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江苏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1单元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2)分歧之处 ①在思想内容上:程朱之“理”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 具客观性和思辨性;而陆王之“心”则更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 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简易性。正是这个差异直接导致了两流派在治学和修 养方法上的直接对立。 ②在修养方法上: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格物致知” ,即通过接触世 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 贯通明理;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发明本心”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 “理” ,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陆九渊心学观点的理解。
[提示] 陆九渊把“心”与“理”说成是人固有的,而不是外物给的,他提 出“心即理也”,意即本心即天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并用自己的体验予 以印证,便于人们接受。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分析指出其主 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史论归纳 宋明理学的特点及影响 (1)三大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 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 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 “存理灭欲”或“存心灭 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D [“三教合归儒”的实现是在宋代,故 A 项错误;B 项并不是材料强调 的重点,排除;材料中所涉及的三教的并立,并没有凸显道家的衰微,故 C 项 错误;材料中有道家、佛教与儒学,但是其目的是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 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故 D 项正确。]
2.(2017· 商洛模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 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 “格物致知”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存天理,灭人欲”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跟踪训练25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五)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2015·某某月考)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
玄学的出现反映了( )A.道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B.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C.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D.士人对国家分裂的不满情绪[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从题干中“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的信息分析,玄学的出现反映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答案] B2.(2015·某某摸底)X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是理学的核心即理是世界的本原,但不能体现材料中的“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的文化性格”的作用,故A错误;B体现的也是世界本原,故B错误;C体现的是天理道德与人本性的关系,也与题干的要求不符,故C错误;从D可以得出,理学强调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故D正确。
[答案] D3.理学家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强调“本心体悟,发明本心”;王守仁主X“致良知”。
他们探讨的共同主题是( )A.净化个人心灵B.树立独立人格C.解决百姓生计D.解释世界本源[解析]本题考查三位理学家思想的共同点。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三人只是论述掌握“理”的方法,B、C、D项与三者均不符;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4.(2015·某某摸底)著名思想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 (共64张PPT)
尊卑等级 重男轻女 重礼轻法 因循守旧 等观念
①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 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②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 注意点:
董新儒学 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宋代理学 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
命题研究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
革和依法治国作出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新的
机遇期,炎黄子孙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挖掘宋明理学和顾炎武的思想的民族责任意识,是 命题的一个热点视角。
【题点】 理学的影响——社会责任意识
1.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 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 并非“禁绝”个人欲望,故④与史实不符,可排除B、D两项。 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②正确。故选C项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 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
(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 “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
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1)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①政治:王国问题依旧存在并不利于中心集权统治;②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对中心集权构成威逼;③经济:土地兼并严峻,阶级冲突激化。
(2)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的主见,适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须要。
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法、道三者有互补性,汉武帝时,董仲舒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取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思想,兼采道家、阴阳家的合理观点,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须要,其建议得到接受。
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1)重要内容①针对中心集权须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见;②针对加强君权须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发挥仁政思想,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主动可取和须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须要的主见。
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见充溢了唯心的色调,但是大一统的确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日祖国统一的须要。
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
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行取的,应当激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感应”学说,源于原始巫术,为君权神授服务,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惜百姓,却是有利于专制统治许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的确有利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也对今日中国减轻农夫负担有确定的借鉴意义。
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须要区分对待。
今日,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
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探究•核心要点课时提能演练f...... 温•提示 ............. .回扣•主干知识 ❻体验・经典考题4果处袒观卅本课件的it: 汕中出JLA4现鮎讹关肋I :有幻灯片,童复打开可正舎现| £看,驀有不便,裁请it解!回扣J主干知识一、宋明理学1.内容项目代表 哲学观认识论二程(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2)把天理与伦理道德 “格物致知”程朱 理学直接联系起来朱熹(1) 天理就是一三纲五常 (2) 强调“存天理, 灭人欲”陆王 心学陆九渊 “八”是万物的本原 “格物致知”的目的 是明道德之善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 到天理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 “心 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 “知行合一”的学说【史论要旨】理学的出现,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过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知识导图】(朱熹二程)程朱理学理是世界的心即理也本原< ---- > 心外无物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2•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 影响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 •李贽:离经叛道(1)※李贽思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①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一空前尖锐。
②经济:江南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③思想:道学家一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④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2)主张。
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②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3)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误区警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
(复习指导)模块3第11单元第24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含解析
本单元围绕中国古代思想、科技及文学艺术的发展,主要从儒家思想的演变以及科技、文学、书法、绘画和戏剧的发展过程来叙述。
线索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思想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经过历代儒学家们的改造,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
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线索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医学、农学、数学等领域领先世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线索三: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
这些作品,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
第24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孔子与老子1.孔子(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要思想①思想核心:“仁”和“礼”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
②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③天命观念: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④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当仁不让于师”。
(3)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老子(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哲学思想①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②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3)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4)历史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8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知识整合+要点探究+高考透析】12-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
人教版历史
知识系统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命题透析 课时跟踪训练
人教版历史
知识系统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命题透析 课时跟踪训练
(2)黄宗羲 ①对_君__主__专__制___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 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 权。 (3)顾炎武 ①提倡__经__世__致__用__的思想,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 题。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教版历史
知识系统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命题透析 课时跟踪训练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内容
链接点
政治
废丞相,设内 阁、军机处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的 生产方式产生,出现了向工业文
商品经济发展、 明演进的趋势,但由于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出 的抵制以及封建统治者政治上的
经济 现、工商业者队 专制,经济上的重农和闭关锁
人教版历史
知识系统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命题透析 课时跟踪训练
要点史实探究
人教版历史
知识系统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命题透析 课时跟踪训练
要点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史料】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 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 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 “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
统治地位
播
评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突破+史论互证+高考研习)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岳麓版必修3课件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史料研习
开放课堂•高考研习
宋明理学
[读史三步曲]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 先,毕竟先有理”, “有理而后有气,虽是 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 主”,“天下未有无理 之气,亦未有无气之 理”。
第一步:粗读 材料一阐述了“理” 和“气”的关系, 是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的著作是研究 宋明理学的第一手 史料,具有珍贵的 史料价值
把握理的 途径不同
“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心即理也”,人 心是万物的本原
内心反省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问题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对理的 共同认识
相同本质
内在联系
“理”或“天理”体现在社会上是 儒家伦理道德,仁、义、礼、智、 信等
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 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都把儒 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4、整体图示——宋明理学
理是世界的本源 世界观
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
继承 发展 认识论
心即理,心外无物 陆王心学
发明本心、致良知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5、思维升华——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影响:
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影响:
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 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 作用 。
(1)材料一中的“理”和 “气”各指什么?朱熹 认为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1)“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 料,是第二性的。两者是同时存在、密切结合而不可分割的。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4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41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一、宋明理学1.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被动摇。
(2)隋唐时期,“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内容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5.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巧识记]1.“二程”的思想天理是本原,伦理道德联。
格物又致知,理学代代传。
2.朱熹的思想三纲五常是天理,天理须存灭人欲。
格物致知明德善,朱熹思想内外传。
[概念阐释]“三纲五常”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背景(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2)阶级: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束缚人们思想,人们要求个性自由发展。
(4)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2.李贽的进步思想(1)主张⎩⎪⎨⎪⎧ ①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
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轻巧识记]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可归纳为“一、三、四、四”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确立于明朝)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解析: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没有明确提出近 代西方的主权在民学说,故A项错误;“故其始也,各推其德 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他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 择,注重君主的道德功绩,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 的唯物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董仲舒“君权神 授”理论的否定,故D项错误。 答案:B
合 作 探 究 区
史料研习· 主题发散
主题一 “理”与“心”的激辩——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 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陆王 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 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 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与 “心”的激辩,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 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李贽的“离经叛道”是商品经济发展与程朱理学丧失活力的 结果。 (2)明清之际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 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君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 想的先声,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 位。
[跟进自测· 夯基固本] 1.(2017· 唐山市高三模拟考试)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 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 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 道。”其言论意在( ) 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 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 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 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
[史料研习· 史论归纳] 一、宋明理学 史料一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 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 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 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 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学家们融 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程朱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江苏)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朱熹强调的“理”是( )A.超越时空的精神实体B.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C.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D.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解析:选B 朱熹强调的“理”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倡导的是三纲五常,故B项正确。
2.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
由此可知王阳明( )A.注重道德实践B.提倡心性修养C.强调重义轻利D.批判虚假说教解析:选B 王阳明强调的是“自然知”和“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体现提倡加强内心的修养,故B项正确。
3.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说明( )A.强调伦理道德B.重视“知行合一”C.宣扬“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解析:选D 伦理道德的解读更应该围绕人与人的关系,材料围绕忠君这一事件阐述心与理的关系,故A项错误,D项正确;“格物致知”这种求理的方式是程朱理学的内容,故C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4.谭嗣同称“孔教亡而三代下无可读之书矣……以冀万一有当于孔教者,则黄梨洲《明夷待访录》其庶几乎!其次为王船山之遗书。
皆于君民之际,有隐恫焉!”谭嗣同在此赞扬两人都( )A.批判君主专制B.赞成民主自由C.主张工商皆本D.提倡经世致用解析:选A 材料中考查的是王夫之和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可知二人都批判当时的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
5.中国历史上不乏具有深刻批判精神的思想家。
明清时期这种批判精神强烈地冲击着儒家民本思想的固有框架。
这种冲击体现为(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人感应”C.“存天理,灭人欲” D.“天下为主,君为客”解析:选D 根据题目可知限制时间是明清时期,A项是战国孟子的思想,B项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C项是宋明理学的内容,D项是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的。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
• 三、陆王心学 • 1.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 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 • 2.王阳明 • (1)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的命题。 •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 说。
• 3.影响 • (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 (2)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 文化教育 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
[分析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的异同
项目 二程理学 朱熹理学 陆王心学
“天理”是 万物的本 主张理之源 “心即理也 对理的不同 原,主宰 在于天理 ”,人心 解释 万物,先 ,人性与 是万物的 天理一致 本原 有理而后 有物
把握理的途 径不同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项目
二程理学
朱熹理学
陆王心学
• 二、程朱理学 • 1.理学的产生 复兴儒学 • (1)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 、抨击佛 道的活动。 • (2)儒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 儒家 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 学”。
• 2.“二程”的观点 • (1)天理是宇宙万物 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 理而后有物。 • (2)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 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格物致知 • (3)“二程”提出“ ”的认识论,认 为“物皆有理”。
•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 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 • • •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1)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市民工商业者 (2)江南一带的 已有相当强的经 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 孔子 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
赢在高考2018高中历史一轮参考课件:12-2 宋明理学及
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演练
1.“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 吉,小人悖之,凶。……故曰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 道,曰仁与义。” 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B.“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理在气中,道不离器”
第 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 儒家思想
考纲展示 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 学思想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 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1.背景
宋明理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唐时期 :儒学家提出了“ 三教合归儒” 的主张。 (3)北宋时期 :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考点一
考点二
思考:根据以上史料,分析程朱理学带来的影响。 提示:(1)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 命,凸显人性尊严。 (2)消极 :维系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很大程度上影响当时的审 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
考点一
考点二
考向 2 陆王心学的内容
考点一
考点二
归纳提升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比较项 特点 同 内容 实质 世界的本 异 原 认知方法 哲学观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都认同世界本原不是客观物质世界,要么是“ 理”,要么是“ 心” 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 然欲求 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 “ 格物致知” 客观唯心主义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 “ 发明本心”“ 致良知” 主观唯心主义
2021高考江苏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1单元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泼的儒家思想[考纲要求](1)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开展。
考点1|宋明理学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背景(1)魏晋南北朝: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开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3)唐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内容工程代表哲学观认识论程朱理学“二程〞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格物致知〞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朱熹①天理就是三纲五常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心学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易错警示]“理学〞与“心学〞的关系“理学〞和“心学〞不是继承关系,而是附属关系。
“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4.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5.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精巧点拨]图示归纳宋明理学核心问题1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史料探究]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分歧史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
只为从那里来。
“生生之谓易〞,生那么一时生,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
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1)史料一反映出二者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有何不同?提示:前者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理〞;后者认为“心〞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原。
史料二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格,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功焉。
——?朱子大全?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
思想
[考纲要求](1)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考点1|宋明理学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背景
(1)魏晋南北朝: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3)唐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内容
3.地位
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4.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5.影响
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
核心问题1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
[史料探究]
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分歧
史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
只为从那里来。
“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
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1)史料一反映出二者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理”;后者认为“心”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原。
史料二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格,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功焉。
——《朱子大全》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