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学习目标: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进行图表的解读。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三、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案制作、学案批改、道具制作。
四、教学流程环节一:课程导入运用中央新闻联播里的一科技新闻视频导入。
该科技新闻内容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世界级成果——首次揭示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视频结束后。
请一位学生起来说一下他看到了什么?并提出问题:“想一想葡萄糖借助转运蛋白通过细胞膜这个“门”的方式是什么呢? 那么像H20、02 等其他物质又是怎样通过的呢? ”让学生进行问题思考。
由此导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
环节二:知识梳理通过知识梳理环节,对学生预习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课前完成,所以该环节用时2分钟。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1)水分子、氧气、二氧化碳等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这些小分子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
(2)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
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作协助扩散。
(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物质通过此方式进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两侧有浓度差。
2、主动运输(1)K+、Na+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营养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生命活动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当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教案(详案)
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模块第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及运用建模思想构建生物学数学模型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课程标准的理解(1)课程标准: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进行图表数据解读。
(2)我的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三种跨膜运输和胞吞胞吐方式,这与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并描述这些运输方式的基本特征,并且与之前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同时训练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学会分析资料及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下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能举例说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b、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探究,说明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c、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d、能正确解读柱形图。
(2)能力目标a、通过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思考,总结归纳出三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b、通过学生对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的探究和对比,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
c、通过学生对图表的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
d、通过学生绘制概念图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e、通过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实例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a、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必修1第4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 进行图表数据的解决【教学重点和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主动运输【复习导航】生物膜的组成及特点:1、化学组成:膜主要由 构成,其基本支架是 。
2、结构特点:组成膜的蛋白质和脂质具 ,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分布是 。
3、功能特点: 生物膜是一种 膜。
【新知预习】扩散:许多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
【课堂探究】课堂活动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概念:1.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2.主动运输:课堂活动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示意图分析: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活动三:坐标图分析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A B C大分子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1. 红细胞吸收下列物质时,需消耗能量的是( ) A .K + B.葡萄糖 C.水 D.氧气2. 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高出许多,其原因是( )A.海水中碘的含量高B.海带细胞膜为全透性C.碘的通透性强 D .海带细胞膜上运输碘的载体多 3. 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是( )A.K +和Na +B.氨基酸和葡萄糖 C .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甘油和葡萄糖4. 物质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能量的运输方式,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自由扩散 B . 协助扩散C. 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D. 利用细胞膜的识别功能5. 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 胞吞 C.主动运输 D. 胞吐 6、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等,利用了细胞的( )作用 A.自由扩散 B.胞吞 C.主动运输 D. 胞吐 7、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 代表__ ____分子;B 代表___ ____; D 代表___ 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课题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难点:主动运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导入展示细胞膜结构图及动态图提问:1.说出细胞膜的成分及图中各部分名称;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3.说出细胞膜的功能及功能特点。
思考回答1.磷脂、蛋白质、糖类。
2.一定的流动性,因为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3.边界,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选择透过性。
复习细胞膜结构,巩固旧知,便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环节二:新课讲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那么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引导:1.你认为磷脂分子侧向运动时分子间有没有空隙?2.这种空隙与物质进出有关吗?如果有关,那么对进出细胞的物质的体积有没有要求呢?3.蛋白质的跨膜运动又与物质进出细胞有关吗?展示物质进人工脂双层的图片提问:1.人工合成的脂双层与膜结构的不同?2.什么样的分子可以通过思考各抒己见学生形成猜测:小分子物质可通过磷脂分子间隙,较大的分子可能借助蛋白质。
看图回答1.无蛋白质2.水,O2等气体,乙醇,甘油等能通通过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思考细胞膜是如何控制物质进出的。
锻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提出合理脂双层?3.通过细胞的方向是什么?展示细胞失水和吸水图片提问: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向?引导:以水分子的浓度来看呢?展示自由扩散的动画。
引出小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你能总结出自由扩散的特点吗?过;思考从低溶液浓度到高浓度溶液从水分子浓度高到水浓度低观察动画总结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举例假设的能力。
使学生认清水作为溶剂的特殊性。
通过观察自由扩散的动画过程,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并且从动画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自由扩散的过程。
环节三:推进新课继续展示物质进人工脂双层的图片提问: 2.不能通过脂双层膜的物质,细胞需要吗?如果需要它们怎样才能进入细胞呢?展示协助扩散动画2.协助扩散注意:载体蛋白的特异性。
【整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4章第3节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
该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整节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理解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学生通过学习,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解决方法]1、介绍扩散现象,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
3、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现象,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概念。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解决方法]通过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播放相关的多媒体动画,讲清主动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六、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
2、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给学生呈现P70图,提出下列讨论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3、观察此图,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播放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的多媒体动画。
设计下表让(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1、自由扩散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变为蓝色,这就是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ATP,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如O2、CO2、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有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地方式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细胞地功能之一──物质地输入和输出.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地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地交换.可见本节所属地章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地生命系统有着重要地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物质进出细胞地方式;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地意义.2能力目标:进行图表数据地解读.3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地方式.解决方法:<1)介绍扩散现象,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地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地概念.<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地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总结协助扩散地概念.<3)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现象,总结出主动运输地概念.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解决方法:通过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地现象,播放相关地多媒体动画,讲清主动运输地概念及特点.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地结构、水跨膜运输地实例地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地知识,为新知识地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前面地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地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2.教师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地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地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问题探讨]给学生呈现P70图,提出下列讨论题:1、什么样地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地分子不能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地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3、观察此图,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发现活动探究—发现活动一在学生自学完后,我希望学生能按照表格归纳出三种跨膜方式地特点和所需地条件.于是,我设计了以下表格<预先印发),让小组合作填写.物质地跨膜运输地方式:________.物质跨膜运输主要与该物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有关.究-发现活动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细胞内地物质跨膜地过程,我提问:既然我们都了解了物质地三种跨膜方式所需地条件以及它们地特点,那么甚微观地过程是怎样地呢?下面,请大家补充并完成下图.<1)自由扩散.当细胞外O 2地浓度>细胞内O 2地浓度 或者 细胞外C O 2地浓度<细胞内C O 2地浓度<2)协助扩散.根据以往地教学经验,学生对物质地进出有个误区,认为物质地进出只与细胞膜内外有关系,而没有抓住关键──浓度梯度.于是,我在自由扩散地图中,设计了“细胞内外O2与CO2地扩散”,让学生从绘图中得知物质地进出与它地浓度有关.另外,一些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出细胞地方式可以是多种地,于是,我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地图中,都以葡萄糖为例,让学生能体会到这一点.探究-发现活动三为了落实课程标准地新理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探究”,我设计了第三个活动.细胞地物质运输速率与浓度差地关系地实验探究,在中学课堂上是不可能实现地,如果凭空让学生去绘出曲线图,不符合学生认知地规律.为此,我收集了大学做自由扩散实验地数据,给学生分析数据,绘出曲线图,但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则不提供数据,目地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能从自由扩散地物质运输速率和浓度差关系中推断出其他两种方式地曲线图.请绘出下列曲线图<1)自由扩散.O2跨红细胞膜时地运输速率:结论:物质地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差成_____关系,自由扩散过程只受________影响.<2)协助扩散.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地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____关系,协助扩散过程中物质运输速率受________限制.<3)主动运输.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物质地运输速率与物质地浓度差成____关系,超过一定地物质浓度范围,物质运输速率_________.活动三需要地探究能力较强,它要求学生用数学地思维推断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地曲线图.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有了第一组数据,较多小组能正确完成自由扩散地曲线图,并得出正确地结论.在协助扩散中,不少小组忽略了载体数目地限制,依旧画出和自由扩散一样地曲线图.而主动运输地曲线图地绘制更是高潮,学生激烈地争议到底是反比还是正比地关系,还有物质运输速率地最小值,而刚好发言地小组代表是数学科代表,他用语准确,还在黑板上绘出物质进出细胞地图,举出一些简单地假设数据来比喻,生动地解释了主动运输地物质运输速率与物质地浓度差成反比地关系,还有物质地速率地最小值可以达到零地结论.<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最后,我用课件小结主动运输地特点,帮助学生理顺讨论中对主动运输地特点地思路.而其他地运输方式:胞吐、胞吞,则由我来讲授,点出关键地知识点即可.【思考感悟】要确定某种物质地运输方式,关键应该抓住那些方面?<1)分析被运输地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2)明确被运输物质微粒地性质<大分子、小分子、离子);<3)分析物质通过细胞膜地转运方向,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地方式.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第五章《细胞地能量供应和利用》地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地酶》这一部分内容,着重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得出恰当地结论地.并完成本节地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地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地延伸拓展训练.九、板书设计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地方式一、小分子和离子地跨膜运输是否需要载体蛋白二、大分子地跨膜运输方式1、胞吞2、胞吐十、教学反思1.本节内容地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一种“指导型探究”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自主探究地过程中对学生地能力提出了较高地要求,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探究实验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地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细致地关注学生地即时表现、学生地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地兴奋和疑惑,再对自己何时参与指导、如何进行指导作出决策.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合理设计,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任务重而课时有限地矛盾.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教学设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
本章前两节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本课是在了解前两节的知识基础之上,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
本节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引导,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上的差异,从而大胆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的方式提出猜想。
此外,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七、板书设计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 ((2((2)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胞吞
2、胞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导教案
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判断与应用。
二、预习内容<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需要________,但不需要________,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3主动运输:既需要_______协助,又需要消耗___________,如细胞吸收K+、Na+、Ca2+、氨基酸等。
b5E2RGbCAP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明生物膜结构特征是_________,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4大分子物质以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有关,但不属于跨膜运输。
p1EanqFDPw <二)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_________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______细胞膜上运载物质的_____数量。
3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_____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________、_____等。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判断与应用。
学习重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学习难点:主动运输二、学习过程<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XDiTa9E3d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如细胞吸收K +、Na+、Ca2+、氨基酸等。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明生物膜结构特征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但不属于跨膜运输。
<二)三种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图例比较<三)主动运输的意义: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主动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使细胞能主动地从外界吸收被选择的物质,供生命活动利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高中必修1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1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同时,高中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结合教师的引导。
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细胞物质交换的功能,本章前两节也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举例说明胞吞与胞吐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1、列表归纳出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2、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和描述胞吞与胞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否定一刀切的认识事物的方式。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难点:主动运输。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1、让学生学生自学课本P70-72完成自主学案。
2、检查学生完成资料情况。
3、总结学生的回答情况,并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解析4、播放自由扩散的动画。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一、自由扩散(1)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
(2)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运输②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③不需要消耗能量(3)实例:水、气体、甘油和乙醇等脂溶性物质。
5、播放协助扩散的动画。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二、协助扩散(1)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2)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运输②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③不需要消耗能量(3)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6、教师展示: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离子浓度比的表格引导讨论:观察此表的数据, 你能得出什么结果?(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结果:丽藻细胞液中一些离子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很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过程及特点。
2.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3.列表比较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4.说出主动运输对于细胞生活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阐明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三、教学难点主动运输的特点四、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采用学生主导,教师点拨、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先展示红细胞中几种常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形象生动有趣,然后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表格归纳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简洁明了,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同时注重以问题驱动学习,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评过程性评价。
五、教学过程(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基础知识填空: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_____________,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__________________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如何研究细胞膜中各结构在控制物质进出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联系研究细胞核功能的思想可知可分离单独研究细胞膜各成分的作用。
引入课本问题探讨的内容,展示问题:哪些分子可以通过脂双层膜?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学生很容易预测可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那么不同的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方式有何不同?(二)角色扮演,突破考点(课前准备6张同一颜色的卡纸写上“磷脂”,8张卡纸分别写上“O2”、“K+”、“K+载体”、“葡萄糖”、“葡萄糖载体”、“ATP”、“CO2”、“病毒”。
课前组织安排部分同学排练角色扮演活动。
准备过程详见附件1)下面请大家欣赏由同学们扮演的O2、葡萄糖、CO2、K+、病毒他们是如何进出细胞的,边看边思考课件上的问题:这些物质都可以进出细胞吗?它们进出细胞分别需要什么?O2和葡萄糖进入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K+进入细胞的特殊之处是?控制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是同一种蛋白质吗?学生观看表演(表演稿详见附件2[1]),认真寻找答案并做好记录。
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上课时间年月日第课时总课时课题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教方学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教材分析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难点主动运输。
教具教案教学过程1.答:从图上可以看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小分子(苯还是脂溶性的)很容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水、甘油、乙醇等较小的分子也可以通过;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2.答: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
3.答:通过观察此图还可联想并提出,细胞需要的离子是否也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来运输等问题。
讨论:上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二氧化碳等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什么呢?答:自由扩散。
特点: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既不需载体,也不消耗能量问题:水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这是为什么?答:载体蛋白的作用(协助扩散)特点: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如下图)谈论题:问题①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能量吗?为什么?答: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因为二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
问题②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不同?答: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共同之处是都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不同之处是:前者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后者必须有蛋白质的协助才能实现。
问题③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答: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
分析资料:背景资料:轮藻细胞中的K+浓度比它所生存的环境中K+ 多63倍,海带细胞中的I- 比海水高出40倍,人的红细胞中的K+比血浆高30倍,而红细胞中的Na+ 浓度却是血浆中Na+ 的浓度的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可见本节所属的章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2能力目标: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解决方法:
(1)介绍扩散现象,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
(3)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现象,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概念。
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
解决方法:通过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播放相关的多媒体动画,讲清主动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问题探讨]给学生呈现P70图,提出下列讨论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
解释?
3、观察此图,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发现活动
探究—发现活动一
在学生自学完后,我希望学生能按照表格归纳出三种跨膜方式的特点和所需的条件。
于是,我设计了以下表格(预先印发),让小组合作填写。
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________。
物质跨膜运输主要与该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条件有关。
探究-发现活动二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细胞内的物质跨膜的过程,我提问:既然我们都了解了物质的三种跨膜方式所需的条件以及它们的特点,那么甚微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大家补充并完成下图。
(1)自由扩散。
当细胞外O2的浓度>细胞内O2的浓度
或者细胞外C O2的浓度<细胞内C O2的浓度
(2)协助扩散。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物质的进出有个误区,认为物质的进出只与细胞膜内外有关系,而没有抓住关键──浓度梯度。
于是,我在自由扩散的图中,设计了“细胞内外O2与CO2的扩散”,让学生从绘图中得知物质的进出与它的浓度有关。
另外,一些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出细胞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于是,我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图中,都以葡萄糖为例,让学生能体会到这一点。
探究-发现活动三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探究”,我设计了第三个
活动。
细胞的物质运输速率与浓度差的关系的实验探究,在中学课堂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凭空让学生去绘出曲线图,不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为此,我收集了大学做自由扩散实验的数据,给学生分析数据,绘出曲线图,但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则不提供数据,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能从自由扩散的物质运输速率和浓度差关系中推断出其他两种方式的曲线
图。
请绘出下列曲线图
(1)自由扩散。
O2跨红细胞膜时的运输速率:
结论:物质的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差成_____关系,自由扩散过程只受________影响。
(2)协助扩散。
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____关系,协助扩散过程中
物质运输速率受________限制。
(3)主动运输。
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的浓度差成____关系,超过一定的物质
浓度范围,物质运输速率_________。
活动三需要的探究能力较强,它要求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推断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曲线图。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有了第一组数据,较多小组能正确完成自由扩散的曲线图,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协助扩散中,不少小组忽略了载体数目的限制,依旧画出和自由扩散一样的曲线图。
而主动运输的曲线图的绘制更是高潮,学生激烈地争议到底是反比还是正比的关系,还有物质运输速率的最小值,而刚好发言的小组代表是数学科代表,他用语准确,还在黑板上绘出物质进出细胞的图,举出一些简单的假设数据来比喻,生动地解释了主动运输的物质运输速率与物质的浓度差成反比的关系,还有物质的速率的最小值可以达到零的结
论。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最后,我用课件小结主动运输的特点,帮助学生理顺讨论中对主动运输的特点的思路。
而其他的运输方式:胞吐、胞吞,则由我来讲授,点出关键的知识点即可。
【思考感悟】要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关键应该抓住那些方面?
(1)分析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2)明确被运输物质微粒的性质(大分子、小分子、离子);(3)分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向,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这一部分内容,着重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得出恰当的结论的。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二、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
1、胞吞
2、胞吐
十、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一种“指导型探究”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探究实验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细致地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和疑惑,再对自己何时参与指导、如何进行指导作出决策。
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合理设计,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任务重而课时有限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