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同步教案
第一章国际经济学教案导论(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国际经济学的含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开放条件下的生产、交换行为以及价格、货币和宏观政策。
由国际贸易经济学和国际货币经济学组成。
(研究世界范围内商品、服务和资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活动的学科)二、国际经济学的产生1、家政学:家庭是经济行为的基本单位,追求在收入既定情况下的福利最大化。
家政学――家庭―――收入既定福利最大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企业为经济活动中心,研究企业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利润,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效用。
微观经济学着重探讨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
3、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如经济增长、就业等)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4、国际经济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彼此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家于是成为国际经济往来和活动的主体,出现了各种国际经济往来的形式,国际经济因而产生。
为了探讨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就有必要产生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即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和应用,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1)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
国际交易中普遍存在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自然的和人为的阻碍。
如,劳动力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性远远低于其在一国之内自由流动的程度;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一国之内一般是不存在的;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使得国际交易远比国内交易复杂得多。
(2)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
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考虑的往往是本国的福利和稳定,而非全世界的福利和稳定,因此往往导致在一国看来是最佳的选择,而在世界范围内看并非最佳;此外,经济间的连锁机制使得一国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着本国的资源配置,同时还会影响他国的资源配置。
三、国际经济学的发展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1)古典贸易理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2)新古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H-O 模型(3)当代贸易理论:打破了已往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研究重点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方面,着重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以及贸易政策。
《国际经济学》教案
《国际经济学》教案一、引言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国际经济政策,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以应对全球化时代面临的经济挑战。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 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贸易、汇率、国际投资等;2. 培养学生分析国际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3. 启发学生关注国际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 帮助学生认识到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并提高其应对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将包括以下主题: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的机会成本与相对价格- 贸易限制与保护主义政策- 自由贸易与区域贸易协定2. 汇率与国际金融市场- 汇率的决定与浮动- 汇率制度与外汇市场- 汇率政策与汇率风险管理-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3.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直接外国投资与外国直接投资- 国际投资的动因和影响因素-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与运营- 跨国公司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4. 全球化与发展经济体系- 全球化的定义、动力和影响- 发展经济体系的问题与挑战- 国际合作与全球经济治理-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倡议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授课与讲解:通过课堂授课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
2. 学生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视频和多媒体资源:借助多媒体资源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
4.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并进行经济政策分析。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理解和能力发展,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个人或小组项目: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项目,包括实证研究、政策分析等,评估其分析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教案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教案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
2.理解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1.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
2.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教学难点:1.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国家生产一些特定产品和服务?又为什么一些国家更适合从事一些特定行业的生产?引出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讲解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20分钟)1.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要素禀赋是指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2.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要素禀赋理论假设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无阻碍流动,市场完全竞争,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是国与国之间贸易和投资的主要原因。
三、讲解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0分钟)1.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拥有相对丰富要素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而拥有绝对丰富要素的国家则具有绝对优势。
2.要素禀赋支配型贸易:高度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间通过国际贸易分工实现互利互补。
丰富劳动力的国家更适合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丰富资本的国家更适合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
3.要素价格均等化: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的要素价格将在国际市场上趋于相等,从而减少要素禀赋差异的影响。
四、讲解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30分钟)1.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要素禀赋理论可以解释国际贸易分工的发展趋势,指导国际投资和产业政策的制定。
2.要素禀赋理论的局限性:要素禀赋理论忽视了其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如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
此外,要素禀赋理论还不能解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贸易模式,如同质要素禀赋差异下的贸易。
五、总结与提问(10分钟)教师总结要素禀赋理论的要点,并提问学生:你觉得要素禀赋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方面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阅读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经济学论文或案例研究,并撰写作业报告。
国际经济学教案
《国际经济学》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1、课程性质:《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经济学领域里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分支学科之一,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院经济学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等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和政策认识、分析和解决当前国际经济活动中尤其是中国对外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的能力。
3、教学要求:要学好《国际经济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其先修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同时,还要求学生对《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有比较系统深刻的掌握。
二、课程教学内容纲要绪论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的研究对象、特点及发展历程,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要点: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二、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三、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四、本书的内容安排第一篇国际贸易基础与政策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目的及方法,明确并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常用分析工具,并能够利用这些工具去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源。
教学要点: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二、主要分析工具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五、贸易利益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二、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过程,掌握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模型及基本内容,并能够把这些理论同当前各国贸易发展实践相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力图从实践中客观地去检验、评价这些理论的适用性。
《国际经济学》教案
暨南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案教学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总时数:36学时主讲教师:卜国琴主讲教师单位:珠海学院金融学系时间:2008年8月20日目录概要 (3)第一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 (8)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8)第二节李嘉图模型 (11)第三节标准贸易模型 (14)第四节要素禀赋模型 (17)第二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23)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23)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24)第三节不完全竞争与产业内贸易 (25)第四节重叠需求理论 (27)第五节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28)第三章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 (30)第一节关税壁垒 (30)第二节非关税壁垒 (33)第三节出口鼓励政策 (35)第四章贸易保护的根据 (36)第一节幼稚产业理论 (36)第二节贸易条件恶化论 (37)第三节国内市场失灵论 (37)第四节战略性贸易政策 (38)第五节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40)第五章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42)第一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42)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 (43)第六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6)第一节资本的国际流动 (46)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 (47)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 (49)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49)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54)第八章外汇和汇率 (56)第一节外汇、外汇市场和外汇交易 (56)第二节均衡汇率的决定 (58)第三节汇率决定理论 (61)第九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64)第一节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64)第二节弹性分析法 (64)第三节吸收分析法 (66)第四节货币分析法 (68)第十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70)第一节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政策工具 (70)第二节固定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 (73)第三节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 (74)第四节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的比较 (75)概要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国际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同步教案
3.
2005-2
金银的最可行办法,不是限制金银流 出,而是增加出口商品的生产,使出 口超过进口,达到积累金银的目的. 因此,国家应努力扶植工业生产,鼓 励工场手工业.
2005-2 国际经济学 6
4. ①
实现贸易顺差的具体政策措施 凡是能由本国生产的商品,就一律不 从外国进口; 无论哪一国在与本国进行贸易过程 中,都不允许其积累顺差
2005-2
国际经济学
15
第二节 自由贸易理论
保护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关系中的对立 性,而自由贸易理论则强调国际关系 中的统一性。自由贸易理论是在批判 重商主义理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创 立者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2005-2
国际经济学
16
一、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 当·斯密
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深刻地论证了 绝对优势的思想。 人们从事交换的动机就是贱买贵卖,追 求自我利益,任何一个人如果他自己生 产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花费的成本比向 别人购买的成本大,他肯定不会自己生 产,而是向别人购买,同时,发挥自己 的长处向别人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 20
2005-2
这样,资源可以被最有效地使用,而且 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增长。 例如,由于气候条件,加拿大种植小麦 效率更高,而不适于种植香蕉;另一方 面,尼加拉瓜适于种植香蕉而不适于种 小麦。因此,加拿大在小麦产量上相对 尼加拉瓜有绝对优势,而在香蕉上有绝 对劣势.尼加拉瓜则反之。
国际经济学 17
2005-2
对个人适用的原则对国家也同样适用, 各个国家之间也应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
势,以最小的成本去生产自己的产品并
与别国进行贸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章(p25)案例1—1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化【基本案情】萨卡尔(P.Sarkar)和辛格(W.Singer)对于联合国统计办公室从1970年开始发布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条件进行了研究。
研究显示,1970-1987年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单位价值相对于发达国家每年下降1%左右,18年间累计下降20%左右,但出口结构的调整未能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对包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拉美半工业化国家的29个国家或地区1965-1985年制成品贸易条件的研究显示,相对于美国,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成品贸易条件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对1970-1993年发展中国家制成品贸易条件的类似研究显示,36个国家或地区中有23个贸易条件恶化。
在对66例最不发达国家所做的1990-2000年数据观察显示,有51例出现了贸易增长,但其中模糊贸易效应和恶性贸易效应占60%以上[Henry Veltmeyer(2004)]。
在全球贸易规模增长的背后,除了极少数的后起工业国家之外,发达国家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利益分配不公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出“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的马太效应。
【国际经济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原因?【案例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决定贸易的规模经济收益主要流向发达国家。
(2)技术差异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下端。
(3)市场经济体制和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谋求贸易利益的政策实施空间有限。
教材中贸易利益和贸易条件的分析假定(如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过于严苛,导致国际贸易使两国互利的观点与现实不符。
【知识点】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生产可能性曲线。
(p25)案例1—2 中国商务部就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发表谈话。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教案
【3】华民著:《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1.要素禀赋、要素密度的含义。
2.标准要素禀赋模型的假设。
3.H—O定理的文字表述与图形表述。
《
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标题)绪论课时2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绪论部分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主要差别及其自身的特殊性,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研究领域: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历史发展。绪论部分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含义与推导。
4.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5.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6.贸易利益的衡量方法、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
7.贸易利益的分解。
8.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有哪些条件?
后
记
内容
(标题)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课时
3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古典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内容和发展。重点要求掌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使学生能够根据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判定一国的比较优势,以及开放后的国际分工格局和贸易形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古典贸易理论的优缺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能运用古典贸易理论分析一些现实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步教案.ppt
2005-2
国际经济学
3
重商主义的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国家与国家之 间的利益是对立冲突的.国家经济 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强自己的经济 实力,而要增强实力,就必须积累 财富
2005-2
国际经济学
4
2. 财富是由货币构成的,即由黄金和 白银构成的,经济实力的大小是由 黄金和白银积累的多少来表现
例如,由于气候条件,加拿大种植小麦 效率更高,而不适于种植香蕉;另一方 面,尼加拉瓜适于种植香蕉而不适于种 小麦。因此,加拿大在小麦产量上相对 尼加拉瓜有绝对优势,而在香蕉上有绝 对劣势.尼加拉瓜则反之。
2005-2
国际经济学
21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国都生产自己占 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得另 一种商品,则两国都会获利.加拿大专门 生产小麦(生产量远大于国内需求),用 一部分小麦(多余的)换取尼加拉瓜生产 的(多余的)香蕉.结果小麦和香蕉都会 增产,消费也更多.而且加拿大和尼加拉 瓜都会获利.
人们从事交换的动机就是贱买贵卖,追 求自我利益,任何一个人如果他自己生 产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花费的成本比向 别人购买的成本大,他肯定不会自己生 产,而是向别人购买,同时,发挥自己 的长处向别人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
2005-2
国际经济学
17
对个人适用的原则对国家也同样适用, 各个国家之间也应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 势,以最小的成本去生产自己的产品并 与别国进行贸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这就是绝对优势的思想。
8
5. 大力发展制造业.因为精制工业品,比 谷物和牲畜更易于出口,且能更多地 换取金银,积累财富和增强国家实力, 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
2005-2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授课教案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课程编号:03003总学时:51 周学时:3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二年级经济学类、统计学专业开课时间:学年第学期使用教材:张玉柯主编《国际经济学》授课教师姓名:《国际经济学》课程组3 / 56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 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厂贸易基础贸易理论彳贸易结构-贸易利益分配广政策措施J 贸易政策的福利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经济学外汇和外汇市场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宏观)口匚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理论显I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I 国际货币体系二、国际经济学理论发展概况 第三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2) 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 (3) 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4)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5)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二、国际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工具第四节 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补充)I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微观)贸易政策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学过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学过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思考题:1.画图分析说明什么是贫困化增长及其发生的条件。
2•什么是罗伯津斯基定理?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存在不同影响。
一些经验研究揭示了发达国家的实际人均收入的增加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的作 用十分有限。
然而,由于有好几种类型的技术进步,并且它们在每一种或同时在两种商品生产 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比率,技术进步分析远比要素增长分析复杂。
对我们的研究而言,使用约翰•希克斯的技术进步定义最为恰当。
这位英国经济学家是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我们假设技术进步前后具有不变的规模经济效益,并且技 术进步一旦发生就一直持续下去。
《国际经济学》(中文)教案-安徽财经大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
【1】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华民著:《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外作业及要求
1.李嘉图模型的基本结构。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
1.长、短期下关于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假设,特定要素的含义。
2.特定要素模型。
3.商品价格变化对可自由流动要素与特定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
4.短期内国际贸易对贸易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难点:
1.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模型的区别。
2.存在特定要素情况下的要素最佳配置、要素价格决定。
3.重叠需求理论的图示说明。
4.技术变化与技术差异。
5.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变化。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示说明。
7.重叠需求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
后记
内容
(标题)
第七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课时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新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理论基础,了解规模经济的含义及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内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产业内贸易形态,以及规模经济下的贸易利益的表现。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区别有清醒的认识。在知识应用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市场结构的特点来分析、结实国际贸易中的一些新现象。
课外作业及要求
1.短期与特定要素的含义。
2.特定要素模型的假设与均衡解。
国际经济学学习与习题指南教学设计
国际经济学学习与习题指南教学设计一、引言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关系。
对于学习者而言,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既有助于理解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也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国际经济学学习与习题指南,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
三、课程大纲1. 第一章:国际经济学简介- 引言:国际经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国际经济学的分支和发展趋势2.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因素禀赋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与贸易壁垒3. 第三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汇率与汇率制度- 汇率变动的原因和影响4. 第四章:国际经济合作与全球治理-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与全球治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系统讲解理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国际经济学知识体系。
2. 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思考和解决实际国际经济问题。
3. 小组演示法:分组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五、教学资料1. 教材:选用国际经济学经典教材,如《国际经济学原理》。
2. 习题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课堂参与度。
2. 作业和习题: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国际经济学的学术论文,培养其独立研究和写作能力。
国际经济学教案
暨南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案教学对象:国际经济及贸易专业教学总时数:36学时主讲教师:卜国琴主讲教师单位:珠海学院金融学系时间:2008年8月20日目录概要 (3)第一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 (8)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8)第二节李嘉图模型………………………………………………………………11第三节标准贸易模型 (14)第四节要素禀赋模型 (17)第二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23)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23)第二节规模经济及国际贸易 (24)第三节不完全竞争及产业内贸易 (25)第四节重叠需求理论 (27)第五节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28)第三章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 (30)第一节关税壁垒…………………………………………………………………30第二节非关税壁垒 (33)第三节出口鼓励政策 (35)第四章贸易保护的根据 (36)第一节幼稚产业理论 (36)第二节贸易条件恶化论 (37)第三节国内市场失灵论 (37)第四节战略性贸易政策 (38)第五节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40)第五章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及实践 (42)第一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42)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 (43)第六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6)第一节资本的国际流动 (46)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及跨国公司理论…………………………………47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 (49)第一节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49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及失衡 (54)第八章外汇和汇率 (56)第一节外汇、外汇市场和外汇交易……………………………………56第二节均衡汇率的决定 (58)第三节汇率决定理论 (61)第九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64)第一节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64)第二节弹性分析法 (64)第三节吸收分析法 (66)第四节货币分析法 (68)第十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70)第一节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政策工具 (70)第二节固定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 (73)第三节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 (74)第四节浮动汇率制及固定汇率制的比较……………………………75概要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及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国际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授课教案
1.假定机会成本不变和假定机会成本递增对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结论有何影响?
2.用几何图形分析说明得自交易的利益和得自分工的利益。
讲解要点:
第一节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
一、机会成本递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国生产通常面对的是递增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递增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不是不变而是不断增加的。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和贸易均衡相对价格。课堂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贸易均衡相对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主要通过讲授法反复讲解难点,并通过powerpint展示一般均衡图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
相关
内容
素材
机会成本论:1936年哈伯勒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的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H—O定理及其几何说明、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及里昂剔夫之谜。
方法是先分节让学生讲,然后老师补充概括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难点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及其几何说明。主要原因是学生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综合分析能力不足。方法是先把西方经济学学过的盒状图和契约线这些难点回顾一下,然后深入浅出进行分析。
相关
内容
素材
补充要素价格、产品价格和投入选择和H-O定理的实证检验的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教案
3.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
4.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5.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教学
方法
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案例法
参
考
文
献
【1】华民著:《国际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美]Dominick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1.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对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分析。
2.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开放下两国的消费均衡点重合、不重合的时的均衡。
3.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格局是否具有不确定性?国际分工格局是怎样确定的?
4.垄断竞争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5.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目。
6.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含义与推导。
4.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5.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6.贸易利益的衡量方法、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
7.贸易利益的分解。
8.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有哪些条件?
后
记
内容
(标题)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课时
3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古典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内容和发展。重点要求掌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使学生能够根据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判定一国的比较优势,以及开放后的国际分工格局和贸易形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古典贸易理论的优缺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能运用古典贸易理论分析一些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