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氧化碳的趣味实验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趣味实验设计
【课题名称】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趣味实验设计【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学生掌握木炭燃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装置的观察和思考,能够说出CO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的2.通过观察改进装置中气球变化,以及后续喷泉实验的拓展,初步学会用CO2化学性质来解释一些实验现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性质的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关于CO2【实验内容】实验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用品:锥形瓶、燃烧匙、气球、橡皮塞、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火柴、水槽、尖嘴导管、10ml医用注射器木炭、澄清石灰水实验装置的准备:选择符合锥形瓶口径大小的橡皮塞,按照所用尖嘴导管直径大小打孔后插入,尖嘴一端深入2-3cm左右,并在橡皮塞上插入燃烧匙,尖嘴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气球,用细线系紧。
装置图:图一图二图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先收集一锥形瓶O2,并用连有气球和燃烧匙的橡皮塞塞紧,如图一所示。
然后把燃烧匙中的木炭放在酒精灯上引燃(其间可用另一个橡皮塞塞紧锥形瓶口,以防O2跑掉),再把点燃的木炭伸入盛有O2的锥形瓶中,如图二所示。
片刻后,木炭燃尽,如图三所示。
作用: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让学生感知木炭在O2中燃烧与空气中燃烧的异同。
实验二、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实验操作:将吸有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插入锥形瓶中,并向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后,轻轻振荡锥形瓶,如图四所示。
作用:通过观察气球和石灰水的变化,认识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现象。
图四图五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喷泉实验实验三、喷泉实验实验操作:将锥形瓶倒置于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气球取下,观察锥形瓶中的现象,如图五所示。
作用:通过喷泉实验,得出CO2被吸收,为进一步探究CO2化学性质做铺垫。
干冰龙卷风实验原理
干冰龙卷风实验原理干冰龙卷风实验是一种十分有趣的实验,它能够让我们看到干冰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龙卷风现象。
这个实验的背后是物理现象和化学反应的结合。
一、干冰的性质干冰又称二氧化碳固体,是一种非常冷的物质,可以在常温下保持固态。
当干冰加热时会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这个过程叫做升华。
干冰的升华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因此会向下沉。
这也是干冰龙卷风实验产生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干冰龙卷风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重量,加上高速旋转的力量,将气体聚集起来形成旋转气流,进而形成由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构成的龙卷风现象。
实验步骤如下:1.将干冰放入一个大容器中。
2.向容器倒入少量温水,这能够加速干冰的升华,使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得更快。
3.将一个旋转器或者电动工具附加到容器的盖子上,使容器能够快速旋转起来。
4.等到干冰升华产生足够的气体时,打开旋转器或者电动工具,使容器产生旋转。
5.在容器内的气体被旋转聚集起来的同时,将容器的盖子拿掉,此时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干冰龙卷风。
三、实验分析干冰龙卷风实验背后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其实是比较复杂的。
干冰的升华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因此会向下沉。
当旋转器加速旋转时,气体会随着转动产生惯性力向外扩散,同时又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外旋转。
因此,处于中心位置的空气被向外推挤形成气体圆环,而位于边缘的二氧化碳气体又受到离心力推向圆环中心,进而形成干冰龙卷风的特殊形态。
四、实验意义干冰龙卷风实验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它也具有很多教育意义。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能够了解更多有关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如惯性、离心力、气体的密度等等。
此外,这个实验也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仔细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完成这个实验也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这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干冰龙卷风实验是一项具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实验,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并且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索之路开启了大门。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趣味实验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趣味实验原创作者:江苏省徐州市科技中学李敏〔能够转载,但不能有意抹掉或假冒原创作者,不可剽窃核心内容发表或参赛。
〕有许多化学教师做“口含玻管对包裹了过氧化钠的棉花吹气,棉花燃烧”的实验,从而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笔者做了下面三组实验,发明水蒸气在该反应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实验过程:1.1在一个500mL的烧杯里粘一段蜡烛头,在倒放一只50Ml的小烧杯,小烧杯上放一片铁片,防止棉花燃烧把小烧杯烧裂,大烧杯里放入适量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点燃蜡烛,把包了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在小烧杯上,向大烧杯里滴加盐酸〔如上图所示〕,二氧化碳大量放出,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
颇有趣味性。
1.2在大烧杯里也作如图1的预备,但不要放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用沉浮式气体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如中图所示〕。
随着二氧化碳想大烧杯里注入,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
1.3在大烧杯里也作如图2的预备,沉浮式气体发生器的配重盒里放入浓硫酸〔如下图所示〕,让生成的二氧化碳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注入大烧杯,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而棉花不能燃烧。
2分析:在1、2两组实验里,二氧化碳气都没通过干燥处理,棉花都能燃烧起来。
在第3组实验里,二氧化碳气通过干燥处理,棉花不能燃烧。
我们可作如此的假设:2.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生成。
2.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反应。
2.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但在水蒸气催化作用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氧气生成。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创新
6、取下输液瓶瓶塞,插入燃烧在火柴,火柴熄灭。
五、实验结论: ①通过石蕊试纸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是酸性 氧化物;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稀) ==CaCl2+CO2↑+H2O Ca(OH)2 +CO2 ==CaCO3↓பைடு நூலகம்H2O H2O +CO2 ==H2CO3
一、改进实验目的:
1、从解决农村学校缺少实验器材的无法完成有关的演示实验 和学生实验的实际出发,进而就地取材来圆满的完成我们的化学教 学。
2、使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简单化便于操作。同时可以进行 部分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 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输液瓶(小)、注射器、铁架台、 输液管、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紫色石蕊试液、火柴。
4、还可以用来验证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性质的演示实验 形成喷泉。
5、装置材料简单易得,不易损坏。节约药品。 6、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实验的无穷魅力。有助于培养 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和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六、实验装置改进的意义:
1、使用该实验装置制取CO2的操作简便可行,特别是解决 了CO2的制取和性质检验可以同时进行的实验探究问题。
2、便于控制CO2的生成量。并能做到象“启普发生器”那 样,按需要添加药品(液体)。
3、该实验装置实用范围广,可以用来制取O2、H2以及H2O2 溶液制取O2中催化剂的探究实验。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探秘范文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探秘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探秘摘要: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探秘,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文章将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大纲,精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实验,为学生揭示化学世界的奥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内容,选取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实验,带领大家共同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二、初中化学趣味实验选编1.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检验实验原理: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钙;(2)滴加稀盐酸,观察碳酸钙的溶解现象;(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浑现象。
实验现象: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
2.实验二: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原理:某些植物的花瓣汁含有遇酸碱性溶液变色的物质,可作为酸碱指示剂。
(1)采摘花瓣,提取花瓣汁;(2)将花瓣汁滴入不同pH值的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3)记录颜色变化情况,确定自制指示剂的酸碱变色范围。
实验现象:花瓣汁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可作为酸碱指示剂使用。
3.实验三:烧不死的金鱼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但金鱼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存活一段时间,是因为氢氧化钠溶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
(1)准备一个玻璃容器,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2)将一条金鱼放入容器中,观察金鱼的行为;(3)观察一段时间后,金鱼依然存活。
实验现象:金鱼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存活一段时间,验证了氢氧化钠溶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
4.实验四:浮力的大小实验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浮力大小可通过阿基米德原理计算。
幼儿园趣味实验室:化学小实验教案设计
幼儿园趣味实验室:化学小实验教案设计幼儿园是孩子们探索世界、发现科学的好地方。
为了激发幼儿对化学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适合幼儿园的化学小实验教案设计。
一、实验名称:彩色乳液实验目的:观察颜色的混合和分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牛奶、食用色素、洗碗液。
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小杯子,倒入适量的牛奶,加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分别搅拌均匀。
2. 在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倒入洗碗液。
3. 将不同颜色的牛奶一起倒入洗碗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原理:洗碗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能降低表面张力,使得颜色的牛奶分布均匀。
当加入不同颜色的牛奶后,表面活性剂分子会与颜料分子发生作用,使得颜料分子分散在牛奶表面。
当加入不同颜色的牛奶后,颜色会混合,但由于不同颜色的牛奶中颜色分子的大小、形状不同,颜色会在洗碗液中慢慢分离。
二、实验名称:发冒泡的泡泡水实验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
实验材料:苏打水、醋、食用色素。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空瓶子,倒入适量的苏打水。
2. 在另外一个杯子中,倒入适量的醋和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3. 将含有醋和食用色素的杯子倒入装有苏打水的瓶子中,观察气体的产生。
实验原理:由于醋中含有醋酸,当醋和苏打水混合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可以积聚在瓶口,形成泡泡。
当加入食用色素后,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泡泡的形成和颜色。
三、实验名称:彩色泡泡实验目的:观察泡泡的形成、颜色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洗碗液、水、食用色素、吸管。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装有水的杯子,倒入适量的洗碗液,并加入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2. 用吸管在杯子中轻轻吹出泡泡,观察泡泡的形成和颜色。
实验原理:泡泡的形成是由于表面张力和空气压力的平衡。
食用色素的加入可以使泡泡更有趣,孩子们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泡泡。
案例46 《 比较二氧化碳密度与空气大小的趣味实验》
CO2密度与空气大,杠杆Βιβλιοθήκη 理。实验仪器及药品
1根小木条、细线、2个一次性饮水杯、铁架台、1瓶二氧化碳、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及现象
如图3所示,在一根小木条的两端各系上一个大小相同的一次性饮水杯,在木条的中间部位系上一根细线,把它系在铁架台上,使之保持平衡,把事先收集好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迅速倾倒入其中一个纸杯中,可以观察到倒入二氧化碳的纸杯明显下沉,小木条失去平衡。纸杯大小相同,盛有二氧化碳的纸杯比盛有空气的纸杯重,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创新
设计
后的
优点
1.现象明显。
2.趣味性强。
3.操作方便。。
案例46《比较二氧化碳密度与空气大小的趣味实验》
实验名称
《比较CO2密度与空气大小的趣味实验之三------“杠杆失衡”》
实验目的
利用生活素材,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挖掘教师潜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快乐。促进知识点的掌握,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氧化碳趣味故事
二氧化碳趣味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CO2)这个化学物质似乎并不那么引人注目。
然而,在这个令人惊叹的世界里,CO2却有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
今天,我们将带您探索二氧化碳背后的趣味故事和不可思议的应用。
第一章: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奇迹二氧化碳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二氧化碳在地球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品,通过吸收太阳光和CO2,植物能够制造出氧气并生长茁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植物是地球的肺。
第二章: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了气候变化的问题。
工业活动和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不断累积,加剧了全球暖化的速度。
这给全球环境带来了许多挑战,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三章:二氧化碳的奇妙转变除了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之外,二氧化碳还有一些令人惊叹的转化能力。
您可能已经听说过液态二氧化碳的存在。
液态CO2的特点是在常温下压缩成液体,非常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业应用,比如清洗和消毒。
此外,液态二氧化碳在火灾灭火和氮比特的制造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章:二氧化碳和汽水您是否曾经想过汽水中的气泡是怎么形成的?事实上,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气泡很有趣。
在汽水瓶中的液体中,压力使二氧化碳溶解在液体中。
当您打开汽水瓶盖时,释放的压力导致二氧化碳从液体中释放出来形成气泡,让汽水变得清爽可口。
第五章:二氧化碳的娱乐价值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之外,二氧化碳还有一些娱乐价值。
您可能听说过干冰,它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
当干冰与水接触时,它会产生独特的冒烟效果,成为很多派对和表演中的亮点之一。
此外,二氧化碳还被用于一些特殊的烹饪技巧,以增添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结语:通过这个趣味故事的探索,我们发现二氧化碳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化学物质。
它在大自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有着许多令人着迷的应用。
然而,随着我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增加,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
二氧化碳的趣味实验
请利用实验台上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 ①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②CO2能溶于水
集气瓶
试管
烧杯
蜡烛
托盘天平
软塑料瓶 带玻璃导管的橡胶塞 小气球证明二Biblioteka 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方法一:
步骤 现象 分析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小烧杯中,并 将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倒入
蜡烛熄灭
现象 分析
气球变鼓 二氧化碳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空
CO2
-------方法一:
气
步骤
将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收集空气和二氧化碳, 天平调平后,分别将塑料瓶放到两个托盘上
现象 指针向放置二氧化碳的一边偏转
分析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方法一:
步骤 现象 分析
将试管中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并将 试管倒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试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二氧化碳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方法二:
水
步骤
将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水,盖上 玻璃片振荡,然后将集气瓶倒置在空中,
现象
玻璃片不掉落
分析
二氧化碳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O2
--------方法三:
水
步骤
将收集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水,并 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
二氧化碳灭火小实验
二氧化碳灭火小实验二氧化碳灭火原理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基于置换和冷却效应。
当二氧化碳气体释放时,它会迅速扩散并取代燃烧区域的氧气。
氧气是燃烧反应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氧气,火焰就会熄灭。
此外,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很强的冷却能力。
它会吸收燃烧释放的热量,降低燃烧区域的温度。
热量的降低会进一步抑制燃烧反应,最终熄灭火焰。
二氧化碳灭火小实验材料:二氧化碳灭火器点燃的蜡烛透明玻璃杯步骤:1. 准备好实验区域:在一个安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实验,远离易燃材料。
2. 点燃蜡烛: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一根蜡烛,将其放置在玻璃杯中。
3. 释放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喷嘴对准点燃的蜡烛,从距离蜡烛约 30 厘米处释放气体。
4. 观察结果:随着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蜡烛火焰会逐渐减小,最终熄灭。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有效地熄灭蜡烛火焰。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取代了燃烧区域的氧气,并吸收了燃烧释放的热量,从而抑制了燃烧反应。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优缺点优点:灭火效率高,可以迅速扑灭火灾。
无残留,不会对设备或环境造成损坏。
不导电,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
缺点:不适用于扑灭可燃液体或气体火灾。
在密闭空间使用时,可能会导致窒息危险。
对于大型火灾,可能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才能扑灭。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电气设备房数据中心实验室办公室汽车船舶注意事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
不要对着人员直接喷射,以免造成窒息。
使用后,应立即打开窗户或通风设备,清除二氧化碳气体。
钠与二氧化碳燃烧反应趣味实验设计
钠与二氧化碳燃烧反应趣味实验设计
燃烧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它可以产生热量和光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展示钠和二氧化碳燃烧反应的趣味实验设计。
一、实验材料
本实验需要准备以下材料:(金属),二氧化碳(CO2),木质棒,容器(如瓶子等),毛巾,湿纸巾。
二、实验步骤
1.将钠块放入容器中,并加入少量的水。
2.小心地向容器中添加二氧化碳,注意使用湿纸巾将棒子表面上覆盖上。
3.在容器中放置木质棒,并用湿毛巾将木质棒表面覆盖上,以减少燃烧产生的热量。
4.接着,将瓶口封住。
5.当容器中的水不断收敛时,二氧化碳将钠变回金属钠,产生热量和光照。
6.最后,把瓶口取开,以观察反应后容器中的状况。
三、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和钠发生燃烧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光照,容器中的水也将大量的蒸发,隐约可见微弱的光芒,实验结束后,容器中的水几乎完全蒸发,原本的钠块也变成了金属棒,实验成功完成。
四、安全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燃烧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尤其是操作过程中不要接触到太热的物体,以正确使用实验室用具,以及注意实验室规定,尽量不让实验物质溅出实验室,以减少危害。
五、结论
本实验是一次关于钠和二氧化碳燃烧反应的趣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以最简单的方式,将钠和二氧化碳进行燃烧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和光照,实验成功完成,这可以说明,燃烧反应的产物是自发的,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从而为实验中的“热”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实验的实施,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对于学生的认识化学的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帮助。
钠与二氧化碳燃烧反应趣味实验设计
钠与二氧化碳燃烧反应趣味实验设计
钠和二氧化碳燃烧反应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实验,可以展示出化学反应的能量释放和产物生成。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设计:材料:
小块钠
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室玻璃器皿
镊子或其他钳子
火焰源(如点燃的长柄打火机)
步骤:
将一小块钠放置在实验器皿中,注意不要让钠碰到湿度大的空气或水。
将实验器皿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器皿中,直至气体充满器皿。
用镊子或其他钳子将钠小块从实验器皿中取出,然后迅速用火焰源点燃它。
将点燃的钠小块放回实验器皿中,然后观察发生了什么。
结果:
钠和二氧化碳发生燃烧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钠(Na2CO3)和黑色的碳(C)。
注意事项:
实验室玻璃器皿应该足够坚固,以承受钠燃烧反应时释放的热能。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安全,避免直接观察火焰和产生的气体。
进行实验时要戴上适当的安全装备,如护目镜和实验室外套。
二氧化碳趣味故事
二氧化碳趣味故事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地球的大气中。
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起着保持地球温暖的重要作用。
然而,除了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外,二氧化碳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应用。
本文将带你一起探索二氧化碳的趣味故事。
1. 消防器械中的二氧化碳你是否见过电影中的那种消防器械,当火灾发生时,喷出一股强大的白烟?这其实是二氧化碳在消防器械中的应用。
二氧化碳具有抑制火焰的能力,它可以剥夺火焰周围的氧气,从而扑灭火势。
因此,在火灾发生时,喷射二氧化碳可以迅速扑灭火源。
2. 呼吸和二氧化碳当我们呼吸时,我们身体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我们的细胞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产生了二氧化碳。
然而,你知道人体对二氧化碳的反应吗?当我们身体感知到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时,会通过神经信号告诉我们的呼吸系统加快呼吸,以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所以,当你感到气短时,是因为你体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3. 植物与二氧化碳植物对二氧化碳有着特殊的关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这就是为什么植物可以帮助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的原因。
二氧化碳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越多的二氧化碳意味着植物可以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从而生长得更好。
4. 二氧化碳的气候效应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使得地球变暖。
这引发了全球变暖的讨论和探索替代能源的需求。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我们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控制气候变化的影响。
5. 二氧化碳的工业应用除了在消防器械中的应用外,二氧化碳还有许多工业上的应用。
它被用作饮料行业中的气泡饮料的碳酸化剂,使饮料具有起泡和口感的效果。
此外,二氧化碳还被用于其他食品加工过程、干冰制造和工业废气处理等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气体,但它具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应用。
干冰泡泡科学实验原理
干冰泡泡科学实验原理
干冰泡泡科学实验是一个富有趣味性与挑战性的实验,它的实验原理详见下文:
第一步,准备干冰和肥皂液
首先需准备好干冰和肥皂液。
干冰是二氧化碳经过冷却后制成的,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超市、特种杂货店等地方购买。
而肥皂液则可以在家中制作,只需准备水和少量的洗碗液、白糖即可。
第二步,将干冰和肥皂液混合
在实验进行之前,将干冰片放入一个小碗中,并加入少量温水,可以让干冰快速蒸发成二氧化碳气体。
之后,将一定量的肥皂液倒入碗中,将二氧化碳气体包裹其中,并形成一个巨大的泡泡。
第三步,观察泡泡的特性
当泡泡形成后,它不仅拥有常规泡泡的透明与韧性,更具有干冰的特性。
泡泡在表面积持续吸收空气而变得越来越大,当达到一定大小时将自然地破裂,释放出干冰烟雾,形成美丽的景象。
实验原理解析
干冰代表的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凝结态,又被称为“干冰”。
在普通的气体状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对较轻,比空气轻约1.5倍,而当它被压缩以及冷却至-78.5℃时就会变成干冰。
实际上它就是将气体直接冷却成固态。
泡泡则代表的是一种充满空气的球形体,在表面积不断扩大时会吸附更多的气体,导致泡泡内的压力上升,最终泡泡破裂并释放出干冰烟雾。
综上所述,干冰泡泡实验融合了干冰与肥皂泡的特性,形成了独特而有趣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人们能够了解到物质的分子结构,以及物质特性与环境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更加深入详细地认识到元素化合物的奥秘。
近年来,这种实验已经广泛应用于基础化学、普及教育等领域,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实验项目。
二氧化碳和足量氢氧化钠反应
二氧化碳和足量氢氧化钠反应1. 化学反应的初体验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既简单又有趣的化学反应,那就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这个反应其实就是一场“化学小戏”的演出。
想象一下,二氧化碳(CO₂)和氢氧化钠(NaOH)在实验室里碰头,就像两个老朋友在咖啡馆里碰面,结果他们聊得特别投机,一聊起来就变成了化学反应。
简单点说,就是它们在一起玩出了新花样!1.1 什么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这玩意儿平时我们没少见。
你每次呼吸,吐出的气体里就有它。
还有那些我们喜欢喝的汽水,瓶子里充满的也是二氧化碳。
它是一种气体,通常是无色无味的,基本上就像空气中的小隐形人。
不过,它可是化学界的常客,特别是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一些工业过程当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1.2 氢氧化钠,又叫小苏打再来说说氢氧化钠,咱们通常称它为小苏打。
你会在厨房里看到它,特别是在一些烘焙食谱里,它可是个重要的配角。
它在化学反应里有点像个不太显眼的英雄,平时看着不起眼,但关键时刻总能拯救局面。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能和很多物质反应,变得非常活跃。
2.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亲密接触”说到这儿,你可能会好奇,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这两个“家伙”到底怎么互动的呢?其实很简单,当这两者相遇时,氢氧化钠像一个好心的朋友,直接把二氧化碳“包围”住。
它们在一起的反应就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反应后会生成一种叫做碳酸氢钠的物质。
简单来说,就是一杯“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的“鸡尾酒”,混合后变成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
2.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说得稍微正式一点,化学方程式就是二氧化碳(CO₂)和氢氧化钠(NaOH)发生反应的书面表达。
它的反应式是这样的:CO₂ + 2 NaOH → Na₂CO₃ + H₂O。
看到没?二氧化碳加氢氧化钠,最后会生成碳酸钠(Na₂CO₃)和水(H₂O)。
这个公式就像是一张化学的地图,告诉我们反应的全过程。
2.2 反应的过程和现象说到过程,可能你会觉得枯燥,那咱们换个说法。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那么,大家好啊!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化学反应,简直是锅里煮饺子,水开了就欢快地跳起来了。
没错,咱们要说的就是二氧化碳(CO₂)通入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那档子事儿。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别担心,咱们就像散步一样一边聊一边走,轻松又愉快!1. 基础知识首先,让我们理清一下这两个主角。
氢氧化钠,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咱们平时用的火碱,有点碱性。
但它其实在化学反应中可是个好帮手哦!那二氧化碳呢,平时我们呼出来的气,这玩意儿跟植物老朋友“二氧化碳”养分儿的,很重要。
可别小看这个二氧化碳,它可是能“吃”掉氢氧化钠的“潜力股”。
1.1. 反应开始的时刻好啦,想象一下,有一天我们把一些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里。
当这个气体一碰到溶液,突然就像老虎碰上了水,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哈,就是这么神奇!1.2. 化学反应式这时候,反应式就浮现在我们眼前了:CO2 + 2 NaOH → Na2CO3 + H2O 。
也就是说,我们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气泡碰撞在了一起,形成了碳酸钠(Na₂CO₃)和水(H₂O),这可是真正的“反应大戏”!2. 反应的精彩之处这整个过程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化学反应,里边的故事可多了去了,就像那种情景剧,真是跌宕起伏。
2.1. 反应的趣味这个反应的趣味在哪儿呢?咱们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你在实验室里来点儿小魔法,就会看到二氧化碳气泡像炸了锅的米粒儿一样,瞬间活跃开来,带着点儿小嚣张的气息,油然而生。
2.2. 日常运用而且,你知道吗?这种反应不仅仅在实验室才会发生,咱们日常生活中也是会遇到的。
比如说,喝果汁时,果汁里其实也有二氧化碳,这样一来,果汁的酸味和糖分才会“锵锵”搭配,味道才丰富多彩呢!3. 反应后的结果经过这个过程,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结合让我们的反应更加完美。
就像沙滩上的贝壳,虽然是不同的,但却一起构成了美丽的风景。
3.1. 环保的理念更有趣的是,碳酸钠其实有很多环保的应用,比如用它来处理中和酸性废水,嘿,这可是个环保小卫士呢!我们一边吃着科学这块儿大蛋糕,一边都能为地球出一份力,想想都觉得开心。
与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气体_解释说明
与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气体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白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味品,主要由水和乙酸组成。
乙酸可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反应过程在无论是实验室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与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气体,并解释其反应机理以及相关实验方法与结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部分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将介绍与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基本机理。
首先,我们将解释醋和碳酸氢钠之间的反应过程,以及该反应如何导致二氧化碳的生成。
其次,我们还将探讨温度和压力对该反应速率和产物生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将详细描述实验方法与结果。
我们将介绍所使用的材料和仪器准备工作,以及实验步骤的说明。
此外,会提供实验结果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第四部分将探讨这一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前景,并涉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
我们还将讨论这一反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最后,第五部分将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增进读者对与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气体的了解。
通过深入研究该反应机理和相关实验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一反应在工业、环境保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同时,本文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探索科学领域的方式,并促进了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兴趣与理解。
2. 反应机理:2.1 醋和碳酸氢钠反应:在与白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醋和碳酸氢钠两者的化学性质。
醋是一种弱酸,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而碳酸氢钠则是一种盐类,化学式为NaHCO3。
当将白醋和碳酸氢钠混合时,由于乙酸是一个弱酸,在水溶液中会部分解离为乙酸根离子(CH3COO-)和H+离子。
同时,碳酸氢钠也会在水溶液中分解生成离子:Na+、HCO3- 和OH-。
2.2 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反应开始后,乙酸根离子与碳酸氢钠溶液中的H+ 离子发生反应。
它们结合形成较不稳定的乙基羧基(CH3COO-H)物种。
然后,在这种较不稳定的状态下,乙基羧基进一步降解产生一个如下所示的物质:CH3COO-H →CH3COOH + H此处产生出乙酸和氢离子。
神奇的二氧化碳实验科学课作文
神奇的二氧化碳实验科学课作文英文回答:
I remember a magical experiment with carbon dioxide in my science class. We used a bottle, some baking soda, and vinegar to create a fizzy reaction. When we mixed the baking soda and vinegar together in the bottle, it started to bubble and produce a lot of carbon dioxide. Then, we quickly put a balloon over the opening of the bottle, and as the gas continued to be produced, the balloon slowly inflated. It was like magic happening right in front of our eyes!
中文回答:
我记得在科学课上做过一个神奇的二氧化碳实验。
我们用了一个瓶子、一些小苏打和醋来制造一个起泡反应。
当我们把小苏打和醋混合在瓶子里时,它开始起泡,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然后,我们迅速把一个气球套在瓶口上,随着气体继续产生,气球慢慢膨胀。
就像是魔术在我们眼前上演一样!。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咱们今天来唠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这事儿。
这就像是一场神奇的化学魔术,把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放在一起,就能变出新玩意儿——二氧化碳。
在实验室里啊,制二氧化碳用的东西可都是咱们比较熟悉的。
碳酸钙和稀盐酸这俩家伙凑一块儿就开始搞事情了。
碳酸钙,就像是一个顽固的小堡垒,而稀盐酸就像一群精力充沛的小工兵,它们一相遇啊,就开始一场激烈的“攻坚战”。
碳酸钙这个小堡垒被稀盐酸这些小工兵不断地“攻击”,然后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这反应的过程啊,用文字表达式来说就是碳酸钙加上稀盐酸变成氯化钙、水还有二氧化碳。
你看,这就像一场化学的舞蹈,每个分子都按照自己的步伐在跳动。
碳酸钙的每个小颗粒都在和稀盐酸的分子拥抱、结合,然后就拆分重组,变成了氯化钙这个新的小团体,水这个生命之源也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当然,还有我们最关注的二氧化碳这个调皮的气体。
你可能会问,为啥是这俩东西反应就能制二氧化碳呢?这就好比做饭,你得选对食材才能做出你想要的菜。
碳酸钙和稀盐酸就像是天生一对儿的食材,它们的性质决定了它们相遇的时候会发生这样的反应。
就像醋和小苏打放在一起会冒泡一样,都是化学物质之间的一种默契。
在实验室实际操作的时候,那也是有不少讲究的。
你不能把碳酸钙一股脑儿全倒进去,得慢慢加。
这就像你给花浇水,不能一下子把水全倒花盆里,得一点一点来。
要是倒得太快太多,反应就会太剧烈,就像一场失控的派对,到处都是乱糟糟的。
二氧化碳可能就会一下子冒得太多,不好控制。
而且啊,这个反应是在特定的容器里进行的,就像把这些化学物质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让它们在这个小空间里完成这场神奇的变化。
那制出来的二氧化碳有啥用呢?它可不像个没用的小玩意儿。
它就像一个隐形的小助手,在很多实验里都能派上用场。
比如说,它可以用来灭火,你想啊,二氧化碳像一个小盾牌,盖在火焰上,把氧气这个火焰的“好朋友”给隔开了,火焰没了氧气,就像人没了空气一样,自然就灭了。
这二氧化碳还能用来做汽水呢,那些咕噜咕噜冒气泡的汽水,里面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这个调皮鬼。
二氧化碳趣味实验
二氧化碳趣味实验学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在化学中有许多的趣味实验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一些二氧化碳的趣味实验来学习吧! 1.瓶吞鸡蛋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要将一个比广口瓶瓶口稍大的鸡蛋完整地放入瓶中,先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等鸡蛋壳变软后,取出鸡蛋,向广口瓶中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再倒入足量的CO2,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堵住瓶口,振荡广口瓶,鸡蛋很快被瓶吞入。
请你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题是将物理学科中的压强与化学原理紧密结合在一起。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醋酸(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使蛋壳变软。
瓶中的CO2与NaOH溶液反应,使瓶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强,鸡蛋就被“吞”入瓶内。
2.会跳舞的鸡蛋在一只大量筒中加入大半量筒稀盐酸,再把一只鸡蛋鲜鸡蛋放入量筒(如右图所示),只见鸡蛋慢慢沉入到量筒底部,不一会儿,鸡蛋又慢慢向上浮,一直浮到液面上,摇一摇量筒,鸡蛋又沉下去,就这样鸡蛋在量筒中“跳起舞”来了,虽然舞姿不算优美,只会上下“跳”,但毕竟是“舞”起来了啦。
你知道吗?鸡蛋能在盐酸中跳舞,离不开二氧化碳的帮忙。
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分析】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鸡蛋壳的表面,增大了鸡蛋的体积,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鸡蛋会上浮,鸡蛋到液面后,表面的气泡破灭,体积变小,浮力变小,鸡蛋就会下沉,这样,鸡蛋就会上浮、下沉循环往复。
3. 浮起来的气球在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CO2,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在杯底。
将一瓶CO2气体缓缓地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
请你分析回答:_____________色气球浮起来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课:游戏中的化学,第二节
有趣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为CO₂,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
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1、简介
二氧化碳()
中文别名:碳酸气;碳酸酐;碳酐;干冰
英文名称:Carbonic acid gas; Carbon dioxide; dry ice[1]别名:碳酸气
相对密度:1.101(-37 ℃)
沸点(摄氏度):-78.5(0.52MPa)[3]
熔点(摄氏度):-56.6(升华)
相对分子质量:44
收集方法:因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中,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
二氧化碳密度较空气大,当二氧化碳少时对人体无危害,但其超过一定量时会影响人(其他生物也是)的呼吸,原因是血液中的碳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并产生酸中毒。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时,感到气闷,头昏,心悸;4%-5%时感到眩晕。
6%以上时使人神志不清、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39%。
2、特点:
没有闪点,不可燃,不助燃(镁带在二氧化碳内燃烧生成碳与氧化镁);无色无味,无毒性。
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又叫干冰,零下75干冰升华,可以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水汽凝结,就生成了一种云雾缭绕的景象,同时周围温度迅速降低,因此干冰常用于低温保存物品。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碳酸饮料基本原理)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Ca(OH)₂)变浑浊,做关于呼吸作用的产物等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都可以用到。
还可以支持镁带燃烧。
3、物质用途
•二氧化碳可注入饮料中,增加压力,使饮料中带有气泡,增加饮用时的口感,像汽水、啤酒均为此类的例子。
•固态的二氧化碳(或干冰)在常温下会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在急速的食品冷冻。
二氧化碳的重量比空气重,不助燃,因此许多灭火器都通过产生二氧化碳,利用其特性灭火。
而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直接用液化的二氧化碳灭火,除上述特性外,更有灭火后不会留下固体
残留物的优点。
但Mg、Na、K等燃烧时不能用CO2来灭火,因为:
、、
•二氧化碳也可用作焊接用的保护气体,其保护效果不如其他稀有气体(如氩),但价格相对便宜许多。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激光来源。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碳源,可以用作植物温室的气体肥料和水草缸水族箱的肥料。
•二氧化碳可用来酿酒,二氧化碳气体创造一个缺氧的环境,有助于防止细菌在葡萄生长。
•二氧化碳可控制pH值,游泳池加入二氧化碳以控制pH值,加入二氧化碳从而保持pH值不上升。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碱工业和制糖工业。
•二氧化碳可用于塑料行业的发泡剂。
•干冰可以用于人造雨、舞台的烟雾效果、食品行业、美食的特殊效果等。
•干冰可以用于清理核工业设备及印刷工业的版辊等。
•干冰可以用于汽车、轮船、航空、太空与电子工业。
4、常用关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煤气工作原理:
天然气工作原理: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熟石灰检验二氧化碳:
向澄清的石灰水加入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沉淀:
如果二氧化碳过量会有:
二氧化碳会使烧碱变质:
如果二氧化碳过量:
即:
二氧化碳和金属镁反应:
与水反应:
由于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互相转化:
碳还原氧化铜:
二、课堂实验
1、自制汽水
汽水是由矿泉水或经过煮沸、紫外线照射消毒后的饮用水,充以二氧化碳制成的。
属于含二氧化碳的碳酸饮料。
工厂制作汽水是通过加压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溶解在水里。
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质量越好。
市场上销售的汽水,大约是1体积水中溶有l体积~4.5体积二氧化碳。
有的汽水中除含二氧化碳外,还加入适量白糖、果汁和香精。
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时,可以带走一些热量,因此喝汽水能解热消渴。
喝冰镇汽水时,由于汽水的温度更低,溶解的二氧化碳更多(0 ℃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20 ℃时大1倍),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要从体内排出,能带走更多的热量,所以更能降低肠胃的温度。
因此,千万不能大量饮用冰镇汽水,以免对肠胃产生强烈的冷刺激,引起胃痉挛、腹痛,甚至诱发肠胃炎。
此外,过量的汽水会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消化能力和杀菌作用,影响食欲,甚至加重心脏、肾脏负担,引起身体不适。
在实验室和家庭中也可以自制汽水。
用品:食盐、醋、小苏打、柠檬酸、果汁、水、干净的矿泉水瓶
步骤:
1、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容积80%的冷开水。
2、再加入白糖及少量果味香精,或者果汁
3、加入2 g食用小苏打(碳酸氢钠),搅拌溶解。
4、迅速加入食醋5ml(或2 g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
5、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
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
用到的化学反应: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NaHCO3,与酸反应生成新盐,水,二氧化碳
2、快乐的葡萄干
用品:醋、小苏打、水、玻璃棒、玻璃杯、葡萄干
步骤:
1、准备多半杯清水,放入几粒葡萄干,葡萄干马上沉底。
2、往杯子里加入2勺小苏打,搅拌使它溶解。
3、再向被子里加入两勺食醋,过一会儿你会发现葡萄干浮上来,而且还会上上下下地快乐地跳着舞。
3、学生实验设计:
会跳舞的鸡蛋:
如何将沉在水底的鸡蛋浮在水面?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原理。
用品:食盐、醋、小苏打、水、玻璃棒、玻璃杯、鸡蛋
4、演示实验
薄荷糖可“让可乐飞”,沸腾饮料
用品:可乐、雪碧、蔓妥思薄荷糖
生物化学专家认为,碳酸饮料和啤酒当中都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静止状态下,这些气体保持着平衡状态。
当有外界物质或外力作用,原有的平衡被打破,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冒出来,剧烈摇晃过的可乐和啤酒能冒出大量气泡就是这个原理。
一般可乐和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释放比较缓慢,而薄荷糖中的主要成分有阿拉伯胶和结冷胶等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是提高口香糖的粘度和柔软度),很可能是这两种食品添加剂一方面加速了饮料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另一方面和饮料发生反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瞬间释放出来,引起饮料发生喷涌。
5、有关二氧化碳的趣味实验
1.瓶吞鸡蛋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要将一个比广口瓶瓶口稍大的鸡蛋完整地放入瓶中,先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等鸡蛋壳变软后,取出鸡蛋,向广口瓶中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再倒入足量的CO2,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堵住瓶口,振荡广口瓶,鸡蛋很快被瓶吞入。
请你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2. 浮起来的气球
在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CO2,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在杯底。
将一瓶CO2气体缓缓地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
请你分析回答:_____________色气球浮起来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被戏弄的蜡烛
将一支燃烧的蜡烛固定在烧杯底部,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鸡蛋壳,然后再沿烧杯内壁注入适量的稀盐酸(不让盐酸淹没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可以用二氧化碳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析】该题是将物理学科中的压强与化学原理紧密结合在一起。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醋酸(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使蛋壳变软。
瓶中的CO2与NaOH溶液反应,使瓶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强,鸡蛋就被“吞”入瓶内。
2、【分析】本题应用的是物理学科中的浮力知识,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蓝色气球浮起来。
3、【分析】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还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比瓶口稍小软壳蛋会落进瓶中。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
3、会跳舞的鸡蛋
【分析】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鸡蛋壳的表面,增大了鸡蛋的体积,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鸡蛋会上浮,鸡蛋到液面后,表面的气泡破灭,体积变小,浮力变小,鸡蛋就会下沉,这样,鸡蛋就会上浮、下沉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