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与讲解:第2章2.3 相反数
【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历史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课后习题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知识点一天文、历法和医学1.夏、商、周时期,我国先民们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目的是()。
A.掌握自然现象B.准备祭祀活动C.了解民俗民情D.安排农业生产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歌谣简洁地描述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是在()。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3.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疾病诊断方法的古代名医是()。
A.李冰B.黄帝C.炎帝D.扁鹊知识点二甲骨文与青铜器4.河南安阳殷墟(殷是商朝都城)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该文字是()。
A.甲骨文B.陶文C.玉石文D.金文5.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6.(2023·新疆中考)精美的历史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知识点三《诗经》和“楚辞”7.夏商周时期,人们在生产生活、祭祀典礼等各种场合,创作并传唱诗歌。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道德经》B.《论语》C.《诗经》D.《离骚》8.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其代表作《离骚》,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这位爱国诗人是()。
A.屈原B.李白C.王维D.杜甫能力提升9.下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
据此可知()。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汉字全来源于象形字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10.(2023·江苏扬州中考)《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图片。
2014版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第1-2章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第 1、2 章(45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 共 28 分)1.(2012 ·淮安中考 ) 的相反数是()A.-B.C.-2D.22.(2012 ·泰安中考 ) 下列各数比 -3 小的数是 ()A.0B.1C.-4D.-13.昆明小学 1 月份某天的最高气温为 5℃, 最低气温为 -1 ℃, 则昆明这天的温差为( )A.4 ℃B.6 ℃C.-4 ℃D.-6 ℃4.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2|=2B.-(-1)=-1C.1 ÷(-3)=D.-2 ×3=6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近似数 1.8 与 1.80 表示的意义不同B.0.0200 精确到 0.0001C.5.0 万精确到万位D.1.0 ×104精确到千位6.下列各式中 , 一定成立的是 ()A.2 2=(-2) 2B.2 3=(-2) 3C.-2 2 =|-2 2|D.(-2) 3=|(-2) 3|7. 观察图中正方形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的规律, 可知2013 应标在()A. 第 503 个正方形的左下角B. 第 503 个正方形的右下角C. 第 504 个正方形的左上角D. 第 504 个正方形的右下角二、填空题 ( 每小题 5 分 , 共 25 分)8.(2012 ·上海中考 ) 计算 | -1|=________.9.(2012 ·黑龙江中考 ) 卫生部部长陈竺2011 年 8 月 18 日在“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 , 中国居民医疗参保共覆盖了 12.7 亿人 ,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 12.7 亿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人.10.(2012 ·万宁中考 )-的绝对值是________,立方等于-64的数是________.11. 定义新运算“⊕” ,a ⊕b= a-4b, 则 18⊕(-2)=______.12.(2012 ·临沂中考 ) 读一读 , 式子“ 1+2+3+4+, +100”表示从 1 开始的 100 个自然数的和 , 由于式子比较长 , 书写不方便 , 为了简便起见 ,我们将其表示为n, 这里“∑”是求和符号 .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 ,计算=____________.三、解答题 ( 共 47 分)13.(12 分) 计算下列各题 :(1)-1 4-[(1-0.7)× ]×[3-(-2)2].(2)-9 ÷3+( - ) ×12+32.14.(12 分) 气象资料表明 , 高度每增加 1 千米 , 气温大约下降6℃. (1) 某市著名风景区中某山的平均高度约1500 米 , 当地面温度约为18℃时 , 求山顶气温 .(2)小丽和小华计划测量主峰的高度 , 小丽在山脚 , 小华在峰顶 , 他们同时在上午 10 点测得山脚和主峰顶的气温分别为 22℃和 12℃, 你知道主峰大约高多少米吗 ?( 结果精确到百米 )3 2 15.(10分)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 如 4657=4×10 +6× 10 +5×字):0,1,2,3,4,5,6,7,8,9, 在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二进制数 , 只要两个数码 :0 和 1, 如二进制中的数 110=1×22+1×21+0×20等于十进制的数6,110101=1×25+1×24+0× 23+1×22+0×21+1×20等于十进制的数 53. 那么二进制中的数 101011 等于十进制中的哪个数 ?16.(13 分 ) 一次比赛 , 共 6 名评委参加评分 . 选手丁小亮的得分情况是: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平均分是8 分, 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 , 平均分是 7.6 分, 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 , 平均分为 8.2 分. 如果保留最低和最高分算平均分, 他应得多少分 ?( 如果除不尽 , 结果精确到 0.01)答案解析1.【解析】选 A. 的相反数是 - .2.【解析】选 C.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大小 . 因为|-3|=3,|-1|=1,|-4|=4,所以比-3小的数是-4.3. 【解析】选 B. 这天的温差就是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即5-(-1)=5+1=6(℃).4.【解析】选 A.B 项错误 , 正确的结果为 -(-1)=1;C 项错误 , 正确的结果为 1÷(-3)=- ;D 项错误 , 正确的结果为 -2 ×3=-6.5.【解析】选 C.5.0 万 =50000 精确到千位 .6. 【解析】选A.2 2=(-2) 2=4;2 3=8,(-2) 3=-8;-2 2=-4,|-2 2|=4; (-2) 3=-8,|(-2) 3|=8 . 因此 , 只有选项 A 正确 .7.【解析】选 D.通过已知图形可知 , 每四个数一循环 , 又 2013÷4=503,, 1, 则 2013 在第 504 个正方形上 , 又余数为 1, 则与第 1 个正方形中 1 所对应的位置相同 , 即在右下角 .8. 【解析】 | -1|=|- |= .答案:9. 【解析】 12.7 亿=1270000000=1.27×109.答案: 1.27 ×10910. 【解析】 - 的是 |- |= , 因 (-4) 3=-64, 所以立方等于 -64 的数是 -4.答案:-411. 【解析】 18⊕(-2)=×18-4×(-2)=6+8=14.答案: 1412. + 【解析】根据目提供的信息可知, 察 :=1- ,= - , ⋯,,==+- ;+ ⋯所以= + +⋯+=1- + - +⋯+ - =1- = .答案:13. 【解析】 (1) 原式 =-1-(× )×(3-4)=-1-×(-1)=-1+=- .(2)原式 =-3+ ×12- ×12+9=-3+6-8+9=4.14. 【解析】 (1)18-6 ×1.5=9, 即山气温 9℃.(2)主峰高 :(22-12) ÷0.006 ≈ 1.7 ×103( 米).答:主峰大高 1.7 ×103米.5432 1 15. 【解析】 101011=1 × 2 +0 × 2 +1 × 2 +0 × 2 +1 × 2 +1 ×02 =32+0+8+0+2+1=43.16. 【解析】求中 4 名委丁小亮打的分:8 ×4=32( 分);求最低分 :7.6 ×5-32=38-32=6( 分);求最高分 :8.2 ×5-32=41-32=9( 分);如果保留最低和最高分, 平均数是 :(32+6+9) ÷ 6=47÷6≈7.83( 分). 答: 如果保留最低和最高分算平均分, 他应得 7.83 分。
2013-2014学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详解
期末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的相反数和绝对值分别是( ) A.B. C.D.2.如果和互为相反数,且,那么的倒数是( )A.b 21-B.b 21C.b2- D.3.下面四个图形中,∠1=∠2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4.已知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代数式12a b a b +--++的结果是( ) A. B.C.D.5.已知有一整式与的和为,则此整式为( ) A. B. C. D.6.某商店把一商品按标价的九折出售(即优惠),仍可获利,若该商品的标价为每件元,则该商品的进价为( ) A.元 B.元 C.元 D.元7.一杯可乐售价元,商家为了促销,顾客每买一杯可乐获一张奖券,每三张奖券可兑换一杯可乐,则每张奖券相当于( )A.元B.元C.元D.元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包装盒的表面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内分别填上适当的数,使得将这个表面展开图沿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在内的三个数依次是( )A.B. C.0,-2,1D.9.(2013·武汉中考)两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最多有6个交点,…,那么六条直线最多有( ) A.21个交点 B.18个交点 C.15个交点D.10个交点10.如图,已知直线和相交于点,是直角,平分,,则的大小为( ) A. B. C.D.11.如图,直线相交于点,∥.若,则∠等于( )A.70°B.80°C.90°D.110°12.如图,∥,和相交于点,,,则∠等于( )A.40°B.65°C.75°D.11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如果的值与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等于_____.14.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队打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共胜了_____场. 15.若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6,_ __,______. 16.定义,则_______.17.当时,代数式的值为,则当时,代数式_____. 18.若关于的多项式中不含有项,则_____.19.(2013·新疆中考)如图,AB ∥CD ,BC ∥DE ,若 ∠B =50°,则∠D 的度数是 . 20.如图,已知点是直线上一点,射线分别是的平分线,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0分)1 2 3第15题图21.(6分)已知: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绝对值是,求的值.22.(6分)(1)设,,求;(2)已知:,,,求.23.(6分)已知:,且.(1)求等于多少?(2)若,求的值.24.(6分)如图,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点,与直线相交于点.若∠1=∠2,∠3=75°,求∠4的度数.25.(6分)已知,如图,,,于.问与有什么关系?26.(8分)如图,是直线上一点,为任一条射线,平分,平分.(1)指出图中与的补角;(2)试说明与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27.(6分)如图,已知.试问是否与平行?为什么?28.(6分)如图,于点,于点,.请问:平分吗?若平分,请说明理由.29.(8分)如图,已知点在同一直线上,分别是的中点.(1)若,,求的长;(2)若,,求的长;(3)若,,求的长;(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什么结论?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1.B 解析:的相反数是,,故选B.2.A 解析:因为和互为相反数,所以,故的倒数是ba 211-=. 3.B 解析:A.∠1、∠2是邻补角,∠1+∠2=180°,故本选项错误;B.∠1、∠2是对顶角,根据其定义,故本选项正确;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相等,知本选项错误;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一定大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知本选项错误. 4.B 解析:由数轴可知,且所以,故12(1)(2)1223+--++=+--++=+-+++=+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 5.B 解析:,故选B . 6.A 解析:设该商品的进价是元,由题意,得,解得,故选A .7. C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杯可乐的实际价格一杯可乐的售价一张奖券的价值, 3张奖券的价值一杯可乐的实际价格,因而设每张奖券相当于元, 由此可列方程,解得. 8.C 解析:图中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与对应,与对应,与对应.故选C .9.C 解析:由题意,得n 条直线之间交点的个数最多为(1)2n n - (n 取正整数且n ≥2),故6条直线最多有=15(个)交点. 10.A 解析:因为是直角,所以 又因为平分,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11.D 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故选D .12.B 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故选B .13. 解析:根据题意,得,解得. 14.5 解析:设共胜了场.由题意,得,解得15.5 3 解析:自己动手折一下,可知与1相对,与3相对, 所以所以 16.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17.7 解析:因为当时,,所以,即.所以当时,.18.解析:,由于多项式中不含有项,故,所以.19.130°解析:∵AB∥CD,∴∠B=∠C=50°.∵BC∥DE,∴∠C+∠D=180°,∴∠D=180°-50°=130°.20.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是的平分线,,所以所以因为是的平分线,所以21.解:由已知可得,,,.当时,;当时,.22.解:(1)(2)23.解:(1)因为,所以.(2)依题意,得,所以,.所以.24.解:因为,所以∥,所以∠4=∠3=7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5.解:.理由如下:因为,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故∥.因为,所以.26.解:(1)与互补的角与互补的角(2).理由如下:因为平分平分所以所以,所以27.解:∥.理由如下:因为,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28.解:因为于,于(已知),所以(垂直的定义),所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已知),所以(等量代换).所以平分(角平分线的定义).29. 解:(1)因为点在同一直线上,分别是的中点,所以.(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线段始终等于线段的一半,与的点的位置无关。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3.4 整式的加减例题与讲解 (新版)华东师大
3.4 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在学习同类项时,注意以下几点:x 2yxy 2x 2yxy 2不是同类项;(2)所含字母相同,并且次数也相同的两个单项式不一定是同类项,如4a 2b 3与-23a 3b 2所含字母都是a ,b ,两个单项式的次数都是5,但相同字母的指数并不相等,因此不是同类项;(3)同类项与所含字母的顺序无关,如3x 2y 与-32yx 2虽然所含字母x ,y 的顺序不同,但x 的指数都是2,y 的指数都是1,因此它们是同类项;(4)同类项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如3m 2n 3与-m 2n 3x 2yxy 2虽然系数相同,却不是同类项;(5)作为特例,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如-125与12,23与32是同类项;若把某些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它们也是同类项,如若把(x -y )看成一个整体,则-4(x -y )与7(x -y ),3(x -y )2与-6(x -y )2都是同类项;(6)由于π是一个以字母面孔出现的特殊常数,因此在判断同类项时,要注意提高对π的警惕.如在判断-12x 2y 3x 2y 3是否为同类项时,有的同学误把π当作字母而断定-12x 2y 3x 2y 3不是同类项.其实,-12x 2y 3x 2y 3是同类项,原因就在于π是常数,因此-12x 2y 3x 2y 3的字母部分相同.【例1】 下列各题中的两项是同类项的个数是( ).(1)2ab 2与-4a 2b ;(2)-2abc 与acb ;(3)-2a 2b 与-6a 2c ;(4)-10与15.A .1B .2C .3D .4解析:判别两项是否是同类项,要看所给的两项是否满足同类项所具备的两个条件.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同类项与系数大小没有关系;②同类项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没有关系;③几个常数(有理数)也是同类项.本题中(1)不是同类项,因为相同字母的指数不相同;(2)是同类项,因为具备同类项的两个条件;(3)不是同类项,因为两项所含的字母不相同;(4)是同类项,因为几个常数也叫做同类项.答案:B谈重点识别同类项的关键识别同类项应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字母,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与系数、顺序无关.2.合并同类项(1)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①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能有几组,应正确找出多项式的同类项,将每组同类项分别合并;②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也需要合并成一项.(2)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①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的项不能合并.②合并同类项,只合并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③合并同类项时要彻底,不要漏项.④合并同类项后的结果,若系数是带分数,一定要化成假分数.⑤若合并同类项后系数是1或-1,则应省去1.⑥若合并同类项后系数为0,则合并的结果等于0.⑦合并同类项的类型比较多,在合并同类项时,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合并.(3)步骤:①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标出同类项,这样可防止弄错,特别可防止漏掉同类项.②利用加法交换律,把同类项连同前面的性质符号写在一起,再用括号括起来.谈重点合并同类项的关键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先标出同类项再进行合并,合并同类项时,只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例2】合并同类项4x2-6x+3-5x2-7x-1.分析:合并同类项首先要找出同类项,然后再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本题的同类项有:4x2和-5x2,-6x和-7x,3和-1.解:4x2-6x+3-5x2-7x-1=(4x2-5x2)+(-6x-7x)+(3-1)=-x2-13x+2.警误区合并同类项要注意的问题合并同类项应注意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如4x2和-5x2是同类项,不要漏掉-5x2前面的“-”号.3.去括号(1)为什么要去括号?在有理数运算中,如有括号,一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但在整式运算中,如有括号,常常无法先算括号里的,此时需先去括号,才能使运算进行下去.如化简5a+2b+(3a-4b),若不先去括号,就无法化简.(2)怎样去括号?①利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②利用分配律去括号a(b+c)=ab+ac,这是我们熟知的分配律.如果视括号前的“+”号为“+1”,“-”号为“-1”,那么利用分配律也可以去括号.(3)去括号的注意事项①把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视为一个整体,就是说去括号时,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同时去掉.②若括号前的系数不是“1”,去括号时应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去括号.③去括号法则是从大量的运算事实中推导出来的,遵循上述去括号的法则可以确保括号去掉后与去掉前两个整式的相等性;如果不遵循法则,括号虽然去掉了,但这种变形不能称是去括号.【例3】x-(2x-y)的运算结果为__________.解析:此题的括号前为“-”号,所以在去括号时,括号里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括号里的项为2x,-y,变号后为-2x,y,所以结果为x-2x+y,合并同类项,算得最后结果即可.答案:-x+y4.添括号(1)添括号思路:确定放入括号中的项;确定括号前的符号;决定放入括号中的项是否变号.①a+b-c=a+(b-c);②-a+b+c-d=(-a+b)+(c-d);③3a-2b+c=+(3a-2b+c)=-(-3a+2b-c).(2)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例4】按下列要求,将多项式x3-5x2-4x+9的后两项用( )括起来:(1)括号前面带有“+”号;(2)括号前面带有“-”号.分析:首先要确认x3-5x2-4x+9的后两项是什么——-4x,+9,要特别注意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再次确认添的是什么——是( )及它前面的“+”号或“-”号.若是“+”号,则放入括号中的项不改变正负号;若是“-”号,则放入括号中的项要改变正负号.解:(1)x3-5x2-4x+9=x3-5x2+(-4x+9);(2)x3-5x2-4x+9=x3-5x2-(4x-9).解技巧添括号问题的解题思路(1)确认要放入括号中的项;(2)确认括号前的符号,从而决定放入括号中的项是否改变正负号.5.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综合运用,一般步骤是: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例5】已知A=2x2-3x+1,B=3x2-2x-4,求3A-2B.分析:A,B分别表示两个多项式,先把这两个多项式分别进行整体代入,然后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解:3A-2B=3(2x2-3x+1)-2(3x2-2x-4)=6x2-9x+3-6x2+4x+8=-5x+11.警误区进行整式的加减要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注意把多项式当作整体加上括号;另一方面当括号前面既有数又有“-”号时,注意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情况.6.深入理解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意义根据同类项的概念求整式的未知次数是一个重点题型,解决此类问题主要根据同类项的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构造关系式.注意解决本题时所体现的方程思想与分类讨论的思想.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①直接告诉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②间接告诉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例如告诉两个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两个单项式能够合并为一项等.析规律能合并的项是同类项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非同类项不能合并.所以如果两个单项式能够合并为一项,则这两个单项式一定是同类项.【例6-1】若2x m-1y2与-x2y n的和是单项式,则(-m)n=__________.解析:要使2x m-1y2与-x2y n的和是单项式,必须要求这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根据同类项的意义“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可得m-1=2,即mn=2,所以(-m)n可求.答案:9【例6-2】若a4b3与3a m-1b n是同类项,-2a x b|y|与3a m-1b n是同类项,则x=__________,y=__________.解析:由同类项的概念可知,a4b3与-2a x b|y|也是同类项,从而有x=4,|y|=3.∴x,y 的值可求.答案:4 ±3解技巧由同类项的概念求字母指数的问题的解题思路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先求容易计算的字母的次数,不容易计算的字母的次数或者需要借助另一个未知数才能计算的字母的次数可以放在最后计算.已知代数式和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求代数式的值,一般不要直接将字母的取值代入代数式,而应该先将代数式进行化简,然后再代入求值(有时往往要用到整体思想).若直接代入,将不胜其繁,不可取,请同学们注意.含多层括号的整式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化简过程,化简多项式时,如果题中含有多重括号,可由里往外逐层去括号,也可以由外往里逐层去括号,但是要注意内层括号看成一项来处理.将代数式化简到最简形式后,如果代数式里面不再含有字母,而是一个常数,则代数式的取值就与字母的取值无关.【例7-1】求代数式-3x2+5xx2+x-1的值,其中x=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分析:代数式中的项-3x2x2,5x与x是同类项,要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x的值,从而求代数式的值,先化简再求值可使运算简便.解:原式=-3x2+5xx2+xx2+6x-1,当x=2时,原式=-3.5×22+6×2-1=-14+12-1=-3.【例7-2】李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当a=0.35,b=-0.28时,求7a3-6a3b+3a2b +3a3+6a3b-3a2b-10a3的值.题目出完后,小聪说:“老师给的条件a=0.35,b=-0.28是多余的.”小明说:“不给这两个条件,就不能求出结果,所以不是多余的.”你认为他们谁说得有道理?为什么?分析:要判断谁说得有道理,可以先合并同类项,如果最后的结果是个常数,则小聪说得对,否则,小明说得有道理.解:原式=(7+3-10)a3+(-6+6)a3b+(3-3)a2b=0,合并的结果为0,与a,b的取值无关,所以小聪说得有道理.8.整式加减中的数学思想的应用学习整式的加减,不仅要熟练地掌握运算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而且还要了解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1)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就是根据问题可能存在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防止出现漏解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2)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根据“如果一个命题在一般情况下成立,那么它在特殊情况下也必定成立”的原理,这样就能取特殊值代入求值,则很容易就能求出所求的值.(3)化归转化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就是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变为已经学过的老问题来处理的一种数学思想.陌生问题熟悉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就是化归转化思想的具体表现.解决此类问题时,分层、分阶梯的分析、思考是一种很好的解题途径.【例8-1】 若多项式2xn -1-x n +3x m +1是五次二项式,试求3n 2+2m -5的值. 分析:求代数式3n 2+2m -5的值,必须根据条件求出n 和m 的值.从表面上看所给的多项式2xn -1-x n +3x m +1有三项,这就说明某两项是相同的,显然2x n -1和x n 不可能合并成一项.解:由多项式2xn -1-x n +3x m +1是五次二项式,可分情况讨论: ①若2x n -1与3x m +1是同类项,而-x n 是五次的,则n =5,n -1=4,m +1=n -1=4,得m =3.所以3n 2+2m -5=3×52+2×3-5=76;②若-x n 与3x m +1是同类项,且都是五次的,则n =5,m +1=5,得m =4,所以3n 2+2m -5=3×52+2×4-5=78.【例8-2】 已知a +b +c =0,abc >0,求b +c |a |+a +c |b |+a +b |c |. 分析:本题可以用特殊值法求解,用特殊值法求解可以把看似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确. 解:因为a +b +c =0,abc >0,所以我们不妨设a =3,b =-1,c =-2,则原式=-1-23+3-21+3-12=-1+1+1=1.。
《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与讲解:第四章4.2 直线、射线、线段
4.2 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1)概念:直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是一个不作定义的原始的概念,直线常用“一根拉得很紧的细线”,“一张纸的折痕”等实际事物进行描述.(2)特点: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没有粗细;并且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只有一个交点.(3)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直线的两种表示法:一是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a,b,c或直线l等.另一个是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直线AB或直线BA.如图:表示为直线l或直线AB(点的字母位置可以交换).(5)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一是点在直线上,也叫做直线经过这点;另一种是点在直线外,也叫做直线不经过这个点.【例1-1】下面几种表示直线的写法中,错误的是().A.直线a B.直线MaC.直线MN D.直线MO解析:直线的表示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另一种是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所以直线Ma这种表示法不正确,故选B.答案:B【例1-2】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A在直线m上B.点A在直线l上C.点B在直线l上D.直线m不经过B点解析:点与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一是点在直线上,也称作直线过这点,另一种是点在直线外.所以C错误.答案:C2.射线(1)定义: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它是直线的一部分.如图就是一条射线,其中O是射线的端点.(2)表示法:同直线一样,射线也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a,b,c或射线l等,另一个是用射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其中前面的字母表示的点必须是端点.如图:表示为射线l或射线OA.注意:表示射线端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前面.(3)特点:射线只有1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因此不可度量.【例2-1】如图,若射线AB上有一点C,下列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的是().A.射线BA B.射线ACC.射线BC D.射线CB解析:端点相同,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一致,就是同一条射线,所以B正确.答案:B3.线段(1)定义: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它是直线的一部分.(2)特点: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方无限延伸,因此它有长度,有大小.(3)表示法:同直线一样,线段也有两种表示法,一种是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b,c.另一种是用线段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图:可以表示为:线段AB或线段BA,或线段a.(4)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的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意义:选取最短路线的原则和依据.(5)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破疑点线段的表示表示线段的两端点的字母可以交换,如线段AB也是线段BA,但端点字母不同线段就不一样.【例3】如图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并写出.分析:直线主要看有几条线向两方无限延伸,图中只有一条;射线主要看端点,再看延伸方向,3个端点,所以有6条,线段主要是看端点,3个端点,所以有3条.解:有一条直线AB(或AC,AD,AE,BE,BD,CD,…);射线有6条:CA,CB,DA,DB,EA,EB.线段有3条:CD,CE,DE.4.线段的画法(1)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法:①测量法:用刻度尺先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②尺规法:如图:画一条射线AB,在这条射线上截取(用圆规)AC=a.(2)画线段的和差测量法:量出每一条线段的长度,求出它们的和差,画一条线段等于计算结果的长度.如:已知线段a,b(a>b),画线段AB=a-b,就是计算出a-b的长度,画出线段AB 等于a-b的长度即可.尺规法:如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b-a.画法:如图,①画一条射线AB,在这条射线上连续截取(用圆规)AC=2b,②再以A为一个端点,截取AD=a,那么DC=2b-a.【例4】如图,已知线段a,b,c,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c(用尺规法).画法:如图,①画射线(直线也可)AB,在射线AB上分别截取AC=a,CD=b.②以D为一个端点在AD上截取DE=c,线段AE即为所求.5.线段的比较(1)测量法:就是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2)叠合法:把两条线段的一端对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图:①若C 点落在线段AB 内,那么AB >AC ;②若C 点落在线段AB 的一个端点上,那么AB =AC ;③若C 点落在线段AB 外(准确的说是AB 的延长线上),那么AB <AC .谈重点 线段的比较 用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一端一定要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落点,测量法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例5】 已知:如图,完成下列填空:(1)图中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六条.(2)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 =________+________;CB =_______+__________.(3)AC =AB -__________;CD =AD -__________=BC -__________; (4)AB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形和线段间的和差关系填空,注意(4)题有两种可能. 答案:(1)AC AD AB CD CB DB (2)AC CD DB AC CD CD DB (3)CB AC DB(4)AD DB 或AC CB 6.线段中点、线段等分点(1)定义:点M 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MB ,点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2)拓展: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 (3)等量关系:在上图中:AM =BM =12AB ;2AM =2BM =AB .【例6】 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 (1)若AB =6 cm ,则AC =__________cm. (2)若AC =6 cm ,则AB =__________cm.解析:若AB =6 cm ,那么AC =12AB =3(cm).若AC =6 cm ,那么AB =2AC =2×6=12(cm). 答案:3 127.关于延长线的认识延长线是重要的,也是应用较多的几何术语,是初学者最易错,最不好理解的地方,下面介绍几种关于延长线的术语:如图(1)延长线段AB ,就是由A 往B 的方向延长,并且延长线一般在作图中都用虚线表示;如图(2)叫做反向延长线段AB ,就是由B 向A 的方向延长;如图(3)延长AB 到C ,就是到C 不再延长;如图(4)延长AB 到C ,使AB =BC ;如图(5)点C 在AB 的延长线上等.几种常见的错误,延长射线AB 或延长直线AB ,都是错误的,图(6)中只能反向延长射线AB .【例7-1】 若AC =12AB ,那么点C 与AB 的位置关系为( ).A .点C 在AB 上 B .点C 在AB 外 C .点C 在AB 延长线上D .无法确定 答案:D【例7-2】 画线段AB =5 cm ,延长AB 至C ,使AC =2AB ,反向延长AB 至E ,使AE =13CE ,再计算:(1)线段AC 的长;(2)线段AE ,BE 的长.分析:按要求画图.由画图过程可知:AC =2AB ,且C 在AB 的延长线上,所以AB =BC =12AC ,E 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且AE =13CE ,所以AB =BC =AE =5 c m.解:如图:(1)因为AC =2AB ,所以BC =AB =5 cm , 所以AC =AB +BC =5+5=10 (cm).(2)因为AE =13CE ,所以AE =AB =BC =5 cm ,所以BE =AB +AE =5+5=10 (cm). 8.线段的计数公式及应用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如何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该直线上分布着多少条线段呢?以下图为例:为避免重复,我们一般可以按以下方法来数线段的条数:即A →AB ,AC ,AD ,B →BC ,BD ,C →CD ,线段总数为3+2+1=6,若是更多的点,由以A 为顶点的线段的条数可以看出,每个点除了自身以外,和其他任何一个点都能组成一条线段,因此当有n 个点时,以A 为顶点的线段就有(n -1)条,同样以B 为顶点的线段也有(n -1)条,因此n 个顶点共有n (n -1)条线段;但由A 到B 得到的线段AB 和由B 到A 得到的线段BA 是同一条,而每条线段的数法都是如此,这样对于每一条线段都数了2次,所以除以2就是所得线段的实际条数,即当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时,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12n (n -1).【例8-1】 从秦皇岛开往A 市的特快列车,途中要停靠两个站点,如果任意两站之间的票价都不相同,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有多少种车票?分析:这个问题相当于一条直线上有4个点,求这条直线上有多少条线段.因为任意两站之间的票价都不相同,因此有多少条线段就有多少种票价,根据公式我们很快可以得出有6种不同的票价,因为任意两站往返的车票不一样,所以,从秦皇岛到达目的地有12种车票.解:当n =4时,有n (n -1)2=4×(4-1)2=6(种)不同的票价.车票有6×2=12(种).答:有6种不同的票价,有12种车票.【例8-2】 在1,2,3,…,100这100个不同的自然数中任选两个求和,则不同的结果有多少种?分析:本题初看似乎和线段条数的计数规律无关,但事实上,若把每个数都看成直线上的点,而把这两个数求和得到的结果看成是1条线段,则其中的道理就和直线上线段的计数规律是完全一致的,因而解法一样,直接代入公式计算即可求出结果.解:不同的结果共有:12n (n -1)=12×100×(100-1)=4 950(种).答:共有4 950种不同的结果.9.与线段有关的计算和线段有关的计算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线段的和差及有关计算,一般比较简单,根据线段间的和差由已知线段求未知线段.(2)有关线段中点和几等分点的计算,是本节的重点,其中以中点运用最多,这也是用数学推理的方式进行运算的开始.(3)综合性的运算,既有线段的和差,也有线段的中点,综合运用和差倍分关系求未知线段.解技巧 线段的计算 有关线段的计算都是由已知,经过和差或中点进行转化,求未知的过程,因此要结合图形,分析各段关系,找出它们的联系,通过加减倍分的运算解决.【例9-1】 如图,线段AB =8 cm ,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在CB 上且DB =1.5 cm ,求线段CD 的长度.分析:根据中点关系求出CB ,再根据CD =CB -DB 求出CD .解:CB =12AB =12×8=4(cm),CD =CB -DB =4-1.5=2.5(cm).答:线段CD 的长度为2.5 cm.【例9-2】 如图所示,线段AB =4,点O 是线段AB 上一点,C ,D 分别是线段OA ,OB 的中点,求线段CD 的长.解:由于C ,D 分别是线段OA ,OB 的中点,所以OC =12OA ,OD =12OB ,所以CD =12(OA +OB )=12AB =12×4=2.答:线段CD 的长为2.10.直线相交时的交点数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那么n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下面以5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为例研究:如图,当有5条直线时,每条直线上有4个交点,共计有(5-1)×5个交点,但图中交点A ,既在直线e 上也在直线a 上,因而多算了一次,其他交点也是如此,因而实际交点数是(5-1)×5÷2=10个,同样的道理,当有n 条直线时,在没有共同交点的情况下,每条直线上有(n -1)个交点,共有n 条直线,交点总数就是n (n -1)个,但由于每一个点都数了两次,所以交点总数是12n (n -1)个.【例10-1】 三条直线a ,b ,c 两两相交,有__________个交点( ). A .1 B .2 C .3 D .1或3解析:三条直线a ,b ,c 两两相交的情形有两种,如图.答案:D【例10-2】 同一平面内的12条直线两两相交,(1)最多可以有多少个交点?(2)是否存在最多交点个数为10的情况?分析:(1)将n =12代入12n (n -1)中求出交点个数.(2)交点个数为10,也就是12n (n -1)=10,即n (n -1)=20,没有两个相邻整数的积是20,所以不存在最多交点个数是10的情况.解:(1)12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有:12n (n -1)=12×12×(12-1)=66(个)交点. (2)不存在最多交点个数为10的情况. 11.最短路线选择“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线段的一条重要性质,运用这个性质,可以解决一些最短路线选择问题.这类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选择路线,选择从A 到B 的最短路线,连接AB 所得到的线段就是;另一类是选择一个点,使这个点到A ,B 的距离之和最小,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条线段上的任一点到A 到B 的距离之和都等于这条线段的长度,所以这条线段上的任一点都符合要求.但这类问题往往还有附加条件,如:这点还要在某条公路上,某条河上等,所以要满足所有条件.解技巧 求最短路线 对于第一类问题,只要将A ,B 放到同一个平面上,连接AB 即可得到所需线路.对于第二类问题,连接AB ,它们的交点一般就是所求的点.【例11】 如图(1),一只壁虎要从圆柱体A 点沿着表面尽可能快的爬到B 点,因为B 点处有它要吃的一只蚊子,则它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分析:要想求最短路线,必须将AB放置到一个平面上,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B,所得路线就是所求路线,因此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如图(2)所示,连接AB,则AB是壁虎爬行的最短路线.解:在圆柱上,标出A,B两点,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如图(2)),连接AB,再将圆柱复原,会得到围绕圆柱的一条弧线,这条线就是所求最短路线.析规律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线在立体图形中研究两点之间最短路径问题时,通常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中的两点间的距离问题,再用平面内“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解.。
《同步测控全优设计》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s=abB.2+5=7 D.3x+2y=6xC.2+1=x-2a-x2.方程2x+1=3与2-3=0的解相同,则a的值是( ). A.7 B.0 C.3 D.5 3.把方程0.5x-0.010.4x-0.60.5=0.21.2的分母化为整数,正确的是( ).5x-14x-0.6B.2-0.5=12D.5x-0.14x-6-0.5=2125x-14x-6A.2-0.5=125x-10.4x-6C.2-0.5=124.有一辆汽车在中途受阻,耽误了6分钟,然后将速度由原来的每小时40千米,提高到每小时50千米,若要将耽误的时间补上,则需这样走( ).A.10千米 C.40千米B.20千米 D.50千米5.某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6天完成,若甲先做1天后,然后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作,若设甲一共做了x天,所列方程是( ).x+1xA.4+6=1 xx-1C.4+6=1xx+1B.461 x1xD.44616.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 ).A.3场B.4场C.5场D.6场7.若关于x的方程(m2-1)x2-(m+1)x+8=0是一元一次方程,有四位学生求得m的值分别如下:①m=±1;②m=1;③m=-1;④m=0.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A.1B.2C.3D.48.有下列四种说法: (1)由5m=6m+2可得m=2;(2)方程的解就是方程中未知数所取的值;(3)方程2x-1=3的解是x=2;(4)方程x=-x没有解.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 ).A.1 B.2 C.3 D.49.若“Δ”是新规定的某种运算符号,设xΔy=xy+x+y,则2Δm=-16中,m的值为( ).A.8 B.-8 C.6 D.-610.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可得正确的方程是( )..π=π+C.π×82x=π×62×(x-5)二、填空题mn11.在等式2π2π______,得m=______. 12.(k-3)x|k|-2=2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__.13.一个三位数的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小4,且十位数字不为0,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8倍,那么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_.3x+12x-114.当x=______时,式子2的值比3的值小2.15.若出租车起步价是3元(3千米以内为起步价),以后每千米0.50元,某人乘出租车付了8元钱,则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______千米.16.要锻造出直径为16 cm,高为5 cm的圆柱形的零件毛坯,应取截直径为8 cm的圆钢______ m.17.已知方程|x+1|=0的解满足关于x的方程mx+2=2(m-7x),则m的值是__________. 18.有一个密码系统,其原理如图所示:输入x→x +6→输出,当输出为10时,则输入的x=__________..π=π-.π×82x=π×62×5。
《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八年级英语人教版上册例题与讲解:Unit5 SectionB
Unit 5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Section B & Self CheckSection B 2bWhen people say “c ulture”,we think of art and history.①But one very famous symbol in American culture is a cartoon.We all know and love the black mouse with two large round ears—Mickey Mouse.②Over 80 years ago,he first appeared in the cartoon Steamboat Willie.③When this cartoon came out in New York on November 18,1928,it was the first cartoon with sound and music.The man behind Mickey was Walt Disney.④He became very rich and successful.In the 1930s,he made 87 cartoons with Mickey.Some people might ask how this cartoon animal became so popular.One of the main r easons is that Mickey was like a common man,but he always tried to face any danger.⑤In his early films,Mickey was unlucky and had many problems such as losing his house or girlfriend,Minnie.⑥However,he was always ready to try his best.People went to the cinema to see the “little man” win.Most of them wanted to be like Mickey.On November 18,1978,Mickey became the first cartoon character to have a star on the Hollywood Walk of Fame.Peo ple today expect to see more than just a little mouse fighting bad guys,but many still know who he is.Who has a pair of ears more famous than Mickey's?, 当人们说“文化”时,我们会想到艺术和历史。
【志鸿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9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9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乘方运算结果的变化规律.2.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有理数乘方运算.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方运算中的括号、符号问题.学情分析认知基础:本节课是“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在第1课时中学生已经理解了乘方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乘方运算,并初步了解了乘方运算结果的变化规律,但对乘方运算结果的变化规律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并且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能力不足.活动经验基础:学生通过探索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亲身经历了归纳、猜测、验证、推理、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了有理数的算理,进一步体会了化归的思想方法;体验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及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教学目标1.全面了解当底数大于1及小于1时乘方运算结果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2.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3.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有理数乘方运算.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引导——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展示思维过程的平台,全面了解乘方运算结果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借助变式例题和反例练习,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对比、计算、交流等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进行较为复杂的有理数乘方运算即简单的混合运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与习惯.通过将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使教学活动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提高计算能力、判断能力和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设计说明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新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既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点小聪明但学习不刻苦的人,刚走出校门就到一家公司打工,觉得打工很辛苦,就想着如何利用自己的小聪明从老板那里多赚点钱.一天他想到了数学中的乘方知识,如果和老板签订这样的合同,让他第一天给我2分钱的工资,第二天给4分钱,第三天给16分钱,以后每天给的钱数是前一天钱数的平方,6天后就会发大财,老板会破产.我想老板只看到前几天的工资只不过是几毛钱,说不定会答应的.想到这里,他马上跑去向老板说明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老板真的一口答应,并和他订下合同:本公司职工某某,经本人同意,即日起的工资按以下方案发给:第一天发给0.02元,以后每天发的钱数为前一天发的钱数的平方,期限6天.哪知道6天后老板叫财务给了他3分钱,就这3分钱还是送了人情,他的工资根本就没有3分.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结果的巨大反差是由于底数的不同,然后对比、归纳得出当底数大于1时,它的平方比底数大,且随着平方次数的增加,它的结果增加的速度是相当惊人;当底数小于1时,它的平方比底数小,且随着平方次数的增加,结果以相当惊人的速度减小.从而对乘方运算结果的变化规律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初步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说明当底数大于1及小于1时乘方运算结果的变化规律比较抽象空洞,单凭教师讲解学生很难体会,而且枯燥的练习使学生很容易感到乏味.创设工资的问题情境,是使学生参与学习的最好的“诱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在一种新鲜的、活跃的思维之中.二、例题分析例1(教材例3)观察例1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伴进行交流.例2计算:(1)-3×24;(2)(-3×2)4;(3)(-3)×(-5)2;(4)[(-3)×(-5)]2;(5)(-4×32)+(-4×3)2.解:(1)-3×24=-3×16=-48;(2)(-3×2)4=(-6)4=1 296;(3)(-3)×(-5)2=(-3)×25=-75;(4)[(-3)×(-5)]2=152=225;(5)(-4×32)+(-4×3)2=(-4×9)+144=-36+144=108.教学说明本例题设计了5个小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再与同学交流,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对比(1)与(2)、(3)与(4)、(5)式加号前后的运算,思考结果不同的原因,体会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与习惯.三、解决实际问题(1)教材中的“做一做”.学生动手探索得出的结论是意想不到的,一X纸对折20次后的高度有几层楼高.从而体会“底数”的作用.(2)教材中的“想一想”.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四、反馈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的解法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给出正确的解答:(1)-22×(-32)=4×(-9)=-36;(2)(-2)2×(-3)2=4×(-9)=-36;(3)(-22)×(-32)=4×(-9)=-36;(4)(-2)2×(-32)=4×(-9)=-36;(5)(-4×32)-(-4×3)2=(-4×9)-(-144)=-36+144=108.答案:(1)×;(2)×;(3)×;(4)√;(5)×.正解:(1)-22×(-32)=-4×(-9)=36;(2)(-2)2×(-3)2=4×9=36;(3)(-22)×(-32)=(-4)×(-9)=36;(5)(-4×32)-(-4×3)2=(-4×9)-144=-36-144=-180.教学说明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还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错的,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正.本题练习设计了5个小题,并非每一个小题的答案都是错误的,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每个小题的对错,寻找错误的原因,在与同伴思维的碰撞中澄清、强化认识.既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五、课堂总结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感悟?还有哪些困惑?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共同归纳总结出:1.当底数大于1时,随着乘方次数的增加,它的结果增加的速度相当惊人;当底数小于1时,随着乘方次数的增加,结果以相当惊人的速度减小.2.较为复杂的有理数乘方运算要特别注意括号和运算顺序,括号和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评价与反思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考虑如何去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应该考虑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本节课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了工资的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经历观察、思考、对比、类比等探索过程获得问题的答案.同时,本节课教师多次用到了对比的方法,例如工资问题中2分和0.02元的情境对比,例1在学生自己计算解决问题之后前后两个小题及同一个小题的两部分之间的反思对比,练习中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正反对比等,使学生在对比中澄清认识、提升能力.。
2014版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期末综合检测第1~5章(120分钟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题,每题3分,共30分)1.计算-12的结果是( )A.-1B.1C.-2D.22.如图是某一立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则该立方体是( )3.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2万亿元,数据47.2万亿精确到( )A.千亿位B.亿位C.千位D.十分位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b,b⊥c,则a⊥c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相等D.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5.(2012·广州中考)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A.6a-5a=1B.a+2a2=3a3C.-(a-b)=-a+bD.2(a+b)=2a+b6.如图,有下列说法:①若∠1=∠3,AD∥BC,则BD是∠ABC的平分线;②若AD∥BC,则∠1=∠2=∠3;③若∠1=∠3,则AD∥BC;④若∠C+∠3+∠4=180°,则AD∥BC.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7.(2012·怀化中考)如图,已知AB∥CD,AE平分∠CAB,且交CD于点D,∠C= 110°,则∠EAB为( )A.30°B.35°C.40°D.45°8.甲、乙、丙、丁四个学生在判断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互相垂直的时刻时,每个人说两个时刻,说对的是( )A.甲说3点和3点半B.乙说6点1刻和6点3刻C.丙说9点和12点1刻D.丁说3点和9点9.(2012·重庆中考)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2个五角星,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8个五角星,…,则第⑥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为( )A.50B.64C.68D.7210.(2012·盐城中考)已知整数a1,a2,a3,a4,…满足下列条件:a1=0,a2=-|a1+1|,a3=-|a2+2|,a4=-|a3+3|,…,依次类推,则a2014的值为( ) A.-1 005 B.-1 006C.-1 007D.-2 01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题,每题3分,共24分)11.(2012·珠海中考)计算-=________.12.(2012·南通中考)单项式3x2y的系数为________.13.(2012·营口中考)辽宁省进入全民医保改革3年来,共投入36420000000元,将数3642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14.若数轴上的点A所对应的数是-2,那么与点A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15.(2012·泰州中考)已知∠α的补角是130°,则∠α=____________度.16.(2012·恩施中考)观察数表17.如图,AB∥CD,AC⊥BC,垂足为C.若∠A=40°,则∠BCD=____________度.18.如图,AB∥CD,AD∥BC,∠B=60°,∠EDA=50°,则∠CDF=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题,共66分)19.(10分)计算:(1)2+100÷22×(-)-1.(2)3÷[-(-1+1)]×6.20.(10分)(1)计算:4a2+2(3ab-2a2)-(7ab-1).(2)已知:(x+2)2+|y-|=0,求2(xy2+x2y)-[2xy2-3(1-x2y)]-2的值.21.(8分)如图是从上面看一个由一些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你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22.(6分)如图,已知,线段AB=6,点C是AB的中点,点D在AC的中点,求线段BD 的长.23.(8分)如图,AD⊥BC于D,EG⊥BC于G,∠E=∠1,试说明AD平分∠BAC.24.(8分)如图,在A,B两处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东48°,A,B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1)B地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多少度?(2)若公路AB长8千米,另一条公路BC长6千米,且BC的走向是北偏西42°,试求A到BC公路的距离.25.(8分)如图,点O是AC上一点,OE,OF分别平分∠AOB,∠BOC.(1)求∠EOF的大小.(2)当OB绕O点旋转时,若OE,OF仍为∠AOB和∠BOC的平分线,问:OE,O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6.(8分)已知:如图,AB∥CD,BD平分∠ABC,CE平分∠DCF,∠ACE=90°.(1)请问BD和CE是否平行?请你说明理由.(2)AC和BD的位置关系怎样?请说明判断的理由.答案解析1.【解析】选A.-12表示12的相反数,结果等于-1.2.【解析】选D.两个圆所在的面是相对的,不相邻,故选项A,B错误;空白的圆圈不与白色的三角形相邻,故选项C错误;用排除法可知选项D正确.3.【解析】选A.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数字2,实际在千亿位,因此它精确到千亿位.4.【解析】选D.如图:∵AB∥CD,∴∠BEF=∠CFE.∵EN平分∠BEF,FM平分∠CFE,∴∠NEF=∠BEF,∠MFE=∠CFE,∴∠NEF=∠MFE,∴EN∥FM.5.【解析】选C.6a-5a=a,故选项A错误;a与2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B 错误;-(a-b)=-a+b,故选项C正确;2(a+b)=2a+2b,故选项D错误.6.【解析】选B.①∵AD∥BC,∴∠2=∠3,又∠1=∠3,∴∠1=∠2,即BD是∠ABC的平分线,故①正确;②AD∥BC,∴∠2=∠3,故②错误;③由∠1=∠3,不能判定AD∥BC,故③错误;④若∠C+∠3+∠4=180°,即∠ADC+∠C=180°,∴AD∥BC,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2个.7.【解析】选B.∵AB∥CD,∴∠C+∠CAB=180°.∵∠C=110°,∴∠CAB=70°.∵AE平分∠CAB,∴∠EAB=∠CAB=35°.8.【解析】选D.3点和9点时,分针和时针之间为三个大格,每大格30°,所以3点和9点时分针和时针的夹角为30°×3=90°,符合分针和时针互相垂直.9.【解析】选D.第①个图形一共有2个五角星,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2×22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8=2×32个五角星,…第⑥个图形一共有:2×62=72个五角星.10.【解析】选C.a1=0,a2=-|a1+1|=-1,a3=-|a2+2|=-1,a4=-|a3+3|=-2,a5=-|a4+4|=-2,a6=-|a5+5|=-3,…,依次类推,则a2014=-1007.11.【解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可得-=-==-.答案:-12.【解析】3x2y=3·x2y,其中数字因数为3,则单项式的系数为3.答案:313.【解析】36420000000=3.642×1010.答案:3.642×101014.【解析】在点A左侧距离点A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5,在点A右侧距离点A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1.答案:-5或115.【解析】∵∠α的补角是130°,∴∠α=180°-130°=50°.答案:5016.【解析】通过观察数表,可得出在平行于图中虚线的直线上的数的关系为:右上角的数字等于其他所有数字之和.∴B=1+4+3=8,D=34-(1+7+10+1)=15, ∴B+D=8+15=23.答案:2317.【解析】∵AB∥CD,∴∠A+∠ACD=180°.∵∠A=40°,∴∠ACD=180°-40°=140°.∵AC⊥BC,∴∠ACB=90°,∴∠BCD=140°-90°=50°.答案:5018.【解析】由AB∥CD,得∠DCF=∠B=60°,由AD∥BC得∠ADC=∠DCF=60°,∴∠ADE+∠ADC=50°+60°=110°,∴∠CDF=180°-110°=70°.答案:70°19.【解析】(1)原式=2+100÷4×(-)-1=2+25×(-)-1=2+(-5)-1=-4.(2)原式=3÷(-)×6=3×(-6)×6=-108.20.【解析】(1)原式=4a2+6ab-4a2-7ab+1=(4-4)a2+(6-7)ab+1=-ab+1.(2)原式=2xy2+2x2y-(2xy2-3+3x2y)-2=2xy2+2x2y-2xy2+3-3x2y-2=(2-2)xy2+(2-3)x2y+(3-2)=-x2y+1.∵(x+2)2≥0,|y-|≥0,又∵(x+2)2+|y-|=0,∴x=-2,y=,∴原式=-(-2)2×+1=-1.21.【解析】22.【解析】∵AB=6,C是AB的中点,∴AC=×AB=×6=3.∵点D在AC的中点,∴DC=×AC=×3=1.5,∴BD=BC+CD=4.5.23.【解析】∵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的定义),∴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1(已知),∴∠2=∠3(等量代换),∴AD平分∠BAC(角平分线的定义).24.【解析】(1)由两地南北方向平行,根据内错角相等,可知B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48°.(2)∵∠ABC=180°-∠ABG-∠EBC=180°-48°-42°=90°,∴AB⊥BC,∴A地到公路BC的距离是AB=8千米.25.【解析】(1)∵∠AOB+∠BOC=∠AOC=180°,OE,OF分别平分∠AOB,∠BOC,∴∠EOF=∠BOE+∠BOF=∠AOB+∠BOC=∠AOC=90°.(2)OE⊥OF.26.【解析】(1)BD∥CE.理由:∵AB∥CD,∴∠ABC=∠DCF.∵BD平分∠ABC,CE平分∠DCF,∴∠2=∠ABC,∠4=∠DCF,∴∠2=∠4,∴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C⊥BD,理由:∵BD∥CE,∴∠DGC+∠ACE=180°,∵∠ACE=90°,∴∠DGC=180°-90°=90°,即AC⊥BD.。
【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历史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课后习题期末综合训练(一)
期末综合训练(一)(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存,该遗址发现大量距今约9000—7500年的遗迹、遗物,如古墓葬、房址、陶窑、石铲、石镰、石磨盘、石杵等。
据此推测,该聚落()。
A.居民过着定居生活B.已经产生文字C.社会分化严重D.出现阶级国家2.商朝附属国中的多数国君与商王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时常反叛商王,而西周利用分封制把诸侯同天子结合为一体。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笼络宗亲,奖赏功臣B.稳定统治,巩固疆土C.扩大疆域,增强实力D.控制诸侯,发展经济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等。
这说明甲骨文()。
A.反映了书法发展历程B.反映了汉字演变进程C.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D.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4.商朝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巨型器物。
下列青铜器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5.《周礼·考工记》记载:“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
”学者对殷墟出土的编钟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记载。
这表明()。
A.古代青铜冶铸技术高超B.古人擅长理论指导实践C.青铜器常作为礼器使用D.商周青铜器以乐器为主6.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较之西周时期有了明显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对农田深耕细作,耕地面积和粮食亩产粮大大增加。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耧车等播种工具的出现B.纺轮的应用C.采用刀耕火种生产方式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7.(2023·北京中考)下面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8.(2023·山东聊城中考)“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志鸿全优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的减法例题与讲解 (新版)华东师大版
2.7 有理数的减法1.有理数减法的法则(1)有理数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意义相同,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但是有理数的减法不像小学里那样直接减,而是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按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 -b =a +(-b ),a -0=a ,0-a =0+(-a ).(3)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基本步骤是:①将减法转化为加法;②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运算.(4)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实际上是运算的转化,它体现了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化归思想,将减法运算化归为加法运算来完成.学习时注意理解以下几点:①弄清减数是什么?它的相反数又是什么?例如,在3-5中,减数是5而不是-5,运用法则转化为加法运算后是:3-5=3+(-5);同样地,在3-(-5)中,减数是-5而不是5,转化为加法运算后是:3-(-5)=3+(+5)或3+5;②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时,只改变减数的符号,而被减数不变.例如,运用法则把(-6)-(-8)转化为加法运算时,被减数-6不变,减数-8改变符号为+8(或8),减号“-”转化为加号“+”,即(-6)-(-8)=(-6)+(+8),不要错误地做成(+6)+(+8); ③并不是所有的减法运算都要转化为加法运算.例如,计算15-5时,运用小学里学过的方法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为10,而运用法则计算则要先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再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15-5=15+(-5)=10,如此运算反而显得复杂;④一般来说,当减数或被减数为负数,或两数“不够减”时才运用法则转化为加法运算.例如,0-(-2)=0+2=2;3-(-3)=3+3=6;(-2)-(-5)=(-2)+5=3;(-6)-6=(-6)+(-6)=-12;3-8=3+(-8)=-5.谈重点 转化思想在减法运算中的应用 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减法转化为加法便体现了这一思想.【例1】 计算:(1)(-9)-0;(2)0-(-5);(3)0-5;(4)5-(-6);(5)(-3.2)-(-7);(6)⎝ ⎛⎭⎪⎫-12-23. 分析:回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正数前面的正号通常省略不写,但负号不能省略.解:(1)(-9)-0=(-9)+0=-9;(2)0-(-5)=0+(+5)=5;(3)0-5=0+(-5)=-5;(4)5-(-6)=5+(+6)=11;(5)(-3.2)-(-7)=(-3.2)+(+7)=3.8;(6)⎝ ⎛⎭⎪⎫-12-23=⎝ ⎛⎭⎪⎫-12+⎝ ⎛⎭⎪⎫-23=-76. 2.有理数减法的应用有理数减法的应用比较常见的题型有(1)计算高度;(2)计算温差;(3)计算销售利润;(4)计算距离;(5)计算时差等.有理数减法的应用题虽然比较简单,却能让大家主动地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能力.【例2】 下表列出了外国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间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数值)(1)(2)如果现在的纽约时间是7:00,那么现在的北京时间是多少?(3)远在芝加哥的姑妈,在当地时间是7:00时想给在巴黎的舅妈打电话,你认为合适吗?分析:通过审题发现:同一时刻,纽约时间相当于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减去13个小时;相反,同一时刻,北京时间相当于在纽约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3个小时;同理,同一时刻,芝加哥时间相当于在巴黎时间的基础上减去7个小时.解:(1)因为7-13=7+(-13)=-6,相当于18点(-6+24=18),所以北京时间7:00时,纽约时间是前一天的18:00;(2)因为7+13=20,所以纽约时间7:00时,北京时间是当天的20:00;(3)我认为不合适.理由如下:因为7-7=7+(-7)=0,所以巴黎时间7:00时,芝加哥时间是零点,此时是睡眠时间,不适合通电话.3.有理数减法运算中明确符号“-”的含义我们知道,“-”号在小学里就是减号,表示两个数做减法运算,在有理数中,符号“-”有三种含义:减号、负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那么,在一个式子中,遇到“-”号时应按哪种含义来理解呢?例如,计算-(-5)-(+8)时,式子中有三个“-”号,根据本题整体情况,第一个“-”号应理解为取(-5)的相反数,第二个“-”号应理解为负号,第三个“-”号可理解为减号.这样-(-5)-(+8)=(+5)+(-8)=-3.再如,-9-5中,第一个“-”号理解为负号最为恰当,第二个“-”号可有两种理解,一是理解为负号,此时,-9-5就表示-9与-5省略了加号的和,即-9-5=-9+(-5)=-14;再是理解为减号,据减法法则仍有-9-5=-9+(-5)=-14.谈重点“-”号的双重身份“-”号有两个身份——性质符号、运算符号,“一号一用”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对于“-”号的含义,要结合题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但要注意“一号一用”,即某个“-”号定为某种用途后,它就不能再来做另一种用途.【例3-1】计算:(1)(-15)-(-12)=__________;(2)18-23=__________;(3)25-(-25)=__________;(4)96-69=__________;(5)(3-7)-(9-12)=__________.解析:(1)减数是-12,根据法则把减法化为加法时,被减数-15不变,减数-12变为它的相反数12,得(-15)-(-12)=(-15)+12=-3;(2)减数是23,把“18-”化为“18+”时,减数23要变为它的相反数-23,故18-23=18+(-23)=-5;(3)被减数是25,减数是-25,先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得25-(-25)=25+25=50;(4)直接用96减去69得27就可以了;(5)根据运算顺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把结果相减.答案:(1)-3 (2)-5 (3)50 (4)27 (5)-1.【例3-2】计算:(1)-(-5)-(-7)-5-(-6);(2)[(-4)-(+8)]-[3-(-3)].分析:(1)算式中的“-”号分别是一个数(-5)的相反数、负号、减号、负号、减号、减号、负号;(2)负号、减号、减号、减号、负号.解:(1)-(-5)-(-7)-5-(-6)=5+(+7)-5+(+6)=5+7+(-5)+6=13;(2)[(-4)-(+8)]-[3-(-3)]=[(-4)+(-8)]-[3+(+3)]=-12-6=-18.4.“转化—求解”的思想方法有理数的减法是转化为加法来运算的,这种“转化-求解”的思想方法,是本节课应当重点掌握的.这与有理数绝对值的化简方法是一致的,例如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就要转化为求这个数本身或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也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我们知道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结果一定是正数;反之,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结果一定为负数;若两数相等,结果一定为0.即若a>b,则a-b>0;若a<b,则a-b<0;若a=b,则a-b=0.表现在数轴上就是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结果为正数;反之,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减去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结果为负数.解技巧求差法利用求两个有理数的差的方法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例4-1】如果|a|=3,|b|=1,且a,b异号,求|a-b|的值.分析:本题是有理数减法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综合,解题时应仔细思考它们各自的意义和运算的方法.绝对值等于3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是3和-3;绝对值等于1的数也有两个,它们是1和-1.又根据a,b异号,可知a=3时,b=-1;a=-3时,b=1.从而求出|a-b|的值.解:∵|a|=3,∴a=3或-3.∵|b|=1,∴b=1或-1.又∵a,b异号,∴|a-b|=|3-(-1)|=4,或|a-b|=|-3-1|=4.综上|a-b|=4.【例4-2】用“>”或“<”填空:(1)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a______b;(2)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a______b;(3)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a______-b;(4)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a______-b.解析:先按照减法法则把减法变成加法,代入特殊值求差,再根据两个数的差与其大小之间的关系判断两数的大小关系.答案:(1)>>(2)<<(3)<<(4)<<5.利用有理数减法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有理数的减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有理数减法最典型的应用之一.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可以用数轴上表示这两点的有理数的差的绝对值来表示.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1)当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AB|=|OB|=|b|=|a-b|.(2)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如图,|AB|=|OB|-|OA|=|b|-|a|=b-a=|a-b|;②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如图,|AB|=|OB|-|OA|=|b|-|a|=-b-(-a)=|a-b|;③点A,B在原点的两边,如图,|AB|=|OA|+|OB|=|a|+|b|=a+(-b)=|a-b|.【例5-1】如图所示的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解析: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或|5-(-2)|;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或|-5-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或|-3-(-1)|.答案:7 7 2【例5-2】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下面来探究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如何用数a,b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数轴上表示x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__________;(3)数轴上表示a,b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________.解析:本题阅读部分将计算数轴上两点A、B之间的距离,先由特殊到一般地展示其发生发展的过程,然后归纳概括出公式|AB|=|a-b|,即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这两点的有理数的差的绝对值表示.再根据这个公式解答问题.答案:(1)3 3 4 (2)|x+3| (3)|a-b|析规律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数轴上两点A,B之间的距离公式是|AB|=|a-b|,利用此公式可以求出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解题时,注意求两个负数之间的距离时,要添加括号.。
《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与
观察右侧算式, 两个有理数相除时: 除法能否转化为乘法? 商的符号如何确定? 商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正数除以正数 负数除以正数 零除以正数 因为 所以
1 8÷4 =2 8 =2 4 1 (-8)÷4 =-2 ( 8) =-2 4 1 0÷4 =0 0 =0 4
1 8 4 8 (-2)×4= -8, 4 1 ( 8)-2. 4 ( 8) (-8)÷ 4= 4
同号两数相除得正
3 (-12)÷(-4)=____,
-3 (-6) ÷2=____, -3 12÷(-4)=____, 0÷(-6)=____, 0
, 并把绝对值相除
异号两数相除得负 , 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非零数得零
商的符号如何确定? 商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正 两个有理数相除, 同号得____, 负 并把绝对值_______. 相除 异号得_____,
0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____. 0不能作为除数
(1) (-8)÷(-4) 解: (1)原式 =+( 8÷4 )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除)
(2) (-3.2)÷0.08
(3)
1 2 ( )÷ 6 3
=2
(3)原式 =-(1/6÷2/3)
(2)原式 =- ( 3.2÷0.08 ) =-40
(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 -(1/6×3/2)
=-1/4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除)
- 版权所有-
(1) (-8)÷(-4)
(2) (-3.2)÷0.08
(3)
1 2 ( )÷ 6 3
求解中的第一步是
确定商的符号 _______________
;
绝对值相除 ; 第二步是______________
【2013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华师大版上册【能力培优】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含答案)
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 专题一 探究题1. 若一个两位数恰好等于它的各位数字之和的4倍,则这个两位数称为“巧数”,例如:12=(1+2) ×4,则12是一个“巧数”,在下列两位数中,不是“巧数”的数是( ) A .24 B .36 C .45 D .482. 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 中,△ABE 、△ADF 和四边形AECF 的面积都相等,且BE=8, 则EC 的长为( )A .2B .3C .4D .5 3. 把n 个正整数放在小正方形中并按照如图的形式排列,用一个虚线画的长方形框框住中间的 一列数,若用a 表示这列数的第六个数,则a 为 .专题二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4. 某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60的男生和%30的女生参加了天文小组,该班参加天文 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A .%60B .%48C .%45D . %305. 在高速公路上,从3千米处开始,每隔4千米经过一个限速标志牌;并且从10千米处开始, 每隔9千米经过一个速度监控仪.刚好在19千米,第一次同时经过这两种设施那么第二次 同时经过这两种设施的千米数是( ) A .36 B .37 C .55 D .906. QQ 空间是一个展示自我和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它既是网络日记本,又可以上传图片、视 频等.QQ 空间等级是用户资料和身份的象征,按照空间积分划分不同的等级.当用户在10 级以上,每个等级与对应的积分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知道第10级的积分是90,第11级的积 分是160,第12级的积分是250,第13级的积分是360,第14级的积分是490…若某用户的 空间积分达到1000,则他的等级是 .7.某商场五一期间举行优惠销售活动,采取“满一百元送二十元,并且连环赠送”的酬宾方式,即顾客每消费满100元(100元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购物券,或二者合计)就送20元购物券,满200元就送40元购物券,依此类推,现有一位顾客第一次就用了16 000元购物,并用所得购物券继续购物,那么他购买的商品大约相当于它们原价的几折?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数学伴我们成长从我们出生起,数学就伴随我们成长;时间处处都有数学,数学使人聪明.2.人类离不开数学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数学用处很大、须臾不可离开.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只要努力、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温馨提示(针对易错)】1.对于探究型试题,要善于思考、不要以偏概全.2.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想当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用数学知识解答.【方法技巧】数字或图形找规律的题目,注意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搞清其中哪些部分变化,是怎么变化的,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答案1. C 【解析】根据“巧数”的定义,逐一排除即可.24=(2+4)×4,36=(3+6)×4,45≠(4+5)×4,48=(4+8)×4,所以不是“巧数”的数是45.故选C.2. C 【解析】连接AC,则△ABC和△ADC的面积相等,是这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于是△ABE的面积︰△ACE的面积=2︰1,所以BE︰EC=2︰1.又因为BE=8,所以EC=8÷2=4.故选C.3. 61 【解析】根据图中规律分析可得:从上至下依次为1,5,13,25…,5﹣1=4,13﹣5=8,25﹣13=12,可以发现上下两个数相差为4的倍数,可得第六个数为1+4+8+12+16+20=1+ (4+16)+(8+12)+20=1+20+20+20=61.故选为61.4. B 【解析】参加天文小组的学生共有30×60%+20×30%=18+6=24,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24÷(30+20)=48%.故选B.5. C 【解析】因为4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36,19+36=55,所以第二次同时经过这两种设施的千米数是在55千米处.故选C.6.17 【解析】第10级到第11级,12级,13级,14级积分分别增加的值是70,90,110,130,15级增加150,16级增加170,17级增加190,18级增加210,则15级积分是640,16级积分是810,17级积分是1000,18级积分是1210,所以他的等级是17级.7.解:根据题意:这位顾客付的钱数是16 000元,则这位顾客所购买的商品的原价是16000元,赠送的购物券的金额是16000×20%=3200元,赠送的购物券是:3200×20%=640元,640元赠送的购物券是600×20%=120元,再送购物券20元,因而用16 000元购买的商品的价值是16 000+3200+640+120+20=19980元.因而可以设他购买的商品大约相当于它们原价的百分比是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9980x=16000,解得x≈0.8=80%.故他购回的商品大约相当于它们原价的八折.。
《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与讲解:第4章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1.点、线段、射线和直线(1)点点的概念:用削尖的铅笔轻触一张白纸,就在纸上留下了点的直观形象.在许多图示上,点常用来表示那些大小尺寸可以忽略的物体.例如,在小比例尺地图上,一个城市就常常用一个点来表示.许多点的聚集又可以表现不同的图形,例如,报纸上的图片、电视屏幕上的画面,都是由浓淡不同或者色彩各异的点组成的.点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下图中的两点分别用“A”,“B”来表示.(2)线段①线段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一根拉紧的绳子、一根竹竿、人行横道线都给我们以线段的形象.实际上,线段是无数排成行的点的聚集.线段具有两个特征:a.线段是直的;b.线段有两个端点,所以说它是有界的.像我们身边的黑板的四边,桌子的四边等都是线段.②线段的表示方法a.一条线段可用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以A,B为端点的线段,可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b.一条线段可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如图,线段AB也可记作“线段a”.③线段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性质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就是说,所有连结A,B两点的线中,线段AB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两点的距离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注意:在这里,距离指的是具体的“数”,而不是线段这个图形.(3)射线①射线的概念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像手电筒,探照灯所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它只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是无界的.②射线的表示方法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一条射线可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另一个点来表示.如图中的射线可表示为“射线OA”,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③射线的识别a.端点相同,延伸方向也相同的射线是同一条射线,如图中射线MB,MC,MN都表示同一条射线.b.端点相同,但延伸方向不相同的射线不是一条射线,如图中射线AB,AC就不是同一条射线.c.端点不同的射线不是同一条射线,如图中的射线BN,CN的延伸方向一致,但端点不同,所以不是同一条射线.(4)直线①直线的概念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是直线.②直线的表示方法a.可用小写字母表示,如图中的直线可记作“直线a”;b.也可用在这条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如图中的直线可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警误区表示直线时要注意的问题表示直线的两个字母没有顺序性,表示直线时,在字母的前面一定要写上“直线”两字.③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或者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的性质包含着两层意思:a.存在性:过两点一定有一条直线;b.唯一性:经过这两点的直线是唯一的,不会有两条、三条或更多条.因为过一个点可以作出无数条直线,所以不能采用代表一个点的字母来表示直线;而用代表三个点或更多个点的字母来表示又没有必要,故只要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直线就可以了.“三线”的区别和联系直线和射线能延伸,但是不能延长;②直线和线段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时,与字母的前后顺序无关,但射线必须是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不能互换;③连结AB,指的是画线段AB.【例1】平面上有任意3个点A,B,C.则一共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以一点为端点且经过另一点的射线可以得到多少条?可以得到多少条线段?分析: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因而首先必须考虑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由于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以必须知道3点中每两点组成一组,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组.另一方面,已知3点的位置是任意的,就是说,这3点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我们先由其中两点(如A,B)画出一条直线AB,那么C点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就只有两种:点C在直线AB 上或点C不在直线AB上,在这两种情况下,所得到直线的条数也是不一样的.考虑了直线的条数,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得到射线和线段的条数.解:经过A,B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则点C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有:(1)点C在直线AB上(如图),显然直线CA,CB与直线AB是同一条直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画出一条直线.由于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以最左端一点A为端点而经过B点、C点的射线有两条AB、AC,但这两条射线实际上是同一条射线,同样以最右端的一点C为端点的射线CB,CA也是同一条射线,只有以中间一点B为端点的两条射线BA,BC由于延伸方向不同,是不同的两条射线,所以,可以得到4条射线.同样,根据线段的定义,如果A,B,C在同一直线上,可以得到3条不同的线段AB,BC ,CA .(2)点C 不在直线AB 上,(如图)根据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可以画出3条直线:AB ,BC ,CA .而以A 点为端点的射线有4条,其中只有两条分别经过点B ,点C ,所以,以A 为端点的满足条件的射线有两条AB ,AC .同理,以点B ,以点C 为端点的射线也分别有两条满足条件.所以一共可以画6条射线:AB ,AC ,BA ,BC ,CA ,CB .以A ,B ,C 3点为端点的线段仍然有3条.综合上述,给出平面上的任意3点,可以得到一条或3条直线;4条或6条以一点为端点而经过另一点的射线;不论3点的相互位置如何,总可以得到3条线段.2.线段的长短比较(1)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①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AB ,CD 的长短,可以将它们移到同一条直线上,使一个端点A 和C 重合,另一个端点B 和D 落在直线上A 和C 的同侧,如图,如果点D 和B 重合,就说线段AB 和CD 相等,记作AB =CD ;如果点D 在线段AB 上,就说线段AB 大于CD ,记作AB >CD ;如果点D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就说线段AB 小于CD ,记作AB <CD .②度量法比较线段的大小,也可以先分别度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然后按长度的大小,比较出线段的大小,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2)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①先作一条射线AB (如图);②用圆规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记作a ),再在射线AB 上以A 为圆心,截取AC =a .(3)线段的中点如果一个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那么这个点就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显然,若点M 是线段AB 中点(如图),那么AM =MB =12AB ,AB =2AM =2MB ;反之,如果点M 在线段AB 上,且有AM =MB =12AB ,或AB =2AM =2MB ,那么M 是线段AB 的中点.(4)关于线段的计算两条线段长度相等,这两条线段称为相等的线段,记作AB =CD ,平面几何中线段的计算结果仍为一条线段.即使不知线段具体的长度也可以作计算.例:①如图:AB +BC =AC ,或说:AC -AB =BC .②若AC =CD =DB ,则AB =3AC =3CD =3BD 或AC =13AB ,AD =23AB ,AB =32AD . 【例2】 根据语句画图并计算:作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 =2AB ,M 是AC 的中点,若AB =40,试求线段BM 的长.分析:画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这样有利于找出未知线段与已知线段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未知向已知转化的目的.本题要求BM 的长,注意到BM =AM -AB ,而AB 已知,问题就转化为求AM 的长了,由M 是AC 的中点,于是问题转化为求AC 的长,而AC =AB +BC .解:根据题意,作图如下:因为BC =2AB ,且AB =40,所以BC =80,AC =AB +BC =80+40=120.又因为M 是AC 的中点,所以AM =12AC =12×120=60. 所以BM =AM -AB =60-40=20.析规律 求线段长度的思路 求线段的长度,主要围绕线段的和、差、倍、分展开,若每一条线段长度均已确定,所求问题便可以顺利得解.3.利用线段解决最小值问题近年来,中考数学的一个热门考点就是“线段和的最值与定值”问题,也是难点之一.学生常常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此类试题往往同根而异形,利用两个“典型题例”进行“发散式”的概括和引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捷径.解题的依据是连结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解题时,连接两个点,得到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就是所求的最短路径.警误区 解决图形问题勿忘表述理由 在解题时,往往感觉题目很简单,从而忽略了解题步骤的书写,也有的同学只会作图,不会表述理由.【例3】如图所示,直线MN 表示一条河流,在河流两旁各有一点A ,B 表示两块稻田,要在河岸开渠引水灌溉稻田,问在河岸哪个位置开渠使水到两块地的距离最短?分析:连结AB ,线段AB 交MN 于点C ,C 即为开渠位置. 解:如图所示,在C 点开渠.4.线段在实践中的应用借助于线段图解题,可以化抽象的语言为具体、形象、直观的图形,小学时我们经常利用线段图解决应用题,现在利用线段的端点的数目,可以解决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题.例如求往返于两地之间的某一客车中途有几个停靠站,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多少种不同的票价等等.一般的,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这条直线上线段的条数是n (n -1)2. 在一条直线上(有n 个停靠点)行驶的列车,需要的车票票价有n (n -1)2种;由于车票分往返两种,所以最多需要n (n -1)种不同的车票.【例4-1】 往返于A ,B 两个城市的客车,中途有三个停靠点.(1)该客车有__________种不同的票价?(2)该客车上要准备__________种车票?解析:根据题意画图表示.(1)图中线段有AC ,AD ,AE ,AB ,CD ,CE ,CB ,DE ,DB ,EB,共有10条,因此有10种不同的票价;(2)同一路段,往返时起点和终点正好相反,所以应准备20种车票.答案:(1)10(2)20【例4-2】小明乘公共汽车回姥姥家,发现这条汽车线路上共有7个小站,于是思考,(1)用于这条线路上的车票票价最多有多少种呢?(2)最多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分析:我们可以假定这7个车站在同一条直线上,于是问题(1)转化为:在同一条直线上有A,B,C,D,E,F,G 7个点,问这条直线上有多少条可以用字母表示的线段?问题(2)可以利用问题(1)求解.解:最多有6+5+4+3+2+1=21种不同的车票票价;最多有21×2=42种不同的车票.。
《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与讲解:第5章5.1 相交线
5.1 相交线1.对顶角(1)对顶角概念如图,直线AC 与BD 相交于O 点,则图中形成了四个角,分别是:∠1,∠2,∠3与∠4.∠1和∠3具有相同的顶点,且∠1的两边OA ,OC 分别与∠3的两边OB ,OD 互为反向延长线,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2和∠4也是对顶角.谈重点 对顶角概念的理解 ①对顶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公共顶点;二是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②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且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主要反映角的位置关系.(2)对顶角性质性质:对顶角相等,即:∠1=∠3,∠2=∠4.【例1-1】 下列各组角中,∠1与∠2是对顶角的为( ).解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根据两条直线相交,才能构成对顶角进行判断,A ,B ,C 都不是由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图形,错误;D 是由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图形,正确.故选D.答案:D【例1-2】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OB 平分∠DOE ,若∠DOE =60°,求∠AOD 和∠AOC 的度数.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AOD 和∠BOD 互为补角,∠AOC 和∠BOD 互为对顶角,所以只要求出∠BOD 的度数,然后利用互补和对顶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因为OB 是∠DOE 的平分线,所以∠BOD =12∠DOE =12×60°=30°. 所以∠AOC =∠BOD =30°,∠AOD =180°-∠BOD =180°-30°=150°.解技巧 利用对顶角、邻补角解决问题时要仔细观察图形 利用对顶角、邻补角解决问题,应注意图形中哪些是互补的角,哪些是对顶角,在解决问题时用到哪些对顶角和互补的角.2.垂线(1)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都成为直角,此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直线AB ,CD 互相垂直,记作AB ⊥CD ,读作“AB 垂直于CD ”. 注意:两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直,指的是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2)画垂线①用量角器画垂线,相当于利用量角器作一个90度的角.a .经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先让量角器的底线落在已知直线上,并使量角器底边的中心点与直线上已知的点O 重合,再在量角器90度所对的位置处标出一点C ,拿走量角器,过O ,C 两点作直线OC 即可.b .经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先让量角器的底线落在已知直线上,并使量角器90度的垂直线经过直线外的点P ,再在量角器90度所对的位置处标出一点C ,拿走量角器,过P ,C 两点作直线PC 即可. ②用三角板画垂线,利用三角板画垂线,主要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a .落: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落在已知直线上;b.过: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c.画:沿过已知点的直角边画直线.(3)垂线段:过一条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注意区分两组概念:①垂线与垂线段:它们都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但垂线是一条直线,不能度量,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它是垂线的一部分.②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种距离都是指线段的长度,是一种数量关系,都具有“最小”的特征,但前者是指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后者是指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可以化归为这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长).(4)垂线的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例2】如图,∠1=53°,∠2=37°,CD与CE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解析:先求出∠DCE的度数,再根据度数判定位置关系.因为∠DCE=180°-∠1-∠2=180°-53°-37°=90°,所以CD⊥CE.答案:垂直解技巧证明两直线垂直的方法垂直的定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证明垂直的方法和途径,若要证明两直线垂直,只需要证明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即可.3.相交线中的角(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①如图,∠1和∠5分别在直线AB,CD的上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右侧,像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②如图,∠3和∠5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3在直线EF的左侧,∠5在直线EF的右侧,像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③如图,∠3和∠6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在直线EF的一旁,像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①定义法:根据定义两个角共涉及三条直线,两角的一边分别在两条直线上,而另一边在同一直线上,两角有“共线边”是定义的实质,抓住“一边共线”便不难识别.如图甲中的∠1和∠2,涉及EF,MG,ND三条直线,且它们都有边在直线EF上,故∠1和∠2是同位角.又如图乙中的∠1和∠2是否为同位角?因涉及AD,AC,AB,BC四条直线,无公共边,故∠1和∠2不是同位角.②简化法:“简化”就是排除次要的部分,把复杂图形中需要识别的图形无关的部分略去不考虑,使隐藏于其中的基本图形显现出来,如图中的∠1和∠2是否是同位角?将∠1和∠2的两边描粗,可知两角无共线边,故∠1和∠2不是同位角.③分离图形法:把有一边共线的两角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来,两角关系便一目了然,如要找出图中的用数字标注的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我们可以把有共线边的两角从图中分离出来,形成如图所示的简单图形,这就容易识别出∠1和∠5是同位角,∠3和∠5,∠3和∠4,∠4和∠5是同旁内角,∠2和∠4是内错角.④形象感受法a.同位角的边构成形如字母“F”状.如图,∠M与∠N为同位角.b.内错角的边构成形如字母“Z”状.如图,∠M与∠N为内错角.c.同旁内角的边构成形如字母“U”状.如下图,∠M与∠N为同旁内角.【例3】如图,∠1和∠2是哪类角?分析:首先找到构成这对角的三条直线a,b,c,其中c为截线,然后去掉无关的直线d,则原图简化成为下图,这样便知∠1和∠2为同位角.解:∠1和∠2为同位角.解技巧 分离图形识别“三线八角” 对复杂图形中“三线八角”的识别,巧妙分离图形,简化图形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本题还可用其他方法解决.4.两条直线垂直关系的判断两条直线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两线段垂直、两射线垂直、线段与射线垂直、线段与直线垂直、射线与直线垂直,都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垂直.垂直关系的判断就是通过角度的计算得到两条直线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下面简单回顾一下能得到90°角的几种情况:(1)平角的一半是直角;(2)利用等量代换得到的和为90°的角.如图,∠1+∠2=90°,如果∠2=∠3,则∠1+∠3=90°,所以OA ⊥OB .【例4】如图所示,已知AOB 是一条直线,OD 平分∠AOC ,OE 平分∠BOC ,判断OD ,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分析:由AOB 是一条直线,可知∠AOC +∠BOC =180°,又因为OD 平分∠AOC ,OE 平分∠BOC ,所以利用角平分线的概念可以求解.解:OD 与OE 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垂足为O .理由如下:因为AOB 是一条直线(已知),所以∠AOC +∠BOC =180°(平角的定义),所以12∠AOC +12∠BOC =90°(等式的性质).又因为OD 平分∠AOC ,OE 平分∠BOC (已知),所以∠DOC =12∠AOC ,∠COE =12∠BOC (角平分线的定义),所以∠DOC +∠COE =90°(等量代换),所以∠DOE =90°,所以OD ⊥OE (垂直的定义).5.垂线段最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求最短路线问题,就是一类最优化问题,我们所学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与“垂线段最短”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两个重要依据.当然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是解题的关键之一.“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主要解决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问题;“垂线段最短”是解决点与直线距离最短的问题,通常过这个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就是最短距离.【例5】 如图甲,要挖一条水渠,要求先把水送到B 地,然后再送到A 地.请你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并在图上画出来.图甲图乙分析:解本题的关键是在直线l 上找一点C ,使线段BC 最短.要使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考虑垂线段.解:如图乙,连结AB ,过点B 作BC ⊥l 于点C ,折线ABC 就是水渠的线路.。
《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与讲解:第四章4.3
4.3 角1.角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形成等角;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形成周角.(2)角的表示方法:有四种表示角的方法:①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在角内用一段弧标注; ②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当角的顶点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时,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角;③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意一个角,这时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中间. 破疑点 角的理解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张开的幅度大小有关,角可以度量,可以比较大小,可以进行运算;(2)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说的角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例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角是一条直线B .一条射线是一个周角C .两边成一条直线时组成的角是平角D .一个角不是锐角就是钝角解析:要做对这类题目,一定要理解概念,严格按照概念进行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平角、周角都是特殊角,虽然它们与一般角形象不符,但是它们仍然是角,它们都具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只不过平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周角的两边重合成一条射线罢了. 答案:C【例1-2】 如图,以点B 为顶点的角有几个?请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分析:.射线BA 与BD ,BA 与BC ,BD 与BC 各组成一个角.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当一个顶点处有多个角时,不能用一个表示顶点的大写字母表示,所以不能把∠ABC 错写成“∠B ”.书写力求规范,如用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角时要在靠近顶点处加弧线注上阿拉伯数字或小写的希腊字母.注意:角的符号一定要用“∠”,而不能用“<”. 解:以B 为顶点的角有3个,分别是∠ABC ,∠ABD ,∠DBC .2.角的度量与换算(1)角度制: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2)角度的换算: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就是1秒的角,记作1″.谈重点 角度的换算 (1)度、分、秒的换算是60进制,与时间中的时、分、秒的换算相同;(2)角的度数的换算有两种方法:①由度化成度、分、秒的形式(即从高位向低位化),用乘法,1°=60′,1′=60″;②由度、分、秒化成度的形式(即从低位向高位化),1″=⎝⎛⎭⎫160′,1′=⎝⎛⎭⎫160°,用除法.度及度、分、秒之间的转化必须逐级进行转化,“越级”转化容易出错.【例2】 (1)将70.23°用度、分、秒表示;(2)将26°48′36″用度表示.分析:(1)70.23°实际是70°+0.23°,这里70°不要变,只要将0.23°化为分,然后再把所得的分中的小数部分化为秒.将0.23°化为分,只要用0.23乘以60′即可.(2)将26°48′36″用度表示,应先将36″化成分,然后再将分化成度就可以了.将36″化成分,可以用⎝⎛⎭⎫160′乘以36.解:(1)将0.23°化为分,可得0.23×60′=13.8′,再把0.8′化为秒,得0.8×60″=48″.所以70.23°=70°13′48″.(2)把36″化成分,36″=⎝⎛⎭⎫160′×36=0.6′,48′+0.6′=48.6′,把48.6′化成度,48.6′=⎝⎛⎭⎫160°×48.6=0.81°. 所以26°48′36″=26.81°.3.角的比较与运算(1)角的比较: ①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按照度数比较角的大小,度数大的角大,度数小的角小;反之,角大度数大,角小度数小. ②叠合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边分别重合,另一边放在重合边的同旁,通过另一边的位置关系比较大小.解技巧 角的比较 ①在度量法中,注意三点:对中、重合、度数;②在叠合法中,要注意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另一边落在重合这边的同侧.(2)角的和差:角的和、差有两种意义,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几何意义对于今后读图形语言有很大帮助,代数意义是今后角的运算的基础.①几何意义:如图所示,∠AOB 与∠BOC 的和是∠AOC ,表示为∠AOB +∠BOC =∠AOC ;∠AOC 与∠BOC 的差为∠AOB ,表示为∠AOC -∠BOC =∠AOB .②代数意义:如已知∠A =23°17′,∠B =40°50′,∠A +∠B 就可以像代数加减法一样计算,即∠A +∠B =23°17′+40°50′=64°7′,∠B -∠A =40°50′-23°17′=17°33′.(3)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如图所示,射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有∠1=∠2=12∠AOB 或∠AOB =2∠1=2∠2.警误区 角的平分线的理解 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它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①是从角的顶点引出的射线,且在角的内部;②把已知角分成了两个角,且这两个角相等.【例3】 如图所示,OE 平分∠BOC ,OD 平分∠AOC ,∠BOE =20°,∠AOD =40°,求∠DOE 的度数.解:∵OE平分∠BOC,∴∠BOE=∠COE.∵OD平分∠AOC,∴∠AOD=∠COD.又∵∠BOE=20°,∠AOD=40°,∴∠COE=20°,∠COD=40°.∴∠DOE=∠COE+∠COD=20°+40°=60°.4.余角和补角(1)余角和补角的概念:①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②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2)性质:余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用数学式子表示为:∠1+∠2=90°,∠3+∠4=90°,又因为∠2=∠4,所以∠1=∠3.补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用数学式子表示为:∠1+∠2=180°,∠3+∠4=180°,又因为∠2=∠4,所以∠1=∠3.(3)方位角:在航海、航空、测绘中,经常会用到一种角,它是表示方向的角,叫做方位角.通常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通常要先写北或南,再写偏东还是偏西.警误区余角和补角的理解余角和补角是成对出现的,它们之间互相依存,只能说∠1的余角是∠2,∠2的余角是∠1,或者说∠1与∠2互余,而不能说∠1是余角.【例4】如图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OD=90°,∠1=40°,求∠2的度数.解:因为∠AOD+∠AOC=∠AOD+∠BOD=180°,所以∠AOD=∠AOC=∠BOD=90°.又因为∠1+∠FOC=180°,∠DOF+∠FOC=180°,所以∠DOF=∠1=40°.所以∠2=∠BOD-∠DOF=90°-40°=50°.5.运用整体思想解决角的计算问题整体思想就是根据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不拘泥于部分而是从整体上去把握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整体思想突出对问题的整体结构的分析和改造,发现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善于用“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整体处理.整体思想方法在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解方程、几何解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整体代入、整体运算、整体设元、整体处理、几何中的补形等都是整体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问题中的具体运用.【例5】如图所示,∠AOB =90°,ON 是∠AOC 的平分线,OM 是∠BOC 的平分线,求∠MON 的大小.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AOC -∠BOC 视为一个整体,代入求值.解:因为ON 是∠AOC 的平分线,OM 是∠BOC 的平分线,所以∠NOC =12∠AOC ,∠MOC =12∠BOC , 所以∠MON =∠NOC -∠MOC =12∠AOC -12∠BOC =12(∠AOC -∠BOC )=12∠AOB =12×90°=45°. 6.钟表问题对于钟表问题要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如走一大格为30度,一小格为6度,分针每分钟转6度,时针每分钟转0.5度,分针是时针转速的12倍等.若已知具体时间,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只需知道它们相距的格数,便可求得;若是已知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求相应的时间,则一般需要建立方程求解.【例6】上午9点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那么下一次时针与分针成直角是什么时候?解:设经过x 分钟,时针与分针再次成直角,则时针转过(0.5x )°,分针转过(6x )°,如图所示,可列方程360-6x -(90-0.5x )=90,解得x =32811.即过32811分钟,时针与分针再一次成直角.7.角中的实验操作题实验操作题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考题,它集阅读、作图、实验于一体,要求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在动手操作中找出答案.这类题目主要是能画出整个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进而求出点的转动角度.【例7】如图,把作图用的三角尺(含30°,60°的那块)从较长的直角边水平状态下开始,在平面上转动一周,求B 点转动的角度(在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律看作点没有转动).解:如图,从位置①到位置②,B 点转过90°;从位置②到位置③,B 点转过120°;从位置③到位置④,由题意B点看作不动.于是在整个过程中B点转过的角度为90°+120°=210°.8.归纳猜想在角的问题中的运用归纳猜想,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史上的许多重要发现:如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角谷猜想、费马定理等都是由数学家的探究、猜想、总结而得到的.学习数学必须不断地去探索、猜想,不断地总结规律,才会有新发现.运用n(n-1)2这个式子,能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能达到一石数鸟,这都是大家善于借鉴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不断总结、归纳规律,积累经验,运用总结出来的方法、技巧解决问题.【例8】(1)若在n个人的聚会上,每个人都要与另外所有的人握一次手,问握手总次数是多少?(2)如图①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如图②中共有多少个角(指小于平角的角)?解:(1)每个人可与另外(n-1)个人握一次手,n个人就有(n-1)·n次握手,其中各重复一次,所以,握手总次数是n(n-1)÷2次.(2)图①中每两个点构成一条线段(类似于两个人握一次手),所以共有n(n-1)÷2条线段.图②中每条射线都与另外(n-1)条射线构成一个角(类似于握手),所以共有n(n-1)÷2个角.9.方位角的应用(1)如图,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其中一条为水平线,则图中四条射线所指方向就是东西南北四大方向,具体是:向上的射线OA表示正北方向,向下的射线OB表示正南方向,向右的射线OD表示正东方向,向左的射线OC表示正西方向.这四大方向简称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建立这四条方向线后,对于点P,如果点P在射线OA上,则称点P在正北方向;如果点P在射线OB上,则称点P在正南方向;如果点P在射线OC上,则称点P在正西方向;如果点P在射线OD上,则称点P在正东方向.(2)在图中,东西和南北方向线把平面分成四个直角,如果点P在正北方向线OA与正东(或正西)方向线OD(或OC)的夹角内,且射线OP与正北方向线OA的夹角是m°,则称点P在北偏东(或西)m°方向;如果点P在正南方向线OB与正东(或正西)方向线OD(或OC)的夹角内,且射线OP与正南方向线OB的夹角为m°,则称点P在南偏东(或西)m°方向.例如图中的射线OA,OB,OC,OD分别称为:北偏东40°、北偏西65°、南偏西45°、南偏东20°.对于偏向45°的方位角,有时也可以说成东南(北)方向或西南(北)方向.如图中的OC,除了说成南偏西45°外,还可以说是西南方向,但不要说成南西方向.【例9】如图,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1)若∠AOC=∠AOB,则OC的方向是________;(2)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OD的方向是____;(3)∠BOD可看作是OB绕点O逆时针方向至OD,作∠BOD的平分线OE,OE的方向是____;(4)在(1)、(2)、(3)的条件下,∠COE=____.解析:(1)∵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1=90°-50°=40°,∴∠AOB=40°+15°=55°∵∠AOC=∠AOB,∴∠AOC=55°,∴∠FOC=∠AOF+∠AOC=15°+55°=70°,∴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2)∵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1=40°,∴∠DOH=40°,∴OD的方向是南偏东40°.(3)∵OE是∠BOD的平分线,∴∠DOE=90°.∵∠DOH=40°,∴∠HOE=50°,∴OE的方向是南偏西50°.(4)∵∠AOF=15°,∠AOC=55°,∴∠COG=90°-∠AOF-∠AOC=90°-15°-55°=20°.∵∠EOH=50°,∠HOG=90°,∴∠COE=∠EOH+∠HOG+∠COG=50°+90°+20°=160°.答案:(1)北偏东70°(2)南偏东40°(3)南偏西50°(4)1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相反数
1.相反数
(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正负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正负号不同,那么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例如:2的相反数是-2,0.5是-0.5的相反数,+100和-100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这也是相反数的代数意义.
(2)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例如不能说4是相反数,也不能说-4是相反数,只能说4的相反数是-4,或者4与-4互为相反数.
(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是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4)相反数的性质:由相反数的概念可知: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0的相反数是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稍加推理即得:相反数大于其本身的数是负数;相反数小于其本身的数是正数;相反数等于其本身的数是0.
谈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的方法从数与形的角度分别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加深理解.
【例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0没有相反数
B.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C.-a的相反数是正数
D.两个表示相反意义的数是相反数
解析:A.任何数都有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C.-a的相反数是a,但a不一定是正数;D.两个表示相反意义的数不一定是相反数,例如上升3米和上升-2米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但3和-2不是相反数.
答案:B
2.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已知一个数的相反数求这个数
(1)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或者去掉一个负号.我们把数a的相反数记作-a,于是3的相反数是-3,-3的相反数是3.
(2)已知一个数的相反数求这个数就是在这个数的相反数的前面添上或者去掉一个负号.
也就是说,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一个“-”号或去掉一个“-”号,就变成原数的相反数;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一个“+”号或去掉一个“+”号,还是原数.
同理,一个式子的相反数表示:只需把式子括起来(看成一个整体),在前面加“-”号即可.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这就是说要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可以了.这里的a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还可以是一个式子.根据一个数的相反数也可以求出这个数本身.
特别注意,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时只能改变数的符号,不能改变数的大小.
谈重点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已知一个数的相反数求这个数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根据相反数的意义,改变符号即可.
【例2】(1)如果x=-,那么-x=__________;
(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
(3)x-y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
解析:(1)因为x=-=-,所以-x=;(2)因为-=1,所以-的相反数是-1;(3)因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一个“-”号即可,所以x-y的相反数是-(x-y).
答案:-1-(x-y)
解技巧求含有多重符号数的相反数的方法解题时应先化简数的符号,再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加上或减去一个“-”号即可.
3.多重符号的化简
相反数的意义是简化多重符号的依据.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如果一个正数前面有偶数个“-”号,可以把“-”号一起去掉,即结果为正;一个正数前面有奇数个“-”号,则化简符号后只剩一个“-”号,即结果为负.可简写为“奇负偶正”.例如:-[-(-3.5)]=-3.5.
由此得到:
(1)+(+a)表示+a本身,+(+a)=+a;
(2)+(-a)表示-a本身,+(-a)=-a;
(3)-(+a)表示+a的相反数,-(+a)=-a;
(4)-(-a)表示-a的相反数,-(-a)=a.
由此可见,化简一个数就是把多重符号化成单一符号,若结果是“+”号,一般省略不写.
析规律多重符号化简的规律多重符号化简时,只数负号的个数,不用理会正号.如果负号的个数是奇数个,则化简结果是负数;如果负号的个数是偶数个,则化简结果是正数.,【例3-1】下列各对数中,是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2)与-(+2)
B.-[-(+9)]与-[+(-9)]
C.+与-
D.-(-0.2)与-
解析:对于复杂形式的数,要先化简才能进行观察,从而做出判断.因为+(-2)=-2,-(+2)=-2;-[-(+9)]=9,-[+(-9)]=9,知A,B都不是;又+=-,-=,数值不同也不是;而-(-0.2)=0.2,-=-=-0.2,所以0.2与-是互为相反数.答案:D
【例3-2】化简下列各数的符号.
(1)-[-(-5)];(2)-{+[-(+2)]}.
分析: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如果一个正数前面有偶数个“-”号,可以把“-”号一起去掉,即结果为正;一个正数前面有奇数个“-”号,则化简符号后只剩一个“-”号,即结果为负.-[-(-5)]中有奇数个负号,故结果为负;-{+[-(+2)]}中有偶数个负号,故结果为正.
解:(1)-[-(-5)]=-5;
(2)-{+[-(+2)]}=-[+(-2)]=2.
4.判断-a的符号
要判断-a的符号,需知道a的符号.
正数和负数能够表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但需注意的是带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带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尤其是字母表示的数.
例如:-a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0时,-a就是在0的前面加一个负号,仍是0;当a表示负数时,-a就不是负数了,它是一个正数.
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相辅相成,互相印证,要灵活掌握,方可在解题中得心应手.
借助数轴解决相反数问题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可以很直观地确定这个数以及它的相反数的符号,比较数的大小就顺理成章了.
【例4-1】如图,a与b是数轴上的两个数,则-a__________-b.
解析:首先根据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
距离相等,在图中作出-a与-b(如图),然后利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从而比较大小.
答案:>
【例4-2】若a<b<0,比较a,b,-a,-b的大小.(用“<”连接)
分析:可以借助数轴确定a,b以及它们的相反数的位置,从而根据数轴上的位置来确定它们的大小.
解:如图所示,把a,b,-a,-b的大致位置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所以,a<b<-b<-a.。