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彼特·斯特劳森的语言哲学

合集下载

意义即指称?——罗素与斯特劳森的指称理论论争

意义即指称?——罗素与斯特劳森的指称理论论争

意义即指称?——罗素与斯特劳森的指称理论论争雷传平【摘要】指称理论是知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分析哲学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罗素认为,意义即指称;而其论战者斯特劳森认为意义是有关语句或语词,指称是有关语词的使用,真假是有关语句的使用.因此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要区分意义和指称”.此研究对于理解知识论中意义理论、指称理论与真假理论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0)001【总页数】5页(P22-26)【关键词】罗素;斯特劳森;指称;摹状词【作者】雷传平【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61.541905年,罗素(Russell)撰文《论指谓》(On Denoting)指出指谓短语或谓摹状词不具有指称作用,不是真正的逻辑主词。

自此之后,该理论在二十世纪上半期都占据着指称理论的主导地位。

1950年,斯特劳森(Strawson)在《论指称》(On Referring)一文中批评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主张摹状词可以是真正的逻辑主词,而语词或语句本身不具有指称作用和真假,只有对语词或语句的使用才能指称某物,才有真假。

1957年,罗素在《斯特劳森论指称》(Mr.Strawson on Referring)一文中对斯特劳森批判予以反驳,认为斯特劳森混淆了摹状词问题与自我中心词问题,斯特劳森的批评不过是重述了罗素早已考虑过的自我中心词问题。

这场论战在分析哲学学界造成了深远影响,引发不少学者对指称理论的进一步探讨,如唐奈兰(Donnellan)综合罗素和斯特劳森的观点,提出了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理论[1],克里普克(Kripke)又进一步提出说话者指称和语义指称理论[2]。

本文并不打算关注这场论战带来的影响,而是关注论战本身,斯特劳森真的驳倒了罗素吗?罗素真的回应了斯特劳森吗?下面,我将阐述罗素与斯特劳森有关指称理论的这场论战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做出评价。

意义理论的语用学转向——简析斯特劳森对于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批评

意义理论的语用学转向——简析斯特劳森对于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批评

明的” 这个语句在路易十四当政时期与路 或假也不是语句的特征。 易十五 当政时期被表达 , 们 就具有不同 它 斯特 劳森认 为 ,语句或语词 的特征 的使用 , 即在前一种情况下该语句谈论 的 是意 义。 他从语用学视角 出发 , 为意 义 认 是路易十四的某些情况 , 而在后一种情况 是使用语句和语词 的规 则、 习惯和 约定 。
极 的影 响。

论完全不 同的特定人 物,而只能说在特 体来说 ,就是没有 区分语 句和 语句的使
定 场 合 下 通 过 对 于 语 句 进 行 一 次 使 用 来 用 以及 语 词 和 语 词 的 使 用 。

类型 和 类 型 的使 用 的 区分
斯特劳森把 类型 这个 字眼作 为 “ 语 谈论某个特定人物。 具体就语词而言 , 斯特劳森认为 , f 罗 句或语词” 的缩写, 他首先探讨 了语句、 与语句的情况类似,斯特劳森还区 素所犯错误的根源在于,他以为指称或 l 语句 的使用和语 句 的表达之 间的 区别。 别 了语词、 语词 的表达和语词的使用。 三 提到必定是意义。罗素混淆 了一个语词 J
劳 森 基 于 语 用 学 的视 角 ,提 出 了独 特 的 个 真 论 断 或 假 论 断 。 上 述 例 子 而 言 , 就 我 使 用 的 区别 的观 点 ,是他 对 于 罗 素 摹 状 语 言哲 学 的 观点 ,对 罗 素 的 摹 状 词 理 论 们 不 能 说 语 句 论 述 某 一 个 特 定 的 人 物 , 词 理 论 进 行 批 评 的基 础 。 在 斯 特 劳 森 看 展 开 了批 评 ,对 当代 语 言 哲 学 产 生 了积 因 为同 一 个 语 句 在 不 同 时 间 可 以 用 来 谈 来 , 素 没 有 区 分 类 型 和 类 型 的使 用 , 罗 具

西方哲学概论Descartes

西方哲学概论Descartes
“The idea of stone cannot exist in me unless it is put there by some cause which contains at least as much reality as I conceive to be in the stone.”
“I shall consider myself as not having hands or eyes, or flesh, or blood or senses, but as falsely believing that I have all these things”
Second Meditation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Reference Books
Miller, Alexander. 2007 (2nd editi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UCL Press. Morris, Michael. 200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of of the existence of God
Two important principles
Every thing has a cause “There must be at least as much reality in
the efficient and total cause as in the effect of that cause”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1641)
Brief account of Meditations Summary
I. Introducing Descartes

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第一节概说语言哲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特指语言学哲学,是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翻译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科学哲学的特殊分支,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并列的学科。

2.语言哲学,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

举例来说,亚里斯多德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莱尔关于心灵概念的著作,都在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内。

3.语言的哲学,是对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哲学性质的论著。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

加强对语言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哲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哲学的研究以逻辑实证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生成语言学这三条线索进行。

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9个方面:语言的本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涵义与指称理论;语言的意义和证实;“图像论”、“使用论”与语境;行为反应论与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自然语言句法分析;逻辑分析方法。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

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

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一生两个阶段的哲学体系。

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

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第二节言语行为理论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将言行区别对待的,“言”和“行”似乎成了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什么是分析哲学

什么是分析哲学
• 为思想划界: 凡是不可说 的就必须保持沉默
• 语言游戏: 我们都生活于 各种语言游戏之中
• 生活形式: 遵守规则是我 们不得不做的事情
分析哲学的发展(一)
• 维也纳学派和逻辑经验主义 代表人物: 石里克 (M. Schlick, 1882-1936)
卡尔纳普 (R. Carnap, 1891-1970) 主要观点 • 以自然科学为模本改造哲学 • 坚决反对形而上学 • 提出意义的可证实性 • 以物理主义统一科学
• 作为一种学说纲领,分析哲学已证明是一条死胡同,是一 次失败。而作为一种方法论资源,它已证明是无限富饶和 多产的,并且在哲学的每一个领域内都可以感受到它的有 益影响。
——N. 雷谢尔:《分析哲学的兴起与衰落》
• 分析哲学有各种不同的表述,而使它与其他学派 相区别的是其相信:第一,通过对语言的一种哲 学说明可以获得对思想的一种哲学说明;第二,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综合的说明。逻辑实证主 义者,维特根斯坦在其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牛 津“日常语言”哲学和美国以蒯因和戴维森为代 表的后卡尔纳普哲学,尽管相互区别很大,却都 坚持这些相互交织的准则。
2, William G. Lyca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00
3, Siobhan Chapman, Philosophy for Linguists, 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00
言意义的逻辑分析 4, 重视对意义和指称问题的研究,强调意义在于用法
新近的分析哲学
• 主要代表 蒯因 (W. V.O. Quine); 普特南 (H. Putnam) 戴维森 ( D. Davidson); 达米特 (M. Dummett) • 主要思想 1. 对语言的研究就是对心灵的研究 2. 实用主义是研究哲学的最好方法 3. 一切哲学都只能是分析的

【语言哲学】彼特斯特劳森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彼特斯特劳森语言哲学

彼特·斯特劳森(Peter strwson,1919—)是当代英国哲学家。

1919年出生于教师之家。

1937年进入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1947年任该校哲学讲师,1960年任英国科学院院士,1968年成为牛津大学形而上学教授,1977年因对哲学的杰出贡献而被英皇封为爵士。

斯特劳森是当代主导分析哲学发展的主要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的许多中心论题都源于他的著作。

早在1950年,他就批判过符合真理论,提倡“真理多余论”。

同年,他在《论指称》一文中批驳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1959年出版的《个别物》一书,这是二战以后分析哲学的最大成就之一,它使得分析哲学重新认同形而上学的核心地位。

1971年出版的《逻辑与语法中的主项与谓项》是继弗雷格意义理论之后,语言哲学的又一里程碑。

斯特劳森的主要著作有:《逻辑理论导论》(1952),《个别物》(1959),《感知的界限》(1966),《逻辑与语法中的主项与谓项》(1974),《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1985),《分析与形而上学》(1992)等等。

1,分析哲学语境中的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起来,当代分析哲学对待形而上学的态度要温和得多,宽容得多。

它对形而上学不是一概加以拒斥,而是重新审视形而上学,甚至试图恢复形而上学的地位。

“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是希腊语的中文译法。

它是公元一世纪整理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学者安德罗尼柯赋予亚氏著作一部手稿的题目。

亚里士多德自己把那部手稿中的学问称作“第一哲学”。

题目的字源上的根据说来很简单:这部手稿根据分类原则被放在物理学著作之后(希腊语中,“meta”意为“在……之后”,故形而上学原意为“在物理学之后”)。

当然,这样的分类更有其哲学上的根据,因为第一哲学的任务是研究那高于物理对象的事物,探求可感知世界的终极原则。

依据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还有另一个含义,即研究“作为是的是”。

他通过对主谓句式的分析得出十类基本谓项,即十类范畴。

[语言教育,语境,哲学]浅析语言哲学语境观对语言教育的指导功能

[语言教育,语境,哲学]浅析语言哲学语境观对语言教育的指导功能

浅析语言哲学语境观对语言教育的指导功能Frege( 弗雷格) ,Strawson ( 斯特劳森) ,Wittgenstein( 维特根斯坦) ,Quine( 奎因) 等都提到过要从语言使用的环境来研究语言的意义。

Firth( 弗斯) 和 Halliday( 韩礼德) 等更强调这种观点,极力主张应从社会功能和使用情景角度来考察语言,语言具有情景意义和形式意义,并认为语言的意义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确定。

语境的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 B. Malinowski( 马林诺夫斯基)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本文着重探讨文化语境。

一、教育语言学文化语境观管窥当我们谈到语言教育的文化语境,我们不得不超越仅仅由民族起源所界定的流行的文化观念。

按照 Halliday 的观点,语言教育中的文化语境不仅指传统的生活风格,信仰和语言社区的价值系统,而且也指现代科学的文化。

教育不仅牵涉特别的阶层如种族和性别,各种各样的更高层次的系统例如有声艺术的符号学的语言学建构,也牵涉整套文化实践的社会意义的制造。

在 Halliday 的《语言与教育》一书中,文化被叫做更高的阶层,或者意识形态。

社会文化力量与语法和词汇一起限制着我们能说什么和怎样说。

张国扬和朱亚夫指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两种基本特征之一,掌握选词和造句的规律对于学习语言来说是重要的,更重要的事情是在交际的语言语境中运用这些知识。

英国著名教授Firth 强烈主张语言研究应该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上在多种水平上展开。

要成功地教一门语言,就必须面对面地处理隐含在语言和语言学习中的社会语境因素。

在语言学习中文化不是可以抛弃的第五技巧,可以说是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以上所有这些观点都致力于强调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文化语境因素的重要性,文化语境识别能力的培养是服务于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最终的语言教学目的服务的。

二、文化语境的哲学根源(一) 二分法到多元哲学的转变以索绪尔为首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的语境化意义分析。

日常语言的语境类型

日常语言的语境类型

斯 特 劳森 是 日常语 言 学 派 的代 表 人 之一 , 这 在
的批评一般较温和 ,认为形而上学 的命题 虽然荒 谬, 但却带有启发性 , 哲学 家应通过对它 的研究了
解 概念 系 统 的结 构 。③ 逻辑 语 言学 派研 究语 言 , 强 调运 用 数理 逻 辑手 段 , 要 是为 了 消除 形 而上 学 的 主 语言混乱 ; 日常 语 言 学 派 注 重 语 言 分析 , 求 进 一 要 步研 究语 言 的实际用 法 , 避免 概况性 的结论 。 日常语 言 的用武 之地 是 日常生 活 。对 照科学 上 使用 的语 言 , 日常语 言常 常不 十分 精 确 严格 。这是 因为 , t E常语 言 具 有 一 种 模 糊 性 , 须 在 特 定 的语 必 言情 景下 才能 表达特 定 的含义 。举例 而言 , 一 次 , 有


日常语 言的特 点
日常语 言 也 称 自然 语 言 是 分 析 哲 学 的一 个 支 派 。逻辑 语 言和 自然语 言之 争是一个 典 型 的哲 学 问
我这才反应过来 , 她所指的“ 第一本” 是她拿的第一 本书 。于是 , 从最下 边 的书里 找到 了我 的阅览证 。 我 从 这个 生 活 中 的案例 可 以发 现 , 日常生 活 是一 个 大
辑 首 先 要 研 究 我 们 是 在 什 么 具 体情 况 下 使 用 某 个 词 语 或 语 句 的 。他 提 出 日常 语 言 没 有 严 密 的 逻 辑
言 的表达 和 理解 来 说 , 比较典 型 的语 境 分 类 有 言 内 语 境 与言外语 境 、 态语境 与动 态语 境 。 静
构作 了简 单 的处 理 。形 式逻 辑学家 不 能有效地 处理
那些随时间推移而转换 的陈述 。他认为 , 借助 日常 语 言 的逻辑 可 以克 服 这些 缺点 , 因为 日常语 言 的逻

从罗素到斯特劳森

从罗素到斯特劳森

从罗素到斯特劳森所谓指称(referring) 主要指专名和通名所指的对象,包括限定摹状词、不定摹状词及语句所指的对象。

指称理论与意义理论相连,主要研究语言表达式和与其相关的非语言事物之间的关系。

指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依据什么来确定指称对象,对此西方哲学界有3 种观点:摹状词论、语境论和历史因果论。

本文主要阐述和评价罗素(Russell) 的摹状词论和斯特劳森(Strawson) 的语境指称论,尤其是关于后者的限定摹状词指称使用的理论。

一、指称理论的哲学背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哲学的研究方向已经完成从认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变,从而形成了以语言分析和解释作为哲学方法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想――语言哲学(也称哲学语义学) ,包括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解释派哲学。

英美分析哲学将语言分析视为研究的主要任务,分析语言的性质和内部构造,澄清和确定词语的意义,提出许多关于意义理论的新观点。

罗素的摹状词论和斯特劳森的语境指称理论就是在这个时期先后创立的。

两者的观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源于他们分属英美分析哲学的两大派: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学派。

逻辑实证主义主张通过逻辑分析把科学的各种命题还原为直接经验或可直接观察的命题,从而确定其意义,因此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关心语句的真假问题,认为一个语句不能被证明为“真” 或“假”,这个句子就没有意义。

而斯特劳森属于日常语言学派,主张从逻辑实证转向日常语言,引入语境的概念,对语言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从而克服逻辑结构理解的片面性。

二、罗素的摹状词论传统的指称理论,如柏拉图(Plato) 、奥古斯汀(Augustinus) 、密尔(Mill) 和维特根斯坦(Wit-tengenstein) 前期的理论等,把词语与其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视为意义,这是一种语言事物与非语言事物之间的关系。

由于词语所指称的事物通常是一个同类事物的集,构成了该词语的外延,所以又被称为外延论(denotational theory) 。

陈嘉映:专名问题

陈嘉映:专名问题

陈嘉映:专名问题专名之成为问题专名本来是语词中最简单的一支:一边是名字,另一边是它所指的东西,两者通过实指之类的方式联系起来。

因此,哲学家对专名的强烈持久的兴趣初看起来是挺奇怪的。

但专名问题的确处在语言哲学的核心。

一说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语言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一说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义问题。

从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来想,专名和它所指的东西似乎发生直接的接触,因此,整个语言系统似乎应当通过名称和现实相衔接,这是包括早期维特根斯坦在内的很多哲学家的基本想法。

从意义问题来想,如果认为意义就是指称,则专名就是语词如何具有意义的典型,如果否认指称论,则专名似乎就没有意义;某些语词居然没有意义,这即使不是不可能的,至少非常奇怪。

于是,对专名的思考成了建立意义理论的聚焦点。

本文主要介绍分析哲学传统中几个主要哲学家论及专名的观点,最后作一简短的小结i。

所介绍的各家观点都镶嵌在各自的复杂的思想体系里,包含各式各样且未见得逻辑上充分自洽的细节,此外还有更加纷繁的后世解说和争论。

有些论者,如罗素,观点多变,有些论者,如维特根斯坦,早期后期思路相去甚远。

本文的介绍文字,唯择各家论及相关课题时的要点。

古汉语里的“名”,有广狭两义,所以王力建议,“名”有时应该译为“名称”有时应该译为“概念”。

ii西语中的name,也有宽狭之别。

除非另行说明,本文始终是在狭义上使用“名称”一词的。

密尔论专名/通名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密尔把绝大多数语词视作名称。

名称对应于对象。

名称分作专名(proper names)和通名(common names)。

通名有内涵(intension)有外延(extension)。

内涵代表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是名称所适用的对象的集合。

内涵决定外延,例如“人”的内涵是两足无羽的理性动物,凡符合这一定义的所有对象并唯符合这一定义的对象是人。

所以,也可以把内涵视作通名所指对象品类的定义,或视作确定这一品类有哪些成员的识别标准。

论指称

论指称

论指称——《语言与哲学》读书笔记斯特劳森是日常语言学派中牛津学派的元老之一,他强调把语词或语句与语词或语句的使用严格区别开来,认为意义是语词或语句本身的功能,指称是语词使用的功能,真假是语句使用的功能。

他的研究代表了在指称理论上语言哲学由语义学向语用学转折的历史潮流,因而研究斯特劳森的思想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指称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涉及到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因此要对罗素及其摹状词理论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才能更好地对罗素和斯特劳森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是斯特劳森于1950年发表,文中涉及到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罗素把摹状词分为非限定性摹状词和限定性摹状词两大类。

非限定性摹状词是一个具有“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a so and so)这种形式的词组,在英文中非限定性摹状词是由不定冠词“a(或an)”加上一个普遍名词构成的,例如“一个人”、“一条狗”、“一位议员”等事例。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主要集中在限定摹状词方面。

限定摹状词的语言形式是“那个如此这般的东西”(the so and so),罗素给出的例子有:“那个戴铁面具的人”、“那个最后进屋子的人”、“当今法国国王”等。

在本文中,斯特劳森主要是从分析日常语言的概念和语句的立场出发,批判性地审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指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错误,进而提出与罗素理论相对立的观点。

罗素认为指称词组本身绝不具有任何意义,但在语词表达式中出现指称词组的每个命题都有意义。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个命题时,比如“当今法国国王是贤明的”,不要急于对它做出或真或假的论断,因为“当今法国国王”这个词没有意义,所以其相应的命题也就无所谓真假,而应对其进行逻辑分析,存在一个X,X是当今法国国王且X是贤明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恰好存在一个法国国王,而且这个国王是贤明的,则这句话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

从表面上看,“法国国王是贤明的”这个语句(以下简称为语句S)是主-谓词语句,有语法主语“法国国王”(以下简称为语词D)和语法谓语“是贤明的”。

斯特劳森与罗素的指称理论之比较

斯特劳森与罗素的指称理论之比较

斯 特劳 森 与罗 素 的指 称 理论 之 比较
陈晓 平 , 亮英 赵
(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广东 广州 5 03 ) 16 1

要: 斯特劳森把语境 因素和说话者意 图引入对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分析 中, 从语用学 的层 面分析语 言, 出 提
语言表达式和语言表达 式的使用 的区别; 针对罗素的指称理论 , 斯特 劳森进一步 区别 了意义和指称 、 预设与断定 以 及语词 的作用 , 对语言哲学的发展 意义 重大。对 比分析 罗素理论 和斯特 劳森 理论 可见 , 二者 并非互斥 而是互 补
事情 , 而是 人 们 能够 用 语 词 去做 的事 情 。 ” ‘ 一
I 2 可见 , 特 劳 森 的 斯
个语 句或语 词是 否有 意 义 的 问题 , 在 某 一个 特 定 与
华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会科 学版) 社
2O O 9年第 6期
No 6, 0 9 . 2 0
J RNA OF S TH C NA N OU L OU HI ORMA UNI ER ⅡY L V S
20 0 9年 l 2月
De . 0 9 c ,2 0
( O I L S IN E E II N S CA CE C DTO )
关系。
关键词 : 罗素;斯特劳森 ;摹状词 ;意义; 称 指
中图 分 类 号 :5 15 B 6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0— 45 20 )6~ 0 8— 6 10 5 5 (0 9 0 0 7 0
作 为分 析哲 学 牛 津 学 派 (日常语 言 学 派 ) 的代 表作之 一 , 由斯 特劳森 ( . .tw o ) 15 P F Sr sn 于 90年发 a 表的《 指称》 o eer g 一 文 , 分析 日常语 言 论 (nR f i ) r

语言哲学关注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语言哲学关注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语言哲学关注的三个问题是什么往往语言哲学会关注三个问题,是什么呢,那么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语言哲学关注的三个问题是什么这段文字指出了围绕专名的几个核心问题:(1)专名指称的外延应该归于何处,是外在世界还是人类的认知(2)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有哪些象征系统以及表征(3)专名是否需要以及如何通过象征系统进行指代大多数的语言哲学家其实并不关注第一个问题,这是个重要的形而上学问题,但是和语言使用关系不大。

普特南在论述中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着强烈的倾向,他认为外延是脱离人的认知认识的,但是这确实不是大多数语言哲学家的关注的重点。

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多数语言哲学家关注的重点,descriptivist认为专名是一个或者一簇限定摹状词的缩写,专名需要通过摹状来固定指代;而外在主义者则不然,他们认为专名与摹状无关,专名是通过物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因果链来保证一个固定的指代的,他们其实是认为专名的指代就是一种传统习俗,是历史性的、群体性的:时间纵向而言,专名的指代在不同时间指代同一个事物,这是有时间跨度的因果链所能保证的;空间横向而言,同一社群内,不同的人能够用相同的专名指代同一个物体,而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物理的因果链所保证的。

外在主义的缺陷但是约翰塞尔认为,外在主义者所支持的因果论中的因果链对于专名指代而言,逻辑而言既不必要也不充分;虽然克里普克、唐纳兰等等外在主义者认为因果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而只是在描述专名在社群中传递、传承的过程与现象,塞尔指出因果论其实也没能描绘专名系统指称的核心精华。

塞尔为什么说causal chain对于专名指代而言不充分?我们需要给出一个例子:指代物和A使用的专名之间虽然有一个完整的因果链,但是A并没有用这个专名来指代原处baptism中的事物。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需要一个有因果链,但是专名指代发生变化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其实太多了,历史上我们的专名指代的事物一直在变化,事物形态的改变、消失、融合、区分等等都会逐渐改变一个专名的指代,事物本身的变化确实影响着指代,但是这可以说是一个历史语言学的问题,把我们的问题复杂化了。

略说语言哲学

略说语言哲学

略说语言哲学作者:叶水涛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9年第11期美国哲学家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中对笛卡尔的二元论世界观作了如下总结性的描述。

精神和肉体是完全对立的。

肉体的属性是广袤,肉体是被动的;而精神的属性是思维,精神是主动而自由的。

这两种实体绝对不同:精神绝对没有广袤,肉体不能思维。

这种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完全割裂为特征的二元论,为近代西方哲学家提供了赖以思考的范式,由此引发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分家,也酝酿出近代思辨哲学、体系哲学的风风雨雨。

到了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哲学舞台上的有识之士蓦然发现:一切知识都是由语言表述的,语言中蕴含了“百科全书”;人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由语言规定的,通向世界的道路只能诉诸语言来获得。

在他们看来,许多传统的哲学问题都是因为误用语言或者因为语言本身的误导作用而产生的,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阐明语言的功用,语言传达意义。

语言作为包容一切的最根本的存在,早在文明的摇篮时代就为人所关注。

《圣经·约翰福音》有言:“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道就是语词。

也就是说,世界始于语言,语言之前无世界;人是语言的存在,语言是世界的“大全”;拥有这个世界就是拥有语言,丧失语言就是丧失这个世界。

随着文明的日臻发达,在语言被人作为工具经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渐渐遗忘了语言的哲学地位和文化意义。

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的转向”,在某种意义上是回归人类轴心时代的智慧。

语言作为最古老最典型的人文符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和神秘性,因而成为哲学和人文学科的中心。

就本质而言,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语言支配人而不是人支配语言。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的存在是语言的存在。

洪堡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它的语言。

”语言不能以工具性来阐释它的本质。

工具改变对象,而语言是存在的家,让存在如其所是。

人在说话,显现的是事物。

人用种种方式说着,包括通过沉默表意。

会话含义理论课件

会话含义理论课件
• ①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 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 (3)关系准则( The maxim of Relevance): • 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 (4)方式准则( The maxim of Manner): 清楚明白地说出
要说的话,尤其要: • ①避免含混不清; • ②避免歧义; • ③要简短(避免冗长); • ④要有序。
• (4)故意违反或利用某一准则来传递会话含义。说话人 故意不遵守某一条准则,即说话人知道自己违反了某一 条准则,同时还使听话人知道说话人违反了该条准则, 但目的不是中断交谈,而是为了向听话人传递一种新信 息——会话含义。
• 注:格赖斯讨论的违反第一质量准则的例子都是传统 的修辞格,如反语(irony)、隐喻(metaphor)、 缓叙(meiosis)、夸张(hyperbole)。
样,在有些情况下他就会把听话人引入歧途。结果使听 话人产生误解或受骗上当,例如“说谎”。 • (2)说话人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以及有关准则,例如:“我 不能说更多的话了”;“无可奉告”。 • 注:这两种情况,可能存在言外之意,但不是格赖斯 所谓的“会话含义”。
• (3)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冲突”的情况,即为了维护一条准 则而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准则。
• 会话含义不是话语的规约意义的部分。既然必须在知 道话语的字面意义之后才能在语境中推导出它的含义, 那么这种含义就不可能属于字面意义。
• 此外,会话含义的非规约性还表现为:话语命题的真假 不会影响到含义的真假,反之亦然。
• 例如,Herb hit Sally .依据“量准则”,这句话含义是〈 Herb didn't kill Sally by hitting her .
5.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第四章 翻译什么详解

第四章 翻译什么详解

• “语言为分类命名集”的这一观点是相当普遍的,无论在 东方还是西方,这种语言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 在《圣经》中,事物的命名成了一种专有名称的分配。 • 柏拉图认为,“名称是自然的,它符合事物自己的专门的、 永久的本质。 • 在中国,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人们对语言的看法与西方 有着惊人的相似。刘毖庆在《翻译与语言哲学)中指 出:“指称论在古代中国称为‘名实论’:名实论指的是 人们对“名”与‘实”及其关系的认识,“名”指的是名 称、指称,而‘月实”指的名称所指示的事物。
• 在索绪尔看来,词语不是象征符号,而是一种抽象符号。 由‘. 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是符号中表达形 音的部分,而“所指”即是该符号表达的意义。索绪尔认 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符号的能指 与所指之问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集体的习惯约定 俗成地、强制性地将符号的两个方面拉在了一起。 • 这样一来,字面的指称和指称所指代的概念之问也就不能 够单纯地划上等号。而能指的变化,很可能带来所指涵义 发生变化。因此,翻译在语言的转换中,就无法做到“毫 无差错”,相反,在语言符号的转换中,与语言符号有着 紧密联系的某些涌义有可能失去。
• 4.2.1.2 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对翻译的影响” • 首先,索绪尔的语言意义和价位观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的翻译观,不 再把翻译当成简单的语言符号转换,词的任务并不在于表现预先规定 的概念。尽管逐字翻译的方法有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将逐字 翻译当作忠实于原文的保证,在其根本上,是行不通的。 • 其次,要在系统中去识别差别、确定词或语言其他要素的意义与价值 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在翻译实践巾树立语境和整体的观念,将语义的 传达当作一个动态的行为,要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在具体的语境中去 识别语义。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目的语系统所构成的各种关系与差别。 • 再次,索绪尔将意义与价值作了区别。这些差异有时会给翻译造成很 大的障碍;缺项情况也给翻译活动制造了障碍,提出了挑战。

语言哲学参考书目

语言哲学参考书目

语言哲学参考书目“语言哲学与现代批评”参考书目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5 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分析哲学的语言哲学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1981 《二十世纪哲学》上海译文,1987《哲学中的革命》商务印书馆,1986 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上海译文,1987 赖尔:《心的概念》上海译文,1988 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复旦大学,1986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85人本主义的语言哲学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1985 《语言与神话》三联,1988 《符号·神话·文化》东方,1988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三联,1992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1992 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1987国内关于语言哲学的研究与介绍涂纪亮主编:《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中国社科,1994 涂纪亮主编:《语言哲学名著选辑》三联,1988 徐友渔:《〈哥白尼式〉的革命》上海三联,1994 叶秀山:《思·史·诗》人民,1988 尚志英:《寻找家园——多维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人民,1992 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上海三联,1994语言批评著作钱锺书:《七缀集》上海古籍,1985 《谈艺录》《宋诗选注》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上海古籍,1989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1992语言批评论文选目钱锺书:《读〈拉奥孔〉》吴世昌:《诗与语音》叶维廉:《秘响旁通》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陈晓明:《暴力与游戏—:无主体的话语——孙甘露与后现代的话语特征》季红真:《神话世界的人类学空间——释莫言小说的语义层次》孟悦:《语言缝隙造就的叙事——〈致爱丽丝〉、〈来劲〉试析》刘禾:《叙述人与小说传统:中西小说之可比与不可比之悖论》陈平原:《“史传”、“诗骚”传统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葛兆光:《意脉与语序——中国古典诗歌中思维与语言的分合》。

从感受性角度探讨他心问题

从感受性角度探讨他心问题

从感受性角度探讨他心问题吴晓珊【摘要】他心问题自提出以来就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对于能否获知他心这一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在维特根斯坦、罗素及斯特劳森对于他心问题的不同解答的基础上,从感受性角度出发探讨他心问题,认为关于他心知识的获得是可能的,但从根本上理解他心又是不可能的.【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28)002【总页数】4页(P81-83,122)【关键词】感受性;他心问题;本体论承诺【作者】吴晓珊【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9他心问题是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几百年来许多哲学家为此争论不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解决路径,本文从感受性的角度出发,尝试为解决他心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一、感受性及其特征感受性是西方现代心灵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西方心灵哲学家为了证明它的存在及特质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知识论证和主观性论证。

知识论证是杰克逊在《玛丽不知道什么?》中构建的一个思想实验。

设想玛丽生来就被关在只有黑白两色的房间里,对她的一切教育均是通过黑白两色的课本和黑白电视中的讲座来完成的,通过这种途径玛丽掌握了关于物理世界的一切物理事实。

但是有一天,玛丽走出了这间房子,她看到了以前没有看到过的其他的颜色,例如红色,那么玛丽看到红色时是否会产生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经验?在产生红的经验时她的心理世界是否会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现象性质或信息?杰克逊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因此,这个世界并不是纯物理的存在,物理知识也并不足以说明我们世界的全部知识,除了物理的实在和属性之外,还必定存在非物理的实在与属性,例如感受性。

主观性论证又称为主观性假说,是托马斯·内格尔在《作为一只蝙蝠会是什么样?》中提出的。

由于蝙蝠是靠声纳或超声波来辨别周围的物体,这类似于人的视觉,但是二者的内在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作为人,无论我们如何想象,我们都不能对蝙蝠的感觉有任何清楚明确的概念,也不能将描述我们经验和特性的术语用于描述蝙蝠的经验,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的每一个成员,即主观经验只能由经验主体从独有的视角、以独特的方式去观察。

外国哲学名词解释(47)

外国哲学名词解释(47)

思辨语法:(英speculative grammer)哲学术语。

指对语言的哲学研究。

该词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一本手稿《思辨语法》上,但对语言的哲学研究则可上溯到古希腊智者对语法的研究。

以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派、怀疑派均对语法作了哲学的研究。

中世纪的《思辨语法》(又称《意指的模式》)一书原以为是邓斯·司各脱著,但据近人研究,认为是艾尔福特的托马斯(Thomas of Erfurt,1325年前后)著。

该书研究命名、意指的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及这两种模式与理解和存在的关系。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美国皮尔斯用该词指他的指号学分类之一。

他把指号学分为思辨语法、批判逻辑、思辨修词学,具有创造性,突破了中世纪思辨语法的本来意义。

美国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强调研究语言的能力,把语法作为语言的深层结构,认为由它产生人的言语,作为语言的表层结构。

这种语言哲学继承并发展了以前的思辨语法的研究。

意识形态:(英ideology)哲学术语。

该词源于希腊语idea(观念)和logos(学间),原意是观念的学问,即追溯观念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的学问。

以后有不同的理解,最后演变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略称,指社会经济形态在意识上的反映。

法国的代斯屠·德·特腊西最早使用该词,认为该词是说明观念来源于印象,因而应译为观念学。

拿破仑一世(Napoleon I,1804—1814年,1815年在位)因这种经验论观点妨碍他恢复天主教的意图,因而以贬义称代斯屠·德·特腊西及与他有共同观点的哲学家为观念学派或意识形态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该词指青年黑格尔派B.鲍威尔和施蒂纳的思想,指一种观念的体系看来是客观的,但实际上却是虚幻的,只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

后又将它作为与经济形态相对应的一个范畴使用。

英国曼海姆在其知识社会学中研究意识形态,认为意识形态的表面意义与其底层的动机有所不同,并区别部分的意识形态与整体的意识形态,认为前者有心理学来源,后者则来源于社会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特·斯特劳森(Peter strwson,1919—)是当代英国哲学家。

1919年出生于教师之家。

1937年进入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1947年任该校哲学讲师,1960年任英国科学院院士,1968年成为牛津大学形而上学教授,1977年因对哲学的杰出贡献而被英皇封为爵士。

斯特劳森是当代主导分析哲学发展的主要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的许多中心论题都源于他的著作。

早在1950年,他就批判过符合真理论,提倡“真理多余论”。

同年,他在《论指称》一文中批驳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1959年出版的《个别物》一书,这是二战以后分析哲学的最大成就之一,它使得分析哲学重新认同形而上学的核心地位。

1971年出版的《逻辑与语法中的主项与谓项》是继弗雷格意义理论之后,语言哲学的又一里程碑。

斯特劳森的主要著作有:《逻辑理论导论》(1952),《个别物》(1959),《感知的界限》(1966),《逻辑与语法中的主项与谓项》(1974),《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1985),《分析与形而上学》(1992)等等。

1,分析哲学语境中的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起来,当代分析哲学对待形而上学的态度要温和得多,宽容得多。

它对形而上学不是一概加以拒斥,而是重新审视形而上学,甚至试图恢复形而上学的地位。

“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是希腊语的中文译法。

它是公元一世纪整理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学者安德罗尼柯赋予亚氏著作一部手稿的题目。

亚里士多德自己把那部手稿中的学问称作“第一哲学”。

题目的字源上的根据说来很简单:这部手稿根据分类原则被放在物理学著作之后(希腊语中,“meta”意为“在……之后”,故形而上学原意为“在物理学之后”)。

当然,这样的分类更有其哲学上的根据,因为第一哲学的任务是研究那高于物理对象的事物,探求可感知世界的终极原则。

依据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还有另一个含义,即研究“作为是的是”。

他通过对主谓句式的分析得出十类基本谓项,即十类范畴。

世界是我们所谈论的世界,可以用十类范畴区分世界上的事物。

“第一哲学”就是研究这些不同种类的“是”的相互联系及其结构,以“本是”(本体)为核心含义的哲学思想。

于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其实有两种含义:一是追寻终极原理,二是探讨概念结构。

这两种含义在中世纪分别被叫做“特殊形而上学”与“普遍形而上学”。

此后的西方哲学传统主要在第一种含义上使用形而上学概念,即以纯理性为工具去研究超越感官经验的原则,并从中推导出现实世界的结构,这些构成了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内容。

而形而上学的第二种含义显然是被忽略了。

然而,第二种含义却是很明显的,《形而上学》论述概念的语言比比皆是,这正是分析哲学更为感兴趣的内容。

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把形而上学区分为两种。

一种是他称作思辨的形而上学,以神,自由,灵魂不朽为主题。

康德认为,这是纯粹理性运用知性范畴的产物。

它不是知识,只是道德信念的基础。

而康德把自己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即研究知识可能之条件,叫做“先验唯心论”。

康的的哲学当是第一哲学那样的哲学,而不是分析概念结构或语言结构的哲学。

本世纪初,分析哲学从罗素与摩尔那里开始兴起。

罗素于1905年在《心》杂志上发表的“论指称”(On denoting)一文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罗素的论文被认为标志着分析哲学的开始,并被推崇为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的范例。

到了逻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等同于科学的哲学,其根本特征是与传统形而上学决裂。

逻辑实证主义者,特别是卡尔纳普及艾耶尔,对形而上学作了彻底的攻击。

他们认为,形而上学的本性是研究“超验”事物;可是,一切未经经验证实的命题都是无意义的,是伪命题。

其概念无应用标准,其句子缺乏真值;所以,形而上学必须受到拒斥和根除,真正的哲学应当是对科学命题作逻辑分析。

在分析哲学看来,形而上学是十恶不赦的敌人,形而上学失去了昔日的崇高形象,成了一个过街人人喊打的老鼠。

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斯特劳森出版了他的《个别物》并加了一个副标题“一篇关于描述形而上学的论文”,他试图重新审视分析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为“殊相”,讨论怎样识别“殊相”;第二部分的标题为“逻辑主格”,讨论“殊相”和“共相”的关系。

在本书的开头,根据亚里斯多德和康德的思路,斯特劳森把形而上学分为两类,第一类叫做“描述的形而上学”,是指一种揭示我们实际的思维结构的研究,这种结构是“满足于描述我们关于世界之思想的本来结构”。

另一类是“修正的形而上学”,是指一种试图编造出其他可供选择的思维结构,并试图用来修正我们的实际的思维结构的研究。

它“关注于产生一个更好的结构”。

所谓“修正的形而上学”,就是历史上盛行的力图展现终极性第一原则的形而上学,它们不能满足于语言结构中呈现的现实世界,而是力图通过理性或直观去寻找那些超验的事物,认为那是真正根本的。

从柏拉图以来,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坚信这种神话,并一再花样翻新的命名那个根本的东西,提供了种种世界图画。

柏拉图的理念,莱布尼茨的单子,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等,都是此类世界图画的不同版本。

所谓“描述的形而上学”,目的在于描述我们的概念构架,或概念图式。

它不是直接的去谈“世界上有什么事物存在”,而是要讨论“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有什么”,通过考察我们谈论世界的方式来揭示呈现于我们理智的世界。

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只能通过我们的语言来进行,现实也只能在语言结构所规定的范围内来讨论。

于是,形而上学要讨论的不是宇宙,上帝,灵魂等等,而是要讨论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斯特劳森认为,历史上的哲学家当中,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是“描述的形而上学”的代表;笛卡尔,莱布尼茨,贝克莱则是“修正的形而上学”的代表;而有些哲学家如休谟,则是介于两者之间。

斯特劳森认为自己属于“描述的形而上学”之列,虽然他与逻辑实证主义者都主张“描述的形而上学”,但他与逻辑实证主义者不同的是,并非与“修正的形而上学”势不两立。

相反,他说,“修正形而上学的成果永远是饶有兴味的……它们中最好的,是内在的值得尊敬的并具有持久性的哲学效用。

”他追求“描述的形而上学”,但也不否定“修正的形而上学”。

这是一种极为温和而又宽容的态度。

斯特劳森认为,作为探索概念结构的描述的形而上学,同时也是逻辑学和知识论(心智哲学)。

因为概念的生命在于它在判断中的运用;而逻辑则是对判断之一般形式的研究。

再者说,判断的目的是获得真理;逻辑概念必定与经验相联;因而,形而上学又是知识论。

在斯特劳森看来,逻辑,知识和形而上学三者是统一的,不要人为的造成它们之间的对立。

斯特劳森对两种形而上学的划分,从根本上消除了对形而上学的误解和偏激情绪。

他认为,维也纳学派恨之入骨的形而上学只是形而上学的一种,不是整个形而上学。

实际上,它们自己的哲学也不能完全摆脱形而上学,离开形而上学,科学哲学将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哲学。

斯特劳森的《个别物》为形而上学的正名,开辟了形而上学的新时代,许多形而上学话题成为分析哲学的中心论题。

斯特劳森把维也纳学派坚持的科学哲学也纳入“描述的形而上学”范畴,认为这种形而上学始终是西方的传统之一。

他对哲学的进步与传统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形而上学有一个漫长的,显著的历史;因此在描述的形而上学中,已不大可能有新的真理会被发现。

但这不意味着描述的形而上学的任务已经或者能够一劳永逸的完成。

它一直在被周而复始的挖掘。

即使没有新的真理被发现,也会有旧的真理得到重新发现。

尽管描述的形而上学的中心主题未变,哲学的分析与批判术语却在不断变化。

永恒的联系是用非永恒的术语描述的,这种术语既反映了时代的思想气氛,也体现了哲学家本人的思维风格。

他说,任何哲学家,只有当他能够用他自己时代的术语重新思考先驱者的思想时,才能理解这些先驱者。

人是历史的,思想也总是历史的思想,要想要有所发展,就必须虚心的向前贤求教,通过对他们的感悟来发展。

斯特劳森是一位谦虚的哲学家,他从不以真理的发现者自居,虽然他是20世纪牛津分析哲学最伟大的导师之一。

2,执行式真理论真理论是哲学理论的核心。

在哲学史上出现过多种真理理论,如符合说的真理论,融洽说的真理论,实用说的真理论,这些真理理论尽管观点各异,但是在认为象“真”,“假”这样的词是描述性的表述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真理的符合说认为,“真”描述一陈述符合事实的性质;真理的融洽说认为,“真”描述一陈述与该理论中的其他陈述互相融洽或不矛盾的性质;真理的有用说认为,“真”描述一陈述的有用性质。

这种传统的观点受到了斯特劳森的挑战,他认为象“真”,“假”这样的词在大多数场合下不是描述性的表达,而是执行式的表达。

所谓执行式的表达指的是:语言不是在描述一种行为,而是本身就在执行一种行为。

例如,如果某人无意中损伤了另一个人,他可能说,“对不起”。

在这种情况下,“对不起”这一表达不是用来表述或报道他正在道歉,而是本身就是用来表示道歉的;它不是用来描述一个行为的执行,而是本身就在执行一个行为。

同样,当某人说,“我同意”,“我允许”,“我起誓”,“我担保”这些话时,他也不是在描述他的行为,而是在执行他的行为。

斯特劳森认为,当某人说,“今天下雨是真的”,他无非就是表示他同意这一断言;反之,如果他说,“今天下雨是假的”,他无非就是表示他不同意这一断言。

斯特劳森强调指出,说话人用“真假”这样的词不是在描述“今天下雨”这一陈述,而是在执行一种行为;他不是在给“今天下雨”这一陈述增添什么新的情况,而是在表示他对这一陈述的态度。

就是说,他不是在描述下雨的事情本身,而是在评论关于下雨的一个陈述。

斯特劳森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什么是真的”这样的句型在大多数场合下就是用来表示“同意”,“接受”,“承认”或“担保”所做出的陈述;它是对陈述所作的陈述,是“二级”陈述,而不是对事物的描述。

“什么什么是假的”这样的句型就是用来表示一种与以上相反的态度。

所作的陈述是宣布真假的理由,但不是宣布真假的主语。

宣布真假是在执行某一行为,而不是在描述某一陈述的性质。

这就是斯特劳森提出的新的真理论:即“执行式的真理论”另外,斯特劳森还批判了与真理和意义问题有关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以“现在的法皇是秃子”为例对含有摹状词的句子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这个句子既是有意义的又是假的。

为什么说它是有意义的呢?这是根据罗素自己提出的标准来划分的:凡是有意义的句子必须是能够判断真假的句子。

一个句子要么为真,要么为假,要么无意义,真假和有无意义的问题被放在同一逻辑范畴中来考虑。

就是说它们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如果有一个句子,不可能判断真假,即没有逻辑值,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没有意义的。

反过来,如果一个句子是有意义的,那么它必定是要么真的,要么假的。

罗素认为,“现在的法皇是秃子”是能够判断其真假的。

但这一判断需针对“有没有现在的法皇”和“所说的那个对象是否是秃子”这两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