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①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如:冰融化为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碘升华,蜡烛融化等②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③本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有变,主要是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
④伴随现象: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①定义: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②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③本质:分子或粒子本身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粒子。
④伴随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4.特别提醒①爆炸有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如:火药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新物质。
瓦斯爆炸、轮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原子弹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②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不是化学变化。
③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浑浊的泥浆水放置较长的时间会产生沉淀。
④有变色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红墨水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
⑤产生气体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干冰升华、碘升华。
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①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②性质的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③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①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②性质的确定:通过化学变化来确定。
③内容: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方法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例如:因为铜有导电性所以铜可以做导线。
因为导线是用铜做的所以这个用途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⑦、⑧、⑨、⑩
“ THANKS ”
A.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
C. 铁可以打成铁片
D.4℃时水的密度最大
分析:A项, 颜色、气味、状态属于物理性质;B项,稳 定性指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C 项,说明铁具有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D项,密度属于 物理性质。
归纳与小结 区别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是否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观察与思考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医用酒精来降温,以达到
退烧的目的,也经常用工业酒精炖小锅美食。这都是利用 了酒精的特性。
有
(或大理石) 清石灰水变浑浊 等
归纳与小结
概念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实例 说明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 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
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矿石粉碎、水蒸发、 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 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三 初步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与探究 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 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实验与探究
实验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节日焰火
燃 烧
钢铁生锈
牛奶变质
溶洞钟乳石的形成
【实验1-1(1)】 操作:
①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②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③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现象:
有水蒸气放出, 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图1-1 水的沸腾
【实验1-1(2)】
操作:
取少量硫酸铜晶体硫酸铜晶体(俗称 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
图1-2 胆矾的研碎
【实验1-1(3)】 操作:
① 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磨前、后的胆矾, 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②再向2支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实验1-1(4)】
操作:
①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②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 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 灰水的烧杯里。
1-4 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气 体等
有
一、实验1和实验2ຫໍສະໝຸດ 什么共同特征?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⑴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 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⑶形式: 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2、化学变化 ⑴定义: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⑵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⑶伴随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什么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一、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3.伴随现象:形状,状态的改变二、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3、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常伴随能量变化。
、生成沉淀,放出气体,颜色改变,发光,放热等现象经常用于判断是否为化学反应。
(但不是绝对的,爆炸和发光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以说明)2、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3、两者之间的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蜡烛的燃烧现象可以说明)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一、物理性质1、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等。
(可归纳为:色味态、两度、两点、三性)二、化学性质1、概念: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毒性、稳定性等。
三、注意事项1、性质与变化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难”等字,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如酒精燃烧、酒精能燃烧。
(即能力和动作的区别)2、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的鉴别方法有哪些?答:方法一:二氧化碳(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方法二:二氧化碳(C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方法三: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学习课题二我们获得的知识: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注意:不是有氧气就可以,空气中也有氧气);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4、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5、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6、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7、科学探究是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科学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 第二组:①属于物理性质 (5) ;
• ②属于化学性质
(2)
;
• ③属于物理变化
(4)
;
• ④属于化学变化
(1)
;
• ⑤属于化学现象
(3)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 1、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变化,其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 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导热性、 导电性、延展性等
3.区别: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 的熔点为0℃。 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D
• A、石油分馏
B、用活性炭净化水
• C、灯泡通电发光 D、牛奶变酸
•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
是( )
B
• A.铁锅生锈
B.冰雪融化
•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 新人教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
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 容易——不易”等字词。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 E、木棒受力折断。•物理变
质
化
化学变化中
常伴深随的 现象有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融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 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练习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3) 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 ?
• 方法1:二氧化碳(CO2)能使燃着的木 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 方法2:二氧化碳(CO2)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熄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方法3: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氧气不能。
•练习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
?
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
学习目标:
• 1. 知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质、判断依据与方法。
• 2. 记住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主要包 括的内容。
• 3. 会运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 依据准确找出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复习回 顾 • 1、物质的变化可分为 •物理变 和•化学变 ,二者
的判断依据是 •是否有化新物质生成化。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②⑤⑦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④⑥⑧ ⑨。
: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
淀
• •3. 两种并变且化常的伴本随质能区量别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联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系: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探究一、化实学验变现化象和的物记理录变化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蒸汽, 液态的水 玻璃片有水滴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
胆矾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气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就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中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物理性质
⑴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矾溶液
1-4石灰石与盐 酸反应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无物
理 变 化无有源自化 学变化
有
[讨论1、交实流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
21、.什实么验是3物和理实变验化?4有什什么是么化共学同变特化征??
32、.物实理验变1化、与2化与学实变验化3分、别4有有什什么么特本征质? 的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石灰石与稀 盐酸的反应
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 和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
有新物质 生成
1.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三和实验四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一、二与实验三、四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导入
60年后这雕塑又变成怎样呢?
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
铜变成铜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 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课后习题答案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是化学变 化, 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2.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5)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6)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7)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8)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 变化。 4.物理性质:(1)(2)(5)(8) 化学性质:(3)(4)(6)(7)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 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 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
物质在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探究实验
(1)水的沸腾:对水进行加热,液态的水经过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液化形成液态的水,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2)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呈蓝色,放在研钵内研磨,固体由块状变为粉末状,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将研磨后的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得到澄清的蓝色硫酸铜溶液,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3)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该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且石灰石固体逐渐溶解,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分
名师点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辨别
唯一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反应是否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有的化学变化则无明显现象,如缓慢氧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车胎爆炸等是物理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知识拓展
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化学性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在描述的语句中常有“会、可以、能”等词语;化学变化描述发生变化的过程,如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而木炭可以燃烧,则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有水蒸气放
液态的水 出遇冷变液 液态的水
无
体
1、实验演示 1-1(2)
1-1 (2)取少量硫 酸铜晶体(俗称胆 矾或称蓝矾)放在 研钵内,用研杵把 胆矾研碎。观察胆 矾发生的变化。
胆矾的研碎
实验(2) 现象记录
蓝色块状 由块状变 蓝色粉末 无新物 的胆矾 成粉末 状的胆矾 质生成
1、实验演示 1-1(3)
描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 “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 时态的用语。
例: 性质 汽油可燃烧 汽油易挥发
变化 汽油在燃烧 汽油挥发了
4、探究实验1-2
分别取一集气瓶 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 化碳气体,仔细观察 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闻一闻气味。取一根 小木条在空气中燃烧 分别慢慢放入盛有氧 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 瓶中,观察木条燃烧 情况的变化。
注意: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 上述水的熔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 定的;若压强低于101kPa,则水的沸点低 于100℃。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物理性 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化学 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而变化 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描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 “易”、“会”、“就”、“可”等表示能 力或属性的用语。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 着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 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化学性质。
举例: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 酸性、碱性等。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学)课标定位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2.在关于物质的性质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知识在线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伴随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发光、吸热、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实例石蜡熔化、灯泡发光、海水晒盐等食物腐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产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往往同时发生知识拓展1、水沸腾的实验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与玻璃片又凝结成液体;胆矾的研碎块状固体被粉碎成蓝色粉末;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并放出大量的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蓝色的硫酸铜沉淀;2、变化时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化学变化常伴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化学能可以转化光能、热能和电能。
4、如树木的生成是将光能转化为物质的化学能。
而镁条的燃烧是将镁条所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下列成语包含的物质的变化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该变化为()A.钻木取火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死灰复燃【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A、钻木取火过程中,木头燃烧有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积土成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只有B属于物理变化,其他三项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
物 理 性 质
常 见 的
熔点 沸点 密度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探究新知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探究实验 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 和状态。
(2)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课堂检测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 学变化的是( C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伐菥烧炭南山中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床金作马 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导入新知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比如雪 融化、放烟花、蜡烛燃烧等。这些变化又可分为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何区分它们呢?
雪景
烟花
蜡烛燃烧
导入新知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轻轨电车
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 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 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 高温。接触点常用的原料是石 墨,请你推测石墨具有哪些性 质?这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 是化学性质呢?
【想一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探究新知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 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1
现象: 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
泡产生、大理石变小、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2) (3) (4)
块状的胆 矾
蓝色的硫 酸铜溶液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等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 逐渐减少,玻璃片上 出现小水珠
判断
1、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电灯通电是物理变化
2、产生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是化学变化,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3、颜色发生改变一定是化学变化?
铜放到火上烧变黑色是化学变化,氧气液化变成淡蓝色是物理变化
随堂检测
1.发生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 )
A.放热 B.发光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2.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
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水蒸发
C
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
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 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
实验1-2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
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 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 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现象:
1.它们都是无色、无味 的气体。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物理变化的两种形式:形状的改变、状态的改变(物态变化)。
化学变化的常见表现:发光、放热、有火焰、生成气泡、产生沉淀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硬度、熔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阻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受热易分解等。
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1.氧气 O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2.二氧化碳CO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阻燃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明确实验目的 4.做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做出猜想与假设 5.得出实验结论3.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6.反思与评价二、蜡烛燃烧探究实验蜡烛的组成:石蜡+棉线1.烛燃烧前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圆柱形、固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
2.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有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火焰内焰:最明亮焰心:最暗、温度低火焰的亮暗程度点燃后直接观察火焰的温度测量:将小木条横放在火焰上,过1秒后两端最先变黑现象结论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了水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沾有石灰水烧杯:内壁变浑浊—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式: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3.蜡烛吹灭后蜡烛被吹灭时,蜡烛上方产生一股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白烟可以重新被点燃。
结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一、知识点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观察演示实验 1、水的沸腾 2、胆矾的研碎 3、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石灰石与盐酸溶液反应 5、镁带燃烧
一、知识点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水的沸腾
一、知识点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2】 操作: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 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胆矾的研碎
【实验记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产生水蒸气 液态的水
无
1-2 蓝色块状的胆 矾
变成粉末状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无
水的沸腾: 液 态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粉末状 (形状改变)
一、知识点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3】 操作:
思考:取2支试管的作用?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
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一、知识点拨
的是( D )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蜡烛燃烧
D.玻璃杯破碎
二、随堂练习
5.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 著事件的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13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伐薪烧炭南山中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随堂练习
白色粉末状氧化 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⑴定义: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 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⑶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挥发、
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生成,只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 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 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石灰石逐渐变小。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P6)
•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的物质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
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
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等物质。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___化_学___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 能、会”等字,如酒精燃烧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知识点3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描述物质性质时, 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具有、 易、难等。 例:木条燃烧---化学变化, 木条能燃烧---化学性质,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易生锈---化学性质。
下述描述中,是(物2)理变化,是化学(变1)化,是物理
性质,(是4)化学性质。
(3)
(1)煤气燃烧,(2)电灯发光放热(3)煤气能
够燃烧,(4)氧化铜是黑色的粉末
【解析】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 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仔细体会关键 字,如:能、会、可以、具有等,凡含有这些字眼的,描述的是 物质性质。煤气燃烧(化学变化);煤气能够燃烧(化学性质); 电灯发光放热(物理变化);氧化铜是黑色的粉末(物理性质)。
P9【实验1-2】
操作:
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2.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3.取一根点燃的木条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盛有 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
现象:
1.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燃着的木条在氧气瓶中燃烧得更加剧烈。 3.燃烧的木条在二氧化碳瓶中熄灭。
你会闻气体的气味吗?(p9)
【例1】下列民间制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佛山剪纸B.潮州木雕 C.信宜竹编D.客家米酒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 变化,佛山剪纸、潮州木雕、信宜竹编 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 生成为物理变化,而客家米酒,生成新 的物质—酒精,故为化学变化。
【例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序号
现象
1-1 液态的水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遇冷变液体
变化后有
无物质生 成
无
无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的
胆矾
胆矾
有 1-3
蓝色的胆矾溶 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和
(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 体等
有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现象: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试管口
有雾出现,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实验1-2】胆矾研碎
操取作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
把胆矾研碎。
问题: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不同?变化后的粉末 物质还是原来的胆矾吗?为什么
定义 举例 本质特征 相互关系
常见现象或变化
知识点1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的没变有化生成其他物质 的变生化成其他物质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 、木、柴食燃物烧腐败等铁(生化锈学变
等 汽油挥发
化又叫)
化学反应
没有新物质出现
有新物质出现
在化学变化中伴一随定有 在物理变化中__不__一__定____
节 日 焰 火
燃 烧
钢 铁 生 锈
牛 奶 变 质
广 东 云 浮 蟠 龙 洞
溶洞钟乳石的形成
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懂得 区分在生活中和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物理、化学变化; 2.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能够 初步区分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纸剪成条
变化前:纸 变化后:纸
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 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⑴定义: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特征: 生成了其它物质 ⑶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⑷判断方法: 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
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
不同,这种变化是()
D
A、蒸发B、变形
C、水变成冰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是() C
A、产生红光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D、木炭消失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纸燃烧
变化前:纸 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
物质变化后没有 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实验1-1】水的沸腾
操作: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问题: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气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性质
颜色
无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无味
状态
气体 气体
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大
是否可助燃 可以
不可以
上述两种气体的性质哪些是物理(化学)性质?怎样 区分它们?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说出下列叙述分别有什么不同? 木材燃烧木材能燃烧 冰在零度能熔化冰融化了
为什么会这样?
知识点4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p9)
(1)闻气体的正确操作:闻气体时要小心,
用手, 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仅使。 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2)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都是、的无气色体。
无味
化学性质: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
熄灭
讨论: 尽可能多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
物理变化,如:蜡烛 有化学变化。如:蜡烛熔
燃烧、铁生锈的过程 化、干冰升华的过程
熔化、汽化、升华、 液化、凝固、凝华、 形状改变、电灯发光 等
放热、吸热、发光、变色、 ____放__出________气体和生成
_____沉__淀______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 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 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 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但它是物理变化。
变化。
课堂小结:
学完了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
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
质 性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质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
课堂小结: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
知识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P8)
1、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
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 性,毒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如:色、态、味,硬度、密度,熔、 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热、导电性等。
3、“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两者关系:
变化
反映
性质
决定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是:1、若出现:是、能、可、易、
会、助等词汇时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若无上述词汇,则为变化。判断标准:是否有 新物质生成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初中化学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实验1-3】胆矾的溶解及与氢氧化钠 的反应
操1、作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
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 变成澄清的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在两支试管的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溶液时都有蓝色沉淀生成。
【实验1-4】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