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剂共存体系中泡沫分离蛋白质

合集下载

发酵过程泡沫的控制

发酵过程泡沫的控制

泡沫对发酵的影响与控制摘要:泡沫对发酵过程产生多种不利因素,是影响发酵过程重要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就泡沫的性质,以及泡沫消除的方式进行论述。

并阐述了消泡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新型的化学消泡技术。

关键词:发酵、泡沫、消泡剂、活性剂一、泡沫产生的原因泡沫是气体在液体中的粗分散体,产生泡沫的首要条件是气体和液体发生接触。

而且只有气体与液体连续、充分地接触才会产生过量的泡沫。

,按产生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①外界引入,在通气过程中,伴随机械搅拌、空气被分成细小的气泡,从溶氧的角度讲,气泡越细越好,使空气中的氧和发酵液中的CO2能充分的进行交换,这些气泡升到发酵液面时无法及时消除而形成泡沫。

②由发酵液内部产生微生物在进行发酵活动时,往往产生一些气体,如CO2,这些代谢气体凝结形成气泡,冒出到发酵液面,成为发酵泡沫,菌体代谢越旺盛,这部分泡沫的产生量越多。

培养基配比与原料组成以及性质对泡沫也有很大的影响。

培养基营养丰富,黏度大,产生泡沫就多而持久二、泡沫的性质:泡沫是气体被分散在少量液体中的胶体体系。

泡沫间被一层液膜隔开而彼此不相连通。

发酵过程中所遇到的泡沫,其分散相是无菌空气和代谢气体,连续相是发酵液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1、泡径大小通常情况下大泡易于破灭,寿命较长的都是小泡,另一方面,气泡只有上升到液面才能够在破灭之后减少泡沫体积,所以气泡越小,上升速度越慢。

小气泡上升慢,给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提供充足的时间,增加了稳定性。

、2、溶液所含助泡物的类型和浓度(1)降低表面张力降低表面张力会降低相邻气泡间的压差。

压差小,小泡并入大泡的速度就慢,泡沫的稳定性就好。

(2)增加泡沫弹性泡沫液具有可以伸缩的称为“吉布斯弹性”的性质,对于泡沫稳定性来说表面活性剂使液膜具有“吉布斯弹性”比降低表面张力更重要吉布斯曾对泡沫液弹性做如下定义:E=2AσE——膜弹性A——膜面积σ——表面张力(3)助泡剂浓度3,发酵液的粘度某些溶液,如蛋白质溶液,虽然表面张力不低,但因粘度很高,所产生的泡沫非常稳定。

泡沫分离法泡沫分离

泡沫分离法泡沫分离

14.2.2 Gibbs(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
Γ为吸附溶质的表面过剩量,即单位面积上吸附溶质 的摩尔数与主体溶液浓度之差,对于稀溶液即为溶质的 表面浓度,可通过 σ (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c(溶质 在主体溶液中的平衡浓度)来求得;Γ/c为吸附分配因 子。 如果溶液中含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则
n为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有关的常数。例如为完 全电离的电解质类型n=2;在电解质类型溶液中还添 加过量无机盐时n=1。
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c和 表面过剩量Γ的相互关系可 用右图表示。在b点之前, 随着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 c增加,Γ成直线增加:
Γ=Kc
b点后溶液饱和,多余的表面活
性剂分子开始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b点的浓度 称为临界浓度(CMC),此值一般为0.01~0.02mol/L左 右,分离最好在低于CMC下进行。对于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上图曲线更接近于Langmuir等温方程:
酶等,但它们必须具有和某一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结合的能力,当料液鼓泡时能进入液层上方的泡 沫层而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它的操作和设计在 许多方面可与精馏相类比,所以称它为泡沫分馏。 泡沫浮选用于分离不溶解的物质,按照被分离对 象是分子还是胶体,是大颗粒还是小颗粒等等, 又可分为:1 矿物浮选,用于矿石和脉石离子的 分离;2 粗粒浮选和微粒浮选,常用于共生矿中 单质的分离,前者粒子直径大致1~10mm内,后 者的粒子直径为1μm ~1mm ,处理的对象为胶体、高
分子物质或矿浆;3 粒子浮选和分子浮选,用于分离非 表面活性粒子或分子,需要向体系中
加入浮选捕集剂与被分离组分形成难溶或不溶 物,然后以浮渣形式将其脱除;4 沉淀浮选, 首先利用改变溶液的pH值或加入某种絮凝剂等 方法,使需脱除的粒子形成沉淀,再利用浮选 法将沉淀脱除;5 吸附胶体浮选,是以胶体粒 子作为捕集剂,选择性吸附所需的溶质,再用 浮选法除去。 泡沫分离技术除了在选矿方面比 较成熟外。在其他方面尚属开发阶段,命名和 分类尚不完善,但由上所述,可以对泡沫分离 术有大体的了解。

泡沫分离中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的泡沫性能和吸附性能的研究

泡沫分离中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的泡沫性能和吸附性能的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泡沫分离中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的泡沫性能和
吸附性能的研究
摘要
近年来,泡沫分离技术由于在常温和常压下操作和能耗低及无污染等特点,已经 在生物化工领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开发,其中用泡沫分离富集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不仅 有实验室规模研究的大量研究,也有产业化报道。为了促进泡沫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 领域的应用,除了继续开发富集生物表面活性物质新工艺,探索选择性分离生物表面 活性物质,使得不同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得以纯化也很重要。为了实现用泡沫分离技术 纯化不同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研究它们在气泡表面的热力学吸附性能和泡沫性能是关 键。
1.2.1 泡沫的形成............................................................................................................................2 1.2.2 泡沫吸附机理.......................................................................................................................3 1.2.2.1 泡沫吸附经典理论............................................................................................ 3 1.2.2.2 吸附等温式........................................................................................................ 4 1.2.3 泡沫衰变机理.......................................................................................................................6 1.2.3.1 液膜的排液........................................................................................................ 6 1.2.3.2 气体透过液膜的扩散........................................................................................ 8 1.3 泡沫性能研究进展.......................................................................................................... 8 1.3.1 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8 1.3.2 表面张力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8 1.4 泡沫分离蛋白质研究进展.............................................................................................. 9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1.5.1 BSA 和 LZM 的泡沫性能................................................................................................10 1.5.2 BSA 和 LZM 在气泡表面的热力学吸附性能........................................................... 10 第二章 BSA 和 LZM 的泡沫性能...................................................................................... 13 2.1 引言................................................................................................................................ 13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13 2.2.1 实验材料.............................................................................................................................. 13 2.2.2 仪器设备.............................................................................................................................. 13 2.2.3 实验装置.............................................................................................................................. 14 2.2.4 实验方法.............................................................................................................................. 14 2.2.4.1 表面张力测量.................................................................................................. 15 2.2.4.2 初始泡沫高度和泡沫半衰期测量.................................................................. 15 2.2.4.3 粘度的测定...................................................................................................... 15 2.3 原理................................................................................................................................ 15 2.3.1 表面张力和表面活性物质浓度的关系.......................................................................15

泡沫吸附分离技术

泡沫吸附分离技术

Jeong, G.-T..Ind.Eng.Chem.Res.2004, 43, 422-427
Feng, B.; Powder Technology 2019, 342, 486-490.
Hu, N.; Li, Y.; Yang, C.; Wu, Z.; Liu, W., J Hazard Mater 2019, 379, 120843.
泡沫分馏法脱除水中残留铬 水中镓的浮选分离
背景介绍一基本条件
泡沫分离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所需分离的溶质应该是表面活性物质或者是可以和某种活性物 质相络合的物质, 它们都可以吸附在气-液界面上
2. 富集质在分离过程中借助气泡与液相主体分离, 并在塔顶富集
➢ 传质过程的主体部分在鼓泡区中, 所以表面化学和泡沫本身 的结构和特征是泡沫分离的基础
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获得成功 ✓ 1977 年报道泡沫分离法用于DNA.蛋白质
以及液体卵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 ✓ ······
矿物浮选工作原理图
背景介绍一原理
泡沫分离的原理
当溶液中需要分离的溶质本身为表面 活性剂时, 利用惰性气体在溶液中形成 的泡沫, 即可将溶质富集到泡沫上, 然 后将这些泡沫收集起来, 消泡后即可得 到溶质含量比原料液高的泡沫液
3展 望
➢ 水处理 ➢ 金属浮选 ➢ 蛋白质分离 ➢ 反应器结构优化
研究进展一水处理
之前存在的问题: 泡沫不稳定 气液界面吸收效率低
添加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吸收阶段有利于泡沫的稳定, 有利于气液界面的 传质, 提高了LAS的吸收效率, 在回收阶段提高回收效率, 降低成本
Hu, N.; Li, Y.; Yang, C.; Wu, Z.; Liu, W., J Hazard Matபைடு நூலகம்r 2019, 379, 120843.

泡沫分离蛋白质

泡沫分离蛋白质

泡沫分离技术及其在蛋白分离中的应用03级硕士高强食品学院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了叙述。

关键词:泡沫分离吸附水溶液泡沫分离是20世纪初发现的一种新的分离技术,它是基于表面吸附的原理而对表面活性物质进行的分离。

泡沫分离的过程是在泡沫分离柱的底部通入某种气体或使用某种装置产生泡沫,收集泡沫就得到了某种产物的浓缩液。

下面本文将就泡沫分离技术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作一个简单介绍。

1 泡沫分离方法的优点:(1)它特别适合于对低浓度的产品进行分离,如低浓度的酶溶液,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沉淀是行不通的,如果使用泡沫法对产品先进行浓缩,就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提取。

(2)分辨率高。

(3)富集率高。

(4)运行成本低,由于此过程不使用无机盐或有机溶剂,仅仅是有一些动力消耗,它的运行成本一般要比其它方法低。

(5)操作简便。

2 泡沫分离法的分离器形式泡沫分离法实验用的泡沫分离器材料主要有玻璃和有机玻璃,形式多为柱状分离塔。

气体分布形式有压力溶气式和气体分散式。

气体分散式分离塔底部装有气体分布器;塔顶有泡沫排出口;连续式分离器还有进料口、塔底排液口。

分离塔的直径一般为3~8cm,塔高80~120cm。

一般高径比大于10,以减少轴向返混并提供足够的气液接触时间。

离子浮选、矿物浮选用的是选矿机。

3 泡沫分离的研究方法对泡沫分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途径:3.1 分离条件实验主要研究对泡沫分离的影响因素,诸如:表面活性剂类型,浓度,pH,离子强度,气速,如果是连续分离方式还有进料浓度等。

3.2 分离器设计实验研究分离器的形式对分离的影响,要考虑进料口位置,鼓泡区高度,泡沫区高度,气体分布器孔径等。

对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它主要根据2个机理进行分离:(1)表面吸附机理,很多蛋白质分子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它可以在泡沫的气液界面吸附。

(2)泡沫水分外排机理,即泡沫层中的泡沫上升过程中水分和蛋白质都会从泡沫中流出,但蛋白质的流出速度比水的流出速度要慢,这使得蛋白质在泡沫中富集,同时小泡沫之间的合并也促使水分流出,这也有利于蛋白质的富集。

泡沫分离法分离蛋白质

泡沫分离法分离蛋白质

分离工程期末论文泡沫分离法分离蛋白质Foam separation separation protein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081 学生姓名:喻唯学号: 050811103 指导教师:戴卫东(副教授)2011年6月期末论文中文摘要泡沫分离法分离蛋白质摘要:泡沫分离蛋白质是利用蛋白质的表面活性对其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分离过程中的条件温和,对蛋白质的活性影响较小,是一种成本较小、有着很好应用前景的分离方法.实验中,以两种蛋白质BSA和HSA作为分离模拟体系的目标蛋白质,利用自制的泡沫分离塔,作了一系列的泡沫分离实验,考察了各种操作参数对分离结果(回收率和增浓比)的影响.实验发现,液柱高度、泡沫层高度、鼓入气体的流速、进料流量和pH值、料液浓度以及温度等对分离的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较低的进气速度、较高的泡沫高度与液柱高度、适宜的温度(BSA在25℃,HSA在35℃)、适当的pH值(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以及较低的母液浓度有利于得到较高的富集比.在最佳条件下富集比最高可达28.6,回收率可达93.1%.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假设吸附过程始终处于平衡态、气泡大小均一以及每一个气泡均为正十二面体,建立了分离的数学模型,得到可以求解的微分方程组.关键词:蛋白质泡沫分离数学模型回收率富集比泡沫分离法期末论文外文摘要Foam separation separation proteinAbstract:Foam separation protein is the surface activity by protein on the separation of a kind of method, the separation process of mild conditions, the less influence the actiity of the protein, is a kind of cost, lesser, has the very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separation method. Experiments with two proteins, BSA and HSA as the target protein separation simulation system, a self-made foam separation tower, made a series of foam, examined the separation experiments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n the separation results (recovery and increase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than). Experiments have found that fluid column height, foam height, drums into gas velocity, feeding flow and pH value, material liquid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effect: lower inlet velocity, higher foam height and fluid column height,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25 ℃, BSA HSA in 35 ℃), appropriate in the pH value (protein isoelectric point) and low near the mother liquor to get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enrichment ratio. At the best possible conditions than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recovery can reach dropped to 93.1% 28.6. In model of the process, the hypothetical adsorption process always in equilibrium, bubble size uniformity and each bubble are are twelve surface bod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get separation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can be solved.Keywords:Protein foam separ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recovery than bubble separation enrichment1 引言1.1 泡沫分离泡沫分离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之一。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论文)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论文)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泡沫分离技术是近些年得到重视的分离技术之一,介绍了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介绍了此技术可分离细胞,可分离富集蛋白质体系,泡沫分离_Fenton氧化工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泡沫分离_Fenton 氧化处理炼油废水,两级泡沫分离废水中大豆蛋白的工艺,聚氨酯泡沫塑料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硅片线锯砂浆中硅粉与碳化硅粉的泡沫浮选分离回收,超滤与泡沫分离内耦合应用于表面活性物质浓缩分离的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此技术分离皂苷的有效成分。

关键词:泡沫分离;富集蛋白质;泡沫浮选法;两级泡沫分离;聚氨酯泡沫塑料分离;超滤与泡沫分离0 前言泡沫分离技术可用于分离各种物质——小到离子而至粗大的矿石颗粒。

泡沫浮选法精选矿石已有60年以上的历史。

虽然1937年Langmuir 等已发现离子也有可能应用浮选来提取,可是直到1959年才由Sebba提出泡沫浮选也可能应用于分析技术中。

但实际应用于分析分离还只是近十年左右才实现的。

到目前为止已对Ag、As、Au、Be、Bi、Cd、Ce、Co、Cr、Cu、F、Fe、Hg、In、Mn、Mo、Ni、Pb、Pd、Pm、Ra、Re、Sb、Th、U、V、W等元素以及一些有机物的泡沫分离作了广泛的研究。

1 泡沫分离技术的简介泡沫分离技术是通过向溶液中鼓泡并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泡沫层内,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结合的任何物质吸附作用使气泡表面的溶质浓缩,清除在液体表面上形成的泡沫,即可除去被浓缩的物质。

泡沫分离是吸附性气泡分离技术中的一种,由于气泡能够以极少量的液体提供极大的表面积,因此如果某种溶质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在气液界面,该溶质在泡沫中的浓度将大于其在主体液相中的浓度。

这种技术最初用于矿物浮选、污水处理等领域。

近年来,基于其在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泡沫分离技术在生物分离特别是分离稀溶液中蛋白质的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泡沫分离技术是近些年得到重视的分离技术之一。

pH对酪蛋白_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泡沫性能及泡沫分离酪蛋白的影响

pH对酪蛋白_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泡沫性能及泡沫分离酪蛋白的影响

2010 年12月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Dec. 2010文章编号:1003-9015(2010)06-0949-05pH对酪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泡沫性能及泡沫分离酪蛋白的影响魏宣彪, 刘桂敏, 吴兆亮, 张宏丹, 赵洪月(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 300130)摘要:为强化表面活性剂对起泡性差的蛋白质泡沫分离,以酪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研究体系,用吊环法和Ross-Miles法分别研究了pH对酪蛋白 / SDS体系表面张力、泡沫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pH对SDS辅助酪蛋白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20℃条件下,随着pH下降,酪蛋白 / SDS体系的表面张力下降,起泡高度变大,泡沫半衰期增长。

在气速为120 mL⋅min−1,SDS浓度为0.03 g⋅L−1,酪蛋白浓度为0.05 g⋅L−1,装液量为850 mL条件下,SDS辅助酪蛋白泡沫分离的最佳pH为3.4,偏离了酪蛋白的等电点(pI=4.8),在此条件下酪蛋白泡沫分离的富集比为96.37,回收率为25.12%。

关键词:pH;表面张力;泡沫性能;十二烷基硫酸钠辅助;酪蛋白;泡沫分离中图分类号:O648.24;TQ028.15 文献标识码:AThe Effect of pH on Foam Properties of Casein /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ystem and onFoam Separation of CaseinWEI Xuan-biao, LIU Gui-min, WU Zhao-liang, ZHANG Hong-dan, ZHAO Hong-yue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H value on strengthening the foam separation of the protein with weak foaming property, the casein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were used separately as target protein and assisted surfactant. Ring method and Ross-Miles metho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H on surface tension and foam properties of casein/SDS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emperature of 20℃,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system pH, the surface tension of casein/SDS system decreases, the foam volume increases and the half life time of the foam prolongs. It was found that, at air flow rate of 120 mL⋅min−1, SDS concentration of 0.03 g·L-1, casein concentration of 0.05 g·L-1 and bulk liquid volume of 850 mL, the optimal pH for SDS-assisted foam seperation is 3.4 rather than the isoelectric point (4.8) of the casein/SDS system; And under above conditions, the enrichment ratio of casein is 96.37 and the recovery ratio of casein is 25.12%.Key words: pH; surface tension; foam properties; SDS-assisted; casein; foam separation1引言泡沫分离技术是基于表面吸附原理分离、富集微量具有表面活性物质或者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络合的非表面活性物质的一种方法[1],最早应用于冶金工业和环保领域。

第7章泡沫分离资料

第7章泡沫分离资料

TSHY
泡沫分离过程
泡沫层
从底部通入 大量气泡
溶质吸附在 气泡上并随
之上升
问题:1 为什么溶质会选择性地吸附在气泡上?
2 如何最大限度达到富集效果?
两个前提: (1)必须向悬浮液中提供足够数量的微细气泡; (2)固体颗粒或液体颗粒必须具有疏水性或
使其具有疏水性从而附着于气泡表面。
以磷酸盐矿的浮选为例,磷酸盐矿是磷灰石( Ca 5F(PO 4 )3 ) 和硅石( SiO 2 )的混合物。在选矿之前把矿石粉碎到一定 的细度并制成泥浆。加入溶解状态的表面活性剂脂肪胺。新 生的二氧化硅结晶表面很易水和而成硅酸,它能于脂肪胺成 盐,脂肪胺就定向在硅石细颗粒的界面上,于是包有脂肪胺 的硅石颗粒就搜索能于它本身结合的界面,气泡提供了这种 表面,硅石颗粒依靠着脂肪胺的作用于气泡结合,上升到液 面。与此相反,磷灰石颗粒因为没有这种结合而沉在底部。
它的最大优点是在低浓度下分离特别有效,因此特别适 用于溶液中的低浓度组分的分离回收,许多有价值的物质常 常以低浓度存在,而在低浓度下其它分离方法的分离系数往 往迅速下降。
TSHY
7.1.1 泡沫吸附技术的分类
TSHY
7.1.2 泡沫分离基本原理
1. 泡沫的形成
TSHY
7.1.2 泡沫分离基本原理
当颗粒完不被液体润湿, 180o 时,cos 0,G 2,GL 颗粒 与气泡吸附紧密,最易用泡沫分离法使之分离;
(2)表面活性剂在固体颗粒上的吸附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这里称其为捕集剂)常用来吸附固体颗粒,由 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是阳离子,在水中带正电荷,而通常在 水介质中的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所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很容易吸附在 固体表面上形成一层表面膜,使固体表面由带负电而呈现出的亲水性 转变为疏水性,而易于附着于气泡而上浮。

啤酒泡沫蛋白质的初步分离及测定

啤酒泡沫蛋白质的初步分离及测定

作者采用Bradford 法对数十种啤酒样品进行 了测定,并同时采用与实际倒酒相近的国标倾 倒法测定了啤酒泡持性能,试图寻找蛋白质浓 度与泡持性之间的线性关系。在通过采用凝 胶过滤对啤酒泡沫分离测定后,初步确定了主 要的泡沫蛋白质组分和它们的相对含量。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考马斯亮蓝G- 250(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标准牛血清蛋(国产) 标准胰岛素(国产) 标准溶菌酶(国产) Sephdex G- 50 凝胶(Phamacia 进口分装) 721 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112 实验方法 泡沫蛋白质测定方法:Bradford 法
2 实验结果 211 Bradford 法测定泡沫蛋白质结果 将市售啤酒测得的泡沫蛋白质浓度与对应 的用国标法测得的泡持值作线性关系曲线, 结果见图2
图2 Bradford法测定的高分子蛋白质 HMWP与泡持值 HRV 之间的线性关系
由图2 可以看出, Bradford 法测定的高分子蛋白质 (HMWP) 与泡持值(HRV) 之间有着一定的线性关 系,说明测得的蛋白质含量比较接近于啤酒泡沫蛋 白质的真实含量,结果也证明了Bradford 法测定啤 酒泡沫蛋白质的可行性。 212 泡沫蛋白质的生化分离 实验采用凝胶过滤分离泡沫蛋白质,首先使用三种 标准蛋白质作出凝胶柱标准分离洗脱体积结果见 表1。泡沫蛋白质分离图谱见图3。
3 结论 通过对Bradford 法测定啤酒泡沫蛋白质含量方法 的研究发现,该方法用于测定泡沫高分子活性蛋白质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测定结果与泡持值的线性关系 也说明了这一点。因而,作者认为Bradford 法对工厂 粗略测定泡沫活性蛋白质还是有很大实用价值的。 同时通过凝胶过滤色谱Sephdex G-50 对啤酒泡沫 蛋白质的分离测出了主要的三种泡沫活性蛋白质,分 别是大于70 ,000 道尔顿,约30 ,000 道尔顿和 24 ,000道尔顿左右分子量的三种蛋白分布情况。

钻井液工考试:中级钻井液工考试题库(题库版)

钻井液工考试:中级钻井液工考试题库(题库版)

钻井液工考试:中级钻井液工考试题库(题库版)1、判断题钻井液的粘度越高,钻速越高。

正确答案:错参考解析:钻井液的粘度越高,钻速越低。

2、单选当钻井液的密度显著下降,粘度、切力升高,不易接受处理,可能是钻遇了()。

A(江南博哥)、淡水层B、砂岩层C、水泥塞D、高压油气层正确答案:D3、单选其他条件相近,溶液中离子浓度大的()。

A、容易吸附B、不易吸附C、与浓度无关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A4、判断题粘土在钻井液中的状态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很小。

正确答案:错参考解析:粘土在钻井液中的状态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很大。

5、单选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A、较小B、较大C、不溶D、都不对正确答案:A6、判断题提高起下钻速度是防止油层损害的措施之一。

正确答案:错参考解析:严格控制起下钻速度是防止油层损害的措施之一。

7、单选易使羧酸钠盐变成不溶性钙盐沉淀的是()。

A、NaClB、CaCl2C、BaS04D、CaCO3正确答案:B8、单选钻井液中加入的某些处理剂,()粘土颗粒的边-边或边-面连接使粘度()。

A、减少,下降B、减少,增加C、增加,下降D、增加,增加正确答案:A9、判断题钻井液主要是粘土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正确答案:对10、单选降粘剂的加入,利于网架结构()。

A、包裹自由水B、放出自由水C、不变D、强度提高正确答案:B11、判断题钙处理钻井液中一般用CMC降低和控制滤失量。

正确答案:对12、单选钻井液中粘土颗粒呈分散状态时()。

A、滤失量小B、滤失量大C、不变D、都不对正确答案:A13、单选钙处理钻井液中加入碱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石灰的溶解度和调pH值B、控制石灰的溶解度和滤失量C、调pH值同时使粘土产生絮凝D、提供钙离子和调pH值正确答案:A14、判断题体系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称为单相体系。

正确答案:错参考解析:体系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称为多相体系。

15、判断题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滤失量过高,泥饼厚而松散,对钻井不利。

泡沫分离技术

泡沫分离技术

3.影响泡沫分离的因素
3.1 温度 泡沫的稳定性一般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主要是 由于随着温度上升泡内气体压力增加,而形成气泡 的波膜粘度下降所引起。 3.2 组分的化学性质和浓度 一般说,无机化合物水溶液中的泡沫稳定性比 许多醇、有机酸、碱或盐的水溶液的稳定性差。现 在普遍认为在临界胶束浓度所形成的泡沫最稳定。
③离子浮选和分子浮选。用于分离非表面活性物质 的离子或分子。一般采用加入浮选捕集剂与待分 离物形成沉淀物,再用泡沫吹出。 ④沉淀浮选。加入某种反应剂可选择性地在溶液中 沉淀一种或几种溶质,然后再把这些沉淀浮选出 来。 ⑤吸附胶体浮选,将胶体检子作为捕集剂置于溶液 中,选择性地吸附所需分离的溶质,再用浮选的 方法除去。
泡沫分离可应用于各种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或分离 ,其最初是用于胆酸和胆酸钠混合物中分离胆酸,泡 沫中胆酸的浓度为料液的3-6倍,活度增加65%。泡 沫分离还可用于从非纯制 剂中分离磷酸酶,从链球 菌培养液中分离链激酶,从粗的人体胚胎均浆中分离 蛋白酶。目前能够利用泡沫分离技术成功分离出的蛋 白质有:磷酸酶、链激酶、蛋白酶 、血清白蛋白、 溶菌 酶、胃蛋白酶、尿素酶、过氧化氢酶、明胶 、 大豆蛋白、β- 酪蛋白、抗菌肽类等一系列蛋白质。
4.6.1 分离糖一蛋白质混合体系
糖的提取过程中生物体内的蛋白质 也往往随之 被提取出来,蛋白质和糖类表面活性具有较大差异 , 可以利用泡沫分离技术来实现蛋 白质和糖的初级分 离。殷钢等利用环流泡沫分离技术对牛血清白蛋 ~(BSA)、葡萄糖蔗 糖和葡聚糖 的混合体系进行分离, 实验表明在接近BSA等电点处(pH4.01蛋白质与糖, 特别是与多糖混合体系的泡沫分离效果很好,可实 现蛋白回收率 9 2 %
通过近年的研究总结出有两大类蛋白质 适于泡沫分离,分别是和质膜结合的蛋白质 与抗菌肽类,这两类蛋白质的共同点是都有 很强的疏水性,具备了吸 附于气液界面的表 面活性,但有些蛋白质容易在吸附过程中变 性并难于复性,如何保护易变性的蛋白质或 使变性的蛋白质复性是泡沫分离蛋白质技术 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泡沫分离法泡沫分离

泡沫分离法泡沫分离
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c和 表面过剩量Γ的相互关系可 用右图表示。在b点之前, 随着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 c增加,Γ成直线增加:
Γ=Kc
b点后溶液饱和,多余的表面活
性剂分子开始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b点的浓度 称为临界浓度(CMC),此值一般为0.01~0.02mol/L左 右,分离最好在低于CMC下进行。对于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上图曲线更接近于Langmuir等温方程:
14.2.2 Gibbs(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
Γ为吸附溶质的表面过剩量,即单位面积上吸附溶质 的摩尔数与主体溶液浓度之差,对于稀溶液即为溶质的 表面浓度,可通过 σ (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c(溶质 在主体溶液中的平衡浓度)来求得;Γ/c为吸附分配因 子。 如果溶液中含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则
n为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有关的常数。例如为完 全电离的电解质类型n=2;在电解质类型溶液中还添 加过量无机盐时n=1。
形成泡沫的气泡集合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泡,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气泡,二是泡与泡之间以少量液体构成 的隔膜(液膜)是泡沫的骨架。
泡沫的稳定及层内排液 泡沫不是很稳定的体系,气泡 与气泡之间仅以薄膜隔开,此隔膜也会因彼此压力不均 或间隙液的流失等原因而发生破裂,导致气泡间
的合并现象,或由于小气泡的压力比大气泡高,因此气 体可以从小气泡通过液膜向大气泡扩散,导致大气泡变 大,小气泡变小,以至消失。
分子物质或矿浆;3 粒子浮选和分子浮选,用于分离非 表面活性粒子或分子,需要向体系中
加入浮选捕集剂与被分离组分形成难溶或不溶 物,然后以浮渣形式将其脱除;4 沉淀浮选, 首先利用改变溶液的pH值或加入某种絮凝剂等 方法,使需脱除的粒子形成沉淀,再利用浮选 法将沉淀脱除;5 吸附胶体浮选,是以胶体粒 子作为捕集剂,选择性吸附所需的溶质,再用 浮选法除去。 泡沫分离技术除了在选矿方面比 较成熟外。在其他方面尚属开发阶段,命名和 分类尚不完善,但由上所述,可以对泡沫分离 技术有大体的了解。

泡沫分离技术及其在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泡沫分离技术及其在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下面本文将就泡沫分离技术及其在质分离蛋白质中的应用作一个简单介泡沫分离蛋白质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能够吸附于气液界面因此知道能够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分离提取的蛋白质首先应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但并非拥有表面活性的蛋白质就能够用泡沫分离法进行分离
泡沫分离技术及其在蛋白分离中 的应用
泡沫分离的简介
通过对泡沫分离技术的产生及发展大致可以看 出,泡沫分离的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身 为非表面活性物质(如铜、锌、银、镉、铁、汞等 金属类物质),需通过配位或其他方法使其具有表 面活性,这类体系被广泛地用于工业污水中各种金 属离子的分离回收,以及海水中铀、钼、铜等的富 集和原子能工业中含放射性元素锶的废水的处理; 另一类是本身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或是各种天然/ 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如全细胞、酶、蛋白质、 胶体分离及合成洗涤剂等。
• 泡沫分离的主要缺点 • (1)表面活性物质大多是高分子化合物,消化量 较大,有时也难以回收。 • (2)泡沫塔内的返混严重影响分离的效率, • (3)溶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的浓度难以控制。
下面本文将就泡沫分离技术及其在 质分离蛋白质中的应用作一个简单介 绍
蛋白质和酶的分离浓缩
泡沫分离蛋白质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具有一定的 表面活性能够吸附于气液界面,因此知道能够利用 泡沫分离技术分离提取的蛋白质首先应具有一定的 表面活性,但并非拥有表面活性的蛋白质就能够用 泡沫分离法进行分离。目前能够利用泡沫分离技术 成功分离出的蛋白质有:磷酸酶、链激酶、蛋白酶、 血清白蛋白、溶菌酶、胃蛋白酶、尿素酶、过氧化 氢酶、明胶、大豆蛋白、卢一酪蛋白、抗菌肽类等 一系列蛋白质。
• 但同是抗菌肽类的蚕抗菌肽, 由于其在泡沫分离过程中存在 大量的变性失活,因而不适于 泡沫分离。这是由于蛋白在气 液界面吸附时,一般都伴随着 分子构相的改变,如球蛋白在 吸附过程中就需要改变构相, 暴露出内部的疏水基团,这就 是蛋白质的变性。然而有些时 候,这种活性的改变是不可逆 的,因而限制了该蛋白质的泡 沫分离操作。关于哪种蛋白质 能够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得到分 离富集,目前还没有一定的理 论指导,但通过近年的研究总 结出两大类蛋白质适于泡沫分 离,分别是和质膜结合的蛋白 质与抗菌肽类,这两类蛋白质 的共同点是都有很强的疏水性, 具备了吸附于气液界面的表面

泡沫相塔壁对泡沫分离牛血清蛋白分离性能的影响

泡沫相塔壁对泡沫分离牛血清蛋白分离性能的影响

泡沫相塔壁对泡沫分离牛血清蛋白分离性能的影响卢珂;吴兆亮;侯凯湖;赵艳丽;刘亚君;杜晓丹【摘要】为了强化泡沫排液,提出了泡沫相塔壁对泡沫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为此设计了在泡沫相加内套筒的泡沫分离塔,以牛血清蛋白(BSA)为研究体系,研究泡沫相塔壁对出口持液量、气泡大小、富集比和回收率的影响,从而研究这种泡沫分离塔的泡沫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与没有加内套筒的对照塔相比,加内套筒的实验塔降低了持液量,加速了泡沫的变大和聚并,提高了BSA富集比.在400 ml·min-1气速下,BSA初始浓度为0.2g·L-1时,实验塔的富集比是对照塔BSA富集比的2.06倍.BSA富集比随着加入内套筒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塔取得较好的泡沫分离性能表明了塔壁处的普拉特边界排液量大于气泡间的普拉特边界排液量,内套筒的加入增加了塔壁的普拉特边界数量,起到了强化排液的作用.%In order to enhance foam drainage, the column with an inner foam sleeve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lumn foam wall on separation performances for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The effects of foam wall on the liquid holdup at exit, bubble size, enrichment ratio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with without inner sleeve, addition of inner sleeve decreased the liquid holdup, accelerated coarsening and coalescence of bubbles and increased enrichment ratio of BSA.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BSA 0. 2 g · L-1, air flow rate 400 ml · min-1, the experimental column achieved up to a 2. 06 fold increase in enrichment ratio. The enrichment of BSA went up with increase of inner sleeve length.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ratio of exterior to interior channels enlarg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ubble diameter.So, the experiment column could obtain better performances at lower concentration and air flow rate, showing that the drainage rate was greater for plateau borders on wall than between bubbles. Therefore the inner sleeve could provided more plateau borders on wall and improved foam drainage.【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2(063)006【总页数】8页(P1765-1772)【关键词】泡沫分离;塔壁;持液量;排液;富集比【作者】卢珂;吴兆亮;侯凯湖;赵艳丽;刘亚君;杜晓丹【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8泡沫分离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较快的分离技术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 8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Aug. 2009收稿日期:2009−02−27,修回日期:2009−04−29作者简介:徐钟河(1982−),男,福建省沙县人,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工专业;吴兆亮,通讯联系人,E-mail: zhaoliangwu@.消泡剂共存体系中泡沫分离蛋白质徐钟河, 吴兆亮, 赵艳丽(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130)摘 要:在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目标蛋白、聚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甘油醚(PGE)为消泡剂的模拟体系中,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非离子型Tween-20和离子型SDBS)、浓度、溶液pH 及操作参数(气体流量、初始液池高度)对BSA 分离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2种活性剂均能改善模拟体系的泡沫性能,使泡沫分离. 后者作用更强并能促进BSA 的吸附,因DBS −通过静电作用与带相反电荷的BSA 结合形成疏水性更强的BSA −DBS 复合物. pH 通过影响BSA 的电荷分布而影响其与SDBS 的结合,进而影响对BSA 的吸附,初始BSA 浓度0.1 g/L, PGE 4 mg/L, SDBS 50 mg/L, pH 为3.4时,约66%蛋白质浓缩在泡沫液中,富集比为5.34. 增加气速或初始液池高度可得到较高收率,但富集比减小. 关键词:蛋白质;消泡剂;泡沫分离;吸附;静电结合中图分类号:TQ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09)04−0712−051 前 言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能耗低、设备简单的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蛋白质及酶的分离研究[1−5]. 本实验室通过与康益公司合作,已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乳链菌肽的生产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然而在实际的生化应用中,往往因为发酵液中消泡剂的残存问题,使该技术多停留在实验室研发阶段,工业应用屈指可数.聚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甘油醚(Polyoxypropylene Polyoxyethylene Glylerin Ether, PGE)作为一种消泡剂已广泛应用于发酵过程,凭借其较强的表面活性将蛋白从气泡表面脱附,而其本身又不形成坚固的液膜[6],从而达到消泡的目的. 但这种消泡作用往往因起泡剂的竞争吸附和胶束的增溶作用而削弱[6],使消泡剂存在的体系中进行泡沫分离操作成为可能. 然而起泡剂的加入也使混合体系中蛋白质的界面吸附行为变得复杂,甚至使蛋白变性. 以往的研究[7,8]发现,其在界面的吸附行为与共存的表面活性剂种类、浓度及溶液的pH 密切相关. 本工作以非离子型Tween-20和离子型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消泡剂,探讨在不同pH 下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富集比和回收率,并考察了操作参数对分离的影响. 此探索将有助于为拓宽泡沫分离技术在生化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以大分子蛋白质/消泡剂/小分子起泡剂三元表面分子形成的混合体系中蛋白质的吸附行为研究提供借鉴作用.2 实 验2.1 材料牛血清白蛋白(BSA ,纯度99%,天津联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CA 蛋白质定量试剂盒(北京盖宁生物科技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消泡剂PGE 均为工业品(天津乐泰化工有限公司),Tween-20(化学纯,上海精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乙酸、乙酸钠、氯化钠均为分析纯(天津赢达稀贵化学试剂公司),转子流量计(沈阳市北星仪表厂),AC0-318电磁式空气压缩机(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 2.2 泡沫分离塔装置泡沫分离塔自制(图1),塔体为有机玻璃管,管外标刻度,塔高90 cm ,内径3 cm ,塔底装有烧结玻璃制成的气体分布板,孔径30∼50 µm. 通过导管与气体缓冲瓶、流量计和空气压缩机相连.图1 泡沫分离装置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foam fractionation system2.3 泡沫性能测试方法采用气流法评价PGE 添加量对BSA 泡沫衰变的影响,实验在常温下进行. 向泡沫分离塔中注入一定量待测液使初始液池高度为35 cm ,通过空气压缩机鼓入气1. Foam fractionation tower2. Distributor3. Foam collector4. Outlet5. Rotameter6. Surge generator7. Humidifier8. Air pump体,气体依次经过加湿瓶、缓冲瓶等鼓入塔内,通过气体流量计将气速控制在100 mL/min ,通气时间为120 s.以泡沫高度H f 及泡沫高度衰减至一半所需的时间(泡沫半衰期t 1/2)分别表征溶液的起泡性和泡沫的稳定性. 待测液由pH 4.6(BSA 等电点)的0.2 mol/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配制,BSA 浓度100 mg/L. 2.4 分离实验方法及过程模拟溶液BSA 浓度为100 mg/L ,PGE 4 mg/L ,NaCl 0.06 mol /L ,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溶液pH 、调节气体流量及初始液池高度进行实验. 泡沫从塔顶导出,至泡沫无法鼓出塔顶时实验结束. 每组实验重复3次,分析收集到的泡沫液和塔底残余液,计算蛋白质富集比E (泡沫液与初始液中的BSA 浓度比)及收率R (相应的质量百分比). 2.5 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采用BCA 法[9]检测,根据蛋白质浓度与吸光度关系制作标准工作曲线,线性拟合方程为C = 0.667A −0.035,其中C 为蛋白质浓度(mg/mL),A 为吸光值,蛋白质检测范围为0.02∼0.2 mg/mL.3 结果与讨论3.1 PGE 对溶液泡沫性能的影响起泡性是泡沫稳定性的先决条件,而稳定性又作用于起泡性. 决定泡沫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液膜的强度,而液膜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表面吸附膜的坚固性,后者又主要由起泡分子在其表面单分子层内的排列紧密程度决定[10]. PGE 以较高的表面活性将BSA 从膜上替换下来,减少BSA 在界面的吸附量,破坏了BSA 吸附膜的完整性和连通性,阻碍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膜的修复效应减弱,泡沫稳定性降低;而PGE 分子间缺乏必要的相互作用,无法形成一定强度的膜,从而降低图2 PGE 浓度对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Fig.2 Foam capacity and stability as function of PGE concentration 了泡沫的膜弹性,液膜的气体扩散加快,排液和破裂加剧,从而无法起泡. 其影响如图2所示,随着PGE 含量加大,体系的泡沫高度H f 和半衰期t 1/2均迅速下降,当C PGE 为1 mg/L 时,t 1/2衰变趋于平缓,而H f 的变化相对缓和,当C PGE 增加到4 mg/L 时,H f 几乎不再下降. 以下的分离实验均取PGE 浓度为4 mg/L. 3.2 Tween-20/BSA/PGE 混合体系泡沫分离自然状态下蛋白质总是倾向于将疏水残基包埋在分子内部,而将亲水的残基分布在分子表面,因而其表面疏水区较少,表面吸附效率较低. 与蛋白质相比,小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能更有效地降低界面张力,并以更快的速率吸附在界面上. 当两者在溶液中共存时,混合体系的界面组成或泡沫行为不仅依赖于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和蛋白质浓度,而且还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有关[7,8],其相互作用的驱动力主要来自静电荷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及氢键力,通常状态下后两者的作用力较弱.由于竞争效应,加入Tween-20抑制了PGE 的吸附行为,同时伴随着胶束加溶作用的增强,两者共同作用使体系去消泡作用增强,排液减缓,泡沫变得稳定,泡沫分离得以进行. 但由于小分子量的Tween-20比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能更有效降低界面自由能及在液膜上有更紧密的排列密度,在高浓度Tween-20作用下蛋白质从界面上被置换出而释放到主体相[7,8],因此造成BSA 收率随泡沫液增加而增加的同时,其富集比却迅速降低,接近1,即此刻蛋白在气液界面上的过剩吸附浓度为0,丧失分离浓缩的意义. 而Tween-20分子的烷基链与蛋白质分子表面疏水残基间的较弱疏水结合(增强蛋白的亲水性)可能也是导致蛋白质从界面上脱附的原因之一,虽然这种作用较弱. 图3很好地反映了小分子起泡剂对大分子蛋白质的置换作用.图3 Tween-20浓度对富集比及收率的影响Fig.3 Enrichment ratio and recovery rate as functionof Tween-20 concentration3691215182106121824303642Concentration of PGE, C PGE (mg/L)F o a m c a p a c i t y , H f (c m )250500750100012501500F o a m s t a b i l i t y , t 1/2 (s )1002003004005006001.001.051.101.151.20Concentration of Tween-20, C tween-20 (mg/L)E n r i c h m e n t r a t i o , E10203040R e c o v e r y r a t e , R (%)对于不带电荷的Tween-20及PGE(无法形成稳定泡沫),pH 的变化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对于混合体系中具有表面活性的两性电解物质蛋白质,pH 是影响其在界面吸附的重要因素. 如图4所示,当溶液pH 偏离蛋白质等电点时,其富集比和回收率均有所降低,且二者的变化趋势一致. 这是因为当pH 偏离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表面重新带电,分子间斥力加大,疏水性减弱[15],降低了其在混合吸附膜上的吸附量,从而使E 和R 减小,这与文献[7]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图4 以Tween-20为表面活性剂pH 对收率及富集比的影响 Fig.4 Enrichment ratio and recovery rate as function of pH withTween-20 as surfactant3.3 SDBS/BSA/PGE 混合体系泡沫分离尽管表面活性较弱、扩散系数较低的大分子量蛋白质无法像小分子量表面活性剂(如SDBS 和Tween)那样迅速有效吸附在界面上,但蛋白质一旦在液膜上吸附即可通过相邻分子间共价二硫交联和非共价(氢键、范德华力及疏水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在气泡表面形成连续的粘弹性膜,蛋白分子表面丰富的亲水残基(主要指不带电荷)的水化作用产生较高的表面粘度,可对抗液膜的排液和破裂,从而具有较好的泡沫稳定性,这些特性是小分子量表面活性剂[11]不具备的.与非离子型Tween-20不同,在合适条件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BS 可通过静电作用与BSA 结合成疏水性更强的BSA −DBS 复合物[12,13],该复合物同时兼具有蛋白质大分子的特性,产生很好的互补效应,使之不易被消泡剂PGE 脱附,足以在PGE 存在的混合体系中产生坚固的泡沫液膜,从而促进蛋白的泡沫吸附. 而这种互补效应是不带电荷的Tween-20所不具备的,由于缺少必要的相互作用力,当较低浓度的自由Tween-20分子在PGE 和BSA 形成的混合液膜上吸附时,其不但不能增强BSA 的吸附,反而阻碍了液膜上BSA 分子间的相互交联作用,使蛋白质液膜易滑动;同样,由于大分子BSA 的位阻效应,也阻碍小分子起泡剂Tween-20在界面上的横向迁移速率,即抑制了Gibbs −Marangoni 修复效应,加上PGE 造成膜的粘弹性下降,直至浓度增大的Tween-20在竞争作用下将PGE 和BSA 从液膜上替换下来,体系的泡沫性能才有所加强[14,15],而这也正是造成Tween-20/BSA/PGE 体系泡沫分离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图5为不同SDBS 浓度下蛋白质的泡沫分离效率. 随着SDBS 浓度增大,复合物表面疏水基团(疏水尾基)增多,表面活性增大,与PGE 竞争吸附的能力增强,富集比和回收率均随其在界面吸附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当富集比增加到一极值后迅速降低,而收率仍持续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复合物在界面吸附量增加,分子间交联作用加强,泡沫变得稳定,泡沫层持液量增加稀释了泡沫液中蛋白质的浓度. 但当收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表面可供DBS −静电结合的位点趋于饱和,SDBS 开始与蛋白质发生疏水作用;同时在SDBS 的诱导下,BSA 分子的折叠结构被打开,结构变松散,暴露出更多可供结合的原先包埋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 SDBS 通过疏水作用与蛋白质结合,使其表面负电荷密度增大[12,13] (与SDS −PAGE 电泳中SDS 的作用类似),复合物的疏水性减弱,对界面的亲和性下降,此时溶液中游离的吸附活性更高的SDBS 将与复合物竞争气液界面,将蛋白质从界面上脱附,收率回落.图5 SDBS 浓度对收率及富集比的影响Fig.5 Enrichment ratio and recovery rate asfunction of SDBS concentration与SDBS 不同的是,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分布是随pH 变化的. 溶液的酸化能加快蛋白质表面碱性氨基酸残基(Arg, His, Lys)的质子化程度,使蛋白质易与带负电荷的DBS −通过静电结合形成疏水性更强的复合物,从而有利于蛋白质回收与富集. 蛋白质分离效率与溶液3.03.54.0 4.55.0 5.56.01.061.081.101.121.141.16pHE n r i c h m e n t r a t i o , E8101214R e c o v e r y r a t e , R (%)20304050607080901003.03.54.04.55.05.5Concentration of SDBS, C SDBS (g/L)E n r i c h m e n t r a t i o , E304050607080R e c o v e r y r a t e , R (%)pH 的关系如图6所示,分离效率随着pH 的降低而提高,但当溶液pH 降至一定程度后蛋白质的分离效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方面,随着蛋白质表面碱性残基离子化趋于稳定,酸的加入将使溶液的介电常数增大,由库仑定律可知,介电常数增加将弱化相反电荷的吸引力. 同时,溶液中H +浓度增大还将增加其与蛋白质竞争结合DBS −的几率;另一方面,溶液过于酸化导致复合物构象转变也可能对其在液膜上的吸附造成不利影响.图6 以SDBS 为表面活性剂pH 对收率及富集比的影响 Fig.6 Enrichment ratio and recovery rate as function ofpH with SDBS as surfactant3.4 操作参数对蛋白质泡沫分离的影响根据传统的泡沫分离理论可将分离过程分为2个阶段:(1) 液池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目标物质在气泡表面的吸附;(2) 泡沫层中的泡沫在气流推动下上升的过程中,液膜通过普拉特边界向下排液,使液膜变薄,目标物质浓缩[4]. 按照该理论,液池中目标物质在泡沫表面的吸附及泡沫层中液膜的排液将最终决定目标物质的分离效率. 在间歇式泡沫分离过程中,对于特定泡沫分离塔及确定组分的待分离溶液,分离效率主要是由气速和初始液池高度决定的. 实验以SDBS/BSA/PGE 混合体系为例,分别探讨气速和液池高度对蛋白质分离效率的影响.图7为混合体系在不同气速下蛋白质的分离效率. 当气速较小时,泡沫在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蛋白质在泡沫界面吸附时间较长,可提高其在泡沫表面的吸附密度. 由于泡沫在非连续相的上升速度较小,液膜的排液也较充分,因而蛋白质富集比较高,但因泡沫的排液与聚变加强使到达塔顶的泡沫减少,收率较低. 随着气速的增加,蛋白质收率迅速增加,当气速增大至一定值后,蛋白质在连续相中与气泡表面的接触时间明显减小,传质效率恶化,使收率增速减缓.图7 气速对收率及富集比的影响Fig.7 Enrichment ratio and recovery rate asfunction of gas flow rate液池高度对泡沫分离效率的影响见图8. 随着初始液池高度的增大,收率呈增加趋势,而富集比则降低. H L 增加延长了气泡在液池中的停留时间,有助于提高气泡液膜表面蛋白质吸附密度,使其在膜上的作用增强,泡沫变得稳定;此外,由于泡沫层高度是液池高度的单调递减函数,初始液池高度增加将进一步减缓泡沫液膜排液,使回收的泡沫液增加,收率提高,而富集率降低. 这与增加气速的结果是类似的.图8 初始液池高度对收率及富集比的影响Fig.8 Enrichment ratio and recovery rate as functionof initial height of liquid pool4 结 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20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BS 均可使含消泡剂的BSA 混合体系泡沫性能提高,但SDBS 的稳泡性能和分离效率更强.阴离子型SDBS 通过与BSA 静电结合形成疏水性更强的BSA −DBS 复合物,提高了蛋白质的分离效率,但过多的SDBS 反而使其亲水性增强,分离效率下降.增大气速或增加初始液池高度均有助于提高BSA3.03.54.04.55.05.56.01.01.52.02.53.03.54.04.55.05.5pHE n r i c h m e n t r a t i o , E203040506070R e c o v e r y r a t e , R (%)60801001201401602.02.53.03.54.04.55.05.56.06.5Gas flow rate, G (mL/min)E n r i c h m e n t r a t i o , E30405060708090R e c o v e r y r a t e , R (%)203040503.03.54.04.55.05.56.06.5Height of initial liquid pool, H L (cm)E n r i c h m e n t r a t i o , E2030405060708090R e c o v e r y r a t e , R (%)的收率,但富集比减小.溶液pH 3.4,SDBS浓度50 mg/L时,蛋白质富集比为5.34,收率为66%. 消泡剂PGE存在的溶液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BS对蛋白质泡沫的分离效果较好,有望为消泡剂存在的发酵液中生物大分子的浓缩分离开辟一条新途径.参考文献:[1] Sarkar P, Bhatacharya P, Mukherjea R 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Protease from Human Placenta by Foam Fractionation [J]. Biotechnol.Bioeng., 1987, 29: 934−940.[2] Birte M G, Andreas N, Diana L, et al. Effective Enrichment andRecovery of Laccase C Using Continuous Foam Fractionation [J].Sep. Purif. Technol., 2006, 49: 291−294.[3] Chan N Y, Hossain M M, Brooks M S. A Preliminary Study ofProtein Recovery from Mussel Blanching Water by a Foaming Process [J]. Chem. Eng. Process., 2007, 46: 501−504.[4] Uraizee F, Narsimhan G. Foam Fractionation of Proteins andEnzymes: II. Performance and Modelling [J]. Enzyme Microb.Technol., 1990, 12(4): 315−316.[5] Maruyama H, Seki H, Suzuki A, et al. Variation of Saturated SurfaceDensity of Ovalbumin on Bubble Surface in Continuous Foam Separation [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06, 299: 416−420.[6] Pugh R J. Foaming, Foam Films, Antifoaming and Defoaming [J].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96, 64: 67−142.[7] Gunning P A, Mackie A R. The Effect of Surfactant Type on ProteinDisplacement from the Air−Water Interface [J]. Food Hydrocolloids,2004, 18: 509−515.[8] Zhang Z, Dalgleish D G, Goff H D. Effect of pH and Ionic Strengthon Competitive Protein Adsorption to Air/Water Interfaces in Aqueous Foams Made with Mixed Milk Proteins [J]. Colloids Surf. B, 2004, 34: 113−121.[9] Smith P K, Krohn R I, Hermanson G T, et al. Measurement of ProteinUsing Bioinchonic Acid [J]. Anal. Biochem., 1985, 150(1): 76−85. [10] 王晓春,张磊,宫清涛,等. 不同结构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泡沫性能及动态表面张力 [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7, 28(11): 2118−2123.[11] Martin A H, Grolle K, Bos M A, et al. Network of FormingProperties of Proteins Adsorbed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in Relation to Foam Stability [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2, 254: 175−183. [12] Rodriguez N M R, Carrera S C, Ruiz H V P. Milk and Soy ProteinFilms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J]. Food Hydrocolloids, 2005, 19: 417−428.[13] Alahverdjieva V S, Fainerman V B, Aksenenko E V, et al.Adsorption of Hen Egg-white Lysozyme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in Presence of Sodium Sodecyl Sulphate [J]. Colloids Surf. A, 2008, 317: 610−617.[14] Clark D C, Wilde P J, Wilson D R, et al. Destabilization ofα-Lactalbumin Foams by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the Surfactant Tween-20 [J]. Colloids Surf., 1991, 59: 209−223.[15] Coke M, Wilde P J, Russell E J,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Composition and Molecular Diffusion on the Stability of Foams Formed from Protein/Surfactant Mixtures [J].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90, 138: 489−504.Foam Fractionation of Protein with Existence of Antifoam AgentXU Zhong-he, WU Zhao-liang, ZHAO Yan-li(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Abstract: Surfactant-assisted foam separation process was conducted with a stimulated system using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s targeted protein, and polyoxypropylene polyoxyethylene glylerin ether (PGE) as antifoam agent. The effects of surfactant type (nonionic/ionic), concentration, solution pH and operating factors of G (gas flow rate) and H L (initial liquid pool height) on protein separation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nonionic surfactant Tween-20 and ionic SDBS could enhance the system foam capacity and stability, so that the foam process could be operated, while the latter exhibited higher performance and prompted protein adsorption efficiently on the condition the negative charge DBS− attached to BSA with opposite charge via electrostatic force to form a more hydrophobic complex DBS−BSA. And, pH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protein adsorption by affecting the bonding between SDBS and BSA, since the charge distribution of protein molecule surface varied with pH. About 66% of BSA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foamate and the enrichment ratio was 5.34 with initial BSA concentration 0.1 g/L, PGE 4 mg/L, SDBS 50 mg/L, and pH 3.4. A higher BSA recovery rate could be obtained by increasing G or H L, but the enrichment reduced.Key words: protein; antifoam agent; foam fractionation; adsorption; electrostatic for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