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八年级物理上册 3.2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熔化和凝固》说课稿柳河县安口镇五人班中学李志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熔化和凝固》,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节课教学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熔化和凝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生活中的水的三态变化被学生所熟知,但不同的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本节内容是有效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物质熔化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l 知识与技能:通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相互转化;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l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l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定为:l 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l 难点:探究晶体(海波)熔化实验;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学情分析:l 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等现象,学生对物质在固、液两态发生的转化跟温度的变化有关有模糊的认识,但不清楚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
此阶段的学生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探索。
教法学法: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观察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等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自主探究、讨论归纳,从而突破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引入新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学习过的一些知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新知学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熔化和凝固
第5题图
(1)水凝固成冰时温度,需要热,水的凝固点是℃.
(2)在水凝固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
.
第4题图
第题图
*10.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
.熔化一部分
(2)
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
.
.
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
第18
t/min 0 1。
人教版八年级上3.2《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辅助教学:1.实验器材,如酒精灯、温度计、熔点和凝固点的测量装置,用于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2.多媒体课件,包括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动画演示,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3.电子白板,用于实时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和讨论结果。这些资源能够直观展示抽象概念,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熔化和凝固的关键概念和过程。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给出解答。
3.我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对于学生的疑问,我会耐心解答,确保他们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我会布置一份综合性的作业,包括以下目的: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首先,我会通过实验演示熔化和凝固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物质状态的变化。
2.其次,我会引入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作用。
3.接下来,我会介绍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4.然后,我会讲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在物质状态变化中的作用。
5.最后,我会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范例教学和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范例教学通过精选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形成规律性认识。合作学习则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信息、讨论问题,通过协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热源、固体和液体样品等,用于开展熔化和凝固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
2.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动画等,用于展示熔化和凝固的原理、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如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线教学平台等,用于实时展示实验数据、学生作品,方便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在这一课程体系中,本章主要研究物质的热现象,本节课则是重点探讨固体与液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即熔化和凝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的状态变化,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实质,以及这一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教师适时提问、解答疑惑,激发学生的思考。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实验和讨论,鼓励学生相互提问、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课堂展示: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讨论成果,其他学生提出疑问和建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促进课堂互动。
2.知识拓展:讲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通过实验观察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使学生深入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
3.能量变化:分析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结合实验数据,让学生了解吸热和放热现象。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熔化和凝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熔化和凝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中的第二节内容。
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的测量和温度计的使用之后,对物质状态变化的进一步探究。
熔化和凝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其本质规律的理解还比较模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地认识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为后续学习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绘制与分析等。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物质的三态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熔化和凝固的本质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两种物态变化。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能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3)会绘制熔化和凝固曲线,并能根据曲线分析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课程重点(内容)1、熔化、凝固的定义2、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难点——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考点——①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②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物质。
★教具——图4.2-1实验的器材★过程一、熔化——物质由固体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体的过程(生活中的现象略)熔化一定要吸热凝固一定要放热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海波的熔化和凝固(方法:水浴加热——受热均匀)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有确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的物质T/(℃)常见的晶体:t/(min)2.松香的熔化和凝固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的物质T/(℃)常见的非晶体:★小结t/(min) 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作业阅读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1.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空中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2.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但是要注意,由于冰块吸热,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3.晶体.熔点是80 ℃,持续16 min.★板书设计1.熔化和凝固熔化——凝固——2.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3.★反思§3.2(2)熔化和凝固★课程重点(内容)1、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2、晶体的熔化特点3、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4、晶体熔点(凝固点)的影响因素5、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应用★难点——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考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应用★教具——★过程一、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
第2节熔化和凝固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
2.知道物质熔化、凝固时的规律。
3.知道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4.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熔化、凝固的规律。
难点:应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决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问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信息1 如图1所示,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玻璃杯变成水。
信息2 如图2所示,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堆的雪人融化了。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吗?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熔化和凝固自主阅读教材P53~5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我们发现大多数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而我们把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2.实验:研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和假设】不同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设计实验】说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如装置图所示):铁架台、温度计、试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水。
【进行实验】(1)请听老师讲解并完成实验。
(2)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海波石蜡【分析归纳】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中温度不变,熔化后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中温度升高,熔化后温度升高。
知识板块二晶体和非晶体自主阅读教材P55~5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固态物质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它们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4.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熔化和凝固(共2课时)第一课时熔化和凝固实验【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养成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和成果共享的喜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难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用图象将数据进行处理.知识点一物态变化【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3,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合作探究】演示一1.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棒,一会儿就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这是为什么呢?答:冰棒变成了液态的糖水,而糖水又变成了水蒸气进入了空气中.2.以上的现象中,物质的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答:物质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教师点拨】.现实生活中1所有物质均有三态,水的三态变化较常见.其实,除水以外,,而且相互之间可以发生转化,只是不常见而已..温度的变化.发生物态变化时通常都伴随着2.种类不变.物态变化不是形状的变化,而是物质由一种物态变为另一种物态,物质的3知识点二 熔化和凝固【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3-55,完成以下问题:的过程叫做熔化. 态液态变成固.物质从1 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固态变成液.物质由2【合作探究】演示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设计是怎样的?答:取适量的海波和蜡块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温度. 2.需要哪些实验器材?答: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计时表、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等.3.海波和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温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答: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4.在方格纸上画一根横轴表示时间,画一根纵轴表示温度,标出各个时刻所记的物质的温度(坐标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熔化图象.分析海波和蜡的熔化图象有什么不同?答:海波的熔化图象有一横向水平线,蜡的熔化图象没有.它们的熔化图象对比如下.海波的熔化图象蜡的熔化图象【教师点拨】1.做熔化实验时,将有海波或蜡的试管放到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将试管直接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目的是,从而能够得出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结论.另外,实验时还应注意酒使受热物体尽可能均匀的缓慢的受热精灯的安全使用.2.:是一种给物质均匀地间接加热的方法,它能控制物体温度上升的速度,其好处是被加热物体水浴加热法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平稳.3.用中都应用得非常广泛.描述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情况,非常直观,在各门科学图象法【跟进训练】甲是小丽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她先将冰和温度计正确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加热,观察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甲乙(1)实验中,将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加热,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5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2)物质处于态.℃固.(3)根据实验数据,小丽作出了冰熔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拓展延伸奇妙的冻雨和雨凇在我国北方,还有南方的贵州、湖南的湘西山区,冬天里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雨,天上掉下来明明是雨滴,可在地上却看不到雨的痕迹,见到的到处都是冰,这种滴雨成冰的雨称为“冻雨”.这种雨掉在树枝上、电线上迅速结成一层晶莹透明的冰层,逐渐挂下来成了一条条冰柱.雨滴落在树上所成的冰称为“雨凇”.初冬时节发生冻雨或雨凇现象时,到处是晶莹剔透,景色十分诱人.置身于纯洁透明的大自然里,会使你忘却天气的寒冷,忘却生活中的烦恼,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和提高. “冻雨”和“雨凇”的形成都与水的凝固有关.气象学家在观测云层时还发现了一种“混合云”,云的中上部温度已降到—20 ℃~—30 ℃,甚至—40 ℃,但其中还有许多的雨滴并没有冻结.据说有的科学家成功地使纯净无瑕的水静置冷却到—70 ℃仍不结冰,这种温度低于0 ℃还不冻结的水叫“过冷却水”. 原来水分子结冰,除温度条件外,还要求在水中必须有冻结核,有了它,做无规则运动的水分子才能按冰的晶体结构排列起来.江河湖海里的水及自来水中都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就是冻结核.于是这些水在0 ℃时就结冰了.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2.物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熔化和凝固规律【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熔化的规律、图象,了解晶体、非晶体的概念,知道熔化需要吸热.2.知道物质凝固的规律、图象,知道凝固需要放热.【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2.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养成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温度变化规律.【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并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知识点一熔点和凝固点【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5-56,完成以下问题: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2.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3.晶体在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晶体,其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合作探究】演示一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海波的熔化图象石蜡的熔化图象1.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答:(1)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7 ℃,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2)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升高,在此过程中,石蜡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2.每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石蜡各是什么状态?答:海波:固态→固液共存→液态.石蜡:固态→变软→变稀→液态.3.海波和石蜡的熔点各是多少摄氏度?答:海波的熔点是47 ℃,石蜡没有熔点.4.海波的熔化过程持续了多长时间?答:从第3 min到第4 min,一共1 min.演示二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甲—晶体乙—非晶体1.在晶体凝固图象中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是在吸热还是放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答:EF段晶体温度逐渐降低,放热,是液态.FG段晶体温度保持不变,继续放热,是固液共存态.GH段晶体温度继续降低,仍然在放热,是固态.2.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过程有什么不同?从图象上看有什么区别?答:晶体凝固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凝固放热过程中温度一直降低.晶体的凝固图象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线段,而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没有.演示三认识下列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教师点拨】.液→固液共存→固熔化过程:晶体由(2):晶体有,非晶体无.熔点有无(1).判断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1熔化图象:关键是是否存在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3)液→稀→软→固非晶体由吸热不断.(2)熔点达到(1).晶体熔化条件:2 .放热不断.(2)凝固点达到(1).晶体凝固条件:3.因此,晶体熔化需要吸热,且温度不变,则晶体凝固需要放热,过程逆.同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互为4且温度也不变.它的凝固点.等于.同种晶体的熔点5【跟进训练】1.(湖南邵阳中考)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B )A .冰是非晶体B .冰的熔点为0 ℃C .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晶“选填(晶体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象可知,该物质是)广西柳州中考(.2降“或”不变”“升高“选填(不变表明,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AB .线段”)非晶体“或”体低”).知识点二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6-57,完成以下问题:.保持不变,但温度都放热,在凝固过程中要吸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1 .改变,但温度都放热,在凝固过程中也要吸热.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2【教师点拨】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保鲜,可以给冷冻食品熔化吸热联系生活:利用冰块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保护蔬菜不被冻坏.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 ℃~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跟进训练】1.(贵州遵义中考)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不变热量,温度放出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0 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北方冬天菜窖经常要放一桶水,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吸热.夏天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在熔化时要2”)放热“或”吸热“均选填(,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防止菜被冻坏.放热1.固体⎩⎪⎨⎪⎧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熔点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都是固液共存状态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都没有固液共存状态2.晶体熔化条件⎩⎪⎨⎪⎧ 温度要达到熔点能继续吸热3.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要达到凝固点能继续放热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视频见课件.。
人教版新教材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说课稿
3.2《熔化和凝固》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安排在“温度和温度计之后”的一节课,既是小学自然知识的延续,也是初三热学的基础,无论从大纲还是从物理知识的扩展角度来说,本章和本节教材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材将利用探究海波熔化特点和石蜡的熔化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将两者进行比较,从而很容易的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很自然的引入晶体和非晶体概念的难度,这一探究活动要高于前一节的探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设计和规划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质熔化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本阶段的学生对物理的分析能力还没有成熟,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观察、设计、操作、分析、合作与交流。
以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认识物理丰富的科学价值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教学的重点、难点及依据:教学重点及依据:对于熔化和凝固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对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却不清楚,加之这一部分知识也是以后分析温度、热量、内能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及依据:本节安排的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的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较为复杂的实验,要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较多,因此这个实验的完成以及分析数据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目标: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确认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③、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晶体熔化图象的描绘,能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3.2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生乙]冰熔化成水属熔化过程[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1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生丁]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2 [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生甲]晶体的熔点一般是不同的知道熔点和凝固点有什么用?[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4.2—4和图4.2—5.思考想想议议[想想议议][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生乙]B时刻为固态,C 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生丁]CD段为液态,温度升高[生戊]EF段为液态,温度下降[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可用酒精温度计[师]回忆海波的熔化实验过程和温度变化,看看还能找到什么规律[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生丙]这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要吸热,3 凝固要放热.三、布置作业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3.2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1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2 [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 [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4.2—4和图4.2—5.思考想想议议[想想议议][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生乙]B时刻为固态,C 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生丁]CD [生戊]EF[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可用酒[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熔化要吸热,3 凝固要放热.三、布置作业第三篇:3.2 熔化和凝固教案 1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 3.2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师
年级
8
学科
物理
第 课时
课题
熔化和凝固(一)
课型
学 习 目 标
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2、认识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4、认识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
重点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及图像、
课上学生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完成,各小组展示
个别学生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先独立完成,小组互评
当堂监测
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C.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2、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课堂导学
1、探究萘和石蜡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 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
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
2、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萘的温度/℃
萘的状态
蜡的温度/℃
蜡的状态
3、画出萘和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分析萘和蜡的熔化过程知道:
(1)萘在熔化前,不断,温度;熔化时,不断,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2)蜡在熔化前,不断,温度;熔化时,不断 ,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5、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固体熔化的条件是;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八年级物理上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属于物质科学领域中常见的物质部分,是物态变化的基础章节之一,而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其物态变化的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
学好本节对学习其他物质的特性有迁移作用;同时熔点和凝固点将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基础。
物质熔化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及确定目标的依据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参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①认识领域的目标:
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能描绘晶体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②技能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思想感情目标:。
【配套K12】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熔化和凝固
导入语:同学们,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是一下变成液体还是有一个可配合播放视频“蜂蜡的熔化”(见素材二)。
归纳:海波(或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石蜡(或松香)熔化时温度升高,需要吸热。
引导归纳:注意观察我们绘制的海波和石蜡
的熔化图象,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而
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我们可以归
纳得出: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而
且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阅读熔点表(见教材P56)
设问1:能否用铝锅熔化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熔化和凝固》选自人教版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板书设计六说布置作业。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温度之后,先让学生认识到温度在物态变化中起关键的作用,再学习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这样比较符合教学的规律。
教材将探究海波熔化特点和蜡的熔化实验放在一起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将两者进行对比,可以较为方便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降低引入晶体和非晶体概念的难度。
教材设计这一探究活动,其要求明显高于前面的探究活动。
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规划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也为以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2.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3 .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状态变化的条件。
2、通过举出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用熔化和凝固去解释生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情趣。
(三)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海波和蜡的熔化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四)教学难点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学情1.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强,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原理有了解的兴趣.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温度的概念,并掌握温度计的使用.3.学生的认识特点:对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但并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原理,不了解熔化和凝固与温度的关系.三、说教法、学法(一)教法:1、实验探究法;2、以实验、情景、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二)学法:以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归类对比等方法学习知识。
推荐K12学习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②理解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
2、教师巡视,并个别批改,关注学生自学情况
学生按照提纲上的要求,独立自主完基础感知,并在书本上勾画圈点
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可以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议
教师出示学生思考和讨论内容
(1)探究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分析思考晶体凝固的图像及凝固条件和特点
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是什么?
2.理解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实验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有什么条件?
3.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有什么物理意义?(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实验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实验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评
教师开始精讲,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和条件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条件、特点、图像
3、晶体凝固条件、特点、图像
全体学生认真听讲,适时通过双色笔做好笔记
梳理、点拔和提升
检
完成当堂检测
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及时回顾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熔化和凝固
课题名称
熔化和凝固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经历物态变化(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考试大纲描述
经历物态变化(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熔化和凝固》物理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七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熔化和凝固》,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首先我对教材的分析如下。
熔化和凝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固态与液态的相互转化,以及此过程中的热量传递规律,学生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为后面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学习思路有良好的启发作用。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总结归纳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我将从生活实例和做探究实验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熔化凝固的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我所制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如下。
一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热量转变过程,知道晶体与非晶体。
二经过探究实验的过程,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
三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实践的科学态度。
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熔化凝固过程的理解,难点在于探究实验数据分析和作图过程,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新课讲授,丰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花发挥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接下来谈谈我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物质的三态是什么?物质能否从一个状态转换为另一个状态?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将指导学生带着前面的问题阅读本节首段内容,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接着我将和学生讨论并解释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从而回答前面导入的问题。
之后我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指导他们用酒精灯,温度计,蜡和海波等实验器材做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
在此过程中,我将到各小组进巡视和指导,并提醒学生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地进行。
之后,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展开小组讨论和交流,并做出蜡和海波的温度变化图像,再用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表述两种图像的区别,我将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和分析,并向学生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区别是因为海波是晶体而产生的,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引出下一节晶体与非晶体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实验能更深刻的记忆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熔化和凝固》,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四、教法与学法;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的题目是“物态变化”,此章内容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几乎每节教材都是从生活实际开始,引入新课,学习了知识之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节主要内容是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热爱科学有一定的作用.如图1反映了物态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我们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而熔化与凝固是一个互逆过程.1.2 教材的特点(1)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2)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学目标(略)3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理由:对于熔化和凝固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却不清楚,加之这一部分知识也是以后分析温度、热量、内能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将此内容确定为本节的重点[2]。
难点:(1)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2)描绘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图像.理由:(1)学生缺乏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感性认识,因此,将此内容确定为本节的难点之一;(2)初二学生还没有学习直角坐标及描点作图方法,因而,在方格纸上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也是本节课的另一难点.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导学稿.所需材料为粉末状的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烧杯,试管,温度计,酒精灯,玻璃棒和钟表.将学生按5 ~ 6人一组分好组.学生准备好课本和学具,分工进行报时、报温度值、报物质状态(是固态、液态,还是固液混合)、记录和照顾仪器等.课前预习、完成导学稿相关内容.5 学情教法和学法5.1 学情(1)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强,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原理有了解的兴趣.(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温度的概念,并掌握温度计的使用.(3)学生的认识特点:对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但并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原理,不了解熔化和凝固与温度的关系.5.2 教法(1)实验探究法本节教学设计注重以问题为先导,把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解决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探究,尝试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获取知识.整个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及协作和探索精神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2)讨论法讨论的过程,使学生由过去的“观察者”变为“探究者”,由“验证者”逐渐转变为“实验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5.3 学法学生学习时,根据其好奇心,结合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不成熟的特点,采用实验探究法和类比法,通过实验归纳、小组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6 教学过程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上述分析为指导,以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了5个部分.教学程序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激发欲望—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相互交流获得新知—练习巩固加深理解[3].6.1 创设情境设疑启发探究欲望请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教师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进一个空火柴盒.进而提出问题,即你所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物质熔化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确认,引入新课.设计意图: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创设学生熟悉的探究情境,做到由浅入深,引起学生思考,消除科学探究的神秘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6.2 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6.2.1 提出问题固体在熔化过程中立刻变成液体还是有一个过程?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探究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6.2.2 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6.2.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实验的思路,设计出实验方案,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熔化过程,突破本节重点.设计意图:针对问题寻找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2.4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1)分工.报时1人,报温度值1人,报物质状态1人,记录1人,照顾仪器1人,搅拌物质1人.教师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比如,酒精灯的使用规则,特别是强调实验时加强分工协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组织工作,根据学生选择海波和石蜡做为样品的不同,分为7大组做熔化实验.(2)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实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特别强调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同温度下的状态,熔化时的状态及温度,及时记录实验中的数据(每1min记录一次),从而为突破第一个难点做准备.注意当海波开始熔化时,要及时搅拌;仔细观察温度与物质的变化情况.设计意图:体验科学探究乐趣,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培养合作意识.6.2.5 分析与论证教师要指明坐标系中两条数轴的指向分别表示时间和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各组展示图像.考虑到有些小组的实验也许误差较大,可以利用课件快速再现海波与石蜡的熔化过程,并展示两者熔化过程的图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以下分析.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吸热还是放热?比较不同小组的数据和图像,再分析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否相同.结合学生的图像和回答,引出晶体和非晶体.设计意图:体验分享与合作,学习通过实验数据寻找普遍规律的方法.6.2.6 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6.2.7 交流与合作同学间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6.3 巩固新知迁移知识让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通过熔化实验,分析熔化规律和图像,教师适时指出熔化的逆过程是凝固,让学生讨论,推出物质凝固的规律和图像及特点,达到对知识的迁移.6.4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结由学生来做.整理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巩固.明确本节课中采用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了哪几个问题.教学延伸: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探究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真正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统一.比如,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 ~ 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6.5 习题设置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熔化和凝固知识,设计习题(略).7 板书设计(略)8 作业设计(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熔化和凝固》,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四、教法与学法;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的题目是“物态变化”,此章内容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几乎每节教材都是从生活实际开始,引入新课,学习了知识之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节主要内容是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热爱科学有一定的作用.
如图1反映了物态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我们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而熔化与凝固是一个互逆过程.
1.2 教材的特点
(1)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
(2)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目标(略)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
理由:对于熔化和凝固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却不清楚,加之这一部分知识也是以后分析温度、热量、内能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将此内容确定为本节的重点[2]。
难点:
(1)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
(2)描绘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图像.
理由:
(1)学生缺乏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感性认识,因此,将此内容确定为本节的难点之一;
(2)初二学生还没有学习直角坐标及描点作图方法,因而,在方格纸上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也是本节课的另一难点.
4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导学稿.
所需材料为粉末状的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烧杯,试管,温度计,酒精灯,玻璃棒和钟表.
将学生按5 ~ 6人一组分好组.学生准备好课本和学具,分工进行报时、报温度值、报物质状态(是固态、液态,还是固液混合)、记录和照顾仪器等.课前预习、完成导学稿相关内容.
5 学情教法和学法
5.1 学情
(1)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强,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原理有了解的兴趣.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温度的概念,并掌握温度计的使用.
(3)学生的认识特点:对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但并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原理,不了解熔化和凝固与温度的关系.
5.2 教法
(1)实验探究法
本节教学设计注重以问题为先导,把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解决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探究,尝试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获取知识.整个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及协作和探索精神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2)讨论法
讨论的过程,使学生由过去的“观察者”变为“探究者”,由“验证者”逐渐转变为“实验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
5.3 学法
学生学习时,根据其好奇心,结合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不成熟的特点,采用实验探究法和类比法,通过实验归纳、小组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
6 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上述分析为指导,以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了5个部分.
教学程序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激发欲望—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相互交流获得新知—练习巩固加深理解[3].
6.1 创设情境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请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教师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进一个空火柴盒.进而提出问题,即你所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物质熔化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确认,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创设学生熟悉的探究情境,做到由浅入深,引起学生思考,消除科学探究的神秘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6.2 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6.2.1 提出问题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立刻变成液体还是有一个过程?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探究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6.2.2 猜想与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6.2.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实验的思路,设计出实验方案,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熔化过程,突破本节重点.
设计意图:针对问题寻找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2.4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1)分工.报时1人,报温度值1人,报物质状态1人,记录1人,照顾仪器1人,搅拌物质1人.教师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比如,酒精灯的使用规则,特别是强调实验时加强分工协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组织工作,根据学生选择海波和石蜡做为样品的不同,分为7大组做熔化实验.
(2)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实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特别强调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同温度下的状态,熔化时的状态及温度,及时记录实验中的数据(每1min记录一次),从而为突破第一个难点做准备.注意当海波开始熔化时,要及时搅拌;仔细观察温度与物质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体验科学探究乐趣,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培养合作意识.
6.2.5 分析与论证
教师要指明坐标系中两条数轴的指向分别表示时间和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各组展示图像.考虑到有些小组的实验也许误差较大,可以利用课件快速再现海波与石蜡的熔化过程,并展示两者熔化过程的图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以下分析.
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吸热还是放热?
比较不同小组的数据和图像,再分析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否相同.结合学生的图像和回答,引出晶体和非晶体.
设计意图:体验分享与合作,学习通过实验数据寻找普遍规律的方法.
6.2.6 评估
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
6.2.7 交流与合作
同学间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6.3 巩固新知迁移知识
让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通过熔化实验,分析熔化规律和图像,教师适时指出熔化的逆过程是凝固,让学生讨论,推出物质凝固的规律和图像及特点,达到对知识的迁移.
6.4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结由学生来做.整理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巩固.明确本节课中采用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了哪几个问题.教学延伸: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探究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真正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统一.比如,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 ~ 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6.5 习题设置
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熔化和凝固知识,设计习题(略).
7 板书设计(略)
8 作业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