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冷水和热水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科学教材第四章《热与冷》的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探讨冷水和热水的不同特点及其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冷水与热水性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冷水和热水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壶、冷水壶、色素、试管、滴管、实验桌等。
2. 学具:记录表、笔、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热水壶和冷水壶现场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冷水和热水的不同现象。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基本特性。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基本特性。
2. 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个生活中利用冷水和热水的例子,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例如:用热水泡面,因为热水温度高,可以加速面条的熟化;用冷水冷却发烧的病人,因为冷水可以吸收热量,降低体温;在炎热的夏天喝冷水,因为冷水可以降低体内温度,起到解暑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探究的参与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温度现象,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其他物质性质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1)
《冷水和热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说出什么是冷和热。
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是温度。
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能认识冷水和热水“相遇”之后,热是怎样传递的。
2、科学探究能力: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和热。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曲线图的分析,学生能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认真、细致地观察试实验现象。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教学重点:体验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信息整理→交流与评价)教学难点:实验条件的控制及能用统计图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分组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锥形瓶、温度计、冷水、热水、保温纸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展示图片):冬季与夏季让同学们回忆在这两个季节中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比冬季与夏季人们穿着打扮和具体的感受来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怎样科学地描述冷与热,然后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活动1手指的感觉1.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
桌面上摆着三杯水:谁来用手指感觉一下水的冷热?告诉大家他的感受结果。
(冷、热、温)2.既然人体的感觉不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冷热程度,人们就借助一些仪器、工具来准确测量——温度计。
学生阅读科学在线,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了解温度计的种类、用途及使用温度计应注意的事项。
(二)测量水温的变化1.(出示课件)提出问题:当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明确思路,进行实验:(1)指导学生认识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播放课件)a、测量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
b、把盛有冷水的锥形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c、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调整温度计的位置。
d、用保温板盖住杯口。
e、观测冷水和热水每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4、整理数据,归纳结论。
(发放实验记录表)(1)从实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分组展示汇报。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水和热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温度差异。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冷水和热水的定义及特点。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比较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冷水和热水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
2.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发现温度差异对物体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冷水、热水、温度计、杯子。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冷水和热水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冷水和热水的定义及特点,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比较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
4.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讨论温度差异对物体的影响。
5. 生活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温度差异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澡、喝饮料等。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冷水和热水的特点及温度计的使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使用的冷水和热水,记录温度并思考它们的用途。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家长可以在家中准备冷水和热水,让孩子亲自体验温度差异,增进亲子互动。
2. 参观实地:安排学生参观热水器工厂或实验室,深入了解冷水和热水的生产过程,以及温度控制技术。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结果准确性以及分析深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观察记录,判断他们对冷水和热水概念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1. 课堂讲解: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否清晰、生动,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实验指导:思考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是否到位,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实验技能。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1)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三年级科学课程,章节为《冷水与热水》。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冷水与热水的概念及其特性;2. 学习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3. 探究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冷水与热水的概念及其特性;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冷水与热水的概念及其特性,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水、冷水、温度计、试管、滴管、实验记录表。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包含试管、滴管、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冷水与热水的不同,引发学生对冷水与热水的好奇心。
2. 讲解冷水与热水的概念及其特性:通过教具展示,讲解冷水与热水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冷水与热水概念、特性;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冷水与热水混合后温度变化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冷水与热水混合后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2.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冷水与热水混合后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冷水与热水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在分析与讨论环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冷水与热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规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冷水与热水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季保暖、夏季降温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冷水与热水》教案
《冷水与热水》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冷水与热水》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冷水与热水》教案1《科学课》三下《冷与热》单元杭州市西湖区周浦中心小学郑维庆在市科学新课程调研活动中执教教材说明教材共3页,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冷热不同的水。
这个活动是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进行本单元学习的。
活动分3层:1.用一壶热水和一瓶冷水倒出四杯不同温度的水,用触摸等方法感受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并结合生活经验,想出怎样倒更为合理。
例如:使用玻璃杯应先倒冷水再倒热水,先倒热水杯子容易炸裂;使用软塑料杯时也要先倒冷水再倒热水,否则杯子容易变形。
这里还需要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四杯不同温度的水:烫水、热水、温水和凉水,交流平时触摸更冷或更热的水时的感觉。
2.按手触摸的感觉给热水分类:温水;不烫手的热水;烫手的热水;不能触摸、一碰就烫伤皮肤的热水。
3.记录、整理发生烫伤的场合。
这个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经验整理,不必强求和教材一致。
活动二: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教材是以提出一个新话题的方式转入这个活动的,试图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去研究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这个活动分两层:1.从观察往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开始,让学生发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而在冷水中扩散得慢,这里只找不同而不需解决为什么。
2.观察装有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沉,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浮的事实,并尝试着做出解释。
活动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这个活动仍以观察实验的形式进行。
首先提出观察目标: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然后以实验展开,用气球皮蒙住装满冷水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学生们会收集到在热水中气球皮鼓,冷水中气球皮凹的事实。
教材中天平称试管的插图,是解决实验中水的重量是否变化的提示。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精品教案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科学教材第四单元《水》的第三章《冷水与热水》。
详细内容包括:冷水与热水的定义、性质、区别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安全地使用热水;探讨冷热水对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冷水和热水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区别,了解冷热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安全地使用热水,提高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冷热水性质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安全使用热水,观察冷热水对物体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壶、冷水壶、温度计、实验器材(如色素、冰块、玻璃杯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色素、冰块、玻璃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热水壶和冷水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冷水?什么是热水?(2)冷热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如何安全地使用热水?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冷热水温度,观察温度差。
(2)分组实验:将色素滴入冷热水,观察色素扩散速度的差异。
4. 实验探究:(1)将冰块放入玻璃杯,观察冰块在冷热水中的变化。
(2)探讨冷热水对物体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的定义2. 冷热水性质的区别3. 冷热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安全使用热水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冷热水混合后的温度是中等的?(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冷热水来解释?2. 答案:(1)冷热水混合后的温度是中等的,因为它们的热量相互抵消。
(2)例如:冬天用热水袋取暖,夏天用冷水降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冷热水的基本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优质教案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水》,主要涉及第1节“冷水与热水”。
详细内容包括:1. 冷水和热水的定义及区别;2. 热水冷却现象及原因;3.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冷水和热水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2. 掌握热水冷却的原因,了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热水冷却的原因及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冷水和热水的区别,热水冷却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壶、冷水壶、实验器材等;2.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两个烧杯(一个装热水,一个装冷水)、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热水壶和一个冷水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区别;(2)邀请学生触摸两个壶,感受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
2. 例题讲解(1)教师提问:为什么热水会冷却?(2)引导学生思考:热水的热量会向哪里传递?(3)教师讲解:热水冷却是因为热量会向周围环境传递,使水温逐渐降低。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记录数据;(2)讨论:热水冷却的原因是什么?4. 知识拓展(1)教师讲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水袋、暖宝宝等;(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热传递。
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定义区别2. 热水冷却原因热传递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冷水和热水的区别;(2)简述热水冷却的原因;(3)举例说明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冷水和热水的区别:温度不同,热量不同;(2)热水冷却的原因:热量向周围环境传递;(3)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热水袋、暖宝宝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除了热传递,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使水的温度发生变化?2.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由于热量传递引起的?如何应用这些现象?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冷水和热水的直观感受;2. 例题讲解中对热水冷却原因的理解;3. 知识拓展中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4. 作业设计中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水和热水的基本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冷热水性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冷水与热水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冷水和热水的概念及特点。
2. 冷热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探究冷热水性质的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冷水和热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途。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冷水与热水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冷水、热水、温度计、杯子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教学悟空问答等互动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冷水与热水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冷水和热水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冷热水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冷热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知识拓展:介绍冷热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研究、医疗等。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冷水是指____,热水是指____。
2. 选择题:下列哪个物品适合用冷水清洗?()A. 热水壶B. 蔬菜C. 油锅3. 简答题:请举例说明冷热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冷热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途。
2. 强调冷热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日常使用冷热水的情况,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2.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使用冷热水,总结其作用。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冷水与热水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冷水和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探究冷水与热水的溶解能力,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冷水和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比较冷水和热水的溶解能力。
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适量的冷水、热水、溶质(如糖、盐等)。
2. 器材准备:准备烧杯、试管、量筒、搅拌棒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水龙头,提问:你们知道冷水和水有什么不同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冷水温度低,热水温度高。
3. 提问:你们想过吗?冷水和水在溶解物质时会有什么不同呢?二、探究冷水与热水的溶解能力(15分钟)1. 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 实验一:比较冷水与热水溶解糖的能力(1)每组取一个烧杯,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热水。
(2)每组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加入等量的糖,用搅拌棒搅拌。
(3)观察并记录糖溶解的情况。
3. 实验二:比较冷水与热水溶解盐的能力(1)每组取一个烧杯,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热水。
(2)每组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加入等量的盐,用搅拌棒搅拌。
(3)观察并记录盐溶解的情况。
4.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冷水与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
三、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冷水与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
2. 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冷水与热水在溶解物质时会有不同的现象呢?3. 教师讲解冷水与热水溶解物质的不同原因,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对溶解能力的影响。
4.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冷水与热水溶解物质的不同现象吗?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冷水与热水在溶解物质时的不同现象。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1)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科学教材第四单元《水》的第三节《冷水与热水》。
详细内容包括:1. 冷水和热水的定义;2. 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3. 冷水和热水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4. 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的现象及其原因;5.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冷水和热水的定义,知道它们的温度差异;2. 掌握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的现象及其原因,理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冷热水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现象的原因,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冷水和热水的定义,温度差异,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壶、冷水壶、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等);2. 学具:记录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热水壶和冷水壶,让学生观察并触摸,说出它们之间的温度差异。
2. 例题讲解:(1)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温度差异;(2)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现象的原因;(3)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3. 随堂练习:(1)判断题:冷水与热水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2)选择题: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现象的原因;(3)简答题:解释生活中与冷热水相关的现象。
4. 学生实验:(1)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记录数据;(2)观察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的过程,分析原因;(3)进行热传递实验,理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定义温度差异应用2. 热水冷却与冷水加热原因现象3. 热传递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温度差异;(2)举例说明热水冷却和冷水加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解释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2. 答案:(1)冷水与热水的定义及温度差异:冷水是指温度低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水,热水是指温度高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水。
它们的温度差异主要由水的初始温度和加热、冷却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决定。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七章热传递,第三节“冷水与热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探究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描述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重点: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色素、滴管、实验记录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色素、滴管、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热水袋和冷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性质差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讲解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热水和冷水中加入色素的扩散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比较热水和冷水的密度差异,通过实验验证。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实验结果。
6.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性质差异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热水器和冷水管的温度,记录并描述它们的性质差异。
(2)思考:为什么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洗净餐具?2. 答案:(1)性质差异:热水温度高,流动性强;冷水温度低,流动性弱。
(2)热水能更好地溶解油脂,从而更容易洗净餐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温度有关,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冷与热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冷与热教案科学教学案例:冷与热引言:在小学科学学科中,教授学生有关冷与热的知识,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冷热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并发展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为教师提供一个以冷与热为主题的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冷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与冷热相关的现象。
3. 学生能够通过简单实验,探究冷热的传导方式和影响因素。
4.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冷热知识,解释一些常见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冷热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冷热的传导方式和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一、热与冷的概念引入(通过观察与讨论)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然后分别让学生触摸,向学生提问:“你感觉到这两杯水之间有什么不同?”2. 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引出冷和热的概念。
3.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热和冷是什么?”4.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热与冷的概念,并与教师进行讨论。
二、热与冷的性质(通过实验理解)1. 教师向学生提供两个容器,一个装满冷水,一个装满热水。
2. 学生观察两个容器中水的现象,并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
3.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水温变化会对水的性质产生什么影响?”4. 学生进行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解释水被加热或变冷后的性质变化。
三、冷热的传导方式(通过实验探究)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段金属棒,并让学生触摸金属棒的两端,感受传导热量的现象。
2. 学生进行讨论,尝试解释金属棒传导热量的原因。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不同材料的棍子(如金属棒、木棍、塑料棒等)进行触摸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传导热量现象。
4.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传导热量的方式。
四、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1. 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如纸板、绒毛、铝箔等。
小班科学教案冷水和热水
小班科学教案冷水和热水小班科学教案:冷水和热水引言:科学是一门让孩子们探索和发现世界的重要学科。
在小班教育中,科学课程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本篇教案将以“冷水和热水”为主题,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水的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一、目标:通过本课程,孩子们将学会以下内容:1. 理解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2. 学会观察和比较物体在冷水和热水中的变化;3. 培养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4. 激发探索和提问的兴趣。
二、准备材料:1. 两个大碗;2. 冷水和热水;3. 不锈钢勺子;4. 蜡烛;5. 手指温度计(可选);6. 三种物体(如金属、塑料和纸张)。
三、活动过程:步骤一:引入1. 引导孩子们讨论水的不同温度是什么感觉,是否有过烫到手或被冰块冻到的经历。
2. 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为什么热水和冷水的感觉不一样?”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激发他们对探索的兴趣。
步骤二:观察和比较1. 准备两个大碗,一个装满冷水,一个装满热水。
2. 让孩子们轮流用手指浸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和比较两种感觉。
3. 询问孩子们观察到的差异,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
步骤三:实验:热胀冷缩1. 准备不锈钢勺子,让孩子们分别将一端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2. 观察孩子们发现,当勺子放入热水中时,勺子的另一端会变长;当勺子放入冷水中时,勺子的另一端会变短。
3. 解释热胀冷缩的概念,即热水会让物体膨胀变长,而冷水会让物体收缩变短。
步骤四:实验:火焰和纸张1. 在课堂上点燃一支蜡烛。
2. 将一张纸放在火焰上,观察纸的变化。
3. 提问孩子们:“为什么纸会燃烧?”引导他们探索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步骤五:探究物体对水温度的影响1. 准备三种物体(如金属、塑料和纸张)。
2. 让孩子们将这些物体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和比较变化。
3. 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讨论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否所有物体都会有相同的反应。
小班科学教案冷水热水
小班科学教案冷水热水一、引言冷水和热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水温,对于小班学生来说,了解冷水和热水的特性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小班学生将有机会体验和观察冷水和热水的特点,促进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发展。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他们将培养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并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水和热水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3. 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实施实验和进行简单的探究。
4. 促进学生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 两个水壶,一个盛满冷水,一个盛满热水。
- 两个玻璃杯。
- 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
2. 教学环境准备:- 安全且宽敞的教室或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能告诉我,冷水和热水有什么区别吗?”鼓励他们回答并观察大家的反应。
2. 实验观察(10分钟):将两个水壶放在学生面前,并请他们用手触摸每个水壶上的水温。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水温的感觉。
然后,请学生利用两个杯子先分别倒入冷水和热水。
3. 实验探究(15分钟):让学生将手伸入两个杯子中的水中,观察并描述两种水温对手的感觉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冷水感觉凉,热水感觉热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猜想,并记录在白纸上。
4. 进行实验(15分钟):将两个玻璃杯放在白纸上,向其中一个杯子中慢慢倒入冷水,另一个杯子中慢慢倒入热水。
请学生观察白纸上是否出现水滴。
5. 结果分析(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白纸上的水滴,并进行分析:“为什么出现水滴?”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水蒸气在接触冷表面时会冷凝成水滴的结论。
同样的,让学生解释一下热水杯上是否出现水滴的原因。
6. 结论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答之前的问题:“为什么冷水感觉凉,热水感觉热呢?”并引导他们做出结论:“冷水和热水的温度不同,触摸冷水时,我们的体温比水的温度高,所以感觉凉;而触摸热水时,水的温度比我们的体温高,所以感觉热。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冷水与热水教学设计
1.你们能用一瓶热水和一瓶冷水倒出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吗?怎样倒比较合理?
2.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3.各组交流操作方案,通过讨论,确定较合理的方案。
4.请学生说说在倒水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倒热水时应把水杯放在桌面,不要拿在手上;倒完热水后应把热水瓶放在什么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冷水与热水
课 题
冷水与热水
教学目标
1.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成烫、热、温、冷的过程。
2.经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3.通过预测、分析、验证等途径了解热水上浮的原因;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重 点
经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研究冷水和热水的过程,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分析,初步明确热水上浮的原因。
难 点
经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研究冷水和热水的过程,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分析,初步明确热水上浮的原因。
方 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请学生说说从外面进入实验室里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说出室外比室内冷。
2.请学生互相摸一摸装水的水杯(有的学生倒的水比较热,有的较凉),说说触摸的感觉。
3.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冷水和热水。
5.学生按确定的方案操作。
6.观察 4 杯冷热不同的水有什么差异?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感受这四杯水的差异?(引导学生用触摸的方法感受冷水与热水差异。)
7.请学生描述一下触摸四杯水的感受。
8.你们见过更冷的水吗?见过更热的水吗?(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对水进行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
9.请学生说说遇到易烫伤的水应注意些什么?哪些场合易发生烫伤?应该怎样避免发生烫伤?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水》的第2课时,详细内容为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密度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了解密度概念。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冷水与热水密度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概念,探究冷水与热水密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掌握冷水与热水的性质差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量筒、热水、冷水、色素、滴管、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吗?(2)学生回答:热水温度高,冷水温度低。
(3)教师引导:除了温度,还有什么其他方面的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实验:将等量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观察两者的高度。
(2)学生观察并记录:热水容器中的水位比冷水容器中的水位低。
(3)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轻,密度小,所以体积相同的水,热水所占的空间更小。
3. 随堂练习(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冷水和热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2)学生回答:乒乓球在热水中会上浮,在冷水中会下沉。
(3)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答案。
4. 知识拓展(1)教师讲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2)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水比冷水密度小?(3)教师解答: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距离增大,导致水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冷水与热水性质差异:温度、密度密度概念:单位体积的质量2. 实验现象热水容器水位低乒乓球在热水中上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热水比冷水密度小。
(2)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教学案例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教学案例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教学案例:《热水与冷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不同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技能和科学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冷水与热水的不同教学准备:学生: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老师:玩具、茶叶、红墨水、植物油、滴管、吸管、塑料袋、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让他们说出冷水与热水看上去有什么不同,摸一摸热水与冷水又有什么不同,以及有比冷水更冷的水吗?二、假想老师让学生想象,如果要证明热水与冷水有什么不同,他们会怎么做?学生们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猜想,其他学生出主意,直到没有不同的意见为止。
三、探究1.学生选择实验材料。
2.老师分发材料,注意各组的实验材料,以便于汇报时易于掌握。
3.强调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a。
倒满同样多的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b。
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做好实验记录,以便到时进行汇报。
c。
注意用水的安全,一是玻璃仪器的安全,二是水的冷热安全。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老师通过课件演示每种实验现象。
四、拓展老师回放刚才的场景,提问学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尽量让学生去猜想。
老师邀请学生下节课来科学课堂,继续探究这个问题。
五、教学设想冷水与热水》这一课主要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对自然事物进行独立探究的技能,学会与人合作。
为体现科学课堂的这一特点,老师将本节内容进行了科学的调整,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探究冷水与热水的不同之处。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冷水和热水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冷水和热水课题冷水和热水作者及工作单位杨茗嵋:广西北流市陵城小学教材分析“测量水温的变化”是通过实验,整理信息,使学生观察到冷和热相互作用及达到平衡的现象,初步懂得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重在培养学生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能力,学生用曲线图整理记录实验信息,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来炒菜做饭、取暖、共工厂力用热来发电,炼钢。
人们通常把能发热的物体较做热源,如:太阳、地热、火炉、电磁炉、原子弹的反应等。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它是表示一种物理性质的量。
物体的温度表示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小,物体的温度就越低。
盛冷水和热水的容器放在一起,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怎么变化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探究起结果是学生乐于从事的活动。
学生热水障碍点:1、用形象的语言的描述什么是冷和热。
2、用统计图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教学目标1、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
2、能预测冷水与热水接触时各自温度的变化及最后的结果。
3、能通过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及水量,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4、能够用曲线图来整理数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测量水温的变化。
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课题冷水和热水作者及工作单位杨茗嵋:广西北流市陵城小学教材分析“测量水温的变化”是通过实验,整理信息,使学生观察到冷和热相互作用及达到平衡的现象,初步懂得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重在培养学生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能力,学生用曲线图整理记录实验信息,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来炒菜做饭、取暖、共工厂力用热来发电,炼钢。
人们通常把能发热的物体较做热源,如:太阳、地热、火炉、电磁炉、原子弹的反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冷水和热水课题
冷水和热水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杨茗嵋:广西北流市陵城小学
教材分析
“测量水温的变化”是通过实验,整理信息,使学生观察到冷和热相互作用及达到平衡的现象,初步懂得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重在培养学生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能力,学生用曲线图整理记录实验信息,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来炒菜做饭、取暖、共工厂力用热来发电,炼钢。
人们通常把能发热的物体较做热源,如:太阳、地热、火炉、电磁炉、原子弹的反应等。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它是表示一种物理性质的量。
物体的温度表示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小,物体的温度就越低。
盛冷水和热水的容器放在一起,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怎么变化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探究起结果是学生乐于从事的活动。
学生热水障碍点:1、用形象的语言的描述什么是冷和热。
2、用统计图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
2、能预测冷水与热水接触时各自温度的变化及最后的结果。
3、能通过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及水量,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4、能够用曲线图来整理数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测量水温的变化。
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课题
冷水和热水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杨茗嵋:广西北流市陵城小学
教材分析
“测量水温的变化”是通过实验,整理信息,使学生观察到冷和热相互作用及达到平衡的现象,初步懂得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重在培养学生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能力,学生用曲线图整理记录实验信息,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来炒菜做饭、取暖、共工厂力用热来发电,炼钢。
人们通常把能发热的物体较做热源,如:太阳、地热、火炉、电磁炉、原子弹的反应等。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它是表示一种物理性质的量。
物体的温度表示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
烈程度。
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小,物体的温度就越低。
盛冷水和热水的容器放在一起,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怎么变化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探究起结果是学生乐于从事的活动。
学生热水障碍点:1、用形象的语言的描述什么是冷和热。
2、用统计图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
2、能预测冷水与热水接触时各自温度的变化及最后的结果。
3、能通过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及水量,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4、能够用曲线图来整理数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测量水温的变化。
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课题
冷水和热水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杨茗嵋:广西北流市陵城小学
教材分析
“测量水温的变化”是通过实验,整理信息,使学生观察到冷和热相互作用及达到平衡的现象,初步懂得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重在培养学生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能力,学生用曲线图整理记录实验信息,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来炒菜做饭、取暖、共工厂力用热来发电,炼钢。
人们通常把能发热的物体较做热源,如:太阳、地热、火炉、电磁炉、原子弹的反应等。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它是表示一种物理性质的量。
物体的温度表示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小,物体的温度就越低。
盛冷水和热水的容器放在一起,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怎么变化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探究起结果是学生乐于从事的活动。
学生热水障碍点:1、用形象的语言的描述什么是冷和热。
2、用统计图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
2、能预测冷水与热水接触时各自温度的变化及最后的结果。
3、能通过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及水量,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4、能够用曲线图来整理数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测量水温的变化。
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