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以工补农_政策实施主体的思考
“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与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
“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与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对原有不合理、不和谐的工农关系加以调整。
“以工哺农”与“以工促农”是传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工农关系重构的两条基本途径,它们是一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范畴。
本文首先分别讨论“以工哺农”、“以工促农”的内涵及其路径,然后分析两者的区别,最后从两者联系的角度,探讨它们如何形成合力以推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
一、政府力量主导下的“以工哺农”本文中的“以工哺农”,即人们通常所谓的“工业反哺农业”,它是一个形象化的描述。
一则表明工业曾经受哺于农业;二则表明工业发展起来后以其所积累的资源来回馈农业,扶持农业的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有两种方式:一是工业直接反哺农业,即工业或工业企业从利润中提取资金直接用于对农业的扶持。
二是通过政府间接反哺农业,即国家运用公共权力,汲取工业剩余,投入农业领域以促进农业发展。
综观发达国家的实践,市场经济中工业对农业的利益回报更多采取间接反哺方式,即工业以上缴税收的方式增加政府收入,再由政府运用财政支出从多方面支持农业发展。
比如美国、德国、日本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4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在政府主导下实行了对农业的反哺政策。
从这些发达国家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践来看,经由政府的“以工哺农”主要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见图1):图1以工哺农的实现路径1.政府人力资本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农业劳动者素质得以提升舒尔茨率先提出以人力资本投资为重点的传统农业改造方案,即通过教育、经济刺激等手段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改造传统农业。
[1]132-133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步入到中后期,为了提升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都普遍更加重视农民教育。
国家有专门的法律保障农民教育,政府有专门的机构指导农民教育,财政有专门的预算支持农民教育。
美国的农民教育由农业部推广局负责,政府每年拨付相当数量的经费支持培训机构在农村广泛开办培训班,向成年农民传授新的技术知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以工补农”政策回顾与展望
系 列政策 措施 。 根 据 “ 工 补 农 ” 内 以 的
以 :棼辫{涵 , 以 形 象 地 理 解 “ 工 l i{ 可 l 《}
补 农 ” 主体 的 “ ” “ : 工 是 一切
蕊
非 农 产业 和领 域 ”是母 体 ; , 客 体 的 “ ” 指 “ 农 ” 农 泛 三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 《“ 以工补农”问题研 究》 ( 目号 :0  ̄Y 1 )阶段性成果之一。 项 5 O8
南 方农 村 20 年第 1 09 期
・5・ 1
“ 纪善农橱改晕 3 O年’ 征文 ’
过农业 税等 手段从 农业 上取 得大量 财政 收入用 于 农 ”在此 后历 次 的农 村工作 会议 和农村 发展政 策 。
工业建设 ; 同时 , 过工农 产 品价格 剪刀差从 农业 中 , 通 都强 调 了乡镇企业 对于 发展农业 和农 村经 济 , 中积 累 了相 当数 量 的 资金 用 于工 业化 。 一 时期 以及增加 农 民收入 的重要性 。 这 在这 一 时期 , 乡镇 企 基本没 有 “ 以工补农 ” 策 。 政 业 蓬勃 发展 。 1 8 到 9 8年 , 乡镇 企业 个数 达到 18 88 “ 以工 补农 ” 相关 政 策 开始 于 改革 开放 以来 , 万 个 , 业 人 员 达 9 4 从 5 6万 人 , 收 入 达 4 3 总 2 2亿
一
关键 词 :0 3 年 以工补农 政策回顾
在 20 0 4年 中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和 20 0 8年 《 国共 产 党第 中 十 七届 中央 委 员会 第 三 次全 体 会 议公 报 》 中均 指 出 , 国 总体 我
上 已进 入 以工 促 农 、 城 带 乡 以 的发 展 阶段 。 且 多数 学 者 也 并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 中国社会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杜志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陈雪原(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城乡所)(发表于《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作者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剖析其成因,充分论证现阶段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正当其时。
并提出自己的改革思路和措施:增加农村公共设施投资,同时增加农户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工促农,提高农村经济地区的人均资本存量水平;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城带乡;深化土地和户籍为核心的制度改革,激活农村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实现城乡统筹和协同治理。
关键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与近三十年的市场导向的渐进式改革是息息相关的。
全面的市场化改革由于面对的初始条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竞争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具有显然的非帕雷托改进性质。
为此,有必要彻底转变重工业和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发展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城市第三产业,深化改革,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进城就业机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施城乡协同治理,构建和谐社会。
一、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和过程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有着巨大的差距,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自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转折点在1985年。
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后,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总体上看,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在1992年全面市场化改革之后快速形成的,这使得城乡差距与市场化改革有了不解之缘。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理解及认识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理解及认识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具体介绍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下面是对概述部分的一种可能的内容编写:1.1 概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是指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或其他用地工程建设中,为补偿被占用的农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合理规划和开发一定面积的新耕地的项目。
在我国,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应运而生。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耕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耕地保护方式,对于维护农业生产秩序、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定义和背景出发,对其实施和管理进行详细探讨,旨在加深我们对这一重要农业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展望。
通过对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详细介绍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其实施和管理的相关内容。
在结论部分,将对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进行总结与展望,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挑战。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小节,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部分1.1 概述本小节主要介绍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概念和背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小节主要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1.3 目的本小节阐明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指出阐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目标和对项目的认识。
2. 正文部分2.1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定义和背景本小节详细介绍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定义,解释项目的背景,包括项目的发展起源、管理发展演变等。
2.2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本小节主要阐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管理方法,包括项目的规划、评估、审批等方面的内容。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与答案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根据《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就是要建立( )的新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框架和模式。
A.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信用强监管、过程有褒惩B.企业定标准、政府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褒惩C.企业定标准、政府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褒惩D.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褒惩【答案】 D2、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区域包括()。
A.农产品主产区和自然保护区B.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C.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风景名胜区D.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答案】 B3、国家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
A.3年B.10年C.5年,可以展望到10年以上D.10年,可以展望到15年【答案】 C4、在我国,下列不属于政策性银行的是 ( )A.国家开发银行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中国农业银行D.中国进出口银行【答案】 C5、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对于应当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经批准可以不采用招标发包的情形是()。
A.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价值相比,不值得B.当地投标企业较少C.施工主要技术采用特定专利或专有技术D.民间投资的商品房建设项目【答案】 C6、在货币供应量中流动性最高,具有最强的购买力的货币是()。
A.M0B.M1C.M2D.准货币【答案】 A7、为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我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
A.鼓励开发、允许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B.优先开发、一般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C.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D.优先开发、重点开发、一般开发和限制开发【答案】 C8、()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A.计划B.愿景C.规划D.安排【答案】 C9、下列属于构建有效协调的宏观调控新机制的目标任务的是()。
中国“以工补农”问题研究述评
中国“以工补农”问题研究述评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赋等形式实施农业剩余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抑制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造成了中国的“三农”问题。当前在国家提出要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后,众多学者围绕“以工补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从“以工补农”的内涵、时机与条件、机制、实施路径等方面对现有成果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关键词:“三农”问题;“以工补农”;述评长期以来中国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赋等形式实施农业剩余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由于工业对农业的长期挤压,抑制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造成了中国的“三农”问题。应该说,国家和学术界已经认识到,在中国建立了完整和良性循环的工业体系之后,提出“以工补农”实施政策,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家及部分地区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在实行“以工补农”。国家免征农业税,许多地区依靠自身力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等各种“以工补农”途径和方法解决“三农”问题。在对“以工补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中,学术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工补农”的内涵“以工补农”概念在中国的出现有两个渊源:一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出现的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补贴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事业的特殊工农关系模式;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工农业关系三阶段理论”。这一理论将工业化过程中的工农业关系划分为“以农补工、工农业平等发展、以工补农”3个阶段。前者偏重微观和直接的工农关系,后者偏重宏观和间接的工农关系。现在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以工补农”概念是指后者,前者是后者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研究“以工补农”概念内涵的过程中,学术界对“工”、“农”、“补”的内涵产生了不同的认识。总的来看,对“工”的内涵有以下两种理解:一是将“工”理解为工业;二是将“工”理解为非农业。对“农”的内涵有以下两种理解:一是将“农”理解为农业;二是将“农”理解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柯炳生[1]提出,“以工补农”中的工业和农业都是历史性的概括性概念,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农业则涵盖着“三农”。对“补”的内涵有以下两种理解:一是将“补”理解为狭义的补贴。杨国才[2]认为,“以工补农”是指农业直接补贴,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或减少农业及涉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损失而对农民的直接转移支付。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者补贴、土地休耕补贴、农业灾害补贴或环境保护补贴、农村社会保障补贴等。二是将“补”理解为广义的各种支持。简新华等[3]将工业反哺农业理解为: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存在的前提下,工业化进入中期后,以工业及工业企业的发展哺育、带动农业和农村的产业发展与升级,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同时在国家与地区层面获得工业与农业的协调互动发展。周立群等[4]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可分为直接反哺和间接反哺。直接反哺是通过政府转移支付使农村、农业获得来自工业的经济剩余;间接反哺则是以“中心—外围”机制和以农业产业化为中介的反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直接反哺又包括对生产领域的反哺和针对农民收入的反哺[5]。2 关于“以工补农”时机与条件的研究对“以工补农”的时机与条件的研究,学者们大致基于以下理论:一是制度经济学理论。蔡昉[6]认为城乡关系是一种制度现象,它反映着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与农民作为制度需求者之间的博弈。城市偏向政策仍然没有结束,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表征的“三农”问题,即是这种政策倾向的现实反映。制度变革是否发生,最终取决于接受新的制度安排所带来的政治收益是否大于这种制度安排所导致的政治成本。他们认为2003年中国反哺农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二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柯炳生[1]和林毅夫[7]认为,根据国际经验,中国要实施“以工补农”政策,需要在农业产值比重、农业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基于这一思路,王芳[8]研究了中国各地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差异而带来的“以工补农”时机差异问题。王芳[8]采用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与赛尔昆设计的标准模型,构建了全国及各地区“以工补农”的经济结构特征评价指标,初步分析了各地的经济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总体上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有6个省市明显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已基本进入大规模反哺期;有8个省与中国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判断一致;其余的省、区、市尚未进入“以工补农”政策转折期。3 关于“以工补农”机制的研究由于学者们对“以工补农”内涵以及“以工补农”的行为主体等问题存在不同认识,导致在提出“以工补农”的机制时存在不同出发点。梳理文献,发现“以工补农”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条主线。3.1 基于农业生产要素提供的单向补农机制这一主线是单纯从农业发展所需生产要素出发,强调工业单向补农的机制研究。这类研究提出了以下“以工补农”机制。第一,资金补农。黄山松[9]认为,引导和促进资金反哺农业的主要机制存在于财政和金融的有关制度中。一是财政性资金反哺农业机制,具体包括政府支农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等三大机制;二是金融性反哺农业机制,主要包括直接金融服务和间接金融服务两个重要环节。第二,技术补农。技术补农是指通过完善农业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体系,重视以先进技术武装农业,力求以技术革命降低农产品成本,进而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第三,制度补农。李晓阳等[10]提出,逐步消除农业的进入与退出障碍,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畅通土地流转渠道,疏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的渠道,是制度补农的本质。此外,通过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促进农业的发展,这些制度包括:①各种农业补贴,包括降低生产成本的补贴、影响农产品供求的补贴、改善农业生产和服务条件的补贴等;②农产品支持价格,包括粮食收购价格和对农产品市场销售价格的干预;③农产品贸易促进政策,主要包括农产品出口补贴制度、出口信用和贷款担保等。第四,人力资源补农。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让更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源进入或回流农村。第五,组织建设补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构建平台,降低农业沉没成本。不少学者还提出了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产业化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3.2 以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力提高的补农机制这一主线认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带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简新华等[3]提出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克服中国广泛存在的“农村病”,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李晓阳等[10]提出了“城市辐射补农”的方法。认为加速城镇化进程,通过以城带乡的方式有助于实现“以工补农”。安同良等[11]从“以工补农”的行为主体出发,提出了工业对农业、农村的自然反哺和强制性反哺两种方式。通过吸引企业雇用剩余劳动力,使其获得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由此形成自然反哺过程。强制性反哺是指政府将获得的税收收入反哺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3.3 基于产业利益扩散的工农联动补农机制这一主线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出发,强调工农联动,通过农业上游与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农业发展,客观上实现“补农”效果的研究。黄山松[9]提出了产业关联反哺的方式,即通过农工商一体化运作,由工商企业带动农业发展,在利益分享体系中使农业获得直接来自工商企业给予的支持。它包括一体化生产经营组织内部的利益分享制度和外部作用机制等。简新华等[3]提出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来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快工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农用物资和生产、运输设备,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4 以城乡关系改善为突破口的“以工补农”机制蔡昉[6]提出“以工补农”应创造良好的劳动力流动环境,建立有保障的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制,增强农业基本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可持续性,提高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城乡关系格局。4 “以工补农”的实施路径“以工补农”的实施路径是“以工补农”各种方式、手段的实施顺序、时机以及偏重,它的选择决定着实现目标的成本和收益。不少学者认为“以工补农”的实施应该循序渐进,但是对于实施的具体路径存在较大争议。众多学者提出工业反哺农业要分三步走:一是政策反哺和制度反哺,二是技术反哺和产业反哺,三是收入反哺。杜鹰提出实施反哺农业可分两个阶段:一是产业支持阶段,这个阶段要延续到农业就业比重下降到30%以下,需要15~20年时间;二是收入支持阶段。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大体解决以后,政策应该从产业支持转向农民收入支持。曾祥炎等[12]根据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发展次序论以及各种因素在经济短期、中期、长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当前对农业的反哺应着眼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和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其次要着眼于农村物质资本的积累,加强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才是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殷际文[13]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一般都是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加大力度,只是在到了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才会明显加快反哺农业的步伐。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国家和地区反哺农业的政策目标是以生产性支持为主,增加农民收入为辅,其中资源短缺国家更加注重粮食安全目标。只有到了工业化后期的发达经济阶段,反哺农业的政策走向稳定与规范,政策目标才转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自然环境为主。5 简要述评综述现有“以工补农”问题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侧重研究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特征及政策,从历史政策回顾与审视的角度,提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以工补农”对策和政策建议。第二是侧重国外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以工补农”实践和政策研究,从国外实践经验角度,提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以工补农”的模式和政策建议。第三是侧重研究二元经济理论,从理论解析角度提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以工补农”制度和政策建议。综合“以工补农”问题研究这3方面的成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代农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等3个方面,研究政策集中在“以工补农”主体、“以工补农”时机和条件、“以工补农”路径和措施等3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及其政策建议,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对中国“三农”问题背景下的“以工补农”问题研究存在3个特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态度出发研究单向“以工补农”的成果多,从经济转型目标出发研究双向“以工补农”的成果少;研究“以工补农”现状和问题的成果多,研究“以工补农”综合办法的成果少;研究直接性“以工补农”的成果多,研究间接性“以工补农”的成果少。笔者认为,“三农”问题之所以日益受到重视,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起飞阶段末期、成熟阶段初期”的经济转型升级过渡阶段。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不仅制约了“三农”发展本身,更大的问题是影响到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因此,对“以工补农”问题的研究应站在“三农”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关系的高度,重点研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以工补农”机制。采取直接“以工补农”和间接“以工补农”相结合的方法,将“以工补农”看作是经济治理的综合工程,目标既要解决中国“三农”发展问题,同时又要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参考文献:[1] 柯炳生.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 杨国才.工农关系调整的路径比较与现实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0(7):9-15,110.[3] 简新华,何志扬.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J].政策,2007(8):32-35.[4] 周立群,许清正.“工业反哺农业”若干问题述评[J].经济学家,2007(2):72-76[5] 邓宏图,周立群. 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历史与现实的视角[J].改革,2005(9):13-19.[6] 蔡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1-17.[7]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王芳.中国各地区“以工补农”的经济结构特征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08(8):510-515.[9] 黄山松.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J].农村经济,2006(1):14-17.[10] 李晓阳,王钊.“以工补农”的内涵规范及政策建议[J].改革,2006(2):66-70.[11] 安同良,卞加振,陆国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与模式: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7(7):23-35.[12] 曾祥炎,周良荣.工业反哺农业路径与财政支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J].现代经济探讨,2005(11):37-41.[13] 殷际文.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
我国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的难点及政策选择
2008年第5期○陈洪我国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的难点及政策选择从“三来一补”起步,珠三角紧紧把握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机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成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但是,经过近30年的历程,珠三角依然没有走出资源型经济发展路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为特征的发展方式仍居主导地位。
由经济发展过程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必然趋势是,未来10年将是珠三角产业升级的阶段。
只有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珠三角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珠三角产业升级的难点1.高素质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珠三角产业升级的“瓶颈”。
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
但是,近年来珠三角不仅出现持续的“民工荒”,而且普遍缺乏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
据统计,“十五”期末,珠三角中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80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100多万人,仅数控技能人才缺口就达10多万人。
有的工种甚至出现断层。
珠三角虽拥有不少走在国际化进程前列的企业,如华为和TCL等,但整个区域所拥有的国际化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从国内改革开放至今,在累计的16万海归人员中,有4万人北上首都,5万人留在上海,只有6500人南下深圳。
珠三角地区在高素质人才引进上的落差可见一斑。
随着珠三角的产业不断升级,劳动力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会更加尖锐。
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会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
2.升级还是转移,不少珠三角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珠三角的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加快企业的产品升级;二是实现企业向综合成本低的地区梯度转移。
与企业的产品升级相比,企业转移阵地则相对容易。
但是,对于在珠三角投资的企业来说,即使转移到珠三角地区周边的市县,如新会、韶关、肇庆等地方,也有不少的实际问题,如,很难租到合适的厂房,难以招收到熟练的劳动力等。
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更面临物流成本飙升、配套服务薄弱等问题的困扰。
以工哺农 城乡共荣——江阴现代农业发展纪实
草 莓 大 棚 里 ,虽 然 外 面 已经 是 一1 , 多 亩 ,投 资 额 5 0万 元 以上 的 项 目有 7 户 、一 头 通 市 场 的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平 台 。 ℃ 但 0 6 棚 内 却 生 机 勃 勃 , 茵 茵 的 草 莓 枝 上 挂 着 个 ,0 0万 元 以 上 的 项 目有 3 绿 10 4个 。 通 过
提 升 农 业 、 市 化 带 动 农 村 、 业 化 致 富 国 内更 是 首 屈 一 指 。 城 工 农 民战 略 , 索 实 践 了适 合 江 阴 实 际 的 现 探
代 农 业 发 展 路径 。 ”
现 代工业 的经营方式 管理农业 , 生产方式
近 些 年 , 江 阴 在 加 大 财 政 投 入 的 同 逐 步 向 产 业 化 、 专 业 化 、 标 准 化 方 向 转
比例 、 大课 题 ” 近年 来 , 阴有 效 转 变 了抓 农 业 的传 统 思 维 定 势 , 、 江 紧紧依 托 工 业经 济 强 、 村 实力 强等 优 势 , 出 了“ 农 业抓 农 业 ” 框 框 , 极 鼓 励 和 引 镇 跳 就 的 积 导 工 商 资本 、 商 资 本 和 社 会 资 本 投 资农 业 , 索 了以 工投 农 、 外 探 以工 办农 、 以 工扶 农 、 以工 带 农 、 工 富 农 、 工促 农 、 以 以 以工 补 农 等 工 业反 哺 农 业 新 模 式 和
采 访 中 记 者 了 解 到 , 州 果 业 是 江 阴 九
以 工 办 农 — — 导 人 工 业 理 念 经 营 农 业
农 业 现 代 化 的 一 个 内涵 就 是 农 业 工
份 份 荣誉 引发 着人 们对 江 阴现 代 引入 工商资本 发展 园区经济 的一 个亮点 。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政策解读
• 补充耕地数量与质 量相当的耕地
• 农民自发 • 耕地保护专项规划、
新一轮全国耕地后 备资源调查:应符 合第三次全国土壤 普查土壤农业适宜 性评价。
改革内容
二、严格补充耕地质量管理。
1、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出台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 农业生产符合性评价、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2、坚持以恢复优质耕地为主、新开垦为辅,确保补充耕地不造成生 态破坏,质量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实现可长期稳定利用。 3、严格按照标准验收审查垦造和恢复的耕地,质量不达标的不得用 于占用耕地的补充。 4、完善补充耕地后续管护、再评价机制,落实补充耕地主体培肥管 护责任。
• 2024年9月《自然 资源部办公厅关于 开展2024年度全国 国土变更调查工作 的通知》(自然资 办发〔2024〕44 号)
省级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平台
✓ 下列新增耕地,应现场询问当地群众实际耕种情况或耕种计划,如实填写相应的种植属性 (不得填写“休耕”或“未耕种”),并在“备注”字段标注“2024未种植”。部将对此 类新增耕地进行持续跟踪监测,直至遥感影像显示或地方自主提供已种植符合耕地认定标 准农作物的证明信息或变更为其他地类为止,再去除“2024未种植”备注字段信息。
• 年度耕保督查 • 审计
(2)对耕地保护任务缺口省份收取经济补偿,对多承担耕地保护目标任
务的省份给予经济奖励。
2、各省结合实际分类分主体制定耕地开垦费等费用标准并及时调整,统筹安
排资金用于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将后续培肥管护资金纳入占用耕地成本。
依法占用永农的按照当地耕开费两倍执行。
3、强化“长牙齿”的硬措施,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省级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平台
4、新增“间作套种”耕地种植属性。对于在第二轮退耕还林 还草落地上图成果范围外的耕地图斑,全面核实梳理,实地确 为间种和套种果树、林木但尚未达到林地园地认定标准的,耕 地种植属性统一标注为“间作套种”。 5、耕地种植属性为“未耕种”或“休耕”的变化情况持续跟 踪监测工作(直至遥感影像显示或地方自主举证“已耕种”或 变为其他地类为止)。
对江苏_以工促农_以城带乡_的浅析及思考
江苏省依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为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江苏不仅成为经济大省,同样也是农业大省,而且农村小康建设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江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思路的演进江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是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整个宏观背景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日臻完善的。
(一)“以工促农”战略的演进与创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江苏凭借乡镇企业在全国率先“异军突起”的优势,开始了“以工促农”的探索与实践。
最初的提法是“以工补农”,后来演变为“以工建农”。
当初的基本思路是:允许全省各地对所有乡镇企业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工建农补农资金(一般在0.5-1%之间),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还根据乡镇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村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再从企业中无偿划出一定的资金,反哺当地农业及农村社会建设。
这一做法后来随着税制改革,不同企业国民待遇的实施而取消。
九十年代中期,针对农业产业链短、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全省实施贸工农一体化战略,后来即称产业化。
这以1995年省委在镇江市召开贸工农一体化会议为起点,全省全面实施产业化战略,当年省里财政拿出5000万元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这笔资金现已增加到了13000万元。
目前全省拥有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3家,带动农户200多万户。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推出引导“三资”开发农业的战略举措。
各类非农资本大举进入农业领域,大大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近几年来,农业领域招商引资的资金在150亿元人民币以上。
2006年以来,江苏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以工业化理念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路和相关举措。
基本做法是:一是借鉴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目前,全省已有各类农业园区1100多个。
二是借鉴工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经营农业,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公司化运作,在一些地方土地使用权变成了股权,农民变成农业工人。
民营企业帮扶老区大有作为——以工补农以企带村推进新农村建设
6 吕梁 市 实施 “ 工补 农 、 以城 带 年 ,全 市企 业帮 办农 村合 作 医疗所 8 以 个 ,新建学校3 9 。 4所 乡”建设 新农 村 工程 ,全 市 发生 了五
大变化 :
一
四是促进劳动 力转移 ,实 现了村企 优 势互 补 。企业 发展 迫 切需 要拓 展空等问
新村 ,装 了 自来水 ,硬化 了村 道 ,修
建了学 校 、便 民站和 文化 站 ,村民 全 部参加 了合 作 医疗 。中 阳县为 解决 煤
变 化 巨大
炭大 乡张子 山房 裂地 陷灾 害问 题 ,在
毗 邻的 北坡村 选 址建 移民新 村 。投 资 3 0 万元可 安置 1 0 人 的一期 工程 已 00 0 5 竣 工人住 ;投 资5 0 万元可 安置 2 0 00 50
贫 困老区大 多数 处于山区,虽经济落后 ,但 资源丰 富。改革 开放3 年 了,可山 0 若区人 民并没 有从 丰富的资 源中得 到 多少好处 。建议 中央推广 山西省 吕梁市 “ 实
沲以工补农 、以企 带村 ,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经验 ,制定 资源地 区厂矿
企业支持 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 意见 。
题 。而 农村 允许 开发 的 土地 、劳 动 力 等 资源 ,为企业 发展 提供 了机 遇 。全
是 推 动 农业 产业 化 发展 ,增 强
了 发展后 劲 。借 企业 帮建 新农 村 的契
人 的二 期工程 正在 内部装修 ,不久 亦 机 ,因村 制宜 发展 本村 特 色产 业 ,提 可 入住 。这种 类 型的行 政村 ,四个 县 升 了农业 产业 化 经营 水平 。全 市现 有 ( )共有4个 。 市 0 资源 置换 后的新农 村 。中阳县弓家
乡村振兴战略思考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这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
脱贫之后怎么干、粮食安全怎么保、乡村产业怎么兴、农村环境怎么建、城乡之间怎么融,都是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梳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可能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
一、乡村振兴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这也是第二个百年目标。
面对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多、农业土地范围广的基本国情],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大头、重点和难度都在“三农”。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下进行的正确选择,也是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举措。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历史选择。
回顾我国发展历程,政策重点从以农业剩余支撑工业发展、优先发展城市,转变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相继出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尤其是在2006年农业税取消后,国家政策安排从过去被动式调整转变为主动为农业农村设计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既顺应了这一趋势,又推动了工农关系走向融合,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的历史性转移。
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
但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需要更上一层楼,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从生态补偿到绿色减贫,从搬迁安置到有效治理,从资产收益扶贫到农民持续增收,这些均是要继续破解的难题,乡村振兴的实施既承接了后续任务,又保证了减贫治理的长效化。
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保障粮食生产,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国家安全的基石,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际粮食市场面临不确定性,粮食安全要靠自产,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成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思考
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考虑- 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考虑“三农”问题,是上上下下非常关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实行家庭经营的根本经济制度,给农民以消费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解放农村消费力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如今开场进入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主要是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央连续两年发出一号文件,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三农”工作出现期盼已久的重大转机,呈现多年来少有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喜人场面。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三农”问题,既有农业外部的问题,也有农业内部的问题,积累多年,非常复杂,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彻底解决。
从根本上来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
道理很简单,只有农民数量减少了、市民数量增加了,农产品才有更大的消费空间,农民的消费成果才能顺利地转化为直接收益;只有工业的实力增强了,才可以反哺农业,惠及农村。
目前,**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还不是很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才能还不是很强。
因此,我们要顺应开展大势,遵循经济规律,努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开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激活农业的内部活力,进步农业消费的效益,尽可能多的增加农民收入。
最近,我到澧县、桃等区县(市)的局部乡镇,与县乡村干部座谈,到农户家走访,理解“三农”,问计“三农”,收获和启发很大。
我感到,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如今以下五个方面:一、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问题。
现阶段,进步农业消费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消费环节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关键是要开展加工,进步农产品附加值;搞活流通,使农产品卖得好价钱。
我市这些年在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流通型农民专业协会方面获得了一些成效,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过百万元的有100多家,流通型农民专业协会有300多家。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三农问题范文大全统筹城乡重点在“三农”,“三农”问题核心在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富裕农民的基础在于盘活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民生活资料。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试行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农村承包地换城市社保、林地承包权换股份收益”的“三换”工作,下面就是豆花问答网小编带来的三农问题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三农问题心得体会我国农村改革开放__多年,要想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就必须要重新认识我国农业和农村,全面了解国家对农业农村的现时和长远政策,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农业农村发展情况,重新确定各地区的农业农村发展方向,改变旧的传统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创新精神寻找到适合本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机制新措施,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要想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必须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30年的改革开放,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越加突出,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农业与工业紧密融合,国家对加强农业农村发展政治体系和财政支持体系近期远期政策已具完备,多予少取放活长期不变的政策、多项直补政策和农村转移支付的稳定落实,给农业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生机,发展农业农村的机遇已来临,农业农业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
二、要想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必须了解国家支持农业农村的各项政策近年来,为了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我们不但要了解其政策的内容,还要了解出台这些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制定符合我们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又具有优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项目,从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目前国家支持农业产业主要是具有影响力、带动面广、经济效益快的产业项目。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等特色农业项目,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
我县已获得扶持的一村一品项目村仅35个,利用资金300余万元,只占全县农村的%,一县一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成为国家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
“以煤补农”:“以工补农”政策在山西的现实选择
哺农业取得 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预期政策 目的基本 达到, 主要 表现 在两 个 方面 : 是城 乡居 民收入差 距 一 大为缩小 ,二是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以 日本为例 ,
种普遍现象 , 也可 以看作是一种必须遵循的规律 , 但 这 是需 要一定 的经济社 会 发展 条件 的。现 以在这 方
[ 蚊稿日 20-6I 期]08 一I 0
[ 作者简介 ] 际红( 9 5 )女 , 赵 16 - , 山西阳泉人 , 中共 山西省委 党校 法学教研部 副主任 , 副教授。
16 9 0年 农 户 所 得 相 当于 非 农 户 收 入 的 7 % ,9 2 0 17 年 开 始 超 过 非 农 户 ,9 4年 达 到 非 农 户 收 入 的 19
农产业的供给大于社会有效需求 ,特别是工业生产
能力普遍过剩 , 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难 从 国际经 验 来 看 , 管 “ 尽 以工 补农 ” 工业 反 哺 或
能源 、 工业 基地 建设 ” 经济 发展 战略 的必要 补充 和 完
一
分析。一些专家研究认为 ,美国反哺农业的标志是
13 年 的《 93 农业调整法》 从那个时候开始对农产品 , 价格给予支持。当年美国农业 G P在全国 G P中 D D 的份 额 在 1%以下 , 业 劳 动 力 占全部 就 业 劳 动力 2 农
的 2%以下 , 5 工农业产值 比为 8: , 2 城市化水平在 5 %以上 , 均 G P16 价) 过 18 0美元 。台 0 人 D ( 7年 超 9 ,0 湾反哺农业 的标志是 17 94年实行稻米价格 补贴制 度, 当年农业 G P 降到 1%以下 , D 下 5 农业劳动力 占 总就业劳动力的 3 %左右 ,工农业产值 比为 7 0 6: 2, 4 城市人 口占 6 %, 0 人均 G P 当年价 ) 90美 D( 为 0
以工补农 转型发展 资源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资现代农业的现状与思考
以工补农转型发展资源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资现代农业的现状与思考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紧紧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
关键词:吕梁;企业;投资;发展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240-0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总体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作为资源富集而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如何审时度势,积极、全面、扎实地把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促进“三农”发展。
近年来,吕梁市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吕梁特色的“以工补农、村企互动,和谐共赢”的新路子。
一、成效与特点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
总人口360万,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1.8%。
吕梁是农业大区,全市农业人口293.2万,占总人口的80%。
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和要求,目前仍有72万低收入贫困人口,是全省最大的贫困市。
吕梁是资源富区,地下蕴藏着煤、铁、铝等40多种矿产资源,煤炭预测储量1538亿吨,煤矿总产能10380万吨/年,铁矿资源储量15亿吨,占全省的30%。
铝土矿储量12亿吨,占全省的60%。
截止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1户,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121户,并有1.3进入全省大型企业行列。
如何扬资源富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之长,补农业薄弱、农村落后、农民贫困之短,统筹工农、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稳定脱贫,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不懈探索、着力破解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立足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鼓励资源型企业(包括煤、焦、铁、铝等资源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投资或转产现代农业,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良好起步。
“以工补农”政策建议
源就 成长 为我 国 的农 民 , 谈 判 能力 极弱 一 方 其
设, 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构建平 台, 降低 农业沉淀成本。以农村党组织建设为保障 , 建立
各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 无偿地帮助农 民获取市 场信息 、 掌握先进生产技术 , 从而降低农 民在有 形投资和无形投资中可能产生的沉淀成本 , 实现 组织建设补农。
率高的担保模式还难 以在 目前 的农村信贷融资
市场 大范 围推 广 。
支出; 确保政府在农村公共物 品供给上 的到位 ,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增加财政 支农规模 , 调整财政支农结构 , 大对 农村和农 加 业基础设施投资 , 加大对农村文教卫生公共事业
模式四: 互助合作型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由 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 为解决 自身融 资难 而成 立 的互助性担保 机构 , 以营利为 目的, 不 主要服务
“ 以工 补农” 政策建议
牵晓阳
模式三: 社会化组 建、 商业化运作模 式。就
是以农村中小企业主、 个体工商户和较富裕的农 村居民为主出资 , 以市场化手段组建担保机构 ,
1 .资金补农 : 政府可 以适 当地 通过 财政转
移支付实现资金补农 , 但资金补农 的主渠道应当
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 产权明晰, 职责分明 , 采取商
( 徐摘 自《 业 经济 问题 } 0 6年第 2期 《 农 20 农
运作透明度 , 提高运行效率。该模式是否能够健
康运行, 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行为是否规范 , 政
村信贷融资中的担保约束及其解除》 )
府部门不能通过其 “ 垄断” 力量过度干涉担保机
志丹以工补农走和谐之路
大力推行 家庭规模适度养 殖 , 有效拓宽 了农 民增 收渠道 。 截至 2 0 年底 , 08 全镇 共 建 成 舍饲 养 羊示 范 村 1 个 ,舍饲 白 0 绒 山羊 3 8 0 9只 , 羊示 范 村 农 民人 均 养
展, 必须修 复生态 , “ 在 三农 ”
老 区广 角 I 报道 老区
志丹以工补农走和谐之路
从上 世纪 9 年代 初 , 0 志丹 县紧 紧依 靠 中央 给予老 区延安 准许开 采石 油 资源的特殊政 策 , 全县经 济社 会逐渐步入 了快速发展阶段 , 综合实 力显著 增强 , 乡面 貌显著变化 , 身 “ 城 跻 西部
百强” 县和 “ 陕西十佳 ” 。 县
文I 本刊记者 许建启 杨琪
志丹 县 土地 薄 瘠 ,建 国 初期 全 县 工业 一 片空 白。但 地 下储 存 着 丰 富 的 石 油 资 源 , 丹 县永 宁 钻采 公 司 1 9 志 90 年 起 步 ,从 当 年 生产 原 油 2 5 1 2吨,到
2 0 年 产 量 已达 10 3 吨 、 现 销 08 2 .7 万 实
艾章 。 年 江 泽 民总 书记 “ 造 一 个 山 再 北 地 区 ”和 朱 镕 基 总 理 “ 耕 退
标 责 任 ,以及 乡 镇 工 作 目标 责 任 和 时
限要 求 。
周 密 的部 署 , 配套 的政 策 , 严格 的
措施 , 保证 了志丹县生态建 设的顺利 实 施 。19 年 实施退耕 还林政 策 以来 , 99 累
计 完 成 退 耕 还 林 1 3 3 亩 ,新 造 林 1. 万 2
纯 收入 达 到 4 0 元 ,养羊 收 入 占到总 00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困境及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管理干部学校)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困境及创新路径分析◎刘育新一、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难的问题所在1.耕地保护科学认知不到位导致地方政策操作异化。
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刚性要求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产生冲突和博弈。
由于缺乏耕地资源与国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认知,地方政府作为耕地直接管理者经常为追求经济发展,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异化为建设用地扩张的操作路径,以补充耕地之名行使占用耕地之实。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难,本质上是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在耕地保护领域的集中体现,而重点地区、国家重点项目“占而不补”政策更给予地方“搭便车”的机会。
在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两难选择中,地方政府利用现有政策缺陷,尽可能降低不断上升的耕地占用成本,将本应承担的发展成本交由国家和整个社会来分摊“买单”。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耕地健康产能平衡技术支撑产能是维持耕地生产能力的根本,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必须强调产能平衡。
当前的政府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坚守耕地数量红线”的管护水平,缺乏对加强耕地产能保护、耕地生态保护紧迫性的深刻认识,缺乏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决心和勇气。
由于缺乏耕地产能平衡、生态平衡的可操作措施,不少地方只是追求耕地数量上的形式占补平衡,而不考虑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潜力、提高耕地质量潜力和保持耕地健康。
社会上普遍存在“耕地占补平衡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虑。
3.耕地资源安全保障的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耕地资源安全保障的理论水平、方法上均明显不足,技术年代差多年,尤其是缺乏对耕地资源本底全要素状况以及耕地质量、生态关键参量数据的全面掌握。
例如,对东北地区耕地资源退化、华北平原耕地水资源危机、东部和南方地区耕地环境污染,以及西部地区耕地荒漠化、石漠化、边际化等突出问题缺乏必要、及时、全面的分析研判,没有形成基于耕地资源演化动态研判而建立的定期、制度化耕地资源安全保障科技服务能力,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独立、智慧的政策响应和决策支持系统。
关于以工补农问题的文献综述
2013年第4期·总第226期·141 【社会关注】关于以工补农问题的文献综述彭海根 龙 方(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 要]以工补农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针。
对这一重大的实践问题,理论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在梳理国外最新动态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以工补农的概念、重点及次序、机制和实现途径加以综述,并作简要评述。
[关键词]以工补农;重点及次序;三农[中图分类号]F29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4-0141-03 作者简介:彭海根(1987-),男,汉族,湖南湘乡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龙方(1962-),男,汉族,湖南攸县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基金项目:受湖南省创新自助项目“CX2012B309”的资助,属于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国外文献综述YasusadaMurata(2002)通过日本城乡相互依赖关系建立工业化模型,认为农业生产中低成本的工业投入份额和低开支的制造品份额,会形成一个低水平陷阱。
日本的实践表明,要摆脱这种低水平陷阱,可通过更多迂回的农业生产方法、消费大量的工业品和城市化三条途径实现。
SvetlanaEdmeades(2010)利用1996—2007年玻利维亚的农村公共开支数据,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揭示农村公共开支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实证分析表明:建立农村公共支出机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研究和农业推广服务的资金投入效率相对较高,同时,从中期来看,用于灌溉的农业资金也有积极的效果。
K P Sing(2012)从历史变迁视角探索印度农业教育和农业研究的发展路径,并认为应该加强发展农业教育和研究、增加农村图书馆,实现农业人力资本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5期○杨凌志关于“以工补农”政策实施主体的思考当前,我国以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大幅增加财政支农资金为标志的“以工补农”政策已开始全面展开。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已把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作为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工作的重点。
由此,在现有的预算约束体制下,如何优化使用资源,实现“以工补农”的政策目标,成为政策制定、实施的首要任务,而明确“以工补农”政策的实施主体,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以工补农”的政策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从发展的协调性看,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加之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但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完全改变,由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同决定的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是突出矛盾。
现阶段,我国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重进程之中,农村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农民收入较之于工业生产、城市及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扩大,进而产生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今后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焦点中的焦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
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工农协调发展的机制,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一些实事。
这也正是中央“以工补农”大政策的近期目标。
二、“以工补农”的经验和特征发展经济学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农关系要在政策上逐步调整。
在工业化启动期和发展初期,工业的成长主要依靠农业提供的剩余积累,这是农业哺育工业阶段。
步入工业化中期,工业的发展完全依靠自身的剩余积累来进行。
这是工农自养或平衡发展阶段。
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剩余开始回流农业,这是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以工补农”比较典型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英、法、德、日、韩和我国台湾。
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382008年第5期后,各国或地区“以工补农”的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由此可划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
转折期的始点是刚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时间,大规模反哺期主要以各国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反哺农业政策的突出变化为标志。
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先行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转折期“以工补农”具有以下政策特征:一是政策目标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粮食安全地位重要;二是反哺力度不大、范围较小,形成点状支持;三是政策手段的中心为生产领域支持,兼用稳定价格和关税保护;四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比先行工业化国家提前启动某些农业支持政策。
大规模反哺期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以工补农”政策主要特征为:一是政策目标以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为主,兼顾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二是政策种类开始增多、力度加大、范围进一步拓展,形成扇面支持特点;三是政策手段以土地等基础设施投入、农用生产资料补贴、信贷服务和价格支持为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四是资源短缺型国家和地区努力提高土地经营规模,资源富裕型国家开始保护生产能力,为避免生产过剩,采取休耕补贴等措施,来保护土地生产力。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尽管从分析角度可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但在实际操作中,“以工补农”政策一般都是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加大力度的,只有达到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后,才会明显加快步伐。
三、“以工补农”政策的实施主体我国“以工补农”的行为主体应是各类社会剩余的所有者,包括各级政府、工商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和城市公共产品管理者(学校、医院)等。
1.政府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财政资金的支配者,对于社会分配和再分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政府不但是“以工补农”政策的制定者,而且还是“以工补农”政策最主要的实施者。
已有的关于免除农业税和增加政府支农投入的实践,就是中央政府作为“以工补农”政策实施主体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开始从财政支出的比例和数额上逐步向“三农”倾斜,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也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但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积极响应中央政策的同时也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从税收连年大幅增加和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来看,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其政策目标都应从直接拉动内需向还富于民、间接推动内需转变,特别是要朝着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消费的目标转变。
在“以工补农”的政策实施中,政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入者和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不应再严格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应考虑“保证公平、注重效率”。
虽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非农部门,但在提供基本设施和公共产品、保证基本需求时决不能“谁贡献大谁受益多”。
这是“以工补农”政策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工商企业工商企业作为农业产业的下游生产部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者和农村消费品的提供者,与“三农”密切相关。
政府针对工商企业的税收政策是落实“以工补农”政策的基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农的资金保障。
鉴于当前我国税率较高(2007年税收占GDP的21%,同期美国为18%、我国香港为10%左右)。
因此,通过提高工商企业的税率来实现“以工补农”目标已不合时宜。
让企业主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或降低农资和消费品价格来补贴农业生产者,也不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经营目标。
事实上,工商企业作为“以工补农”主体,当前具有可操作性的“以工补农”方式是大量培训和聘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实施“先聘、后训、再用”的原则,从而减轻劳务输出地区的培训压力和盲目培训导致的资源浪费。
3.银行等金融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
目前推广的农村小额贷款、创业贷款、助学贷款和涉及农业生产的各项保险,正是落实“以工补农”政策的具体措施。
在农业比较收益较低的情况下,资本的趋利性会导致社会积累资金(包括农村地区)向非农产业流动,削弱了农业生产的再投入能力。
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明确补贴方向的角度来看,银行应为农户设立类似于企业法人的“基本账户”,并推行简便的财务制度和服务。
政府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含有补贴的收购价格为担保,由银行低息出贷农业生产性投入资金,保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
4.中介组织日本工业反哺农业的最大特点,是依托农民组织(农协)协调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维护农业的稳定地位。
中介组织不是生产者,经费392008年第5期(上接第37页)90%的研发技术人员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5.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共同推进产业全面升级。
广东省要建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协调和促进珠三角与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交流与合作,联手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转移,促使珠三角“腾笼换鸟”。
一方面,把土地需求量大、劳动密集的加工生产环节转移到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以促进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将高新技术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引进珠三角,以推动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由于条块分割的经济体制,珠三角地区市、县经济结构趋同的现象比较严重。
从不同城市看,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7市的40类大产业中,排在前6位的大多是电器、服装、电子、纺织、食品加工、非金属制品等6大产业。
从一个城市看,以佛山为例,在市区、石湾区、南海市之间不到50平方公里的地区间,竟有25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
由于产业结构趋同,地方和企业之间常常发生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同时,使得产业升级的空间日渐萎缩。
珠三角的龙头之争更损害了珠三角的整合进程。
在珠三角,如果各个镇、各个城市仅仅注重自身的发展,而忽视各自的科学定位和相互间的协调发展,那么,不仅会阻碍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而且还会制约各镇市自身的经济发展。
要加快珠三角的产业升级,必须加强珠三角城市群各城镇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珠三角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资源、设施与空间整合,达到内部优化、外向拓展的目的,形成区域一体化产业全面升级的发展格局。
6.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促进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升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珠三角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
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经济规模达1000多亿元。
在东莞、佛山、中山等地,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相当于当地GDP的40%以上。
但是,近几年,来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面临着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贫乏等诸多问题的制约。
为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珠三角当地政府必须制订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使企业将污染最大限度地在内部进行处理,少排放废物,并且加强上下产业链之间企业的联系,对所排放的废物尽可能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要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着眼于将污染预防应用于生产全过程,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贸易系)来源主要是会费和各类捐助。
因此,涉农的中介组织作为“以工补农”政策的实施主体,其主要手段不是资金上的扶持,而是充当会员的利益代言人,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沟通农民与政府、工商企业、银行等部门的关系,在农业产业链的衔接上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的村民自治委员会(村委会)今后应在农业服务环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专业农协已在很多地方相继成立,政府应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和帮助。
5.城市公共产品管理者(学校、医院等)将城市公共产品管理者也定位为“以工补农”政策的实施主体,并不是因为城市公共产品管理者有义务将资源出让给农村居民,而是作为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在分配资源时总是更倾向于城市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