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下 6 立方根同课异构教案 (vip专享)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对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立方根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帮助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求立方根的方法不够熟悉,需要通过练习和指导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的探索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理解并应用立方根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立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3.练习: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对立方根的理解和运用。

4.应用: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立方根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自身三次后得到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原数的立方根。它是解决与体积、密度等立方体相关问题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计算立方根来求解一个立方体的体积,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立方根的定义及其性质:理解立方根的基本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如正数的立方根为正数,负数的立方根为负数,0的立方根为0。
-求立方根的方法:学会手工计算立方根,掌握使用计算器求立方根的技巧。
-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立方根解决体积、密度等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立方体的体积。
-通过对比表格、图示等形式,将立方根与平方根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明确两者的区别,形成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立方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求解一个立方体的体积的情况?”(例如:计算一个边长为2米的立方体的体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立方根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立方根的定义和求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立方根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立方根的基本原理,如测量一个立方体的边长并计算其体积。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重点讲解了立方根的定义和求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立方根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后续的计算和应用中出现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在讲解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立方根的定义,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立方根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存在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运算速度慢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难点: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立方根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立方根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立方根的定义和求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立方根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立方根运算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立方根运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平方根、立方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平方根、立方根(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基本概念。平方根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给定数的非负数解,立方根则是一个数的立方等于给定数的解。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如面积、体积计算中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需要计算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即√(2^2)=2。
2.探索与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和求法,培养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将平方根、立方根与图形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4.数据观念与推理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5.数学交流与反思: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反思和总结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探讨了实数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及其应用。整体来看,学生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从直观和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这两个概念的实际意义。例如,可以多举一些与面积、体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应用。
-立方根的求法:学会计算简单实数的立方根。
举例:讲解平方根时,强调正数平方根的互为相反数性质,如√9=3和√9=-3,但通常情况下我们默认平方根为正数。在立方根方面,举例计算∛8,得出∛8=2,强调立方根的结果唯一性。
2.教学难点
-平方根的理解:学生容易混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难以理解负数没有平方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求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图形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够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四次根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实数等知识,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负数的立方根存在疑惑,需要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2.能够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负数的立方根的理解。

3.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引导、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通过PPT展示立方根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同时,讲解如何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以及负数的立方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以及判断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正负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立方根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如“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是-8立方米,求这个立方体的棱长。

”5.拓展(10分钟)讲解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物质的体积、求解方程等。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立方根》教案(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立方根》教案(第1课时)

6.2 立方根第一课时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能够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能用类比平方根的方法学习立方根,及开立方运算,并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3.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教学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探究新知问题1:在学习平方根的运算时,首先是找出一些数的平方值,然后再根据其逆运算过程确定某数的平方根,同样,我们先来算一算一些数的立方.23=__________;(-2)3=__________;0.53=__________;(-0.5)3=__________; ⎝ ⎛⎭⎪⎫233=__________;⎝ ⎛⎭⎪⎫-233=__________;03=__________. 经计算发现正数,0,负数的立方值与平方值有何不同之处?23=8;(-2)3=-8;0.53=0.125;(-0.5)3=-0.125;⎝ ⎛⎭⎪⎫233=827;⎝ ⎛⎭⎪⎫-233=-827;03=0.(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我们发现,求立方运算时,当底数互为相反数时,其立方值也互为相反数,这与平方运算不同,平方运算的底数为相反数,但其平方值相等,故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值,但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却只有一个值了,那么,什么是立方根呢? 类似平方值定义可知,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x 3=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记为3a ,读作三次根号a .负数没有平方根,负数有无立方根呢?从(-2)3=-8,(-0.5)3=-0.125,⎝ ⎛⎭⎪⎫-233=-827,可知负数有立方根,并且其立方根仍为负数. 问题2:说出开立方与立方运算的关系,并请写出上例中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 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同样开立方与立方也互逆,上例中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有:8的立方根为2,-8的立方根为-2,记为38=2,3-8=-2.0.125的立方根为0.5,-0.125的立方根为-0.5,记为30.125=0.5,3-0.125=-0.5,827的立方根为23,-827的立方根为-23,记为3827=23,3-827=-23. 0的立方根为0,记为30=0.总结:上述过程都是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教师讲解既然正数的立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正数的立方根为正数,负数的立方根为负数,同样0的立方是0,则0的立方根是0,可记为3a 3=a (a 为任意数),或者若a 3=M ,则有M =a ,其中M 为被开方数,3为根指数,且根指数为3时,不能省略,只有当根指数为2时,才能省略不写.故课本探究中,3-8=-2,-38=-2,由此得3-8=-38,又3-27=-3,-327=-3,由此得3-27=-327.问题3:试用一般式表示出上述规律,并与数的平方根作一比较.3-a =-3a ,而-a ,a 的意义不同,其值也不同,若a >0,-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a 无意义;若a <0,则-a 无意义.教学说明联系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类比地给出立方根的概念,学生初步体会到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亲身感受任何一个数都有一个立方根,以及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唯一性,并体会到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可以通过立方运算来求的道理.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边做边总结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明晰道理,学得明白.二、例题讲解,巩固新知设计说明例题着眼于弄清立方根的概念,因此不仅用立方的方法求立方根,且在书写上有推理的格式,书面语言与符号语言相互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立方根与立方是互逆运算中寻找解题途径.及时安排课堂练习可巩固这种学习成果.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1)30.064;(2)327125; (3)(3a )3. 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合作交流.解:(1)30.064=30.43=0.4;(2)327125=3⎝ ⎛⎭⎪⎫353=35; (3)(3a )3=a .例2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它们是有理数吗?(1)-27;(2)2764;(3)-0.216;(4)-5. 解:(1)∵(-3)3=-27, ∴3-27=-3,故3-27是有理数.(2)∵⎝ ⎛⎭⎪⎫343=2764,32764=34, ∴32764也是有理数. (3)∵(-0.6)3=-0.216,3-0.216=-30.216=-0.6,∴-0.216是有理数.(4)对-5这个数,作如下尝试:13=1,23=8,1.53=3.375,1.73=4.193.发现4.193最接近于5,故3-5不能口算出其值,得借助计算器求值,且通过计算器检验知3-5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用计算器计算知3-5=-35≈-1.71,是一个近似数.教学说明教学中,要求学生写出步骤,强化认识,牢牢把握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三、综合应用设计说明问题(1)(2)属于拓展型问题,两题“联手”给出互逆的情况,主要考查学生对立方根的理解,从举的例子中不难得出结论,不过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问题:(1)若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其体积为1;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8;若正方体的棱长为4,则其体积为64;若其棱长为8,则其体积为512;…;当棱长为2n 时,其体积为多少?(2)某正方体的体积为1时,其棱长为1;体积为2时,棱长为32;体积为3时,棱长为…;若体积扩大到原来的n 倍,则棱长扩大多少倍?解:(1)正方体棱长为1,则体积为1,棱长为2,体积为8,比较两者棱长扩大了2倍,体积扩大了8倍,棱长又扩大了1倍,其体积相应增大7倍,为原来的8倍,故当棱长为2n 时,体积为8n 3.(2)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n 倍时,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n 倍.教学说明教学中紧紧抓住前面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悟出规律,不过该题也有捷径可走,可直接利用立方体的体积公式,由棱长求体积用立方,由体积求棱长开立方.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设计说明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提升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问题:1.立方根与开立方的意义.2.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的特征.3.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按问题的顺序指定学生答出,其他学生补充说明.作业(1)某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多少?(2)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①-1+61125;②64 000;③47(精确到0.01). (3)某金属冶炼厂将27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钢铁在炉火中熔化后浇铸成一个长方体钢铁,此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60 cm,80 cm 和40 cm ,求原来立方体钢铁的边长.(4)有一边长为6 cm 的正方体的容器中盛满水,将这些水倒入另一正方体容器时,还需再加水127 cm 3才满,求另一正方体容器的边长.答案:(1)这个数为0,±1.(2)①-45;②40;③约为3.61. (3)803cm. (4)7 cm. 评价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人教版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体现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一个学生生活实际中常常见到的问题,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感受立方根的计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学习立方根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设计了问题1,在此处铺设了一个台阶,又设置了一个学生容易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开立方运算向立方运算的思路引导,让学生对立方运算与开立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有初步认识,为进一步探究新知作好准备.本章前两节的内容“平方根”“立方根”在内容安排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利用类比方法,让学生通过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教学中突出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平方根,又有利于立方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感受了立方运算与开立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并学会了从立方根与立方是互逆运算中寻找解题途径.在教学中安排了讨论数的立方根的特征,让学生计算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等活动,归纳得出“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的结论,这样就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中注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问题3环节中,让学生探讨了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由此可以将求负数的立方根的问题转化为求正数的立方根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并用式子表示出来,对学生印象是深刻的.(设计者:孙长智)。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四次根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已经有一定掌握。

但是,立方根与平方根虽然在概念和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区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把握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立方根的性质,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知识点和示例。

3.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

例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的棱长与体积的关系,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讲解立方根的性质,与平方根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PPT展示立方根的性质,让学生观察、思考、归纳。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实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立方根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立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对实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立方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2.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3.能够运用立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立方根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或图片素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立方根的图形形象。

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对立方根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立方根的知识。

教师及时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讲解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运算规律。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立方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首先,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尝试手算简单的立方根,如2^3、3^3等,巩固学生对立方根的理解。
-其次,引入计算器,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求解更复杂的立方根,包括无理数。
-最后,设计一系列梯度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上,我设想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情境,如:
-家长出题,让孩子求解立方根相关问题。
-孩子向家长讲解立方根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2.通过实际例题的讲解与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平方根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降低学习难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实物、图形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几何意义。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如果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它的体积的立方根是多少厘米?
3.创新性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自行设计一个与立方根有关的问题,并给出解答。问题可以涉及物理、几何、日常生活等方面,要求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索。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立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实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立方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实数等知识,对于乘方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是新的知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数的认识也是初步的,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难点: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引导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立方根的定义、实例、练习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立方根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小组合作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立方根的概念,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用PPT展示立方根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方根。

同时,讲解求立方根的方法,如用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来求立方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关于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并进行个别辅导。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和求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立方根的定义,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学会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立方根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学习新知识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但有时可能会因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立方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和求法。

2.难点:立方根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立方根的实例和性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立方体的教具,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方体,如冰淇淋、魔方等,引导学生关注立方体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立方体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立方根。

2.呈现(10分钟)展示立方根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立方根与立方体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1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实数及其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乘方,对乘方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立方根的概念与乘方有所不同,需要学生能够从中找出规律,理解并掌握。

另外,学生可能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运算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

2.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能熟练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立方根的意义。

2.讲授法:讲解立方根的性质和求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立方根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雪融化、爆米花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数学中的哪个概念有关?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通过PPT课件展示立方根的性质,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计算一些立方根的例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设置一些有关立方根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立方根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章《实数》立方根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章《实数》立方根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立方根一、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3、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4、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课前训练(1);(2);(3);(4);(5);(6);(7);(8);(9);(二)、新课学习1、什么叫做立方根?探索一(1)∵ =8,∴8的立方根是,(2)∵ =27,∴27的立方根是,(3)∵ =64,∴64的立方根是。

立方根的特点:结论一: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有个,并且是数。

探索二=0,结论二:0的立方根有个,是;探索三(1)∵=-27,∴-27的立方根是,(2)∵ =-64 ∴-64的立方根是,(3)∵=-,∴的立方根是。

结论三: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有个,并且是数。

归纳: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有个,并且是数;0的立方根有个,是;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有个,并且是数。

2、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例:“8的立方根”可以表示为或2“-64的立方根”可以表示为或,“0的立方根”可以表示为或,“7的立方根”可以表示为。

思考:“8的立方根”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而“5的立方根”也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吗?为什么?3、如何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例: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8, 64,-解:1)∵=8,∴= 。

2)∵=64,∴= 。

3)∵=-,∴。

三、练习 A组1、填空题(1)-125的立方根是;(2)-0.008的立方根是;(3)的立方根是;(4)0的立方根是;(5)的立方根是;(6)的立方根是;2、计算:(1)= (2)=(3)= (4)=(5)3-64 =(6)30.125 =(7)30.001 =(8)=B组1、(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B. C. D.(2)立方根等于5的数是()A. B. 125 C.-125 D.2、求下列方程中x的值。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课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课立方根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通过立方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互助,增强集体荣誉感。
2.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物品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新课立方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立方根的定义,即一个数的三次方等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就叫做另一个数的立方根。同时,通过具体实例,解释立方根的性质,如唯一性、符号等。
2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课立方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够准确计算出给定数的立方根。
2.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如体积、密度等计算问题。
3.掌握立方根与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4.通过立方根的学习,加深对数的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立方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立方根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发现并总结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
2.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立方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运算不准确、方法不熟练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提高他们对立方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信心。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立方根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2节《立方根》学案(2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2节《立方根》学案(2份)

6.2 立方根教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立方根的观点,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认识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3、领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唯一性,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差别。

二、要点难点要点:立方根的观点和求法。

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差别。

三、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出国接见途中,看的飞机上邻座的乘客阅读的杂志上有一道智力题,“什么数的立方是59319 呢?”华罗庚信口开河:“ 39”。

大家十分诧异,忙问计算的奇妙。

(二)自学检测(自学课本P77— P78研究前内容 ,达成以下问题)1、假如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 a 的(也叫做数 a的、)。

也就是说 ,假如。

,那么 x 叫做 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记作:“”。

读作“”,此中 a 是,3 是。

2、在3a中根指数3省略(填“能”或“不可以” ),不然会与记法混杂。

注意:3 a 与3 a表示的意义同样吗?为何?3、求一个数的的运算叫做开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

4、求以下各数的立方根:( 1) 216;( 2)-125 ;(3)27;解:645、依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察看总结: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色?(1)8的立方根是; (2)0的立方根是; (3)1。

的立方根是8总结:正数的立方根是数,负数的立方根是数, 0 的立方根是。

想想:每一个数都有立方根吗?一个数有几个立方根呢?6、平方根与立方根有什么异同?平方根立方根性正数质负数表示五、小结:学生谈本节课收获!六、作业: P80— 3、 9四、达标检测1、专心来判断:(1)、-125 没有立方根;()(2)、± 4是64 的立方根;()(3)、一个数的立方根必定是正数、负数或零中的一个;()(4)、假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其立方根同样,则这个数是0;()2、认真填一填:(1)、平方根等于它自己的数是;算术平方根等于它自己的数是;立方根等于它自己的数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6.2《立方根》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6.2《立方根》同步教学设计
2.部分学生对计算器的依赖性较强,可能会影响立方根的手工计算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注重培养运算技巧。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立方根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教师应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立方根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知识传授,重点突破
-使用直观教具,如立方体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立方根的直观形象。
-通过数学推导,引导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性质,并掌握计算方法。
-对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和讲解,帮助学生规避误区。
3.实践应用,难点攻克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对立方根的理解。
-结合实际问题,如科学实验中的密度计算,指导学生运用立方根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6.2《立方根》同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知道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准确地区分和运用。
2.学会计算立方根,掌握利用计算器求解立方根的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如体积、密度等计算,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4.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如正数的立方根为正数,负数的立方根为负数,0的立方根为0等,并能灵活运用。
-立方根性质的推导和证明。
-立方根计算过程中的错误理解和操作。
-将立方根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针对上述重难点,我提出以下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生活实例,如体积的计算,让学生感受到立方根的实际意义。
-利用数学问题,如求解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激发学生对立方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人教版数学七下《 立方根》同课异构教案3 (vip专享)

人教版数学七下《 立方根》同课异构教案3  (vip专享)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立方根》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数的立方根的概念的概念.2、使学生能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3、使学生能用立方运算求某数的立方根.4、使学生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5、使学生理解开立方与立法互为逆运算.6、通过性质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和推理能力.教学分析:重点:立方根的概念与性质及求法.难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方根是如何定义的?2、平方根有哪些性质?二、新授1、你能否由平方根的定义说出立方根的定义呢?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称数a的三次方根.)用数学式子表示为: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2、立方根的表示方法:类似平方根的表示方法.数a的立方根我们用符号3来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且不能省略,否则与平方根混淆.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8;(2)8;(3)-8/27;(4)0、216;(5)0(6)-27/64;(7)103;(8)42717. 3、立方根的性质: (1)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2)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3)0的立方根是0.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1)327(2)327-(3)327102- (4)36427--(5)3610(6)3910 三、练习 四、小结:我们在学习立方根概念时,应对照平方根概念进行.五、作业。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教学设计】立方根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教学设计】立方根

立方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立方根的定义以及正数、负数、0的立方根的特点.【过程与方法】正确理解立方根的定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立方根的定义.【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 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师: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 m,则x3=27,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33=27,∴x=3.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3 m.师: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即:如果x3=a,即么x叫做a的立方根.比如:∵33=27,∴3是27的立方根.师:什么是开立方?生: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师:正如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一样,开立方与立方也互为逆运算,据此我们可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师:请看大屏幕.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和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因为23=8,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 )3=0.125,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为( )3=0,所以0的立方根是( );因为( )3=-8,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 )3=-,所以-的立方根是( ).∵23=8,∴8的立方根是2;∵(0.5)3=0.125,∴0.125的立方根是0.5;∵(0)3=0,∴0的立方根是0;∵(-2)3=-8,∴-8的立方根是-2;∵(-)3=-,∴-的立方根是-.师生共同归纳: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师:你能说说数的平方根与数的立方根有什么不同吗?生:每一个数均有一个立方根,而负数没有平方根.师: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表示方法:其中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表示8的立方根,=2.表示-8的立方根,即=-2.3不能省略.注:算术平方根的符号,实际上省略了2中的根指数2,因此也可读作“二次根号a”.师:请同学们填空:= ,- = .= .二、例题讲解【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27;(2)-27;(3)-0.064;(4)0.【答案】(1)∵33=27.∴27的立方根是3,即3=3;(2)∵(-3)3=-27,∴-27的立方根是-3,即3=-3;(3)∵(-0.4)3=-0.064.∴-0.064的立方根是-0.4,即3=-0.4;(4)∵03=0.∴0的立方根是0,即3=0.三、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桌交流.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立方根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立方根教案1

●自学 自学---质疑---解疑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立方与开立方是互为逆运算。

2.难点与关键:理解3a -与—3a 的相等关系教学方法:1、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49-51页,探究课本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完成导学案设置的问题,由组长组织对学与群学,进行知识汇报,展示讨论。

3、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量学 自测---互查---互教1、回顾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

2、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怎样用符号表示。

3.计算:=31 ,=3)21( ,=30 =32.0 ,=-3)3.0( ,=-3)43( ,=-3)51( 。

4.填一填:27(____)3=,64(____)3-=,125(____)3-=,1258(____)3-= 5.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3m 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解: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是xm ,则有 =27●助学 展示---反馈---导学---点播.什么叫立方根?什么叫开立方?①一般的,如果一个数x 的 等于a ,即a x =3,那么这个数x 叫做 立方根或.... ,.a 叫做 。

求一个数的 的运算,叫做 .立方与 互为逆运算。

②填一填:∵125(____)3=,∴125的立方根是 ;∵0(____)3=,∴0的立方是0根是 ;∵8(____)3-=,∴-8的立方根是 ;∵6427(__)3-=,∴6427-的立方根是 ; ③.正数的立方根是 数; 0的立方根是 ;负数的立方根是 数。

(一)立方根如何表示?①一个数a 的立方根记为 ,读作“ ”。

②3a 读作 ,a 叫 ,3叫 。

④38表示 ,38= ,-27的立方根是 ,-3的立方根是 。

(二)平方根与立方根性质有何区别?数 项 目 正数 0 负数 平方根立方根 (三)有何性质?1.(1)∵_____,8___,833=-=-∴338__________8--;(2)∵_____,27___,2733=-=-∴3327__________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6.2 立方根
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3、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
4、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5、使学生理解“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即3
3a
a-
=
-.
6、渗透特殊一般-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知识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情境导入
(出示电热水器图片)
问题(1):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商场里都见过电
热水器,像一般家庭常用的是容积50 L的.如果
要生产这种容积为50L的圆柱形热水器,使它的高
等于底面直径的2倍,这种容器的底面直径应取多
少?
(学生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发言,教师板演.)
解:设容积的底面直径为xdm,则
π·
2
2




⎛x
·2x=50
从学生生活实际
中常常见到的热水器
引入课题,让学生从
实际问题情境中感受
立方根的计算在生活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空间图形都是三维
的,有关空间图形的
计算常常涉及开立
方.
这个实际问题中
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