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摘要】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本研究旨在探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首先介绍了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及特点,然后分别探讨了推拿治疗和针刺治疗在颈源性头痛中的应用。

接着详细描述了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以及进行了效果观察。

研究结果表明,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在缓解颈源性头痛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的疗效,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病因、特点、应用、方法、效果观察、结论、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探讨这种综合疗法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分析推拿和针刺分别对颈源性头痛的影响,以及二者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在缓解颈源性头痛症状方面的有效性,为临床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这种综合疗法在其他疼痛症状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和依据,促进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和应用。

1.2 研究意义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作为中医经典疗法的结合,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观察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在颈源性头痛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

研究意义在于探讨推拿与针刺相结合的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为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有助于增加对中医药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认知和了解,推动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60例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60例
异 ( P>0 0 ) .5 。 2 治 疗方 法
2 1 治 疗组 :采 用 推 拿源自正 骨 方 法 患 者 端 坐 于无 靠 背 . 方凳 上 ,挺腰 自然 坐直 。以患 椎 向左 偏 歪 为 例 ,医者
注 :与 治 疗 前 比 较 , *P< o O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 P .l
< O. o1。
站 于其后 方 ,摸 准患 椎棘 突 ,以右 手拇 指 轻 轻 按 于患 椎 左侧 缘 ,余 四指轻 轻 扶持 于 右 侧 颈肩 部 ,左 手 前臂
托住 患者 下颌 部 ,左手 掌 抱住 枕 部 ,医者 左 手前 臂 逐
女 3 7例 ;年龄 1 ~6 8 4岁 ,平 均 3 . 1 . 8岁 ,病 8 5 ±4 7
3 2 治疗 结 果 :经 过 1个 疗 程 治 疗 后 ,进 行 视 觉 模 . 糊疼痛评 分法 ( VAs 以及 疗 效 结 果 的 比较 ,分 述 )
如下。 3 2 1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VAS分 比较 :VAS评 分 结 果 . .
迫 时可使 头痛 症状 加 重 。③ 颈 部活 动 功 能受 限 ,病 变 颈椎 棘 突 、患 侧 肩胛 骨 内上 角 常有 压 痛 ,可 触诊 到条 索状 硬 结及 颈椎椎 体 移 位 。④ 同侧 的颈 、肩 或 上 肢呈 非 根性 疼痛 ,或 偶有 上 臂 的 根性 痛 症状 。⑤X 线 正位
浙江 中医杂志 21 0 1年 9月 第 4 卷 第 9 6 期
【 拿集验 】 推
正 骨推 拿 手 法 治 疗 颈 源 性 头 痛 6 O例
全 晓彬 木 荣华
温州 医学 院附属 第 三 医院 浙江 瑞 安 3 5 0 2 20 关键 词 颈 源性 头痛 正 骨推 拿 手 法 临床 观察 颈源性 头痛 是 指 由颈椎 或 颈 部 软组 织 的器 质 性 或 功能性 病 损所 引起 的 以慢 性 、单 侧 头部 疼 痛 为 主要 表 现 的综 合 征 。笔者 自 2 0 0 8年 3月 ~ 2 1 0 1年 3月 采 用 正骨 推拿 手 法 为 主 治 疗 颈 源 性 头 痛 6 O例 ,并 与 口服 西药 组进 行对 照 ,临床 疗效 显著 。现 报告 如下 。

“扳机点”手法弹拨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扳机点”手法弹拨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扳机点”手法弹拨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弹拨“扳机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方法:将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推拿操作时对患者肌筋膜“扳机点”加以弹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

两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两组治疗前后vsa评分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头痛疾患分类标准中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2]。

a、颈部症状和体征:(1)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异常体位时,或按压头痛侧的上颈部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2)颈部活动范围受限;(3)同侧的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疼痛(定位不明确),或偶有上肢根性痛;b、诊断性麻醉阻滞可明确诊断c、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符合a项或b、c或a、b、c项即可确诊颈源性头痛。

1.3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患者。

(2)临床症状符合颈源性头痛患者并可触及条索和“扳机点”者。

(3)年龄在20~60岁。

(4)治疗期间未采取其他治疗措施者。

1.4排除标准。

(1)治疗不合作者。

(2)年龄低于20岁或高于60岁者。

(3)在治疗时接受任何其他治疗者。

(4)既往有颈椎病、高血压及颈肩部外伤史,除外骨关节的器质性病变者。

(5)疼痛区相邻关节有骨关节疾病如骨折和脱位或神经功能不全者。

(6)合并有其他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7)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治疗方法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放松平躺在推拿床。

①点穴法:术者先点按患者风府、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时间持续10min;②松解理筋法:采用揉法、滚法、拿法在患者的斜方肌、颈头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等处进行操作,使患者颈肩背肌肉充分放松,时间持续约10-20min;③小关节复位法:有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施以颈椎拔伸牵引旋转复位法,患者取仰卧位,嘱其颈肩伸出床外,头向后仰,术者在患者头顶端,以一手托住患者枕部,拇指固定住患者发生偏歪的节段,另一手置于患者下颌部,沿脊柱方向轻轻拔伸颈椎,同时将患者头部轻轻左右转动,当转动到最大幅度时,稍加用力,大多数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39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推拿结合针灸治疗;一组为对照组,39例,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VAS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好、对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推拿;针灸;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是一种由于颈椎或颈部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这种头痛通常感觉像一种压力感,可以从颈部开始并向头部蔓延。

颈源性头痛还可能会伴随其他症状,如颈部僵硬、头晕和肩部疼痛等,虽然其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却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1]。

单纯以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常常效果有限,而中医推拿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该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

本文为探究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现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78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中男、女各22例、17例,年龄34~70(53.56±4.12)岁;对照组(39例)中男、女各21例、18例,年龄35~68(53.24±3.85)岁;两组一般资料相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盐酸乙哌立松片(湖南亚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70)口服,50 mg/次,连续治疗3周。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王双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王双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王双发布时间:2023-06-15T01:35:13.93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王双[导读] 颈源性头痛是常见的临床难题之一,患病率约1.0%~4.1%,在严重的头痛患者中约17.5%为颈源性头痛。

本病通常被认为是由颈椎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刺激或压迫高位颈神经或其分支神经而诱发。

因其致病原因复杂,可能存在多重因素治病,故有些患者久治不愈,甚至因长期的头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从临床观察看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较为肯定及满意,因此备受到人们的青睐。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颈源性头痛的相关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泸州市纳溪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四川泸州 646318颈源性头痛是常见的临床难题之一,患病率约1.0%~4.1%,在严重的头痛患者中约17.5%为颈源性头痛。

本病通常被认为是由颈椎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刺激或压迫高位颈神经或其分支神经而诱发。

因其致病原因复杂,可能存在多重因素治病,故有些患者久治不愈,甚至因长期的头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从临床观察看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较为肯定及满意,因此备受到人们的青睐。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颈源性头痛的相关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1颈源性头痛的定义及临床特征颈源性头痛泛指颈椎骨、椎间盘、椎间关节和/或周围软组织病变所致的头痛,大多数患者首先发生颈项部僵硬、疼痛,其后出现颈枕部或头颞部的疼痛,也可出现头额、颞及眶部的放射痛;少数患者仅表现为模糊性头痛,无法准确描述部位。

疼痛性质多以慢性、单侧头痛为主;为钝性、胀痛或牵拉痛;间歇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日,颈部活动时或长时间屈颈低头等不良颈姿下可加重头痛;颈部按摩、热敷或休息后疼痛减轻;可同时伴有同侧肩臂酸楚或疼痛;部分患者存在颈椎主被动活动受限,和/或有恶心、头晕、耳鸣等症状。

中医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医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医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1-19T08:25:59.5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3期作者:朱爱珍[导读] 探讨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结合中医的作用机理寻找推拿治疗头痛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朱爱珍深圳于洪波盲人医疗按摩所广东深圳 518034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结合中医的作用机理寻找推拿治疗头痛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方法:整理相关的中医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统计临床治疗病例,然后进行总结分析。

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发现,中医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虽然当前头痛的发病机理尚未定论,但结合发挥中医推拿的作用机理来治疗颈部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患者的头痛病症,这是一种力求从病根上治愈头痛的好方法,值得继续探索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推拿;颈源性头痛;疗效头痛,主要表现为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疾病。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这一病症的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有的患者因为头痛长期得不到治愈而性情多变,影响正常工作和家庭和睦。

近年来,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获得各方肯定,其中推拿治疗偏头痛也有所应用,是值得探讨研究的领域。

本文对运用中医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做以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研究对象: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医疗按摩所收治的30例偏头痛患者,年龄都在35~65岁之间,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19例。

(2)研究分组:通过随机分组法,将30名偏头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名。

常规组:女患者5名,男患者10名;年龄35~64岁,平均年(45.2±1.8)岁;患病年限1~9年,平均(5.0±1.3);研究组:女患者6名,男患者9名;年龄36~65岁,平均年(45.2±2.9)岁;患病年限1~10年,(5.1±1.1)。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近年来,头痛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危险因素之一,每年影响超过约50%的人群。

其中来源于颈椎或颈部疾病的头痛,被称为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

CEH是一种由颈椎、椎间盘或周围组织而引起的牵涉痛,主要表现为一组慢性、单侧和(或)双侧头部疼痛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综合征。

据报道,CHE患病率在一般人群中CHE的患病率约为2.2%-4.1%,其中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4倍[1]。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人们使用手机、电脑的频率不断上升,同时长期不良体位以及“低头族”等多种因素导致了CEH 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相关报道,CEH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因此找到一种有效、快捷、安全的治疗方法可谓迫在眉睫。

1.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CEH的特点是从颈椎到头部的单侧、牵涉性、非搏动性疼痛,表现为颈部疼痛、肌肉僵硬、颈部活动受限制,更有甚者出现单侧肩关节及手臂疼痛。

大部分CEH患者头痛通常始于颈部或枕部,有时可向外辐射到枕骨、额叶和眶后区域。

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发作模式改变,同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对于疑似CEH患者的确诊需要影像学评估,磁共振成像是首选方法,可对颈椎及周围枕骨和颈椎软组织进行高质量的可视化[2]。

2.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进展CEH是根据病变所累及不同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对应的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可采用休息配合保守治疗的方式;对于频繁发作且疼痛剧烈者,可采用微创或其他手术的方式治疗。

2.1药物治疗治疗CEH药物有很多种,其中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最为常见。

该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进而发挥抗炎解痉止痛的效果[3]。

还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联合应用肌肉松药(乙哌立松)、营养神经药、抗癫痫药等。

2.2手法治疗手法治疗可松解颈部痉挛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及减轻神经压迫。

Gwendolen Jull等[4]人采取低速颈椎关节松动技术和高速手法技术治疗调整因椎间小关节障碍导致的头痛。

三联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三联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 2武富良. 占东, 粱 乔艳贞 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 ]中医正骨. J.
19 .( )8 9573:.
[] 3 马晕宜. 射性臀大肌挛 缩症 []中华外科 杂志 .98 l () 注 J. 17 ,6 6 :
3 5. 4
c 编辑 : 魏
群)
耳 穴 贴 压 预 防 输 血 发 热
文章 编号 :0 3 0 8 20 )1 0 l l 10 —5 2 0 2 0 —0 6 一0 c
顼源性 头痛 即 由颈枕部或 ( ) 部组织的 器质性 或功 及 肩 能性病损所 致的以同侧 头痛 为主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组综合征 。此类头 痛
往往病程 日 , 难愈 , 患者身 体和精神上 造成极 大痛 久 缠绵 给
实验组 : 血前 1 n 耳廓 甩 7 %的乙醇 脱脂 后 , 输 5mi, 5 将 胶布剪成 0 5∞ ×0 5c . . r n见方 , 将王不留行放胶 布上 , 对准 所选耳穴 ( 取双耳神门 肾上腙 、 皮质下 、 内分泌 )并 采用 轻 , 重适宜的手法 进行 揉压 , 患 者产 生酸 、 、 、 热 等感 使 麻 胀 痛、
定紧贴骨面 , 以免伤及 血管 、 神经。③手法整复 : 病人取 仰卧 位, 目的是使其充分 放松 颈部 , 以捏 、 、 、 等手法 。 施 拿 按 压 然 后一手扶其 下颌 , 一后 托其 枕部 , 另 使患者头前侦 1’ 5状态牵 引 lii n左右 , n 同时施 以颈部旋 转复位手法 。如此每周治疗 1次 , 3次为 l 疗程 。笔者用此法共治疗 2 2例 , 全部有效 。
次性注射器抽取醋 酸泼 尼松龙 注射涟 5 ,%利多卡 0g2
固 2ml , 维生紊 Bj 0 g 对准 治疗点 垂直进 针 , J 0u , 5 针尖达 骨 质, 回抽无血后 每点注人药液 2ml 。②针 刀松解 : 口线 与 刀 颈纵轴平 行 , 针体垂直于进针 处皮肤 朝人 , 针刀达骨质 , 患者 有酸胀感伴针 刀收紧感 时开 始剥离 , 先纵剥后 横剥 , 若有 硬 结作通透切割 2 3刀 , - 有粘连者作横行铲剥。 出针刀 , 口 伤

针刺推拿治疗颈源性偏头痛68例疗效观察

针刺推拿治疗颈源性偏头痛68例疗效观察
( 稿 日期 : 0 7 1 — 8 收 2 0 — 10 )
显下降 , 别 6个 月 为 7 % 、 分 3 1年 后 为 6 %和 2年 后 为 4
4 % , 对 照 组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分 析 原 因 可 能 是 O 与
牙本质 的再度磨耗 , 牙本质小管 中沉淀物的流失 , 牙本质 使
小 管 重 新 开放 所 致 。
综 上 所 述 , 同 的 脱 敏 方 法 具 有 各 自的 优 点 和1 足 , 不 不 激
作 者 简 介 : 建 平 , 9 4年 t 秦 男 6 2月 生 , 治 医师 , 梁 市 主 吕
人 民 医 院 ,3 0 0 030
光脱敏即刻及远期效 果均 良好 , 其照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盲点导致 其局 限 但
针 刺推 拿 治 疗颈 源 性 偏头 痛 6 疗 效观 察 8例
青 海 省 格 尔木 市 第三 人 民 医 院 ( 10 0 尚 书华 8 60 ) 喧 用 中 医针 剌 配 合 推 拿 治疗 6 8例 颈 源 性 偏 头 痛 患 者 , 取 得 了较 好 疗 效 , 现报 告 如 下 : 余 光 海 额 发 际 至 头 维 、 阳 往 返 4~5遍 , 合 按 揉 印 堂 、 明 、 太 配 晴 鱼 腰 、 会 、 阳 等 ; 五经 , 头 顶 拿 至 天 柱 、 百 太 拿 从 风池 , 用 三 指 改
13 疗 效 标 准 .
患者就诊 时表 现为一侧头痛 , 呈持续性 的中度 疼痛 , 性 质不定 , 急性 发作时头 痛剧烈 , 同时颈枕部疼 痛 , 或伴 有 肩
部疼痛不适 , 活动 头颈 时则 头 痛 加 霞 , 可有 头 晕 , 伴 恶 心 、 不 呕 吐 , 痛 发 作 前无 明显 先 兆 症 状 。 体格 检 查 : 者 头 颁 大 头 患

推拿合针灸和单独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对比观察

推拿合针灸和单独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对比观察

头 痛 患者 1 2 0例 作 为研 究对 象 ,将 其 随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 ,对 照 组 患 者采 用 单 纯针 灸 治 疗 , 观 察 组 患 者 采 用推 拿 联 合 针 灸 进 行 治 疗 。结 果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临 床 总 有 效 为 9 5 . O %, 对 照 组 患 者 的 临床 总 有 效 率 为 8 0 . 0 % ,组 间 比较 差 异具 有 显 著性 ( P < O . 0 5 ) 。 结 论 :针 灸结 合 推 拿 用 于 颈 源 性 头 痛 治 疗 ,疗 效确 切 ,具 有 较 高 的 临 床 价 值 。 【 关键 词 】 颈 源性 头 痛 ; 推拿 ;针 灸 :疗 效 分 析
颈神经受刺激而产生颈源性 头痛 。颈源 性头 痛的发病率较
高 ,且 l 临床 表 现 非 常 复 杂 。颈 源 性 头 痛 一 旦 发 生 ,将 给 患 者 的 工 作 和 生 活 带 来 严 重 的影 响 。因 此 ,颈 源 性 头 痛 的有 效 治疗 方 法 ,一 直 是 神 经 科 医生 所 面 临 的 一 个 重 要 课 题 。我 们 对 1 2 0 例 颈 源 性 头 痛 患 者 分 别 采 用 单 纯 针 灸 治 疗 和 针 灸 联 合 手 法 推 拿 治 疗 ,对 比两 种 治疗 方 法 的疗 效 ,为 临 床 治 疗 颈 源 性 头痛 提供
d i f e r e n c e s <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 Ma s s a g e c o mb i n e d wi t h a c u p u n c t u r e h a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e ic f a c y o n t r e a t i n g c e r v i c a l h e a d a c h e , wi t h h i g h

苍龟探穴针刺天柱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苍龟探穴针刺天柱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苍龟探穴针刺天柱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天柱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6例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患侧天柱穴,先直刺,再依次向同侧的风池、风府及下方的颈夹脊、同侧枕骨粗隆方向透刺。

对照组34例取患侧风池、天柱、率谷、头维、相应颈夹脊、后溪、阿是穴。

行常规针刺手法。

两组均每日针1次,6次为一疗程。

结果:两组疗效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治疗方法2.1 治疗组取穴:患侧天柱穴。

操作:患者取侧卧位,穴位处严格消毒后,选用40mm 毫针,依据患者胖瘦,先直刺13~25mm,缓慢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较快退至皮下,再向同侧的风池、风府方向及下方的颈夹脊透刺13~20mm,缓慢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退至皮下再向同侧枕骨粗隆方向透刺13~25mm。

行上述手法,要求有酸麻胀感或向头部放电感,留针30分钟,并加T13P 照射,期间行针1次。

每天1次,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继续第2疗程。

2.2对照组取穴:患侧风池、天柱、率谷、头维、相应颈夹脊、后溪、阿是穴。

操作:患者取侧卧位,穴位严格消毒后,选用40mm毫针,按常规针刺法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并加TDP照射,期间行针1次。

每天1次,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继续第2疗程。

2.3观察指标与检测时间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 AS)及其加权值。

评价于治疗后即刻(30分钟)、第2次、第3次、第1疗程(第6次)结束后、第2疗程(12次)结束后进行。

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1)头痛程度的测定: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

(2)镇痛效果的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加权值予以评估。

V AS加权值一(治疗前V AS评分一治疗后V AS评分)÷治疗前V AS评分×100%。

临床治愈:V AS 加权值≥75%;显效:V AS加权值在50%~74%5之间;有效:V AS加权值在25%~49%之间;无效:V AS加权值<25%。

穴位注射加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穴位注射加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穴位注射加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头痛是临床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其病因很多,其中有一类头痛伴有颈部压痛,而且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发生率很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头痛的持续时间长,治疗较为困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此种头痛在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

以往认为此种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因而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非甾类抗炎药物、头部针灸、理疗、按摩、头部痛点注射和头部神经干阻滞(包括枕大神经或耳大神经阻滞)。

但有相当数量患者的病情并不好转或治疗效果不持久,形成“患者头痛,医生也头痛”的局面。

在1983年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后,迅速得到多学科专家的重视。

在1990年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颁布了关于颈源性头痛的分类标准,目前颈源性头痛已经在临床上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我科采用香丹注射液并配合手法治疗本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年至今,共接治16例,女性14例,男性2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4岁,病程最长二十余年,最短一天。

单侧头痛10例,双侧6例,枕部痛8例,伴眶部痛5例,颈部不适13例,颞部痛16例,伴头晕4例。

1.2 诱因。

有长时间看书、俯案工作过久、劳累、睡眠不足等,还有精神情绪因素及坐车和不明原因等。

1.3 临床特点:①头痛呈发作性,每次部位恒定不变,局限于枕部、顶枕部,可向前额、眼眶上区放射。

多呈跳痛或灼痛性质。

②发作时多伴有头痛侧耳鸣、听力减退、视物模糊、眼闪烁感等听、视觉症状,头痛缓解后症状亦消失。

部分患者有疼侧颜面疼觉减退的脑干体征。

③主要诱发因素为劳累、伏案工作。

④多伴头痛侧上肢麻木、乏力等颈神经根症状。

⑤有头痛侧枕大神经炎体征。

⑥发作轻重程度与颈椎病的严重程度有较密切的关联,临床症状随颈椎病症状改善而好转。

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58例疗效观察

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58例疗效观察

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58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2-12-21T14:28:01.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钟叙春[导读] 颈源性头痛[1]是由颈枕部或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的一综合征。

钟叙春(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西赣州 341000)【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5-0100-02【摘要】目的比较小针刀与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针灸科治疗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给予小针刀,对照组42例给予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各组每月头痛天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痊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小针刀针刺颈源性头痛[1]是由颈枕部或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的一综合征。

颈源性头痛的发生,可能由于颈枕部单一或多种组织结构的异常,由于脊柱组织的紧密性及其神经分布的丰富和重叠,难以区分明确的致痛组织,上颈段、中颈段甚至下颈段或肩部的病变均可引起颈源性头痛。

属中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范畴。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笔者采用小针刀治疗58例,并与针刺组42例作对比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针灸科门诊经头颅及颈椎CT或MRI确诊为颈源性头痛患者:其中男33例、女67例;年龄18—71岁。

临床表现符合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以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评价指标。

2组患者性别、年龄组成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前2组VAS视觉模拟评分,每个月头痛天数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颈部三穴推拿法改善颈源性头痛疼痛程度的临床研究

颈部三穴推拿法改善颈源性头痛疼痛程度的临床研究

颈部三穴推拿法改善颈源性头痛疼痛程度的临床研究王成远;张振宇;浮金晨;潘珺俊;徐佳音;刘桐序;司江涛【摘要】目的:探讨以翳明、天牖、天柱3个穴位采用推拿方法改善颈性头痛患者疼痛程度的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以头痛为主诉且符合颈椎病诊断的颈性头痛证患者分别纳入颈部三穴手法治疗组及标准推拿对照组,治疗相同周期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组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推拿颈部三穴推拿法对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症状有明显优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5)006【总页数】3页(P809-811)【关键词】颈椎病;颈性头痛;推拿方法;临床研究【作者】王成远;张振宇;浮金晨;潘珺俊;徐佳音;刘桐序;司江涛【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2208;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4.1头痛是颈椎病患者人群临床中最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由于颈椎疾患引起的局限性头痛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2.5%,且这种头痛约占全部头痛患者的14%。

30至50岁是本病最高发的年龄阶段,且女性患者约是男性患者的4倍[1]。

随着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的提高,颈源性头痛的人群发病率也呈低龄化发展趋势。

有统计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在读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就有30%的人曾有头昏和头痛这类颈椎相关临床症状表现[2]。

在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时最常用的颈部功能障碍评价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for chronic pain, DNI)[3]中,学者Vernon将头痛程度的评价放在整个评价量表中的优先位置。

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观察

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观察

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筛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诊治的88例颈源性头痛病患。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各纳入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温通刮痧疗法和普通刮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症状变化和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患者VAS和N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颈源性头痛采用温通刮痧疗法与常规刮痧方法相比对症状的缓解效率更高,也能帮助患者获得更佳的整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温通刮痧;疼痛程度;临床效果颈源性头痛属于一种慢性头痛,发作频繁,对患者生活影响严重,且近年来患病率有显著增长[1]。

中医刮痧疗法对帮助患者缓解头痛效果理想,温通刮痧疗法是综合了多种中医理念的疗法,其效果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研究分析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对象筛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诊治的88例颈源性头痛病患。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各纳入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天有44例患者。

治疗组内24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30~47岁,中位年龄(36.15±4.63)岁;病程3~12个月,病程均值(5.34±1.54)个月。

对照组内25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30~48岁,中位年龄(35.29±4.71)岁;病程3~11个月,病程均值(5.04±1.61)个月。

将两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患者均是颈部存在疼痛,并向同侧枕部、额部等部位扩散,疼痛症状可持续数天或数小时,有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等表现,有些患者伴有视物模糊、眩晕、畏光等症状,明确为颈源性头痛。

两组患者均接受刮痧治疗,其中对照组选择牛角板实施牛角板刮痧,具体方法:刮痧去向患者说明刮痧的过程和刮痧后的注意事项,告知配合要点,选用的介质是万花油,利用牛角板顺着督脉沿脊柱正中由前发际向下刮到身柱;顺着旁开督脉两侧经攒竹向下刮到脾俞肺俞,途径风门、大杼;之后刮足少阳胆经,从太阳穴刮向风池,顺颈项部刮到肩颈。

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100例

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100例

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100例
陈昆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8(24)9
【摘要】颈源性头痛是指头枕部、顶部、颞部、额部或眼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同时伴有上颈部头痛,颈部压痛,颈部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笔者用弹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590)
【作者】陈昆
【作者单位】平阳县中医院,浙江,平阳,3254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4.1
【相关文献】
1.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2.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强刺激压痛点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3.基于《黄帝内针》理论指导的针刺联合颈部松解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4.针刺丰隆透承山穴为主配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60例
5.以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枝加天麻汤结合龙氏三维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观察

桂枝加天麻汤结合龙氏三维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观察

桂枝加天麻汤结合龙氏三维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观察蒋华忠【摘要】目的探讨桂枝加天麻汤结合龙氏三维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评分(ROM)及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VAS、ROM评分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为(1.09±0.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0.52)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ROM为(0.43±0.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3±0.22)分(P< 0.05).研究组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3.17±0.54)次/周]、持续时间[(19.36士3.56)min]及服用止痛药次数[(0.45±0.13)次/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8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桂枝加天麻汤结合龙氏三维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4(011)012【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桂枝加天麻汤;龙氏三维正骨手法;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作者】蒋华忠【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韶关5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是指颈椎的椎间盘、骨关节、椎旁软组织退行性病变或者遭受损伤所致,其使得交感神经、颈脊神经根、椎管外血管等遭受直接或者间接的刺激,压迫,从而引起头颈的疼痛[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程新来颉静平
(甘肃省天水长开医院)
【摘要】我院以手法治疗为主,辅以口服扩血管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236例,总有效率97.45%。

分析认为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结构是与同侧C1~3神经后支及其分布与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有交通联系或汇聚有关,因此,只要影响C1~3神经正常生理机能的活动就会产生颈源性头痛。

在治疗上只要解除对神经的卡压,缓解肌肉痉挛,消无菌性炎症以及外界不利因素对神经和椎动脉的刺激,就可消除症状。

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手法治疗可以纠正颈椎关节错位,扩大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解除肌肉痉挛,改善病灶区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被卡压的神经得到松解减压,从而缓解头痛等一系列症状。

口服维脑路通、尼莫地平、西比灵等药物能进一步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减轻症状,提高疗效。

【关键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头痛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病理或生理变化的情况,偶尔为某些严重疾病早期或突出的症状。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引起的以慢性、单侧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且临床表现复杂的头痛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有报告显示神经阻滞或射频治疗有较好疗效[1],但存在精确定位困难,副作用大,设备要求高等缺点。

我院自1999年至2007年以手法整复为主治疗该病2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36例,男66例,女170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8岁,平均37.5岁。

病程3天—20年,多呈间歇性发作。

全部病例均拍颈椎正位片,即正侧位、左右斜位,张口位片,部分病人加拍过屈、过伸功能位片,以排除颈部骨质破坏性病变。

1.2 诊断要点:①有头痛、枕部和枕下部不适症状及病史,枕部压痛明显,以及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②头痛侧枕后压迫或头部活动时头痛症状加重。

③枕后压痛点局部麻醉阻滞后头痛症状明显减轻。

④触诊1-4颈椎横突不对称、后关节突隆起,第2-4颈椎棘突偏歪、压痛,棘上韧带剥离、压痛。

⑤沿紧张的斜角肌向上摸到横突附着处,可有一小硬结,此为该处钩椎关节错位的症状。

⑥X线检查:张口位片显示环椎位于口腔中央,环齿侧间隙及环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环枢椎外侧缘左右不对称,齿状突轴线与枢椎外侧缘之距离不相等,或与环椎的中轴线不重叠,二轴线互成夹角或分离,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侧位片显示环枢椎前间隙之距≥3mm,环椎后弓呈仰、倾式或选装式错位。

颈椎生理曲线变直或颈椎后缘连线中断、反张,颈椎前后缘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2]。

1.3 排弃标准
①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者。

②有高血压、冠心病、颅内占位性病变者。

③有头面部疾病、颈椎骨折、肿瘤及其它骨质破坏性疾病者。

④血液病患者。

⑤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

⑥治疗区皮肤有感染者[3]。

2、治疗方法
2.1 手法治疗: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①预备手法:患者仰卧,术者端坐或站于患者头侧,用双手指腹对颈部筋结或痉挛的肌束进行弹拨、回旋揉捻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松解软组织粘连,以患者感到轻微酸疼能耐受为度。

②治疗手法:程序,手力牵引一成角调节—旋转复位。

A.手力牵引:双手颌枕牵引,可持续数分钟;B.成角调节:上段(C1-2)略低头
0-15°。

中段(C3-5)轻度屈颈15-35°.C.整复手法,令患者轻轻自动侧向转头至最大限度,术者一手掌托住枕部,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部(勿须用力按压或推顶),另一手扶持下颌,双手协调调整屈颈度数使成角落于患椎(指下会感到受力支点),再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顿挫旋转,并向上方轻轻提拉一下,即可闻及“咔嚓“声响(拇指下可同时有关节滑动到位之感觉),整复即告成功。

其余患椎可按同法逐一整复矫正。

一般情况下患侧在下,先行整复,然后在健侧同法调整,以求平衡[4]。

③结束手法
医患体位同预备手法,术者双手指腹对颈部进行回旋揉捻,反复做2-3遍,再点按风池、百会、太阳、印堂、攒竹、睛明、鱼腰等穴,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结束全套治疗手法。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一下几点:A.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偏头耸肩,倚着沙发或半躺半靠在床头上看电视,长时间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仰头转头等。

B.选择合适的枕头、床铺及卧姿。

C.积极治疗咽喉部疾病。

D.注意自我保护和预防头颈部外伤。

E.急性损伤应及时治疗。

F.进行合理的颈椎功能锻炼。

2.2 药物治疗:对伴有头昏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失眠、血压偏高或正常者给口服药维脑路通120mg/次,3次/日,尼莫地平40mg/次,3次/日,西比灵5-10mg/次,1次/日,睡前服。

血液粘稠度增高者加服肠容阿司匹林75-100mg/次,1次/日,晚饭后服,血压偏低者改尼莫地平为地芬尼多50mg/次,3次/日。

3、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疗效标准[5]。

(1)痊愈:头痛及伴随颈枕部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劳动和工作;(2)显效:头痛症状基本消失,颈枕部症状较以前有明显减轻,能够基本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3)有效:头痛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日常工作仍受到一定影响;(4)无效:头痛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

3.2 治疗结果:本组236例,痊愈82例,显效82例,好转63例,无效6例,无效者均为治疗3-5次后自动放弃治疗者,治疗次数最多8次,最少1次,平均3.8次,临床总有效率97.45%。

4、讨论
冯氏认为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结构是与同侧C1-3神经后支及其分布与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有交通联系或汇聚有关[6]。

颈源性头痛的疼痛部位与枕大神经分布密切相关,与枕小神经,耳大神经有一定的联系,而C2神经后支的内侧支与来自C3神经的神经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且这些神经在其分布区有交通支相连,因此,只要影响C1-3神经正常生理机能的活动就会产生颈源性头痛。

造成颈源性头痛的因素大致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对神经的卡压、牵拉、扭曲等机械刺激;化学因素包括椎间盘变性,肌肉损伤产生的一些无菌性炎症释放的物质或感染释放的炎性因子对神经的化学刺激。

患者因长时间颈部处于某种不正确的姿势,或因外伤造成颈椎关节紊乱,形成神经卡压,由于神经卡压导致同侧头痛,肌肉痉挛,从而进一步加重挤压,这些卡压或挤压会导致组织水肿,加重周围神经的压力,同时无菌性炎症释放的物质对神经也会产生刺激,可见颈源性头痛往往是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造成C1-3神经卡压和刺激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往往会通过直接压迫或神经反射的途径,对椎动脉产生卡压和刺激,导致椎动脉舒缩障碍,血流速度减慢或减少,造成椎-基底动脉血流紊乱,也是颈源性头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治疗上,只要解除对神经的卡压,缓解肌肉痉挛,消除无菌性炎症以及外界的不利因素对神经和椎动脉的刺激,就可消除症状。

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手法治疗可以纠正颈椎关节的错位,扩大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解除肌肉痉挛,改善病灶区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被卡压的神经得到松解减压,从而缓解头痛等一系列症状。


服维脑路通、尼莫地平、西比灵等药物能进一步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减轻症状,提高疗效。

在应用手法治疗时,手法应因人而异,必须与治疗对象及治疗部位联系起来,严防用力过猛,切记追求颈部响声,对手法的操作步骤应心中有数,要注意局部的解剖结构和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旋转角度要适中,千万不要过大,对于损伤较重或急性发作者,手法要轻柔,对于病史较长者,手法可重一些。

在手法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随时调整手法的强度,态度从容、沉着,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医生必须清楚正确的手法绝对安全并可产生神效,有时能立即解除病人的痛苦,尤其得病初期可一次治愈,还须清醒地认识到手法不当也可出项意外,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可致残,甚至致命。

此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巩固疗效。

减少复发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宝森等,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中国头痛医学杂志,2001,7(4)241-242
[2]钟士元主编,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214
[3]章瑛,李家邦等,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及血中一氧化碳,内皮素的关系,中国骨伤科杂志,2005,13(5):17
[4]王燮荣,王燮荣现代整脊手法,中华脊柱医学,2004,1(1)38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6]冯金升,李义凯等,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