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战略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管理案例分析

管理案例分析

“ 沙漠逃生 ”
2012年5月17日,有 一架飞机在沙漠中发生意 外,你和一部分的生还者, 面临
生死存亡的选 择……
事件背景4-1
事发在当天上午10点,飞机要在位 于美国西南部的沙漠紧急着陆。
着陆时,机师和副机师意外身亡, 余下你和一群人幸运的没有受伤。
事件背景4-2
出事前,机师无法通知任何人有关 飞机的位置。
一、从管理职能进行分析
• 1、海尔集团计划以冰箱为突破口,建立名牌冰箱市场, 其核心是提高产品质量。在提高产品质量之后,占领更大 的市场。(计划)
• 2、组织企业走名牌路线,并将企业所有产品提价10%。 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比率时,又带领企业向国外进军。 (组织)
• 3、张瑞敏领导员工生产搞质量的品牌。通过“砸冰箱事 件”砸出全厂员工的质量意识,名牌意识。激励员工,树 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让员工相信企业有发展的潜力,相 信他们的选择是对的。(领导)
海尔的腾飞
(三)创造辉煌
1992年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时期, 这对海尔的发展也是一个大好时机, 海尔人迅速作出反应, 筹建海尔工业园。同年 2月海尔进行了以权力分散化为中心的组织结 构改革, 将成熟化的OEC 管理模式运用于各 个企业, 既要服从整体( 旗舰) 的指挥, 又要发 挥独立应战的能力。这一组织模式遵循了海 尔“总体一定要大于局部之和” 的扩张原则, 体现了“ 做大是为了求强” 的宗旨, 把集团 纵向式的组织结构改成扁平式的组织结构。
但从管理角度上说,却是从属地位的。也就是说,关键的
少数制约着次要的多数。因此企业出了问题,管理人员要 负80%的责任。如果把管理人员抓住了,就把系统抓起来 了,所谓纲举目张,整个企业就有效运转了
六、从管理学其它知识分析

海尔产品策略案例分析

海尔产品策略案例分析

海尔产品策略案例分析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7-05-09 07:50 - 阅读:2821 - 评论:1海尔产品策略分析在目前国内市场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彩电大战愈演愈烈的条件下,许多厂商都采取了降价销售、买“一”送“一”清仓大甩卖、特价销售等促销手段。

这些促销手段,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眼睛只盯着某种具体商品,希望通过这些宣传促销活动,提高该商品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以推销产品为中心的“产品促销”阶段。

相反,海尔集团公司所开展的这些宣传促销活动,则已不是仅仅针对某种具体产品而进行的,而是都集中于一个共同的目标——海尔品牌。

自从长虹为了成为彩电行业的垄断者,产品价格全面下降30,,挑起了第一次彩电价格大战以来,在中国的家电市场,已经有不下数十家家电企业曾经提起价格的屠刀,因此,降价似乎已经成了占领市场的不二法则。

然而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作为家电企业的老大,海尔似乎总是远离降价,其所有产品都始终如一的保持着较高的价格。

“双动力”洗衣机刚推出市场之际,其2780元的市场价格也比其它洗衣机产品普遍高出300—500元。

而它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占据市场的前三名,在大多数产品的高端市场,牢牢占据着老大的位置。

这一切,都是因为海尔坚定地实施品牌战略的结果。

凭借其良好的品牌形象打价值战,而不是打价格战,正是海尔高人一筹的定价策略。

(一)产品定价、定位及其品牌战略(1)定价定位“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海尔名牌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干最好的,争最优、创最佳、追求卓越。

海尔这个名牌并不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狂轰滥炸吹出来的,而是凭借高科技,以质量取胜(2)品牌战略所谓品牌战略就是把品牌看成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强调通过品牌树立企业及产品的差异化形象。

品牌使海尔集团在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海尔有句格言:“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灵魂,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之奇瑞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之奇瑞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之奇瑞汽车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现注册资本为38.8亿元。

公司于1997年3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以2010年3月26日第200万辆汽车下线为标志,奇瑞进入打造国际名牌的新时期。

目前,奇瑞公司已具备年产90万辆整车、发动机和40万套变速箱的生产能力。

[1] 2010年,奇瑞实现全球销量682058辆,同比增长36.3%,连续10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

多年来,奇瑞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已跨入了“具有国际化远见的、技术先导的、值得信赖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品牌发展阶段,产品受到全球消费者青睐,2010年出口9.2万辆,同比增长93.2%,累计出口已超过50万辆,连续八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

2006年,“奇瑞”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第62位;2007年,奇瑞公司当选2007年度“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和“发展中国家100大竞争力企业”;2009年,奇瑞公司第4次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同时,在世界知名战略管理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里,奇瑞第2次入围“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中国公司TOP10”;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奇瑞的成功并非偶然,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外来品牌汽车产品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且这些国外品牌实力非常强大。

因此,奇瑞的成功必然是与其正确的战略紧密相关的。

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奇瑞究竟采用什么战略呢?我们小组收集了一些关于奇瑞的材料,从公司层、业务层、国际化等方面来研究分析奇瑞的相关战略。

一、公司层战略:多元化与汽车低端市场定位奇瑞的经营范围主要集中在汽车产业,包括整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奇瑞汽车已大手笔投资了微车、商用车、重工机械、房地产,甚至造船和咨询公司等项目。

奇瑞汽车在副业道路上并未就此止步,2010年,首期注册资金达30亿元的奇瑞汽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业务范围包括海洋装备、工程机械、专用车辆、农业装备等四大板块。

电大管理案例分析-任务2海尔的组织“蜕变”第五章案例补充

电大管理案例分析-任务2海尔的组织“蜕变”第五章案例补充

电大管理案例分析-任务2海尔的组织“蜕变”第五章案例补充商标形成饱含战略变革故事商标是战略驱动的具体表现,从1984年创业至今,XXX 经历的5次商标变革体现了“名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五个发展战略阶段。

与其它企业分别制定企业战略和品牌战略不同的是,XXX采用了“品牌即战略”的战略路线。

七年一轮回,人体周身细胞更新需要七年,XXX也同样进行着七年一蜕变。

据介绍,在创立的前七年里,XXX设立了以创出冰箱第一品牌为目标的“名牌战略发展阶段”。

当时恰逢改革开放,XXX看准时机,于1985年引进德国“XXX”公司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出亚洲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XXX采用了“琴岛-XXX”作为商标,并基于对冰箱装饰的考虑,设计了象征中德儿童的吉祥物海尔兄弟图像商标。

由商标延伸外围产业,XXX又与动画制作公司联合出品了系列动画片《海尔兄弟》。

任何企业在草创阶段都不会轻而易举做到名声在外,但在当时,即使你不知道XXX冰箱,只要家里有个孩子,都会知道“XXX”这个名字。

《海尔兄弟》的故事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人文、常识等知识,定位于寓教于乐,奠定了XXX的智慧形象。

当年每晚六点等在电视机前的80后、90后如今多已成家立业,甚至为人父母,在选择家电时,只要提及“XXX”,他们的第一印象往往还是“智慧、智能”。

对此,85后的XXX表示非常认同。

“购买的第一件XXX是婚房的冰箱,选择这个牌子的原因具体也说不太清楚,就是有一种好感,有用过的朋友也说质量还不错,就想试试,后来家里换了洗衣机也选择了XXX。

”那时,将商标具象为影视形象的宣传思路在国内鲜有应用,却早已被海外企业所津津乐道,由此不得不说,XXX在商标的推广、宣传方面早已同国际接轨,是我国同国际接轨最早的企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封镜时,《海尔兄弟》不但成了当时最长的国产动画片,照旧天下第四长动画片,更是全球由企业投资拍照的动画片中最长的一部,一举超过同样由企业投资拍照、当时热播的动漫《铁臂阿童木》。

企业战略失败案例

企业战略失败案例



3、多品牌战略症结剖析:
企业的多元化投资,实际上是企业作业链的多元化,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作业链都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并 不是 所有的多元化经营都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反, 不合理的多元化会毁灭企业的价值,甚至可能出现因某 些作业链的实施而拖累了整个企业。因此企业并不能一 味的进行多元化经营,企业不能急欲通过资本运营、跨 行业并购实现公司的多元化。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必须是基于价值链的改善,以公司 原有的价值链为基础的,在现有的价值链基础上,向外 延伸,企业可以向上游延伸,掌握供货渠道;也可以向 下游延伸,控制销货渠道。更可以基于核心价值链的需 要,增加增值作业,进而逐渐形成另外一个独立的业务。 所有的多元化行为都必须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的 需要而延伸价值链,这样才能创造价值。

二、三九多品牌战略发展过程
1、三九集团的解体

1996年三九制药并购了河北石家庄啤酒厂,并 推出了“999冰啤酒,四季伴君好享受”的“三九牌” 啤酒。当消费者拿起冰999牌啤酒时,可能立刻就会 想起“三九胃泰”或“三九感冒灵”,让人徒生各种 不舒服的联想。难怪消费者会说:“999是三个九, 喝完胃药喝啤酒”! 2006年8月11日,浙江中耀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 1710万元的竞拍价,成功拍得三九集团旗下的三九医 药连锁公司股权。2006年号称斥资10亿元的“三九万 店连锁计划”却“寿终正寝”。 2007年三九集团被 华润收购。

3、战略失败简单评析:
盲目的多元化经营战略:首先三九集团没有正确地 分析企业经营所处的内外部宏观环境。同时三九集团给 人的形象是医药行业,在其他领域发展不一定能发挥作 用,甚至有品牌稀释的风险。而医药行业本身仍有很大 发展潜力,花力气在不熟悉的领域探索,不如集中力量 做好自己的主业。 “成也一人,败也一人”:长期以来,赵新先在三 九集团身兼四职,尽管这种方式曾在企业发展初期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一人决策 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让三九集团形成了高度 服从的企业文化。 集团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从财务管理制度上看, 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财务监督体系,集团资金使用混乱。 从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制度看,采用了法定代表人 负责制,但是赵新先并没有通过财务监督以及其他各种 监督控制制度对子公司的负责人进行监督。

名牌战略案例研究

名牌战略案例研究

名牌战略案例研究————‚黄鹤楼‛品牌在烟酒业的两重天一、内容概要:黄鹤楼,一座有着千年文化的历史名楼,黄鹤楼牌烟与酒,同样是立足于湖北的两个品牌企业,同样是借助了黄鹤楼的文化沉淀,一个在五十年之中不断完善发展,几近南向称雄;一个却在短暂的复兴之后又似乎濒临败北。

本案例主要记述了黄鹤楼烟酒品牌建设的主要过程和策略要点,其中包括,品牌定位策略、营销策略、人才管理策略、创新策略等。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上,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

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一直是武汉对外的形象标志。

而现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黄鹤楼卷烟由武汉卷烟集团生产,而武汉卷烟集团的前身是南洋华侨简氏兄弟于1916年在汉口设立“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具有近百年的历史。

1995年10月武汉烟草(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由武汉卷烟厂和武汉市烟草公司合并组成,1995年黄鹤楼品牌全新上市,,成为武汉烟草(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发展的高档品牌。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07年黄鹤楼完全确立了在中国市场的大品牌地位,有着近100亿人民币的年销售额。

从1916年到2008年,武烟集团一路艰难走来,成为全国烟草行业36家重点企业之一和全行业7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武烟集团的目标一是技术先进,集团技术中心为创新型技术中心提高科技创新,对湖北烟草工业经济增长作出突出贡献;二是重点培育黄鹤楼、红金龙两个牌号,成为良性优势大品牌;三是中式卷烟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参与制订标准的能力显著增强,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巨大影响力的成果、专利;四是培养一支支撑自主创新发展的科技团队,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解读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解读

一、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1、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主要特点是什么?纵观“格兰仕”的成长过程可以发现, 它在微波炉市场获得成功, 实际竞争优势的法宝就是实施总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 为实施总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格兰仕”一直拼命扩大生产规模, 以摊薄各种成本, 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并在企业整个经营价值链中, 采取各种策略来降低微波炉的单位成本, 从而树立其在行业、市场中的成本(价格)优势, 通过不断降价来排挤竞争对手, 抢占市场份额, 使企业的市场销售量、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格兰仕采取的是哪种竞争战略?这种战略有几种方式?答:格兰仕采取的是低成本战略,是所有战略中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它的目标就是使企业成为市场中成本最低的生产者,让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以成本的优势与他人竞争。

它有三种方式:同样的质量较低的价格,同样的价格更好的质量,更好的质量较低的价格。

3、格兰仕是如何降低成本的?经过反复研究、比较分析, 他们决定集中力量投资生产微波炉。

1998年和1999年两次变相降价一一即增加微波炉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赠品分量, 实施“买一赠多”(根据产品型号分别附赠七、九、十一件相关产品)的价格策略, 当年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到61%和67.1%. 下面,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下“格兰仕”是如何实施其成本领先战略的。

在营销宣传方面,在生产运作领域,最后, 由于具有了成本优势, 格兰仕在产品定价上, 运用量一一本一一利分析技术确定其产品价格及历次降价幅度。

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1、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何在?市场:没有长三角辽阔从市场角度来说,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地理上的区隔,再从整体经济实力来考察,张汉文说:“海关的问题,其实在全国的政策都一样的,但是这边的海关似乎特别严厉。

”与此相比较,长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很重视台商的这块心病。

人力资源:遭遇制约而谈到管理人才乃至高级人才,那更是珠江三角洲的弱项。

海尔的品牌战略——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的品牌战略——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的名牌战略——需求偏好分析学生姓名:学号:日期:案例陈述1984年,两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合并成立了渠道电冰箱总厂,这就是现在拥有900亿品牌价值稳居世界500强,创造中国民营企业神话的海尔集团的前身。

研究海尔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海尔品牌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适合当时情况的恰当的目标和战略方针。

1985年在张瑞敏领导下的砸冰箱事件让海尔员工悟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从这个时候开始,“质量高于利润”成了海尔为贯彻“名牌战略”而采取的经营理念。

这个事件是海尔确立名牌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此后,海尔不仅扭转了过去的被动局面,而且逐步成长为国内著名的企业和驰名的品牌。

1991年海尔确立了规模经济道路,从此进入了一个迅速扩张阶段。

海尔为组建一支实力强大的联合舰队,先后兼并了18家亏损企业,使海尔企业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张。

而且这个时期大力开展了多元化经营,使海尔从一个冰箱企业变成了生产各类家电产品的企业,这个阶段是海尔扩展实力的阶段。

由于实力的扩展,海尔品牌的名声进一步提高,海尔集团成了本行业的主导企业之一。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前所未有的态势进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大量高质量,高科技的外国家电涌入中国市场,面对这种全面而激烈的竞争,海尔提出了“服务终于利润”的战略思想,订立了“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星级服务目标,并不断发现,挖掘市场潜在需求,已创新和个性化产品创造新市场。

海尔在这个国际化经营阶段反应及时,稳扎稳打,终于最终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提出问题分析案例可以得知,海尔的价格虽然高于其他同类商品,但是,它的市场份额却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这不得不说是海尔的品牌效应。

下面,我们可以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解析海尔的成功:1.海尔创立名牌产品的行为对企业的需求曲线,价格和销售量有何影响?2.产品质量,广告宣传和服务对消费者偏好产生哪些影响?3.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是什么?背景分析海尔成立之初,国内电冰箱生产企业林立,国外产品蜂拥而入,各种牌号的电冰箱挤满了市场,但是,海尔的高层分析后认为,尽管国内市场上中国自己的品牌不少,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牌冰箱”。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哇哈哈品牌延伸成败原因
v 2、突入纯净水:(1)娃哈哈的产品利益完全改 变;(2)形象利益也在矛盾重重中面目全非。
v 首先,娃哈哈的产品利益完全改变了。虽然从广意上说娃 哈哈产品仍然在饮料领域,但这个范围定义得过于宽泛。 娃哈哈赖以起家和立身的“营养液”和新产品“纯净水” 毕竟是两种差别极大的饮品。而且,在中国人心目中, “营养液”更贴近于保健品的概念,而不是饮料。幸亏中 间有“果奶”过渡,才使产品利益冲突略有缓冲。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v 至此,娃哈哈已成为一个总资产六十多亿的饮料 巨头,并且无银行贷款、反拥有近二十亿元的现 金蓄备。但娃哈哈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将业务 规模增长三倍。而这时候,仅靠饮料产业显然无 法完成。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4. 拓展童装市场
v 为了拓展利润来源,娃哈哈在业务上又进行了一次大胆地 跳跃。2002年8月,娃哈哈决心进军童装市场,并宣称要 在2002年年底在全国开2000家专卖店,完成跑马圈地, 为塑造一个儿童服装品牌奠定基础。娃哈哈运作童装的思 路是以OEM进行贴牌生产,以同专业童装设计单位合作 的方式完成设计,以零加盟费的方式尽快完成专卖店在全 国的布局。但一年多过去了,娃哈哈在全国仅开设了800 多家专卖店。初次受挫后,宗庆后并不承认是品牌延伸上 的问题,坦言是“对整个市场需求的估计不足”,并对娃 哈哈童装在一年内创造了两亿元的收入还是感到满意。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案例分析产品策略娃哈哈
娃哈哈品牌延伸之路
v 1.从营养液到果奶
“娃哈哈”品牌诞生于1989年。宗庆后在当时发展 迅速的营养液市场上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儿童市场, 遂开发出“给小孩子开胃”为诉求的儿童营养液产品,并 起名为“娃哈哈”,同时企业也更名为“杭州娃哈哈营养 食品厂”。得益于那首“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著 名的儿歌以及娃哈哈品牌天然的亲和力,在强力的广告宣 传下,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的销量急速增长,1990年销售 额便突破亿元,1991年更是增长到四个亿。娃哈哈在两 年之内也成功成长为一个有极大影响力的儿童营养液品牌。

海尔——案例分析.

海尔——案例分析.

产品策略:实用、耐用 价格策略-中低价位 渠道策略-一对一上门销售 促销策略-贴近农民,做农民式促销
顾客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满足目标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价值传递 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建立渠道关系,实现海尔产品分销 价值传播 开展公关营销树立企业形象,拉近与顾客之间的距离。 团队打造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升员工价值,以实现顾客价值
市场营销战略
采用迎头市场定位策略
原则:不首先在量上争第一,而是质上争第一,依靠高科 技推出新产品。所涉足产品起步晚且市场竞争激烈。但海 尔集团经过市场调查,采用迎头市场定位的策略参与竞争。 先后推出的空调器、洗衣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拓展销售渠道
实施三个1/3的经营战略(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占1/3,国内 生产海外销售占1/3,海外建厂生产海外销售占1/3),不 断开辟产品的销售渠道。目前海尔在海外己经拥有营销网 点3.6万个,售后网点1900个 。
公司简介
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 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 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 制造商之一。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 1631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8万多名员工, 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止2012年,累计申报13952项技术专利,获 授权专利8987项;海尔共组 织研究、提报了84 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28项已经发布实施,是中 国申请专利和提报国际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股东价值

市盈率是股价和每股收益的比值,市盈率低的股票相对价值较高, 市净率是指股价和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市净率低的股票相对价值较高 市现率为股票价格与每股现金流之比,市现率低的股票相对价值高 市售率为股票价格与每股销售收入之比,市售率低的股票相对价值高 市盈率与收入增长率之比,PEG低的股票相对价值较高,

案例分析海尔

案例分析海尔
Hale Waihona Puke 案例分析海尔的OEC
“OEC”内容: O----Overall E----Everyone Everyday Everything C----Control Clear 全方位 每人 每天 每件事 控制 清理
海尔的OEC管理方法分析
• 所谓 OEC是指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 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 • OEC管理即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要求每人、 每天、每事都执行到位。对问题“三不放过” 即 找不出责任人不放过、找不出问题发生原因不放 过、找不出问题的解决措施不放过,并不断的发 现并解决问题。一切以效果为导,拒绝任何理由 和借口,今日事,今日毕。日清日高即是今天完 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 须比今天更高,不断改善、不断的提高。
谢谢观赏
一 管理职能分析
• 1、海尔集团计划以冰箱为突破口,建立名牌冰箱市场, 其核心是提高产品质量。在提高产品质量之后,占领更大 的市场。(计划) • 2、组织企业走名牌路线,并将企业所有产品提价10%。 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比率时,又带领企业向国外进军 。(组织) • 3、张瑞敏领导员工生产搞质量的品牌。通过“砸冰箱事 件”砸出全厂员工的质量意识,名牌意识。激励员工,树 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让员工相信企业有发展的潜力,相 信他们的选择是对的。(领导) • 4、控制企业的全面发展,做到统筹规划,建立高质量名 牌企业。先占领国内市场,后占领国外市场,采用“先难 后易”策略,先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再进入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市场。(控制)
OEC的效果
OEC方法以追求的零缺陷、高灵敏度为目标, 把管理问题控制、解决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 ,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精 细化。它清除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死角,并将过 去每月对结果的管理变为每日的检查和分析, 对瞬间状态的控制,使人、事、时、空、物等 因素不断优化,为生产提供了优质保障,不良 品率、材料消耗大幅度下降,管理达到了及时 、全面、有效的状况。

海尔集团案例分析1.doc

海尔集团案例分析1.doc

海尔集团案例分析1海尔集团案例分析海尔集团是中国青岛的一家大型的家电制造企业,在世界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水平,海尔品牌是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海尔集团是中国最具世界竞争力的家电集团,连续多年列中国企业500强前30位。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明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现在海尔在欧美、中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子公司或销售网点,已进入全球化品牌阶段。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一、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的前身是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渤海尔电冰箱生产线后,改组成立海尔集团公司。

在不到16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的业绩。

在中国,海尔每年有1000万台各种家用电器进入人们的家庭;在海外,海尔产品已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了400多万台海尔家电。

海尔16年的发展之路可以浓缩在下面这组数字中:----营业额:200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而1984年只有348万元,2000年是1984年的11600多倍;----利税:1984年资不抵债,2000年实现利税30亿元,自1995年以来,累计为国家上缴税收52亿元;----职工人数:2000年职工人数达到3万人,而1984年只有800人,2000年是1984年的37.5倍;----品牌价值:2000年海尔品牌价值达到300亿元,是1995年第一次评估时的7.8倍,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名牌;----产品门类: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出口创汇:已在海外建立了38000多个营销网点,产品已销往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美元,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在山东省,海尔超过专业外贸公司成为进出口额第一的企业。

海尔全球化战略案例分析

海尔全球化战略案例分析

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的案例分析一、问题剖析从海尔的角度考虑,面对增速放缓的家电产业,未来的战略重心应当集中于哪些类型的产品和市场?针对日本市场而言,海尔应当继续在日本市场加大投入,进一步开发市场吗?他们真的能在日本市场获得成功吗?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海尔在日本市场能否有效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虽然海尔已在欧美市场取得了成功,并且通过前期与日本三洋的合作和收购在日本市场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日本毕竟是世界家电强国,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家电企业,品牌间竞争和挑战将更趋激烈,所以海尔要想在已取得的成效基础上确立在日本市场稳定地位,就必须更深入开展和实施相关的战略战术以实现最终目标。

二、背景分析(一)家电行业的发展形势:对于家电企业来说,2011是不平静的一年,比前几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新产品新技术的冲击……导致家电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家电行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下滑。

2012年1-2月,家电行业收入同比下降2.39%,但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61%,延续了2011年增速放缓的趋势。

(二)海尔战略发展成效: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通过在美国直接投资建厂、在欧洲实施并购方式先后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并迅速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

(三)海尔在日本市场发展历程:海尔瞄准日本市场并采取始于2002年。

2002年1月,日本海尔销售株式会社成立,构建在日本的销售据点。

2002年2月海尔和三洋成立三洋海尔株式会社,两公司开始在中国和日本的合作销售。

2002年6月,海尔日本控股公司成立,负责管理海尔在日本的相关公司。

2011年7月,海尔宣布以100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从松下集团手中接管“三洋电机”,同时接管三洋在日本、印尼、大马、菲律宾和越南的家用电器业务。

小米公司品牌战略对策案例分析

小米公司品牌战略对策案例分析

1.成长阶段
1 小米公司创建之初融资4100万美元,
公司作价2.5亿美元
2 经过三年的发展,2012年营业额
126.5亿人民币
3 2013年,公司营业额约为300亿人
民币
4 2018年已达到508亿人民币
输入文字
1.小米公司案例背景
企业运作
小米集团经营理念领先、资本运作非常成功。公司以“厚道 的价格持续提供最佳科技产品和服务”的理念,感动了先后9轮 融资的各色投资人。在公司尚未开启资本市场大门之前,已成功 融资100亿人民币。而且,这其中大部分融资,都是放弃表决权 的优先股融资,并且,这些融资在财报中似乎早已化为“灰烬”。 投资人和债权人对小米一如既往的无条件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是 保证小米成功走到今天的关键。
在社会化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好的质量会为品牌竞争和传播奠定 坚实的基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力体现,持续稳定的优良品质,会吸引 消费者的关注并参与口碑传播,促使普通的品牌顺利成长为名牌。但是 一次严重的质量事故也会迅速摧毁一个品牌。保障优质的产品质量,是 世界上众多名牌企业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好品牌如同放大镜,产品 通过品牌被诠释和表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产品,还使得产 品又以信息反馈品牌,强化品牌形象。
(五)盈利核心产品单一且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开始小米做的时候就说铁人三项,硬件、软件、服务,但一直是小米手 机关注度比较高。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多次声明:小米手机不靠硬件赚钱, 主要靠服务盈利,已做好几年不挣钱准备。但现在,小米手机变成了主要的 赚钱工具,离雷军当初构思的小米发展模式越来越远了。单一盈利产品的 风险也日趋明显:小米手机本身并无核心技术,就是贴牌组装生产;MIUI操作 系统不过是安卓改良版;饥饿营销不是核心竞争力,安卓手机同质化越来越 厉害;高性价比不是核心竞争互联网渠道模式不是核心竞争力,这个渠道太 开放,谁都可以用。若小米手机无法在高性价比之后,保持竞争力的话,那小 米手机持续发展能力将会丧失。

创新战略分析(安踏案例)

创新战略分析(安踏案例)

安踏的创新战略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 年,旗下有香港安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

十多年来,安踏公司秉承“安心创业、踏实做人、创百年品牌”的经营理念,经过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集生制造与营销导向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

“Anta”在希腊语中释为“大地之母”。

体现无比胸怀和对世界与人类的奉献。

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Anta”喻指其品牌是所奉行的奥运精神和产品运动性,涵盖了安踏文化、灵魂及现代体育精神。

安踏中英结合的标识展现出国际化、民族化、专业化。

2009年5月9日上午,温家宝前往安踏公司调研。

温家宝先后参观了安踏引以为豪的国内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安踏展厅和工厂。

丁世忠说,其实,从效益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也能比高科技产品的利润还高。

温总理参观完安踏,当场就说:安踏就把一双鞋当作一个科技产品在做。

还说了这么句话,“你不要小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也有科技含量,也有创造发明。

要积极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型。

”对于安踏的发展,丁世忠认为,应该说,不是简单靠科技,而是紧紧围绕科技以及管理创新,不仅仅是商品、设计,还有企业管理内部的创新。

“温总理对安踏的考察,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大,是我们多年的工作努力得到了两个集中的体现:在经营效益中得到肯定,也得到了温总理的肯定”。

“当天,我还跟总理说了我们安踏的愿景:我们不仅要成为中国第一,还要成为备受尊重,世界级的体育用品公司。

而要成为世界级的体育品牌,核心的问题,还要继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加大规模创新。

总理听了很高兴。

”丁世忠告诉记者。

据了解,总理离开安踏后,安踏随即召开了公司的管理层会议,“我们要把总理的考察和肯定,当成是安踏新的起点。

去年,安踏科研投入已占销售额的3%以上(安踏去年营业额为46.3亿元),今后,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我们在研发、企业的管理创新将加大投入。

OEM典型案例分析

OEM典型案例分析

OEM典型案例分析——格兰仕国际经营战略在国内的家电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有为数不少的企业采用OEM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其中有为国外品牌进行贴牌生产的,也有在国外寻求生产企业为其贴牌生产。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想象大型百货公司因为其本身不具有生产制造能力,采用OEM方式是推出自己品牌的唯一选择。

那么,为什么完全具备制造能力的企业乐于采用OEM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格兰仕得到一些启示。

说到OEM,我们不能不提格兰仕这个OEM大户,但格兰仕做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OEM贴牌生产,而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格兰仕的自身优势,与跨国公司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在合作中,跨国公司将其在海外的生产线搬到格兰仕,格兰仕为其生产产品。

在这一过程中,格兰仕既扩大了生产规模,还节省了生产线的投资,也更充分发挥出了规模效应。

而且,格兰仕的产品也通过跨国公司的网络走向了世界,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几年后,能与格兰仕一争高下的仅剩下位居市场第二的韩国LG。

比较竞争优势从格兰仕的企业发展来看,由开始的做羽绒服到现在与两百多家跨国公司,其中80多家世界名牌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家电出口两强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这一发展过程,与格兰仕充分发挥自己比较竞争优势分不开。

低成本扩张格兰仕的比较优势是成本领先,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力优势和规模优势。

在此基础上,格兰仕又进一步将企业发展战略定位于“要做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制造中心”这样一个模式,将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线搬过来,实现对全球家电制造生产力的整合,与竞争对手由竞争走向竟合,成功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建立规模优势格兰仕充分利用欧美日韩等家电制造生产十分发达的跨国公司产业实行战略转移的机会,选择一些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属于低附加值长线型成熟性产业,迅猛做大,做强,做深,做透;努力使自己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化制造商和最强的专业化家电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

掌握核心技术在建立规模优势的同时,通过全球化的整合,格兰仕已经基本掌握了微波炉等小家电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和设计能力,完成了从OEM向ODM的转变。

差异化竞争战略案例分析-斯沃琪手表

差异化竞争战略案例分析-斯沃琪手表
斯沃琪定位为不只是报时的手表,从研发、生 产、销售等一系列过程自始至终地传递给消费 者这样的价值理念:名牌、时尚、自由、与众 不同。与消费者的价值理念同步,引起消费者 强烈的情感共鸣。
P B
品牌运作真正体现营销思想
斯沃琪是一个低端品牌,面向的是最广大的追 求时尚的消费者,通过掌控最多、最具潜力的 消费者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斯沃琪相信要 维持低廉成本大量生产必须要有强烈的市场需 求配合,这正是营销中以顾客为导向的思想, 拥有顾客才是品牌赖以长青的源泉。
swatch
产品欣赏
斯沃琪(Swatch) 做为瑞士名表的典范,有着世界名表中的青春力量。斯沃琪 (Swatch) 手表以其时髦缤纷的色彩,活泼的设计以及颠覆传 统的造型。在斯沃琪 (Swatch) 之前,没有任何流行品牌获得这样的成就:在极短的时间内,占据全球爱好者的心,地位屹立不摇;除了维 持既有的版图,同时还持续向其它领域延伸度发展。斯沃琪 (Swatch) 成功的原因并不是秘密:斯沃琪 (Swatch)不只是报时的手表。 斯沃琪 (Swatch) 品牌定位于时尚的、运动的、音乐的、艺术的用激情去创造。
PART TWO
产品差异化-STPB 战略
STTPB
STPB
目标市场选追求时尚生活的潮人
斯沃琪形状趣怪、设计别出心裁、名字特别、 形象高调可以经历不同的潮流而不过时,同时, 产品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非常适合年轻的追 潮族。他们想拥有名牌,但是受购买能力的限 制,斯沃琪刚好能满足他们这种消费心理。
差异化竞争战略
从斯沃琪手表的成功入手,总结其成功主要是差异化的 STPB 战略和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组合策略。
PRESENTED BY xxx
CONTENTS
差异化竞争战略是指企业将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差别化以区 别于其他企业,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东 西,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PPT文档资料

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PPT文档资料
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张 俊
案例1:海尔的国际化
• 总战略目标是: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级的名牌。 •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2019年。当年海尔的自有品 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 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海尔意识到要适应 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的 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 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 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 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
案例1:海尔国际化----经验
• 1.以出口创牌为导向,形成海尔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 先难后易,形成质保体系。
• 目前全世界最严格的6种质量标准,海尔都已经通过。 海尔的实验室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取得了6个国际 认证机构的数据等效认可
• 植根于当地消费者的营销网络。
• 2019年,海尔的产品已出口到146个国家和地区,营 销网络达3.8万多个,并进入30多家国际大连锁店、 大采购集团。比如已进入美国10大连锁店中的6家。
案例1:海尔国际化----整合全球资源
• 事实上,国际化战略的真谛在于有效地利用分布 在世界不同地区的资金资源、研发资源、优惠政 策和客户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企业的竞争优 势。海尔采取全球范围融资、融智和文化融合的 办法,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资本,在全球 范围初步整合了企业资源。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过程中,海尔用二三年的时间,在美国、欧洲等 主要经济区建起了有竞争力的贸易网络、设计网 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案例1:海尔国际化----当地化战略 • 海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采用了当地化战略。 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 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在 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在美 国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经 营格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了解美国市场,更快地针对市场变化做出 反应。海尔在美国销售的许多产品都不是 海尔原有的产品,而是专门针对美国市场 设计和生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牌战略案例分析2005年,中央电视台全面实施品牌化战略,提出“相信品牌的力量”这一创新理念。

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在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公益广告品牌、11•18品牌、AD季高校之旅等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品牌化举措,以实际行动引领中国媒体广告经营走上品牌化之路.与此同时我国各行各业有人在进行品牌升级与创建。

随着市场不断变化、客户需求日新月异,企业必须提升专业水平,实行品牌化,走专业化经营道路。

消费者信任名牌,追逐名牌,其最根本原因是名牌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亦能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

因此,企业创名牌的核心战略应当是设计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在西方经济学中,把消费者的行为比作消费者的投票行为,货币就像是一张张选票。

要让消费者的手中的“货币选票”心甘情愿地、长期地投放到某一个商品或某一个品牌上来,就需要知名度。

名牌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占有率的品牌,没有广告宣传,一个品牌要实现这“三高”是很难想象的,所以广告似乎是首选。

运用广告也着实让部分企业打开销路!国内知名品牌脑白金,优先的广告战略,使企业蓬勃发展。

再如生产“可口可乐”的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大量广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给消费者留下了时尚,新颖的印象,创建了一大批国内、国际的市场“盛誉”。

通过广告所创建的品牌不仅在销售方面存在巨大优势。

而且在与其他企业合作、竞争中相对容易。

广告在提升企业知名度、公信度方面存在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否企业发展仅需要广告做贡献呢?当然并非如此,企业还可以通过公益活动等各种项目来提升企业形象。

例如“高露洁”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生产口腔保健用品公司,自1990年代初进人中国市场以后,除积极组建合资公司,生产世界名牌产品外,一直注重培养与消费者的感情,产品的推广计划带有浓重的公益色彩。

在中国更积极支持国家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总体目标,成为第一家在中国推行口腔教育计划的公司,包括:在技术研究和社区教育计划等领域中与国家教育委员会合作,推行社区预防和口腔自我保健宣传教育等计划;尤其1995年在中国发起的“甜美的微笑,光明的未来”口腔护理教育计划,这是一项取得相当成功的计划。

它是由牙科专业人士参与,利用富有趣味的“兔子牙医”作为口腔保健知识传播形象,编写了故事书、教师宣传画、年历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教材和多种影像资料,对象选择7一9岁的儿童,帮助孩子们建立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主动地预防口腔疾病,使他们终生拥有“甜美的微笑”。

这项口腔保健教育计划,在短短的三四年中,已使22个省250个城市的2 500万名1~3年级小学生受惠,为此,1998年9月中华口腔医学会向高露洁棕榄公司主席兼总裁马可先生颁发了名誉理事证书,以褒奖他及其高露洁棕榄公司为中国口腔保健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高露沽”的决策者及其员工们深知,树立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形象,赢得消费者乃至社会大众的信任与尊重,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每年,高露洁棕榄公司投入数千万元为中国人民谋福利,除了致力于少年儿童的口腔保健的知识教育外,还参加了各项的慈善活动,包括捐助贫困母亲、“希望工程”、捐款救灾,资助“国际微笑行动”为患有唇裂、颚裂等畸形残疾儿童和少年,进行免费外科整形修补手术和康复治疗,让“甜美的微笑”重现在他们天真可爱的脸上。

由此可见公益活动也可以增加企业形象正能量。

但通过广告和形象工程所创造的好印象仅仅能维持一时。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真正注重产品质量。

所以产品质量就如企业生命线一般,决定着企业命运。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的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产品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产品的质量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占有市场、做大做强,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1984时海尔集团还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公司。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从细节出发,严把质量关,亲手将不合格的电冰箱用大锤杂碎。

一名普通的质检员由于责任心不强, 造成选择开关插头插错和漏检, 被罚款。

海尔却没有放过这件小事,尽管一般企业发生质量问题从来都是罚一线工人,但海尔的管理观念就是不允许这样,当事者周围的干部们被要求逐级承担责任,逐级反思。

“质量是命脉”深入企业每一位成员的内心。

如今的海尔家喻户晓,成为各个行业的标杆。

2012年海尔成为世界第三大家电制造商,产品远销海外。

海尔已成为诸多经济学院重点研究对象。

创新、质量、优质已成为海尔的代名词。

质量就如一把双刃剑,维护好它,方可势如破竹,不重视他,便会铩羽而归。

高露洁棕榄公司于1991年首先与广州洁银日用化工厂共同成立了中美合资广州高露洁有限公司,井于翌年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新厂房。

在中国,累计投资了1亿美元,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并采用了先进的OMP 模式进行严格的全面质量控制。

经过了OMP认证的产品则意味着其品质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而国内的很多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粗制滥造,为企业的发展埋下祸患。

国家免检品牌三鹿掺假售假,使企业走上绝路。

国产车偷工价料,为人所诟病。

如今市场经济高度繁荣,没有质量就如无芯之蜡,终会熄灭。

当然企业仅仅在质量上做文章还不够,品牌应与时俱进符合大众需求。

曾经辉煌一时的品牌“旭日升”,由于在品牌文化上步伐太慢,而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而健力宝紧跟时代气息,首先赞助国家体育总局,紧接着又与腾讯合作。

使企业富有活力、朝气。

“无独有偶”新东方教育集团是近几年我国公认的实施名牌战略成功的企业之一。

从一个收取相应的培训费为目的的小的英语培训班到融资过亿的上市公司,新东方正是靠着“潮流战略”寻找到了希望之路。

针对当前教育模式的弊端,新东方教育别出心裁尽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了一般教育机构所达不到的高度。

正如新东方总裁俞敏洪所说:“新东方放上课的新方式决定了新东方的一切。

新东方大胆改革,采取不同以往的教学方式例如用吸引人的明星教师授课。

放弃古板的课堂模式。

教育上采用中教外教相结合的方式。

不仅如此新东方还捕捉时代气息,从学生未来需要出发,制定各种模式满足学生需要。

就如新东方为留学生搭起回国发展的桥梁。

急时代所需,赚未来之钱。

同样经典品牌李宁为了使李宁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

将“一切皆有可能”以及经典的LOGO永久保留,而以新广告语“MAKE THE CHANGE”与新LOGO出现在世人面前。

青春、时尚、动感似乎如热血注入李宁的生命体。

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打了一个月的广告,在中国男子羽毛球领军者“林丹”,世界女子撑杆跳运动员,俄罗斯名将“伊辛巴耶娃”等人的代言下,李宁公司的名牌升级宣告成功。

各大城市的李宁特许专卖店都已换上全新的LOGO,新李宁的服饰更年轻,更时尚。

而全新李宁的第一期主题便是“90后李宁”,这一主题将新李宁的产品定位在年轻人身上,使得李宁的用户群体更加庞大。

在李宁公司从打造名牌到维护名牌,最后升级名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宁公司的战略目标,清晰,简洁,务实。

李宁公司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正确的名牌战略是由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因为全局性,长期性,相对稳定性,层次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上都几乎做到了完美,所以李宁才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名牌。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李宁在落选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运动员服装之后,迅速调整战略,并一举通过合作商,一举拿下了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服装赞助,赛场记者服装赞助等。

在阿迪达斯花费了近10亿中标之后,李宁公司仅仅用了两千万就将自己的利润翻了几番。

在奥运会期间,央视体育频道的主持人们穿着李宁牌的正装,胸前一个镶满水钻的晶光闪闪的李宁LOGO,都在不断地向电视机前的观众传达着信息,这是李宁,是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是中国名牌!喜欢西甲联赛的人一定注意到了,新赛季的西甲劲旅巴伦西亚所穿的队服正是中国的李宁!与时俱进,让企业永葆活力,高瞻远瞩则让企业远航,富强。

联想集团曾经pc界做得很棒。

在扬天的发布战略中,联想采用了手段丰富的整合营销战法,并在宣传攻势中有步骤地启动每一级行动,启动了“春雷行动”,举办了“千万台产品下线仪式”;打响市场攻坚战;发布“扬天远航计划”;携手合作伙伴建立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并且在中博会上,发布了扬天高端系列产品。

市场宣传有步骤的有节奏的一步一步进行。

联想祭出这一奇招,针对中小企业应用应运而生的电脑,迅速占据了中国二三线城市。

也是由中国研发团队和国际研发团队协力打造的第一款PC产品-扬天系列商用电脑。

固然收获很大,对于兼并了IBM的PC业务不久的新联想来说也意义非凡。

但更没有注意到移动设备的时代已经到来,在移动品牌的创建上止步不前。

甚至还将联想手机品牌出售给其他公司。

直到苹果等智能移动终端风靡全球时,联想才仓皇意识到自己已落伍了。

所以品牌应被赋存于多元产品之中,应赋予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中。

企业千辛万苦创出名牌之后,不能松懈,而要对名牌进行精心的呵护,否则名牌会很快衰落,消失在汹涌澎湃的商潮之中。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己倒牌子。

企业创出名牌之后,不思进取、缺乏创新,导致自己的品牌逐渐失宠于市场。

一是企业不注意对自己的名牌进行保护,让别人钻空子。

名牌蕴含着巨大的利益,很多人对之虎视眈眈,想尽办法从中谋取利益,如抢注名牌商标,仿冒名牌商标,生产假冒名牌产品等,其结果是破坏了名牌的声誉。

因此,创出名牌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名牌的维护,并制订和实施名牌维护战略以确保名牌经久不衰、青春永驻。

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以疯狂速度增长时,由于没注重品牌使用权问题,结果与“唯冠”发生“iPad”版权之争,使苹果公司损失了几千万!而国外品牌Facebook则意识到这一点,将与Facebook相关的品牌全部注册。

其实名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但高价并不一定能创造名牌。

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利器,更是树立名牌形象的有力手段,企业在定价时应注意以下因素:①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三点,即产品价值,成本费用和市场供求;②定价目标和方法应以销售利润率为转移,但须兼顾企业的名牌形象,即企业应有长期的战略目标,不拘泥于暂时的得失;③定价策略是赢得顾客,树立名牌形象的工具之一,企业在灵活运用定价艺术和技巧时,可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如下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差价策略、阶段定价策略、相关产品合格策略。

)重创轻保,没有把名牌的创建与保护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创建一大批在国内、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的名牌,理应成为名牌战略的奋斗目标,但是已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得不到有力的保护,争创国内、国际名牌的任务就会事倍而功半,即使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一定的进展,也往往难以长期保持。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在制定名牌战略时都十分强调要在一定时期内创立若干个名牌商标、名牌商品,但对现有名牌的保护问题却不甚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