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第8课项脊轩志落实应用案必修0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单元导读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单元导读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

单元导读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后两篇课文属“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剧本,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本单元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我们可以按照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提示,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习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

第二板块,我们可以按照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提示,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陈情表》忠义与亲情,面对命运的抉择,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虽为“亡国贱俘”,却不卑不亢,甘于清贫,婉拒帝王之邀,只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

虽说是“乌鸟私情”,实则为至孝之举。

李密是幸运的,崎岖艰难的人生路上有祖母的精心呵护;祖母是幸福的,疾病缠身的晚年有李密的不离不弃。

《陈情表》用孝义和恩情交织出一个个爱的闪光点,为我们诠释了爱的真谛。

《项脊轩志》家人相聚,其情悠悠,其乐融融。

可是,当那如血的夕阳拉长你清瘦的身影,撕扯你孤独的心灵时,你就会忆起曾经的那一份欢乐,那一份热闹。

恰是这些,会使你的眼睛流泪,会让你的心头滴血。

常人如此,内心情感异常丰富的你更是如此。

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在寂寞凄凉的时光里,回忆起家中的诸多往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然而物是人非,触之不及,情之所至,不禁悲从中来。

《长亭送别》千千万万的不舍,千千万万的依恋,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聚,所以他们万般珍惜,所以他们“两意徘徊”。

而张开眼睛,他们在彼此的眼中,只看到折射过来的孤单的落日散尽了余晖,只看到孤零零的青山懒懒地流着苍冷的翠色。

高中语文 专题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8课 项脊轩志练习(含解析)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8课 项脊轩志练习(含解析)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第8课项脊轩志练习(含解析)苏教必修5苏教第8课 项脊轩志一、语基扩展1.对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顾.视无可置者 顾:环视 B .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奏效,获取功名 C .先.妣尝一至 先:已去世的 D .大母过.余 过:经过 解析:选D 过:看望。

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鸡栖于.厅而母立于.兹 C.⎩⎪⎨⎪⎧ 顷之.,持一象笏至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 而.母立于兹余扃牖而.居解析:选D D 项代词,你; 连词,表修饰。

A 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B 项,均为介词,在。

C 项,均为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3.以下对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译文: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昏暗。

B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译文:农历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

C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文:院内设置了许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

D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译文: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桌子学习古书。

解析:选DD 项应译为“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4.春韭秋菘代表的是清贫之士的人品之清高,以下文句所表现的精神品格与“春韭秋菘〞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空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传》)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D.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项脊轩志》)解析:选D 此处动作情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在项脊轩修葺之后喜不自胜的情态。

5.(XXXX·盐城高三模拟)以下诗句所描写的景色依时序排列,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8课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8课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借平淡的生活琐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4.背诵文中有关名句。

学习重点:1.掌握文中“归、稍、置”等实词及“以、然、于、每”等虚词的用法,辨析“顾、去、归”等多义词的意义。

2. 品味平淡的生活琐事的深层意蕴,以及真挚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以学为先自主生疑学法指导: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通读全文,给生字注音,记录困惑,养成注音、质疑好习惯。

3、再读课文,直至能流畅朗读课文。

4、结合课下注释,在文中圈出重点字词并试推断词义,疏理字词句,说出每段大意。

6、说出并整理词义:偃仰啸歌、万籁有声一、教材助读:1.拼写下列字词的拼音。

项脊.轩渗漉..垣.墙栏楯.冥.然兀.坐异爨.老妪.呱呱....而泣阖.门长号.不自禁.扃牖迨.诸父殆.有象笏.修葺.偃.仰鸡栖.于庭先妣.顷.之顶呱呱.姊.2. 题目解说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归有光的远祖归隆到曾在太仓(现在的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3.作者简介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

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

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

一生郁郁不得志。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接触的散文家。

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提倡“独出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单元序列写作(二)教案苏教版必修5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单元序列写作(二)教案苏教版必修5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与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与创造性表达能力。通过深入分析《项脊轩志》、《腾王阁序》等经典文本,使学生领悟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勇于创新,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表达风格。同时,关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发现他们在理解文本、分析手法、写作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或集中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检查教学效果。
2. 作业评价:
- 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课后作业等进行认真批改和详细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运用所学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完善教学评价:除了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和个性化发展,给予他们更全面的评价。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古典文学修辞手法应用于现代写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8项脊轩志导学案1苏教版必修5 学案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8项脊轩志导学案1苏教版必修5 学案

项脊轩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2)掌握文中第一段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过程和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段大意和层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在第一段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第一段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在了解第一段大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1、题解与作家作品:《项脊轩志》是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取名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

志,此处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归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明“唐宋派”中成就最高者。

自幼苦读,但命运多舛,8岁丧母,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考进士不第。

于是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

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

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

他的散文多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

“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其文风发扬了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成就最高。

其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王锡爵称其作品“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

姚鼐谓其“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唐宋派唐宋派是明代的一个主要的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

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文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称为“唐宋派”。

唐宋派既推尊先秦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和发展,提倡学习唐宋文,改诘屈聱牙为文从字顺,同时针对复古派的摹拟剽窃,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项脊轩志(说课稿)

项脊轩志(说课稿)

教学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浓浓亲情。 2、通过比较品读,了解细节作用。 3、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程序
1、课堂导入 2、破解文题 3、品读文情 4、细析文理 5、学以致用
1、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 感动呢? 2、你能试着把这份感动读 出来吗? 3、能说说是什么感动了你 呢?(方法+示例)
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体会作者平淡语言之 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2、初步学会语句赏析的一般方法, 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树立细节描写 意识。
学情分析 1、语文基础相对薄弱,阅读习惯尚 未形成,对语言的感知力不强。 2、对生活缺乏耐心细致的观察,对 亲情的感受力不强。 3、写作过程中细节描写意识淡薄。
项 脊 轩 志
归 有 光
教材解读
必修五
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亲情、爱情、友情 第一板块——如泣如诉 ——亲情
通过阅读令人难忘的亲情,体会其 中的喜怒哀乐,感受高尚情感,充实心 灵世界,获得精神成长。
教学目标
1、体会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的写作 特色。 2、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琐事和生活细 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3、感受人间亲情,丰富心灵世界。
体会平淡语 言之中的真 挚情感。 学会语句赏 析,树立细 节意识。
教学程序
学以致用
模仿本文,选取家庭生 活小事,日常板书设计
喜——旧貌换新颜——对比 悲——物是而人非——细节
勾勒文章脉络 总结写作特点
写什么 怎么写

《项脊轩志》拓展教学案例

《项脊轩志》拓展教学案例

《项脊轩志》拓展教学案例作者:周萌霞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2年第8期【案例背景】《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的一篇文言文。

归有光的散文创作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清新的道路。

他的散文取法唐宋,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

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

《项脊轩志》更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我虽然多次教学这篇文章,但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虽能读懂这篇文言的意思,却不能读懂作者的情感,特别是作者内心深处因家道中落、功名未竟带来的抑郁和悲哀。

学生不入情,就无法赏识作者,也谈不上收获。

因此,我在这次教学中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疏通文意,自行积累文言知识。

然后在专题总目标下确定本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着力一个“情”字,在平静淡泊的叙事描写中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并通过“这一篇”的阅读,能阅读一类文章。

所以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是悟“情”,二是得“法”,得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知人论世,事→情→理(思考、感悟)→趣。

本案例尝试用三次介绍作者串起教学环节,从文章语言出发品悟情感,理解归有光是一个在哀乐中前行的失意书生,进而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案例描述】片断一:生平遭遇诵读感知品悟情感师:今天我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归有光,打一成语。

生:衣锦还乡!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归”可以理解为回家的意思,“有光”就是有光彩。

对于一个古代的男子来说,只有获取功名后回乡,才脸上有光。

师:非常好,可以具体介绍一下归有光么?生: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师:不错!我来补充一下,请大家来看看归有光的生平遭遇。

投影展示:1506年生于江苏昆山1510年 5岁开始读书1513年 8岁丧母1528年 23岁娶妻魏氏1533年 28岁丧妻1540年 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1565年 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1568年 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1570年 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1571年 66岁病逝师: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科举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

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第8课项脊轩志课件苏教版必修5

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第8课项脊轩志课件苏教版必修5

解析:选 C A.垣:yuán;B.笏:hù,妪:yù;D.呱:ɡ
ū。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桂影斑.驳. B.妪每.谓余曰 C.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D.吾妻来归.
斑驳:错杂 每:每次 珊珊:美好的样子 归:旧指女子出嫁
解析:选 B 每:常常,不止一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qì) 栏楯.(shǔn) 冥.然兀.坐(mínɡ)(wù) 逾庖.而宴(páo) 先妣.(bǐ) 阖.门(hé) 扃.牖.(jiōnɡ)(yǒu)
渗.漉.(shèn)(lù) 垣.墙(yuán) 偃.仰(yǎn) 异爨.(cuàn) 老妪.(yù) 呱呱.而泣(ɡū) 象笏.(hù)
6.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B.大母过.余曰 过:看望 C.大类.女郎也 类:好像 D.客逾庖而宴. 宴:宴请
解析:选 D 宴:赴宴、吃饭。
7.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 正确的一项是( )
①②汝何姊竟在日.吾默怀默在.此
③④娘比以去.指,叩以.门手扉阖门
常常。 今义:
(4)吾妻来归. 古义: 女子出嫁。 今义: 返回,还给。
5.一词多义 顾视无可置.者
(1)置内沛外公多则置置..小车门骑墙 置.若罔闻
放置 设置
舍弃

日过.午已昏 (2)过大 从无母 轩乃过前尔.余 过是.曰过.与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偏过 看望 经过 责备 过错
(2)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它上朝用的,日后你 应当用得上它!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D.颜.色.不少变

《项脊轩志》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项脊轩志》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项脊轩志》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理解《项脊轩志》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分析《项脊轩志》的结构特点,领会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 体会作者对家人、故园的深厚情感,理解志在表达对亲人和家园的怀念。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分析《项脊轩志》的结构特点,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 体会作者对家人、故园的深厚情感。

三、教学难点1. 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分析《项脊轩志》的结构特点,领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项脊轩志》的文言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项脊轩志》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手法。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家人、故园的情感共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项脊轩志》的作者、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检查字词理解情况。

3. 分析《项脊轩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4. 学生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家人、故园的深厚情感。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项脊轩志》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特点和写作手法时的合作与交流。

七、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推荐其他描述家庭、故园的文学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等,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

2. 文化传承:组织一次以“家乡的故事”为主题的小组分享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对《项脊轩志》情感理解的深度。

2. 课堂观察记录:总结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苏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苏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苏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苏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1.专题内涵:对丰富多样的情感的体验、认识和评价。

2.专题目标:学生能感受作品中高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成长;学生能了解古代散文、中外戏剧及诗歌等文学体裁的特征和感情表达的根本方法;学生能掌握阅读鉴赏古代散文、中外戏剧及诗歌的根本步骤和方法;能够从细节、景物、台词、意象等入手,准确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能理解语言的深层意蕴,评价感情的表达效果,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

3.呈现方式:文本研习4.核心文本:陈情表 / 项脊轩志 / 长亭送别 / 罗密欧与朱丽叶5.教学重点:诵读-鉴赏-多样的表情手段6. 课时安排:10 课时7.专题的地位及意义:专题名称取自李商隐的《锦瑟》诗,重点在“情”字上,提醒了本专题的根本内涵,就是感受、理解、认识丰富多样的感情。

这里有令人难忘的亲情,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有温馨动人的友情,展示人的高贵博大心灵世界。

一、如泣如诉:陈情表 /项脊轩志二、执子之手:长亭送别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三、*旧日时光:旧日的时光 /箭与歌/别离专题的人文主题是感情:“如泣如诉”、“执子之手”和“旧日时光”,分别对应着亲情、爱情和友情。

第一板块选了两篇经典文言文。

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无不是如泣如诉,哀婉动人,让人读后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动人。

第二板块选了两篇戏剧作品,一中一外,一聚一别,一悲一喜,构成互补关系。

《西厢记》对恋人不忍分别的悲苦心情的细腻刻画,《罗密欧与朱丽叶》对青年男女一见倾心的动人描写,让我们陶醉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对爱情这一人类情感的顶峰体验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三板块选了三首歌颂真挚友情的诗歌,它们以个性化的语言和意象,传达出多样的情感内涵。

我们陶醉在友情的旋律中,认识到“友谊地久天长”,需要爱的付出,需要彼此的勉励,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融合又各自独立。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5 苏教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 成追忆 项脊轩志古今对译 苏
教必修 5 苏教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5 苏教
项脊轩志
高中语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5 苏教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5 苏教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5 苏教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 5 苏教

2017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8课 项脊轩志课件

2017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8课 项脊轩志课件

(2)以“乎”为标志, “„„乎„„”式。 如: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劝学》) .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师说》) . (3)以“以”为标志, “„„以„„”式。 如:①蒙辞以 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 事。(《鸿门宴》) .
步骤二
分析文意
5. 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是项脊轩修葺前的特点的一项 是( ) ②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④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⑥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B.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一步表现出来了
第二单元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8课
项脊轩志
◎语林撷英 [课内名句]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 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2. 后五年, 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先生不附权贵,风骨凛然。宗师张文毅欣赏归有光,几次“欲 以旧谊招致之” ,然归有光“卒守正不一往” 。穆宗皇帝身边一 权宦,慕归有光之名,让侄子拜归有光为师,并几次让归有光 进京私谒,都被归有光断然拒绝。归有光以耿介正直之品格在 当时巍然屹立。 先生为文章,亦坚持己见,不为群言所惑。他博采唐宋诸家之 长,把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平易近人,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新 的境界,人称“归有光,今欧阳子也” 。
一、诵读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步骤一 掌握基础
1.指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照亮半截墙壁 (2)明月半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往下 (3)雨泽下 注 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状语,从上 (4)使不上 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状语,从前面 (5)前 辟四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 (6)亦遂增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第8课项脊轩志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第8课项脊轩志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2

项脊轩志(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26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顾.视无可置者 顾:环视 B .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奏效,获取功名 C .先.妣尝一至 先:已去世的 D .大母过.余 过:经过 解析:选D 。

过,看望。

2.对应一课一考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解析:选D 。

A 项,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B 项,已而,不久/已经;C 项,介词,在/介词,跟、和;D 项,一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D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解析:选B 。

A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B 项为名词作动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 A .往往..而是 B .桂影斑驳..C.室仅方丈D.凡再.变矣..解析:选B。

A项,“往往”,古义指到处,处处;今义指时常、经常。

C项,“方丈”,古义指一丈见方;今义指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或寺院的住持。

D项,“再”,古义指两次或第二次;今义指又。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 )A.其制稍异于前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解析:选B。

B项是判断句,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三讲”之后,广大干部的思想觉悟大幅度提高,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指日可待....B.他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望着丰收在即的庄稼,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2项脊轩志学案苏教版必修520210524219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2项脊轩志学案苏教版必修520210524219

项脊轩志一、读准字音(1)栏楯.( ) (2)修葺.( ) (3)栖.息( ) (4)偃.仰啸歌( ) (5)先妣.( ) (6)万籁.( ) (7)老妪.( ) (8)呱.呱而泣( ) (9)阖.门( ) (10)渗.漉( ) (11)象笏.( ) (12)冥然兀.坐( ) (13)异爨.( ) (14)姊.( ) (15)垣.墙( ) (16)长号.( ) (17)婢.女( ) (18)扃.牖( ) [答案] (1)shǔn (2)qì (3)qī (4)yǎn (5)bǐ (6)lài (7)yù (8)ɡū (9)hé(10)shèn (11)hù (12)wù (13)cuàn (14)zǐ (15)yuán (16)háo (17)bì (18)jiōnɡ二、一词多义(1)得⎩⎪⎨⎪⎧①不能得.日( )②得.不焚( ) (2)当⎩⎪⎨⎪⎧①他日汝当.用之( )②以当.南日( ) (3)殆⎩⎪⎨⎪⎧①殆.有神护者( )②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篇》)( )③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④丧失殆.尽(成语)( )(4)过⎩⎪⎨⎪⎧①日过.午已昏( )②从轩前过.( )③有过.之,无不及(《论语》)( )④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5)之⎩⎪⎨⎪⎧①儿之.成,则可待乎( )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③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④先妣抚之.甚厚( )⑤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6)于⎩⎪⎨⎪⎧①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②室西连于.中闺( )③其制稍异于.前( ) (7)为⎩⎪⎨⎪⎧①始为篱,已为.墙( )②南北为.一( )③相为.应答( )④轩东,故尝为.厨( )⑤余既为.此志( ) (8)以⎩⎪⎨⎪⎧①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②娘以.指叩门扉( )③比去,以.手阖门( )④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⑤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答案] (1)①动词,得到、获得 ②动词,能够、可以 (2)①副词,应当 ②动词,挡住 (3)①副词,大概 ②副词,危险 ③同“怠”,形容词,懈怠 ④副词,几乎,差不多 (4)①动词,超过 ②动词,经过 ③动词,超过 ④名词,过错 (5)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②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③助词,的 ④代词,她 ⑤助词,的 (6)①介词,在 ②介词,和 ③介词,和,跟 (7)①动词,砌 ②动词,构成 ③介词,对 ④动词,是 ⑤动词,写 (8)①连词,来 ②介词,用 ③介词,用 ④连词,来 ⑤介词,凭三、词类活用(1)垣墙..周庭 ( ) (2)乳.二世 ( )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4)执此以朝.( ) (5)东犬西.吠 ( ) (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7)雨泽下.注( )(8)使不上.漏( )(9)前.辟四窗( )(10)时.至轩中( )(11)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答案] (1)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2)名词作动词,喂养(3)名词作动词,照亮半截墙壁(4)名词作动词,上朝(5)名词作状语,对着西面(6)名词作状语,亲手(7)名词作状语,往下(8)名词作状语,从上面(9)名词作状语,从前面(10)名词作状语,时常(11)形容词作名词,光彩四、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寺院的住持;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

2021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8课 项脊轩志落实应用案

2021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8课 项脊轩志落实应用案

2021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第8课项脊轩志落实应用案第8课项脊轩志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渗漉(san) .B.栏楯(dùn) .C.斑驳(bān) .D.先妣(bǐ) .兀坐(wù) .垣墙(yuán) .凭几(jǐ) .修葺(qì) .偃仰(yǎn) .象笏(hù) .异爨(cuàn) .长号(háo) .解析:选D。

A项,“渗”应读shan;B项,“楯”应读shǔn;C项,“几”应读j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足音辨人?久之,能以.A.? ?朝?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为墙?庭中始为篱,已.?B. ?今已亭亭如盖矣?.?庭?又杂植兰桂竹木于.?C. ?室西连于中闺?.?再变矣?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D.?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解析:选D。

A项,介词,表凭借/连词,表目的,来;B项,已而,不久/已经;C项,介词,在/介词,跟、和;D项,一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B项为名词作动词。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其制稍异于前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解析:选B。

B项是判断句,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句。

5.下列对《项脊轩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分家后庭院内安置了许多小门,东家的狗向着西家叫,请客的时候,客人要越过厨1房赴宴,很不方便。

B.家中的老婆婆曾是作者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她告诉作者,祖母曾拿一象笏给他,勉励他要努力学习。

C.作者的母亲在世时对子女关爱有加,她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关切地问寒问饥。

专题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

专题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   项脊轩志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项脊轩志班级:姓名:小组:【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及凭借有关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围绕身边的至爱亲情,感受亲情的可贵与美好。

【知识链接】1 归有光 (1506~1571年 ),明代散文家。

宇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

江苏昆山人。

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

《项脊轩志》是他的名篇。

2.志,记也,古代记叙人、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疏通文意一、疏通文意,给加括号的字注音,解释加“·”的字,翻译带“”的句子。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 )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26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顾.视无可置者 顾:环视 B .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奏效,获取功名 C .先.妣尝一至 先:已去世的 D .大母过.余 过:经过 解析:选D 。

过,看望。

2.对应一课一考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解析:选D 。

A 项,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B 项,已而,不久/已经;C 项,介词,在/介词,跟、和;D 项,一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D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解析:选B 。

A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B 项为名词作动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 A .往往..而是 B .桂影斑驳.. C .室仅方丈.. D .凡再.变矣 解析:选B 。

A 项,“往往”,古义指到处,处处;今义指时常、经常。

C 项,“方丈”,古义指一丈见方;今义指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或寺院的住持。

D 项,“再”,古义指两次或第二次;今义指又。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 )A.其制稍异于前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解析:选B。

B项是判断句,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三讲”之后,广大干部的思想觉悟大幅度提高,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指日可待....。

B.他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望着丰收在即的庄稼,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C.姑娘们亭亭玉立....,引来了无数羡慕的目光。

D.锣鼓一响,灯光变暗,剧场里万籁俱寂....,剧幕拉开,演出开始了。

解析:选D。

“万籁俱寂”与上文自相矛盾。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3分)译文:(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3分)译文:(3)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2分)译文:答案:(1)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

(2)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越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

(3)(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

二、阅读提升(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亡儿曾羽孙圹志①归有光呜呼!余生七年,先妣为聘定先妻。

一年而先妣弃余。

余晚婚,初举吾女,每谈先妣时事,辄夫妇相对泣。

又三年生吾儿。

先妻时已病,然甚喜。

临死之夕,数言二儿,时时戟二指②以示余,可痛也。

时吾儿生甫三月,日夜望其长成。

至于今十有六年,见吾儿丰神秀异,已能读父作书,常自喜先妻为不死矣。

而先妣晚年之志,先妻垂绝之言,可以少.慰也。

不意余之不慈不孝延祸于吾儿,使吾祖、吾父垂白哭吾儿也。

吾儿之亡,家人无.大小,哭尽哀。

今母之党③,皆哭之愈于亲甥。

其与之游.者,相聚而哭。

其性仁孝,见父母若④诸母⑤,尚有乳哺之色。

慈爱于人,多大人长者之言。

故其死莫不哀。

一日,余与学者说书⑥退食,方念诸子天寒日已西尚未午飧,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

洞庭有来学者.,贫甚,余馆之,儿时造其室视食饮,殷勤慰藉,其人为之感泣。

余与妻兄市宅,直.已雠而求不已。

儿每从容言:“舅舍大宅而居小宅,可念,吾父终当恤之,他勿论也。

”余误笞一人,儿前力争之;余初不省而后悔。

笞者闻儿死,为之大哭。

余穷于世久矣,方图闭门教儿子;儿能解吾意,对之口不言而心自喜,独以此自娱。

而天又夺之如此,余亦何辜于.天耶!岁之十二月,余病畏寒,不能早起,日令儿在卧榻前诵《离骚》,音声琅然,犹在吾耳也。

会外氏之丧⑦,儿有目疾,不欲行,强之而后行。

盖以己酉往,甲子死也。

前死二日,余往视之。

儿见余夜坐,犹曰:“大人不任劳,勿以.吾故不睡也。

”曰:“吾母勿哭我;吾母羸弱,今三哭我矣。

”又数言:“亟携我还家!”余谓:“汝病,不可动。

”即颦蹙甚苦。

盖不听儿言,欲以望儿之生也;死于外氏,非其志也。

呜呼!孰无父母妻子!余方孺慕,天夺吾母;知有室家,而余妻死;吾儿几成矣,而又亡。

天之毒于余,何其痛耶!吾儿之孝友聪明与其命相,皆不当死。

三月而丧母,十六而弃余。

天之于吾儿,何其.酷耶!(选自《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精品全集》,有删改) 【注】①圹(kuàng)志:墓志。

②戟二指:伸出或竖起食指和中指,其形似戟。

③今母之党:指归有光继配王氏一方的亲属。

④若:和。

⑤诸母:指婶母。

⑥说书:讲说书中句意大旨。

⑦外氏之丧:指归曾羽孙外祖母死后三年正式入葬。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妻垂绝之言,可以少.慰也少:略微B.其与之游.者,相聚而哭游:游玩C.家人无.大小,哭尽哀无:无论D.直.已雠而求不已直:同“值”解析:选B。

游,交往。

9.对应一课一考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洞庭有来学者.,贫甚今者.项庄拔剑舞B.天之于吾儿,何其.酷耶吾其.还也C.余亦何辜于.天耶其制稍异于.前D.勿以.吾故不睡也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解析:选D。

A.代词,……的人/语气词,不译。

B.与“何”组合,加强语气,多么/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C.介词,对/介词,比。

D.介词,因为。

10.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归有光亡儿“孝友”的一组是(3分)( )①见吾儿丰神秀异,已能读父作书②见父母若诸母,尚有乳哺之色③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④余误笞一人,儿前力争之⑤儿能解吾意,对之口不言而心自喜⑥大人不任劳,勿以吾故不睡也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解析:选C。

①⑤表现的是归有光亡儿聪明的一面和归有光对他的喜爱,与“孝”和“友”都没关系,可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归有光为长子曾羽孙所写的墓志铭,曾羽孙是归有光的原配所生。

曾羽孙出生三个月后,其母亲就亡故;又十六年,曾羽孙也撒手人寰。

B.曾羽孙仁孝慈爱,为此,在他死后,家人、亲戚、朋友,无论是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都恸哭异常,就连前来向归有光求学的洞庭人也为之哭泣,表达哀痛之情。

C.曾羽孙聪颖,能领悟父亲归有光望子成龙、光复家业的心意;曾羽孙生病时屡次表达那种想被带回家、不想死在他乡的心愿,但归有光盼儿病愈心切,没有听从。

D.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挖掘出有情感价值的材料,是归有光散文的一大特色。

本文于娓娓叙述之中饱含伤感之情,简短议论之中充满切肤之痛,读来令人心碎。

解析:选B。

“无论是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只指家人;文中并没有说洞庭人为曾羽孙的死哭泣。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方念诸子天寒日已西尚未午飧,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

(3分)译文:(2)儿时造其室视食饮,殷勤慰藉,其人为之感泣。

(3分)译文:(3)余病畏寒,不能早起,日令儿在卧榻前诵《离骚》,音声琅然,犹在吾耳也。

(3分)译文:答案:(1)我想到天气寒冷,太阳已经转西,而那些学生还没有吃午饭,便派人前去看看,而我儿早已告诉他母亲为他们准备好了饭食。

(2)我儿时常到那馆舍里看看饮食情况,热情周到,让人宽慰,那些人为之感动流泪。

(3)我有病怕冷,不能早起,就每天让儿子在卧榻前诵读《离骚》,声音琅琅,现在仿佛还在我的耳朵里。

唉!我七岁时,母亲为我和妻子定下婚约。

一年后母亲亡故。

我结婚晚,长女出生,每次谈起亡故母亲的事情,我们夫妻就相对流泪。

又过了三年长子出生。

妻子当时已有病,然而很是高兴。

临死的时候,多次谈及我们的两个孩子,并时时伸出食指和中指来给我看,那情景真让人痛心啊。

当时,我儿出生刚刚三个月,我日夜盼望他长大成人。

到现在十六年了,看我儿魁梧精神而又优异,已经能够阅读我写的书,我常暗暗高兴认为我的妻子没有死去。

而母亲晚年的心志,妻子临死时的话语,可以稍微得以安慰。

没想到我的不慈不孝延续祸害到我的儿子,让我的祖父、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我儿死去,家人无论年龄大的还是小的,都为之恸哭。

我儿继母家中的亲属哭他比哭自己的亲外甥还伤心。

那些与他交往的人,聚在一起哭泣。

他秉性仁爱孝敬,看见父母和婶母,还有婴儿的神情。

对人慈爱,常说大人、长者的话语。

所以他死后没有人不哀伤。

有一天,我和前来求学的人讲完书后回家吃饭,我想到天气寒冷,太阳已经转西,而那些学生还没有吃午饭,便派人前去看看,而我儿早已告诉他母亲为他们准备好了饭食。

前来求学的洞庭人,很贫穷,我供给他们食宿,我儿时常到那馆舍里看看饮食情况,热情周到,让人宽慰,那些人为之感动流泪。

我向妻子的哥哥买宅子,钱已偿付而他却还讨要不停。

我儿常常得体地说:“舅父舍弃大宅而居住小宅,让人惦念,我的父亲要始终周济他,其他的话不要说。

”我错打了一个人,我儿走上前努力为他辩争;我起初不明白后来就后悔了。

被打的人听到我儿死去,为之大哭。

我在世上困顿很久了,打算闭门教儿子;儿子能理解我的心意,我虽然对他嘴上不讲,但心里很高兴,独自以此娱乐。

然而上天连这也剥夺了,我又对上天有什么辜负呀!那年的十二月份,我有病怕冷,不能早起,就每天让儿子在卧榻前诵读《离骚》,声音琅琅,现在仿佛还在我的耳朵里。

适逢我儿外祖父家里有丧事,儿有眼疾,不想去,再三劝说他才上路。

在己酉那天去的,在甲子那天死去的。

死去的前两天,我去看他。

儿子见我在夜晚坐着,还说:“父亲经受不住劳累,不要因为我的原因而不睡觉。

”又说:“我的母亲不要为我哭泣;我的母亲瘦弱,现在已为我哭了多次了。

”并多次说:“赶快带我回家!”我对他说:“你有病,不能动身。

”他就皱眉头,很是痛苦。

我不听儿子的话,是希望孩子能活下来呀;死在外祖父家里,不是他的意愿。

唉!谁没有父母妻儿!我正小的时候,上天夺取我母亲的生命;有了家室,而我的妻子又死去;我的儿子要长大成人了,却又死去。

上天对我的毒害,是多么令人痛心啊!看我儿的孝敬、友好、聪明连同他的命相,都不该死。

他出生三个月后就失去了母亲,十六岁就离开了我。

上天对我儿,又是多么残酷啊!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3分)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答案: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