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学案
《两次鸦片战争》学案
导学案·部编教材·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部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史分期革命分期政权变更阶段主要大事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 1919)晚清时期(1840-1912)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40-60年代初)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中日战争、瓜分中国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新政、辛亥革命民国时期(1912-1949)北洋政府(1912-1928)北洋政府统治前期(1912-1919)袁世凯统治、军阀混战、民族工业春天、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 1949)中共成立和国民大革命(1921-1927)五四运动、中共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国民政府(1927-1949)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土地革命、长征、局部抗战全面抗日战争(1937-1945)国共合作全面抗战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争取和平民主人民解放战争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空坐标西方侵略两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瓜分中国八国联军时间1840-1842 1856-1860 60-70年代 1884-1885 1894-1895 1896- 1900-1901 1840前后 1851-1864 60-90年代 1895-1898 1898-1900抗争探索看世界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民族资本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素养达标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1.时空观念: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明确两次鸦片战争的时空发展历程。
2.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图表材料,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特点、影响,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3.唯物史观:通过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认识19世纪中期中外历史发展走向,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客观评价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10讲 两次鸦片战争 学案
第10讲两次鸦片战争主备人:曾和生审查人张毅[阶段特征]1.阶段: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社会在屈辱中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2.特征: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经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4.思想: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5.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民众的生活习俗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变化。
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1)西方先进: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
英国不断向海外扩张,建立起在东方的殖民体系。
(2)中国落后:政治腐败,占统治地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走私鸦片;林则徐禁烟。
3.结果(1)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割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2)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3)1844年美法分别与中国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4.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屈辱和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中国开始沦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
(2)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
3.结果(1)《天津条约》(1858年) 《北京条约》(1860年)割地割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开埠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增开天津为商埠其他权利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美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史实。
2.简述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3.列举《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主要内容,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史实,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比较。
【自主学习】一、硝烟再起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但不满足于在华所攫取的种种特权,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新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为了扩大的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后,借调停之名,谋取自身利益。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开;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二、火烧圆明园3.第二阶段: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西郊的,在疯狂抢劫之后,纵火烧毁了这座历时150多年建成的艺术文化宝库。
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4.《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承认继续有效;加开为商埠;割让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5.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说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2)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3)两个强盗对夏宫带来了怎样的灾难?说明了什么?2.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
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
鸦片战争学案
鸦片战争学案一、引言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场战争,它发生在19世纪中叶,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学案旨在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背景1. 中国封闭的社会形态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处于一个封闭的社会形态,对外交往非常有限。
中国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广州,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只能通过广州开展。
2. 英国的贸易野心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对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中国封闭的贸易体制阻碍了英国对中国市场的进入,使英国贸易野心无法实现。
三、起因1. 鸦片的输入1839年,英国商人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市场。
鸦片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成瘾者日益增多,社会秩序岌岌可危。
2. 中国禁烟政策的失败中国政府意识到鸦片带来的危害,于是下达禁烟令以禁止鸦片的使用和贸易。
然而,这一政策的执行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英国商人及一些中国官员对禁烟政策采取了抵制和腐败行为。
四、战争过程1. 崇明岛事件1840年6月,中国政府派遣军队前往崇明岛,试图驱逐他们视为贩毒者的英国商船。
然而,这一行动最终导致英国发动全面进攻。
2.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通过先进的武器和战术,迅速击败了中国军队,并占领中国南部的一些港口城市。
1842年,双方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开放若干港口,并支付巨额赔款。
3.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鸦片战争再次爆发。
这次战争规模更大,参与的国家更多。
由于英法联军的强大实力,中国再次战败。
1858年,双方签订《天津条约》,对外国商人开放更多港口,并再次支付赔款。
五、战争结果1.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让领土、开放港口并且给予外国在中国的司法管辖权。
这些条约严重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地位。
2.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干涉鸦片战争造成了中国力量的沦丧,也为其他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干涉提供了契机。
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和控制。
学案4: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自主学习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两国在、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事件”和“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
2.年10月,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3.年,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年,、两国借口《天津条约》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0月初,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奕䜣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条约》。
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为商埠,割地方一区给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平方千米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地区,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课堂练习【基础达标】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是什么?A.林则徐虎门销烟 B.“亚罗号事件” C.“马神甫事件” D.义和团运动2.“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
”这里的“危机”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3.法国大作家雨果怒斥下图所示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文中的“文明人”指的是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C.美日联军D.美俄联军4.下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学案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历程。
3.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林则徐、魏源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比较世界中国社会形态资本主义时代01封建社会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0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0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军事力量船坚炮利,战斗力强作战能力低下外交政策争夺殖民地闭关自守,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1.第一次鸦片战争(1)直接原因:虎门销烟⎩⎪⎪⎪⎪⎪⎨⎪⎪⎪⎧①原因:鸦片走私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去广州严厉禁烟。
②经过:1839年,林则徐将收缴的2万多③影响⎩⎪⎨⎪⎧ a.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b.英国认为这损害了英国利益,议会通过决议批准对华发动战争。
(2)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3)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 ①《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1843年《虎门条约》、1844年《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使英、美、法等国从中国获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提出修约,遭到拒绝。
(2)过程:1856-1860年,英法出兵,美俄帮凶。
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3)第二批不平等条约⎩⎪⎪⎨⎪⎪⎧ ①等大量权益。
②鸦片贸易实现合法化。
③《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与俄国签订,使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
两次鸦片战争第一部分课标解读,聚焦学习内容第二部分紧扣教材,自主预习部分一、两次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面对愈演愈烈的,1839年,皇帝特命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
林则徐将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史称。
此举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的决心。
此事被英国作为了发动的借口。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9世纪50年代,英国等侵略者为进一步,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1856年,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三)两次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影响1.《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从此成为的开端。
2.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和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
二、开眼看世界(一)背景:鸦片战争前后,皇帝和高层对“岛夷”情况一无所知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愚昧和。
(二)概况1.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译成等书稿,供时参考。
2.林则徐的好友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一书。
这部书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
魏源在书中提出了的思想。
3.福建布政使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一书,该书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著作。
(三)意义、、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的主张。
第三部分独立思考,材料分析部分材料1:思考1:表格中反映出什么问题,其原因是什么?材料2: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者,十室而九”…思考2:通商口岸开放后民众大量购买洋布说明了什么?材料3: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思考3:从经济角度思考,自然经济基础下农产品呈现什么趋势?第四部分随堂小练,巩固提升部分『随堂小练』一、选择题:1.费正清在《鸦片的动力》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人为谋取自身利益而采取的典型的侵略行动。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学案】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学习目标1.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发展到全新格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两次鸦片战争进程,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三元里抗英事件的性质与意义3.明确历史解释研思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差异,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4.立足唯物史观认知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国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自主学习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发展(1)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2)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
2.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1)政治:君主专制统治仍很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3)科技:非常落后。
(4)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5)社会矛盾: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问题思考材料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思考根据材料说明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提示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①原因: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使中国每年流失大量白银,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通过详细讲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结合史料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两次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过程和影响。
3.在讲授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相结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案例背景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是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影响,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3.注重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和关键能力,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情怀。同时,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鸦片战争的战争场面、历史图片等的多媒体展示,引发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关注和兴趣。
2.通过设置引人入胜的问题,如“你们知道鸦片战争是因为什么爆发的吗?”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新课的思考。
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他们熟悉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
1.亮点一:情景创设的生动性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和历史剧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创设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情景。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残酷性,增强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0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学习目标】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单元概述】
1.近代中国:年(事件)~ 年(事件)
2.线索(时间轴)
【概念解释】(口头表达训练)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旧民主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
【图说两次鸦片战争】
图一
广州,图片诉说的是我国清代的政策,其影响有(思考):
图二
上图人物为,上右图纪念馆,纪念的是发生在年的事件,这件事成为鸦片战争的。
(是、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图三
上图诉说的是鸦片战争过程中事件,显示了中国人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图四
上图为年中英《》条约签订的情形
条约的内容、影响(重点记忆)
图五
上图诉说的是年战争中火烧的罪行。
在这次侵华战争中,中国被迫签订了《条约》和《条约》。
内容、影响(记忆)
【课后作业】思考课后“学习延伸”;完成《导与练》第10课练习。
【我的疑问】。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学案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材料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
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
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
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试解释上述材料中,为什么会对那次战争有不同的称谓?材料一“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材料二“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利则与天下公之,害则为天下去之,盖以天地之心为心也。
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
”——摘自《林则徐使粤两广奏稿》问题一:请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乾隆皇帝及林则徐的观点。
材料三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问题二: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这一叙述进行解释。
材料一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问题三: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这一叙述进行解释。
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三中国士大夫便逐渐了解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夏中心主义的荒诞性。
帝国的朝贡体系崩溃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被迫纳入到新的等级性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材料四以往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碰撞的结果......19世纪以后出现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先进”与“落后”的文明涵义已被资本主义形态下的奴役和被奴役的经济涵义以及侵犯主权与丧失主权的政治涵义所取代。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唯物史观】通过重新审视战争爆发前后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是不可避免的,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培养从文字材料、图表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尤其是隐形信息的能力;通过新开发的史料揭示鸦片战争的实质,培养学生符合历史认知方法。
【历史解释】认识鸦片战争前东西方历史的差异。
正确解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斗争。
【家国情怀】历史不容遗忘,国耻要永远铭记。
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责任感一、导入:看图导入二、思课前自主检测:1、鸦片战争前中英国情对比国别中国英国社会形态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经济基础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军事力量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英贸易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正当贸易,英国处于入超地位综合国力日趋衰落世界强国2.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署一些列的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有哪些?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英1842)、《虎门条约》(英1843)、《望厦条约》(美1844)《黄埔条约》(法1844)主要内容割香港岛、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兵船港口“巡查贸易”、通商口岸传教。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英法美俄1858)、《北京条约》(英法俄1860):十口通商、赔款、内河航行、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瑷珲条约》(俄1858):等抢占中国东北10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
三、议(小组讨论)探究一: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别有哪些?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英国以虎门硝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英法等国提出的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必修纲要上册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学案)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学习目标】1 .唯物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了解先进的资本主义打败落后的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时空观念:结合教材、运用地图,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始末。
3 .历史解释:利用多种史料,探寻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对中国的影响。
理解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的意义和局限性。
4.家国情怀:运用教材,概述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学习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时空定位】r —太平大阊运动II算片我争:第二次色片战争中法故争甲午中U 战X 八网收军侵华..., ......... 4 ...................... 4∙∙∙∙4 ...... 4 ............ ............+......4 .......................... 4—F .. (II)1840∣A42IftSIIR56I8601864 18InIHHS1894IR95IOoo1(M)1(年)【阶段特征】1、政治方面: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时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经济方面: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思想文化方面:列强肆意破坏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宗教和西方文化;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思想、教育的近代化。
【名词解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学案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知道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的经过以及《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南京条约》的签订学习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预习导学】(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在书本上做上标记。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 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____________________,扩大侵略权益。
2. 经过:英、法分别以“______________”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________年10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挑起战争之后,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3. 结果:清政府被迫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__________》。
主要内容包括: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________、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________各口岸自由航行。
在随后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 过程:1860 年,英法联军再燃战火,__________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0 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
2. 结果:分别与英、法签订了《__________》。
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 经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
2.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______________地区,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加深。
【合作探究】(小组团结协作完成探究问题,小组汇总并展示质疑。
)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你怎么看?【知识梳理】课堂练习1.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知识导航鸦片战争(1840-1842)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发动战争。
2、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过程:1840年6月,英国军舰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1842年,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
战败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实力强大②主观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落后③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结果:签订不平等条约: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通商等(2)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1844年,清政府与美、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842-1860)原因:(1)英国等侵略者在鸦片战争中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2)根本: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直接:列强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过程:(1)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2)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3)1859年,英、法借换约进攻大沽炮台,遭清军反击(4)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结果:(1)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九龙司地方一区)、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长江中下游)等大量权益;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2)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签订的《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也促进了洋务运动和外交近代化)开眼看世界1.背景:到鸦片战争的冲击,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觉醒。
(学案)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案)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概况:①时间:1856-1860年②侵略国:英法、美俄
③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天津条约》(1858年签订)主要内容:
巧记:十处通商、公使驻京、长江航行、巨额赔款。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巧记:南烟镇汉营;琼酒散淡台。
)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北京条约》(1860年签订)主要内容:
巧记:前约有效、增开天津、割地九龙、赔款大增。
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各赔英法800万两)。
◎沙俄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万平方公里领土。
(P11地图)
1
巧记:★★
瑷北堪改五,瓜分中国土。
150万,现在也没还。
瑷分外南和黑北,北分乌东库页岛,其余瓜分大西北。
(瑷北堪改五:依次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堪分西北界约记》、《改定条约》、5个勘界议定书。
)
2。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导学案 第16课 天朝的“倾斜”---通过近代大运河看《两次鸦片战争》课标要求:1、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归纳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分析理解其影响。
新课讲解一、 觊觎天朝—析鸦片战争之因请同学们结合教材90页-91页内容和上面这个时间轴,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摘编自《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在我们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至于重点是鸦片、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回答1.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2. 鸦片战争的借口:思考: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这场中英之间的战争能避免吗?二.风雨天朝---历鸦片战争之程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材料:英国人本以为“倾全国工厂的生产,也不够供应中国一省的衣料”,而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
——摘编自1852年3月《密切尔报告书》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目的:三.天朝梦碎---感鸦片战争之殇(一).思考:你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彼之放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是技不熟也。
——摘编自林則徐《致姚椿、王柏心》 (1842) 材料二:(大清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认识列强侵略中国的社会影响;2.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实际,理解其性质和意义;3.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问题导学】1.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
4.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主要条约及其内容5.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6.最早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的人物及其成就。
【概念阐释】1.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在经济上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2.势力范围/租借地势力范围:是指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领土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该地区的权力,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土地。
租借土地的主权不转移,租借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租借期内租方取得对领土的使用权。
3.领事裁判权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根据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项特权,且将其变为非法特权。
如迈克在中国违法犯罪,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的领事等人员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据其本国法律裁判。
4.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双方在各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英国为了保证自己片面最惠国待遇,提出了一体均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
主体内容:
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鸦片战争爆发
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4、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6、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7、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问题设计
第一部分: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是,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通过(方式)开始掠夺中国。
3、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4、1838年底,(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并于年月在虎门当众销烟,历史上称这个事件为。
5、虎门销烟的壮举有什么历史意义?
第二部分:中英《南京条约》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2、年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沿海北犯,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清政府革职的大臣是,被逮捕的大臣是,当时的皇帝是。
4、年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求和,签订了《》。
由此开创了列强用条约形式“合法”侵夺中国的先例,具有不平等性和掠夺性。
5、中英《南京条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南京条约》的附约包括哪些内容?
7、《南京条约》具有哪些危害?
8、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如何变化的?
9、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变成了什么?
11、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火烧圆明园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挑起者是和,战争借口是,发动战争的时间在。
2、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纵火焚烧了皇家园林园明圆,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
这是列强们在中国犯下的另一罪行。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发动了广西金田起义,建号。
太平军于1853年攻陷,并定都于此。
2、1860年.太平军在上海、松江、青浦、金坛等地迎击,击毙了头目美国人。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
”这里的“两个强盗”是指:①英国②法国
③沙俄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高密市2003——2004学年度期末考试题)
2、北京西郊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侵略者放火烧毁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高密市2004——2005学年度期末考试题)
3、下列人物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的是()
A、魏源
B、关天培
C、严复
D、林则徐
4、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沙市为商埠
D、中英协定关税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军队是()
A、英法联军
B、法美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俄联军
(以上三题为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期中考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四组材料,回答题后的相关问题:
第一组:
材料一:“本部堂奉旨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三:“若听任鸦片走私泛滥,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材料中“本部堂”和“本大臣”是指谁?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是指什么事情?
2、“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过程中,最得力的措施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3、从材料二的内容看,此话表达了“本大臣”什么样的决心?
4、结合材料三,设想一下,如果鸦片没有被查禁,数十年后的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用材料中的原谅回答)
第二组:(高密市2002——2003学年度期末考试题)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斗争的开端。
”
请回答:
1、林则徐领导的哪一事件说明中国人实行激烈的禁烟运动?
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第三组:(高密市2002——2003学年度期末考试题)
1860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
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
”
1、雨果愤怒谴责的“两个强盗”具体是指哪两个国家?
2、它们“毁灭圆明园”发生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
3、在这次战争中,未动用一兵一卒而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
第四组:
材料一:“据估计,被动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英国《泰晤士报》材料二:“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
——马克思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被动掠夺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这次遭动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里?
3、材料二中说的俄国“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何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