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内容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 1 、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组装模拟装置 1.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探究太阳运动过程中 1.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影子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 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 3 、昼夜交替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1. 讨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向2.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3、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由西向东2.模拟昼夜变化1 、在地球仪上某一个国家插上人物模型;2 、由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与投影的距离不能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地球;) 3 、缓慢转动地球仪,边转动边观测;3. 实验总结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
4. 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 4 、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 介绍月相盒 1. 小电筒代表太阳;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2.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1. 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化2. 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3. 观察总结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化。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2、用胶塞把集气瓶的口封住,再用滴管将集气瓶倒置放在水中,使集气瓶的口完全浸在水中。
3、将带根的植物插入集气瓶的胶塞中。
4、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增加。
实验现象: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增加。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并释放氧气。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吸水作用提出问题:根有什么作用?猜想假设: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器材:瓶子、水、彩笔实验过程:1、将瓶子中的水倒掉,重新加入适量的水。
2、在水面处用彩笔做一个标记。
3、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茎的作用提出问题:茎的作用有哪些?猜想假设:茎有输导和支撑的作用。
器材:烧杯、红水、一段新鲜芹菜实验过程:1、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滴有红墨水的水瓶中。
2、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变化。
3、然后将茎纵切和横切,观察茎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茎的横切面上出现一圈小红点,在茎的纵切面上出现一条条红线。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是否会受到光的影响?猜想假设:植物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
器材:两株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绿豆苗、纸盒、剪刀实验过程:1、将两株绿豆苗分成1、2两组,并且把两组绿豆苗都用纸盒罩住。
2、1组绿豆苗不作处理,将罩住2组绿豆苗的纸盒右侧上方剪开一个洞,使阳光能照射进去。
3、一周后,观察两组豆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1组豆苗正常生长,2组豆苗偏向有阳光的洞口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有哪些特性?猜想假设:植物可能有向水性、向地性。
器材:两种不同根的根系的植物标本、植物向水性实验装置实验过程:1、把筷子穿过纸盒,绿豆苗固定在筷子上,把一个盛水的盘子放入纸盒中,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株绿豆苗种在一个盛土的纸盒中,把一段海绵的一端与烧杯里的水连接,把海绵的另一端埋入盛土的纸盒,一周后,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在XXX,绿豆苗的根都向着盛水的盘子方向生长,在XXX,绿豆苗向着有水的土壤方向生长。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记录报告单(一)实验课题:太阳和影子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验过程: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周状,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手电筒代表太阳;小标杆代表地球上产生影子的物体。
把手电筒挂在竹篾上,把小标杆放在竹篾下正中心,沿着竹篾自东向西移动开着灯的手电筒,看竹篾中央小标杆的影子变化。
注意:电筒在竹篾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手电筒始终照在小标杆上。
实验现象:发现手电筒的方向与影子的方向正好相反,手电筒在两边影子长,手电筒在中央影子短。
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是正好相反的,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关系:太阳高度高,影子短,太阳高度低,影子长。
(二)实验课题:昼夜交替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实验器材:手电筒、地球仪。
实验过程: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固定手电筒,在地球仪上任选一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一个昼夜的时间约是24 小时。
(三)实验课题: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线实验目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1.当三个小孔成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当三个小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实验课题:小孔成像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探究小孔成像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纸盒、铝箔纸、透明纸、蜡烛、小钉子、胶布。
实验过程: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用透明纸蒙住纸盒的另一面。
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移动纸盒,直到能在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注意:做小孔成像的小孔不宜大,直径一般在1毫米左右。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实验课题:制作潜望镜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潜望镜,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1、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2、将砝码4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和毛巾上拉一拉,比一比
3、将砝码6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拉一拉,与在桌面上拉4个砝码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 )和( )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反射的光也是沿( )传播的。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光和热
实验目的: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
观察到的现象:一次照射的温度比( )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观察到的现象: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是( )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中午( ),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1、将气球吹气,并用笔棒塞住气球口。
2、将吹鼓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
3、将笔棒取下。
观察到的现象:
小车朝( )相反的方向行驶。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3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 年 班
实验课题
土壤的成分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放大镜、透明瓶子、酒精灯、三角架、金属片、镊子
实验步骤
1、将土壤晾干,用放大镜观察。
2、取晾干土壤一部分放入瓶子中,并装上水,迅速地振荡,再静置一会儿。
3、将晾干土壤一部分放入金属片上,用酒精灯给加热。
实验结论
土壤是由许多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 年 班
实验课题
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塑料盒、空瓶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盒内用沙、石堆成一座斜坡地形,并拍紧,盒的一角孔一个洞。
2、在空瓶盖上扎一些小孔,装满水,将盖拧紧。
3、用力挤压瓶子,让水喷洒到斜坡。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温度高低不同,斜放的温度最高。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 年 班
实验课题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各种颜色的纸各一张,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将每一张纸卷成圆柱形,并压平
2、将温度计一同放在阳光下照射
3、将纸和温度计一同放在阳光下照晒
实验结论
温度升高不同,深色的温度升高得最快,浅色纸温度深得慢。
实验课题
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测力计、塑料袋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2、由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与投影的
距离不能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
地球;) 3、缓慢转动地球仪,边转动边观测;
3. 实验总
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
结
4. 整理器 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 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拟实验
钉子(大头针)。
2、演示并指导制作方法:
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
在纸盒的另一头用透明纸蒙住;
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 并用钉子(大头针)
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
3. 学生分组制作。
4. 指导学生观察: 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
户,前后移动纸盒,直至能在纸上看到清晰的
影像为止。
5、分析小孔成像的原因。
材
实验结论: 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1
实验序号 :2 实验内容: 制作简易太阳钟 (五年上册第一单元) 实验器材: 卡制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 实验类型: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 骤
1、制作简 易太阳钟
操作 要点
1、在半圆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刻在印有
3. 实验总
根据实验现象, 总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
结
线。
4. 整理器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材
实验结论: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
实验序号: 6
实验内容: 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 2、照镜子
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 骤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 测力计、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
)
(
)
(
)
(
)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三次)。
3、将 4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4、将 6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钩码个数) 2 4 6
摩擦力大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越
;物体越
,摩擦力越
有关。物体越 。
,摩擦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物体的名称
玻璃珠 塑料块 橡皮擦 10 枚回形针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
实验结论: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
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
年级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实验报告单: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实验
结论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裂,这种现象叫风化。
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西河二小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报告单
实验者
年(班)级:
五年级
时间:
实验
名称
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我的
猜测
温度、流水、植物、动物能使岩石变化。
实验Biblioteka 过程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冷和热的作用。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人冷水中,反复几次。2、流水的作用。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3、植物的作用,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观察豌豆发芽后的石膏。4、动物的活动。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第一单元光实验一:红苹果实验.实验材料:红苹果、黑暗的房间等。
.实验要求:在桌子上放一个红苹果,把门、窗户都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掉,房间里完全黑暗了。
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够进入这个房间。
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实验注意点:本次实验的难点在于创造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在这个房间中没有光能够进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预测实验结果:预测1: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预测2: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见这个红苹果。
.预测3: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模糊的影子。
.实验现象: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东西的。
人的眼睛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物体的。
而在红苹果实验中,房间是完全黑暗的,没有任何光线进入房间,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房间里看到红苹果。
.实验二:光的传播实验.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凤尾夹等等。
实验方法:①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一厘米。
②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③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④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
.⑤把手电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这些小孔。
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⑥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实验注意点:.4张卡纸直立在桌面上,卡纸之间的间隔都是15厘米,并且保持前三张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实验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完成,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实验效果会更好。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师生实验报告单
设计理由:给橡皮泥球绑上漂浮的泡沫板,使沉入水底的橡皮泥球漂浮起来。
依次尝试大小不同的泡沫板,验证需要多大的泡沫板橡皮泥球才会漂浮起
实验名称:设计制作航道浮标
实验仪器:空矿泉水瓶(泡沫塑料块、牛奶盒、、空易拉罐、空玻璃瓶)、配重用的水、线和铁块(橡皮泥)等
实验记录:
我的猜想:制作航道浮标要有上浮物和下沉物。
实验步骤:
1. 寻找合适的材料:上浮物(泡沫、空矿泉水瓶)下沉物(铁块、石头)、连接用的线、橡皮泥。
2.总体结构示意图
3.下水实验发现浮标没有立起来。
4.完善和改进。
将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人沙子,并固定在瓶口位置,使矿泉水瓶可以直立在水面。
给瓶子包上红色,更加醒目。
实验现象:制作的航道浮标能浮在水面上,又不被流水冲走。
实验结论:
航道浮标上轻下重,直立漂浮,就能达到不被流水冲走的目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4-教科版
学校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器材
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实验过程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验过程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4)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4)重复以上过程3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实验前玻璃表面是完好的,实验后玻璃表面出现了裂痕,甚至破碎。
温度的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测量水温的变化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活动了解水温的变化情况。
实验器材
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
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二、渗水实验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三、实验名称: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器材试剂: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冰箱的保鲜室里,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
1、在实验1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2、在实验2中第1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四、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
器材试剂:集气瓶、水、滴管、植物油、胶塞、带根的植物
实验过程:
1、把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浸在盛水的小瓶里,并在小瓶里滴上一层植物油。
2、用彩笔在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3、把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五、实验名称:研究茎的作用
器材试剂:烧杯、红水、一段新鲜芹菜
实验过程:
1、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滴有红墨水的水瓶中。
2、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变化。
3、然后将茎纵切和横切,观察茎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茎的横切面上出现一圈小红点,在茎的纵切面上出现一条条红线。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六、实验名称:植物的向光性定向运动
器材试剂:两株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绿豆苗、纸盒、剪刀
实验过程:
1、将两株绿豆苗分成1、2两组,并且把两组绿豆苗都用纸盒罩住。
2、1组绿豆苗不作处理,将罩住2组绿豆苗的纸盒右侧上方剪开一个洞,使阳光能照射进去。
3、一周后,观察两组豆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1组豆苗正常生长,
2组豆苗偏向有阳光的洞口方向生长。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定向运动。
七、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的变化
器材试剂:锥形瓶、烧杯、温度计两支、铁架台、热水、纸板、冷水
实验过程: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温度在80℃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冷水。
2、将盛有冷水的锥形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将打有两个孔的纸板盖在烧杯上。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4、观察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
实验现象:冷水和热水的初始温度分别为12℃和78℃,一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18℃和75℃,两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25℃和71℃,三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29℃和70℃,四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39℃和65℃,五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50℃
和61℃,六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都变成了57℃。
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
八、实验名称:传热比赛
器材试剂:铝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凡士林、豆子、热水、烧杯
实验过程:
将不同材料的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的一端用凡士林粘上豆子,另一端浸入盛有热水的杯子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金属棒上粘的豆子很快掉了下来,而其它材料小棒上粘的豆子好长时间都不掉下来。
结论: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不同,其中金属传热能力最强。
九、实验名称:颜色与吸热
器材试剂:三个形状、材料相同的小瓶、大小相同的黑、红、白纸各一块、三支温度计、台灯。
实验过程:
1、分别用黑、白、红颜色的纸将小瓶包起来,尽量包严。
2、分别向三个小瓶中各插入一支初始温度相同的温度计,并同时将三个小瓶放在灯光下照射。
3、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变化并记录。
实验现象:
包黑色纸的小瓶内温度为19℃,包红色纸小瓶内的温度为16℃,包白色纸小瓶内的温度为10℃。
结论: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能力不相同,黑色材料吸热能力最强。
十、实验名称:上升的空气
器材试剂:画螺纹线的纸片、细线、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用纸剪一个螺旋圈,把一条细线固定在螺旋圈中心,并悬挂起来,在螺旋圈的下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观察螺旋圈的变化。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螺旋圈受空气推动旋转了起来
结论:空气受热以后会上升
十一、实验名称:风的形成
器材试剂:实验箱、蜡烛、蚊香、火柴、毛巾
实验过程:
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左侧。
3、点燃蚊香放到实验箱左侧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4、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此时再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实验现象:第一次观察时蚊香的烟是向上飘动的。
第二次观察时蚊香烟飘进了实验箱内又从实验箱内蜡烛上方的口处飘出。
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此时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形成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
十二、实验名称:热水变凉
器材试剂:一杯热水、冷水、形状大小材料不同的容器、金属管、温度计
实验过程:
1、把一个盛有热水的容器放入冷水里,观察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2、将热水放入大口的容器中,观察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3、向热水吹风,观察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4、把热水从一个杯子里倒入另一个杯子,再从另一个杯子里倒回来,反复如此。
5、把热水放入金属容器中,看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实验现象及结论:
用热的良导体,与冷水、冰等物体接触,增大容器表面积,加快水的流动或者风吹等方法可以使热水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