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致院内肺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
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 H a r b i n 2 4 2 H o s p i t a l , H a r b i n 1 5 0 0 6 0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b o u t t h e p r e s e n t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P s e u d o mo n a s a e r u g i n o s a ( P A) . Me t h o d s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c a u s e d b y P A w a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 1 6 . 0 %) , 亚胺培南、 哌拉 西林/ 他唑巴坦和 头孢他啶连续 4年耐药率均 <1 4 %。结论 茵感 染的易感人群 ; 加强耐药性监测 , 合理应 用抗 茵药物 十分重要 。
危重 患者是 铜绿假 单胞
[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菌; 院 内感染 ; 耐 药性 [ 中图分 类号] R 3 7 8 . 9 9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1 4 3 4 . 2 0 1 4 . 0 2 . 0 0 7
m e n t s w i t h n o s o c o m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c a u s e d b y P A h a p p e n e d f r e q u e n t l y w e r e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s( 2 4 . 9 %) a n d r e s p i r a t i o n
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及其机制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中的一员。
它的正式学名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同时也可以在动物和人体内引起感染。
本文将详细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菌,呈杆状或短绒毛状,单个或成对存在。
菌体具有髭毛,可产生多种色素,其中以铜绿色素为主要特征,因此得名。
其菌落呈圆形,具有金属光泽,有时散发葡萄酒般的异味。
2. 营养要求: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但更适应于氧气充足的环境。
它是一种非发酵菌,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盐作为碳源和能源。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合成和分解多种复杂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同时,它还可以利用硫酸和硝酸等无机盐,进行硫酸还原和硝酸酸化反应。
3. 耐受性与适应性: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在广泛的环境条件中存活和繁殖。
它能够忍受高浓度的盐、酸、碱和温度等逆境条件。
铜绿假单胞菌还具有抗多种抗生素的能力,这使得它在临床感染中成为一个常见的致病菌。
4. 生长特性: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通常在温度范围为25-37摄氏度下最适宜生长。
它以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形成黏性的、浑浊的生长状态。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指数增殖期、对数生长期和平稳期。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它可以迅速扩增并占据优势地位。
5. 引起感染的能力: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强大的致病能力,是医院感染和疾病传播的常见致病菌之一。
它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感染等。
铜绿假单胞菌在潜伏期内能够黏附在宿主组织上,并释放多种外毒素,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
6. 耐药性机制: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多重耐药菌株,其耐药性机制非常复杂。
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获得耐药性,如产生具有降解活性的酶、改变外膜通透性、产生耐药蛋白等。
这使得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常用的抗生素表现出抗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及抗菌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及抗菌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也是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
它在免疫力低下及医疗设施常见感染中起着重要的致病作用。
本文将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及抗菌耐药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致病因子,使其能够侵入宿主细胞并引发感染。
其中,外膜结构和多糖胶囊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外膜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保护菌体免受药物和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多糖胶囊则可以掩盖菌体表面的抗原,使其对免疫系统的攻击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铜绿假单胞菌还能够分泌多种外毒素,包括细菌溶解素和外毒素A。
细菌溶解素能够溶解宿主细胞膜,破坏细胞结构。
而外毒素A则是一种强烈的致病因子,具有细胞毒性、促进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等作用。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够形成生物膜,使其能够附着在医疗设备表面,形成难以清洁的生物膜感染。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广泛的抗药性,使其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
这主要归因于其细胞外膜结构和宿主抗菌物质的排出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外膜结构能够限制抗生素的进入,从而降低其对药物的敏感性。
同时,宿主细胞内的抗菌物质,如多黏菌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被菌体通过外膜泵机制排出,从而减少其对菌体的杀菌效果。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够通过基因突变和外源性基因水平传播来获得耐药性基因。
基因突变会导致菌体内的药物靶点发生变化,从而减少抗生素对菌体的作用。
而外源性基因的水平传播可以使菌体获得抗生素的降解酶和外膜泵等耐药性基因,从而提高其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
面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和抗菌耐药性,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感染。
首先,注意个人卫生和医疗环境的清洁,减少细菌的传播。
其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抗菌耐药性的发展。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La b Me d C l i n , J a n r y
!
: ! :
・
・ 1 5 9 ・
论 著 ・
铜 绿 假 单胞 菌 医 院感 染 现 状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左 虹( 重庆 市璧 山县 中医院检验 科 4 0 2 7 6 0 )
( 4 0 / 1 0 9 , 3 6 . 7 )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 3 4 / 1 0 9, 3 1 . 2 )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s u r g e r y( 2 5 / 1 0 9 , 2 2 . 9 ) , a n d o t h e r d e p a r t me n t ( 1 0 / 1 0 9, 9 . 2 ) . Dr u g — r e s i s t a n c e r e s u l t s o f PAE t o 1 4 k i n d s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a n t i b i o t —
Me t h o d s PAE we r e c u l t u r e d a n d i d e n t i f i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Na t i o n a l Cl i n i c a l La b o r a t o r y Op e r a t i o n Ru l e s . Th e d r u g —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e s t i n g wa s p e r f o r me d b y K— B me t h o d s . Re s u l t s 1 0 9" s t r a i n s o f PAE we r e ma i n l y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t h e t u mo r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析 ,然 后 再 采 用 法 国生物 一 里 埃 公 司生 产 的 A i 菌入侵创造了条件Ⅲ 应早期对可疑部位进行细菌培 梅 p 。
养, 合理使用抗生素。 1 抗菌药物 哌拉西林 、 . 3 阿莫西林/ 棒酸等 l 种抗 3 从表 1 可以看出, 4 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 这 0
2N 0 E鉴 定系统 进行 菌株确认 。
[ 5 ]郭积燕主编. 微生物检验技术【 ] M. 北京: 民卫生出版 人
社 ,0 2 20 .
【】黄 元 桐 , 杰 . 兰 氏染 色 法 三 步法 与 质 量 控制 [. 生 2 崔 革 J微 】
物 学 报 ,9 6 3 ( ) 6 7 . 19 , 6 1 : — 8 7 []宋 淑 贤 , 清 . 生 物学 常 用 细 菌染 色方 法 的改 进 【. 3 聂 微 J黑 ]
2 结 果
鲜 明。此法适 用 于教学标 本 片的制作 。
参考 文献
[ 1 】陈兴保 主编.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5版. M. 第 北京: 人
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rt s a d lw r r gr ssa c ae n t eal 61sr i AE e c p e ar i e s u o n sa r gn s a h ih s ae n o e u e i n er t si l 2 tan P x e tc ft zn .P e d mo a e u io ah d t e hg e t d t h i s s e t i t oP p rc l n a d T z b ca ,a d t elwe t e itn aet p o o a i .W hl n l s gt ed g s n u c pi l y t i e a i i n a o a tm bi l n o s r ss trt oCir f x c n h a l i a ay i h r e — e n u
【 src】 Obet e T vsgt terkf t s n ni i oi eiac f um nr i et n asd Abt t a jc v oi et ae h i c r adat c ba r s neo pl oay n co s ue i n i s ao m r l st f i c
S uiZ A h a, H NG舶 一i, ES uN n L Xa— u, UZ e一 X a H h — a ,I i H iX hn o
st i y, Zh u Be n 1 1 o g 01 49, n Chia
H t ci o i lfCpil dcl n r ee hn a gH s t at Mei  ̄ - p ao a aU
P f 0 ainswi umo ayifcinfo J n a 0 7 t p i2 1 no rh sia. h l ia aaweea a AE o 1p t t t p l n r net rm a u r 2 0 oA r 0 i u opt1T eci c d t r n — 1 e h o y l 1 n l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1材 料 与 方 法
11 株 来 源 .菌
选取 2 1 年 8月一 0 2年 7月从我院临床科室送检 的感 01 21 染 性标本 , 来源为痰 液 、 脓液 、 口分泌物 、 伤 尿液 、 血液 、 、 胸 腹 水等。用 P onx0 heil0型全 自动细菌鉴定分 析系统对临床标本 中 分 离 的 15株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进 行 鉴 定 。细 菌 鉴 定 严 格 按 照 6 《 国临床检验 操作规程 》进行 。质控 菌株为 铜绿假单 胞菌 全 A C 2 8 3 购 自湖北省临床检验 中心 。 T C7 5 ,
北 方药学 2 1 0 2年第 9卷第 l 0期
3 3
多 药 耐 药 铜 绿 假 单胞 茵 的 医 院感 染 现 状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许 婵 媛 陈奕 雯 (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武汉 400) 300
摘要: 目的 : 临床 检 验 理 论 及 方 法为 依 据 , 究 多药 耐 药铜 绿 假 单 胞 菌( A ) , 分 布 情 况及 耐 药性 特 征 , 以 研 P E 的 临床 为研 究 细 菌的 医 院 分布 , 防 和控 制 细 菌 感 染及 临床 合 理 用 药提 供 实验 依 据 。 法 : 取 2 1 年 8月~ 0 2年 7月 从我 院 临床 科 室送检 的感 染 预 方 选 01 21 性 标 本 , P onxO 用 heil0型 全 自动 细 菌 鉴 定 分 析 系统 对 临床 标 本 中分 离的 15株 铜 绿假 单 胞 茵进 行 鉴 定 , 采 用( — ) , 6 并 K B 法 选用 2 2 种抗 菌药物进行 药物敏 感试验 , 依据 C S 最新折点判读 结果。结果: LI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 分离株对哌拉西林 、 头孢噻肟、 磺胺 甲嗯 唑 / 苄啶 表 现 出高度 耐 药 , 药 率达 7 %以上 ; 头孢 吡肟 、 丙沙 星 的耐 药 率也 较 高 , 7%~ 0 对 头孢 他啶 、 甲氧 耐 0 对 环 为 O 5 %; 阿米卡 星 、 庆 大霉 素 的耐 药率 为 5 %~ 0 对其 余 抗 茵 药物 的 耐 药率 则 在 4 %以 下 , 中对 亚胺 培 南 、 罗培 南和 头孢 哌 酮, 巴坦 的 耐 药 率 0 4 %; 0 其 美 舒 最 低 , 别 为 1.3 1 . %和 1 . %。泛 耐 药株 的 分 离 率 :6 分 2 %、 33 7 3 33 3 15株 MD P 中分 离 出泛 耐 药 株 1 RA 9株 , 离率为 1. %。 分 1 2 结论 : 5 铜 绿 假 单 胞 茵 的 耐 药性 已十 分严 重 , 加 强监 测 、 防 与控 制 。 同 时应 当加 强 医院 的 抗 生 素使 用 , 范 临床 合理 用 药。 应 预 规 关 键 词 : 药耐 药 铜 绿 假 单 胞 茵 医院 感 染 合 理 用 药 多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I h n a b o i CF h ain e pr tr rc e a ae h em ,tev r ir s u o n d c u e h s id o i s ’ r n t el gs cf r s u i s( )t ep t t s i o y tatsp r ts n t eg r e r a i h e dg i p e d mo a a s s i kn f s e s i s t de a p-
may c u e i a o t eh g a ef tl y r t r r a s . B c u e t e b o d s e tu a t it s swie p e d u e h e dg s r a s , s l h ih es aai a e p i y c u e[ s t ma e a s h r a p cr m n i o i ’ d s r a s ,t e v r ir b c i
Ke wo d : r irsp e d mo a Dr g r ss a c An l ss y r s Ve d g i s u o n d u e it n e a y i
【 中图分类号] 97 R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8 8 9 2 1 )2 1 2 1 1 0 ~1 7 (0 0 0 —0 2 一O
环 丙沙 星 1. 62 72 . 1 . 86 80 .
铜绿 假单 胞 菌是 医 院 内感 染 的 常 见 病 原 菌 之 一 , 且有 逐 年 增多 的趋 势 。在肺 囊 性 纤 维 化 ( F 患 者 呼 吸道 分 离 出 的病 菌 C)
中 , 绿假 单胞 菌 是引起 这 种疾 病 的主要 原 因 , 是高 病 死 率的 铜 也 主要原 因 [ 。由 于广 谱 抗 菌 药物 的广 泛 使 用 。 年来 铜绿 假 单 1 ] 近 胞菌 的耐药 率 不 断增加 [ 。为 了探讨 本 地 区铜 绿假 单 胞 菌感 染 2 ]
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分析及耐药机制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分析及耐药机制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类与动植物的常规共生菌之一。
然而,铜绿假单胞菌也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引发了许多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除此之外,铜绿假单胞菌还具有很高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使得其治疗变得困难。
为了更好地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及耐药机制,科学家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基因组分析方面,科学家们采用了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测序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获得了该菌株的完整基因组序列。
同时,通过进行基因组比对和功能注释,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耐药性相关的基因。
首先,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基因。
这些基因编码了一系列的药物转运蛋白,能够将抗生素从菌体内外排除,从而减少了抗生素的作用。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编码抗生素降解酶的基因,这些酶能够将抗生素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从而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其次,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的突变。
这些突变可能是导致菌株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因素。
例如,一些突变可能导致菌株产生特定蛋白质的点突变,从而改变了该蛋白的结构或功能,使得抗生素难以对其起效。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突变可能导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突变的调控基因的突变。
这些调控基因在细菌的基因表达调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突变会导致整个基因网络的改变,进而影响耐药性的形成。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还与其生物膜形成密切相关。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生物膜能够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从而增加了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基因,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找到新的药物靶点,从而提供新的耐药性干预策略。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分析及耐药机制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该菌株的抗药性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006-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23 铜 绿假 单胞 菌 药 敏 试 验 结果 .
表 3 。
从 临 床分 离 的
22 1株铜 绿假 单胞 菌 中出现 4株泛 耐 药菌 株 , 具体 见
113 培 养 基 ..
所 用培 养 基 由广州 市 迪 景微 生 物
表2 1 22株铜绿假单胞菌科室布
科 技 有 限公 司生产 。
9 4 0.
氨 曲南
环 丙 沙 星 阿 米 卡 星
1 3 9. 6. 9
6. 7
庆大霉素
米 诺 环 素
O O 0
5
5 8
2 9 7. 8 . 18
" 6 5
6 7 9. 8O .
3 讨 论
巴坦 (Z ) 耐 药 率 为 1. % , 邓 思 灵 _ 的 报 道 TP 的 7O 与 4 J
病 学 特征 , 对有 效 治疗 及 预 防该 菌 引起 的 医 院感 染 非 常有 意义 。本 文 对 我 院 20 0 6年 一2 0 0 9年 问分 离 2 2株铜 绿假 单胞 菌 的分 布和耐 药性 进行 分析 。 1
1 材 料与 方法 1 1 材 料 .
111 菌 株来 源 ..
抗菌药物
哌 拉 西 林
耐药株数
耐药率( %)
2 9 5. 3 3 8. 1 0 7.
中敏株数
中敏率( %)
敏感株数
敏感率 ( %)
7 1 4.
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哌 拉西 林 / 唑 巴 坦 他
6 . 17 8 O 3. 8 4 0.
5 9 6.
( 吉林大学第二 医院 1检验科 ; . . 2 心外科 , 吉林 长春 104 ) 30 1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及耐药性药物控制分析
1 . 1背景 资料 :随机抽 取我 院1 0 0 0 例患 者进行 铜 绿假单 胞菌 细菌 培 养 ,患者 中男性6 7 5 例 ,女性 3 2 5 例 ,患者年龄 为 1 2  ̄ 8 7 岁 ,平均 年龄
为4 3 . 2 岁。
1 . 2方法 :统 计分析P A 菌检 阳性 患者 ,和 阳性患 者所患疾病情 况 ,同 时采集 阳性 患者 清晨痰液分泌 物标本送检 。常规 培养分离后进 行药敏 试验 。所有 感染标准均参 考卫生部医 院感染 监控小组制 定的医院感染
1 3 2 ・临床研究 ・
M a r c h 2 0 1 5 , V o 1 . 1 3 , N o . 9圆 衄
探讨铜绿假 单胞菌院 内感染及耐药性药物控制分析
李 留花
( 南宁市武鸣县中医医院检验 科 ,广西 南宁 5 3 0 1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铜绿假单胞茵院内感染及耐药性药物控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1 0 0 0例患者进行铜绿假 单胞茵细 菌培 养,统计分
部位 的标本 ,如血液、尿液 、痰液 、穿刺液 、脓液等 。队 菌是 医院内
感染 的主要病原菌 之一 ,会引发 患者 伤 口感染 ,出现褥 疮 、脓 肿、中 耳炎等症状 。也可引起败血症甚至造成死亡 J 。 我们的检 测结 果显示老年患者为 P A 菌感染 的高发人群 ,可 能和该 人群 机体免疫 力下 降,对 致病菌 的抵抗能力 较弱有 关【 4 】 。此外我 们发 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P A 菌感染率较 高 ,可能和各种介入性 操作 ( 如给 氧、雾化吸人 、气管切开 、气 管插管等 )有 关,也提示患者所 使用 的 医疗 器械应该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防止 发生 交叉感 染 。 。 我们 的药敏 试验结果显示P A 菌耐药率较 高的抗生素包括C R O( 头 孢三嗪 )、T I M ( 替卡棒 酸 )、F T X( 头孢 氨噻肟 )、G E N( 庆大霉 素 ),P A菌耐药 率较低 的抗生素包 括I MP ( 亚 胺培南 )、P I P( 哌拉 西林 )和C F S( 舒 巴坦 ) 对 铜绿假 单胞菌的最低 抑菌浓度 较低的抗 生素 有庆大 霉素 、头孢他 定 、舒 巴坦 、丁胺卡 那 ( A MK)等 。铜 绿 假单胞菌 耐药性较为复 杂 ,有酶的修 饰作用 ,缺乏膜 孔蛋 白,药 物靶 位改变 ,反 泵输出等机制使P A 菌对许多抗生 素有 较高耐药性 。因此结 合我们 的药敏试 验结果 ,可 以看 出对P A 菌感 染患者应该选择耐药性 较 小 ,最低抑菌浓度 较低的抗生素 ,临床使用抗生 素时也要尽量避 免长 期 单一使用抗生素 ,要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选取合适 抗生素联合 使用 , 才 能降低耐 药率 ,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 参 考 文献 [ 1 】 李 萍, 周娟. 2 7 7 株 院 内感 染 病原 菌分 布及 耐 药性 分析 【 J 】 . 抗感 染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求 比较 高 , 要求用 E D T A 抗凝 血或血 清标 本送 检_ 6 ] 。若 是 肝
素抗 凝 血送 检 , 建 议 采 用 阴性 血 清 稀 释 的方 法 来 降 低 肝 素 的干
扰, 但检测的 结果 会 较实 际 低 ( 影 响 量 可 能 与 肝 素 残 留 量 有 关) , 结 果 仅 供 临 床参 考 , 不 能 作 为 血 液 中 HC V 水 平 或 治 疗 效
果 评 价 的依 据 。
0 . 1 3 , 阳性 符 合 率 仅 1 2 ; 血浆( 稀释后) 组 的 HC V— R NA 比 血 清组 低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 相 关 系 数 一0 . 8 7 , 阳 性符合率 为 9 3 . 5 。通 过 稀 释 , 检 测 结 果 较 血浆 ( 原) 组 的 Hc V高 , 阳性符合率提高 8 1 . 5 。见表 2 。 表2 3组 HC V— R NA 测 定 结 果 b 较( 士 5 。 n 一6 8 )
首先对 6 8例 丙 型 肝 炎
间 阳性 符 合 率 达 到 了 9 3 . 5 , 相关系数 r 也 由未稀释前 的 0 . 1 3 提 高到了 0 . 8 7 。q P C R对 实 验 室 环 境 、 标本、 设 施 及 设 备 要
患者 血 清 、 血浆 、 稀 释血 浆 的 HC V- R NA 测 定 结 果 进 行 对 数 处 理, 然后血清组分别与血浆 ( 原) 组、 血浆 ( 稀释后) 组进行 比较 。 血 清 组 的 HC V— R NA 测 定 结 果 为 4 . 2 4 ±0 . 3 1 , 高 于血浆 ( 原) 组 的 HC V - R N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 相关 系 数 :
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
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其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一直受到关注。
本文从感染分布、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方面进行分析。
一、感染分布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感染医院内的危重病人和长期住院患者,如ICU、烧伤科、凝血障碍病房、肝病科、神经外科等。
这些患者往往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原因容易感染,因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较高,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二、感染危险因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1.肝病患者:肝功能不良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
2.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破坏人体正常微生物群落平衡,导致菌群更加繁殖,并能够产生更多的β-内酰胺酶,易造成细菌耐药性,同时也易发生重度感染并引起败血症。
3.免疫功能降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的患者比如癌症患者、感染免疫缺陷者等,因为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高致病性细菌。
4.器官移植患者:器官移植手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力降低,易感染多种细菌。
5.医疗操作:医疗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等,也易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三、耐药性分析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分泌β-内酰胺酶等多种耐药因子,尤其是广谱抗生素,这种菌的耐药性是非常高的。
根据研究,细菌多重耐药已成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常态,普通抗生素如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等都已失去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作用。
对于此类细菌的治疗,我们需要考虑使用新型抗生素和联合用药等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其感染容易引起医院的交叉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群体的健康,因此在医疗卫生机构中防范其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都是医务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多重耐药机制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多重耐药机制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常导致医院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
它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并且能够通过多重耐药机制来获得抗药性。
首先,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来源于其自身的多重耐药机制。
其中,产生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是一种常见的耐药机制。
这些酶能够水解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够产生保护性外膜蛋白(OprD蛋白)缺失,导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哌拉西林、美罗培南)对其失效。
其次,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外源性耐药基因的水平传递获得耐药性。
外源性耐药基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菌体,如可移动的遗传元件——质粒和转座子。
这些质粒和转座子能够在不同细菌间水平传递,使得耐药基因向不同种类的菌株传播。
通过水平基因转移,铜绿假单胞菌可以获得来自其他抗生素产生菌株的耐药基因,进一步增加其耐药能力。
另外,铜绿假单胞菌还具有生物膜形成的能力,这也是其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生物膜是由细菌聚集在表面形成的一种复杂结构,能够保护细菌不受抗生素和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在生物膜内部,细菌形成微环境,使得抗生素难以渗透并起到杀菌作用,从而增强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够通过利用外源能源来耐药。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需要大量能源,而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利用外源能源,如强酸、强碱和药物代谢产物等,进行代谢途径和能源转换方面的调整,来应对抗生素的攻击。
这些调整使得铜绿假单胞菌在抗生素环境中继续存活和繁殖。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够通过调节内源性细胞外蛋白酶(protease)的产生来获得耐药性。
细胞外蛋白酶能够降解宿主免疫系统中的免疫蛋白,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使得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在宿主体内生存和导致感染。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包括自身的多重耐药机制和外源性耐药基因水平传递。
呼吸病房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呼吸病房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呼吸科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确诊为肺部感染的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324 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判定按CLSI标准。
结果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逐年增加,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低为16.5%,其次为头孢他啶19.8%,对其余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24.4%-96.4%。
结论临床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医院感染应高度重视,应合理应用抗菌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耐药性抗菌药物【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085-01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之一。
近年来,由于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侵袭性操作等技术的介入是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建立人工气道和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都是重症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日益严重,甚至出现全耐药。
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呼吸科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的耐药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菌株来源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从我院呼吸科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送检呼吸道标本共1712例分离出1623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24株。
2.标本来源采集痰液标本以清晨为最好。
留取痰液时嘱患者生理盐水漱口多次,然后用力咳气管深部痰液与无菌痰杯立即送检。
气管切开者用无菌棉拭子由医师用吸痰器采取。
3.培养方法送检标本立即接种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培养基,置37℃培养18-24h。
二、药敏实验采用K-B法,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结果判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
结果1712例标本共1623例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324株。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论文素材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论文素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阴性杆菌。
它在医疗机构中常被发现,并且已成为导致医院内感染、严重并发症和治疗失败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和感染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机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主要来自其生物学特性和基因变异。
该菌具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基因,包括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磷酸化酶和采蘑菇素类酯酶等。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激活外膜泵和产生生物膜等方式来增强其耐药性。
2. 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疗效目前,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依赖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然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广泛存在,导致这些抗生素的疗效大大降低。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
3.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影响因素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医疗环境的不良清洁和消毒措施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此外,医疗设施内的菌株传播和水源感染也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蔓延的主要途径。
4.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与防控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是及时发现和控制耐药菌株的关键。
目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等方法可以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有效检测。
在防控方面,建立严格的医疗环境清洁和感染控制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等都是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5.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的前景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机制和传播途径,发展新型的抗菌药物和治疗策略,并推动临床实践中的耐药性监测与防控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绿假单胞菌致院内肺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本院肺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并了解分析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方法运用法国梅里埃的半自动atb细菌分析仪,所用试剂为梅里埃试剂,对细菌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经过分离培养,总共培养出152例铜绿假单胞菌。
然后进行药敏试验,有5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耐药,所占比例为33.6%;有50株对环丙沙星耐药,所占比例为32.9%;有32株对呱拉西林耐药,所占比例为21.1%;有24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索耐药,所占比例为15.8%;有25株对亚胺培南耐药,所占比例为16.4%。
结论年老体弱者,尤其是施行手术的老年患者容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而且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也可出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关键词】肺感染;梅里埃;药敏试验;常用抗生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98-01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细菌,一旦发生院内感染,情况便非常严重,因其感染较为难治,而且所需治疗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医疗机构此菌已受到高度重视。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增长,侵入性检查或手术治疗等措施的不合理应用,增加了机体的感染机会,引起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本人选择了152例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住院后经细菌培养确诊的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的患者,了解病菌的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1596例,经痰培养或咽拭子培养后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的患者152例,其中有118例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8.7±23.5岁。
60岁以上男、女患者总人数为135人。
1.2 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患者伴有咳痰、咳嗽或所咳出痰发生形状改变,可伴有发热症状,肺部可表现为湿罗音,经肺部拍片检查可发现肺部伴有浸润性炎性病变,所选患者均经过两次病原体检查发现有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1.3 临床表现患者所伴发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咳黄浓痰、咳白痰、咳浅绿色痰,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咳嗽,可伴呼吸困难。
其中有106例患者伴发发热咳嗽,有87例患者伴有黄脓痰,有29例患者咳白色痰,有7例患者咳浅绿色痰。
29例干咳无痰。
有106例患者伴有呼吸音降低,有33例患者伴有呼吸困难症状,有13例患者伴有胸腔积液。
所有患者均经x线拍片,发现患者均伴有肺纹理增粗、紊乱现象,可见肺部有斑点、片状或絮状阴影,以肺部下方多见。
1.4 所选患者身体情况有90位患者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19位患者伴有脑梗塞,有15位患者接受过手术治疗(有5位结肠癌患者,4位肝手术患者,有3位胆道手术患者,2位食管癌患者,1位胃癌患者);有5位患者伴有肺结核,4位患者伴有肺癌,3位伴有肝癌,16位患者伴有糖尿病。
1.5 实验方法让患者先用清水将口腔清洗干净,让其用力咳嗽,从呼吸道内咳出痰液,或借助支气管显微镜及咽拭子取出呼吸道深部的分泌物。
进行涂片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每视野内有>25个白细胞,上皮细胞<10即为合格标本,然后对所取标本进行培养,总共培养出152株铜绿假单胞菌。
运用法国梅里埃的半自动atb细菌分析仪,所用试剂为梅里埃试剂,对细菌进行分析测定。
2 结果
15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51株对替卡西林耐药,所占比例为33.6%;有50株对环丙沙星耐药,所占比例为32.9%;有32株对呱拉西林耐药,所占比例为21.1%;有24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索耐药,所占比例为15.8%;有25株对亚胺培南耐药,所占比例为16.4%,见表1。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与患者机体的抵抗力有一定的关系,患者机体防御力越低,其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几率越高。
所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7±23.5岁。
患者年龄较大,机体的器官功能降低,免疫力下降是导致机体易感的重要原因。
其中有125位男性患者,27位女性患者,这可能与吸烟有一定的关系。
所选患者中有16位患者伴有较重的基础病变,并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等侵入性辅助治疗,这些治疗措施均可引起机体损伤,降低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使患者成为易感人群。
医院内部存在着较多的致病菌,
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这也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
铜绿假单胞菌可同时对多种抗生素形成耐药性,抗生素的滥用可使细菌外膜的通透性下降,形成细菌抵抗性生物被膜,从而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此次调查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的耐药性为33.6%,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为32.9%,耐药性较高。
这与抗生素药物使用的频度及使用的天数有较大的关系,抗生素使用的频度越高,使用的天数越长,细菌所产生的耐药性越强。
.在临床实践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多粘菌素及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较低,此类药物对肾可产生毒性,还可损及听神经,所以此类药物很少用于老年患者及病情较重的患者,因此铜绿假单胞菌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较低。
通过本次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等药物的耐药性有所提高,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规范合理用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冯志远,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j].四川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12(6):251-256.
[2] guazzatom,albakrym,ringer sp,et a.l strength,fracture tough-ness andmicrostructure of a selection of
all-ceramicmaterials.partii.zirconia-based dental ceramics[j].dentmater,2012,15(6):449-454.
[3] 张明月,郭松龄.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用药观察.[j].广东药物管理杂志,2010,24(12):64-75.
[4] 程海星,付忠磊.观察分析老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临床用药特点.[j].中国医学出版社,2011,18(6):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