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优质教案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对花菜、年糕、猪肉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2.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养成乐于观察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初步感受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影响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对不同的物质变化进行分类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变化的比较,感知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教学准备】1.有关厨房物质变化的视频、学生记录单2.检测材料:新鲜年糕与检测年糕样本;新鲜花菜与检测花菜样本;新鲜猪肉与检测猪肉样本;新鲜猪油和检测猪油样本;3.检测工具:镊子、棉花签【教学流程】一、回顾引入孩子们,还记得上周老师给大家布置的关于厨房的观察任务嘛?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在厨房里都有哪些发现1.能说说你们在厨房都看到了什么嘛?像你们看到的厨具、调味料、电器等等,我们在科学上都称为物质。
2.在你们提交的作业中,老师还发现你们记录下了很多物质发生的变化,比如铁锅遇水会……厨房里的物质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很多厨房里物质的变化会对我们饮食健康造成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去鉴别每一样走入我们自己厨房的东西,看他们是否真的可以放心使用。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深入了解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二、探究厨房里的物质的变化(出示炒年糕的食材图片)好,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大屏幕上,这是我们班一位同学做的炒年糕。
谁能说说这道菜包含了哪几种物质?今天老师带来了这其中的四种物质,这是这些物质采集的环境资料(ppt)提问:1.你觉得它们在这些环境中会变化嘛?2.我们首先要观察什么才能知道这些检测样本是否发生了变化?引导语:是的,光观察检测样本我们是无从知道它是否产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对比这些物质原来的样子来发现它们的变化2.你会用哪些方法观察这几种物质的变化?引导语:是的,我们可以用眼睛看颜色,形状,大小,鼻子闻气味,但不建议用手直接触摸,我们可以用一些工具来代替,比如可以用棉花签去感受一些软硬,以及看看它表面是否有其他物体。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够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
3、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并且中间较厚。
过程与方法1、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创造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局部。
教学难点】理解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教师出示放大镜,询问学生知道放大镜是什么。
2、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放大镜的用途——观察生物、实验中观察花、昆虫等,还可以用于助视、电子产品检验、邮票鉴定、珠宝鉴定、指纹毛发纤维观察等。
4、让学生举例使用领域,填写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教师让学生演示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2、学生选择一小块面积,使用放大镜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记录新发现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教师归纳: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清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教师讲解放大镜的特点:是一种凸透镜,透明并且中间较厚。
老师介绍放大镜的作用,让学生找物品来试着放大。
他们发现圆柱形和球形的以及水滴都有放大的效果。
老师解释了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都具有中间凸起和透明的特点,因此放大镜也被称为“凸透”镜。
学生们也发现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在第二节课中,教师介绍了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方法和意义。
学生们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和活动情况,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可以扩大人们的视野,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2课《 产生气体的变化 》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2课《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产生气体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产生气体的原因和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物质的性质,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他们对物质的变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实验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产生气体的原因和规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产生气体的原因和规律。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产生气体的原因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澄清石灰水、盐酸等。
教学课件:相关实验动画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产生气体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验动画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是什么?3.操练(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解释产生气体的原因。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实验现象和产生气体原因的理解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产生气体的变化?学生举例并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产生气体的原因和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实验现象和产生气体的原因,准备下节课的交流。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怎样放得更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教学过程】一、显微镜的发展1、如何放得更大?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
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2、介绍各种显微镜二、做个简易显微镜1、怎样放得更大?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2、我们自制显微镜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
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过程与方法: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一、谈话导入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6《浩瀚的宇宙》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6《浩瀚的宇宙》教案一. 教材分析《浩瀚的宇宙》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概念。
同时,通过学习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这一主题充满好奇。
但同时,学生对宇宙的认识还相对较为肤浅,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索来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概念。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宇宙的组成和恒星、行星等概念的理解。
2.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宇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图片、视频等。
2.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宇宙星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概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通过观察星空图,了解恒星和行星的特点,加深对宇宙知识的理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宇宙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宇宙的基本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星空,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恒星或行星,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宇宙的基本知识。
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宇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核心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
第三单元宇宙第1课时太阳系大家庭【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添加除了太阳、地球、月球以外自己所知道的天体,补充完善太阳系的天体信息,然后与同学交流。
第二个活动,学生将重点了解太阳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三个活动,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
通过这三个活动,学生在收集、整理、汇报、完善信息的过程中对太阳系有了更科学、系统地认识。
第一个活动的时间在分配上要多一点。
第2课时八颗行星【教学反思】本课最主要的是通过活动三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时间,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完成模型的建立。
在学生建立模型的过程中,老师要加以指导。
第3课时日食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二、探索(2)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时刻在发生变化,在某一个特殊时刻,太阳、地球和月球有可能会处在同一直线上,手电筒的光线有可能会被挡住。
3.播放日、地、月运动的视频资料。
活动二:模拟日食。
1.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体积比太阳小得多,这么小的月球真的能够挡住那么大的太阳吗?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2.用什么物体来模拟天体?模拟天体的物体大小比例有什么要求?天体应该如何摆放?人应该在哪里观察?如何观察?3.学生交流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
4.实验材料:三张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圆纸片、支架。
模拟实验:①将三张纸片固定住并摆放在一条直线上,在地球纸片上打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②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③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5.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将观察到的日食现象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6.汇总我们的观察结果。
张贴班级汇总表,给学生提供两张圆纸片。
让学生将1号位置(近)和2号位置(远)所看到的日食现象画在圆纸片上,张贴在班级汇总表中。
总结:当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并且三者正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就发生了日食现象。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2. 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态环境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3. 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价值以及保护措施,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 掌握生态环境的概念,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措施的实施2. 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3. 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与疾病预防教学重点: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意义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健康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学期的研究主题。
2. 例题讲解:(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价值及保护措施;(2)阐述生态环境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方法;(3)介绍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分析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实例,讨论其价值及保护措施;(2)分析生活中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3)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健康生活计划,预防常见疾病。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价值及保护措施2. 生态环境的概念、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保护方法3. 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价值;(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从生活习惯、疾病预防两个方面,制定一份健康生活计划。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指生物在地球上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2 季节的形成与变化2. 生物的多样性2.1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保护3. 光与视觉3.1 光的传播与反射3.2 眼睛的结构与视觉形成4. 能量转化与守恒4.1 能量的来源与转化4.2 能量守恒定律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掌握自转与公转的基本概念。
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掌握光与视觉的原理,了解光的传播、反射现象以及眼睛的结构与功能。
4.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光的反射与视觉形成、能量转化与守恒。
2. 教学重点:自转与公转的概念、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光的传播与反射、能量的来源与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季节变化图、生物标本、放大镜、光源、能量转化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手册、画图工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中的季节变化,引出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学生观察校园植物的变化,记录下来。
讨论地球运动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2.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举例说明。
介绍生物的分类与特征,通过观察标本进行分类。
讲解光的传播与反射,进行实验观察。
解释能量转化与守恒,进行实验演示。
3. 随堂练习:学生绘制地球自转与公转示意图。
学生观察校园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与记录。
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现象。
学生设计能量转化实验,验证能量守恒。
六、板书设计1.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自转:地球自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公转:地球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2.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
生物特征: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3. 光与视觉: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 教材分析《产生气体的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一些产生气体的变化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产生气体的变化这一方面的知识,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和发现气体的产生与变化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产生气体的变化现象及其相关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和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产生气体的变化现象及其相关科学知识。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安排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气球、塑料瓶、澄清石灰水、醋、小苏打等。
2.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气球爆炸、碳酸饮料等,引导学生关注产生气体的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一些产生气体的变化现象,如醋和小苏打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及其变化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如水、糖、盐、醋等;通过实验观察这些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现象,如溶解、沸腾、酸碱反应等;探究物质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本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还需要加强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及其变化现象,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及其变化现象。
2.难点:探究物质变化的本质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问答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搅拌棒、称等。
2.实验物质:水、糖、盐、醋、碳酸饮料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厨房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厨房中的物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物质,如水、糖、盐、醋等,并向学生介绍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现象。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物质的变化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变化的现象和原因。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厨房中的其他物质和变化现象,如食物的腐烂、发酵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物质变化的现象和原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探究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发光等。
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学生自主实验和小组合作交流的部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物质的变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此外,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分享意识。
4.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难点: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讨论法: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各小组准备实验所需的物质和仪器。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和物质变化现象。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伴随现象的兴趣。
例如,教师展示一个颜色变化的实验,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接着,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发光等。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6课《 浩瀚的宇宙 》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6课《浩瀚的宇宙》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浩瀚的宇宙》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宇宙的初步认识。
在教材中,学生将学习到宇宙大爆炸理论、恒星、行星、星系等概念,并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现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宇宙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宇宙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宇宙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宇宙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认识恒星、行星、星系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他们探索宇宙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宇宙的起源和组成2.恒星、行星、星系等概念的理解3.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现状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直观教学:运用图片、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宇宙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图表、动画等元素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宇宙知识。
2.教学道具:准备宇宙相关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的感知。
3.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宇宙知识的阅读材料,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奥秘。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022宁波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案
2022宁波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厨房中的物质和变化,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科学原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质和变化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的科学素养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厨房中的物质和变化,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让学生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厨房中的物质和变化,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科学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总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常见的厨房用品,如刀具、碗碟、食材等。
2.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醋、糖、盐等。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厨房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厨房中的物质和变化。
提问:“你们在厨房中都见过哪些物质和变化?”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厨房中的实例,如刀具的切割、食材的烹饪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这些实例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他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让学生进行讨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如将醋和糖混合,观察发生的化学反应。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厨房中的物质和变化,有哪些对我们有用的?”让学生举例说明,如食物的烹饪、调料的使用等。
2024年春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精华版
2024年春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小学六年级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全班4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3人。
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已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因为之前有些探究活动开展的拓展性不足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影响了科学素养的培养。
部分学生探究活动效能较差。
在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创造条件拓展学科资源,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小小工程师”“生物的多样性”“宇宙”和“物质的变化”四个单元组成。
“小小工程师”单元引导望学生担当起工程师的角色,像工程师一样根据规定的任务目标,设计并制作相应的产品。
本单元学习核心是以建造塔台为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测试——评估——改进。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建立起对工程的了解,感受工程的复杂与魅力。
本单元第一部分是第1——2课,是对现有工程的了解,并为学生后面的工程实践做认知储备。
第二部分是第3——7课,学生将亲历工程实践。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以认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为线索,从校园生物入手,引导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第1——2课)及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差别(第3——5课),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及多样性的认识。
在认识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组织了遗传变异(第3——5课)及生物进化(第6课)的内容。
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人类。
第7课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单元建立生物多样性、生物的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等概念,学习二歧分类法等研究生物世界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宇宙”单元学习中应想一想学生有没有观察过某些天文现象,对于各种词汇,探索宇宙的方法——观察、推理与发现,他们理解吗?能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和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想象,建构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形成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体系或结构模型,形成有一定系统的宇宙认识观。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教案一. 教材分析《了解我们的住房》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住房的结构、功能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住房的历史、不同地域的住房特点以及住房的功能分区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住房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住房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住房的结构、功能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
四. 教学重难点1.住房的结构和功能。
2.不同地域的住房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图片、实物等,了解住房的结构和功能。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不同地域的住房特点。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住房模型。
六.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收集各种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住房图片。
2.实物模型:准备一些住房的实物模型或图纸。
3.教学视频:准备相关住房知识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住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住房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地域的住房特点。
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思考:住房的历史、住房的功能分区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不同地域的住房特点。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住房的结构和功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住房模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课时安排:1课时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2课《 八颗行星 》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2课《八颗行星》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八颗行星》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距离太阳的顺序。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太阳系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行星的数量和特点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八颗行星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掌握它们的特点和距离太阳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太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及其特点。
2.难点:行星距离太阳的顺序。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太阳系的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行星的认识和看法。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行星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和视频。
2.教学道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卡片等。
3.教学资源: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太阳系知识。
提问:“太阳系中有多少颗行星?它们分别是哪些?”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八颗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行星有什么特点?它们距离太阳的顺序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行星的认识和看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行星的特点。
例如,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水,因此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还有哪些天体?”学生可以回答诸如矮行星、彗星、流星等。
新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研究生态系统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探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发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提高研究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其珍惜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如下:
1、生态系统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
3、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
2、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情景式教学法。
2、讨论式教学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探究生态系统概念。
2、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
3、探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4、小组合作,收集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5、通过小组汇报、讨论提出对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6、总结回顾,梳理知识点。
六、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PPT等。
2、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等。
3、教学实验室。
七、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观察、小组讨论、白板记录、课堂练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联系实际,寓教于乐,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多角度学习。
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
同时,为便于学生理解,请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1.3建造塔台》优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
学本教学教学设计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
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
(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放大镜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奇特的身体构造1、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1)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
(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
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
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1)师:(待学生观察得差不多不再有兴致时,发给每组至少两个放大镜。
如果每个学生自备的,可事先让材料员收起来,等观察时再发给大家)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
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
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为使学生能坚持观察,可在科学活动室内布置一个“昆虫世界”,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课外阅读的摘抄进行展示,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而且小组间的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这样的空间。
对于学生的发现和成果老师因及时进行表扬或展示,及时的反馈有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热情。
)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难点】制作晶体。
【教学准备】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教学过程】一、观察美丽的晶体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
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物质糖盐味精记忆中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
(也可画在书上第7页方框中)3、关于晶体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
(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
)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8页各种晶体的图片。
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二、制作晶体1、晶体的形成师: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晶体是怎么形成的?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
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2、制作我们的晶体师:(出示其他班级已经制作的晶体)瞧,这便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的盐的晶体,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师提供一些浓食盐溶液,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
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
(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老师自己要先试验一下,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体。
)3、拓展活动师:我们得到的晶体很小,你们看老师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盐晶体,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吗?参考第9页的方法,课外尝试制作一个更大的晶体。
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晶体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规则几何外形固体4、怎样放得更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4、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一、显微镜的发展1、如何放得更大?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
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2、介绍各种显微镜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
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
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
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
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1、怎样放得更大?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2、我们自制显微镜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