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电视节目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境况及对策探讨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境况及对策探讨

生策




所 谓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就 是 执 政 者 把 自己 的政 治 主 张 、思 想 观念 通 过 各 种 方 式 传 递 给 社 会 成 员 ,使 之 变 成 全 社 会 成 员 共 同思 想 基 础 和 行 为 依 据 的过 程 在 我 国 , 想 信 念 教 育是 一种 理 特 殊 的信 仰 教 育 . 即社 会 主 义 和 共 产 主 义 的 教 育 , 旨在 使 人 们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 产 主 义理 想 信 念 , 立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与 历 史 共 树 唯 物 义世 界 观 、 命 人 生 观 , 成社 会 主 义 、 产 主 义 的 价 值 革 形 共 观 , 人 们 自觉 地 为实 现 共 产 主 义 理 想 而 奋 斗 。 大 学 生 进行 使 对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就 是 通 过 用 共 产 主 义 理 想 信 念 武 装 学 生 的 头 脑 , 助 他们 提 高人 生 的境 界 和 追求 , 大 学 生 的生 活 、 业 、 帮 使 职 道 德 理 想 信 念 都 置 于 科 学 的社 会 理 想 信 念 之 中 ,使 大 学 生 成 为社 会 主 义事 业 的 合 格 建设 者 和 可靠 接 班 人 。 二 、 元 文化 背景 下大 学 生 理 想 信 念 的境 况及 成 因分 析 多
2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基 本 内 涵 。 .
济 体 制 改 革 的进 一步 深 化 ,各 种 文 化 思 潮 和 价 值 观 念 正不 断 峻 的考 验 。 在这 样 一 种 开 放 的 、 元 的 文 化 大 背 景 下 , 多 如何 在 大 学生 中 开 展 富 有 成 效 的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让 青 年 具 有 坚 定 的 社 会 主 义 信 念 , 立 远 大 目标 , 敢 肩 负 起 建 设 祖 国 的重 任 , 树 勇 已 成 为 高校 思想 政治 工作 的重 要 课 题 。 多元 文 化 背 景 下 的 理 想 信 念 教 育概 述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107校园公关理论版引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文化仍然以我国汉语文化为主,但其他国家的文化也在对学生思想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作用。

随着当代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多元文化开拓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但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有利的,在一些思想认知上也难免会加剧冲突,使大学生的行为趋于个性化,有些行为甚至会与社会认知相违背。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一)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挑战大学生的道德底线当今社会是互联网主导的时代,青年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认识世界,网络的便利性使大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被拓宽,但庞大的网络资源库中也不乏存在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影响。

大学生在网络中交流与沟通时,会不由自主地对网络媒介形成依赖,在现实生活中会出现人际关系淡漠的问题,然而在虚拟环境中却可以正常的交流,许多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弱,沉迷于网络游戏及网络聊天中,青年学子在虚拟世界中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但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也挑战着学生的道德底线,会造成部分学生走向极端,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区分虚拟世界,进而产生其他的不良行为。

(二)娱乐主导的媒体环境挑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当代的媒体环境中,娱乐媒体占据着主导地位,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与受教育水平已经明显提高,通过报纸、杂质、电脑及手机等形式的媒体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竞争也尤为激烈。

其中不乏一些无良的媒体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放弃了长期以来坚守的媒体人责任,恶意制作一些内容低俗、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对一些缺乏宣传价值的人物进行包装和炒作,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误导,甚至一些节目充斥着暴力元素或恐怖元素,大学生长期在这类媒体节目的熏染下,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价值取向,使青年大学生出现思想认知上的混乱与扭曲,不利于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逐步渗透的西方文化挑战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在当代多极化政治的世界范围内,不得不承认,大学生具有政治信仰自由的权利,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存在恶意,通过向我国输入西方文化企图煽动社会运动。

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以纪录片《信仰》为例

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以纪录片《信仰》为例

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以纪录片《信仰》为例摘要:影视作品对启迪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完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职业责任意识,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信仰》这一历史纪录片正是通过讲述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感人的优秀共产党员故事,来深刻阐述其核心价值观。

同时《信仰》人物蕴含了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等,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强大的震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对启迪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信仰》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文献研究室、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等多家联合制作的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1]。

共有《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和《时代先锋行》三集,以党的九十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讲述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真实故事,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和启示意义。

一、《信仰》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1.革命战争年代,只要主义真我党早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是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但他却以生命之钟撞响旧中国的黎明。

他说:“只要我们有觉悟的精神,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在绞刑台上他看着前来告别的家人神色从容,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我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瞿秋白,曾是才华横溢的柔弱书生,翻译则蔚然成文,治印则卓然成家,本可为渊博学者、文化巨匠,但他却振臂一呼刺向黑暗。

被捕后面对劝降,毫不动摇,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共产党员方志敏,他在狱中最艰苦的环境下,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

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只要主义真”,因为这一信念,新中国成立前,约有370万共产党人献出了生命,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摘要:在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如此丰富多样的今天,文化类电视节目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因此,挖掘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有利于我们拓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电视文化类节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电视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文化类的电视节目通过多种形式将文化内容呈现给观众,体现时代发展的旋律,使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支持,在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承担起了“以文化人”的职责使命。

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兴起2013年,《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节目的开播,让文化类电视节目重新进入大众视野;2014年,《中国成语大会》《挑战文化名人》等节目的陆续推出,使文化类电视节目广受关注;从2017年初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引起热议的网综《见字如面》到年末央视的用心巨作《国家宝藏》,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收视成绩,文化类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文化类节目的发展也进入到了高潮期。

这一年可以说是文化教育类的好节目的井喷年。

在选秀类、真人秀等综艺节目当道的时代背景下,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突起既是电视人引领社会风气、提高受众文化底蕴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受众追求文化素养,渴望满足知识诉求的重要映射。

电视文化类节目既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又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是普通百姓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类节目。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电视文化类节目如清流一般,抛弃酷炫的舞台包装、繁琐的规则设置,回归简朴、告别繁华,以最简单自然的状态将中华优秀文化呈现给观众,使浸淫在浮躁的网络娱乐文化中的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享受文化的熏陶,体现时代发展的旋律,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支持。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与时代课题1.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领域空前频繁的相互交流与激烈碰撞。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加快了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同样加剧了我国思想理论界与世界的融会与交锋。

其利无须赘言,其弊便是致使价值选择的茫然甚至混乱,这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究其原因:其一,面对社会思潮多元碰撞,促使当代大学生要在多种价值判断中进行选择。

这使青年学生避免了改革开放前价值选择一元化所带来的僵化,但同时又面临丧失价值选择标准的危险,我们跳出了“没有选择的标准”之禁锢,但又可能进入“没有标准的选择”之歧途。

其二,青年学生对西方现代社会思潮的认识局限。

由于青年学生在理论修养与社会实践上的欠缺,面对复杂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求新追异成为其群体性特征,却很难认清这些思潮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

加之,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何超越传统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并没有理清这些先进理论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的理论关系。

没有清晰地向学生表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对其超越的?在理论尚未澄明的情况下,在教学实践中,也只能进行灌输式的说教,难以使学生在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反思与批判,难以使理想信念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准则。

因此,如何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批判与借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与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其进步意义有目共睹,但同时也伴随着种种转型的阵痛。

这反映在高校中则表现为:青年学生身处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这三对矛盾的挣扎之中。

从理论层面看,上述三对矛盾本身并不存在无法调和的冲突,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青年学生对于物质利益、个人选择与现实问题的偏执与贪求,抑或是在这些矛盾的挣扎中茫然不知所措。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加强
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加强课程设置、课外辅 导、心理咨询等环节,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多元文化背景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教育者可以借助多元文化的优势,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增强大 学生对理想信念的理解和认同。
注碰撞
04
加强网络教育,占领思想高地
05
开展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
践中感受和领悟理想信念的内
涵和价值。
06
多元文化背景下
04 大学生理想信念 教育的实践与案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案例
01
02
03
案例一
清华大学“新生导引项目 ”
案例二
复旦大学“价值观与文化 多样性体验营”
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03 多元文化背景下 大学生理想信念 教育的目标与内 容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 设
对未来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
加强对大学生的理 想信念教育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理想信念教 育的比重,通过课堂教育、讲座 等形式,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价 值观。
开展针对性的心理 咨询
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可能 出现的心理问题,建立心理咨询 体系,帮助大学生解决困惑。
举办多样化的文化 交流活动
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 使命感和责任感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与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 G 6 4 文献标识码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3 . 0 9 . 2 1 8
理想是 人们在实 践中形成 的 、 有 可能实现 的 、 对 未来 社会 和 自身发展 的 向往 与追 求 , 是人们 的世 界观 、 人生观 和价值观在奋 斗目 标上 的集 中体 现 。信念是认 知 、 情感和意 志的有机统一 体 , 是人们在 一定 的认识 基础上树 立的对某 种思想或事 物坚信不 疑 并身体力 行 的理想 态度和精神 状态 。但 在当前文化 多元 的时代 背景下 , 不 同文化之 间的摩擦 、 碰撞 和冲突对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 育构成 了严峻挑 战。 挑战一 : 网络时代给大学生理想信念造成 的负影 响。 信息 化的时代 , 网络 已成为社会 各行各业 之必需 , 教师布 置 作业 与任 务 , 学生选课 与作业递交 , 都是 通过 网络 , 可 以说 , 整个 社会 的运行都搭上 了互联 网的快车 。然 而 , 网上信息 良莠 共存 , 部分别 有用心 的人利用 网络传播虚假 信息 , 散布反动 言论 , 甚 至对社会热点 、 难点和敏感新 闻进行炒作 , 误导舆论 , 对学 生的影 响很大 。 进学生宿舍 , 电脑几乎无空位 , 也几乎无休息 , 同学们不 是 看 电视 剧就是玩 游戏 , 更有甚者是几 个宿舍联 合起来玩 游戏 , 在 电脑下 学习 的人 或者是在 旁边看书 的却 是寥寥无几 。在这种 信 息 化 的 冲击 下 , 他们 何 来 的理 想 , 何 来 的信 念 , 又 怎 么去 施 展 宏图 ? 挑 战二 : 市场经 济带来 的影 响 , 给大学生理想信 念教育增 加
形成。 同时 , 认 真开展暑期社会 实践 活动 ; 做好工学结合工作 ; 广泛 开展生产 劳动和社会服 务 , 扎实推进勤工俭 学 , 积极 开展红色之 旅学习参观活动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活动发展学生个性 , 并力所 能及地为社会做些实事 , 增 强大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 。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研究作者:霍佳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12期摘要: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对网络世界淡化大学生道德意识、娱乐媒体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西方文化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社会现实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等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理想信念教育已经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本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工作进行分析,以期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新闻媒体舆论更加自由开放,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应对多元文化背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等方面造成的冲击,对西方社会价值观念、实用性文化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进行处理,教师需要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和知识教育工作进行有效整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而为理想信念教育应用价值和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近几年,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发展和普及,通过互联网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开阔自己的视野,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同时网络环境中充斥的信息可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等方面造成一定侵袭,娱乐化的媒体可能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一些电视节目及网络节目中含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色情及暴力元素,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可能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的情况,甚至对本国文化产生质疑;社会现实因素同样可能对大学生信心产生影响,例如某位大学生帮助摔倒老人反被告、三聚氰胺事件等均让大学生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漠,遇事后不再敢“多管闲事”,开始相信社会是一个“靠背景”的世界,功利主义无处不在,对未来奋斗、社会等失去信心等。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进取心,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下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及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冲击,我们通过对复旦大学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发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影响复旦大学学生理想信念的多元文化梳理来找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更有效的方式方法。

标签:多元文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不断发展和碰撞。

大学生理想信念也面临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摩擦、碰撞和冲突[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内涵,其多元化可能导致文化认同的迷茫和价值选择的迷失,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在未来的知识和科技创新工作中,大学生是主体。

大学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加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多元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调研目前,多元文化越来越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诸如留学生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等等[2]。

多元文化并存,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对我国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鉴于此,我们针对复旦大学的本科生及一部分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研。

我们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3份,其中有效问卷416份。

问卷发放时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年级、学科、性别、生源地的分布和每月的可支配金额方面的差异。

(一)调研结果统计分析统计发现,当代大学生已经真切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突。

有60.1%的同学已经认为当代高校校园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多元化”,还有67.1%的同学认为“多元化”是校园文化较为突出的特点。

“文创+思政”: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文创+思政”: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文创+思政”: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研究1. 引言1.1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如何通过文创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他们对于思想教育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如何将文化创意和思政教育相结合,激发大学生的思想潜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文创+思政”: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从理论框架、文创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探索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文化创意产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社会中备受关注的议题,它们各自代表着对艺术创作和思想理念的重视。

然而将文化创意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特别是在艺术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进行创新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从业人员,其理想信念教育将直接影响到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理解文化创意产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和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借鉴成功的案例经验,为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文创+思政”: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文创+思政”: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文创+思政”: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深入人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人才来源,其理想信念教育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手段传统等,难以满足艺术类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有必要探索新的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文创+思政”: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模式,希望通过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1.2 研究意义艺术类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也需要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以培养其全面发展的人格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地位,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从业人员,其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文化创意产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析现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创+思政的教育模式,以及设计和实施该教育模式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本研究旨在验证文创+思政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并展望未来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方向,推动艺术类大学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研究意义重大,有助于完善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体系,提升其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2. 正文2.1 文化创意产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艺术类大学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思想清醒、行为规范,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的人才。

红色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红色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方向。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大有裨益。

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1]”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依靠教育引导。

因此,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

影视剧《觉醒年代》《功勋》《长津湖》等红色影视作品,生动传神地还原与塑造了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

从为国为民的爱国者,到舍生忘死的革命者,再到矢志不渝的建设者,这些先进人物及其事迹无不感染着观众,帮助观众重温党史,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类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教材。

1红色影视作品的内涵及特征红色影视作品主要是指以红色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即主要涵盖建党以来的革命历史及英雄事迹的题材作品。

红色影视作品最早出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随即社会上产生了大量反映革命心声的红色小说、戏剧、电影等作品。

时至今日,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觉醒年代》《功勋》《长津湖》等一大批以红色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集中热映。

这些红色影视作品通过对红色革命历史的重新诠释以及对英雄人物形象的全新打造,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加深了观众对党史的理解,坚定了观众的理想信念。

1.1红色影视作品的内涵红色影视作品通过打造一个个中国人民为生存和理想苦苦寻求出路的伟大斗争故事,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在荧幕上呈现出来。

目前对红色影视作品并未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只要是反映党和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现代化建设而英勇抗争、无私奉献的影视作品,都可以称为红色影视作品。

例如“建国三部曲”(《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国庆三部曲”(《我和我的祖国》红色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安欣佩(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要: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冲击。

在这个信息爆炸和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人文艺术传承,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和哲学智慧。

正是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则是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和信仰基础。

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融入方式1. 教育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文化的内涵。

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体验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课程设置的调整: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可以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传承与创新课等课程中,通过教材、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3. 社会实践的引导:组织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古建筑,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等。

通过亲身经历,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融入效果1. 弘扬传统文化: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使大学生更加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形成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

2. 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其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3. 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分析其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文章首先将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对象的范畴。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梳理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传统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以提升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文章将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为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优秀文化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力量。

理想信念教育则是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环节,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仰、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对于促进二者有机融合,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具有深远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滋养。

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忠诚”“诚信”等理念,道家文化中的“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以及佛家文化中的“慈悲”“智慧”等修行境界,都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撑和道德引领。

通过融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与价值,增强对理想信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与理想信念教育目标高度契合。

传统文化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品质,与理想信念教育所追求的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的目标不谋而合。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全媒体时代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有效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和纸质教材,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教育资源相对有限。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全媒体平台的飞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愈加多元化和便捷化。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利用全媒体平台的优势,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字数:215】1.2 问题提出在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量的信息涌入学生的视野,但其中不乏虚假信息和低俗内容,给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面临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往往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引导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成为当前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提升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路径,以期为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以满足日益增强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分析当前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提升路径。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遭遇诸多挑战,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的敏感度更加突出。

多元文化对理想信念教育冲击主要是从改变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切入。

多元价值观念的传播、外国文化的强势介入、国内利益多元化带来的思潮多元化是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原因。

在新形势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兼顾大学生价值观多元的现实,加强引导疏导,突出重点群体,分层次推进,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标签:多元文化;理想信念教育;三个着力点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它既体现为文化之间的冲突,更包括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借鉴。

在外部多元文化和内部文化及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正在遭受极大冲击。

在世界多元文化和国内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遭遇诸多阻力,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感、误解、抵触等。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已十分深入,研究人员包括思想政治专业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高校党政领导、文化界学者等,研究成果包括博士、硕士论文、学术论文等。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不了解,甚至无知;关注现实利益及物质利益,缺乏对共产主义事业及人类进步事业的热情;大部分同学认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少部分对国家的现行政策认识偏激。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道德及理想追求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边缘化。

如何应对,研究人员提供的对策包括了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教育,认真对待国内外优秀价值思想;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等方式和途径。

本文旨在通过对多元文化背景的理论分析,结合理想信念教育遭遇的问题,从理想信念教育实际操作入手,提出解决方法。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支柱,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的理想,中国人也正在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努力。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自身的素质。

文章就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多远文化背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5)10(a)-0175-02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我们国家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开展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当今时代下的一个重要的革命任务。

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将自身的伟大信念与集体和国家的信念相结合,进而促进其发展,这样也有利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突破。

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基本现状1.1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的高等院校向来都处在文化的高地,高校中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地树立往往能够对整个社会的理想信念地树立进行引导。

因此,当代的大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这也是保证我们国家和我们整个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

当前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越来越多的被多元文化所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且为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而没有一个优异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同时,社会舆论的一些不正常的引导也会对我国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地树立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多是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此外,西方的文化总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来对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析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析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内涵和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路径和措施。

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它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文化自信和精神追求。

对于大学生来说,传统文化是他们学习和接受的对象,也是他们形成理想信念的重要参照物。

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人、对世界的思考,以及对生命、对情感的感悟,这些都是对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引导。

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博大情怀和传统美德,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认同。

传统文化能够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信和自豪,使他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

传统文化能够启发大学生的思维与智慧。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等,这不仅可以开拓大学生的思维广度,也可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内涵修养。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路径。

建立“传统文化周”活动。

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周系列活动的形式,让大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周期间开展诗词歌赋的比赛、书法、绘画和民间手工艺制作等活动,让大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可以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开设中国文化经典、中国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学等课程,让大学生在课堂中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利用校园文化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类电视节目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作者:刘双英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突然走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价值取向的思考。

此类性质的电视节目所表达的深刻文化内涵和极力渲染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激励他们树立伟大的人生理想,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勤于进取、努力拼搏的生活态度。

正确发挥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积极导向作用,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韵味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对于促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在不懈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008-02一、文化类电视节目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文化类电视节目特征1.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都迫切希望增强与观众的沟通和交流,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是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一大显著特征。

随着网络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参与节目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目前文化类电视节目大部分通过微信、微博以及电话、短信等渠道与观众进行多样互动。

如《朗读者》将人们所喜爱的明星邀请到节目中来,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以这种方式缩短与人们的距离,从对嘉宾的选择方面体现出了与人们之间的互动,加强了与观众之间的沟通。

2.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类节目致力于发掘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

如《中国诗词大会》从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开始,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

这些所选取的诗词中既有对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等的眷恋,也有对情怀、志向以及理想抱负等的抒发,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大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他们个人的成长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三方面紧密相关、缺一不可。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奋斗在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定精神指引,作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上展现出了积极向好、健康向上的一面,但由于周围环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人的理想信念出现了模糊甚至动摇,因此,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使他们在新时代的奋斗进程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受欢迎的原因分析(一)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随着人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迫切需要高质量、深内涵的节目来填补心灵的空白,传统娱乐化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文化类节目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它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水平和审美趣味,在寓教于乐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电视节目的更高层次的感受,使人们实现了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受到了人们的热情追捧。

(二)对内容和传播渠道进行创新文化类电视节目,核心在于“文化”二字,这类节目本着自主原创的原则,摒弃传统综艺节目的一贯套路和模式,坚持制作本土化的节目。

在传播渠道上,随着电视媒体及网络传媒技术的进步,信息扩散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传播途径的创新也使得文化类节目有了更多、更丰富的互动平台,现在人们不仅能在电视上看到这些节目,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形式参与到节目中去,与现场的选手及嘉宾进行互动交流。

在内容上,它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节目的核心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珍贵、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向人们传递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充实人们的心灵,填补人们心灵上的空虚,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引导人们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运用文化类电视节目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一)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1.融入文化元素现阶段火爆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弘揚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坚持制作原创性、本土化的电视节目。

大部分受人欢迎的文化类节目都是通过诗词、成语、书信等形式表达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传递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引导人们在文化熏陶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漫长岁月的沉淀,始终被人们记住并传承下来,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兴起,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古诗词、经典文化等的浓厚兴趣,也使人们更加关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中的一类庞大的群体,是电视媒体的主要传播对象,更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理想信念作为精神之“钙”,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乃至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有着非同小可的现实意义。

2.营造文化氛围除了在内容方面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文化类节目还在形式上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人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能够拥有一种更好的审美感受。

如《中国诗词大会》每场比赛开始时都有节目组精心安排的开场诗词,由百人团齐声朗诵,配上灯光、舞蹈等,表现出特别的文化韵味,从而使人们在美妙的场景中领略到诗词所带来的魅力。

此外,还设有专家和评委对诗词进行点评,以一种相对轻松愉快的方式为选手及观众解读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从而指导人们便于理解、易于接受。

另外,参加此类节目的基本都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各自都有不容忽视的实力,因而刺激的竞赛过程不仅增添了节目的趣味性,也加强了节目渲染的文化氛围。

(二)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全民参与1.拓宽参与范围电视节目要想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必须确保受众的广泛性,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某一类群体上,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受众狭窄,难以做到普遍推广,只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才能吸引到各行各业的人。

《朗读者》好评如潮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受众广泛,覆盖老年、中年及青年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在各个地方还设置了朗读亭,使人们享受朗读带来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参与热情。

《中国诗词大会》则吸引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人们的关注和参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拓宽覆盖人群的参与范围,才能使节目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每一个人,在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之下,对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2.丰富互动方式为了增进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将观众吸引到节目中来,文化类节目需要具备多种多样的互动方式。

适应现代传媒技术及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大多数文化类电视节目推出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方式,观众不仅可以亲自参与到现场的活动中去,还可以通过线下的方式参与其中。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对节目的建议,使节目所要传递的价值取向得到有效的传播。

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电子产品,更易方便快捷地参与到节目中去,体会其传递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从节目中受到文化的滋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形式、多样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发挥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教育交流功能,对于激励、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影响。

(三)树立先进榜样,强化模范引领作用1.榜样激励作用榜样发挥的作用是无穷的,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思想观念等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榜样的激励和引导,榜样是具有正面效应的群体,他们所传递出的正能量能够感染人、激励人、引导人。

重温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不失为一种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榜样可以激励他们奋进、拼搏,榜样自身所具有的感染力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可以发挥很好的正面作用,使他们更加明白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当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发挥榜样的正能量作用,引导他们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非常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央视专题节目《榜样》通过讲述榜样的先进事迹,给人们树立学习的标杆,通过典型示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灵上产生共鸣,从而补足精神之“钙”。

2.自觉投身实践榜样对人起到的是一种导向作用,更多的还要靠自身的行动。

从现如今的表现情况来看,多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都是健康向上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也使得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出现了问题,进而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他们理想信念的丰富或者缺失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综合发展,甚至对社会及国家的发展都有影响。

现如今火爆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滋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好评,这体现出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坚定理想信念的迫切希望。

这类节目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文化价值取向的深刻思考,在实现情感共鸣和心灵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树立正确、積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从而使他们的理想信念得到强化。

四、结语立足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不仅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一支关键力量,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交流作用,发挥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化宣传功能,以文化自信滋养大学生理想信念,进而使他们内化信仰,外化践行,以自身实际行动在砥砺奋斗中书写人生华丽篇章。

参考文献:[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5.[3]赖辉亮.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考察及其对青年的启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2).[4]吴云志,刘根旺.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