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 - 原子核物理评论
辐射生物学的研究及其应用
辐射生物学的研究及其应用辐射生物学是研究放射性物质对于生物体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包括辐射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目前随着核电站、医疗设备和放射性废物的增加,辐射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越来越重要。
一、辐射生物学的基础研究辐射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是研究放射性物质对生物体的直接影响,包括生物辐射效应、辐射诱变和辐射致癌等方面。
生物辐射效应指的是放射性物质对生物体产生直接的生化、生理和遗传效应。
辐射诱变是指放射性物质对生物体的基因产生直接损伤,导致染色体发生改变。
辐射致癌则是指长期接触无限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导致细胞的DNA发生永久性改变,从而使细胞变异,进而形成癌瘤。
二、辐射生物学的应用研究辐射生物学的应用研究主要是考察辐射对生物体的实际效应,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安全剂量和防范措施等方案。
目前辐射生物学的应用研究涉及到许多领域,如医学、卫生、农业、食品等等。
医学方面,辐射生物学的应用是在放疗、影像、生物物理等诊断治疗领域。
放射性物质可以破坏肿瘤组织,减小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影像方面,核医学采用了放射性标记的药物和医学设备停留时间,可以观察到生物体的内部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的生化过程及器官的血流等情况。
卫生方面,辐射生物学应用在人群的辐射防御方面。
大量使用放射性物质引起人群污染,需要制定防护方案,保证辐射来源的安全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农业方面,辐射生物学应用在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
辐射技术可以用于灭菌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这些应用减少了微生物的污染和减少了食品浪费。
三、辐射生物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和环境的发展,未来辐射生物学的市场需求和研究将越来越广泛。
辐射生物学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方面是基础研究加强,探索的范围更广,包括研究微观世界和量子生物学等,以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是应用研究的深入,优化和改进生物检测和治疗的设备和技术,并用于环境治理,提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质量。
原子核物理[教材]
原子核物理徐象如我们知道,原子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规律,获得射线束并将其用于探测、分析的技术,以及研究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
简称核物理。
下面着重谈一下对它的介绍。
人类首次观测到核变化是在1896年,A.-H.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人类首次观测到核变化,通常将它作为核物理学的开端。
此后的40多年,主要从事放射性衰变规律和射线性质的研究,并用射线对原子核作初步探讨;还创建了一系列探测方法和测量仪器,一些基本设备如各种计数器、电离室等沿用至今。
探测、记录射线并测定其性质,一直是核物理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的一个中心环节。
放射性衰变的研究证明了一种元素可以通过α衰变或β衰变而变成另一种元素,推翻了元素不可改变的观点;还确立了衰变规律的统计性。
统计性是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一个根本性质,同经典力学和电磁学所研究的宏观世界物质运动有原则上的区别。
衰变中发射的能量很大的射线,特别是α射线,为探索原子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武器。
1911年,E.卢瑟福等用α射线轰击各种原子,从射线偏折的分析确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并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为原子物理学奠定基础;还首次提出原子核这个词,不久便初步弄清了原子的壳层结构和其电子的运动规律,建立和发展了阐明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
1919年,卢瑟福等人发现用α射线轰击氮核时释放出质子,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
此后用射线引起核反应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原子核的主要手段。
初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1932年中子的发现和1934年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制备。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中子的发现不仅为核结构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还因为它不带电荷,不受核电荷的排斥,容易进入原子核而引起中子核反应,成为研究原子核的重要手段。
30年代中,人们还从对宇宙线的观测发现正电子和“介子”(后称μ子),这些发现是粒子物理学的先河。
20年代后期,开始探讨加速带电粒子的原理。
30年代初,静电、直线和回旋等类型的粒子加速器已具雏形,在高压倍加器上实现初步核反应。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22.分析测试学报
23. 分析科学学报
P1天文学
l.天文学报
2.天体物理学报
3.天文学进展
4.云南天文台台刊
5.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6.空间科学学报
P2 测绘学
l.测绘学报
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3.测绘通报
4.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
5.地图
6.测绘科技通讯
P3 地球物理学
1.地球物理学报
2.地震学报
21.现代雷达
22.红外技术
23.光通信技术
24.光子学报
25.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6.微波学报
27.广播与电视技术
28.应用激光
29.发光学报
30.光电子、激光
31.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32.电子元件与材料
33.压电与声光
34.电子技术应用
35.光通信研究
36.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37. 量子电子学报
38. 光电工程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4.生物物理学报
5.动物学杂志
6.微生物学报
7.古生物学报
8.动物分类学报
9.生物工程学报
10.微生物学通报
11.动物学研究
12.细胞生物学杂志
13.古脊椎动物学报
14.遗传学报
15.生理学报
16.动物学报
17.生态学报
18.植物学报
19.昆虫学报
14.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15.无机材料学报
16.物理学进展
17.人工晶体学报
18.低温与超导
19.声学学报
20.高压物理学报
21.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核能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核能研究的基础,原子核物理学一直在持续发展和进步,涉及到了切实的现实问题和对未来的畅想。
那么,目前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是什么样的呢?一、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现状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扩大,有许多重要的进展和发现,如核裂变、核聚变和中子反应等。
在核裂变方面,人们发现了一些较为稳定的核素,例如铀-235和钚-239,这些核素具有很高的裂变概率,可以用来作为核燃料。
而在核聚变方面,人们一直在寻找实现可持续能源的有效途径,从而大力开展核聚变研究。
此外,还出现了新的核反应模型,如集体模型、谷仓模型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这些模型为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核能研究的现状核能研究是指发展和应用核能技术来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的一种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核能技术在能源领域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全球有超过30个国家开展了核能研究,其中一些国家已经掌握了核电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技术。
核能技术在发电、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可以说,核能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显著。
未来,人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更加深入的发展:1. 提升核反应器的安全性和效率在核燃料和核反应器的设计中,提高核反应器的安全性和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研究可以应用于此,帮助人们掌握更多的核反应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去完善核反应器的设计。
2. 探索新的核能源发展方向目前,核聚变技术是比较受关注的一种核能源发展方向。
但在实现核聚变技术之前,我们还需要开展很多基础性研究工作,例如寻找更好的聚变燃料、研究聚变反应等。
此外,还需要在提高核聚变反应效率和掌握核聚变技术的可控性方面进行大量研究。
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
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是指在太空环境中,由于辐射的存在,对生物体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太空辐射主要包括宇宙射线和太阳粒子事件辐射,对宇航员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从辐射对DNA 的影响、生物体的损伤和防护措施等方面探讨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
辐射对DNA的影响是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的重要部分。
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但当DNA受到辐射损伤时,会导致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甚至细胞死亡。
辐射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与DNA 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如电离作用、激发作用和自由基反应等,从而引发DNA链断裂、碱基损伤和碱基对连接断裂等损伤。
这些损伤会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物体的遗传稳定性。
空间辐射对生物体的损伤是不可忽视的。
宇航员在太空中长期暴露在高强度辐射环境中,辐射会直接损伤细胞和组织,导致细胞凋亡和组织损伤。
辐射对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重要生理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
例如,辐射可以破坏造血干细胞,导致造血功能减退;辐射还可以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辐射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损害;辐射对生殖细胞的损伤可能导致生育能力降低。
针对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是屏蔽防护。
通过在航天器壁上增加屏蔽材料,可以减少宇航员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的时间和剂量,降低辐射对生物体的损伤。
其次是防护服。
防护服可以阻挡辐射粒子的入侵,减少辐射对皮肤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伤害。
再次是防护剂。
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些特殊的化合物,可以在宇航员暴露在辐射环境中时,起到减轻辐射对生物体损伤的作用。
此外,定期对宇航员进行健康监测和辐射累积剂量的评估也是防护措施的重要一环。
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是指在太空环境中,由于辐射的存在,对生物体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辐射对DNA的影响、生物体的损伤和防护措施是该效应的重要内容。
了解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对于保护宇航员的健康和提高太空探索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辐射生物学是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它涉及到辐射对遗传物质的损伤、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以及辐射生物学的应用等内容。
随着核能利用的发展和核辐射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辐射生物学在核安全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热点。
本文将从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和其应用两方面进行论述。
辐射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辐射生物学效应、辐射遗传学、辐射生物学机制和辐射生物学修复等。
首先,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了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学影响,包括急性放射病发生机制、慢性辐射效应等。
对急性放射病的研究使得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辐射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发生的机制,为辐射防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辐射遗传学研究辐射对遗传物质的损伤和突变效应,为辐射爆炸、核事故等事件的辐射影响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辐射生物学还研究了辐射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机制,包括DNA双链断裂、细胞凋亡、放射照射导致的肿瘤发生等。
最后,辐射生物学修复则研究了辐射损伤的修复机制,包括辐射损伤的修复途径,辐射损伤修复方法等。
辐射生物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核能安全和医学领域。
在核能安全方面,研究辐射生物学能够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评估核事件的辐射影响,为核电站设计、核事故应急响应和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辐射生物学研究还有助于开发新型的辐射防护材料和技术,提高核设施和核工作人员的安全水平。
在医学领域,辐射生物学研究对放射治疗的优化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辐射对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差异效应,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进一步推动个性化放射治疗的发展。
此外,辐射生物学还为核医学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如用于肿瘤的放射性示踪剂和放射性标记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辐射生物学在核能安全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在核能安全方面,人们对于辐射生物学机制的了解还很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长期影响和慢性辐射效应。
原子核物理评论影响因子
原子核物理评论影响因子引言:原子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核反应和核变换等现象的一门学科。
而原子核物理评论则是对原子核物理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重要刊物之一。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它反映了该期刊在特定时间段内被引用的频次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原子核物理评论的影响因子,并分析其在该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原子核物理评论的概述原子核物理评论(Nuclear Physics Review)是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成立于1984年。
它旨在报道原子核物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评论和前沿进展,以促进原子核物理学科的发展和交流。
该期刊每年出版4期,每一期都包含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和综述。
二、影响因子的定义与计算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是由爱思唯尔科技(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推出的一种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
它的计算方式是某一年度内,该期刊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章总数。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重要性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科研机构和学术界。
三、原子核物理评论的影响因子分析原子核物理评论作为原子核物理领域的重要期刊,其影响因子反映了该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高影响因子代表着该期刊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和重视,反映了期刊在该领域的地位和质量。
影响因子的数值越高,意味着该期刊的论文被引用的频次和质量越高。
这不仅反映了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对作者的学术声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也更容易吸引到高水平的作者和研究团队投稿,进一步提升了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四、影响因子的应用与局限性影响因子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学术成果的重要参考。
高影响因子的期刊通常会被广大学者首先选择,以提高自己的论文被引用的机会。
然而,影响因子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影响因子只是衡量期刊整体影响力的指标,并不能完全代表某篇具体文章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空间物理学中的粒子辐射效应研究
空间物理学中的粒子辐射效应研究随着人类对航天领域的不断探索,航天器越来越频繁地进入高能辐射环境中。
而这些高能辐射不仅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也会对航天器及其装备造成损坏。
因此,在宇航员和航天器的保护及维护过程中,研究空间物理学中的粒子辐射效应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
一、空间粒子辐射的来源和特征空间粒子辐射来源广泛,主要包括太阳风、宇宙射线、辐射带和地球磁场等。
其中,太阳风是由太阳大气层高温离子所形成的带电粒子流,它们被太阳磁场所束缚,并经由阳光风暴等过程驱动到太阳系各处。
而宇宙射线则是来自银河系和其他星系的高能核子、重离子和电子所组成的粒子流,能量强度及能量分布极为巨大。
此外,地球磁场不仅能够对粒子流进行屏蔽,同时也能够使这些带电粒子在磁层中进行环向和随机运动,形成辐射带,如地球的范儿辐射带和南大西洋辐射带等。
二、粒子辐射效应的危害粒子辐射对人类和设备造成的危害包括辐射病、电离损伤、电磁兼容问题等。
辐射病是指在极端辐射环境下受到辐射损伤的现象,在太空飞行中,由于宇航员无法在恒重力下活动,长期暴露于高能粒子流中,可能出现神经、精神等方面的长期影响。
而对于航天器和其设备,主要危害表现为电离损伤和电磁兼容问题。
电离损伤是由于高能辐射在物体中产生的大量载流子而导致的器件损坏或误差的积累,而电磁兼容问题则是由于空间高能电子、粒子等带电粒子流与设备电路产生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传感器误差和通信波形失真等。
三、研究空间粒子辐射效应的方法目前,在研究空间粒子辐射效应过程中,常采用的方法有宇航员环绕地球轨道的长期空间航行、人工制造相应能量粒子流的实验室模拟,以及粒子谱仪等测量手段。
宇航员环绕地球轨道的长期空间航行,可以直接记录和研究飞行途中的粒子环境、粒子分布、粒子能量、粒子硬度等参数,为空间粒子辐射效应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人工制造相应能量粒子流的实验室模拟,可以控制反应堆或者超导磁体等大型装置来制造相关的粒子源,模拟太空粒子效应的物理过程,为空间辐射效应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核辐射在空间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核辐射在空间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核辐射是指由核反应、放射性衰变等过程产生的高能粒子或电磁波辐射。
在空间科学研究中,核辐射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揭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首先,核辐射在宇宙射线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宇宙射线是一种高能粒子辐射,主要由宇宙中的恒星、星系、星云等天体产生。
通过测量宇宙射线的能谱、强度和成分,科学家可以研究宇宙射线的起源和演化,探索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和宇宙结构的形成。
核辐射探测器可以用来测量宇宙射线的能量和种类,帮助科学家们解开宇宙的谜团。
其次,核辐射在宇宙背景辐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中的微弱辐射,主要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射线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辐射,它的存在证实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核辐射可以用来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强度和频谱,进一步验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准确性。
宇宙射线背景辐射是宇宙中的高能射线,它的起源和性质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核辐射探测器可以用来研究宇宙射线背景辐射的能谱和成分,帮助科学家们揭示宇宙的演化过程。
此外,核辐射在宇宙物理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宇宙物理学研究宇宙中的天体物理现象,如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超新星爆发等。
核辐射可以用来研究恒星的核反应过程,了解恒星内部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机制。
通过测量恒星的核辐射能谱和强度,科学家们可以推断恒星的年龄、质量、温度等参数,进一步研究恒星的演化过程。
此外,核辐射还可以用来研究星系的活动过程,如星系合并、星系中心的黑洞活动等。
通过测量星系的核辐射能谱和强度,科学家们可以揭示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机制,进一步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总之,核辐射在空间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射线、宇宙背景辐射和宇宙物理现象,揭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辐射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也将不断提高,为空间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更精确的数据。
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解析:原子核物理的突破性发现!
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解析:原子核物理的突破性发现!1. 引言1.1 概述原子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在宇宙中扮演的角色的学科领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原子核物理取得了许多突破性发现。
本文将对最新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成果进行解析,探讨其对学术界和行业应用带来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原子核物理研究现状、原子核物理突破性发现、潜在影响与挑战以及结论与展望几个部分。
首先介绍了整篇文章的大纲和逻辑结构,给读者一个整体框架的认知。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解析当前原子核物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这些成果对学术界和相关行业应用带来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实验过程、数据分析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促进原子核物理领域更深入地思考和创新,并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和启示。
2. 原子核物理研究现状2.1 发展历程原子核物理研究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最早对原子核的实验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通过测量射线散射等方法,科学家开始对原子结构和性质进行探索。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原子核物理实验获得了更加精确和详细的结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们逐渐建立了关于原子核结构、成分和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
包括鲍尔模型、液滴模型、壳层模型等一系列理论在解释原子核结构和性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高能物理技术和加速器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开展更加深入的实验研究,揭示了更多有关原子核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机制的信息。
2.2 研究方法在当前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观测、数值模拟和理论推演三种方式。
实验观测是最直接的研究手段,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手段,科学家可以获取到原子核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行为。
例如,利用粒子加速器产生高能束流,与靶标上的原子核进行碰撞,进而观测碰撞过程中发射的粒子和它们的运动特征。
数值模拟方法则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重现并分析原子核物理现象。
辐射生物学的应用研究
辐射生物学的应用研究辐射生物学是一门研究辐射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的学科。
自从核能技术的发展以来,辐射生物学这一学科便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辐射生物学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辐射生物学的研究对象辐射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
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等。
辐射影响包括了直接照射和接触辐射等多种形式。
二、辐射生物学的应用领域1.辐射保健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辐射生物学可以研究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为辐射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核能技术领域,辐射生物学可以为核电站工人的防护提供技术支持,保障他们的安全。
2.辐射治疗辐射生物学的一项主要应用是辐射治疗。
辐射治疗是一种利用辐射来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利用辐射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使辐射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
3.辐射环境保护核能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辐射生物学可以研究辐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环境保护策略。
例如,对于核电站的周边水体和土壤等环境成分的监测。
4.辐射遗传学辐射对遗传基因的影响一直是辐射生物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辐射遗传学可以研究辐射对基因的影响,为人们的后代健康提供保障。
例如,在辐射接触较高地区,进行遗传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辐射对基因的影响程度。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辐射生物学在核能技术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辐射生物学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以下是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1.精准医疗在辐射治疗方面,精准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利用个体化的辐射生物学研究结果,可以更加精确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另一个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辐射基因的研究,可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的改进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深入研究辐射环境,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必须改进现有的辐射环境监测技术。
核泄漏事故的核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
核泄漏事故的核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核泄漏事故是一种严重的人类灾难,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直接危害,更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生长发育以及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监测核泄漏事故对生物体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诸多核辐射生物学的研究。
本文将就核泄漏事故的核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一、基因突变研究核辐射能够引起生物体的基因突变,进而对其遗传物质造成损伤。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不同剂量和频率的核辐射都会导致基因水平的突变。
这些突变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点突变、染色体畸变等。
通过对不同生物种类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核辐射对基因突变的作用机制,这为评估核泄漏事故对遗传物质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细胞毒性效应研究核辐射还会对生物体的细胞产生直接损伤。
在核泄漏事故的背景下,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细胞生长发育、凋亡和增殖等过程,揭示了核辐射的细胞毒性效应。
研究发现,核辐射会引起细胞周期停滞、DNA损伤和DNA修复机制激活,这些灾难性的损伤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异常增长。
通过对细胞毒性效应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核泄漏事故对生物体的毒性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
三、遗传损伤的传递研究核辐射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损伤不仅会影响个体,还可能通过遗传传递的方式传递给后代。
科学家们对核辐射的遗传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核辐射会造成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异常,导致遗传物质的不稳定性增加。
这些不稳定性的改变可能在后代中进一步积累和传递,导致后代的遗传性疾病风险增加。
深入了解核辐射遗传损伤的传递规律,有助于评估核泄漏事故对整个群体的毒性影响。
四、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核泄漏事故不仅对个体和基因级别造成影响,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科学家们关注核辐射对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对核泄漏事故后的一系列生物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核辐射可以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食物链破坏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害。
同时,科学家们也发现了一些生物体对核辐射具有较强抗性的特性,这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
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在环境污染和核能开发日益增加的现代社会中,辐射生物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是研究辐射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这个领域的研究是为了了解辐射存在的危险,以及它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本文将探讨目前辐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发现。
一、辐射生物学的概述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分为两种:X射线和γ射线。
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和可见光。
这些不同类型的辐射都会对生物体造成不同的影响。
例如,紫外线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而辐射剂量高的γ射线则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辐射生物学的研究旨在了解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
对于人类来说,这可能意味着研究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而对于环境而言,这意味着研究辐射对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时间的低剂量辐射也可能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造成影响。
二、辐射生物学的影响辐射生物学研究的影响非常广泛,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领域都有其应用。
例如,辐射生物学可用于衡量辐射在治疗肿瘤时是否达到功效。
这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更改治疗计划,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此外,辐射生物学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的辐射暴露情况。
通过测量不同物种在相同辐射剂量下的反应,科学家们可以了解生物的不同抗辐射能力和敏感度。
这对于了解不同物种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辐射环境中的生态学意义非常重要。
三、辐射生物学的最新发现最新的研究表明,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电离过程。
科学家们还在研究非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
例如,紫外线照射可能导致DNA损伤,增加癌症的风险。
此外,辐射所产生的自由基可能对生物体造成损伤。
自由基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中间产物。
它们能够在辐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对DNA、蛋白质和脂质分子施加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和癌症。
最近,有研究表明,长时间的低剂量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比过去研究的更大。
这些低剂量辐射可能会引起交替生物化学代谢途径的出现,从而改变生物体的生长速度、代谢率和健康。
四、结论辐射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
核物理学原子核结构和放射性的研究
核物理学原子核结构和放射性的研究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结构和放射性现象的学科。
它对人类的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核物理学原子核结构和放射性的研究。
一、原子核结构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根据核子数目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可以有不同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原子核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
原子核的大小和形状是研究的重点。
通过实验发现,原子核具有球形、椭球形和不规则形状。
这些形状对原子核的性质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二、放射性的发现与研究放射性是一种原子核衰变的过程,可以通过发射α粒子、β粒子或γ射线来释放能量和质量。
放射性的发现对核物理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放射性现象最早由亨利·贝克勒尔在1896年发现。
他发现铀盐矿石能够穿透不透明物质,产生一种能够感光的底片。
这个现象被称为“射线”。
曾有研究表明,放射性实际上是由于某些原子核的不稳定性而引起的。
这些不稳定的原子核会自发地转变为更稳定的核,并放出能量和粒子。
三、放射性的分类放射性可以根据释放的粒子进行分类。
常见的放射性类型包括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α衰变是指原子核放出α粒子,即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带正电的粒子。
β衰变是指原子核放出β粒子,即电子或正电子。
γ衰变是指原子核通过放出γ射线释放能量。
四、放射性的应用放射性在医学、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在医学方面,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用于检查患者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
在能源领域,核能被广泛应用于发电。
核反应堆中的核裂变过程可以释放大量能量,转化为电力供应社会。
在环境保护方面,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监测和追踪环境污染。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测量海洋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五、核物理学的挑战和前景核物理学研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核废料处理、核安全和核聚变等。
核物理学在材料辐射损伤研究中的突破与改进
核物理学在材料辐射损伤研究中的突破与改进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核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材料辐射损伤的研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在辐射环境中的性能变化直接关系到众多领域的发展,如核能利用、航空航天、半导体工业等。
因此,深入探究核物理学在材料辐射损伤研究中的突破与改进,对于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材料辐射损伤。
当材料暴露在辐射环境中时,辐射粒子(如中子、质子、电子等)与材料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原子移位、化学键断裂、缺陷形成等一系列微观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会逐渐累积,最终影响材料的宏观性能,如强度降低、导电性变差、使用寿命缩短等。
在过去的研究中,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对于材料辐射损伤的认识相对较为肤浅。
然而,随着核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一系列新的突破和改进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实验技术方面,先进的粒子加速器和同步辐射光源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产生更强大、更纯净的辐射束,从而更精确地模拟实际辐射环境。
同时,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等设备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到材料在辐射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
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对辐射损伤的过程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理论模型方面,核物理学家们通过建立更复杂、更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辐射粒子与材料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模型不仅考虑了粒子的能量传递和散射过程,还包括了原子的热运动、缺陷的扩散和复合等动态过程。
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和验证,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些模型,从而提高了对辐射损伤的预测能力。
在研究对象方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金属和陶瓷材料,而是扩展到了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
这些材料在辐射环境中的性能表现和损伤机制与传统材料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同时,对于纳米材料和量子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也在逐渐兴起,为材料辐射损伤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跨学科合作方面,核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紧密。
物理学中的放射性与核能研究
物理学中的放射性与核能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物质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其中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重要领域,对于放射性与核能的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物理学中的放射性以及核能研究的意义和应用。
一、放射性的发现和特点放射性是指某些原子核在不外加能量的情况下自发发出射线的性质。
放射性最早被发现是在1896年,当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了一种能使底片发黑的射线,并称之为射线。
随后,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提出了相关理论。
放射性的特点有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放射性是不可逆转的,一旦某个原子核发生放射性衰变,就无法再改变回去;其次,放射性是随机的,无法预测某个特定原子核何时发生衰变;最后,放射性是纯粹的,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如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不会影响放射性衰变的速率。
二、核能研究的重要性核能是指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在现代工业、军事和医疗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核能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核能是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和化石燃料,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小。
其次,核能在军事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核武器和核动力航空母舰等。
最后,核能在医疗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癌症治疗的放射疗法和放射性示踪等。
三、放射性和核能研究的挑战放射性和核能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和废物处理问题。
放射性物质具有辐射性,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在核能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核能的安全性。
此外,放射性废物处理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核能产生的废物需要长期存储,在处理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确保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四、物理学家的贡献和发展方向物理学家在放射性和核能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放射性和核能的本质,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模型。
例如,居里夫妇的放射性定律和半衰期理论,为放射性衰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核物理学在空间科学与探索中的应用与突破
核物理学在空间科学与探索中的应用与突破当我们仰望星空,对宇宙的无尽奥秘充满好奇和向往时,核物理学正以其强大的力量为空间科学与探索开辟新的道路,带来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应用和突破。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核物理学主要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性质以及核反应等内容。
在微观世界里,原子核内部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而对这种能量的研究和利用成为了推动空间科学发展的关键。
在空间探索中,核能源的应用是一项重大突破。
传统的化学能源在太空任务中存在着能量密度低、续航能力有限等问题。
相比之下,核能源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能够为航天器提供持久而强大的动力。
例如,核热推进系统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高温热能将工质加热并高速喷出,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力。
这种推进系统能够大大缩短星际航行的时间,使得人类前往更遥远的星球成为可能。
核物理学还在太空辐射防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宇宙空间中充满了各种高能粒子和辐射,对宇航员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通过对原子核与辐射相互作用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开发出更有效的辐射屏蔽材料和防护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保护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安全,还为未来长期的太空任务和太空站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此外,核物理学对于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通过对宇宙射线中各种原子核的分析,我们可以追溯到宇宙早期的物质形成和演化过程。
例如,对超新星爆发产生的核反应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恒星的生死循环以及元素在宇宙中的合成和分布。
在探测宇宙天体方面,核物理学技术也大显身手。
例如,利用伽马射线望远镜可以探测到来自遥远天体的高能伽马射线,这些射线往往与剧烈的核反应过程相关。
通过对这些射线的观测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黑洞的吸积盘、脉冲星等神秘天体的活动,进一步揭示宇宙的奥秘。
同时,核物理学在行星科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对于一些行星和小行星的成分分析,常常需要借助核分析技术。
例如,通过质子激发X 射线发射技术,可以确定行星表面物质的元素组成,帮助我们了解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核物理学在空间科学与探索中的应用与突破
核物理学在空间科学与探索中的应用与突破当我们仰望星空,心中充满对宇宙的好奇与渴望时,核物理学正悄然成为我们探索宇宙奥秘的一把关键钥匙。
从揭示恒星的能源机制到推动太空探测器的能源供应技术发展,核物理学在空间科学与探索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突破。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核物理学主要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以及原子核发生的各种变化,如核衰变、核反应等。
这些研究不仅在地球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中同样影响深远。
在空间科学中,对恒星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恒星内部的核反应是其发光发热的能源来源。
通过核物理学的知识,我们能够理解恒星内部的氢如何聚变成氦,以及更重元素的合成过程。
例如,在太阳这样的恒星中,氢核不断发生核聚变,形成氦核,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种核聚变过程维持着恒星的稳定,为太阳系中的生命提供了光和热。
核物理学在太空探测器的能源供应方面也有着关键的应用。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在远离太阳的深空探测任务中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
这时,核能源就成为了一种可靠的选择。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RTG)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生热能,再通过热电转换装置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为探测器提供持久稳定的能源。
这种能源供应方式不受光照条件和距离的限制,使得探测器能够在遥远的行星、卫星甚至小行星上进行长时间的探测工作。
除此之外,核物理学在太空辐射防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宇宙空间中充满了各种高能粒子和辐射,对宇航员和航天器的电子设备构成严重威胁。
了解这些辐射的性质和来源,以及它们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是制定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的基础。
通过核物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先进的辐射屏蔽材料和防护技术,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和航天器的正常运行。
在空间探索的前沿领域,核推进技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核热推进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高温气体来推动航天器,相比传统的化学推进方式,具有更高的比冲和推力,可以大大缩短星际旅行的时间。
{生物科技行业}Q生物科学原子核物理评论
(生物科技行业)Q生物科学原子核物理评论Q 生物科学Q-0 生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Q-03 定量生物学Q-06 生物学说Q-1 生物科学现状与发展Q-3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Q-31 生物科学研究法Q-33 生物学实验与生物学技术Q-331 生物学实验与观测Q-332 生物数学方法Q-334 生物图像处理(生物成像)技术Q-335 生物绘图法及摄影法Q-336 生物显微技术Q-337 实验设备及装置Q-338 实验室、实验园地Q-34 生物标本的采集和制备Q-4 生物科学教育与普及Q-45 生产实习Q-49 生物学的科学普及读物Q-9 生物资源调查Q1 普通生物学Q1-0 生命科学总论Q10 生命的起源Q10+1 生活物质Q10+2 生活力Q10+3 生长与延续Q10+4 生物与非生物的比较Q10+5 植物与动物的异同Q11 生物演化与发展Q111 进化论、生物系统发育Q111.1 拉马克学说与研究Q111.2 达尔文学说与研究Q111.2+1 种的形成与物种起源Q111.2+2 人工选择Q111.2+3 自然选择(天然淘汰)Q111.2+4 生存竞争Q111.2+5 性的选择Q111.4 有机界发展的因素和规律Q111.7 绝种问题Q111.9 其他Q112 有机体的个体发育Q13 生物形态学Q132 普通胚胎学Q132.1 性细胞的发生、形成与受精Q132.1+1 无性生殖Q132.1+2 有性生殖Q132.1+3 人工繁殖Q132.1+4 世代交替Q132.2 卵裂Q132.3 胚胎的形成Q132.4 胚胎的发育{Q132.4+1} 无性生殖{Q132.4+2} 有性生殖{Q132.4+3} 人工繁殖{Q132.4+4} 世代交替{Q132.5} 化学胚胎学Q132.6 生态胚胎学Q132.7 生物化学胚胎学Q132.8 实验胚胎学Q132.9 进化胚胎学Q133 胚后发育Q136 组织学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Q141 数学生态学与生物模型Q14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Q142.2 物候学Q142.3 土壤因素Q142.4 地形因素Q142.6 放射生态学Q142.7 生物的休眠与复苏Q142.8 生物水土适应与习性Q142.9 生态适应Q143 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Q143+.1 生物因素Q143+.2 共生Q143+.3 防御Q143+.4 人类因素Q144 生物的迁徙Q145 生物群落学与种群生态学Q145+.1 种群生态学Q145+.2 群落生态学Q146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稳定性Q147 系统生态学Q148 生态系统生态学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Q15 生物分布与生物地理学Q151 生物的地带分布Q151.1 热带、赤道带Q151.2 亚热带Q151.3 温带Q151.4 亚寒带Q151.5 寒带Q151.6 极地Q151.9 生物的地文分布Q151.91 大陆Q151.92 平原Q151.93 山地、高山Q151.94 沙漠Q151.95 岛屿Q152/157 生物的地区分布Q16 保护生物学Q17 水生生物学Q171 水生生物演化Q172 水生生物细胞学Q173 水生生物遗传学Q174 水生生物形态学、解剖学和组织学Q175 水生生物生理学Q176 水生生物化学Q177 水生生物物理学Q178 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Q178.1 水生生物生态学Q178.1+1 水生生物与自然环境Q178.1+11 水中气体Q178.1+12 水中盐类Q178.1+2 生物因素影响Q178.1+3 迁徙Q178.1+31 降河性Q178.1+32 溯河性Q178.1+4 群落生态Q178.2 水生生物分布与水生生物地理学Q178.3 地带分布Q178.4 地区分布Q178.5 水体环境分布Q178.51 淡水生物Q178.51+1 河川Q178.51+2 溪流Q178.51+3 湖泊、水库、沼泽Q178.51+4 池塘Q178.51+5 温泉Q178.51+6 稻田Q178.51+7 其他Q178.52 半咸水生物Q178.53 海洋生物Q178.531 海滨Q178.532 浅海Q178.533 深海Q178.534 远洋Q178.535 海底Q179 水生生物分类学Q179.1 浮游生物Q179.2 游动生物Q179.3 漂浮生物Q179.4 水底生物Q179.5 附着生物Q18 寄生生物学Q189 神经科学Q19 生物分类学Q2 细胞生物学Q2-0 细胞生物学理论与方法论Q2-06 细胞学说Q2-09 细胞学史Q2-3 细胞生物研究方法Q2-33 细胞学实验与细胞学研究方法Q21 细胞的形成及演化[Q23] 细胞遗传学Q24 细胞形态学Q241 细胞膜(质膜)、细胞壁Q242 细胞质(原生质)Q243 细胞核、染色体、染色质Q244 细胞内膜系统Q245 细胞骨架Q246 显微结构Q247 亚显微结构Q248 超显微结构Q249 细胞间的联系与细胞外基质Q25 细胞生理学Q251 细胞的新陈代谢Q252 细胞呼吸Q253 细胞生长与细胞分裂Q254 细胞分化Q255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Q256 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反应Q257 细胞内的信息传递Q26 细胞生物化学Q27 细胞生物物理学Q271 精细结构Q272 渗透性Q273 兴奋与收缩的作用Q274 物理因素对细胞的作用Q279 癌细胞生物学{Q28} 细胞生物学[Q291] 细胞分子生物学Q3 遗传学Q3-0 理论与方法论Q3-01 米丘林遗传学说和研究Q3-02 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说和研究Q3-05 遗传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Q3-06 其他遗传学说和研究Q3-3 研究方法与实验遗传学Q31 遗传与变异Q311 遗传Q311+.1 遗传的基本规律Q311+.2 遗传异质性Q311+.3 遗传动摇性Q311+.4 遗传保守性Q311+.5 获得性遗传[Q311+.6] 体细胞遗传Q311+.8 遗传性的人工控制Q319 变异Q319+.1 自然变异Q319+.2 人工变异[Q319+.3] 突变、突变的分子基础[Q319+.31] 突变类型[Q319+.32] 自然突变[Q319+.33] 诱发突变及其作用因素[Q319+.34] 体细胞突变、芽变[Q319+.4] 体细胞变异Q319+.5 定向变异Q32 杂交与杂种Q321 有性杂交Q321+.1 受精作用Q321+.2 种间杂交与杂种Q321+.3 远缘杂交与杂种Q321+.4 同系交配与异系交配Q321+.5 蒙导Q321+.6 杂种优势、杂种生活力Q321+.7 近亲交配、近亲繁殖Q321+.8 杂交不育、杂种不育及其克服Q322 无性繁殖Q324 性的影响[Q33]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Q34 遗传学分支学科[Q341] 分子遗传学[Q341.9] 量子遗传学Q342 生化遗传学Q342+.1 遗传变异的生化理论[Q342+.2] 基因作用的化学基础[Q342+.3] 基因调节和酶合成Q342+.4 免疫遗传Q343 细胞遗传学Q343.1 基因理论[Q343.1+1] 基因生化基础Q343.1+2 基因特性[Q343.1+3] 基因突变Q343.1+4 群体内的基础Q343.1+5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Q343.1+6] 细胞质基因Q343.1+7 基因定位Q343.2 染色体理论(染色体遗传学)Q343.2+1 染色体的发生与形态学Q343.2+2 染色体图Q343.2+3 染色体亚(超)显微结构Q343.2+4 染色体表现、染色体行为Q343.2+41 连锁Q343.2+42 交换Q343.2+43 交叉Q343.2+44 染色体倍性、多体、减体Q343.2+45 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染色体的改变Q343.3 细胞质遗传(核外遗传)Q343.3+1 母性遗传Q343.3+2 遗传性状的细胞质传递Q343.3+3 细胞核-细胞质遗传互作Q343.3+4 雄性不育Q343.3+5 细胞器遗传Q343.3+6 内共生体遗传Q343.3+7 质粒遗传{Q343+.4} 非染色体遗传Q343.5 体细胞遗传变异[Q343.6] 细胞人工培养Q344 发生遗传学(发育遗传学)、生理遗传学Q344+.1 个体发育中基因活动过程Q344+.11 基因在RNA合成时的作用Q344+.12 基因突变Q344+.13 基因表达Q344+.14 基因调节机制Q344+.15 核质关系和母体效应Q344+.16 细胞的决定和发育区划Q344+.2 性的决定与控制Q344+.3 微生物发育遗传Q344+.4 植物发育遗传Q344+.5 动物发育遗传Q345 辐射遗传学(放射遗传学)Q345+.1 辐射的遗传伤害与诱变Q345+.2 辐射对细胞及遗传结构的作用Q345+.21 体细胞与生殖细胞Q345+.22 染色体与细胞器Q345+.23 密码复制酶系及翻译系统酶系Q345+.24 核酸Q345+.7 辐射遗传伤害的防护与恢复Q346 生态遗传学Q346+.1 群体及数量调节Q346+.2 选择作用与遗传Q346+.3 生态区域分布与进化Q346+.4 遗传环境与进化Q346+.5 遗传性多态现象Q346+.6 拟态Q346+.7 适应性的遗传基础Q347 群体遗传学Q348 数量遗传学(生物统计遗传学)Q349 进化遗传学Q349+.1 物种进化的遗传基础Q349+.11 物种形成Q349+.13 种系发生Q349+.15 群体形成Q349+.17 性与特征、特性的形成Q349+.18 中性选择Q349+.5 遗传物质的进化Q349+.51 染色体及细胞器Q349+.53 核酸及蛋白Q349+.55 基因与遗传密码Q351 行为遗传学Q352 免疫遗传学Q354 肿瘤遗传学Q355 毒理遗传学(遗传毒理学)Q356 药物遗传学[Q36] 微生物遗传学[Q37] 植物遗传学[Q38] 动物遗传学[Q39] 人类遗传学Q4 生理学Q4-0 生理学理论与方法论[Q4-06] 巴甫洛夫生理学说Q4-3 生理学研究方法Q4-33 实验与技术Q41 普通生理学[Q411] 新陈代谢[Q412] 呼吸Q413 能量转化与热能的产生Q414 兴奋和抑制Q415 传导、反射与向性[Q416] 适应性Q417 驯化现象Q418 生长、发育与生殖Q419 衰老与死亡Q42 神经生理学Q421 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的结构和功能Q422 神经的传导Q423 神经的兴奋与抑制Q424 电生理学Q425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Q426 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Q427 高级神经活动Q428 睡眠与觉醒Q429 末梢神经系统的生理Q429+.1 嗅神经Q429+.2 视神经Q429+.3 动眼神经Q429+.4 滑车神经Q429+.5 外展神经Q429+.6 三叉神经Q429+.7 面神经Q429+.8 听神经Q429+.91 舌咽神经Q429+.92 迷走神经Q429+.93 副神经Q429+.94 舌下神经Q43 分析器生理学(感官生理学)Q432 皮肤感受器(外感受器)Q434 化学感受器Q436 光感受器(视觉)Q437 音感受器(听觉)Q438 内感受器Q439 其他感受器Q44 运动器官生理学Q441 骨关节、韧带生理Q445 肌肉生理学Q45 内分泌生理学Q451 甲状腺Q452 甲状旁腺Q453 垂体Q454 肾上腺Q455 胰岛Q456 胸腺Q457 松果体Q459 其他Q46 循环生理学Q461 血液Q462 造血机能Q463 血液循环Q464 淋巴及其循环Q469 其他体液生理Q47 呼吸生理学Q471 肺呼吸Q472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Q473 呼吸的调节Q474 组织与细胞的呼吸Q475 皮肤的呼吸Q476 动物腮的呼吸Q477 发声器官的生理Q479 特殊气压下的呼吸Q48 消化生理学Q481 口腔内的消化Q482 胃内的消化Q483 小肠内的消化Q484 大肠内的消化和排粪Q485 肝脏的生理Q486 胆道系统Q487 胰腺Q488 腹膜Q489 吸收Q491 排泄生理学Q491.1 尿的生成和排泄Q491.5 皮肤的生理Q492 生殖生理学Q492.2 动物的无性生殖Q492.3 动物的单性生殖Q492.4 雄性生殖器官的生理Q492.5 雌性生殖器官的生理Q492.6 受精、妊娠Q492.7 乳腺的机能、授乳[Q492.9] 年龄生理学Q493 新陈代谢与营养Q493.1 总代谢Q493.2 蛋白质代谢Q493.3 核酸代谢Q493.4 糖代谢Q493.5 脂肪代谢Q493.6 维生素代谢Q493.7 水与矿物质的代谢Q493.8 能量代谢Q493.9 代谢调节Q493.99 营养生理学Q494 特殊环境生理学、生态生理学Q495 比较生理学与进化生理学Q5 生物化学Q5-3 生物化学研究法Q5-33 生物化学实验Q50 一般性问题Q501 生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Q502 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Q503 生物化学技术Q504 生化效应Q505 生物氧化Q506 放射生物化学Q507 生化调节Q51/57 生物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结构Q51 蛋白质Q511 抗体蛋白与干扰素蛋白Q512 单纯蛋白Q512+.1 白蛋白(清蛋白)Q512+.2 球蛋白{Q512+.3} 珠蛋白Q512+.4 谷蛋白Q512+.5 醇溶蛋白Q512+.6 硬蛋白Q512+.7 组蛋白Q512+.8 精蛋白Q513 结合蛋白质Q513+.1 核蛋白Q513+.2 糖蛋白Q513+.3 磷蛋白Q513+.4 色蛋白Q513+.5 脂蛋白{Q514} 衍生蛋白质{Q514+.1} ■{Q514+.2} 胨{Q514+.3} 肽{Q514+.4} 二呱嗪Q516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Q517 氨基酸Q518.1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Q518.2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Q518.3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518.4 蛋白质的变性与变构[Q519] 蛋白质的代谢Q52 核酸Q522 核糖(醣)核酸(RNA)Q522+.1 转移核糖核酸(tRNA)Q522+.2 信使核糖核酸(mRNA)Q522+.3 核蛋白体核糖核酸(rRNA)Q522+.4 病毒和噬菌体核糖核酸Q522+.5 高分子核糖核酸Q522+.6 核糖核酸(RNA)的序列分析Q523 脱氧核糖核酸(DNA)Q523+.1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一级结构Q523+.2 转化元素脱氧核糖核酸Q523+.3 病毒和噬菌体脱氧核糖核酸Q523+.4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二级结构Q523+.5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三级结构Q523+.6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重复序列Q523+.7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回文结构Q523+.8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序列分析Q524 核苷酸{Q524+.1} 具有鲜味的核苷酸Q524+.2 司酸-肽Q524+.3 单核苷酸及核苷多磷酸Q524+.4 多聚核苷酸Q524+.5 环化核苷酸Q524+.6 核苷酸衍生物Q525 核苷Q526 核酸碱基Q526+.1 啶碱Q526+.2 堰始?Q527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Q527+.1] 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系[Q527+.2] 核糖核蛋白体[Q527+.3] 核酸和遗传的关系Q527+.4 核酸和射线作用的关系Q527+.5 核酸和病毒致病的关系[Q528] 核酸的新陈代谢[Q528+.1] 核酸的分解代谢[Q528+.2] 核酸的生物合成Q53 糖(醣)Q532 单糖Q532+.1 丁糖Q532+.2 戊糖Q532+.3 己糖Q532+.4 庚糖Q532+.5 单糖转化衍生物Q532+.9 其他Q533 二糖Q533+.1 蔗糖Q533+.2 麦芽糖(饴糖)Q533+.3 乳糖Q533+.4 纤维糖Q534 三糖Q534+.5 棉籽糖Q535 四糖Q538 结合糖Q539 其他多糖Q539+.1 淀粉Q539+.2 糖元(动物淀粉)Q539+.3 纤维素Q539+.4 戊聚糖Q539+.5 半纤维糖Q539+.6 树胶[Q539+.7] 粘多糖Q539+.8 果胶Q539+.9 琼脂Q54 脂类Q541 萜类Q542 中性脂(真脂)Q543 脂性油Q544 蜡Q545 磷脂Q545+.1 岣视椭? Q545+.2 脑磷脂Q545+.3 神经磷脂Q545+.4 心磷脂Q546 糖脂(脑苷脂)Q547 脂肪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7-4627(2010)02-0206-06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李文建1,党秉荣1,王转子1,魏巍1,荆西刚1,王弼乾1,2,张斌团1,2(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 要:空间电离辐射尤其是高能带电粒子辐射可造成生物机体的严重损伤,是载人航天飞行的关键性限制因素之一㊂研究表明,带电粒子的生物学效应与其性质㊁剂量以及不同生物学终点有关;此外,微重力环境可能会影响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㊂从多年来的空间搭载实验研究和地基模拟实验研究两个方面,综述了空间辐射的生物损伤效应及其与微重力环境复合作用的生物效应㊂关键词:空间辐射;微重力环境;高能重离子;辐射生物效应中图分类号:Q693;Q691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㊂ 神舟五号㊁六号和七号”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载人航天时代㊂今后还有可能实现建立空间站㊁飞往火星等载人航天计划㊂目前我国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基础还很薄弱,因此关于空间辐射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㊂空间环境不同于地球表面的任何环境,尽可能地了解这个环境,有利于人们探索空间世界,而空间辐射是长期载人空间飞行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㊂空间辐射对微生物㊁植物及哺乳动物细胞影响的研究表明宇宙射线可引发突变㊁畸变等生物学效应㊂随着载人飞船㊁航天飞机和空间工作站的出现,人类在空间停留的时间逐渐延长,宇宙射线特别是能够穿透飞行器的高能粒子与微重力的复合作用对空间飞行人员健康的影响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㊂2 空间辐射环境空间辐射主要来自3个方面[1]:(1)地球磁场捕获的高能电子和质子,它形成地球辐射带(t h e e a r t h’s r a d i a t i o nb e l t s,简称E R B s);(2)银河系宇宙射线(s g a l a c t i c c o s m i c r a y s,简称G C R),主要来自太阳系外的带电粒子,粒子的能量范围从几十M e V到1012M e V,主要有质子(85%)㊁H e离子(14%)和高能重离子(1%)组成;(3)太阳粒子事件(s o l a r p a r t i c l e e v e n t s,简称S P E s),是很少遇到的在强太阳耀斑期间的高通量带电粒子,主要是质子(90% 95%)和H e离子㊂另外,在低地球轨道有时还会有反照中子和质子,是G C R s和地球大气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返回到空间的次级带电粒子㊂航天器内部辐射环境不仅与所处轨道的空间辐射环境有关,同时也与航天器壳体材料及其厚度相关㊂航天器壳体不仅能阻止部分粒子进入舱内,同时对进入舱体内的粒子进行能量衰减,引起粒子能谱分布的改变,并且有可能导致次级粒子的产生㊂因此,粒子射线和二次粒子射线构成航天器内的宇宙射线环境㊂3 空间重离子或模拟空间重离子辐射生物损伤效应研究从上述对空间辐射来源的分析可见:宇宙空间的辐射和地面上不同,空间的各种射线中在生物学上最有意义的是高能量的重离子,这种射线由宇宙中原子序数大于2的初级离子组成,虽然这种射线仅占空间粒子辐射通量的1%,但其危害极大㊂S e t l o w等[2]的研究发现,经历为期3年的深空间飞第27卷 第2期原子核物理评论V o l.27,N o.2 2010年6月N u c l e a rP h y s i c sR e v i e w J u n e,2010*收稿日期:2009-09-08;修改日期:2009-11-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875153)作者简介:李文建(1959-),男(汉族),河北辛集人,研究员,博导,从事辐射生物学研究;E-m a i l:w j l i@i m p c a s.a c.c n行,尽管采取屏蔽措施,每个细胞核仍会受到400个质子㊁0.6个C离子㊁0.03个F e离子的轰击,提示生物体3%的细胞会受到高损伤F e离子的轰击,这对哺乳动物细胞影响非常大㊂有时航天员报告在眼前有闪光现象,经地面加速器的模拟实验证实,这是高能重离子射线辐照在视网膜上产生的效应[3]㊂因此,在空间辐射生物学中,最关心的就是高能重离子的生物损伤效应㊂目前对空间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性的结论,但搭载实验有限,而且空间辐射环境很复杂,许多结果是空间环境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尤其是重离子辐射和微重力环境共同作用,因而,地基模拟空间辐射生物学实验是研究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有效手段㊂3.1 空间重离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由于空间环境的复杂性,要研究空间重离子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需要确定重离子是否击中生物样本以及击中样本的部位㊂ 生物叠技术”是一种研究空间重离子辐射生物学效应很有用的方法㊂该技术是由多层片状核径迹探测器与位置固定的生物样本叠层放置构成的三明治式结构,用此装置可探测出重离子通过生物样本及其造成辐射损伤的情况㊂陈湄等[4]在生物舱内放置了C R-39塑料核径迹探测器与蚕卵组成的生物叠进行宇宙重离子及其生物效应的研究㊂其试验表明,生物叠中被重离子击中的蚕卵孵化率略高于未被击中的蚕卵孵化率㊂在阿波罗-联盟联合飞行(A S T P)中,T4噬菌体生物叠实验发现,重离子穿过区域的噬菌体突变体较地面对照高14倍㊂枯草杆菌芽孢生物叠实验发现,孢子的延伸生长明显降低㊂受到单一重离子击中的莴苣种子可检测到多处染色体畸变㊂另外用拟南芥种子㊁卤虫的孢囊㊁鲫鱼和拟谷盗虫的卵等也做过类似的实验,这些研究发现,高能重离子对这些生物标本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诱发突变㊁致使失活㊁诱发肿瘤㊁发育异常㊁生长停滞和多个染色体畸变等[4,5]㊂将核径迹探测器置入航天员的头戴中可研究单个重离子的可视效应㊂在 阿波罗-16㊁17”飞行中,航天员戴上了核乳胶的帽子,用于研究重离子数据与 闪光”的关系㊂结果发现,航天员报告的 闪光”数超过物理测量的高传能线密度(L E T)的重离子数,预示更低L E T也能闪光,或微重力影响高L E T的辐射效应[6]㊂也可将核径迹探测器固定在所研究的动物身上,像置入动物的头皮之下,研究重离子对脑细胞的作用㊂1973年发射的 阿波罗”17号飞船就首次进行了哺乳动物与人的结伴飞行,并绕月球轨道飞行了数天,其目的是研究高能宇宙射线粒子辐射对动物大脑的影响㊂该试验是把核径迹探测器置入小鼠和大鼠头皮,5个探测器总共记录到80个重离子㊂在3只小鼠头皮中发现13处损伤,但与重离子贯穿相符合的仅一例,由于头皮置入探测器而形成的慢性炎症和实验动物数量的影响,该试验并不能解释重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问题[7]㊂C u r t i s[8]提出由于宇宙中重离子击中细胞核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细胞水平的任何效果都被认为是一个离子击中所导致的,包括空间辐射的后期效应 致癌效应㊂依据空间环境辐射的单轨迹特性,他们认为单击对长期外空间飞行的辐射危险性评估是很重要的,如美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TD R S-1在1983 1993年期间就确定了4468次单粒子辐射事件㊂O b e等[9]对M I R和E u r o M I R E飞行后的7名航天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研究显示,染色单体畸变与飞行前无明显差异,而染色体畸变显著升高,并且在一个航天员血样中发现了怪影细胞(r o u g e c e l l),即在一个细胞内产生许多染色体畸变㊂T e s t a r d等[10]对两次飞行后的7名航天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了分析㊂在空间飞行14 21d的航天员,其染色体畸变率低于细胞遗传学可检出的下限(20m G y)所对应的数值,而飞行180d的航天员由染色体畸变估计的X射线当量剂量为95 455m G y,也发现怪影细胞显著增加,提示这些细胞受到高能重离子的辐射㊂Y a n g等[11]对M I R-18飞行的航天员的染色体畸变研究显示,染色体畸变也比飞行前显著增加㊂3.2 地面加速重离子的辐射生物效应低地球轨道由于地球磁场的屏蔽,给予重离子的关注较少,但在地磁场外飞行,重离子的影响变得十分重要了㊂与常规射线相比,重离子在物质中的输运有两大特点:(1)剂量分布曲线有B r a g g峰,射程岐离小㊁散射小等;(2)在输运过程中产生次级碎片,这些碎片的大部分的能量和方向都接近于原㊃702㊃第2期李文建等: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初粒子㊂产生的次级碎片在原初粒子径迹周围沉积能量,使得重离子的径迹与γ射线的径迹结构产生很大差别,并导致高的相对生物效应(R B E)㊂因此,尽管重离子只占宇宙射线约1%,但引起的生物效应却相当可观,如F e离子,其丰度仅为0.02%,但是其对生物效应的贡献却达到了20%㊂W u等[12]用两种能量的S i和F e离子体外照射人成纤维细胞,以双核细胞的微核为生物终点,结果显示,该生物学终点效应的峰区出现在B r a g g峰区之前,而在B r a g g峰区微核率并未增加;但若以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指标即单核细胞与双核细胞之比为生物学终点,则该终点的峰区与B r a g g峰区一致㊂由此认为带电离子的能量转移在射程的末端急剧增加,而形成的B r a g g峰并不能直观地反映生物损伤,推测其可能原因是:生物效应同时被离子轨迹上的初级和二级离子所影响,同时生物终点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㊂G e o r g e等[13]分析了多种离子(H,H e,C,A r,F e和A u)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复杂染色体畸变情况,发现在0.2 1.5G y剂量范围内,复杂染色体畸变随剂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L E T值小于100k e V/u时,该效应随着L E T 的增加而增加,当L E T值等于100k e V/u时,效应达到最大,此后随着L E T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㊂与常规射线和质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相比,高能重离子更能诱导复杂染色体畸变的产生㊂研究还表明,重离子比常规射线辐射诱导的染色体损伤严重,种类也多种多样㊂重离子还可以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诱导特殊类型的畸变,这种畸变在其他的辐射类型中见不到,即染色体的蜕变[14]㊂续惠云等[15]研究发现重离子辐射能抑制家蚕卵的孵化过程,并表现出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还发现,部分没有孵化的蚕卵已经转青,提示辐射并不能完全抑制蚕卵发育的起始,而是将发育的进程终止在特定时期㊂M e r r i a m等[16]和W o r g u l等[17,18]用大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X射线㊁A r离子和F e离子导致大鼠眼睛的晶状体混浊和成熟白内障的效应,发现加速离子引起白内障的发生率非常高㊂T a o等[19]研究了不同L E T(质子,N e,F e,N b,L a离子和γ射线)辐射对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得到R B E 与L E T和R B E与剂量的关系曲线,认为射线诱发白内障的能力与L E T及剂量相关,L E T越高剂量越大,诱发白内障的能力越强㊂M e d v e d o v s k y等[20]以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 e离子单次和分次照射诱发小鼠白内障的潜能,发现F e离子单㊁分次照射在诱发小鼠白内障的潜能方面没有区别,但较γ射线要强,且与剂量相关㊂同时他们还用屏蔽材料(P E)模拟机体的屏蔽效应,研究了F e离子通过屏蔽材料后诱发小鼠白内障的潜能㊂发现在屏蔽材料的作用下,F e离子单㊁分次照射在诱发小鼠白内障的潜能方面也没有区别㊂基因组不稳定性是一系列生物系统的变化,包括细胞死亡的延迟㊁基因扩增和突变的延迟等㊂研究发现重离子辐射能诱导子代基因组的不稳定性[21],O r r-w e a v e r等[22]认为辐射造成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使整个基因组处于一种损伤易感态,加速了其他损伤的发生与累积,因而产生恶性转化的倾向㊂研究也表明重离子照射能引起细胞致瘤性转化,如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 E P2D细胞可无限增殖,但它在免疫抑制的宿主动物中不能形成肿瘤,用单次低剂量56F e离子照射后,转化的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在裸鼠体内可生成肿瘤细胞[23,24]㊂R i c e等[25]认为在空间飞行中,很大一部分神经元会受到高能粒子影响,因此估算航空计划中辐射对人神经系统的损伤是必要的㊂他们使用m i c r o-P E T技术检测,关注高能重离子辐射后小鼠脑部葡萄糖的代谢情况㊂F e离子(600k e V/u)辐射,最高剂量240c G y,270d后,并未发现脑部代谢异常,显示高能重离子对脑部的代谢的影响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但是这仅能反映代谢方面所受的影响㊂G r i d l e y等[26]用不同剂量的F e离子照射小鼠,照射后4d杀死,发现T细胞对脂多糖(l i p o p o l y s a c c h a-r i d e,简称L P S)的反应能力没有变化;随剂量增加,脾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γ干扰素㊁I L2,I L4和I L5的表达未受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2和3G y照射时,脾细胞表达激活分子C D25和C D71的能力明显降低㊂表明单次整体照射明显改变了机体内的白细胞功能㊂W a n g等[27]将妊娠15d的W i s t a r大鼠暴露于C离子辐射(L E T 约为13k e V/μm,剂量为0.1 2.5G y)后,观察了子代出生后的神经生理学发育情况,结果在大脑皮质的外粒层发现了大量的细胞死亡现象,引起后代生长迟缓,主要器官形态畸形,反应能力减弱,且成年行为改变㊂近年来,S u n等[28]建立了对大鼠脑局部进行照射的模型,以研究重离子射线对脑组㊃802㊃原子核物理评论第27卷织不同部位的作用特点㊂3.3 辐射与其他环境因素的复合效应在航天活动中可能有多种环境因素对生物样本发生作用,因此还要考虑这些环境因素对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特别是微重力环境对辐射效应的影响㊂为探讨空间微重力环境和辐射对家蚕蚕卵的生物学效应,祁章年等[29]在俄罗斯生物卫星舱内进行了卵生物叠实验,研究G C R s重离子作用于滞育期蚕卵的生物效应㊂蚕卵样本分为轨道飞行重离子击中组㊁轨道飞行重离子未击中组㊁地面力学环境模拟实验组与地面对照组㊂观察了各组第一代蚕卵的孵化率㊁发育过程㊁蚕茧重量和蚕蛹重量㊂结果发现,被重离子击中的蚕卵孵化率略高于未被击中的蚕卵孵化率,其它指标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㊂这一结果印证了他们此前利用国内卫星搭载实验的结果[4]㊂同样,庄大桓等[30]也利用俄罗斯生物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对蚕卵进行了生物叠试验,发现在太空微重力环境和被重离子穿射条件下,对解除滞育卵的胚胎发育和孵化率没有明显的影响㊂而续惠云等[15]采用地面加速的重离子辐射和模拟微重力环境处理家蚕卵,发现单独重离子辐射能抑制家蚕卵的孵化,在模拟微重力环境条件下卵的孵化时间比单独重离子辐射提前了3d,提示微重力环境和辐射的复合条件会影响家蚕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㊂高文远等[31]以藿香种子为材料,在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上进行了种子生物叠实验㊂返回地面后研究藿香的过氧化物酶㊁酯酶和蛋白质的变化㊂样本分为未被重离子击中的微重力环境组㊁重离子击中组和地面对照组,发现微重力环境组材料的过氧化物酶㊁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质与地面对照组基本一致,而重离子击中组材料的这些指标与地面对照组有较明显的区别,表明微重力环境对藿香的影响小于高能重离子辐射㊂同时他们还对红花C. t i n c t o r i u s等材料进行了卫星搭载试验,发现微重力环境组和击中组与地面组材料的同工酶㊁蛋白质的电泳谱带有明显区别,且微重力环境组和击中组的电泳谱带之间也有明显区别[32],他们认为不同材料对空间环境影响的敏感程度不同㊂应该强调的是:在这些搭载试验中,重离子击中组同样处于微重力环境状态,因此重离子击中组的试验结果是重离子辐射和微重力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㊂H o r n e c k等[33]利用空间搭载实验和1g离心条件为空间对照,研究了微重力环境对空间辐射诱导D N A损伤修复的影响,发现在微重力环境和空间辐射的共同作用下,D N A损伤明显加重㊂这些表明微重力环境和重离子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相加或相减,而是相互作用的一种复合效应㊂K o t a n i等[34]发现微重力环境主要影响早期胚胎发育,而宇宙射线则主要影响了生长,且微重力环境和宇宙辐射有协同作用㊂R e i t z等[35]在 M i s s i o n D1”和 C O S MO S1987”研究了昆虫胚胎的发育情况,发现微重力环境条件降低了孵化率,辐射造成了结构异常,而复合效应造成了极高频率的结构异常㊂但是,也有报道认为微重力环境不会干扰辐射生物损伤效应[36],从而肯定了空间辐射在诱变上的重要性㊂4 结语自人类开始空间探索以来,空间辐射生物学一直是生物卫星和载人航天的重要实验内容之一,但迄今为止,空间辐射生物学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所选择的样本和实验结果在统计学上还缺乏说服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能满足载人航天辐射危害评价和防护的需要,从而使载人航天安全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高L E T辐射成分的危害评价㊂这就需要进行更多㊁更深入的空间辐射生物学实验研究,进一步提高对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的认识水平㊂目前,利用航天器的搭载条件和地面重离子加速器辐照条件进行的高能重离子生物学效应研究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热点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 B e n t o nE R,B e n t o nE V.N u c l I n s t r&M e t h,2001,184:255.[2] S e t l o w RB.M u t a tR e s,1999,430(2):169.[3] N a r i c i L.N e wJ o u r n a l o f P h y s i c s,2008,10:23.[4] C h e nM e i,Q i Z h a n g n i a n,L i X i a n g g a o,e t a l.S p a c eM e d i c i n e&M e d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1993,6(1):19(i nC h i n e s e).(陈湄,祁章年,李向高等.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3,6(1):19.)[5] L iX i a n g g a o,Q iZ h a n g n i a n,C h e n M e i.S p a c e M e d i c i n e&M e d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1996,9(6):417(i nC h i n e s e).㊃902㊃第2期李文建等: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李向高,祁章年,陈湄.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9(6):417.)[6] N C R P R e p o r t(N o.98).G u i d a n c eo nR a d i a t i o nR e c e i v e d i nS p a c eA c t i v i t i e s.1989,51 68.[7] Q i Z h a n g n i a n.R a d i a t i o nP r o t e c t i o na n d M o n i t o r i n g f o rM a n-n e dS p a c e f l i g h t.B e i j i n g:N a t i o n a lD e f e n s e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 2003,108(i nC h i n e s e).(祁章年.载人航天的辐射防护与检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08.)[8] C u r t i sSB.R a d i a t i o n M e a s u r e,1994,23(1):5.[9] O b eG,J o h a n n e s I,J o h a n n e sC,e t a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o fR a d i a t i o nB i o l o g y,1997,72(6):727.[10] T e s t a r d I,R i c o u lM,H o f f s c h i rF,e t a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n a l o fR a d i a t i o nB i o l o g y,1996,70(4):403. [11] Y a n g T C,G e o r g e K,J o h n s o n A S,e t a l.R a d i a t i o n R e-s e a r c h,1997,148:S17.[12] W uH,H a d aM,M e a d o r J,e t a l.R a d i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2006,166(4):583.[13] G e o r g eK,D u r a n t eM,W uH,e t a l.A d v a n c e S p a c eR e a r c h,2003,31(6):1525.[14] P r a s a n n aP G S,K o l a n k o CJ,G e r s t e n b e r g H M,e ta l.H e a l t hP h y s i c s,1997,72:594.[15] X u H u i y u n,L u o M i n g z h i,M e n g R u i,e t a l.J o u r n a l o f t h eF o u r t h M i l i t a r y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2008,29(17):451(i nC h i n e s e).(续惠云,罗明志,孟芮等.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7):451.)[16] M e r r i a m GRJ r,W o r g u l BV,M e d v e d o v s k y C,e t a l.R a d i a tR e s,1984,98(1):129.[17] W o r g u l BV,M e r r i a m GRJ r,M e d v e d o v s k y C,e t a l.R a d i a tR e s,1989,118(1):93.[18] W o r g u lB V,B r e n n e rDJ,M e d v e d o v s k y C,e t a l,I n v e s tO p h t h a l m o lV i s S c i,1993,34(1):184.[19] T a oF,P o w e r s-R i s i u sP,A l p e nEL,e t a l.A d vS p a c eR e s,1994,14(10):483.[20] M e d v e d o v s k y C,W o r g u lB V,H u a n g Y,e t a l.A d vS p a c eR e s,1994,14(10):475.[21] M o r g a n W F,D a y JP,K a p l a n M I,e t a l.R a d i a t i o n R e-s e a r c h,1996,146(3):247.[22] O r r-W e a v e rTL,W e i n b e r g RA.N a t u r e,1998,392(6673):223.[23] L a g a r d eF,A x e l s s o n G,D a m b e rL,e t a l.E p i d e m i o l o g y,2001,12:396.[24] F i e l dR W,B e c k e rK.R a d i a t i o nP r o t e c t i o n d o s i m e t r y,2001,95:75-81.[25] R i c eO,S a i n t v i c t o r S,M i c h a e l i d e sM,e t a l.A m e r i c a nA s s o-c i a t i o no f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S c i e n t i s t s j o u r n a l(A A P S J),2006,8(3):508.[26] G r i d l e y DS,D u t t a-R o y R,A n d r e sM L,e t a l.R a d i a t i o nR e-s e a r c h,2006,165(1):78.[27] W a n g B,M u r a k a miM,E g u c h i-K a s a iK,e t a l.R a d i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2005,164(4):561.[28] S u n X Z,T a k a h a s h iS,K u b o t a Y,e ta l.T h eJ o u r n a lo fM e d i c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2004,51(122):1037. [29] Q i Z h a n g n i a n,C h e n M e i,L iX i a n g g a o.S p a c e M e d i c i n e&M e d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1996,9(1):28(i nC h i n e s e).(祁章年,陈湄,李向高.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9(1):28.)[30] Q i nD a h u a n,G u i Z h o n g z h e n g,J i a n g Y u l a n,e t a l.A c t a S e r i-c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1995,21(3):135(i nC h i n e s e).(庄大桓,桂仲争,姜玉兰等.蚕业科学,1995,21(3): 135.)[31] G a o W e n y u a n,Z h a o S h u p i n g,X u eL a n,e t a l.C h i n a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e s eM a t e r i aM e d i c a,1999,24(3):138(i nC h i n e s e).(高文远,赵淑平,薛岚等.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 138.)[32] G a o W e n y u a n,Z h a oS h u p i n g,X i a o P e i g e n,e ta l.C h i n a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M a t e r i aM e d i c a,1999,24(2):77(i nC h i-n e s e).(高文远,赵淑平,肖培根等.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77.)[33] H o r n e c k G,R e t t b e r g P,B a u m s t a r k-K h a nC,e t a l.JB i o-t e c h n o l.1996,47(2 3):99 112.[34] K o t a n i E,F u r u s a w aT,N a g a o k aS,e t a l.J o u r n a l o fR a d i a-t i o nR e s e a r c h,2002,43:193.[35] R e i t zG,E n g eH,A l p a t o vA M,e t a l.A d v a n c eS p a c eR e-s e a r c h,1989,9(10):161.[36] Y a n g C H,T o b i a sCA.L i f eS c i S p a c eR e s,1974,12:21.㊃012㊃原子核物理评论第27卷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 o nS p a c eR a d i a t i o nB i o l o g y*L IW e n -j i a n 1,1),D A N GB i n g -r o n g 1,WA N GZ h u a n -z i 1,W E IW e i 1,J I N G X i -g a n g 1,WA N GB i -q i a n 1,2,Z HA N GB i n -t u a n 1,2(1I n s t i t u t e o f M o d e r nP h y s i c s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Sc i e n c e s ,L a n z h o u 730000,C h i n a ;(2G r ad u a t eU n i ve r s i t y of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g 100049,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p a c e r a d i a t i o n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i n d u c e db y t h eh i g h -e n e r g y c h a r g e d p a r t i c l e s ,m a y c a u s es e r i o u s i n j u r y o nl i v i n g o r g a n i s m s .S oi t i so n ec r i t i c a lr e s t r i c t i o nf a c t o r i n M a n n e dS p a c e f l i gh t .S t u d i e sh a v e s h o w n t h a t t h eb i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o f c h a r g e d p a r t i c l e sw e r e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t h e i r q u a l i t y ,t h ed o s e 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b i o l o g i c a l e n d p o i n t s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m i c r o g r a v i t y c o n d i t i o n sm a y a f f e c t t h e b i o l o g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s p a c e r a d i a t i o n .I n t h i s p a p e rw e g i v e a r e v i e wo n t h eb i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 e e f f e c t so f s p a c e r a d i a t i o na n d t h e c o m b i n e db i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s p a c e r a d i a t i o nc o u p l e dw i t ht h em i c r o g r a v i t y f r o mt h e r e s u l t so f s pa c e f l i g h t a n d g r o u n d s i m u l a t i o ne x pe r i m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s p a c e r a d i a t i o n ;m i c r o g r a v i t y e n v i r o n m e n t ;h i g h -e n e r g y h e a v y i o n ;r a d i a t i o nb i o l o g i c a l ef f e c t ㊃112㊃ 第2期李文建等: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进展*R e c e i v e dd a t e :08S e p.2009;R e v i s e dd a t e :5N o v .2009 *F o u n d a t i o n i t e m :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 (10875153) 1)E -m a i l :w j l i @i m pc a s .a c .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