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中大学生集体责任感内涵的思考

合集下载

浅谈和谐社会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浅谈和谐社会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教育教学研究
21
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可是,在当今 中国这样一个多元社会里,由于经济成分、利益 主体、利益关系等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 出多元们在精神上困惑、迷惘,其精神家园面 临着被摧毁的危险。这种情况决定了“改变精神 价值观点是使现代社会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这 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集体主义 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导向,以便引导大学生的 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整 体利益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同时,高 等教育对于禁止什么、提倡什么要有明确的态 度,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应当予以揭 露和反对,让每个大学生都明白反对消极腐败现 象是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当代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 题,那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责任 意识呈现明显的淡化趋势。他们或沉溺于网络游 戏,或早熟早恋,或追求时尚,有的自私冷漠, 缺乏同情心,意志脆弱,等等,甚至“近些年自 杀现象更有向大学生、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群 蔓延的趋势”。这些都是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具 体来说,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有如下特点。 1、 自我意识浓重 一些同学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 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 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只注 重个人奋斗与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奉献 和服务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总担心自己被 埋没、被大材小用。 2、公德和纪律意识低下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是新世纪大学生的主要职责。然而,一些学生学 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严重,故而考试作弊或找 “枪手”等大有人在;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看作儿 戏,人走灯不关,用水后不关水龙头;还有的学 生不分场合、旁若无人地与异性亲热。

试论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责任

试论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责任
2 1 用 科 学 的 政 治 理 念 引导 大 学 生 成 长 .
来 。 们 党 抓 住 “ 么 是 社 会 主义 、 样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 一 基 本 我 什 怎 这 问 题 进 行 不懈 的探 索 , 对社 会 主 义 的认 识 越 来 越 深 入 。 贫 穷 不 从
是 社 会 主 义 。 会 主 义 社会 是 共 同富 裕 的社 会 , 没 有 民主 就 没 社 到
才 智 引导 到 建 设 有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事 业 , 实现 中华 民族 的 伟 大 复兴 上 来 , 对 于 创 建 和 谐 社 会 、 这 营造 良好 的 社 会 文
化 环境 、 利 实现 构 建 和谐 社 会 至 关 重要 。 顺 【 键 词 】 谐 社 会 构 建 ; 学 生 : 会 责 任 关 和 大 社
求 。 现 了我 们 对 现代 化建 设 规 律 和 党 执 政 规 律 认 识 的深 化 ; 体 表
明 我 们党 对 社 会 主 义 的 认 识 达 到 了一 个 新 的 高 度 。 改 革 开放 以
展 。 是 关 系 到 我 国 现 代 化 建设 的基 础 工 程 , 为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这 作
社 会 、 现 中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希 望 工 程 , 分体 现 了 以胡 锦 涛 实 充 同志 为 总 书 记 的 党 中 央对 大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高 度 重 视 和 对 大 学 生 健 康 成 长 的殷 切 希 望 。 强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加 促 进 大 学 生 的 全 面 和谐 发展 。 建设 和谐 社 会 的必 然 要 求 。 是
独 立 性 、 展 性 、 荡 性 、 索 性 、 造 性 等 复 杂 心 理 特 征 ; 革 发 动 探 创 改 开 放 , 场 经 济 的 深 入 发 展 和社 会 变 革 的 加 深 。 会 经 济 成 分 、 市 社 组 织 形 式 、 业 方 式 、 益 方 式 和 分 配 方 式 日益 多 样 化 , 会 利 就 利 社 益 关 系 更 加 复 杂 . 学 生 的思 想 观 念 、 值 取 向也 在 发 生 着 深 刻 大 价

论当代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尽的责任

论当代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尽的责任

论当代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尽的责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党、乃至全社会人民群众压倒一切的重要工作。

不仅仅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而且还必须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各个阶层人民能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积极的社会力量。

大学生作为社会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这其中显示出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首先,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还在处于求学阶段,应该凭借着自身的年龄优势,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着较高的知识和技能,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富,成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物质基础的骨干力量。

其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要时刻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的人,还要善于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大学生不仅要承担自身的学业压力,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现象也在大学生中出现。

为了更好地讨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本文将从责任感的定义、现状分析、原因探究以及解决途径四个方面进行浅谈。

我们来了解一下责任感的定义。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言论、决定或行动承担责任的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的抉择与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足够的责任感,就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且为之负责。

责任感还包括对社会、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存在一些问题。

在社会实践中,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缺乏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帮助的意识。

一些大学生对公益慈善活动的参与欠缺热情和积极性,缺乏对社会实践的主动性。

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消极怠工、责任逃避等现象,表现出对社会责任的淡漠态度。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还表现在大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意识不足。

那么,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归咎于教育体系的问题。

当前教育体系过分注重学术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许多学校的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导致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之一。

社会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金钱和地位的崇拜,让一些大学生丧失了对社会责任的基本认识和尊重。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自主和责任担当的思想品质。

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改进教育内容和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活中的责任心问题与反思

大学生活中的责任心问题与反思

大学生活中的责任心问题与反思大学是一个提供高等教育的阶段,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转变和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大学生活中,责任心问题是一个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大学生活中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责任心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责任心等方面进行论述。

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秉持的一种态度,表现为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任的态度。

在大学生活中,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首先,责任意识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其次,责任意识对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在大学生活中,责任意识能够让人们相互尊重,共同遵守规则和约定,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外,责任意识也是一个人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重要品质,能够使人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并乐观面对困难。

责任心问题的表现形式在大学生活中,责任心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学业方面的责任心问题表现为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和对学习任务的不负责任。

一些大学生对待学习缺乏热情和投入,经常拖延完成作业或准备考试,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其次,生活方面的责任心问题表现为对个人生活的不负责任和缺乏自律。

一些大学生饮食不规律,作息混乱,忽视个人卫生和健康,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困扰。

此外,社会责任心问题也表现为对社会公益活动的冷漠和缺乏社会参与的意愿。

一些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缺乏关注和关心,缺乏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意愿。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责任心提升大学生的责任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首先,高校教育应注重对学生的责任心进行培养和引导。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大学生责任心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责任心和独立自主的品质。

另外,大学生自身也需认识到责任心问题的重要性并主动寻求成长。

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思考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在这一重要发展趋势下,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每个学生应当响应社会的号召,充分认识“有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在学习、生活中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提供社会贡献。

其次,我们要说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

首先,大学要联合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

大学要开展关于社会责任感的推广性宣传,以便学生们能够明确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理解其意义,树立正确价值观;学校也可以开展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更加真实地理解社会责任的含义,长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其次,家庭也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载体。

在家庭中,家长不仅要为孩子的学习设置科学的课程计划,并要加强教育,引导孩子坚持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健康地融入社会,充分认知自身应有的责任,使他们对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贡献有所意识。

最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应该从社会服务活动入手。

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比如支教、义工等,让学生了解当代社会的实际状况,坚定自身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

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比如慈善募捐、爱心帮救、社区积极活动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有效激励学生发挥自身社会责任感,增强责任感,关注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到“有责任”,既要由大学及有关部门联合发挥作用,又要家长加强教育、引导,还要学校组织有实践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学生使命培育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和谐

大学生使命培育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和谐

大学生使命培育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和谐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即培育社会责任感并推动社会和谐。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长的必备品,也是实现社会繁荣与进步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大学生使命的内涵、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推动社会和谐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引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其使命不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积极向上的品质与行为习惯,积累起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使命的内涵】大学生使命的内涵包括:学习使命、创新使命和服务使命。

学习使命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为社会提供更有价值的贡献。

创新使命是大学生应有的责任,要在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服务使命是大学生对社会的应有回报,将所学所长服务于社会,并推动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需从个体的内在素质、道德伦理的建立以及多方位的实践中来培养。

1. 内在素质的培养大学生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包括品德修养、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等。

只有具备良好的内在素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担当社会责任。

而提高内在素质需要大学生注重自身修养,从细微之处做起,如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等。

2. 道德伦理的建立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底线。

在学校和社会中,要积极践行道德规范,牢记社会伦理和道德底线。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3. 多方位实践的重要性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应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增加社会责任感的知觉。

可以参与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项目等,了解社会现实,并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学生组织、社团等形式,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日后的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推动社会和谐的作用】具备了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在推动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分析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分析与思考


责 任 的 概 念
指个人对 自己和他人 、对家庭 和集体 、对 国家和社会所 负责任的 认识 、情感和信念 ,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 、承担责任 和履行义务 的自觉态度及 由此而产生的情绪体 验。 大学生 的责任 ,则要从大学生的社会身份说起 ,他们是 中华人 民 共和 国的公 民,是社会 、集体中的一员 ,是父母 的孩 子 ,是 学校 、班 级里 的学生 。这样的多重身份决定了大学生要负相应 的责任 。 二 、 当代 大 学 生 的 责 任 意 识 ( 一 )人 生价值 观念的错位 受 当前社会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所带来 的一种强调个体 利益的不 良思想 的影响 。当前家庭 中孩子变少 ,特别是独生子女是 家人关注 的 中心 ,导致一些大学生热衷于个 人利益 ,很少关心或不顾他人 和集体 的利益 。在平时的大学生活 中,锱铢必究 ,导致 了人 际关 系的紧张和 恶化 。 还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 ,未曾考虑过样才能实 现人 生价值 的 最大化 。在生活和学习中 ,过分强调公平 的观念 ,只愿 意获取 ,很少 愿意付 出,付 出就马上要 求相应 的回报。只愿从社 会 、集体 中索取 , 只要求他人 、群体 、社会对 自己负责 ,奉行利 己主义 。 ( 二 ) 责 任 心 的 缺 失 有 些 大 学 生 从 小 一 直 被 父 母 亲 友 教 育 ,学 习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上 大 学,其他事都不用他们操心 。在填写高考志愿 的时候 ,他们表面上是 根据社会 的需求来选择专业 ,实际上是 家长根据 哪个行业将 来有更丰 厚的经 济收入来帮他们选择的。以上两个方面就决定 了 ,这些人 习惯 于以 自我为 中心 ,把责任都推给父母 ,推给他人 ,久 而久之 ,势必淡 化他对 自己、对学 习、对家庭 、对集体和社会所 应负 的责任 。 加之在小学 、初 中到高 中,学 校的教育都 围绕高 考这根 指挥棒 , 虽然有 思政课 ,但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 、良 好行 为习惯 、道德 责 任心 的培养 与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从 校领导 到班主任 只强调主课 的 学习 ,在班会课 上也多 以智育 为主 ,忽 略 了德 育。长期 在 “ 管 ” 和 “ 灌 ”的环境里生活 ,任何 事不用 自己思考 与做 主 ,哪里还会 有 自主 性和责任心呢。 ( 三 ) 道 德 和 行 为 的 失 范 现在的大学生没有独 立的观念 ,生 活上依 赖父母 , 自理能力 差 , 人际交往 的能 力也一般 ;经 济上 习惯 于从父母 那里索取 而没有付 出, 也就是只享受权利 而没有履行 自己的义务 。进入大学 以后 ,他们所 持 的是一 种消费者的态度 ,在学校 由自己的情绪来 控制 是否遵守学校各 项规章制度 ,出了钱 就可以随心所 欲 ,觉得可 以决定 自己是否上 课 , 不想 上课 就可以在宿舍睡觉或者 出学校去逛街 ,上课 上 自习也不认 为 需要遵守纪律,一 切任性而为 。这样的学生 ,走上社 会也不会转变 观 念 ,注定成为啃老族 ,无法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现状 。 有些大学生热衷 于打工 ,美其名 日 “ 勤工助学 ” 。当然 ,真正 用 打工来减轻 上学对 困难家庭 的经济负担 ,我们 应该提倡 。但是有些学

对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对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对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12213004 梁玮玉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形势,服务社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尽职尽责的担负起新时期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原因—措施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

如何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一种信念和情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考虑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下面就将从几个方面谈谈社会责任感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因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自我责任感迷惘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

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

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

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

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

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

2、.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和谐社会中大学生集体责任感内涵的思考

和谐社会中大学生集体责任感内涵的思考

和谐社会中大学生集体责任感内涵的思考摘要:传统性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来各种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冲突,这使我国传统的以弘扬集体主义为宗旨的高校德育工作遭遇了时代性的难题。

很多调查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我,普遍缺乏集体责任感。

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传统的集体主义进行了反思,确立了集体主义和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内涵。

关键词:集体主义;集体责任感;社会转型;和谐社会进入21世纪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变迁带来了文化的冲突,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不确定的态势。

一些调查研究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彰显_我。

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中国,一直都很重视集体主义的道德教育,因此,从理论上讲,当代大学生应不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与基础教育中的青少年相比,大学生个性张扬的空间更大,他们的所作所为更能说明当代青少年道德状况的真实性。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传统的集体责任感等德育目标并没有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得到完全的实现。

是当代社会不需要集体主义了吗?还是我们的集体主义道德目标或集体主义的培养方法已不适应于当代青少年的个体的心理规律和突出主体的现代社会?恩格斯说:“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本文认为,在当前构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和谐社会背景下,应对传统的集体主义进行反思,确立符合和谐社会特征的集体责任感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状况进行客观评判,从而提出培养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的有效方法。

一、对传统集体主义的反思对包括集体责任感在内的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产生担忧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变化所引起的必然思考。

1989 年进行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及教育研究”就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此展开了深刻的剖析。

当代大学生使命担负社会责任建设和谐社会

当代大学生使命担负社会责任建设和谐社会

当代大学生使命担负社会责任建设和谐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之才,肩负着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需要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承担的社会责任。

首先,当代大学生应积极传播文明和积极引领社会潮流。

作为文明的使者,大学生应该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应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发扬和弘扬社会正能量。

同时,在新媒体的普及下,大学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扩大影响力,通过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其次,大学生应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价值观的培养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他们应该学习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大学生还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关注环境保护,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再次,大学生应加强社会实践和宣传教育。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增强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问题,感受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同时,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和宣传者,大学生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法律法规,传播科学知识,引导社会舆论,为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知识支持和思想引导。

最后,大学生应发挥创新创造的重要作用。

当前,社会发展和谐社会需要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新的思想、新的科技和新的方法。

通过创新创造,大学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经济动力和发展动力,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和谐、繁荣的方向前进。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他们应积极传播文明,引领社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加强社会实践和宣传教育,发挥创新创造的重要作用。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社会责任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探讨其原因与解决方法。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育体系的问题。

目前,大学教育过于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教育体系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是社会环境的问题。

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社会问题,例如虚荣心、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这些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偏差。

三是个人观念和态度的问题。

一些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重视,对社会问题缺乏关注和理解,只关注自己的发展和利益,这种视角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是加强社会实践。

大学应该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加强思想教育。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让他们理解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

三是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该时刻注重教育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培养出社会责任感强的下一代。

四是完善社会环境。

社会上应该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环境,促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共同努力。

只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括道德责任在 内的一 切责任 ;99年该组织将“ 向 2 世 纪 18 面 1 的教育” 国际研讨 会 的主题 确定为 “ 学会 关心 ” 呼吁一 种 道 , 德关怀与道德责任 。美 国 自二十世 纪九 十年代 开始 兴起 的 品格教育的主要代表人 里 可那在 《 品格教 育》 一书 中, “ 把 尊 重 ( epc ) R set 和责 任 ( epniiy ” R sos l ) 视为 普遍 道 德价 值 观 的 bi t
邓小平 同志也要求 培养 有道德 的“ 四有 新人 ” 。道 德是做人
的灵魂 , 做人的准则 。德者 , 是 “ 本也 ”“ ,百行 德为首” 。没有
道德就 等于没 有 灵魂 。有 了好 的道 德 品质 ,才能 全心全 意 为人 民服务 。 才能实现 自己有 价值的人生 。
俄国的责任” 92 , 。1 年 联合 国教科 文组 织在《 7 学会 生存》 这
连径。主要 内容 包括 : 强思想道德教育 , 加 培养 大学生的社 会责任 意识 , 营造构建和谐 社会的 思想基 础 ; 引导大 学生积极投身
社会 实践 , 实践 中强化 大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 , 高大 学生构 建和谐 社会 的动手 能 力; 强思 想政 治教 育工 作者的社会 责任 在 提 增 感, 充分发挥 教师构 建和谐 社会的 示范带头作 用; 建立健 全各种 形式的法规制 度 , 营造全 方位 的“ 任追 究” 围和机制 . 责 氛 增强

报告 中就确定教育 发展 的方 向之一是 使每个 人承担 起 包
社 会责任是指一个人 对他人 、 对社 会所 承担 的职 责、 任 务和使命 。社会 责任感则 是人们 对这 种 责任的一 种强 烈的 自 觉意识 和崇高的情感 、 意志 , 是与人 的理想 、 向和价值观 志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共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共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共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近年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以及关键方法,为共建和谐社会提供思路和方案。

一、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他人,愿意为他人付出。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1. 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增强他们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培养他们成为积极的公民。

2. 培养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合作精神。

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的能力。

3. 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品格和人格。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行为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方法1. 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榜样。

他们的行为和言谈应该与社会责任相一致,通过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

2. 提供真实体验:学生需要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参观社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问题和他人需求的真实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倡导服务意识:学校可以设立志愿者组织,组织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中去。

通过参与实际的服务活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力,培养起服务他人的责任感。

4. 强调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需要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改变。

5. 教育课程设计: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内容可以涵盖社会问题、公民道德、公共事务等方面,通过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思考

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思考
系。
生命情感是人们从生命 认识 出发 , 照 内心 的生命观 遵 念和价值标准 , 在对现实的生命 行为进行评 价时产 生的 内 心体验 , 它是生命行 为的支持 力量。从对那 些轻生 的学生
调查资料 中, 可以发现他 们生命情感 处于缺 失状 态。
教育是因生命而存在 的, 生命 的成长需要 是教育 的基 本内容。高校无疑是丰富个体 生命 的最 佳课堂 , 但有人 选
础 。笔 者 在 和 谐 社 会 的 视 角 下 , 对 这 种 现 状 , 学 生 的 针 对
中, 他们对生命 的感知 和认 识变 得麻 木不 仁 , 生命 意识模
糊。
另一方面 , 对生命价值 的错误宣 扬。在电视 、 电影 中 , 反映青春生活 的那 些珠 光宝 气的人 物形 象多 , 映奋 斗、 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人性的魅力身教重于言传同时学校还要组织思政教师队伍学生处保卫处辅导践行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发掘每个学生的特员寝室长等担负起心灵卫士的责任时刻关注自己身边点优点和闪光点体会自身生命的独特性让爱成为生的同学或学生有效阻止高校学生危及自身生命的行为发命的养料让学生不仅仅收获知识和技能还有成功的当然社会要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相对宽容和谐的人际动及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场和文化场营造和谐的生命氛围培养大学生积极进情感
在我 国由于对生死忌讳 较多 , 人们 与孩 子谈 的大 多是 理想 、 未来 , 孩子 的生 死 教育采 取 回避 的态度 。没 有 告 对 诉孩 子 : 生是什 么 , 死又是 什 么 ; 是为谁 , 活着 承担 着 生 人
择 自杀这种毫 不负责的方式来结 束 自己的生命 , 明高校 说
比, 当社会竞争加剧 , 生活节 奏加快 时, 学生 容易失去 生活 和奋斗的 目标 , 自身生 命 的价值认 识 出现盲 区 , 对 造成 自 身定位 不准 , 从而引起失 望和无助感 , 失安全感 , 丧 从而 造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力军之一,承担着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是一种道德和伦理上的观念。

发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角色。

首先,大学生应该承担起家庭责任。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身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即便离开了自己的家庭,也不能忘记家庭所赋予给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在家庭方面,大学生应当尽自己所能承担起家庭职责,包括照顾孝敬父母、关心家庭成员、协助家庭经济等,以此来维护家庭的和睦,并通过自身积极参与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学生要发挥好学校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之一,肩负着教育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参加学校的公益慈善活动等,为学校的社会责任担当一份力量。

同时,争取为学校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也可以让大学生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到更为广泛的范围。

再者,大学生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社会层面上,大学生不能仅仅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是应该更多地关心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通过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走入社区,争取为社区发挥更多的价值和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也可以加入到各种公益组织中,参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事业,将自己的责任感发挥到更多的领域。

最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还需要加强教育。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正直向上的品质和思想,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总之,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必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勇于担当、自觉奋斗、责任担当的精神,投身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心得体会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心得体会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心得体会篇一:大学生的责任感心得体会大学生的责任感心得体会责任感是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一种对自身的自我约束,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人对于宇宙万物和自身处境的意识存在的具体展现,在日常工作中,责任感就是责任心,“不患无策,只怕无心”,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才华很重要,但缺乏责任感、责任意识、责任心就不堪大用,即使小用也令人担心,人们从事的工作不同,能力和作用不同,但无论是统管全局的领导者还是平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系于责任就没有小事。

当前,在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生的责任感趋于淡化。

重个人意识,轻社会需要;过分偏重功利,讲究实惠、自私、冷漠、懦弱、缺乏正义感,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真画龙点睛认识到责任感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的大学生比例不高,这一切都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然而这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弛,因而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因当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重;自觉接受人生价值的教育,使自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责任意识;注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的责任感是认识过程,意志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通过参加公益性的活动,为自己创造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机会,使自己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一、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社会举足轻重,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社会责任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自己、他人、家庭及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从狭义上说是指个人、组织对社会的责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要求高校及其教师有针对性地通过理论灌输、理性分析引导、情境激发、行为养成、实践体验等途径,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以形成、巩固、提升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社会中大学生集体责任感内涵的思考
摘要:传统性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来各种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冲突,这使我国传统的以弘扬集体主义为宗旨的高校德育工作遭遇了时代性的难题。

很多调查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我,普遍缺乏集体责任感。

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传统的集体主义进行了反思,确立了集体主义和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内涵。

关键词:集体主义;集体责任感;社会转型;和谐社会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变迁带来了文化的冲突,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不确定的态势。

一些调查研究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彰显自我。

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中国,一直都很重视集体主义的道德教育,因此,从理论上讲,当代大学生应不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与基础教育中的青少年相比,大学生个性张扬的空间更大,他们的所作所为更能说明当代青少年道德状况的真实性。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传统的集体责任感等德育目标并没有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得到完全的实现。

是当代社会不需要集体主义了吗?还是我们的集体主义道德目标或集体主义的培养方法已不适应于当代青少年的个体的心理规律和突出主体的现代社会?恩格斯说:“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本文认为,在当前构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和谐社会背景下,应对传统的集体主义进行反思,确立符合和谐社会特征的集体责任感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状况进行客观评判,从而提出培养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的有效方法。

一、对传统集体主义的反思
对包括集体责任感在内的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产生担忧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变化所引起的必然思考。

1989年进行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及教育研究”就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此展开了深刻的剖析。

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生道德理想建构与追求中存在诸多迷惘和困惑,研究进一步指出,“当代”大学生在人生道德实践中之所以“拒斥”集体主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种集体主义本身是不合理的。

亦即是说,他们并不拒斥、否定和批判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主义。

应扬弃虚假的集体主义,弘扬“合理的”的集体主义。

应该说,上述研究为以后关于集体责任感的研究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期,人们关于集体主义的道德困惑为什么会存在?何谓虚假的集体主义?合理的集体主义应具备怎样的特征?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追溯集体主义的来源。

二、和谐社会集体主义内涵的思考
摆在我们面前关键的问题是:集体主义的内涵应该怎样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适时地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作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人不仅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民构建一个抽象意义上的集体——和谐社会,还为此制定了与时俱进的集体主义新规范。

它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宗旨,而且因在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制度上更加切合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传统体制下虚幻的集体转变为真正体现人民个人和整体利益的具体形式的集体。

集体主义的发展给我们启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不可能无视本国的文化土壤而走个人主义的道路,更不可能重蹈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极端利己主义的覆辙。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并在措施上做到,公有制之“公”,必须是劳动者真正的自由联合体,并最大限度地为最大多数的劳动者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而不是阻碍个人利益实现的虚幻共同体。

这样的集体主义才能真正使个人在通过自主性劳动满足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创造了集体的利益。

无疑,和谐社会中这一新的集体主义的实施进程中必将遭遇难题,但经过无数次螺旋上升后,共产主义的集体终究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三、和谐社会中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的界定
目前,很多调查显示了相似的结果: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

主要表现为:重个人需要轻社会需要;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需要的满足轻精神境界的升华;重索取轻奉献。

我们认为,对这一结论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正如上文中的讨论,对和谐社会中集体主义内涵的认识没有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对集体责任感的理解也存在误区。

因而导致在大学生集体责任感评判标准上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评判标准过时;第二,评判标准绝对化;第三,评判标准过高;第四,评判标准脱离实际。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和谐社会中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内涵作出科学的界定。

什么是责任感?理论界说法不一,某些倾向于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分析哲学家主张,责任感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而只是在一定的语境下的词语的特殊用法。

他们认为责任感无非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行为倾向;
大多数现象学家则认为,责任感是真实的意识现象,因为它们是可以被直接感知到的。

另有学者认为:“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所作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不同态度的情感体验。


西方一些心理学者把责任感看成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品质。

如班杜拉、柯尔伯格、麦克唐纳等人认为,责任感这一概念指的是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已的行为后果,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能在此基础上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本文倾向于把责任感归为道德品质的范畴。

责任感涉及的主体和客体有很多方面,因此,有很多种分类。

很多研究通常根据责任对象将责任感分成对个人的责任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鉴于马克思主义对集体主义的分析,集体的范畴相当于整体或社会范畴,有抽象和具体之分,因此,本文所探讨的集体责任感指的是与个人责任感相对的概念,它是集体主义原则在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重视的重要道德品质,集体责任感具有丰富的结构,它以集体主义观念为核心、伴随着相应的集体主义情感,通过集体主义行为表现出来。

集体责任感的上述三个组成部分协调一致,缺一不可,因此共同构成了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集体主义观念不等同于集体主义认识,集体主义认识是指对集体主义知识的认知,它是集体主义观念形成的基础。

然而,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集体主义认识还需经过内化上升为集体主义观念,评价的标准是个体是否有相应的情感体验。

只有当个体对集
体主义有了充分的认识,无论自己或别人执行时能产生相应的荣耀感时,或者从反面来看,当自己或别人做了违背了集体主义的行为时能产生相应的羞愧感,才意味着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已转化为集体主义观念。

因此,集体责任感的形成必须经过内化的过程由对集体主义规范的“他律”转为“自律”。

而且,和其他的道德品质一样,集体责任感必然和道德意志联系起来,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是它的重要品质。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应该以符合和谐社会的集体主义道德为原则,伴随着社会主义荣辱感,通过集体主义行为表现出来。

对于大学生而言,抽象的集体就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和谐社会,而具体的集体则来自于国家、社会、单位、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社团等与大学生有关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群体。

和谐社会背景下集体责任感的界定为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张应抗.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及教育研究[A].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公报[C].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4]李忠杰.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七大主题[J].中国教育报,200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