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课堂实录及点评
习作指导:《我想对您说》课堂实录
习作指导:《我想对您说》课堂实录【课前准备】提前几天通知学生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
尽量不要让孩子知晓,老师收齐后统一在课堂上发给学生看,了解他们真实的感受。
有了真实感受,才能说出真心话。
【设计理念】本次习作基于单元要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来进行。
本单元的主题是“舐犊情深”,围绕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都是围绕父母之爱展开,阅读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从阅读中学习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阅读时通过场景、细节体会表达的感情,习作运用场景、细节表达感情的方法。
本次习作需要学生在了解习作要求后,能根据习作表达的对象,选择恰当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目标】根据习作要求,写一封书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重点】1.确定习作对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
2.根据习作内容,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场景、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根据表达对象,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环节】一、课前导入,板书课题。
1.师:上课前,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长这么大,你有没有想过会有一天,能够收到爸爸妈妈写给你的亲笔信?(没有)可就在前两天,你们却收到了,对吗?说说看你当时是什么感受?(生:意外、兴奋、感动……)2.师:是的,书信就是用文字让我们的情感在纸上缓缓流淌,到对方手上就有一种见字如面的亲切感。
写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些不好说的话就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书信的方式来完成我们第六单元的习作,生读《我想对您说》(板书课题)二、明确要求,理解“恰当”。
【设计理念】对于教材里给出的习作要求,如果能在不同的契机里,阶梯状呈现,便是活用教材,而不是照搬。
——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1.师:你有想倾诉的人吗?(生:我想对爸爸妈妈。
生:我想对老师说。
生:我想对对警察叔叔说;我想对毛主席说;我想对袁隆平爷爷说……)2.师:你们想倾诉的对象太多太多了,其实总结出来也就是我们的(PPT出示生齐:父母、朋友、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亲爱的、敬爱的人。
课堂实录简明写法(附案例两篇)
课堂实录简明写法(附案例两篇)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
课堂实录怎么写?下面做简要说明,供老师们参考。
一、要实录的课必须是优质课。
二、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
记录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剧本对白式。
即采用师生对白的方式记录,并用括号“()”补注课堂气氛、动作等情况。
这种写法简洁明暸,教学过程一目了然。
缺点是太单调,缺乏可读性。
第二种:叙事描述式。
即采用叙事的方法,把整个教学过程用写记叙文的一般方式记录下来,不仅记录师生的对话,对课堂情况也可以作较为具体、生动的描述。
这种写法生动形象、可读性强。
缺点是有时会过于罗嗦,或过于“生动”而失却实录的本意。
三、实录完成后,最好在实录后面加上“教学后记”或附上“听课评价”,更有助于阅读者的理解把握,也有助于体现授课者的教学追求。
附一:在山的那边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丽的青岛海滨,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人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生: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师:为什么会这么想?生:因为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师:诗歌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
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三、整体感知师: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寻答案吧。
(教师通过课件配乐,配画面,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教师读完,学生鼓掌)师:谢谢同学们给老师的鼓励。
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比老师还好。
不过关键还是这首诗写得好,大家喜欢读,老师也给大家配上音乐齐读,好不好?(教师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
“课堂教学实录”说明及范例
“课堂教学实录”说明及范例为了大家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实录,更好地参与这次课堂教学实录比赛,下面对课堂教学实录的具体要求做一些说明。
“实录”即采用文字记录的方式将课堂教学过程详细记录下来。
一般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以及具体的必要的说明文字,但是本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展示课堂教学情景及一些必要的教学背景信息,因此,要求大家除上述内容外,还要有教师心理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表情状态等的描述。
一般有师生对话式(具体可参见范例1、3)和记述式(具体可参见范例2)。
正文前要有课题、教材版本、学生人数等信息。
具体可参考下面的格式。
课题:教材版本:教学背景简介:如学校简单情况、自己教学情况、美术教学情况等。
学生情况:学生人数、座位情况、是否分组,原因等。
教学设计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计划怎样上这堂课,为什么这样上等。
教学目标:教具、学具: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感觉怎么样,对于原先的计划实际完成得如何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是否还有困惑等。
范例1:《水果宝宝》美术、范例2:《想象与创意》美术、范例3:《苗岭的早晨》音乐范例1(美术学科)《水果宝宝》教学实录课题:《水果宝宝》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第1册第9课教学背景简介: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区属二级小学,有11个教学班。
学生主要来源于学校周边的一些工人家庭和个体商贩家庭。
由于学校设施所限,我经常利用相邻的大河沙滩为临时场地进行美术课的沙雕、沙画、石头画等教学活动。
学生情况:我教授的班级是一年级的新生,学生人数为32人。
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六组,目的是便于孩子们实际操作和相互学习,并有意培养他们团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基本脉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想吃水果,怎样“解馋”→欣赏水果雕塑及图片来“解馋”→语言描述水果形象“解馋”→学生创作活动“解馋”→展示学生作品。
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一、欣赏水果。
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只能通过眼睛来“解解馋”啦!”适时播放课件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馋”,同时又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浪之歌执教人:黄善凯第一环节:明确目标师:上课。
今天咱们阅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
通过本单元上几篇散文诗的阅读,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课我们用什么形式的阅读才能把它读好?学生考虑了一下,然后纷纷举手。
生1:根据前几课阅读的体会,我觉得首先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2:还要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生3:默读。
生4:大声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阅读方法。
老师觉得一篇文章阅读方法的选用一定要符合文本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体裁衣”。
从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阅读方法中,哪些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师:对。
要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老师觉得还有一种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那就是还要读出联想和想象,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不妨把它们的顺序调整一下。
教师出示阅读方法:1、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2、读出联想和想象。
3、读出感情。
第二环节:个性阅读(一)自主阅读师:老师先示范一下。
老师读“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一句。
学生认真听。
师:老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海岸”和“情人”上,因为老师在读的时候仿佛置身海边,把自己当做海浪,向海岸倾诉衷肠,语气是委婉的,感情是深沉的。
好,同学们按照我们总结的阅读方法和老师刚才的示范,朗读课文。
用圆心实点标出重音,并在课文的边上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阅读课文。
老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好。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咱们现在进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
一个同学读,其他人进行点评。
点评的依据就是那三个阅读方法。
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阅读交流。
老师巡视参与。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们把课文读通了。
现在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哪一个同学先来?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
”这个句子前后半句形式相近,后比前多一个“却”字,前面一句是甜蜜蜜的,令人向往的;而后半句却稍显低沉。
全国一等奖初中语文优质课《中考系列作文》课堂实录
精美语言铸造华章课堂实录——中考系列作文之语言精美亮丽篇一、导语:同学们:前几天我给大家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让大家把自己作文中疑难的问题提出来,我仔细的统计了一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提出语言语言贫乏苍白、枯燥淡味、缺乏感染力的毛问题,一篇中考高分作文除了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外,语言生动形象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如果说天空的美,离不开云霞和星辰的点缀;大地的美,离不开花草和树木的映衬;生活的美,离不开真情和至爱的相随;那么文章的美,离不开好词好句的附丽。
今天让我们从语言的角度共同探讨中考作文语言精美的技巧:让精美的语言铸华章,请同学们小组内展示自己找到的精美句子,小组展示的同时,教师板书:精美语言铸华章。
教师:同学们,初中三年的生活已经结束,拿着沉甸甸的六册语文课本,其间的一些精美的句子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震撼,让我们共同搜寻记忆中美好的时刻,回味那些精美的句子曾经留给我们的感动吧!学生:我欣赏七年级上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我觉得这个句子写的美仑美奂,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闭上眼仿佛我的四周就笼罩着紫色,用“浅紫色”形容花香,把味觉转化为视觉,把飘渺无形的香气定格在我们面前。
老师:好,请坐!刘芳不仅把句子找了出来,而且品析的很好,有自己的感受,确实能让我们共鸣。
哪位同学还想把自己找到的精美句子与大家共同分享呢?学生:我找的是八年级下册高尔基《海燕》中的句子,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我觉得这句话一系列的动词用的非常生动形象,如“碰、冲”冲形象的表现了海燕速度之快。
形容词“勇敢”用的也很好表现了海燕面对暴风雨不低头,不害怕。
每当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都会受到强烈的鼓舞,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也应该象坚强的海燕一样,勇敢些,再勇敢些。
感悟体验情感共鸣《山雨》教学实录赏析(精选6篇)
感悟体验情感共鸣《山雨》教学实录赏析(精选6篇)多媒体出示画面,音乐。
篇一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起:《山雨》课堂实录及点评篇二教案一教学目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有没有同学喜欢雨景,请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下雨是的情景。
2、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山雨的美丽。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山雨的美。
1、自由读文。
2、你觉得那一句美,读给大家听听。
3、简单评评为什么觉得这句美?三、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欣赏品文。
1、指导看图。
2、动笔画一画你想像中的山雨图。
3、交流欣赏,说说你画的是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五、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好句。
板书设计:山雨声音美颜色鲜教案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并理解这个词:啼(tí)啭(zhūàn)形容鸟儿婉转地叫。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2)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a沙啦啦,沙啦啦──b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c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d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①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秋天的雨》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2篇
《秋天的雨》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2篇Classroom teaching record and analysis of aut umn rain《秋天的雨》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堂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
本教案根据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秋天的雨》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2、篇章2:《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篇章1:《秋天的雨》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执教者:东方红小学陈立萍评析:小教部主任——赵忠友《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情境导入( 12分钟)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觉得秋天的哪些景物最美?(伺生答案,相机导入)导入:同学们说的这些景物真是美不胜收,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雨的世界,共同领略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丽与神奇。
板书并读课题:“ 11、秋天的雨”[评:创设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学习愿望。
]自学初读:( 10分钟)师:请同学们按照自主学习建议自学。
(同时出示建议)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标出自然段,正确读文。
[评:引领自主学习,训练自主学习方法。
]学生自学后,汇报。
检查生字词:下面老师就检查同学们的自学效果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有)好,请出生词朋友。
钥匙(shì)注意读音趁着(注意平翘舌)柿子(轻声)菠萝喇叭(可以作动作)衔来(做动作)衣裳(轻声)师边出示边进行正音,引导同学提建议,帮助学生读正确。
[评:强化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细腻自然,顺畅。
]检查生字a师:生词同学们会读了,那么离开生词朋友,单个的字还敢不敢认?b检查生字:钥匙趁柿菠喇衔裳c教师边出示单个生字边指名正音,如果生读对了,就开火车读。
ie üe er课堂教学实录(带点评)
ie üe er课堂教学实录(带点评)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ie üe er课堂教学实录(带点评)_课堂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拼音课堂教学是识字课堂教学的开端和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载体主要是文字,因此让儿童尽早,尽快地学习拼音是认字识字的关键所在,然而,以往音课堂教学枯燥,单调,脱离了口语表达训练和激发人趣,单纯死记硬背,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惧学拼音,厌学拼音,针对这一现象,今年的语文所教材把拼音课堂教学放在第五单元,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又用学过的生字带出拼音,以激兴趣和循规律来引导学生学拼音。
我在课堂教学小语拼音《字与拼音(三)ie ¨e er》这一课时,从儿童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生采取温故知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堂课堂教学实录:(一)检查复习,温故导入: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六个复韵母朋友,老师看看同学们把他们忘了没有?(ai ei ui ao ou iu,开火车读,教师及时纠正错误读。
)师:(出示白每水老头九),谁能给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生:(略)[有好多学生能用一个字同时说两句话,在学拼音的同时,有机渗透口语训练。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三个新的复韵母朋友。
(二)知新探究,合作学习。
1.学习复韵母ie:1)师:同学们,这幅图画的是什么?(课件展示,出示绿叶图)生:是叶子。
生:是一片叶子。
生:是一片绿叶等。
[这样有机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观察与口头表达相结合]师:(课件展示,在图旁出示复韵母ie)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位朋友,谁会读?(多指名读,让读得好的学生带全班齐读。
)师:同学仔细观察这个复韵母,谁能想个好办法记住它的样子和读音?生:单韵母i和e连起来写就是ie。
生:先读i再慢慢地读出e就发出ie的音了。
生:我编了一首儿歌,一片绿叶ie ie ie.[学生纷纷举手,编了各种各样的儿歌,有的脱离了这幅图的内容,有的甚至带着调唱出儿歌,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课堂气氛都达到了高潮.]师:(课件展示,在ie的下面出示生字“xiě”写)谁能拼一拼这个生字?(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在ie的前面写x,在e的上面写上三声调号,全班齐读拼音)。
公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实录
公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实录篇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实录“精彩与可怕”课堂记录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巴迪小时候写过一首诗。
他的父母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评价,他后来对这两种评价有了理解。
师: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母亲父亲)老师:如果课文分为两部分:童年故事和后来的理解,如何划分?学生:儿童故事写在第1至14节,后续理解写在第15至17节。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故事部分。
看自学提示(出示投影片)请快速地浏览童年故事这一部分,小组讨论:1.“我”写第一首诗时,母亲是如何评价它的?我的表现如何?我父亲是如何评价它的?我是如何反应的?2、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3.你觉得小巴迪父母的不同意见如何?师:我们先来说说母亲是怎样评价的。
盛:“妈妈读完这首诗后,眼睛一亮,兴奋地喊道:“老兄,你真的写了吗?多美的一首诗!太棒了!”师:注意看话前面的提示语,妈妈兴奋地说,该怎么读?学生:再读一遍——(更加情绪化)师:再看后面,妈妈的评价雨点般砸来,为什么把母亲的赞扬比作雨点?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赞扬如同雨点般砸来?指导朗读。
师:这是妈妈对巴迪语言的赞扬。
妈妈的赞扬还有别的体现吗?生再读课文。
妈妈再次拥抱了巴迪。
师:“再次”说明什么?S:不是第一次了。
师:课文中哪里有体现?S:她拥抱了我。
师:巴迪听了妈妈雨点般的赞扬有点发烧,烧得还不轻呢。
(众笑)请看一下巴迪有哪些表现?生读书。
老师:别忙着举手。
思考后举手。
不要移动你的钢笔和墨水,不要阅读,注意滴答声画圈点。
老师:谁想谈谈?生: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S:我自信地把它放在我父亲的桌子上。
师:除了这些发烧症状还有哪些?盛:“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
我迫不及待地想马上给父亲看我的诗。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臧克家写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大家在预习时,把课文读了几遍?(学生杂然回答,有说三遍的,有说五遍的……)师:很好。
下来,请同学们先齐读“预习”提示。
学生齐读“预习”提示:◎闻一多既是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又是伟大的民主战士,毛泽东同志评价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读课文,了解闻一多事迹。
◎本文的作者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
阅读时,注意体会这个特点。
师:同学们,既然大家在课前都朗读了课文。
那么,请注意,课文里有一句话,和“预习”提示里的一句话很相似,但是表述又不太一样,请大家找一找,并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学生跳读课文,寻找老师提示的语句。
)生1:“预习”里写道:闻一多既是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又是伟大的民主战士……课文第19自然段写道: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修饰语不一样,而且课文里的表述,学者前多了“卓越”这个词。
师:是的,这是一个区别,看看还有什么更大的区别?生2:“预习”里对闻一多的表述顺序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课文里的表述顺序是:学者、诗人、革命烈士。
“诗人”和“学者”的先后顺序不一样。
师:真不错!你在读书时不仅仔细认真,而且善于思考。
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不一样?哪种表述更准确?生3:课本第9页课下注释①里也写道: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因此,我认为“预习”里的说法是对的。
师:哦?这么说,是臧克家写错了?(大部门同学轻轻地摇头,但又不知原因何在。
)师:看来大家的预习还是不够扎实啊!请同学们看看文章第19自然段的位置,已经到了文章的末尾了。
一般来说,文章最后的段落在结构上可能会有怎样的作用?生齐答:总结上文。
师:是的。
既然知道这一点,那么看看第19自然段是否在对其前文进行总结呢?(学生再次浏览文章。
《回忆我的母亲》课堂实录 (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第一部分: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请坐。
刚才,你们读的这个语段,是朱德同志《回忆我的母亲》的语段。
其实在初一我们就读过一篇写母亲的文章,史铁生的什么文章?《秋天的怀念》。
今天,我们同样学一篇写母亲的文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同志回忆他的母亲的文章。
题目读~~~文章读过的举手!读过,都举手了。
二、整体感知师:接下来读过了以后,你都读出了什么?有一点就说一点。
你来说。
生:朱德的母亲是个好(生读的是四声)。
师:什么劳动?看看注释,自己改,重新说。
生:朱德的母亲是个好(这次读的是三声)劳动。
师:也就是说,你读出了朱德的母亲很勤劳。
请坐。
谁再来说?你来说。
生:读出了朱德的母亲能吃苦,肯干活,并且不放弃,很坚强。
师:也就是说,读出了朱德母亲的一些品质。
还有谁再来说?生:读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生:我读出了朱德的母亲聪明能干。
生:朱德的母亲支持“我”去走上革命这条道路。
师(作表扬、点评后):好了,同学们,你们所读出的这些三三两两的信息,归纳起来就是读出了朱德对母亲的感情,读出了母亲的一些品质。
三、感悟勤劳一生师:其实课文中有一个段落,就把这些东西做了一个很简要的概括,你知道是哪个段落吗?一起说。
(生答第一自然段)师:一起读,速度慢,预备起。
(生读,略)师:这个段落中的哪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来说。
生:感情。
生:母亲去世很悲痛。
生:勤劳一生。
师:这是母亲的经历,或者说是母亲的优良的品质。
生:我爱我母亲。
师:说得真好!这句话很重要。
既然是爱母亲,怎么读?预备起。
(生齐读)师:把这个“爱”字重重地圈出来。
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永远回忆。
师:很多事情永远回忆,所以这篇文章就写回忆母亲的回忆。
请坐。
这么多词语,我们一起把这个段落再好好读一读,关键词都读出了味道来,好不好?“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预备起。
(生齐读)师:嗯,集体读得不错,个别读怎么样呢?你来。
(一生读)师:嗯,不错。
再来齐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写好提示语,让对话更精彩》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写好提示语,让对话更精彩》——课堂实录一、范文引导,作文入格师: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位指导写作的好老师。
出示《陶罐和铁罐》课文片段,这段课文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来描写。
引号里面是人物的语言,引号外面这些写“谁怎样地说”的部分,叫做提示语。
这节课,我们的目标就是怎样写好提示语,使人物的对话更精彩。
生:看幻灯片,(高声朗读一遍),(低声默读一遍)师:想一想,这四段文字告诉我们哪些写作的技巧呢?请第一个举手的同学发言。
生:这是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
师:你太棒了!你一眼就看穿了文章的表达形式——对话。
写人的文章一般离不开对话,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
既然是对话,肯定离不开“说”字。
你找一找,文章中有几个“说”呢?生:有三个“说”。
师:老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写对话时这样写:“小红说、小军说、小红又说、小军又说”,只要人物说话,后面就是一个“说”,可是这篇文章人物一共说了四次话,作者用了几个“说”字呢?(教师利用幻灯片引导)生:一个说字师:那其余的三次用什么代替呢?说变成什么了呢?读一读生:问,回答,争辩师:四个说字写起来,太罗嗦了,这就是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第一个写作技巧:说是可以变的。
(板书:说变)其实生活中的说,还可以变成很多很多字或词,谁来变一变?师:我想与远处的同学说话,用什么?生:喊师:你做错了事情,妈妈会气得又打又——生:批评,骂,语重心长师:写文章不要重复,我们要根据说话人当时的语气,准确地给说字进行变身。
你再来看这段文字,还能发现第二个写作技巧吗?生:说话人的位置不同,师:他的发现对写好对话非常有价值,(引导学生看幻灯片),说话人的位置可以在哪里?生:有时人在话前,有时人在话中间,有时人在话后师:(板书:位置)这些告诉我们说话人的位置的语言叫提示语,(板书:提示语)如果提示语变了,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也要随之而改变,仔细观察一下,标点符号有哪些变化呢?生:话在前,说字后面用句号,话在后,说字后面用冒号,话在两头,说在后面加逗号,师:真棒!记住这一点,我们一会习作的时候,就不会在标点符号上面出错了。
《师说》课堂实录及点评
《师说》课堂实录及点评《师说》课堂实录及点评XXX《师说》(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实录:XXXXXX点评:XXXXXX(该课为全市教研活动公开课,是探讨文言阅读教学的优秀课例)传统篇目研讨课的教学难度其实很大,尤其是像《师说》这样历久弥新的必选必教的老牌加王牌传统篇目。
要上得让反复听过教过的听者觉得有东西、有意思、还有那么点启发,同时让这再一次的尝试获得较广泛的认同,这种挑战是需要教学智慧的。
在选择空间极小的情况下,XXX应对了这个挑战。
从五中语文科组集体备课,到XXX老师带领市中心组老师亲临磨课,最后在市教研活动中终于获得了认可。
相信XXX在此过程中收获良多,相信听课的各位也有所感悟。
以下我们首先对这节研讨课做一个回顾,以交流看法。
欠缺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课堂实录点评课前准备:生读《师说》直到上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自读提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初步扫清了字词障碍。
并抓住“师”字,重点研读了首段的前八句,明确了XXX“尊师重道”的主张。
我想请一位同学诵读前八句,大家推荐一位同学吧。
(生谈论,推荐某生。
)师:好,这位同学,请你来诵读第一自然段前八句。
(该生诵读。
生鼓掌。
)师:掌声证明了你的实力!确实读得不错。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扣住这个观点句,围绕“愚、圣、学”三个字来继续研究课文,看看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某生诵读此句,重读了“久”和“难”字,并在“也”字后面停顿。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出了怎样的感情?生:师道不传,道统难继,感到很痛心。
师:我认同你的观点。
大家关注这句话的内容,似乎还有言外之意,请看大屏幕。
【投影展示:嗟乎,(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而)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积惑难解,故人变得越来越……)】生:人变得越来越愚。
师:这个因果论断其实暗含了一个“愚”字。
《少年中国说(节选)》(五上)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了解文体,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半白话、半文言的文章,题目叫———生:《少年中国说》。
师:没有气势。
再来一遍。
生:《少年中国说》。
师:这还差不多。
什么是“说”,我们了解一下,做一点积累,预备读。
(出示,生齐读。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篇幅一般不长,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
师:“说”是一种文体,阐述事理的文体。
我们以前有没有学过带有“说”字的文章?生:《爱莲说》。
生:《师说》。
生:《马说》。
师:对,太棒了!同学们读过的古文还真不少。
再了解一下作者,作者是———生:梁启超。
师:梁启超是哪里人?生:中国人。
师:(笑)来,一起认识一下梁启超。
预备读。
(出示)梁启超(1873耀1929),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他和老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也是一位国学大师。
(生齐读)师:现在知道了吧,梁启超是哪里人?生:广东新会人。
师:离我们这里估计100多千米。
广东人,自豪不自豪?生:自豪。
师:他不仅是变法的领袖,也是一位国学大师。
清华大学国学院有4位国学导师,梁启超就是其中的一位。
(生鼓掌)二、有滋有味读师:这样的文章,首先我们就要好好地读,读出它的气势,读出它的情感。
给大家一点点时间,自由地、放声地读一读这篇文章。
(生自由朗读)师:我们一起来一遍!(全班齐读)师:这里有几个词语,大家读得还不太准,跟我读一读:鳞爪飞扬,这里读zhǎo ,张牙舞爪,也是读zhǎo 。
猛兽的脚,我们称之为爪(zhǎo )。
干将发硎(ɡān jiānɡfāxínɡ),干将是一个人名,也是宝剑的名字,是一把名剑。
师:咱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
(出示,师生合作读。
)师:故今日之责任———生: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师:少年智———生:则国智。
……师:美哉,我少年中国———生:与天不老!师:壮哉,我中国少年———生:与国无疆!师:太棒了!这次,女同学读刚才老师读的部分,男同学读刚才全班同学读的部分。
《动物的互惠互助》课堂实录
《动物的互惠互助》课堂实录《动物的互惠互助》课堂实录篇1第一教时师:你们喜欢听趣闻吗?生:喜欢!师:那我给大家读一段趣闻。
听完请简要说说主要内容,并给这段话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好吗?生:好!师读一段话(内容为鲨鱼和向导鱼互惠互助的情况)师:谁能简要地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生:这段话主要是讲鲨鱼和向导鱼是一对“黄金搭档”。
师:概括得准确而简洁!你怎么会把这段话概括得这样好?有什么诀窍吗?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没什么窍门,就是……这段话有中心句。
师:你是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这段主要内容的。
谁来给这段话加个合适的标题。
生:鲨鱼和向导鱼师:可以,这段话说的就是他们之间情况的。
生:海底的黄金搭档师:能简洁些吗?生:黄金搭档师:这个题目把鲨鱼和向导鱼的关系说清楚了。
不过,用这个词组做题目,还应该加一个标点符号。
生:加引号。
师:为什么?生:它们不是真的黄金搭档。
师:黄金搭档这个词组,形象地揭示了鲨鱼和向导鱼之间的亲密关系。
这个词组就在这段话里,你是引用这段话中的词组做题目的,因此,这个词组要加引号。
师:你们还想了解这方面更多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看我写课题。
(边写边介绍“惠”的写法。
)一起读课题。
(这样的导入课题,整合了三维目标,很有特色。
一、丰富知识,培养听说能力。
二、为学生奠定了学习本课的情感基础,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注重思维过程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点拨。
)师:读了课题,你们头脑里可能产生一些疑问?请说一说。
生:什么是互惠互助?生:介绍了哪些动物互惠互助?生:它们为什么互惠互助?是怎么互惠互助的'?生:除了课文介绍的动物,还有没有其它动物互惠互助?师: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有的通过读课文自己就能解决;有的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中获得解答;还有的需要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求得答案。
(质疑以后,老师作了归类,实质给学生指明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师:我知道你们已经按捺不住读课文解决疑问的心情了,那就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吧。
五上语文《少年中国说》课堂实录
《少年中国说》课堂实录一、开课1、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里,它是一种情怀一种担当。
(ppt出示艾青的话,齐读)2、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探寻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一起走进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预习课文,那你对课题是如何批注的,怎样理解的。
预设:“少年中国”就是像少年一样朝气蓬勃的中国。
“少年中国”是有希望的中国。
2、“少年中国”只是课题的一部分,这里还有一个“说”你是怎么理解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可以用于记叙、说明、议论。
你们以后还会学到这种文体的文言文,像《爱莲说》《师说》《马说》。
3、课题大家理解得很好,那你对梁启超有哪些了解?(ppt)⑴看这段文字,想一个问题:梁启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⑵古人有名有字还有号,他不是瞎取的而是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追求、希望,所以你们看看他的号很多呀,能不能读出点什么来?中国之新民:新民,一个全新的中国人,跟以前、现在这个落后腐败不一样的中国人自由斋主人:倡导、渴望自由,说明他所处的环境未必是自由的,想要个突破特别是有个号广为人知,你们以后会学到饮冰室主人:在《庄子》里面写到“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什么意思担待着国家大任重任我觉很重,我很着急很迫切,巴不得饮冰解渴,所以他是个热切的爱国者4、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还想检查一下你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
(抽3人分段读,点评)点评时可以从是否读正确、清晰、节奏三个方面来点评全班齐读正音(ppt)5、学习一篇文章仅仅读得正确流利还不够,还得将文意读明白,读出感情。
三、品读课文(一)学习第一段1、作者梁启超先生想借助文章表达一个什么观点呢?请孩子们自读第一段,找出答案。
2、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出示1段蓝字标红)⑴在这段话中“故”是什么意思?(所以)⑵今日之责任指什么?⑶今日之责任指的是振兴中华,拯救人民于水火的责任。
《口语交际》课堂实录及点评
《“我是金牌推销员”口语交际》课堂实录及点评一、回忆生活师:(板书:推销)大家想一想,寻常和爸爸妈妈去购物,别人向你推销一些商品时,在怎样的状况下你才会购置? 生:营业员很热忱。
生:营业员说得很清楚。
生:心情好就买。
生:这个东西我很需要,就买了。
师:看来,推销有讲究。
这节课,我们就来模拟推销的情景,尝试练习如何推销一本杂志或者一本书。
从刚刚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已经n-I以总结出一条——(板书:态度打算一切)做任何事,有良好的态度就是成功的根底。
推销人员要态度温存,面带笑容,我们今日练习说话也要态度恳切。
预备好了吗? 来吧,一起进入“我是金牌推销员”的培训课吧!【评析: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
口语交际就无法进展。
因此,进展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必需细心创设切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何教师从回忆生活中的购物经受开头,渐渐把学生带入创设好的情境中去,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交际欲望。
】二、依法练说师:请大家想想,要想推销成功,我们在介绍商品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 生:要留意说清楚,介绍完整。
师:这“清楚”二字值千金。
(板书:说清楚)到底该怎样做到清楚呢? 在推销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客户说些什么呢? 生:这是什么产品。
生:这产品有什么好处和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产品有哪些特点。
师:真不错。
在预备这节课的时候,我请大家至少要看过你想推销的这本书或杂志。
这叫事先了解,是推销工作顺当开展的前提。
(板书:事先了解)现在,请和同桌相互自由练说,说清楚“这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
留意,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不少说明文,大家在推销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上一些说明方法,让你的表达更清楚。
(同桌之间相互练说)【评析:学生口语交际力量的培育,不仅仅是口语交际课的事,也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事,需要各学科的整合。
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课上学到的说明文的方法进展推销,启发学生学以致用,就把口语交际课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选听 有话好好说-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选听有话好好说-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本次教案针对的是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本课程主要讲述音乐中的“选听”及“有话好好说”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引子,教授语调、韵律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选听”和“有话好好说”的技巧•理解语调和韵律在音乐中的作用•学会在演唱时加强语调和韵律的掌握•提高整体演唱水平教学内容重要性首先,我们要明确,选听和有话好好说对于音乐演唱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选听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听到和理解歌曲,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而有话好好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并打破歌唱时的拘谨和僵硬。
语调和韵律在音乐演唱中,语调和韵律很重要。
语调是指说话的声音,包括音高、音调和音量。
韵律则指歌唱的节奏和拍子,包括节奏、音准等。
正确的语调和韵律可以使歌曲更有感染力和感情,同时也可以使演唱者更灵活和自如地处理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将为学生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语调和韵律,并如何在演唱时加强这两个因素的运用。
演唱技巧正确的演唱技巧可以让我们在音乐演唱中更好地发挥出歌曲的情感和情绪,并让歌曲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
在教学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演唱技巧,以及如何在演唱时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情绪。
教学过程1.了解课程主题,介绍选听和有话好好说的重要性。
2.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想一想选听和有话好好说对于音乐演唱的影响。
3.介绍语调和韵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因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4.为学生展示一些演唱技巧,并进行演唱练习。
5.分组进行演唱练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交流和分享经验。
教学评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利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小组讨论和分享•练习时的表现•教学后的总结和反思总结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选听”和“有话好好说”的重要性,并能够学会运用语调和韵律的技巧,提高了整体演唱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在音乐演唱细节上的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表达和情感输出。
《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录
《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
3、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4、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文章、古诗、儿歌。
2、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的花园、春天的田野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答:春天)师:对,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迈着轻轻的脚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
它像个调皮的娃娃,正和我们捉迷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看我们会有什么新发现。
板书课题《春天里的发现》(二)、听歌,谈春天。
师: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有关春天的歌曲,请同学们好好听一听,歌曲中告诉我们,小朋友们到什么地方找春天,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学生可以边听边拍手,也可以边听边跟随音乐小声哼唱。
) 师:谁想说一说,歌曲中唱到春天在哪里?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1、歌中唱到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生2、孩子们看到了红花、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莺。
生3、孩子们听到了小黄莺的歌声了。
生4、春天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学生通过听歌曲,知道了歌曲中的小朋友从“红花、绿草、黄莺”等景物中发现春天到了。
学生知道了这些特点后,为下面的口语交际做了铺垫。
)(三)、交流收集的有关春天的文章、诗歌。
师:歌曲中唱的春天美吗?(生:美)师:你们喜欢吗?(生:喜欢)师:许多作家和诗人也都喜欢春天,他们写了许多文章、诗歌来描绘春天、赞美春天,现在就请把你收集到的文章、诗歌在小组中读一读,让他们跟你一起欣赏春天的美。
(学生小组交流)师:谁想把你收集到文章、诗歌同在坐的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请起来交流一下。
生1:老师,我收集到贺知章的《咏柳》(生读古诗)生2:老师,我收集到韩俞的《早春》(生朗读古诗)生3:老师,我喜欢我们学过的第一课课文中的一段。
《读不完的大书》课堂实录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实录及点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知道咱们班很多人都喜欢读书,谁能跟大家说说你读过什么书?生1:我读过《安徒生童话》。
师:什么时候读完的?生1:放暑假的时候读完的。
师:还有谁也来说一说?生2:我最近在读《小学生小散文100课》,快读完了。
生3:我读的是《格林童话》,我每天都读,两个星期就读完了。
生4:我读的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用了一个星期读完的。
师:刚刚大家说到了很多书,有的人花了几周时间读完,有的人花了几个月时间读完。
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本书,它有着无穷的奥秘,有着无尽的乐趣,但是怎么读也读不完,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读不完的大书》。
课题中的“读”是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看老师来写。
(师边范写边讲解。
)左边言字旁的第二笔很重要,注意横折提的折笔竖直向下,然后向右上提,由重到轻,收笔尖尖的;右边是一个“卖”,二年级我们学过的《青蛙卖泥塘》的“卖”,注意第三笔是横钩,最后一笔是点。
(师补充完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积累词汇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去认识一下这本读不完的大书,看看这本书中都有哪些有趣的事物,大家可以边读边勾画。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勾画相关词句,师巡视指导。
)师:刚刚同学们读课文读得非常认真,值得表扬。
课文读完了,知道这本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了吧?谁能够找到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读给大家听?生:这本读不完的大书是大自然。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你有无尽的乐趣。
师:这个大画册里有很多有趣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去看看,刚刚在读课文的时候你们关注到了哪些?生1:屋后的竹子,还有小麻雀、蚂蚁。
生2:有老鹰、梨树、桃树、柚子树。
生3:还有小鱼、橘子树、棕榈。
师:这个词语的读音很容易出错,谁再来读一遍?(生再读,师强调“棕榈”的“榈”读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学习用平和的态度、有效的方法积极缓解矛盾、解决冲突。
活动准备:调查学生在与家人、同学等周围人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段模仿秀,好不好?模仿的对象呢,不是大明星,而是咱们最熟悉的父母!平时,你最不喜欢听父母说哪句话,你就模仿哪句话!谁愿意?生:你要是把玩的劲头用到学习上,那该多好!师:请你写到黑板的左边。
生:快做作业去!师:请你写在黑板上!生:作业做完了吗?生:你看人家学习多好,再看看你!生:一天到晚就只知道玩,学习就没有这个劲!生:我不管你的同学在做什么,我只管你!生:马上按我说的去做,否则后果自负!生:生了你真是倒了一辈子的霉!生:我们是大人,我可以说你,你不能说我!生:我数到三啊!一~~二~~三~~生:一天到晚不动脑筋,别人都会,就你不会!(学生仿说,并写在黑板上)师:小时侯,听到这些话也许就算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咱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主见,有时会反驳,有时会据理力争,同时,也说出了一些令我们父母最反感的话。
你说什么父母一听就会生气?生:我能不能玩一下啊?师:请你把这句话写在黑板的右边。
生:我再玩一会,马上就做作业,马上就做!生:你烦不烦啊!生:话说一遍就够了,我知道了!生:不要你管!生:我不去培优!生:别说了,我不想听!生:反正我不是最后一名,总有人比我差!生:你别唠叨啦!!我又不是小孩!生:我不想学习了,好累啊!(学生交流,并写在黑板上)师:父母的这一句句话,我们一听就烦,我们的这一句句话,明明知道父母听了就生气,还是脱口而出。
有时,一场冲突在所难免。
在唇枪舌战中,在针尖对麦芒中,在小孩和大人的较量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生:有一次,我妈妈让我把英语课文读二十遍,课文很长,我觉得五遍就够了,妈妈不同意,我就倔强地坐在那里。
最后僵持到晚上一点钟,我还是读了二十遍。
我觉得很累,永远都要屈服。
师:一种身心的疲惫。
生:我觉得很不公平,什么事都要听从父母的,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生:和爸爸妈妈闹过后,很委屈很想哭,也觉得很不公平,认为自己不受关注。
生:妈妈打我的时候,我很想还手。
师:有了打妈妈的冲动,却知道不该这样,要拼命地压抑着,是吗?生:我很委屈,凭什么大人有自由,我们却没有自由!生:我总是很难受,也很后悔,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不懂事的。
想去道歉,却不敢,很矛盾。
师:大家一般用什么样的方式发泄自己的这些情绪?生:我就大哭一场。
生:我也是,忍不住就是哭。
生:我拒绝吃饭,以示抗议!生:我关上自己的房门,不理他们。
师:我想问问你们,有多少同学曾和父母冷战过?举个手!啊?几乎是全班!用指头示意一下冷战的天数!呵呵,有同学用了两只手的指头,有同学手指还不够用了。
冷战过程中,除了刚才谈到的委屈、不公平的感觉外,你们还冒出过什么样的念头?生:我总在问自己,我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吗?师:曾经慈爱的父母如此不近情理,我们开始怀疑父母对我们的爱了。
生: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可以在家几天都不说一句话,很郁闷。
我做什么父母也不再过问,好象被抛弃。
师:是啊,曾经彼此给予温暖的家人,把心冰封起来,如同陌路人。
生:我曾想过一死了之,活着有什么意思。
师:是一件什么事情让你有了这样的念头?生:我没有考好,自己本来都很失望,却第一个想到父母的表情。
回家后,爸爸冷言嘲讽。
我受不了他的那些话,很气愤,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师:还有几个同学在点头。
聪明的你们有了这样傻傻的想法。
生:我在和妈妈冷战中,虽然心里很难过,但却装得很冷漠。
师:你们都这样,那冲突中的父母呢?谁注意观察过父母?生:我有一次看到妈妈气得脸通红。
师:能具体说说吗?生:我没有做完作业,就玩电脑游戏,妈妈就有些不耐烦,吼了我,我说:“我本来就不自觉,你又不管我,我是经不住诱惑的。
”妈妈听了,气极了,大声地说:“你不认真学习,还怨我?我花钱为你培优为了什么?我上班累死回家赶紧做饭为了什么?太不讲良心了!”师:哦,这样啊!还有谁也来说说?生:我爸爸每次在冲突以后就闷闷地坐着抽烟。
生:我有一次看到我妈妈的眼圈都红了。
生:我看到妈妈哭得很厉害。
师:大人不像小孩,想哭就哭,要是大人流眼泪了,那一般都是无法控制自己的伤心情绪了。
生:我发现妈妈在打我之后,翻看我小时候的照片,一边看一边叹气。
师:妈妈希望抹去刚才的不愉快记忆,重拾你可爱模样。
生:我曾听到爸爸责怪妈妈动手打我,妈妈说爸爸总是不管我,还在旁边指手画脚的,很烦人。
他们就吵起来了。
师:你们的谈论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冲动是──魔鬼!冲动之下口不择言,伤自己伤父母,伤身伤心伤我们曾经浓浓的亲情!有话不能这么说!有话要学着好好说!板书:有话好好说师:话语是传递信息的。
我们一起来听听熟悉的一句话──“作业做完了吗?”以前,你听出父母对你的不信任,所以你反感。
今天,再来听听,你又能听出什么?生:我听出父母对我们学习的关心。
生:我从中可以听出父母对我们前途的焦虑。
生:我还听出父母希望我们的将来生活更精彩。
师:我跟我女儿说这样一句话时,就是很简单地见面搭白话,和中国人爱说“您吃了吗?”一样。
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话本没有恶意,不曲解就会心态平和。
师:生活中,有些矛盾并不取决我们单方面的态度。
来看一段生活情境剧吧!有请我们的小头儿子、大头爸爸!(生表演)师:同学们都看得这么开心,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太熟悉了?熟悉到总在我们家不断上演。
为什么会不断上演呢?是因为我们以前的解决方式没有起到更好的效果。
那我们到小组去讨论一下,到底该怎么办?小组讨论,并推选发言人。
生:我们小组觉得什么办法都无法消除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我们以前都试过,都不成功。
师:这样啊,那听听别的小组意见,也许还有别的办法。
生:我们小组认为可以找一个人帮我们跟爸爸妈妈沟通,比如说奶奶爷爷。
师:哦,第三方协调法。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们小组的意见。
我要是告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就说爸爸妈妈,他们会恼羞成怒,更生气,说我告状,打得还狠一些。
生:我也有同感。
妈妈总警告我说,搬救兵是没有用的。
师:这个办法对有的家庭来说还是有用的,办法因人而异。
其他小组的意见怎样?生:我们小组认为在不失尊严的情况下,一切以母亲的想法为准。
师:我听出了你们的一种无奈和无助。
我是老师,也是一个你们同龄人的妈妈,能听一下我的想法吗?你们的父母比你们年长二十多岁,他们多么希望能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你,多么希望你们少走弯路。
也许他们的做法有些不如意,但是相信他们不会害你们。
在这个前提下,你听从父母的意见也许不会再无奈,不会再无助。
生:我们认为可以就一些有分歧的地方,和父母协商,并制定协议,按协议办事,冲突就会减少。
师:你们试过吗?哦,有同学曾经试验成功。
别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
还有吗?生:我们觉得写信的方法不错。
就拿我来说,我有一次把道歉信写好了以后,放在爸爸妈妈容易发现的地方,等我回家的时候,爸爸对我笑了,还给我一支冰棒,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已经不和我计较了。
师:你们发现了写信的妙处了吗?生:有些话不好说出口,写信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生:写信可以避免尴尬情绪。
生:在写信时,给自己考虑的时间,在看信时,给父母冷静的时间。
师:最后一个小组,你们的意见呢?生:我们使用转移注意力法。
在冲突的时候,不做声,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关上,做作业或做父母平时要求你做的一些事情。
师:哦,我同意你们的意见。
只是,我建议你们把门不要关上。
知道为什么吗?生:父母会以为我们关门是发脾气。
生:有时候把门关上,父母会担心我们做傻事。
师:刚才,大家各抒己见,给出了不少好的意见。
谁来总结一下,有话怎样好好说?有什么秘诀?生:说话尽量控制音量。
生:态度要平和。
生:如果想解释,就不要在父母气头上,注意时机。
生:要明白“强烈反抗是徒劳”。
生:话不一定要用嘴说,也可以用手写。
生:多换位思考,理解万岁!生:……(生交流,并板书。
)师总结:有话好好地说,有话智慧地说,对父母如此,对其他长辈亦如此,这样,我们才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享受成长的喜悦!附情境剧内容:儿(自言自语):作业终于做完了,休息一下噢!看一下电视噢!(打开电视机)哦,偶地神啊!《武林外传》咧!父(推门进来,很高兴):儿子,老爸回来啦!儿(眼睛没有离开电视):哦,爸爸。
父:喂,怎么又在看电视?作业做完了没有?儿:做完了。
父:培优作业呢?儿:马上去做。
父:又是马上!现在去做!儿:等一会。
父:不行!儿:这一集马上就完了,求求你,爸爸!父:不行就是不行!儿: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父:不会学习的人就没有资格休息!儿:你一天到晚就是这几句,你不累,我还听着累呢!父:你敢这样跟我讲话?找打是吧?儿:打就打?父:今天你很有点反呢!真的想挨打?儿:打死算了!父:你──你──(拖起儿子,儿子挣扎……)全剧结束。
点评:2008年3月29日,在武汉市课题研讨活动中,我听了徐老师执教的《有话好好说》,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应该构建这样的课堂──真实:敢说真话,唤起真情,实施真正有效的引导。
敢说真话,唤起真情,应该是品德课程实施有效引导的基础,同时也是品德课程追求的最高境界──懂得贴近学生的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踢开令人排斥的说教,只有铭记于心的情与理;赶走尴尬的无奈应和,营造群策群力的生活探讨。
课程也许无需眼花缭乱的课件点缀,可能也无需慷慨激昂的美妙言辞,但真实状态下蓄积的情感,凝炼的道理,创造的智慧,会在生活中长久地散发馨香。
教师敢于直面生活──无论是多种矛盾的呈现还是典型事例的挖掘,把教材中的范例演绎成现实生活中的话题;用生活中成功的沟通经验去探讨与父母长辈有效沟通的途径……努力勾起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忆,共同在打造生活中的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的本源。
对生活的回归本身就是打造“真实”。
其二:巧切入,重深入。
我们常说,品德课要以一英尺的宽度,打开话闸子,然后向一英里迈进,将话题引向深入。
徐老师脉络清晰的课堂中,巧妙应用“父母说的最让我们难过的话”、“我们最令父母反感的话”切入,在模仿秀中勾起生活的回忆,唤醒曾经的内心情感体验,在孩子内心与父母内心的交锋比较中,发现矛盾冲突中没有赢家,感受有话好好说的必要。
其实,无论是学生内心世界情感的调动,还是生活实践策略的探讨,亮点不仅在于大的环节设计,更在于教师看似不经意的引导深入──“冷战之后,嘴上不说,不意味心里不说”;“观察到父母了吗,他们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你想关门冷静下来,可父母偏不让你关门,不让你关门干什么?”这样朴实、平和,不经意间的深入,引导学生多了一份对生活细节、情感世界的品味与琢磨,学生细腻的“情”逐步淀积并荡漾开来,“理”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值得珍视而又不引人注意的是教师评价的特色──“无为”“有为”相得益彰。
“父母说的最让我们难过的话”、“我们最令父母反感的话”,教师的“无为”让学生敞开心扉尽情表露再现生活;小组探讨有效沟通的办法,教师去粗取精的“有为”评价,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