打算尝试更多有趣的讲解方式,如故事化、情境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下语文10.《小石潭记》导学案【精编】(有无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10.《小石潭记》导学案【精编】(有无答案)

10《小石潭记》导学案标一、学习目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按照游览的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接二、知识链《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的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情、记是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可议论、可描写。

三.自主学习五.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整体感知文章⑴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游览顺序⑵根据课文段落,分析各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二段:写潭水和游鱼。

三段:写潭溪与岸势。

四段:写作者的感受。

五段:记同游者。

六.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你能找出一处吗?七.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上课时交流。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的现代文翻译。

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

格艺术风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4.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

一、交流展示自主学习内容。

二、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把握。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注意语调握。

教师可提示学生语调的把课文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读欢快些。

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得伤感些,低沉些。

第二课时标一、学习目1.按照游览的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2.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

二、朗读课文,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乐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0.《小石潭记》》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0.《小石潭记》》导学案

《小石潭记》导教案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感情。

2.依据旅行的次序,剖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形交融的写法。

二、知识链接《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的山川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独到的地位。

此中最有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此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的山川游记把自己的出身遭受、思想感情交融于自然风景的描述中,投入作者自己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域的美好风光,寄寓自己的不幸遭受,倾注愤恨抑郁的心情。

记是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怀、可谈论、可描绘。

三.自主学习五.朗诵课文,标志段落序号,整体感知文章⑴文章依据什么次序写的?按旅行次序⑵依据课文段落,剖析各段挨次写了哪些光景?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光景。

二段:写潭水和游鱼。

三段:写潭溪与岸势。

四段:写作者的感觉。

五段:记同游者。

六.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光景描绘生动形象,你能找出一处吗?七.把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下来,上课时沟通。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的现代文翻译。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加强语感,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叹自然的激情,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的审美情味。

4.品尝作品写景的妙处。

一、沟通展现自主学习内容二、疏导词句,落实字词,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三、朗诵并背诵课文,注意语调的掌握。

教师可提示学生语调的掌握。

课文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亮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高兴些。

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四周幽静冷寂的氛围,应读得伤感些,低落些。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依据旅行的次序,剖析课文内容。

2.掌握情随景生,情形交融的写法。

3.理解作者凄凉凄凉的情怀。

二、朗诵课文,独立达成自主学习内容1.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word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word学案

10.《小石潭记》导学案编写者:徐春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

2、疏通文意,落实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相关链接】了解作者和背景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遍游永州山水,永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有情。

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自主学习】1、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2、给下列汉字注音。

篁.竹()清冽.()摇缀.()为屿.()参差..()寂寥.()..()俶.尔()披拂幽邃.()恕.己()3、积累一组美词。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如鸣珮环:水尤清冽: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译读全文。

(1)、参考课本注释和下面的补充注释,译读全文。

批注疑难词句。

补充注释: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名词作状语)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名词作状语)其岸势犬牙差互(象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凄神寒骨(使……凄,使……寒)(2)、疑难词句:(3)、翻译下列句子。

①、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学习指南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材料链接:作者简介:柳宗元青年时代就立下雄心壮志,25岁时已是“文章称首”的长安才子,成为文坛领袖、政坛新锐。

后又成为革新派的中坚分子,以热情昂扬、凌励风发的气概,准备施展自己政治抱负。

但不久改革失败,年仅33岁的他被贬到荒芜人烟的永州,并且达10年之久。

饱受政治创伤和疾病磨难的他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苦闷之际,他寄情永州的山水。

永州清新的山水给了柳宗元很大的慰籍和寄托,他很快从悲观与失意中振作起来,踏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并和田翁农夫相交,远离了政坛上的明争暗斗,回归到田园诗意般的生活,他认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样的为世人所遗弃和漠视,写出了千古传诵推崇永州山水的散文作品——《永州八记》。

二、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隔篁.竹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佁.然不动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日光下澈.犬牙差.互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明灭可见.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3.古今异义水尤清洌百许头4.一词多义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可:①不可知其源②潭中鱼可百许头差:①参差披拂②其岸势犬牙差互5.词性活用西行心乐之下见小潭空游下彻影布石上相乐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犬牙差互6.翻译下面句子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课堂探究:7.作为一篇游记散文,结合课文,想想柳宗元是从哪些角度来写“小石潭”的?分别有怎样的特点?8.他的情感是怎么发展变化的?9.小石潭与柳宗元有哪些相似之处?10.课文的哪些内容,直接或间体现了小石潭的“小”这一特征,请根据例句,进行分析。

例如:“伐竹取道”——说明石潭“小”得几乎被人忘记,以致于多年来都无人来观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音与义,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3、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提高鉴赏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的音与义,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难点: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鉴赏课文。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组内自读,1号纠错。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自己完成拼音,本组词霸批改、纠错)
隔篁.()竹水尤清冽.()为坻.()为kān()参差.()
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俶.尔远逝()犬牙差.互()寂寥.()龚.古()
悄怆
..幽邃.()()()
2、作家、作品:(识记横线上的内容,组长负责盯背)
柳宗元,代文学家。

字,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又因为晚年在柳州任职,所以也称为“”。

他与韩愈倡导,与韩愈并称“”,和宋代六位文学家同被列入“”。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到永州后的作品,是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国山水游记中的经典之作,受到人们的千古传诵。

(《永州八记》是作者在永州写的八篇山水游记的合称。


3、关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写景、记事、抒情、议论、描写。

往往通过所写内容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1、1----4号,2----3号互相对照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并反复读这个字或词的读音。

二、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注释笔译课文,疑难词句在小组或班上共同解决。

(全组共6分)
第二课时
一、1--4号,2--3号互相在小组内口头快速串译全文。

二、积累下列文言词语和句子。

(先各成员自主完成。

之后1号主持本组各成员在组内展示结果并互查、纠错、改正。

组内评选出最具学习潜力的成员,再加1分)
1、解释下列词语。

(1)隔篁竹
..
..:(4)水尤.清冽(5)佁然..:(2)为坻.:(3)往来翕忽
不动(6)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许:(7)斗.折蛇.行斗:蛇:
(8)其岸势犬牙
..幽邃(11)以其境..差互(9)不可久居.(10)悄怆
过清.(12)隶.而从者(13)伐竹取.道(14)崔氏二小生
..
我觉得还需要补充积累的词语是:
2、重点句子翻译。

(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课后巩固
自己整理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子。

试着背诵课文。

(3、4号背前两段,1、2号全背)
第三课时
一、展示文言字词、句子的积累。

二、分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自由交流。

1、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所写到的景物的特点。

竹,石,鱼,水。

2、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小石潭的真,你看,
3、全文处处写景,但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两个词。

4、“乐”在文中出现几次,请找出来。

5、作者“乐”的原因何在?请抓住有关的语句仔细的揣摩,然后作出分析。

6、美景本是乐心事,为何作者感情却由“乐”变“悄怆”?请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作以分析。

7、文中笔笔是写景,我们却是处处能见情。

请你说说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1、2号)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3、4号)
三、小组交流其它疑难之处。

四、品味揣摩,深入探究
1、结合文章与写作背景,在小组中通过分工、自学、交流、表述,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

(选2—3个问题展示)
①《小石潭记》中的“水”和“鱼”。

②《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

③《小石潭记》中的“对比”与“烘托”。

④《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

⑤《小石潭记》中的“点”与“面”。

⑥《小石潭记》中的短句与长句。

⑦《小石潭记》中的“乐”与“凄”。

⑧或者是我们新发现的《小石潭记》中的
➢课后巩固
口头翻译全文。

3、4号背会全文。

1、2号全文默写一遍。

课后反思
学习收获:
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怎样再次提升自己:
对自己的评价:展示方面:知识识记方面:小组合作方面:
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面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阅读潜力的学习小组(员)。

小组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如下问题,形成组内解读成果,再抽组进行班级展示和抽组开展评价,教师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有权质疑教师。

分小组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自由读、领读、齐读、组合读、情境读、角色读),在班级开展自由展示,评选出最具有影响力的朗读小组和个人。

教师在展示前或展示中应该随时对朗读的节奏、停顿、缓急、气息、轻重、情感作出具体矫正指导,并尽可能做好示范性朗读。

1、讨论下列问题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快起来。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一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底石头,成为不同底形状。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底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找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水底,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中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请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熟读课文
2.赏读课文。

(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

“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

“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

“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chu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文中的“动”与“静”
点拨:①游鱼的“怡然不动”及“chu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

②小溪。

就小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

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chu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

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文中的“景”与“情”
点拨: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

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

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

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

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6)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点拨: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7)文中的写景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