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先生画作欣赏
中国国画大师(22位)
中国国画大师(22位)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左宗棠语)。
证之书画,斯称至言。
这就使中国画具有了一个突出的特点:画上题诗或题字,使诗、书、画汇合成一个艺术整体,给人以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
所以一般学国画之人也都要学书法。
在中国画坛上,有很多的国画大师,他们的书法水平也具有相当的艺术造诣,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象。
齐白石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
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
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
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
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张大千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
其二哥张正兰,即是著名的画虎大师张善子。
他们的画室名“大风堂”。
张大千的一生,才华横溢,极富传奇,建树甚伟,贡献极巨,声名遐迩。
张大千曾广泛学习唐宋元明清中国传统绘画,尤得石涛等大师神髓,被国内外艺坛称为“当代石涛”。
造假高手仿制明清古画揭秘
造假高手仿制明清古画揭秘编者按:古画名作历来是人们追捧的对象,也是进行艺术品投资的一个良好项目,更是历朝历代造假作伪者的主要目标。
鱼龙混杂的书画市场既是人们淘宝的好地方,也是造假者的“天堂”。
为了提高大家的书画鉴赏、辨别能力,我们请有关专业人士撰写了这篇文章,帮助书画爱好者了解历史上书画造假的一些内幕,尽量避免上当受骗。
有人认为,中国的书画史就是一部书画的作伪史。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揭示出了其中一部分事实真相。
有文献记载, 东晋时期摹仿王羲之字的人就已经很多了,唐代已有人专门从事鉴定流传于世的王羲之字的真假。
到了近现代,中国书画的作伪更是全面超过了古人。
目前的书画市场上,那些所谓下真迹一等的赝品,依旧频繁出现,不但让很多专家大跌眼镜,也让一些书画收藏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为什么高仿的东西能够堂而皇之地在书画市场上泛滥?它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又是怎样进入市场销售的?这里面隐藏着多少秘密?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其冰山之一角。
民国时期的高仿书画,其艺术水平和欣赏价值都很高,不像明清时期的苏州片子、扬州的皮匠刀、北京的后门造那样,艺术水平很差,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些高仿的书画多采用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方式,由多人联合完成。
与历代的赝品相比,这些出自“名家之手”的东西,不论是画面构图、笔墨工夫还是装裱水平都下真迹一等,与原作十分近似。
贩卖这些高仿书画的人,有的是有社会地位的人,有的甚至是当时书画鉴定的权威。
这些大人物参与到高仿书画的经营之中,这在明清时期是不多见的。
不但书画如此,青铜器也一样。
著名的学者容庚是研究青铜器的专家,编有《金文编》等名著。
就是这样的专家,也参与到高仿青铜器的仿造和买卖中。
“文化大革命”中有个笑话:一次在批斗容庚的大会上,有人揭发他在解放前的那年那月,向外国人卖了一件青铜器绝品,是里通外国;没想到容庚很大方地承认有此事,不过又加了一句,那是我弄的一件假东西蒙外国人的,搞得众人大笑。
拍案惊奇话赝品(三)潘天寿、何海霞书法赝品例析
拍案惊奇话赝品(三)潘天寿、何海霞书法赝品例析拙文连载两期,有朋友读后对我说,这种文章虽然用心良苦地揭示了艺术品市场中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但恐怕会引起一些拍卖公司的不满;而有些赝品已经被人“走眼”相中,乃至花了大把的冤枉钱,这些人看到文章,可能也不太舒服……朋友劝我还是收笔为妙。
可是我想,这些文章本来就是为了向读者介绍在红火的艺术品市场背后的一些现实状况,以引起人们的警惕。
笔者所要抨击的,是那些唯利是图的作伪者。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拍卖公司,其初衷和愿望是良好的,是认真、负责的。
即使由于疏忽大意等原因,曾经推出过某些赝品,对于笔者不点名的涉及与善意的批评,这些拍卖公司是会理解的。
他们必然会严于把关,努力工作,减少失误,净化市场——因为只有这样做,拍卖公司才会真正发展壮大,才能最终赢得市场,从而在行业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对已经花了不少冤枉钱,却不慎买了赝品的那些朋友来说,拙文只能如“苦口良药”“逆耳忠言”了。
如果这些朋友从笔者所举的事例中,能举一反三地总结教训,从而不断“充电”,积累经验,相信今后会少花,甚至不花冤枉钱。
当然,作伪者不会轻易改弦更张,甚至还会不断修炼“道行”,变本加厉地继续从事害人、害己的制假、贩假行为。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抨击作伪者,尽可能压缩赝品的市场,维护收藏爱好者的利益,是笔者的愿望。
诚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笔者更感激《收藏》杂志社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揭露丑恶、打击伪劣,呼唤公平、公开、公正的艺术品市场秩序,提供了如此之好的平台。
出于这一点,我更应继续写下去,相信也会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和支持。
本期,笔者谈谈市场上名家书法的赝品问题。
一2021年的艺术品市场可谓热火朝天。
其中潘天寿书画作品的价位增长尤为突出。
在中国嘉德2021年春拍中,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突破了千万元大关,以人民币1171.5万元成交。
据“雅昌艺术网2021年国画400成分指数”分析,潘氏绘画作品的当前指数为*****元/平尺,其书法作品的价位也呈迅猛上升之势,平均每平尺约在4万~6万元。
二万五千里的平平仄仄——“中央红军长征”画作赏析
二万五千里的平平仄仄——“中央红军长征”画作赏析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5年第10期文南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每每重温毛泽东的这首七律,徜徉在平仄长短的字里行间,内心的感觉总能超越惨烈、苍凉和悲壮。
多少年过去了,有诗人这样写道:“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80年前的长征,留给后人太多的故事、传奇和历史的记忆,特有的魅力使它像一个完美的神话,一个坚定无畏的图腾。
那一段岁月、那一种精神始终吸引着几代人的视线。
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当一幕幕生动的长征画卷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我们徐徐展开;彝海结盟、翻越雪山、草地行军……当一段段英雄传奇被知晓传扬、一个个历史细节愈加清晰……当那些亲历长征的革命前辈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让我们用画作去感受那份绵绵不息情怀、追寻那些伟岸挺拔的背影……中央红军长征大事记略1934年8月7日,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突围西移,10月下旬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主力8 6万余人,从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21日~11月15日,中央红军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16日,红军第25军2900余人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减为3万余人。
湘江之战后,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的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
1934年12月30日~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并于7日占领遵义。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
后劲十足的长安三杰
后劲十足的长安三杰历史上陕西曾涌现出不少杰出画家。
1961年开始,石鲁、赵望云、何海霞、康师尧等人先后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地举办展览,作品突出地表现西北风情,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和粗犷、豪放的艺术感染力,在美术界引起轰动,“长安画派”遂逐渐形成。
长安画派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李梓盛为核心,其中赵望云、石鲁、何海霞被称为“长安画派三杰”。
他们冲破前人窠臼,走进现实生活,踏遍了西北黄土高原,从平凡中看出新奇,吸取了丰富的艺术源泉。
“长安画派”的形成,结束了陕西乃至西北画坛几百年来的沉寂和萧条,成为中国画坛的一支劲旅,与海上、京津、岭南、金陵诸画派交相辉映。
北京有专家称“长安画派撑起了中国画的半壁江山”,那么,“长安画派三杰”艺术及行情走势如何?笔者作如下分析:刚柔相济的赵望云赵望云(1906~1977年)是现代长安画派的奠基人。
原名赵新国,河北束鹿人。
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早丧,家境破落,曾在皮行当过学徒。
赵望云早年毕业于北京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提出艺术“走出象牙之塔,来到十字街头”的主张。
1930年被聘为《大公报》特邀旅行写生记者。
1937年赵望云与老舍在武汉创办《抗战画刊》。
1940年始足迹遍布西南、西北各地,吸取各民族风土人情,逐渐形成简括淡远、虚实相济、浑厚朴实的艺术风格。
20世纪40年代初,赵望云先后在成都、重庆举办“西北旅行写生作品画展”,他的画作让国人耳目一新,观者如潮。
1944年定居西安,创办平明画会,主编《雍华》杂志。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深入西北各地林区、山区写生。
曾与石鲁等人赴埃及访问写生。
赵望云创作勤奋,善于描绘西北农村题材,当代画坛上著名的黄胄、方济众、徐庶之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赵望云擅长山水、人物、走兽,作品笔墨朴实凝重,线条刚柔相济,形神兼备。
他尤精画毛驴,解放前就有“赵望驴”的雅号,黄胄就是从他这里吸取长处而又有新的发展。
赵望云的山水画,每一幅都充满了浓郁的抒情味、人情味和文人味,这可以从其《深夜行》《深入秦岭》《深山行》《醉染重林二月花》《晚秋》和《秋实累累》等作品得到验证。
大风景,大格局——评万鼎山水画《看山还看祖国山》
《看山还看祖国山》 2.15x17m 2014年 (应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之邀为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创作巨幅泼彩山水画)画家简述万鼎陕西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山水画专业教授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山西大学客座教授青海大学客座教授陕西建筑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客座教授Big shot大家《看山还看祖国山》作品局部大家读画大风景,大格局——评巨幅山水画《看山还看祖国山》□文 邵大箴 最近,人民大会堂又增加了一件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形式美感的巨幅山水画,那就是为新辟的二楼会议大厅东侧面墙正中位置创作的《看山还看祖国山》。
这幅大画高217cm、宽1700cm,作者是一位勤于思考和探索的杰出山水画家万鼎。
万鼎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他长期扎根在秦岭,以秦岭巍峨雄伟而秀丽的大山为生活基地,在那里生活、观察、体验、写生和创作。
古称“南山”的秦岭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不仅面积大,而且气势磅礴。
秦岭分隔了黄河和长江,形成各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更滋养着内敛厚重的黄河文化,凝铸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气魄和胆识。
在他的心目中,秦岭是最伟大最神圣也是最美的大山。
他乐此不疲地以秦岭山脈为素材,构思、创作了大量山水画幅,写他胸中积累的秦岭千变万化的景象,寄寓他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感情,表达他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精神的尊敬和憧憬。
《看山还看祖国山》,画作的标题用得好,醒目,大方,大气,一下子点出了主题。
我国大江南北的大山大水,其景色之庄观,其气势之宏大,其物产之丰富,宜居宜游,宜于观赏,世界罕见。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章法、笔墨、格调和情趣正是历代艺术家从这些真山真水中获得灵感,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来的。
中国山水画在世界艺术格局中不仅历史久远,而且风格独树一帜。
处于西北黄土高源的秦岭山脈,以其雄健苍劲而又勃勃生机,似更能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精神气概。
八年级上册美术 6.中国画的形式美
1.形神美
2.笔墨美
3.色彩美
4.形制美
三、 学习建议
中 国
画
的
形
式
美
货郎图 (宋)
1.为什么说中国画的造型追求“形神兼 备”?试分析这两幅作品。
张卿子像 (明)曾鲸
中
蛙
荷国
声
花画
十
水的
里
鸟形
出
图式
山
美
泉
明
朱
齐
耷
白
石
中 国 画 的 形 式 美
出水芙蓉图 宋代
册页
关于作品
4.形制美
中
国
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以能握在手中 画
顺序展开阅览得名。因幅度特点为“长,故又称 的
“长卷。你还知道有哪些作品是这种形制吗?。
形 式
美
手卷
手卷
4.形制美
池趣 折扇扇面 吴作人
扇面
中 国 画 的 形 式 美
碧桃图 团扇扇面 宋代 佚名
扇面
折扇与团扇
扇面:
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品之一的扇面,有着悠久 的历史。从宋元起历代都有扇面佳品流传下来。 宋元时期多为圆形团扇,从明代起才有折扇。
荷花翠鸟图 清 朱耷
白雪石作品欣赏
《一弯江水碧》
二、中国画的形式美
1.形象之美
▪
观察描
述 画面中的
五个女子在做
什么?她们的
形象、服饰、
线条美在何处?
神态——专注传神
中国画的形式美中国画的形式美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五代 顾闳中
李
簪中
白
花国
行
仕画
古代书画赝品简便鉴别法
古代书画赝品简便鉴别法1在当今的书画市场上,古代书画赝品令藏家们非常苦恼。
一些惟利是图的书画商为了牟取不法的高额利润,往往不择手段地造假。
近读旧京古玩商赵汝珍先生所著的《古玩指南》一书,书中介绍了古书画赝品的简便识别法,其法甚是实用,现介绍给大家,供书画收藏者们鉴别古书画时参考。
先说鉴别古书法作品。
鉴别古书法,当先观其书法的结构、用笔、精神和照应,次观人为还是天巧、真率还是做作。
然后考证其作品的古今、相传和来历等,再辨别它的收藏、印色、纸色和绢素。
凡其书法仅有结构而无锋芒者,摹本也;有笔意而无位置者,临本也;笔势不连续,犹如算盘珠者,集书也。
假若它是采用双勾法描摹的书法作品,通篇作品无精彩、精气之处的,一看就是赝品。
从古书法的墨色上亦能分辨真伪,古书法的墨色无论燥润、肥瘦,俱透入纸,而伪作赝品则墨气浮而不实,古画亦是这样。
再说鉴别古画的方法。
古人物画要观其顾盼语言,花卉果品要观其迎风带露,飞禽走兽要观其精神逼真。
山水画要观其山水林泉清闲幽旷,屋庐深邃,桥约往来,石老而润,水淡而明,泉流洒落,云烟出没,野径迂回,松偃龙陀,竹藏风雨,山脚入水澄清,水源来脉分晓,这样的画即使不知出自何人之笔,亦为妙手佳作。
若人物似尸似塑,花果类瓶中所插,飞禽走兽只取其皮毛,山水林泉布置迫塞,楼台模糊错杂,桥约强作断形,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无立体之效果,树无前后左右仰俯之枝。
或高大不称,或远近不分,或浓淡失宜,点染没有法度,或山脚浮水面,水源无来路,虽然落款为某某名家,定是赝品,用此种眼光去辨别古书画,一般不大会走眼。
此外,从古书画的绢纸上也能分辨真假,唐代的绢粗而厚,有独梭,绢阔四尺。
五代绢粗如布。
元代和宋代的绢,等第稍失匀净。
有一种浙江嘉兴宓家所制的“宓家绢”,其绢细而匀净厚密,赵孟、盛子昭、王若水等古代书画名家多用这种绢作画。
古绢由于历经年代久远,它的基本丝绢性已经消失,同时经过装裱后,无复坚韧,用指在丝绢上微微拖过,则绢如灰堆般起纵,闻之有古香,若古绢有碎纹,则裂纹横直,皆随轴势作鱼口形,且丝不毛,伪作则反之。
《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第一篇:《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受、评述-----欣赏、表达《中国画形式美》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1.引导、对比、讨论展示课件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板桥齐白石作品欣赏《虾》白雪石作品欣赏师:欣赏了刚才的作品,你有何感受?你喜欢中国画吗?为什么?生:(学生积极踊跃的)-----师:说一说你对中国画的形式美的理解。
生:(学生积极踊跃的)-----师:(及时肯定并鼓励)师生小结:形象之美“形”是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 反思:利用课件上的中国画作品,直观、形象、感染力强。
通过欣赏、引导、对比、设置疑问,体现自主、探究学习(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关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进一步使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与中国画的形象之美。
2.2.逐步对比、讨论、感知。
展示课件潘天寿作品欣赏《露气》全图局部图吴昌硕作品欣赏《》师: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欣赏了刚才的作品,你是如何理解的?生:师:(及时肯定并鼓励)师生小结:笔墨之美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驶墨与色在宣纸上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是形体、质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
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接与墨色的干、湿、浓、枯、焦等,互相接替使用虚实相生。
潘天寿《露气》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为主表现方法,造型概况,用笔果断老练。
反思:利用课件上的中国画美术作品,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多让学生说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注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与中国画的笔墨之美。
3.逐步欣赏、对比、分析展示课件李可染作品欣赏《万山红遍》何海霞作品欣赏《风光多绮丽还看祖国山》师:欣赏了刚才的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色彩美有什么感受?生:师:(及时肯定并鼓励)师生小结:色彩之美中国画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线、水墨淡彩、没骨、重彩、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独特。
以画静心_以心渡人
写意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特殊画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
它的笔墨、造型、构图等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在中国美术史上,成就突出的女性画家寥若晨星,即便如此,仍有耀眼的流星不断地滑过以男性为主体的艺术天空。
她们的多思和善感似乎本于天性,女画家的笔也更重描画女人心底里的那一片梦幻的天空。
胡红,不仅人美、气质美、画更美。
她出生于书画世家,深得祖父——著名国画大师胡爽盦先生的教导,自幼受其家庭熏陶,研习书画,使其书画日渐长进,后又得董寿平、王雪涛、何海霞、梁树年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指点。
其作品笔墨功底扎实、意境含蓄、力求严谨、清新、淡雅、脱俗、不断创新,得到诸多书画大师的赞誉。
结 缘真正对书画有兴趣和确定要走这条路是在胡红上大学以后。
胡红的祖父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得意弟子画虎名家胡爽盦先生,父亲也是书画艺术工作者,她从小就生活在中国传统艺术氛围之中,自幼就开始接受祖父在书画艺术上的引导。
但因幼年时的诸多因素没能好好学习!加之她喜动不喜静,骑马艺术园地 ⊙文/本刊记者 程石江——访北京正德书画院副秘书长 胡 红以画静心 以心渡人艺术园地 Approaching ArtApproaching Art艺术园地射箭练武术。
直到大学后,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老师、同学们的帮助及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了解,才加深了她想要探索这个世界的欲望。
因为胡红在书画世家长大,家里最多的就是画册,幼年的胡红最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内容精彩,画面生动,有时也会跟着勾落一些好的图片,但造型不是很准确。
祖父为培养她的耐性,会经常让她抻纸、研墨陪着自己画画,时不时会给她讲一些造型要点,墨色变化,有时还会给她讲一些书画家们学习的趣事等等,但因年岁小听得懵懵懂懂,并不上心。
直到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领导在介绍她时无意提到了她的家学渊源,得知胡红是名家的后人,这让同学们都觉得很惊讶,也对胡红抱以期待,可在摸底书画时,胡红看着自己不成熟的作品,又让她感觉到了无地自容,这种打击对胡红的触动很大。
人体之美——名家绘画赏析(16位中外画家人体绘画精品)
谢尔盖马什尼科夫
人体之美
名家绘画欣赏
2020/9/23
何家英 靳尚谊 杨飞云 何多苓 陈丹青 刘溢 张正刚 刘虹
加山又造 安德鲁·怀斯
奥马尔 雷诺阿 弗洛伊德 谢尔盖马什尼科夫 莫迪尼阿尼 巴尔蒂斯
何家英
1957年出生于天津, 国画家。
艺术格言
我的信念是中西绘画在语言及思想与精神上的共融。 我在创作实践中便常常把偶然易逝的东西抓住。我的 期求是“一经相遇,便成永恒”。 真诚地去感受生活。用艺术语言表现人的心性,人的 情感在每个时代都是不可丢掉的东西。
安德鲁·怀斯
Andrew Wyeth
1917 - 2009 。生于美国缅因州, 新写实主义画家,作品以水彩 画和蛋彩画为主。
艺术风格
怀斯认为人不仅存在于风景之中.而且能与风景融合 在一起。怀斯在表现这种融合时依靠的是特定场所的一般 化画法上的抽象化和在人物的姿势与凝视中表现出来的思 考的纯化来完成的。怀斯在主要的轮廓线上、纯化了的质 感和表现力上,以其丰富的笔触,把焦点置于洗练的构图 感觉上。 怀斯的作品宁静,简练和纯粹是易于感知的,因为他 常常在单纯的背景下画出孤寂的人。但透过表面的宁静, 你可以从一种失衡的姿态,一个突然的表情,一道凝固的 光线,或者从裂开的墙缝中感受到深藏不露的紧张、威胁 和不安。
1957年生于天津,油画家。
刘溢
艺术格言
艺术就是白日梦。在梦里,我们更加戏剧性地感觉到 焦虑、恐慌,几乎每个人都梦到过被恶魔追赶、走投无路 的环境、迟钝失灵的四肢等等。实际上,没有几个人能在 梦里满足个人欲望。梦不表达自己,不表达自己的欲望, 那谁来表达?画家。因为梦是形象思维,这就给画家提供 了图像的市场。所以,制造一些有“共性的梦”,是艺术 的必须。
世间众声喧哗 先生孤独闪光
信口开河,但更多的人选择给我声援。李 统,谈创新,谈生活,到处都有灵光闪
在读李世南这部书稿的时候,我经常
世南的命运和现象,一下子成为深圳全城 现,都能发人之未发,想人之未想。正因 涌上一种深切的感动。这种感动来源于文
的焦点,以至于当年的市委常委、宣传部 为石鲁当时所处的悲惨境地,他对他面前 字所描述的石鲁和脑海里浮现的正在描述
去!”然后,他开始漫长的、默默而坚毅 姿的少女,有的肃穆,有的婆娑起舞。他
在《狂歌当哭记石鲁》这部书稿中,
的康复。而我开始和他近距离地亲密接 边说边比拟着树的神态,忽而仰,忽而 李世南绘形绘色地描述了何海霞先生,尤
触,并反思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在深圳的文 俯,做出各种美妙的姿势,十根手指像柳 其是石鲁先生对他的开悟和教诲,在记忆
划
化广场周刊》第20期)这篇文章,有我对 又一次厄运到来之前,何海霞先生果断将 都应该买一册,每个画家都应该对照这本
·
李世南真切的同情,有我对当年深圳真实 李世南转到石鲁门下,并留下郑重其事的 书进行反思,每一年都应该重印。而作为
逸 兴
的体认。因为少不更事,我说了一些狠 “石公必传”的拜托,足见他对李世南的 有幸最早读到这部书稿的人,我深有同
壁垒一个壁垒地打通,才让这个故乡接纳和 著名美术评论家王鲁湘、著名画家杨福音等 是灵魂迷失的呐喊,何尝不是灵魂跟不上脚
拥抱。贾平凹说李世南在马军寨时期“不随 一众专家学者看李世南的画作,听他们啧啧 步的悲哀!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兰亭系
流俗走,誓与古人争,认识了丑,更懂得了 称赞;26年间,我尽管已经为他写过三篇 列”“沈园系列”,完全实现了石鲁先生要
的精神之旅中。
便,时间多点少点,地方大点小点,都可 会师在深圳益田村小区。三年里,我无数
中国青绿山水画,一个色彩缺失的时代,真的会五色令人目盲吗?
中国青绿山水画,一个色彩缺失的时代,真的会五色令人目盲吗?在中国绘画批评的传统里,一向认为青绿山水不是高品,而文人写意画才是画中正宗。
似乎只有水墨才是真正的传统,才具备真正的民族特色。
这种顽固的思维定式,缘于人们把元明清以来盛行的文人画定为传统本宗。
元明清画坛推崇文人水墨画的清幽、雅逸、疏简,讲究黑白之韵,以禅的荒寒清冷为最高境界,以'深情冷眼'看世界的方式为最高美学追求。
这是文人士大夫对绘画选择的结果,并不是绘画本身自然发展的结果。
董其昌的'南北宗'学说在提倡'南宗'柔润、含蓄画风的同时,对青绿山水给以了最为致命的一击,'色彩'与'水墨'、'青绿画'与'文人画'成为互不相容的概念。
其实,他错在了在指出两种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的同时,却没有说明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气质去选择并决定绘画的创作方向;在'崇南贬北'的同时,忘记了只求柔静而没有强烈情感与魄力的艺术作品,是缺乏感染力的。
贵族气是一种高尚、华贵的气质,无可指责;而气势雄浑、豪纵的青绿山水画原本就以一种健康的美学心态作为依托,表现了儒家提倡的至大至刚的宏伟气派与入世阳刚的灿烂之美,同时也体现了庄子'磅礴万象'、'挥斥八极'的美学观点。
这种由唐宋至元明清的色彩向水墨的移行,实质上,是封建社会中国文化气候由强健阳刚向低沉内敛转变的缩影。
没有什么比眼看着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形式渐至衰微、无可挽回更让人痛心了。
那是一个色彩缺失的时代。
毕竟,真实的色相世界是无法回避的。
当代人的视觉感受力在工业文明带来的声、光、电技术的刺激下变得更加敏感,传统的审美趣味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品味及情感需求。
许多画家仍只坚持走文人画的路子而不太重视绘画的色彩,除了以上所说的数百年来的心理定式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当今处在一个青绿山水画继承的断代时期。
天、地、人的际会:长安画派的孕育与形成
(三)群体共进
“1 9 5 6 年, 何 海 霞 、 陈 瑶 生 、 叶 访 樵 、 康 师 尧 、 郑乃洸等一批流散在社会上的国画家被吸收到美协西安 分会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在长安画坛构建了以赵望 云 、石 鲁 、何 海 霞 、方 济 众 、康 师 尧 、 陈 瑶 生 、叶 访 樵 、 郑乃洸、袁白涛等画家为基本班底的中国画创作研究队 伍 ……未 来 长 安 画 派 的 基 本 框 架 已 经 形 成 了 。 ”[121在 1956年开始形成的创作群体里,何海霞与赵望云、石 鲁齐头并进,在长安画派群体画风的丰富和发展过程中 有着重要贡献,是画派中传统山水画创作的集大成者。
艺术故事丨?蹇丰《大山·远方》:拜师何海霞
艺术故事丨蹇丰《大山·远方》:拜师何海霞1985年4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为了大力宣传被评为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的张家界,计划邀请当时最负盛名的画家到张家界写生、作画,借以宣传张家界,提升张家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于是就邀请了当时已77岁高龄的何海霞到湖南,创作一批表现张家界风光的巨幅山水画。
减笔写湘西55×68cm 1985年何海霞在长沙住蓉园,省委、省政府的接待宾馆。
一直爱好画画的张志君在这个时候体现出优势来,被领导派去给何海霞当助手,全程陪同何海霞在湘期间的一切活动。
就这样,两个人的艺术生命有了交结。
张志君在何海霞那里学到的第一个本领是“放电影”。
初见何海霞,张志君有些怯怕和距离感,热络后,他又发现了何海霞另外一个怪癖,就是老爱打盹儿。
吃饭打盹儿,画画打盹儿,说话也打盹儿。
爱观察又好奇的张志君最终忍不住自己心里的猫爪,把这一疑问抛向了何海霞。
何海霞对他说,这是在放电影,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回放,把经历过的生活、看过的山水在脑海中一张张地重新过一遍。
他一边打盹儿画画,一边带着张志君到处写生。
长沙周边岳麓山、爱晚亭、橘子洲、湘江边都跑遍了。
雨中过湘西90×48cm 20世纪80年代张志君只画过油画,对国画写生懵懂无知,看着何老总不按照写生对象画,喜欢东拼西凑,根本“不成章法”,画的景物似曾相识,又不完全对得上号,透视习惯跟西画就更加是两码事。
怎么这样教写生?张志君以为何海霞怕是要误人子弟咯。
后来何海霞告诉他,国画写生不要完全照搬,要心领神会,讲究的是“取舍留神”,至于具体的“形”和“景”,可以移花接木,自由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作。
至此张志君才知道,何海霞“打盹儿、放电影”的习惯是这么来的。
张志君后面画画虽然不“打盹儿”,但“放电影”的习惯却从没间断过。
看过的山,走过的路,牧过的牛,无时无刻不在他的脑子里回放。
所以,他画画基本不打草稿,胸中丘壑运于股掌之上,方寸之间也能画出丈二的大画。
何海霞书法作品欣赏
何海霞书法作品欣赏
何海霞书法作品欣赏
(1908-1998)名瀛,号海霞,以号行。
满族。
北京人。
擅长中国画。
幼从父学书法,后从韩公典习画,后拜张大千为师,临习了大量的宋、元、明、清作品,为其绘画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随师入川,饱览了蜀中山川名胜,消化于胸,画艺日臻成熟。
1935年和张大千一起举办四人作品联展。
1956年调入西北地区美术家协会。
长于山水,兼写花卉。
所作山水取法传统,入古而化,融青绿与水墨为一体,构图布局别具一格。
为长安画派的主要代表画家之一。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北京饭店等收藏。
主要作品有《大地长春》、《天开图画》、《晴峦暖翠图》、《宝成铁路》、《西坡烟雨》、《幸福山村》、《黄河禹门口》、《春在田间》、《爱我河山》、《富春江上》、《庐山图》、《驯伏黄河》等。
出版有《何海霞画辑》、《何海霞画集》、《何海霞书画集》等。
曾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一级美术师等。
经冬牡丹花犹香
经冬牡丹花犹香2008年度,《收藏》曾经推出“文革”绘画专辑,受到广大书画收藏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为什么人们会对“文革”时期的绘画如此关注?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革”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画坛上出现了极不正常的现象,除了少数流行一时的极左作品外,我国建国以来的不少红色绘画也受到批判。
在极左狂潮的冲击下,许多作者被打入黑帮行列。
而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中国传统绘画,自建国以来的所有传统绘画作品,一夜之间几乎在市场上绝迹。
自1964年“四清”开始算起,老画家们被无休止地进行批判检讨(见北京画院《20世纪北京绘画史》第8章),传统绘画作品的创作基本中断,进入了将近10年的空白期。
然而,就在这种极为艰难的日子里,在少为人知的情况下,为满足出口贸易即国际旅游市场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需求,也为解决一部分老画家十分窘迫的生计,有关部门组织他们为外贸作画,以青绿山水、仕女人物和虫草花卉的创作为主,不落款、不署名、不钤章。
这些作品虽然没有章款,但由于画家们功底深厚,绘制精美,在换取紧缺的外汇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据有关收藏家回忆,当时参加绘画的著名国画老前辈有:王雪涛、董寿平、徐北汀、王叔晖、赵不仁、何涵宇、黄均、周怀民、田世光、任率英、马起鸥、何海霞、冯忠莲等人。
郑理先生在其所著《三百年间荣宝斋》一书中,对国画大师们在“文革”期间画信签儿、画画片的艰辛生活有着真实生动的描写。
中宝拍卖公司副总经理李砚强先生在一次采访中也谈到“文革”期间董寿平、刘炳森先生为宫灯厂绘制画片书签儿的事。
因此,在“文革”期间,中国传统绘画以另类方式生存下来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中晚期。
在1972年前后,王雪涛为北京民族饭店所作的巨幅《红梅图》《迎春牡丹图》,作品上仍然没有署名钤章,只落一个北京工农兵画院的款。
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南派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百年画展,笔者在展出作品中看到了陆俨少先生作于1976年的几幅山水,竟然也只题写画名而无个人落款钤章。
从1947年《美术年鉴》看民国美术界
从1947年《美术年鉴》看民国美术界助编:戚叔玉、陈在新;校对:郑孝廉、汪灏、王小摩、倪左黄、姚乃震。
编审委员会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主任委员:潘公展、虞文委员:丁念先、丁健行、王柳影、王扆昌、王进珊、王福厂、汪亚尘、汪声远、吴青霞、吴待秋、吴湖帆、李仲乾、李秋君、李祖韩、李熙谋、李詠森、周錬霞、姜丹書、俞剑华、施翀鹏、郎静山、孙雪泥、马公愚、徐蔚南、唐冠玉、陈小翠、陈定山、陈巨来、陈景烈、陈树人、陆元鼎、陆丹林、屠诗聘、张大千、张充仁、商笙伯、梁俊青、许士琪、贺天健、冯文凤、冯超然、郑午昌、蒋孝游、蒋锡颐、刘狮、刘海粟、庞左玉、严独鹤、顾飞、顾青瑶。
从以上委员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美术界大佬尽在其中,像张大千、吴湖帆、贺天健、张充仁、刘海粟、冯超然、郑午昌、李秋君、姜丹书、俞剑华、陈树人、陆丹林、马公愚、王福厂、汪亚尘、郎静山等都是民国美术界叱咤风云的人物,由他们来撑面门自然为《年鉴》增添光彩。
也许当下人会问,齐白石、黄宾虹这样的大家为何不在其中,实际上他们俩在民国美术界影响力一般,尽管齐白石、黄宾虹年龄大、资格老,艺术上也已有自己的面目,但作品在圈内的认可度普遍不高,能欣赏他画的人更少,记得民国时郑午昌曾写信给黄宾虹,认为所见他的画,觉黑尚嫌不足,请他画一幅黑到无可黑的山水画,给其欣赏,宾虹非常高兴,引为知音,立即挥毫,邮寄相赠。
那时,对黄宾虹最为看好的莫过于翻译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1908—1966年)先生,傅雷曾说:“黄宾虹是集大成者,几百年来无人可比,是古今中外第一大家。
黄宾虹先生如果在70岁去逝,他在中国绘画史上会是一个章节;如果80岁去逝,他会是一部书,如果90岁去逝,他就是一部大辞典。
”遗憾的是:傅雷如此高的评价却没有被当时美术界所接受和认可,原因是傅雷美术评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当时根本无法与精通书画、擅长美术评论的陆丹林相比。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年鉴》中看出陆丹林在民国时期画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山楼阁图
华山西峰
延安瑞雪
延安颂
秦岭新貌
河运
驯服黄河
昆明湖上
晨松图
寒林楼观
桃花源内
陕北小景
万山红遍
锦绣山谷图
长安古碑林
雨雾树如沐
重山千里雪
跨过万重山
禹门天险
何海霞先生
1961年,他曾应中央美术学院之邀,在该院授课两年,培养了一批中国画人才。
1976年后,他应邀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创作许多巨幅山水画,为社会瞩目。
1983年,他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
不久后调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任专业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他此间兼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委员会顾问,以艺术为纽带,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
何海霞先生擅长山水画,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饱游沃看,师法自然。
何海霞的山水画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他在水墨、青绿、界画等诸多领域均有所建树,面貌多样,既有尺幅巨大的作品,也有精致的小幅作品。
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给了他不少灵感,其作品个性鲜明,立意雄奇,骨体坚凝,笔力雄健,墨色浑厚,蔚为大观。
50年代末~60年代初,何海霞与石鲁、赵望云一同进行山水画创新,从西北山水获得创作契机,共创“长安画派”,为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
他的作品骨体坚凝,意象雄奇,具有独特风貌;出版《何海霞画集》《何海霞书画集》;1988年入英国《世界名人录》。
上世纪40年代,因为时局动荡,何海霞不得不以卖画为生,生活非常贫困,期间,何海霞还得了一场大病,家庭几乎濒于绝境,幸好同门李树人时常资助他,才能够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
由于时局动荡,生活艰难,何海霞后来迁居数次。
开始,他迁出了琉璃厂东北园,租住在北平山西街的小房内,生活非常拮据,但是他依然坚持在艺术上的不懈探索。
后来,又搬到了北京西单的宗帽四条14号,为了维持生计,这时候何海霞作画更为勤奋,往往是画刚一做完就去琉璃厂卖掉,换回一些食物,勉强度日。
1945年,抗战胜利,张大千又重返北平,何海霞与老师再度重逢,他开始协助张大千搜集琉璃厂的书画珍玩,并协助鉴定。
1946年3月,何海霞跟随张大千南下四川,在那里遍览名胜,观景写生。
那时候,他们住在郫县太和场钟家大院,后来又搬到了成都昭觉寺西塔院;何海霞结识了叶浅予。
当时,叶浅予偕夫人到四川拜望张大千,何海霞和他们相识相交。
那段时间,张大千多仿临古画,一部分由何海霞起稿,同时,他也为张大千代笔画山水画,并多次
和张大千合作人物、山水巨幅,不少作品被英国、荷兰、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收藏。
作品风格
何海霞的作品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泼墨和水墨浅绛,早已高度娴熟地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
这是何海霞用60余年的时间,对传统潜心研究,对自然和生活深入体察,通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实践,最后达到前无古人的突破和贡献。
它提高了国画艺术语言的涵泳浓度,开拓了语言体系的视野,增强了国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何海霞先生的《雨后山岚》、《湘西不二门》、《泼色写青山》等作品,即是何海霞这种艺术造诣的具体体现。
所折射出的是一种人格的魅力,积极向上、气势磅礴、大气凛然,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充分反映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奋发不止的精神面貌。
每临其作,不禁油然而生浩叹祖国大好河山所升华出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另一方面,则是观者最直接的感觉扑面而来,自身人格的升华,仿佛不是浩叹山河之美,而是烘托出(观画者)自身人格向着壮美山河所指向的更高、更远、更辽阔、更崇高的境界升腾。
20世纪90年代,何海霞作品进入其个人绘画生涯的高度成熟时期,尤其是金碧青绿山水画达到了当时无人企及的境界,至今尚无来者可追,可谓“‘金碧’辉煌”。
何海霞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也备受各家青睐和追捧。
除了在荣宝以220万元、高出估价3倍多成交的《仿巨然雪景》,其金碧山水《小三峡》、《泰山雄姿》也分别以148万元、110万元成交。
因此,本次上拍的多幅作品,其升值潜力都值得期待。
2009年5月30日,中国嘉德09年春拍圆满结束。
据统计,其中,何海霞晚期的金碧山水——《泰山雄姿》(镜心),最终以296万8千元人民币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